龙灯制作

时间:2024-07-16 01:03:07编辑:奇事君

龙灯怎么制作

龙灯制作方法如下:准备材料:红纸3张、订书机1个、胶水1瓶。1、将红纸横向对折。2、用安全剪刀由折叠处等距离裁剪红纸内。3、将黄色画纸横向折一小部分后撕去。4、剩下的画纸沿长边卷起。5、用订书机固定开口处,也可将这一步的订书机替换成白乳胶或者胶棒。6、将剪裁好的红色画纸两长边涂上白乳胶。7、按下图所示围着黄色直筒卷起来。8、粘贴细长红纸条做灯笼提手,在上面画上龙,彩纸灯笼制作完成。

龙灯制作方法

龙灯制作方法如下:1.剪下一块长方形的纸。23厘米宽,30厘米长。纵向对半折叠。得到一个细长的矩形。2.把它放在桌子上,折叠处对着自己。在矩形顶部以下1英寸处用直尺划一条水平线。3.从矩形底部2.5厘米开始,从折叠处至水平线用剪刀剪出一条直线,移动一英寸的位置,再由折叠处至水平线剪出一天直线。重复这个程序,直到在矩形的另一端剩下2.5厘米。4.把矩形展开,把长的那一边绑起来,这样最初的灯笼形状就形成了。5.剪出一条15厘米长2.5厘米宽的纸,把纸条粘在灯笼的顶部。这是把手。6.用不同颜色的纸重复这个程序。以同样的方式做出不同的灯笼来。然后把绳子穿过他们的把手,这样一绳子的灯笼就可以挂在屋里了!舞龙灯简介:舞龙灯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舞蹈。舞龙和舞狮,在古时是一年中的大型节日里面节目之一。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文化,已经遍及中国、东南亚,以至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

龙灯怎么制作

龙灯制作方法如下1.剪下一块长方形的纸。23厘米宽,30厘米长。纵向对半折叠。得到一个细长的矩形2.把它放在桌子上,折叠处对着自己。在矩形顶部以下1英寸处用直尺划一条水平线。3.从矩形底部2.5厘米开始,从折叠处至水平线用剪刀剪出一条直线,移动一英寸的位置,再由折叠处至水平线剪出一天直线。重复这个程序,直到在矩形的另一端剩下2.5厘米。4.把矩形展开,把长的那一边绑起来,这样最初的灯笼形状就形成了。5.剪出一条15厘米长2.5厘米宽的纸,把纸条粘在灯笼的顶部。这是把手。6.用不同颜色的纸重复这个程序。以同样的方式做出不同的灯笼来。然后把绳子穿过他们的把手,这样一绳子的灯笼就可以挂在屋里了


手工灯笼怎么做

1、首先准备好制作吸管灯笼所需的材料:一次性杯子、吸管、剪刀、皮筋、美工刀、绳子,首先用剪刀将一次性杯子上边缘剪掉一部分,然后用美工刀_一次性杯子底部打个洞,将绳子从一次性水杯底部的洞穿过去。2、将灯泡装到一次性水杯里面,然后将准备好的五颜六色的吸管剪成比一次性水杯稍长的长度。3、将剪好的吸管围绕一次性吸管依次排开,用绳子将吸管固定好,简易吸管小灯笼就完成了。让灯泡通电,就会得到一个简单又漂亮的手工小灯笼。


龙灯笼怎么做手工制作

手工制作龙灯笼的方法如下:1、准备材料:带图案的硬纸2张、硬纸页1张、婴儿扑粉盒盖2个、剪刀、刻度尺、吸管、笔、壁纸刀、透明胶布、双面胶、细红绳、一元硬币1枚。2、将硬纸粘成圆筒,再将有图案的纸粘到圆筒表面。3、在有图案的纸背面先用笔画上等距竖线,并在上下各画一条横线。4、用壁纸刀沿着竖线将纸划开,将已划开地图粘到圆筒上。5、最后封上上下盖,并将细绳与吸管挂上。

耍龙灯的表演形式

耍龙灯的主要道具是“龙”。龙用草、竹、木纸、布等扎制而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十五节以上的龙就比较笨重,不宜舞动,公供观赏,这种龙特别讲究装潢,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还有一种“火龙”,用竹篾编成圆筒,形成笼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龙衣,内燃蜡烛或油灯,夜间表演十分壮观。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耍九节的主要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裆子(穿花),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退皮等。耍龙中,不论表演那种花样动作,表演者都得用碎步起跑。耍十一、十三节龙的,主要表演蛟龙的动作,就是巨龙追捕着红色的宝珠飞腾跳跃,忽而高耸,似飞冲云端;忽而低下,象入海破浪,蜿蜒腾挪,煞是好看。耍龙灯的表演,有“单龙戏珠”与“双龙戏珠”两种。龙身由许多节组成,每节间距约五尺左右,第一节称一档。组成龙身的“节”,一般都是单数(如九节、十一节和十三节等)。龙头部分也分轻重不同,一般重量约三十多斤。龙珠内点蜡烛的称“龙灯”,不点的称“布龙”。农村耍龙灯还有个习惯,就是不仅在本村耍,还到外村表演,到镇上或城市宽阔的街头、广场去“赛演”。每当新春至元宵节期间,在此起彼落的锣鼓声、鞭炮声中,各个民间“舞龙”队大显身手,引动万人空巷。

舞龙简单一点的来历?

舞龙的来历:舞龙源自古人对龙的崇拜,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从春节开始舞龙,然后二月龙抬头、端午节也舞龙。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人们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传统的一种民俗文化。舞龙和舞狮,古时是在一年中的大型节日里面节目之一。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舞狮文化。已经遍及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东南亚,以至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扩展资料:传说,在很早以前,东海龙王得了病,腰酸心里疼,浑身还发痒,特别难受。请遍了龙宫里的龙医,结果谁也没有给它把病治好。龙母就让龙王到民间探访名医。名医有位名医医术高超,果然医好龙王的玻作为答谢,龙王问其有何愿望,名医告诉龙王家乡发大水的事情,希望龙王能改善这一情况。龙王爽快的答应,此后此地果然风调雨顺。就这样,每逢过年,人们都要做些大龙,敲着鼓,打着锣,高高兴兴到街上去舞龙。以后,形成习惯,舞龙就世世代代流传了下来。中国传统以农业为主,农民对龙更具有特殊的感情,自古以来,由于对自然现象缺乏了解,人们想象天空云中和海中都有龙,而龙是管雨水的。舞龙是为祈祷龙神,保佑风调雨顺,四季丰收。这样,在一年之首的元月份,舞龙灯便包含了庄稼人美好的愿望而长期流传下来。经过千百年的发展,龙灯的种类也真不少,用稻草扎的是草龙,竹子扎的是篾龙,布缝的是布龙,还有用长板凳接起来的叫板凳龙。从颜色上看有黄龙、赤龙舞龙灯、青龙等。舞龙的动作就更多了双龙戏珠、大龙卷小龙、小龙穿大龙、双龙盘旋。又分又合,始终不打结,如今舞龙也登上国际舞台,成为外国人眼中中国特有的文化,人们都在感叹其表演壮观之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舞龙

舞龙的由来是什么?

舞龙的来历:舞龙源自古人对龙的崇拜,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从春节开始舞龙,然后二月龙抬头、端午节也舞龙。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人们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传统的一种民俗文化。舞龙和舞狮,古时是在一年中的大型节日里面节目之一。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舞狮文化。已经遍及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东南亚,以至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舞龙形式:1、舞龙头舞龙头是福建祭祖活动中的一种仪式,由日、月、星等组成仪仗队。龙头用木雕成,涂上色彩,显得古朴、庄严。祭祖时,执龙头者随着鼓点作出各种动作,或进或退,或舞或止,或跳或蹲,有一定章法。 舞龙头表现了“九龙” 出世及成长的过程,包含了“九龙出世”、“东海嫁水”、“行云布雨”。“深潭求亲”、“九龙归位”等套路的表演。2、舞麻龙舞麻龙流传在四川济州龙溪一带,是祭祖中的一项体育活动。表演者腰间系一串铜铃,女的手执一根扎有彩球和彩带的彩花棒,棒上镶铁环扣和铜铃;男的手中的彩棍,一端用麻扎成精美龙头,另一端用拖有7米余长的麻髯为龙身。锣鼓声起,龙首时低时昂,麻龙飞舞,花棍旋转,龙击花棍,球戏麻龙。龙身甩动中发出的啪啪响声,与腰间的铃声,棍上的铁环声,歌声、鼓声、呼喊声交织混合,风格独特。

兔年花灯制作方法

材料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白纸、剪刀、黑笔、一张粉色的纸、胶水、红线、一根棍子。步骤1、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白纸,用铅笔勾勒出大致的轮廓,然后用黑笔顺着轮廓将兔子的脑袋和长耳朵画出来,如下图所示。步骤2、拿出剪刀顺着画好的兔子轮廓将多余的纸张剪掉,继续在兔子的脑袋上画出鼻子、嘴巴和眼睛,然后用粉色的纸剪出略小一点的耳朵贴到白色耳朵里面,如下图所示。步骤3、继续剪两片小小的红晕贴在脸颊两侧,画出胡须,在后面粘一圈胶水,贴上灯笼的主体,然后将另一个兔子轮廓贴在上面画上尾巴,如下图所示。步骤4、最后在花灯的主体两边分别钻上孔,将红色的线分别转过去系在一根棍子上,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把做好的兔年灯笼里面放上小花灯,到这里可爱的兔年花灯就做好啦。以上就是关于兔年花灯的制作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兔年花灯制作教程

兔年花灯制作教程如下:1、准备工具,胶布,铁丝,尖嘴钳。2、将铁丝做成兔子骨架。3、给兔子做纱裙,并修改大小适中。4、给兔子粘上纱裙。5、裁纸,给兔子糊上皮肤。6、用丝带给兔子做蝴蝶结。7、给兔子画上漂亮的眼睛。8、手工打磨手柄,兔子花灯就大功告成了。花灯的寓意和象征:花灯,又名灯笼。灯笼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 [1] ,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工具。受汉文化影响,在亚洲华人地区,许多国家的庙宇中,灯笼也是相当常见的物品。花灯是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花灯是汉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它酬神娱人,既有“傩戏”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现代社会多于春节、元宵等节日悬挂,为佳节喜日增光添彩,祈求平安。花灯起源:花灯起源于汉代,盛于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间。中国历代花灯的制作十分讲究,品种繁多。

杨店龙灯的奇闻趣事

在杨店舞龙经常会有一些不可思议的真实奇闻趣事,特在此整理。 西街在上世纪本来有一位马脚的,也仅仅只有一位。后来这位老马脚去世后,就一直没有传人,西街也只是玩龙灯。但是在2007年正月十四中午,大人们闲得没事做,就拿起棍子学起了“干狮宝”马脚。当有一个外号叫做“剁馍”(他以前是卖剁馍的,“剁馍”是一种用刀切成直角三角形的烤馍)的中年男子拿起棍子的那一瞬间,“他就中计了”!一些“无聊的人们”不知从哪里找来了一二十盒鞭炮,点燃就放,噼里啪啦的一串接着一串放个不停。还有人把马脚穿的专用肚兜给他穿上,在旁围观的众人跟着大吼大叫起来,就像是在僵真的马脚一样。“剁馍”,也就是那个“上当的人”喜欢转棍子,把棍子转来转去,活像孙悟空一样耍着金箍棒。但一不小心棍子把脑袋打了晕了过去。人们纷纷喊着他的外号把他叫醒,醒来后跑到正街的土地庙(西街南部的正街土地庙,西街和正街共用)那里跪着。昨天(正月十三)还下过雨了!最后西街的人们承认了这是一位“真马脚”,于是第二年(2008年)正式为这位新马脚摆上香案,“假戏真做”成为了西街有史以来的第二位马脚。当需要马脚时,西街两处(西街的两条龙灯一前一后)的人们都会跑到他家里敲锣打鼓,在门外燃放鞭跑,“像闹洞房一样热闹”。这就有了西街的“闹马脚”。后来,这个叫“剁馍”的人改卖甘蔗,当他僵马脚要转马的时候,人们半开玩笑的说,“剁馍卖甘蔗呀!”“剁馍,下班时间到了呀!”在旁的人都笑得合不拢嘴。 2013年正月十四下午一两点多,夏家砦两条龙灯拜年的时候正从孝武超市杨店分店旁的杨店镇桃花驿公路大桥上经过时正好遇到了西街的两条龙灯。突然一个男子随着锣鼓声“跳起来了”,使劲的又蹦又跳,两只手高高举着,显然是“僵”下来了,见状,头人都帮这个人脱去上衣。下午本来很安静的公路上瞬间响起了激烈的锣鼓声,以及人们的吼声。2014年正月十三上午,夏家砦以及冯刘畈的龙灯依旧来到西街南部“祭庙”。正在这时,西街的龙灯拜完土地庙后正好遇到了夏家砦的龙灯。西街的龙灯和夏家砦的龙灯在西街南部相遇这是几年都难得一遇的事。突然夏家砦有一个舞龙灯的人蹦了起来,两只手也是高高举起来,左手还举着龙灯!老样子,众头人纷纷替他脱衣。夏家砦最近几年也是一个“盛产”马脚的湾。2014年正月十五龙灯转乡在周家楼,周家楼的龙灯为远道而来的龙灯送行。就在周家楼龙灯旁边有一个中年男子看上去很是兴奋,在一旁指指点点,嘴里似乎还在念叨些什么。过一会他突然从坡上冲了下来,冲到周家楼“狮子”马脚身边要跟他抢狮子头,“狮子”马脚拼力守护着狮子头,两人差点打起来了!最后还是在头人的劝解下和解了。2015年正月十二夜间,杨店东街僵狮子,竟然有一个敲鼓的人也是受了锣鼓的刺激蹦了起来!围观的人还在一旁异口同声整齐的喊着“哟喝、哟喝、哟喝”为那个人“助兴”。然而最有意思的是,2016年正月十二夜晚在东街,一个8岁左右的男孩僵下来了!!!!

杨店龙灯的介绍

杨店龙灯一直是湖北孝感地区龙舞文化中的佼佼者,因其龙头巨大故又称之为杨店高龙,是湖北省特色的汉族民俗文化之一,已是孝感市第二批及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12。杨店龙灯在传统文化项目中一直活跃在民间,完全是由群众自发组织、自愿参与、参与者多、观赏者广的一种汉族传统文化活动。每年从腊月开始着手用竹篾、彩纸扎龙头和龙尾并与龙身连接以组成一条完整的龙灯。整条龙灯有十二节。据不完全统计,全镇共有龙灯126条,遍布于全镇各村。杨店龙灯民俗狂欢节是杨店镇全体男、女、老、幼尽情狂欢的日子,也是千年桃花古驿杨店镇一年一度比春节还热闹、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更是杨店人民解放自我、增强各村各湾凝聚力的时候,甚至是杨店人民一代又一代最难磨灭的珍贵记忆——在杨店,每一个人都是舞龙者。保护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镇人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本词条主要讲解杨店镇最具有代表性的每年正月十三和正月十五在一起舞龙并且同上东天符庙及侯家大庙的26条龙灯(“镇区龙灯”),杨店镇其他地方的龙灯均不在本词条讲解范围内。

上一篇:猛龙服饰

下一篇:靠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