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泥土是怎么产生的
黑色的泥土产生的条件:黑土在各种基性母质上发育,包括钙质沉积岩、基性火成岩、玄武岩、火山灰以及由这些物质形成的沉积物。这些母岩母质中丰富的斜长石、铁镁矿物和碳酸盐有利于黑土的发育。据报道,印度黑土的母岩为,从玻璃质玄武岩到粗粒玄武岩、泥质石灰岩等多种母岩。中国黑土涉及的母岩母质有石灰岩、玄武岩、第三纪河湖相沉积物以及近代河流沉积物等,但以石灰性母质为主。扩展资料:黑土母质的绝对年龄可始自全新世至更新世之间,在基岩上发育的,则可追溯到中更新世或更早;而在经运移的土壤物质或其他沉积物上发育的,则在中更新世或更迟。黑土的相对年龄属于幼年,原因如下:许多黑土是在冲积、湖积以及火山物质等母质上发育的;黑土的自翻转作用是使其保持幼年性的另一个因素。在半干旱气候区,由于缓慢的风化速度限制了剖面发育;基性母质不断释放出丰富的Ca、Mg盐基使土壤中蒙脱石矿物保持稳定。在坡地,则因迅速的剥蚀作用,表层不断遭冲失,使土体保持浅薄和幼年状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黑土
哪里有黑泥土
黑土地 黑土地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厚的宝藏,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全世界仅有三大块黑土区:
一、是分布在乌克兰大平原,面积约190万平方公里;
二、是分布在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
三、是分布于我国松辽流域的东北黑土区,面积约102万平方公里,是被誉为"北大仓"的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由于黑土地土地肥沃,这三大块黑土区均为所在国家的重要的农业产品基地,因此,三大黑土区的垦殖指数均比较高。在各黑土区的开发垦殖过程中,都曾发生过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如美国、乌克兰等地发生的"黑风暴"等。 [编辑本段]东北黑土地 黑土地,本来指吉林地区的黑土区,后来指代整个东北黑土区。吉林省是黑土地之乡,无论是古代的大吉林地区,还是当代吉林省,黑土地都一度是吉林的代名词。
吉林省,中国农业和产粮第一大省,素有“黑土地之乡”之称。2004年有耕地面积553.78万公顷(约合8306.7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8.98%;人均耕地0.21公顷,是全国平均的2.18倍;土地肥沃,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为3%~6%,高者达15%以上。一望无垠的平川沃野,盛产玉米、水稻、大豆、油料、杂粮等优质农产品,具有发展高效农业、绿色农业的有利条件。
中国东北黑土区在近百年的大面积开发垦殖过程中,亦发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面积坡耕地的黑土层流失和水土流失中形成的侵蚀沟。这些水土流失问题带来的不仅是黑土资源的流失问题,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甚至社会问题,如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和收入问题。严重的水土流失正使中国肥沃的东北黑土地变得又“薄”又“黄”,专家警告说,如果再不抓紧防治,“黑土地”也许将成为书本上的一个历史名词。
据专家介绍,每生成一厘米黑土需要200年到400年时间,而现在黑土层却在以每年近1厘米的速度流失,每年流失掉的黑土总量达一到两亿立方米,光是跑掉的氮、磷、钾养份就相当于数百万吨化肥。土壤中有机物质含量比开垦前下降近三分之二,板结和盐碱化现象严重。黑土的流失与 黄土不同,黄土高原只是把土层流薄了,但还能长庄稼;而黑土一旦流失光,将寸草不生。
黑土地是地球上最珍贵的土壤资源,地球上一共有三块黑土地,其中一块就在我国东北地区。我国东北黑土区主要分布在松辽流域,总面积 70多万km2,其中典型黑土区面积约 17万 km2。这里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每年生产约 225-250亿kg的商品粮。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制约和人为活动破坏,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现在,东北典型黑土区有水土流失面积4.47万km2,约占典型黑土区总面积的26.3%。据调查,黑土区平均每年流失0.3-1.0cm厚的黑土表层,土壤有机质每年以1/1000的速度递减,由于多年严重水土流失,黑土区原本较厚的黑土层现在只剩下20-30cm,有的地方甚至已露出黄土母质,基本丧失了生产能力。据测算,黑土地现有的部分耕地再经过40-50年的流失,黑土层将全部流失。
为了拯救这块宝贵的黑土地,水利部松辽委曾主持编制了《黑土区1999-2050年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松花江流域中上游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建议书》和《辽河流域中上游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建议书》,并由东北四省区政府联合上报国务院。引起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黑黑的泥土指的是什么
黑土地 黑土地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厚的宝藏,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全世界仅有三大块黑土区: 一、是分布在乌克兰大平原,面积约190万平方公里; 二、是分布在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 三、是分布于我国松辽流域的东北黑土区,面积约102万平方公里,是被誉为"北大仓"的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由于黑土地土地肥沃,这三大块黑土区均为所在国家的重要的农业产品基地,因此,三大黑土区的垦殖指数均比较高。在各黑土区的开发垦殖过程中,都曾发生过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如美国、乌克兰等地发生的"黑风暴"等。 [编辑本段]东北黑土地 黑土地,本来指吉林地区的黑土区,后来指代整个东北黑土区。吉林省是黑土地之乡,无论是古代的大吉林地区,还是当代吉林省,黑土地都一度是吉林的代名词。 吉林省,中国农业和产粮第一大省,素有“黑土地之乡”之称。2004年有耕地面积553.78万公顷(约合8306.7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8.98%;人均耕地0.21公顷,是全国平均的2.18倍;土地肥沃,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为3%~6%,高者达15%以上。一望无垠的平川沃野,盛产玉米、水稻、大豆、油料、杂粮等优质农产品,具有发展高效农业、绿色农业的有利条件。 中国东北黑土区在近百年的大面积开发垦殖过程中,亦发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面积坡耕地的黑土层流失和水土流失中形成的侵蚀沟。这些水土流失问题带来的不仅是黑土资源的流失问题,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甚至社会问题,如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和收入问题。严重的水土流失正使中国肥沃的东北黑土地变得又“薄”又“黄”,专家警告说,如果再不抓紧防治,“黑土地”也许将成为书本上的一个历史名词。 据专家介绍,每生成一厘米黑土需要200年到400年时间,而现在黑土层却在以每年近1厘米的速度流失,每年流失掉的黑土总量达一到两亿立方米,光是跑掉的氮、磷、钾养份就相当于数百万吨化肥。土壤中有机物质含量比开垦前下降近三分之二,板结和盐碱化现象严重。黑土的流失与 黄土不同,黄土高原只是把土层流薄了,但还能长庄稼;而黑土一旦流失光,将寸草不生。 黑土地是地球上最珍贵的土壤资源,地球上一共有三块黑土地,其中一块就在我国东北地区。我国东北黑土区主要分布在松辽流域,总面积 70多万km2,其中典型黑土区面积约 17万 km2。这里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每年生产约 225-250亿kg的商品粮。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制约和人为活动破坏,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现在,东北典型黑土区有水土流失面积4.47万km2,约占典型黑土区总面积的26.3%。据调查,黑土区平均每年流失0.3-1.0cm厚的黑土表层,土壤有机质每年以1/1000的速度递减,由于多年严重水土流失,黑土区原本较厚的黑土层现在只剩下20-30cm,有的地方甚至已露出黄土母质,基本丧失了生产能力。据测算,黑土地现有的部分耕地再经过40-50年的流失,黑土层将全部流失。 为了拯救这块宝贵的黑土地,水利部松辽委曾主持编制了《黑土区1999-2050年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松花江流域中上游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建议书》和《辽河流域中上游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建议书》,并由东北四省区政府联合上报国务院。引起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黑色泥土是由那几种东西组成的
一、矿物质
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的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砂粒、土粒和胶粒)。土壤矿物质种类很多,化学组成复杂,它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是作物养分的重要来源。
二、有机质
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和矿物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一般耕地耕层中有机质含量只占土壤干重的0.5-2.5%,耕层以下更少,但它的作用却很大,群众常把含有机质较多的土壤称为“油土”。 土壤有机质按其分解程度分为新鲜有机质、半分解有机质和腐殖质。腐殖质是指新鲜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转化所形成的黑色胶体物质,一般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85—90%以上。
腐殖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作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腐殖质既含有氮、磷、 钾、疏、钙等大量元素,还有微量元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以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利用。
(二)增强土壤的吸水、保肥能力 腐殖质是一种有机胶体,吸水保肥能力很强,一般粘粒的吸水率为50—60%,而腐殖质的吸水率高达400-600%;保肥能力是粘粒的6一10倍,
(三)改良土壤物理性质 腐殖质是形成团粒结构的良好胶结剂,可以提高粘重土壤的疏松度和通气性,改变砂土的松散状态。同时,由于它的颜色较深,有利吸收阳光,提高土壤温度。
(四)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腐殖质为微生物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和能量,又能调节土壤酸碱反应,因而有利微生物活动,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
(五)刺激作物生长发育 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腐殖酸、有机酸、维生素及一些激素,对作物生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强呼吸和对养分的吸收,促进细胞分裂,从而加速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 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施用的有机肥料和残留的根茬。 许多社队采用柴草垫圈、秸秆还田、割青沤肥、草田轮作、粮肥间套、扩种绿肥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使土壤越种越肥,产量越来越高,应当因地制宜加以推广。
三、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很多,有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 和原生动物等。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也很大,l克土壤中就有几亿到几百亿个。l亩地耕层土壤中,微生物的重量有几百斤到上千斤。土壤越肥沃,微生物越多。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主要作用如下:
(一)分解有机质 作物的残根败叶和施入土壤中的有机肥料,只有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才能腐烂分解,释放出营养元素,供作物利用;并且形成腐殖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二)分解矿物质 例如磷细菌能分解出磷矿石中的磷,钾细菌能分解出钾矿石中的钾,以利作物吸收利用。
(三)固定氮素 氮气在空气的组成中占4/5,数量很大,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土壤中有一类叫做固氮菌的微生物,能利用空气中的氮素作食物,在它们死亡和分解后,这些氮素就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固氮菌分两种,一种是生长在豆科植物根瘤内的,叫根瘤菌,种豆能够肥田,就是因为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增加了土壤里的氮素;另一类单独生活在土壤里就能固定氮气,叫自生固氮菌。另外,有些微生物在土壤中会产生有害的作用。例如反硝化细菌,能把硝酸盐还原成氮气,放到空气里去,使土壤中的氮素受到损失。 实行深耕、增施有机肥料、给过酸的土壤施石灰、合理灌溉和排水等措施,可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发挥微生物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为什泥土的颜色有黑,黄,红…它们都有什么不同,对植物的生长及影响…我国黑色泥土注要分布在那些…
土壤有很多种颜色:红色、黑色、黄色,还有白色的。土壤之所以有不同的颜色,是因为土壤中所含的矿物质有所不同。矿物质是在岩石风化分解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矿物质的含量不同,土壤的颜色就会不同。 黑色土壤中虽然也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但是它们并不能决定土壤的颜色。在黑色土壤中有很多动植物的遗体变成的腐殖质,约占土壤总量的5%—10%,腐殖质是黑色的,所以土壤也就是黑色的了。含有石英、正长石、高岭土较多的土壤,多数为灰白色。在有些地区原来土壤是深色的,但是由于气候寒冷,所以有机物质分解缓慢,如果降雨量很多,就会把大部分矿物质和腐殖质冲到土壤下层去,表层的土壤就会变成灰色的了。红色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铁质。一些高温多雨的地区,土壤中的铁质会高度氧化,土壤就成为红色的了。在红色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比较少,基本上不到1%。黄色土壤中也含有铁质,它却不是红色的。这是因为该地区湿度比较大,铁质不能高度氧化,不能呈鲜红色,只能是黄色的。http://www.docin.com/p-375041926.html我国东北黑土地
想知道五色土是哪五色?
五色土是指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纯天然土壤。中国的五色土分别是指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纯天然土壤,分布情况如下: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平原,黄土主要分布在我国黄土高原,红土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青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白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地区。五色土是华夏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数千年来被赋予无限美好的寓意。五色土形成原因由于各地地表物质的化学成分不同,造成各地地面的颜色也不一样,如我国南方的田野是一片赤红;往北去,土地的颜色逐渐变成棕黄色或黄褐色;而到了东北,尤其是黑龙江省的平原地区,土地又成了黑色。
五色土分别是哪五种颜色
五色土是指黑、黄、红、青、白五种颜色纯天然土壤。黑土:我国东北平原湿润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慢,积累较多,所以土色较黑。黄土:我国黄土高原的土壤呈黄色,这是由于土壤中有机物含量较少的缘故。红土:高温多雨的我国南方土壤中矿物质的风化作用强烈,分解彻底。易溶于水的矿物质几乎全部流失,只剩氧化铁、铝等矿物质残留土壤上层,形成红土壤。青土:在排水不良或长期被淹的情况下,红土壤中的氧化铁常被还原成浅绿色的氧化亚铁,土壤便成了灰绿色的,如南方某些水稻田。白土:含有较高的镁、钠等盐类的盐土和碱土常为白色。扩展资料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含着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五种颜色的土壤,由全国各地纳贡交来,以表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社稷坛是古代帝王江山社稷的象征,因此社稷成为国家政权的代名词。现在保存最为完好的社稷坛是北京紫禁城内的明清两代社稷坛(北京天安门西侧:中山公园内)。五色土的华夏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代表五方(东南西北中)、五行(金木水火土)、华夏五帝(青帝伏羲、赤帝神农、黄帝轩辕、白帝少昊、黑帝颛顼)等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色土
黑土的形成原因及特点是什么?
东北地处纬度较高,气候较为寒冷。而黑土地是寒冷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以其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宜耕作而闻名于世,素有“谷物仓库”之称。形成的气候特点中国东北黑土地是发育于冲积—洪积物、砂质风积物等成土母质,有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壤,这类土壤颗粒较细、性状好、肥力高,是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中国的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行政区域涉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东部的部分地区。黑土颗粒较细、均匀一致,原因是:成土母质的颗粒大小决定土壤的性状,而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这里地形平坦,地表多流水或风力沉积物,以流水或风力沉积物为主的成土母质颗粒较细且均匀。形成的气候条件东北黑土地地处中纬度,属温带季风气候,在这种气候下,四季分明,夏季温暖湿润,生长季雨热同期,形成了茂密的草原和森林植被,秋冬落叶,枯枝落叶在土壤积聚,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土壤中有机物质积累大于分解,进而形成了腐殖质表土层。东北黑土肥沃的原因①有机质丰富(东北地区草原、森林等植被覆盖率高);②该地位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植被的生长;③地处东北平原,地形平坦,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④纬度较高,气温低,枯枝落叶及其他的有机质不易被分解,从而逐年累积最终形成了黑土的厚重的腐殖质层。
黑土形成的原因
黑土是具有强烈胀缩和扰动特性的粘质土壤。黑土相当于美国分类的变性土土纲和联合国分类的变性土单元。但是很多人都不了解形成黑土的过程和条件。下面由我为你详细介绍黑土的相关知识。 形成黑土的原因 成土条件 母质 黑土在各种基性母质上发育,包括钙质沉积岩、基性火成岩、玄武岩、火山灰以及由这些物质形成的沉积物。这些母岩母质中丰富的斜长石、铁镁矿物和碳酸盐有利于黑土的发育。据报道,印度黑土的母岩为:从玻璃质玄武岩到粗粒玄武岩、泥质石灰岩等多种母岩。中国黑土涉及的母岩母质有石灰岩、玄武岩、第三纪河湖相沉积物以及近代河流沉积物等,但以石灰性母质为主。 地形 黑土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平坦地貌面(如高原面、平原和台地)或低洼地(坡地下段及盆谷地)都有分布,以海拔低于300米的地形为多。地形坡度一般不超过2—3°,但有些地区(如火山地区)坡度达15—16°,也有黑土发生。 中国黑土多分布在低平洼地,但在一些低丘、台地上也有发育,如福建漳浦县和龙海县沿海、广东省海康等地。黑土分布区常可见到特殊的土壤发生地形——粘土小洼地(gilgai),这是一种小盆和小丘组成的微地形,起伏高度一般不超过1米,水平距离2至100米,是因不同的内压力而引起地表面弯曲。粘土小洼地在各地出现的频度不同。 气候 黑土在热带、亚热带以至温带均可发生,分布区气候的最普遍特征是季节性干旱,但旱季的长短各地相差很大,包括干湿季分明的季风气候,一年内只有一两个月湿季的较干旱气候和只有几星期水分不足的湿润气候。年降水量少至150毫米,多可达2000毫米,但多数为500—1000毫米之间,年平均温度一般为15.5—16.5℃。 时间 黑土母质的绝对年龄可始自全新世至更新世之间,在基岩上发育的,则可追溯到中更新世或更早;而在经运移的土壤物质或其他沉积物上发育的,则在中更新世或更迟。黑土的相对年龄属于幼年,原因如下:许多黑土是在冲积、湖积以及火山物质等母质上发育的;黑土的自翻转作用是使其保持幼年性的另一个因素;在半干旱气候区,由于缓慢的风化速度限制了剖面发育;基性母质不断释放出丰富的Ca、Mg盐基使土壤中蒙脱石矿物保持稳定;在坡地,则因迅速的剥蚀作用,表层不断遭冲失,使土体保持浅薄和幼年状态。 植被 黑土在自然条件下的典型植被是草地或热带稀树草原。 黑土的成土过程 (一)蒙脱化过程 蒙脱石占优势的粘粒矿物组合是黑土中活跃 成土过程的基础。黑土 的蒙脱石由两个途径而来:一是由母质中继承下来,如较湿润气候下的冲积物、钙质岩以及 火山碎屑物质多富含蒙脱石矿物,成土环境延续了蒙脱石的存在;二是新生成作用,即在含有盐基和二氧化硅的碱性水溶液作用下,通过非膨胀性铝硅酸盐粘粒的复硅作用而产生,或者由 原生矿物向次生矿物转化而成。印度德干高原的一些黑土, 苏丹、埃及 尼罗河冲积物发育的黑土、 美国南部大平原的黑土,其蒙脱石矿物都是继承母质而来;而 南非、 肯尼亚、以色列、澳大利亚昆士兰的一些基性火山岩发育的黑土,蒙脱石的新生成作用是主要的。新生成作用也是中国一些黑土中蒙脱石的重要成因。在低洼地发育的黑土,由于地形因素引起地球化学过程中物质分异,风化物中丰富的溶解硅和盐基有利于蒙脱石的合成;分布于低丘、台地等正地形上的黑土,其蒙脱石则多由原生矿物转化而来,如福建 漳浦由暗黑色气孔状 橄榄玄武岩风化物发育的黑土之所以富含蒙脱石矿物,是由于该种母质中的玻璃质在重结晶过程(又称脱玻化)中,伴有广泛的蒙脱石化,形成大量的蒙脱石,成土时间尚短,这些蒙脱石矿物得以大量保存于土体中。 (二)开裂过程 开裂过程是黑土另一主要成土过程,这是富含2∶1型膨胀性矿物的粘质土壤在明显干湿季气候条件下的必然结果。土壤干燥时土体强烈收缩并形成纵横裂隙,深可达1米以上,地表附近的宽度可达10厘米。深大裂隙的形成,对掺混土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干燥时,大裂隙的边缘受到降水、动物活动、人类耕作等作用,上层物质向下跌落,填充于裂隙内,重新湿润时,土壤膨胀,裂隙闭合,土体底层因增添了额外物质,膨胀后必然要产生较大的体积,造成挤压使土壤向上运动。如此经过多年循环,下层物质进到表层,而上层物质降到下层,这称为自翻转作用(又称 自幂作用)。这种机制赋予黑土剖面性状的特殊性:一是剖面均一化,即在裂隙所达到的颇大深度内,土壤变成了均质体,发生层分异不明显,土色、质地、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差异,有机质与矿物质充分混合而高度复合二是具有滑擦面和楔形结构,表下层土壤受挤压而相对移动过程中造成明显程度不同的劈理和磨光面(滑擦面)。楔形结构是土壤基块受到由倾斜方向膨胀压产生的剪切力作用而造成的;三是地表出现粘土小洼地,是由干湿交替引起两裂缝间土壤“隆起”而产生的小起伏微地形。此外,下列现象也是黑土中自翻转作用的佐证:在新开挖剖面的 心土层中夹有植物残落物,说明有上部物质陷落到下部;有些质地匀细的黑土,表层却常能见到石块,是下部物质被挤到上部的结果;显微镜下观察,有些黑土在不同深度局部可见破碎的淀积粘粒胶膜,这是由于土壤翻转作用使原先形成的胶膜破碎,拌入整个土体。应该指出,开裂过程是黑土的普遍现象,但土壤自翻转作用的强弱,与气候干湿交替强烈程度、植被茂密程度、人为利用频繁与否密切相关,据报导,中国黑土的自翻转作用不甚明显。 黑土的主要性状 (一)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黑土没有特定的诊断层,以下列变性特征作为诊断依据: ①土体厚度超过50厘米; ②各层中至少含30%粘粒; ③在多数年份中的某些时候,土壤出现深而宽的裂缝(在50厘米深处的宽度≥1厘米); ④至少具备下列特征之一:滑擦面、粘土小洼地、楔形结构(长轴与水平方向成10°—60°夹角,出现在25—100厘米深度范围内)。 (二)形态特征 由于黑土形成过程中的自翻转作用,使其剖面均一化,发生层分异不明显,土体构型大致呈A或Ap-Bw-Ck或C,发生层之间渐变过渡。 黑土剖面还具有以下形态特征:土色的色调一般为2.5Y或10YR,色值为2—3,彩度很少超过2,因黑土的腐殖质常与矿物质形成稳定的复合体,使其土色出现超过实际有机质含量水平通常所能呈现的暗色;剖面没有淋溶或淀积作用的明显迹象;表层具有明显的团粒结构,其下是棱柱状和楔形结构,结构体由上而下变大。 (三)理化性质 黑土膨胀系数很大,干湿体积变化范围为25—50%;持水量大,但有效性差;湿时可塑性强,耕性很差;有机质量不高(5—30克每千克土),C/N比值为10—14;粘粒含量>35%;阳离子交换量大(25—80厘摩尔(+)每千克土),交换性盐基(尤其是Ca2+和Mg2+)含量也很高,盐基饱和度多在50%以上,并随深度递增;pH值多在6.0至8.5;蒙脱石是占优势的粘土矿物,其次是云母类矿物(石灰岩、珊瑚、泥灰岩发育的则少),高岭石也是常见矿物,其含量随风化度递增,碳酸盐和石膏可出现在心土层,常见于湿润黑土和干热黑土的滑擦面上。 黑土的利用与改良 世界各地的黑土主要用于 种植 棉花、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糖蔗或作为牧场,用于放牧的面积最大。黑土的自然肥力很高,但耕性差,水分有效性低,在有动力机具和灌溉条件下,其农业生产潜力才可得到发掘。农艺利用依气候而异,但因其粘粒含量高和湿时渗透性低,使这些土壤适于种植淹水的作物,而不宜种植用材林。黑土的非农业利用常出现许多工程上的问题。 道路、房屋、管道等会受土壤胀缩的影响而移位和扭曲,应十分注意。这些土壤吸收污水性能差,应在土壤水分饱和、粘粒膨胀后测定其透水性数值才有意义,因为若在旱季土壤开裂时测定其透水性数值会使人误解该土壤透水性特别大,这是环境管理上应予考虑的问题。
泥炭土和草炭土的区别是什么
草炭土和泥炭土没有区别。草炭土是一种天然的物质,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环境的变化,经过多年才能形成。所以草炭土厂家在开采完草炭土之后,还需要把原来的地方回填上植物,保障资源的一个循环。哈尔滨草炭土基地是我国的草炭土基地,其矿区的草炭土属于芦苇苔草型草炭土,采用深层采挖的方式,不断的开采草炭土。草炭土种花注意事项草炭土并不适用于所有花卉,比如兰花类和月季类,因为这类植株都非常怕潮湿和积水,所以土壤保水性太好的话,反而不利于植株的生长。郁金香、风信子等球根类植物,因为球根积水易腐烂,所以也不适用草炭土种植。木本草炭含大量的有机质和腐植酸,供给养分、促进植物生产的作用。用在温棚内果树、蔬菜、水稻等育苗床土配制。育苗时施用草炭比例为50%,移植时施用草炭比例为30%。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泥炭土、百度百科-草炭土
泥炭土是什么土
泥炭土是指以“泥炭”为主要成分配制而成的花卉培养土,而泥炭是由沼泽地中的各种植物死亡后长年堆积变化而成,多分布在冷湿地区的低洼地。泥炭土不仅有大量的植物残体,还含有较高的腐殖酸、纤维素、木质素等有机质。泥炭土用于盆栽花卉用土时宜混配后使用,也可用于栽培多肉、山茶花、杜鹃花等植株。泥炭土的用途泥炭是一种相当优良的盆栽花卉用土,可单独用于盆栽,也可以和珍珠岩、蛭石、河沙、椰糠等配合使用。因为它含有大量的有机质,疏松,透气透水性能好,保水保肥能力强,质地轻,无病害孢子和虫卵。国外园艺事业发达国家,在花卉栽培中,尤其是在育苗和盆栽花卉中多以泥炭作为主要盆栽基质,而主要使用腐叶土、腐殖土等早已成为过去。部分泥炭在形成过程中,经过长期的淋溶,以及本身分解程度差,所以本身所含的养分会比较少,在以此类泥炭配制培养土时可根据需要加进足够的氮、磷、钾和其它微量元素,或在栽花过程中及时给予追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