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孤独六讲

时间:2024-07-10 08:47:56编辑:奇事君

孤独六讲

《孤独六讲》最初是听蒋勋先生自己讲的有声书。不记得听过几次,有时只是随意打开,从任意段落放下去。先生的声音有种让人特别安静的力量,让书里关于“孤独”的主题,也不再显得那么沉重阴暗。

“孤独”在汉字里不是一个褒义词,读到会让人有哀婉悲伤的联想。虽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喜欢围绕着这两个字大做文章,但“孤独”还是让人惶恐的。人独自来到这个世界,也终将独自离开,“孤独”如同“死亡”一样是我们绕不开的命题。

孤独六讲提到了“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每一种状态,都是我们人生中可能遭遇的。既然无可避免,知道了早做心理准备,等发生的时候就不至于那么惊慌害怕。人活着无论心理和行为都需要出口,这是孤独的转化。

因为孤独的缘故,我们觉得生活不完美。但在庄子的哲学中“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种“自负的孤独感”,想来孤独也没有什么不好。我们在潜意识中抗拒孤独,所以努力让自己变得合群。但面对那么多跟自己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思想,想得到共鸣,不再孤独,也只是空想而已。

先生说“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但孤独的时候心一定比较安静,我们大抵是需要这样安静去感知周遭的世界,内观自己灵魂的。无论学习多少知识,都无法替代自己对生命的感知。孤独的时候,我们可以多点时间思考,跟自己好好相处,好好爱自己。

这两年随着年纪的增长,会多看一些哲学方面的书籍。不记得以前哪位老师说过,哲学家多生活在寒冷地带。因为漫天风雪,无处可去,就有了更多坐在家中思考人生的机会。虽是一句戏言,也道出了孤独的好处。热闹终究无法让人理性客观,倒是独处可以帮助我们跳脱环境的束缚,审视自己。

我们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鲜于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在。这种包裹产生的疏离感也是孤独的缘由。即使在一个充满“爱”的地方,我们也未必不孤独。任何一种教育,都没有告诉我们如何让自己享受“孤独”,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显得如此无知。

“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喜欢阅读和写作,是因为可以一个人欢喜地做这些事。读别人的文字,在他们的时空里感受不一样的生活和思想,而与文字的对话,也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与周围联结。孤独的时候,读书是非常好的享受方式,无论悲喜,无问东西。

“人类数千年来不断思维,用有限的思维图解无限的孤独,注定徒劳无功吧。”但无论如何,伟大的思想,好的艺术作品,都来自这些孤独的思考。读先生的文字相较于他的有声书有更多被忽略的细节,听书和看书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孤独六讲

内容简介

《孤独六讲》是美学大师蒋勋的经典代表作,于初版十周年之际重磅回归。新版收录蒋勋亲作长序——“做完整的自己”,与读者再谈生命个体的孤独与完整。

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

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

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虚无的“革命孤独”;

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

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

以爱的名义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




这本书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蒋勋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创造了孤独美学: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作者简介

蒋勋,福建长乐人。1947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

蒋勋先生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近年专注两岸美学教育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目录

新版序

自 序

情欲孤独 ?021

语言孤独 ?069

革命孤独 ?111

暴力孤独 ?157

思维孤独 ?205

伦理孤独 ?247




前言

Eros──不完整的自己

柏拉图在他著名的《飨宴篇》(Symposium)里有一段用神话说的故事。

远古时代,人类不是现今分类的男性、女性。

远古时代,人有三种,一是纯阳性,二是纯阴性,三是阴阳人。

后来因为人类得罪了神,被神惩罚,神把三种人都劈成了两半。




因此,现今的人类都是不完全的。

每一个被劈开的一半,永远都在寻找另外一半。

劈开的纯阳性,半个阳性,永远在寻找另外一半阳性。

纯阴性被劈开,半个阴性,也在寻找另外一半的阴性。

至于原来的阴阳人,劈开成两半,阴性的一半就在寻找阳性的一半,阳性一半也在寻找阴性一半。

希腊神话充满象征隐喻,使人深思。




这个神话故事好像可以用来分析今日人类社会存在的几种性别关系,阳性寻找阳性,阴性寻找阴性,阴性、阳性“男女”彼此寻找。

这三种性别关系,在希腊当时的社会都存在,希腊陶瓶上的彩绘,不难找到这几种流行于当时的社会性别关系。神话看起来是隐喻,好像荒诞不经,却也通常正是用隐晦的方法对现实社会做了真实的描述。

今天许多国家在为“多元成家”议定法案了,欧洲许多国家也已经通过立法,“家”的组织型态,不再只是单一的“阴”“阳”关系,三千年主流社会的“家”的定义,重新被思考“多元”的可能,回到每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人,重新尝试各种更成熟的新型态的“家”的组织关系。




古老的神话,像是预言,使人类的文明一路走来,可以反省,也可以修正。

神话不是教条,不是结论,因此充满启发性,提供给后来者对一个问题思维辩证的逻辑过程。

柏拉图书里的这个故事,长期引发我思考的兴趣,并不在于其中隐喻的性别关系,我反复沉思着神话里说的“一半”。

依据柏拉图借神话隐喻的说法,我们每个人都是被劈开的“一半”,我们都是不完整的。

因为不完整,我们努力寻找着另外一半,如果找到了,合而为一,才能消除神的“惩罚”,我们才能从神的“诅咒”中解放出来。

我读着希腊神话,想象着自己的身体是被劈开的一半,是残缺的一半,这么孤独,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另外一半,无时无刻,不在梦想找到另外一半,找到了,紧紧拥抱着,不再孤独,可以合而为一,成为完整的自己。

回忆一下,身体曾经有过的拥抱,拥抱着另外一个身体,抱得很紧,好像有一种恐惧,害怕稍一松手,那合而为一的幸福满足就要幻灭消失。

回忆一下,那曾经有过的紧紧的拥抱,闭着眼睛,沉湎在纯粹肉身记忆中,呼吸、心跳、体温、气味、触觉,彷佛在回忆没有被劈开之前的自己,完整的自己。




柏拉图《飨宴篇》核心的主题在探讨“Eros”,纯粹的肉身之爱。

如今汉字多将“Eros”翻译为“爱神”,西方图像上手拿弓箭的小童,天真烂漫,他手中的箭正是“爱欲”的诱因,被那一箭射到,就情不自禁,肉身陷入爱欲的陶醉。

华人受儒家影响,对属于“肉体”“情欲”的探讨很少,总是习惯很崇高地避开肉体情欲,升华成“礼教”。礼教的确崇高,但是失去了面对真实肉身的基础,礼教就会作假,社会也就容易充斥伪善的道德。

柏拉图《飨宴篇》借一次菁英的欢宴,围绕着“肉身爱欲”(Eros)做真实的探讨,没有结论,没有教条,却描述了我们在爱欲渴望中孤独摸索寻求的真实情境。

书写《孤独六讲》时,《情欲孤独》是我反复思维的一章。《情欲孤独》或许是亘古以来个人面对不完整自己不可解的荒凉之感吧。

拥抱着另外一个身体,好像找到了,热泪盈眶,然而,或许又要幻灭。仿佛,再也回不去没有被劈开以前的自己,完整的自己。漫漫长途,我们还是要如此孤独寻索下去,天涯海角,还是要找寻那失落的另外一半。

我想在一个城市的角落孤独坐着,看人来人往,看忙碌于生活中的众生,有片刻孤独,坐下来,为自己泡一杯茶,为自己按摩一下疲倦的肩膀,跟自己在一起,听自己内在的声音,做自己的朋友,更爱自己一点。

你要足够完整,才能健康地去爱其他的人,去照顾和负担其他的人。

孤独的核心价值是——跟自己在一起。




2016年冬 蒋勋于台湾八里淡水河畔




媒体评论

著名诗人席慕容曾这样称赞蒋勋:“是这个时代踏入艺术门槛的*引路人。他为我们开启的,不只是心中的一扇门窗,而是文化与历史长河上所有的悲喜真相。时光终将流逝,然而美的记忆长存”。

女神林青霞视他为“*偶像”,称他为自己的——“半颗安眠药,能给予内心安定的力量。”

台湾散文名家张晓风描述:“善于把低眉垂睫的美唤醒,让我们看见精灿灼人的明眸。善于把沉哑喑灭的美唤醒,让我们听到恍如莺啼翠柳的华丽歌声。”




精彩片段

情欲孤独?

孤独,是我一直想谈论的主题。




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每天早上起来翻开报纸,在所有事件的背后,隐约感觉到有一个孤独的声音。不明白为何会在这些热闹滚滚的新闻背后,感觉到孤独的心事,我无法解释,只是隐隐约约觉得,这个匆忙的城市里有一种长期被忽略、被遗忘,潜藏在心灵深处的孤独。




我开始尝试以另一种角度解读新闻,不论谁对谁错,谁是谁非,而是去找寻那一个隐约的声音。




于是我听到了各种年龄、各种角色、各个阶层处于孤独的状态下发出的声音。当社会上流传着一片暴露个人隐私的光碟时,我感觉到被观看者内心的孤独感,在那样的时刻,她会跟谁对话?她有可能跟谁对话?她现在在哪里?她心里的孤独是什么?这些问题在我心里旋绕了许久。

我相信,这里面有属于法律的判断、有属于道德的判断,而属于法律的归法律,属于道德的归道德;有一个部分,却是身在文学、美学领域的人所关注的,即重新检视、聆听这些角色的心事。当我们随着新闻媒体喧哗、对事件中的角色指指点点时,我们不是在聆听他人的心事,只是习惯不断地发言。

愈来愈孤独的社会?

我的成长,经历了社会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小时候家教严格,不太有机会发言,父母总觉得小孩子一开口就会讲错话。记得过年时,家里有许多禁忌,许多字眼不能讲,例如“死”或是死的同音字。每到腊月,母亲就会对我耳提面命。奇怪的是,平常也不太说这些字的,可是一到这个时节就会脱口而出,受到处罚。后来,母亲也没办法,只好拿张红纸条贴在墙上,上面写着“童言无忌”,不管说什么都没有关系了。




那个时候,要说出心事或表达出某些语言,会受到很多约束。于是我与文学结了很深的缘。有时候会去读一本文学作品,与作品中的角色对话或者独白,那种感觉是孤独的,但那种孤独感,深为此刻的我所怀念,原因是,在孤独中有一种很饱满的东西存在。




现在信息愈来愈发达了,而且流通得非常快。除了电话以外,还有答录机、简讯、传真机、e-mail等联络方式——每次旅行回来打开电子信箱,往往得先杀掉大多数的垃圾信件后,才能开始“读信”。




然而,整个社会却愈来愈孤独了。




感觉到社会的孤独感约莫是在这几年。不论是打开电视或收听广播,到处都是call in节目。那个沉默的年代已不存在,每个人都在表达意见,但在一片call in声中,我却感觉到现代人加倍的孤独感。尤其在call in的过程中,因为时间限制,往往只有几十秒钟,话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每个人都急着讲话,每个人都没把话讲完。

快速而进步的通讯科技,仍然无法照顾到我们内心里那个巨大而荒凉的孤独感。




我忽然很想问问那个被打断的听众的电话,我想打给他,听他把话说完。其实,在那样的情况下,主持人也会很慌。于是到最后,连call in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了,直接以选择的方式:赞成或不赞成,然后在屏幕上,看到两边的数字一直跳动一直跳动……




我想谈的就是这样子的孤独感。因为人们已经没有机会面对自己,只是一再地被刺激,要把心里的话丢出去,却无法和自己对谈。

害怕孤独?

我要说的是,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当你被孤独感驱使着去寻找远离孤独的方法时,会处于一种非常可怕的状态;因为无法和自己相处的人,也很难和别人相处,无法和别人相处会让你感觉到巨大的虚无感,会让你告诉自己:“我是孤独的,我是孤独的,我必须去打破这种孤独。”你忘记了,想要快速打破孤独的动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独感的原因。




不同年龄层所面对的孤独也不一样。

我这个年纪的朋友,都有在中学时代,暗恋一个人好多好多年,对方完全不知情的经验,只是用写诗、写日记表达心情,难以想象那时日记里的文字会纤细到那么美丽,因为时间很长,我们可以一笔一笔地刻画暗恋的心事。这是一个不快乐、不能被满足的情欲吗?我现在回想起来,恐怕不一定是,事实上,我们在学习着跟自己恋爱。




对许多人而言,第一个恋爱的对象就是自己。在暗恋的过程,开始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发展出来了。有时候会无缘无故地站在绿荫繁花下,呆呆地看着,开始想要知道生命是什么,开始会把衣服穿得更讲究一点,走过暗恋的人面前,希望被注意到。我的意思是说,当你在暗恋一个人时,你的生命正在转换,从中发展出完美的自我。




前几年我在大学当系主任时,系上有一个女学生,每天带着睡眠不足的双眼来上课,她告诉我,她同时用四种身份在网络上交友,每一个角色有一个名字(代号)及迥异的性格,交往的人也不同。我很好奇,开始上网了解这种年轻人的交友方式,我会接触计算机和网络也要归功于她。




情欲的孤独,在本质上并无好与坏的分别,情欲是一种永远不会变的东西,你渴望在身体发育之后,可以和另外一个身体有更多的了解、拥抱,或爱,你用任何名称都可以。因为人本来就是孤独的,犹如柏拉图在两千多年前写下的寓言:每一个人都是被劈开成两半的一个不完整个体,终其一生在寻找另一半,却不一定能找到,因为被劈开的人太多了。

有时候你以为找到了,有时候你以为永远找不到。柏拉图在《会饮篇》里用了这个了不起的寓言,正说明了孤独是人类的本质。




在传统社会里,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都以为找到了另外一半,那是因为一生只有一次机会,找对找不对,都只能认了。但现在不一样了,如我的学生,她用四种身份在寻找,她认为自己有很大的权力去寻找最适合的那一半,可是我在想的是:是不是因此她的机会比我的多?

我是说,如果我只有一种身份,一生只能找一次,和现在她有四种身份,找错了随时可以丢掉再找相比,是不是表示她有更多的机会?我数学不好,无法做比较。可是我相信,如柏拉图的寓言,每个人都是被劈开的一半,尽管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哲学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解释,但孤独绝对是我们一生中无可避免的命题。

“我”从哪里来??

后面我还会谈到伦理孤独,会从中国的儒家文化谈起。儒家文化是最不愿意谈孤独的,所谓五伦,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都是在阐述一个生命生下来后,与周边生命的相对关系,我们称之为相对伦理,所以人不能谈孤独感。感到孤独的人,在儒家文化中,表示他是不完整的。如果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那么在父子、兄弟、夫妻的关系里,都不应该有孤独感。




可是,你是否也觉得,儒家定义的伦理是一种外在形式,是前述那种“你只能找一次,不对就不能再找”的那种东西,而不是你内心底层最深最荒凉的孤独感。




“我可以在父母面前感觉到非常孤独。”我想,这是一句触怒儒家思想的陈述,却是事实。在我青春期的岁月中,我感到最孤独的时刻,就是和父母对话时,因为他们没有听懂我在说什么,我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而这并不牵涉我爱不爱父母,或父母爱不爱我的问题。

在十二岁以前,我听他们的语言,或是他们听我的语言,都没有问题。可是在发育之后,我会偷偷读一些书、听一些音乐、看一些电影,却不敢再跟他们说了。我好像忽然拥有了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私密的,我在这里可以触碰到生命的本质,但在父母的世界里,我找不到这些东西。




曾经试着去打破禁忌,在母亲忙着准备晚餐时,绕在她旁边问:“我们从哪里来的?”那个年代的母亲当然不会正面回答问题,只会说:“捡来的。”多半得到的答案就是如此,如果再追问下去,母亲就会不耐烦地说:“胳肢窝里长出来的。”




其实,十三岁的我问的不是从身体何处来,而是“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是关于生与死的问题,犹记得当时日记上,便是充满了此类胡思乱想的句子。有一天,母亲忽然听懂了,她板着脸严肃地说:“不要胡思乱想。”




这是生命最早最早对于孤独感的询问。我感觉到这种孤独感,所以发问,却立刻被切断了。

因为在儒家文化里、在传统的亲子教养里,没有孤独感的立足之地。




我开始变得怪怪的,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母亲便会找机会来敲门:“喝杯热水。”或是:“我炖了鸡汤,出来喝。”她永远不会觉得孤独是重要的,反而觉得孤独很危险,因为她不知道我在房间里做什么。




对青春期的我而言,孤独是一种渴望,可以让我与自己对话,或是从读一本小说中摸索自己的人生。但大人却在房外臆测着:这个小孩是不是生病了?他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不出来?

张爱玲是个了不起的作家。她说,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清晨五、六点,你起来,如果不把房门打开,就表示你在家里做坏事。以前读张爱玲的小说,不容易了解,但她所成长的传统社会就是如此。跟我同样年龄的朋友,如果也是住在小镇或是村落里,应该会有串门子的记忆,大家串来串去的,从来没有像现在说的隐私,要拜访朋友前还要打个电话问:“我方不方便到你家?”以前的人不会这样问。我记得阿姨来找妈妈时,连地址也不带,从巷口就开始叫喊,一直叫到妈妈出去,把她们接进来。




儒家文化不谈隐私,不注重个人的私密性。从许多传统小说中,包括张爱玲的,都会提到新婚夫妻与父母同住,隔着一道薄薄的板壁,他们连晚上做爱,都不敢发出声音。一个连私人空间都不允许的文化,当然也不存在孤独感。




因而我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

正版图书


孤独六讲

? ? ? 这本书的作者是蒋勋,语言风格一如往常,这是一本充满哲思的书。蒋勋先生以“孤独”为主题,受邀做了6场演讲,而汇成一本演讲集。作者从东西方文化的视角去看孤独这个词,《礼记大同篇》中关于“孤”、“独”认为应该应该得到社会妥善照顾,不应该有个人的“孤独”。但在西方语境中“孤独”的意义很不一样,solitude来源于拉丁语sol,是太阳的意思。产生了类似于庄子哲学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蒋勋先生由此展开了对“孤独”的思考。作者解读了6种孤独。

情欲孤独

? ? ? 儒家文化避谈生死也避谈孤独,在儒家的群体文化中更不会有什么尊重个人的隐私。作者认为,情欲孤独可以说就是认知身体。“彻底的了解自己的身体,包括所有的部位,从外表看得到的到内脏器官,甚至分泌物,但不能先有结论。”孤独不是寂寞,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是一种生命的圆满。从了解自己的身体开始我的孤独之旅吧。

语言孤独

? ? ? 人类的语言可以有两种极端的发展,一端是发展成“诗”,如儒家文化中的语言,是不精确的,是模糊的,也是美的。一端是发展成为法律条文。务求精确,拒绝任何暧昧性。而语言本身是具有两面性的,一面在传达,一面又在制造传达的障碍。一种语言的孤独是当语言不在具有沟通性时,才是开始有沟通的可能,只是一种声音,承载着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思想的时候,才是语言的本质。

革命孤独

? ? 革命者的孤独是革命者迷恋自己年轻时候的截流,而且深信不疑。你相信理想是极其美好的,而且每个人都做得到,你也相信每个人都是道德高尚的,会愿意共同为了这个理想而努力。而当革命成功,革命者走向现世和权利,将不再保有梦想,也失去了孤独感。

暴力孤独

? ? ? 在世俗眼里,尤其是汉文化中,暴力不是一个好的词汇。但在现代美学中,美不只是梦幻的、轻柔的、唯美的,也可以是充满冲击力的,如马蒂斯的画一般。西方美学也产生了新的词汇,暴力美学。青少年的身体刚刚发育,内在原始的暴力欲望会爆发出一种征服的力量。我们如何认识暴力没有绝对的好或不好,如何控制好内在的这股力量。还有人性中潜藏的暴力,对于这些方面的探讨太少了。

? ? ? 一个不思考的社会里的一个思考者,他的心灵是最寂寞、最孤独的。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


伦理孤独

? ? ? 伦理孤独是当前社会最难走的一环,也最不容易察觉,一方面是伦理本身有一个最大的掩护——爱,因为爱是无法对抗的。然而,个体的孤独的健全就是要对抗不恰当的爱,将不恰当的爱做理性的分类纾解,才有可能保有孤独的空间。孤独的空间不只是实质上的空间,还包括心灵上的空间,即使是面对最亲最亲的人,都应该保有自己孤独的隐私。整个社会都应该降低偷窥性,转向自己,找回自己的伦理孤独。

? ? 我们的一生,有太多身份,某人的儿女,某人的父母,某人的妻子丈夫。很少有机会面对真实的自己。愿这本书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孤独的自己,到底是什么?


蒋勋《孤独六讲》

? ? 翻看新版序,读到这样的一段话”我们的一生,做父母的孩子,做丈夫的妻子、妻子的丈夫,做儿女的父母,我们很少有机会面对独立而真实的“自我”。如果没有家庭伦理的牵绊,做一个孤独纯粹的自己,那会是什么样的自己。”这段话直接击中我,人到中年除了要享受上有老下有小的幸福,还要想着自己未来的日子会是怎样的?蒋先生说“你要足够完整,才能健康地去爱其他的人,去照顾和负担其他的人。”寻找真是的自我,也是寻找爱的旅程。

? ?这篇序很对我的胃口,整本书翻着翻着就到了最后一章,看蒋勋的书,我还是第一次读得这么快,而且还努力要多翻读几遍,想着要推荐给我们的高中生。信息时代我们享受网络带给我们社交便利,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和与别人沟通成为了一种主旋律,很多人忽略了孤独。而 孤独是一种常态,一生中父母、孩子和朋友都只是我们人生某个时段的陪伴,没有人能陪你一辈子,人生大多数时候都是要一个人孤独中度过,提倡碎片化学习的快节奏的社会,好多人已经感受不到因孤独而让生命变得丰富而华丽。

? ? ?这本书开篇讲《情欲孤独》,正是这一讲让我想推荐高中生有时间可以读读这本书。蒋勋分享了一个观点,“在我青春期的岁月中,我感到最孤独的时刻,就是和父母对话时,因为他们没有听懂我在说什么,我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而这并不牵涉我爱不爱父母,或父母爱不爱我的问题。”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阶段,但可能这个阶段的你不明白原来”我可以在父母面前感觉到非常孤独,“是一种正常的体验,反而担心是自己出了问题。

? ? 我身为一名母亲,读完这篇文字,我的反思是父母是没法帮孩子消除孤独,但要努力尊重孩子的孤独。而作为孩子,如果你有机会拜读蒋勋的孤独的见解,会知道自己不是怪物,能好好思考怎样享受孤独,然后怎样从自我的孤独感里看古往今来的孤独。我们可以从蒋先生的笔下知道孤独是“对抗群体文化”,换个角度看鲁迅,“他也一直在出走,因为作为一个社会心灵的思考者,他必须长期保有长期的孤独”,你可以努力从字里行间咀嚼”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那么,当那一天我们背起行囊独自朝前走时,不慌张。

? ?书中第四篇《暴力孤独》,“在青少年的世界里,所有的行为都可能与暴力有关。因为他的身体发育之后,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但心智的成熟度又还不能控制这股力量,使他觉得好像是身体要去做些某些事情,他必须让他的手和脚去做那些事,才会觉得开心。”我们的学校教育往往忽略就是这一块暴力的疏导,更谈不上将暴力转化为美学。既然学校没有满足学生暴力的欲望,那我们就更应该主动去探索暴力。”人们不管如何遮遮掩掩,都很难抗拒暴力,蒋勋的笔下讲述很多升级后的暴力美学,从很多角度看各种暴力,蒋勋说中国文学里的《水浒传》是暴力美学的经典,美国维和部队的每一次行动都是在争取暴力的合法性,而打骂是最容易发现的暴力,甚至母亲对孩子的爱也是一种暴力,看到此我很汗颜,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有以爱的名义实施暴力呢?而孩子呢?当你在父母面前感到孤独时,冷漠对待父母,这也是一种暴力。当你独自一人解析自己体内的暴力因子,你就是在寻找发泄暴力的窗口,努力”在做完整的自己”。我写这篇絮叨之文,也是在努力挖掘自己。

? 阅读让我们遇见自己,蒋勋《孤独六讲》可以让你好好品味孤独的味道,先学会与自己独处,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 一杯茶,一本书,品味自己。


蒋勋《孤独六讲》

书很好看,里面讲的东西会启发人思考平常一些不曾考虑的问题。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能够看到一些新见解,重新构建自己的认知世界。

蒋勋认为,中国的儒家文化其实对人来说是限制了人的情感抒发的。所以,那些特立独行的人,比如竹林七贤,看似狂妄不羁,其实是内心孤独。

而儒家文化,则给每个生命都做好了框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所以,他不应该孤独。如果,你孤独了,那么你就不正常了。

金庸小说里面的黄药师,古墓派的小龙女,所有金庸的人物都是孤独的,都是与众不同的。

孤独有六种,其中之一叫情欲孤独,青少年时表现得特别强烈,但如何消解这种孤独呢?大概看书是一个较好的宣泄方式。

孤独是生命带来的一种天然物,最好的方式是接纳它,爱自己的与众不同。不必为不合群而苦恼,当然,这个社会一般是冷眼看待不合群的。


《孤独六讲》: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

近30年来,我独处的日子,比群居的生活要多得多。

即便此刻,我在时隔七年后,回归原生家庭,与母亲、弟弟同住,我依旧感觉我是个孤独的个体。

我接触到的世界与这些年我受的教育、看过的书,已经使我们在思维上南辕北辙。

这种不同,使我困惑,我感觉自己是这个传统家庭里的背叛者,我不愿意按照长辈给予的指引生活,我否认他们认为对的生活方式。当质疑的声音立体环绕在耳周的时候,我开始自我怀疑。这种寻求自我个体享受的行为是否是种病态。

直至读到蒋勋老师的《孤独六讲》,我豁然释怀。蒋勋先生将孤独划分为六章: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与伦理孤独。这六章看似独立,实则都在讲同一个问题:我们如何通过思维的解放,走出大众,走出惯性,获得自我个体的认同。

革命孤立在和平年代,已离我们有一段距离。而且,事情一旦上升至政治高度,我就没有思维能力去讨论了。而其他几种孤独洽是身处文化转型时期的90年后一代正面临的切实问题。

经济的发展打破了父母时代男主内女主外的家庭模式;科技变化使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自主发言的机会;而思维的变革,使这一代的年轻主力们更趋近于自我的体验。选择的多元化,为这一代人创造了更多的生活可能。

比如婚姻制度。在中国,已超2亿的单身群体,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这些人正选择对抗固有的社会形态。正如文中提到的“伦理孤独“,伦理本身就是存在弹性空间的。即便是同时代下,不同地域也存在不同的伦理形式。这种”固定“终有被打破的一天,而我们此刻的孤独,则是裂缝里微不足道,而未来或可燎原的光。

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而人自出生时起,就注定一分为二,并终其一生寻找另一半自己。蒋勋在书中亦再三提到:感受孤独,享受孤独。孤独是让生命圆满的开始。


读书|《孤独六讲》孤独是人生的常态

? ? ? 《孤独六讲》我想说这本书具有魔力。看完我有好多话想要说,看完我却不敢妄加自己的断论。

? ? ? 要说这本书,应该是读第二遍了,初次是在荔枝FM里听到的,觉得不错就借来,想看一看。看过一遍,又是另一种感受。

? ? ? 文中讲到情欲、语言、革命、暴力、思维、伦理六中孤独,每一节都有贴近的故事,吸引着你读下去,让你觉得确是如此,让生活中的种种似乎都得了解释,又似乎全得推倒重建。

? ? ? 看完这本书的感受,觉得自己似乎没什么具体的收获,又觉得自己收获了所有自己想要的东西,一瞬间彻底孤独了,却孤独的无比饱满了。

? ? ? 作者认为人应该——思辩,所以他不下结论,在每一小节都会有尖锐的问题,引读者深思,因此我无法去评判书或者作者。

? ? ? 书中我最感同身受的,就是语言的孤独。我们用语言和旁人交流,企图以语言拉近彼此距离,却又怕亵渎,如果不够亲近,又会疏离,于是语言变的很尴尬。就像我们很多时候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往往不是我们内心真正的想法。

? ? ? 我就是一个生活中不太会说话的人,总是在话语说出之后,觉得那不是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可是那时结果已然,于是就有具大的孤独感。

? ? 现在的我,一直在学习如何更好的表达想法以及自己。而这本书看完,竟然不想放手,我想再去看,再去感受,再去领悟,然后重整自己。

? ? 「孤独是不孤独的开始,当惧怕孤独而被孤独驱使着去找不孤独的原因时,是最孤独的时候。」


孤独六讲经典语句是什么?

孤独六讲经典语句是:1、因为成功的人走向现世和权利,在现世与权利中,她无法保有梦想。2、孤独是不孤独的开始,当惧怕孤独而被孤独驱使着去找不孤独的原因时,是最孤独的时候。3、看一本小说,不要看他写了什么,要看他没写什么。4、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5、孤独是一种福气,怕孤独的人就会寂寞,愈是不想处于孤独的状态,愈是去碰触人然后放弃,反而会错失两千年来你寻寻觅觅的另一半。6.真正的情欲就是彻底了解自己的身体,包括所有的部位。读文学是情欲的一种转换。

孤独六讲经典语句有哪些?

1、与其流着泪默默舔伤,不如张开双臂,好好了解并拥抱这个一生的朋友。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何与它相处。2、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3、“啸”这个字,口字边再一个严肃的“肃”,那是一个孤独的人走向群山万壑间张开口大叫出来的模样。4、所以,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5、如果暴力是一种野蛮,我们的矛盾即在于人一旦没有了野蛮和暴力,以为那就是完美的人性了,实情却恰恰相反,人反而开始失去生存的力量。6、所以我说孤独是一种福气,怕孤独的人就会寂寞,愈是不想处于孤独的状态,愈是去碰触人然后放弃,反而会错失两千年来你寻寻觅觅的另一半。有时候我会站在忠孝东路边,看着人来人往,觉得城市比沙漠还要荒凉,每个人都靠得那么近,但完全不知彼此的心事,与孤独处在一种完全对立的位置,那是寂寞。

孤独是生命的圆满(《孤独六讲》蒋勋)

读这本书是被名字吸引,觉得自己在过去的几个月内,接触了一个陌生的状态“孤独”,那种感觉是在学校里长久住在一个人的宿舍里都没有出现过的,因此对其产生一种莫名的兴趣。

开篇的情欲孤独并没有引起我的共鸣,也有可能是对作者提出的孤独的概念还没清晰的感知,迷迷糊糊的走过情欲孤独。语言孤独开始共鸣之感一发不可收拾,接着的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一直到最后的伦理孤独,我内心激发出一种渴望,渴望一口气读完这些充满孤独的文字。

孤独是生命另一种形式的圆满。作者关注到自己的孤独,才有了这么精彩的思维和表达,带着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孤独,以区分寂寞。正反合的思辨,我们在内心需要但现实中却渴望结论,因为我们总是下意识的回避现世。

烦闷的时候自己戴上耳机读着这清明的文字,不失为一种享受。

摘抄附下:

?P50:在西方,道德观已经回归到个体的自我检视,对他人的批判不叫道德,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才是。

P119:托尔斯泰——让我们看到革命是对自己的革命,他所要的不是外在的体制或阶级,而是颠覆内在的道德不安感。

P122:文学的职责——文学是不是去书写一个孤独者内心的荒凉,而使成功者或夺得政权的那个人感到害?因为他有所得也有所失,赢了政权却输了诗与美。

P127:

成功的人走向现世和权力,在现世和权力中,他无法再保有梦想。

完成美学的诗需要孤独感,可是现世的繁华难以保持孤独感。所以“革命者”是现世的失败者,因为他们没有成功而保全了革命的孤独。

P129:青春的美在于你决定除了青春之外,没有任何东西了,也不管以后是不是继续活着,是一种孤注一掷的挥霍。

P213:因为缺乏沟通的耐心,思辨的过程完全被简化了。

思维最大的敌人大概就是结论吧!任何一种结论,来得太快的时候,就会变成思维的敌人。

P243:心一直在自己身上,心会不安,是被寂寞驱使着,要去找自己以外的东西。可是所有东西都在自己身上了,一直向外追寻,是缘木而求鱼,反而让自己慌张。

P244: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静坐或冥想有助于找回清明的心。因为不管在身体里面或外面,杂质一定存在,我们没有办法让杂志消失,但可以让它沉淀,杂质沉淀之后,就会浮现一种清明的状态,此刻你会觉得头脑变得非常清晰、非常冷静。所以当心里太繁杂时,我就会建议试试静坐,不是以宗教的理由,而是让自己能够得到片刻的孤独,也就是庄子说的“坐忘”。

庄子“心斋坐忘”。忘时一种大智慧,把繁琐的、干扰的、骚动的忘掉、放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阿淼写于2018年12月13日


蒋勋《孤独六讲》:孤独很好,让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文| 大和 沐风 图|来源网络 有时候站在繁华的街道上,看着人来人往,心里会涌现出一种“城市比沙漠还要荒凉”的感觉。 人与人之间那么拥挤,距离靠得那么近,却几乎没有任何视线交集,完全不知道彼此心里在想什么。 很多人都说这是一种孤独,是现代人的一种通病。但其实这不是孤独,而是寂寞。 寂寞与孤独处在一种完全对立的位置上。 被誉为“台湾文化教父”的蒋勋先生在他的著作《孤独六讲》中说到: 在《孤独六讲》这本书中,蒋勋先生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 情感 切入孤独,但他要谈的是: 在网络与通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内心那个巨大而荒凉的孤独感却愈发沉重。 以前每天打开报纸、电视消磨时间,现在一部手机就足以占据我们一天睡眠以外的16个小时。 那个沉默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在通过各种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 每时每刻,只要打开手机,热闹滚滚的新闻都会扑面而来,人们跟随着各种媒体的喧哗,急着对事件的人事物指指点点,习惯性地不断发言,同时也习惯没有机会把话说完。 因为只有人在说,而没有人在聆听。 每个人都只是在不断被刺激的情况下,焦急地把想说的话倒出去,根本无暇顾及别人说了什么,更无法安静下来,给点时间与自己的内心谈话。 当往外说得越多的时候,向内面对自己的机会就越少,所以人也就越来越孤独了。 东方国度受儒家文化思想影响比较深远,崇尚中庸之道,歌颂群体文化,排斥特立独行,于是“孤独”成了一种不被理解和认同的缺陷。 然而从小到大,我们却总能在各种热闹的聚会中,感到难以言喻的孤独。 小时候会常常被问到:“学习成绩好吗?”“考试排名第几了?” 长大了就学会彼此嘘寒问暖:“工资多少?”“买什么车?”“买房了吗?”“何时结婚?”“何时二胎?”“妻儿好吗?” 我们在各种打着“关心”旗号的问答下,几乎丧失自己的所有隐私,不诚恳回答都是“不给面子”。 因为大家一方面自己害怕孤独,一方面不允许别人孤独,所以容不下别人的“不透明”或者特立独行。 因此,在群体规则的 社会 里,我们从小就被训练“与众合一”,穿一样的衣服,剪一样的头发,说一样的话,做一样的事情,否则就要受歧视或者惩罚。 前阵子开学,有位高一的女生放学后来找我哭诉,说那天被训导主任记过了,因为她那头“不听话”的头发。 学校要求女学生都要剪统一的齐耳发型,这位女生的发质天生卷曲蓬松,剪这种发型,如果不做特定造型,整个头就会像“炸”过一样。 她家里的条件不太好,做一个头发造型对她来说是一种负担,所以她一直都是扎头发的造型。 头发和装扮是个人的事,放到群体中,却变成了大家共同的事情。 本来在校园中也无可厚非,只是 当群体“求同”过于苛刻,对特立独行做最大压抑时,人性便无法彰显了。 曾生活在华人大家族中的张爱玲说: “在传统的 社会 里,人是没有隐私的。一大清早不把门打开,就是在做坏事。即使关了门,纸糊的窗户,舔一舔也就有了可以窥探的破洞。” 所以经历过华人“大同”的生活,也体验过西方 社会 “孤独”的生活之后,张爱玲最后选择了后者,选择“孤独却完整”的自己。 在西方,“孤独”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在各种语系里,孤独是“太阳”或“惟一”的意思,有一种庄子所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意境。 蒋勋先生在书中写道: 人们很容易因为害怕孤独,而拼命往外寻找摆脱孤独的方法,走进熙熙攘攘的人群,或者呼朋引伴大醉一场。 到最后却发现,其实这样更孤独。 因为不能与自己相处的人,也是很难和别人相处的。 一旦与别人相处不来,很容易就会感到空虚,从而更想快点去打破这种“孤独”的状态,如此便陷入一个无解的循环中。 有时候速度与深度是相悖离,跑得越快,孤独越是穷追不舍,人也就一直处在孤独的状态中。 反而慢下来的时候,给点时间和耐心慢慢与自己对话,酝酿出一种类似于“与自己谈恋爱”的 情感 时,就不再感到孤独了。 因为学会体察自己、爱自己的时候,才真正有能力与别人相处,并且喜爱上别人。 终究,那些我们认为可以简化的东西,其实都很难简化,恰好相反,它们甚至需要我们花更多时间、空间和精力去与之对话和相处,从而使它慢慢沉淀下来。 那时候会发现,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的那半个缺失的“另一半”,其实在周围的每一个人身上都能找到相符的东西。 如此,我们就将更不感到孤独,甚至有机会觉得生命是圆满的。

《孤独六讲》一人生而孤独,孤独没有什么不好

《孤独六讲》一人生而孤独,孤独没有什么不好

这是2019年开篇的第一篇文章,最近看了好几遍《孤独六讲》这本书让我情不自禁的陷入思考、情绪久久不能宁静。“孤独”孤独是一个很难下定义的感情判断的词,你说一个人孤独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呢?在物欲横流的现在,大部分人都很害怕孤独,害怕自己孤独,也害怕别人孤独,总觉得孤独和抑郁有、自杀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孤独六讲》这本书告诉我,孤独是一种积极的力量,孤独之所以变得不好,是因为害怕。



《孤独六讲》一、(情欲孤独)二、(语言孤独)三、(革命孤独)四、(暴力孤独)五、(思维孤独)六、(伦理孤独)

到目前为止,我渐渐的不是特别害怕孤独了,习惯一个上课、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等等渐渐的很喜欢一个人的时光,有的时候一个人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希望大家区分好“孤独”与“寂寞”在百度百科”寂寞”的含义是:一种介于孤独、寂寞之间的思绪,一个人。孤独不是乱凑人群,乱拉人群填补寂寞不一样。我喜欢静静的用各种小计划填满时间,把自己搞得很累,从而避开寂寞,到现在如果你问我孤独具体的定义,我无法去具体的描述。

寂寞并非孤独

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来往”,手机确定生命与宇宙之间的对话,已经到了最完美的状态。这个“独”,李白也用过,在《月下独酌》里他说:“花间酒一壶,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一种很自豪的孤独,他不需要有人陪他喝酒,唯独孤独是圆满的。又好比你面对辽阔无垠的大海或者是登上了顶峰,就会产生一种“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的感觉,没有任何事物会打扰,那是一种很圆满的事情。孤独没有什么不好的,使孤独变得不好的是,你害怕孤独。当你被孤独感驱使着去寻找远离孤独的方法时,会处于一种非常可拍的状态。因为无法和自己和别人相处,无法和别人相处会让你陷入巨大无比的虚无感,会让你告诉自己:“我是孤独的,我是孤独的。我必须去打破这种虚无感的孤独。”但是你忘记了,想要快速打破孤独的动作,正是造成无比巨大的孤独感的原因。

不同的年龄阶层会面临不同的孤独

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你可以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我的一个大学老师和我讲过,一个人要和自己进行心理建设,自己与自己对话,增加各方面的知识和知识面,自己的心态就会慢慢的平和下来。我坚持了一段时间,发现老师说的是正确的,身上少了些浮躁。在一个空间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让自己在一幅画、一首音乐、一部电影、一件文学作品前彻底破碎,然后再回到自己的信仰里重整。你可以尝试阅读书籍,在书的海洋里面品味孤独,读的多了可以重塑自己的价值观,从而达到真正的孤独以及个体的成熟、看着那些被打破常规的事情来重新定义信仰,你可以感觉到自己的成熟。

在六个孤独里面我最喜欢的是,“思维孤独”思维是什么?我们都有一个大脑,经过大脑去思考很多事物,去推论、推理。最后下的判断,就是思维。思辨是什么?就是一个人在做周密计划的思考前,不会立刻下结论,他会从各种角度探讨,再从推论的过程中,整理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中国人喜欢儒家的中庸之道,父母也总会告诉自己不要当领头羊,但也不要被人群丢下,每一次和父母打电话,他们总会问晚上从自习室回宿舍有没有伴,凡事都要在中间,当然除了学习成绩。在中间是最好的选择,庄子的思维则是追求人的自由,认为在孤独中的自我觉醒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脱离大众发出的声音是重要的,这也是我同意的观点。

先回来做自己,然后你对社会的“有用”才有意义,如果你都不是你自己了,只会被社会的机器利用,没有思考能力的角色,对社会的贡献只是“小用”。道德观是检验自我而不是批评他人得到不同,一个人要想当思考者,就必须走出孤独,不必去做乌合之众,不是为了背叛而背叛。而是为了自我满足而背叛,社会容纳各种声音,并使他们交互作用才能推动进步。现在我们很多人都会讲我们之间存在无法逾越得到鸿沟,我想这并不是鸿沟的问题。是因为角色被限定而失去讨论的空间,是我们不重视思维的过程,可以说是切断性的鸿沟是造成思维孤独很大的原因。

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的。

(伦理孤独)最近热播的电视机》《都挺好》是大多数中国家庭得到缩影。赡养老人的问题贯彻剧情,我个人的观点子女尽孝是很重要的,但是父母之间还有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感。这样或许是对双方比较好的方式,伦理是保护还是牢笼?

儒家思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但是,我们现在会对我们的身体进行“暴力”会去刺青、穿洞穿孔,做出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是否在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我想之所以人们会进行毁伤是一种完成身体美学的东西。孔子已经给过一个定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里,有一个背叛父母伦理的漏洞,就是《封神榜》里的哪吒,哪吒是割肉还父,割骨还母,哪吒对抗父权权威到最后,觉得自己之所以亏欠父母是身体骨肉来自于父母,所以他选择了自杀,割肉还父,割骨还母这个举动在《封神榜》里,埋伏着巨大的对伦理的颠覆。在传统的伦理教育里面我们常常听说,天下没有不是得父母,这也是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可是这句话应该这么解释呢?如果要挪用公款私营家族企业,我们是否同意,如果在“天下没有不是得父母”前提下,最后演变成一发不可收拾地包庇罪。

在绵密的人际网络也无法将人和人合为一体,就像柏拉图说的,人注定被要劈开,去寻找另一半,而且是越找越错,只有明白每一个人是一个个体,然后才有社会关系,才有家庭关系时,伦理才不会那么沉重,我们之间笔触配合,倚靠而不依赖他人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有人总会说这是一种责任的逃避,但我认为是一种新的伦理关系,存在就有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这种伦理关系是时代的结晶。

生命的意义在于自己去不断的摸索、寻找,更多的孤独地寻找的旅程就是生命的意义,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毕竟在这个世界里有了人类才在乎“意义”这件事情,所以我们现在的焦虑说白了就是一种有事没事的呻吟,自我觉醒的时间很漫长,认清这点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痛苦。

《百年孤独》里说,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孤立存在,无论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人生来孤独,认清并享受孤独,追求自我觉醒才不会被孤独所累!


上一篇:akb48mv

下一篇:我一个人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