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二泉映月

时间:2024-07-08 22:18:56编辑:奇事君

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定什么弦

二胡演奏二泉映月有几种定调的格式,如果你用的是标准二胡,最好按标准定弦:2 6(绝对音高d1 a1) ,但演奏时要用 1 5 弦拉,这时绝对音高就是D调了。也可将弦定成比标准低一个大二度的c1 g1,用15弦来演奏。
◆专业演奏时也常用比标准音高4度甚至5度的调高来演奏二泉映月,它的好处是表现的情调更低沉。但不能用标准二胡降低调高来定弦,否则拉起来会有气无力。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换用中音二胡来演奏。【摘要】
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定什么弦【提问】
二胡演奏二泉映月有几种定调的格式,如果你用的是标准二胡,最好按标准定弦:2 6(绝对音高d1 a1) ,但演奏时要用 1 5 弦拉,这时绝对音高就是D调了。也可将弦定成比标准低一个大二度的c1 g1,用15弦来演奏。
◆专业演奏时也常用比标准音高4度甚至5度的调高来演奏二泉映月,它的好处是表现的情调更低沉。但不能用标准二胡降低调高来定弦,否则拉起来会有气无力。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换用中音二胡来演奏。【回答】


二胡拉二泉映月怎样才能拉得好?

改进方法如下:1、持琴姿势不正确,使得弓毛不能正确地沿着与琴弦垂直的方向运动。请严格照着教材或视频纠正姿势;2、姿势正确,但运弓不正确。弓子的走向应该是与琴弦垂直且与琴杆靠近,不论推拉弓弓毛走向都应一直保持同一直线,在松香上擦出的痕迹是一条直线,而不是一个对顶角。出现杂音,那一般是跟运弓的力度有关。避免突然用力,按弦时,指甲别碰到蛇皮。拉高音揉弦的时候,不要增加手指对琴弦的压力。3、以上两条都做到了,但用力过大,且与弓速不配合,慢弓大力度最容易出现噪音。正确的运弓是不给弓子加顶弦的力,即不加垂直于弓杆的力,而靠弓速改变音量。扩展资料:《二泉映月》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作品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风靡全国。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同时也是二胡名曲。《二泉映月》被评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首享誉海内外的优秀作品,是中国民间器乐创作曲目中的瑰宝之一。《二泉映月》不仅在民乐领域中被人们乐于演奏,而且还被改编成多种演奏形式,如小提琴独奏,弦乐四重奏,民乐合奏等。

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定什么弦

亲亲,很高兴为您解答;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定2 6弦哟【摘要】
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定什么弦【提问】
亲亲,很高兴为您解答;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定2 6弦哟【回答】
二胡演奏二泉映月有几种定调的格式,如果你用的是标准二胡,最好按标准定弦:2 6(绝对音高d1 a1) ,但演奏时要用 1 5 弦拉,这时绝对音高就是D调了。也可将弦定成比标准低一个大二度的c1 g1,用15弦来演奏。◆专业演奏时也常用比标准音高4度甚至5度的调高来演奏二泉映月,它的好处是表现的情调更低沉。但不能用标准二胡降低调高来定弦,否则拉起来会有气无力。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换用中音二胡来演奏。【回答】


拉奏二胡曲《二泉映月》是用什么调拉奏的?

《二泉映月》A调 宋飞
阿炳的二泉,原调是1=G调,用15弦演奏。你的提问显然是把定调和定弦这两个问题搞混了。因为现在的二胡,比阿炳当年用的弦,内外弦各细一了档。那么,用普通二胡来演奏他的二泉,用原调,就显得弦过松,不好控制了,所以,这些年来,不少演奏者都在用提高调门的方式来拉这首曲子,现在是有用原调G的,还有用1=A调的,还有定在1
=降B的,张锐老先生一直用1=C调拉。如用C调拉,那么内外弦就是C和G。不论定在什么调,都是15弦来拉。从目前来看,普通二胡,用1=A,也就是比原调提高一个大二度的方式,来演奏的人较多,这个方式,又能保持阿炳的风格,也会让演奏上,更好地发挥性能。


二泉映月表达的是什么 感受二胡的独特魅力

1、《二泉映月》表达的情怀分别是伤感怆然的情绪和昂扬愤慨之情。

2、《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作品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风靡全国。

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3、在众多的演奏形式中,人们对《二泉映月》的内涵把握也有着不同的见解。倾听《二泉映月》是畅快的,融入其中后,便真的感知了它的愈久弥珍,回味悠长。在这忧伤而又意境深邃的乐曲中,不仅流露出伤感怆然的情绪和昂扬愤慨之情,而且寄托了阿炳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

全曲将主题进行时而沉静,时而躁动的变奏,使得整首曲子时而深沉,时而激扬,同时随着音乐本身娓娓道来的陈述、引申和展开,使阿炳所要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深刻地展开了阿炳一生的辛酸苦痛,不平与怨愤,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一种豁达以及对生命的深刻体验。


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中的“二泉”是指两汪清泉吗?

“二泉”不是指两汪清泉,而是指江苏无锡西郊惠山脚下的泉水。惠山有九龙十三泉,声名最大的是“天下第二泉”,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关于“二泉”,写得最有情致的诗句应该是东坡先生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月与泉、人与泉、水与茶构筑的画面、意境、情境令人沉醉,倘若直言“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则情味尽失。然而让此泉真正名扬天下的,却并非这样的佳句,而是一首名曲——阿炳的《二泉映月》。在中国民族音乐的宝库中,《二泉映月》是不可多得的精品。但是这首乐曲的诞生却历经坎坷。它的作者阿炳原名华彦钧,从小接受其养父严格的道教音乐训练,掌握了琵琶、二胡等各种乐器的演奏。阿炳在十六岁时已经成为无锡道教界的有名乐师,而在中年双目失明之后,他走上了卖艺、乞讨之路,成为中国普通百姓命运最悲惨的一类人。不过,他仍是无锡城里技艺最出众的艺人,启用艺名“瞎子阿炳”行世。在流浪卖艺的生涯中,阿炳逐渐将江南丝竹、常锡滩簧等音乐元素融汇在一起,创制出一首首从其内心流淌而出的音乐作品。上世纪50年代,著名音乐研究者杨荫浏先生前往无锡进行抢救性的音乐采风,灌制了一系列钢丝录音。其中阿炳拉的一首二胡曲深深打动了他。他一听之下连忙问阿炳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阿炳却说这只是随意拉的曲子而已。杨荫浏斟酌良久,在征得阿炳同意后,将无锡的著名景点惠山泉——这也是阿炳常演奏该曲的地方,与《三潭印月》的曲名相杂糅,将此曲命名为《二泉映月》。总结:我们今天仍然能够听到阿炳《二泉映月》的原声,虽然受时代久远、录音条件不佳等因素的影响,音质不够清晰,但它既凄婉又柔美、既恬静又苍劲的格调足以使我们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月下的惠山泉边独自演奏着二胡,静静的月色映在他憔悴的脸上,让听者百感交集。

阿炳是谁创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

阿炳,本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生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1950年),江苏无锡人。后双目失明,人称“瞎子阿炳”。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华彦钧幼丧母,由同族婶母扶养。8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开始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冲破道教音乐的束缚。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22岁时父亲去世,他继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后因交友不慎,沾染上娼、吸毒的恶习,34岁时双目先后失明。为谋生计,他身背琵琶、胡琴,走上街头,自编自唱,说唱新闻,沦为街头艺人。40岁时,与寡妇董催弟(彩娣)同居。每天下午在崇安寺三万昌茶馆门前围场演唱。他敢于切中时弊,抨击社会黑暗,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吸引听众。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他又编唱《十九路军在上海英勇抗击敌寇》的新闻,并用二胡演奏《义勇军进行曲》。在抵制日货的运动中,他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激发人们的爱国热忱。他的许多新闻唱出了群众的心声,深得一般市民的喜爱。每天晚上还走街串巷,手操二胡,边走边拉,声调感人。蜚声国际乐坛的《二泉映月》,就是这一时期创作的。日军侵占无锡后,阿炳和董催弟一同到双方老家避难。不久赴上海,在昆曲班仙霓社担任琴师,弹奏三弦,并在电影《七重天》中担任表演群众角色盲人。这时他创作的《听松》,是一首气魄豪迈、情感充沛的二胡独奏曲,倾吐着不愿当亡国奴的爱国主义热情。民国28年重返锡城,再操旧业。他每天上午去茶馆搜集各种新闻,回来构思创作,下午在崇安寺茶馆门前演唱;夜间在街上拉着二胡,演奏他创作的《寒春风曲》。他的琴艺十分高超,可将琵琶放置在头顶上弹奏,还可以用二胡模仿男女老少说话、叹息、欢笑以及鸡鸣狗叫的声音。抗日战争胜利后,曾禁止他在崇安寺的固定场所说唱新闻。民国36年,他肺病发作,卧床吐血,从此不再上街卖艺,在家以修理胡琴为业,艰难度日。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等乐曲获得新生。1950年暑期,中央音乐学院师生为了发掘、研究和保存民间音乐,委托杨荫浏教授等专程到无锡为他录制《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终年57岁。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作者华彦钧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其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一生。继短小的引子之后,旋律由商音上行至角,随后在徵、角音上稍作停留,以宫音作结,呈微波形的旋律线,恰似作者端坐泉边沉思往事(片段1)。第二乐句只有两个小节,在全曲中共出现六次。它从第一乐句尾音的高八度音上开始。围绕宫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开始昂扬起来,流露出作者无限感慨之情(片段2)。 进入第三句时,旋律在高音区上流动,并出现了新的节奏因素,旋律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主题从开始时的平静深沉逐渐转为激动昂扬,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他在演奏中绰注的经常运用,使音乐略带几分悲恻的情绪,这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感情流露。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引伸和展开,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其变奏手法,主要是通过句幅的扩充和减缩,并结合旋律活动音区的上升和下降,以表现音乐的发展和迂回前进。它的多次变奏不是表现相对比的不同音乐情绪,而是为了深化主题,所以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是较单一集中的。全曲速度变化不大,但其力度变化幅度大,从pp至ff。每逢演奏长于四分音符的乐音时,用弓轻重有变,忽强忽弱,音乐时起时伏,扣人心弦。二泉映月(The Moon Reflected In Er-qua)是中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阿炳经常在无锡二泉边拉琴,创作此曲时已双目失明,据阿炳的亲友和邻居们回忆,阿炳卖艺一天仍不得温饱,深夜回归小巷之际,常拉此曲,凄切哀怨,尤为动人。阿炳的朋友陆墟曾这样描写过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时的情景:“大雪象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这首曲子开始并无标题,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信手拉奏,卖艺时并未演奏此曲,阿炳曾把它称做“自来腔”。


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表达了什么情感?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
1893年8月17日阿炳出生在无锡雷尊殿旁“一和山房”。父亲华清和(号雪梅)为无锡洞虚宫雷尊殿当家道士,母亲秦氏出身农家,曾嫁与秦家,婚后不久便守寡,与华清和的结合遭到族人痛骂,在阿炳出生一年后便悒郁而死。阿炳一生下来就被父亲送至无锡县东亭镇小泗房巷老家托族人抚养,8岁后带回道观,取学名华彦钧,小名阿炳,并被送入私塾读书。
华雪梅精通各种乐器和道家音乐。而阿炳幼时便表现了罕见的音乐天赋,在他10岁那年,父亲便教他迎寒击石模拟击鼓,练习各种节奏(后成为当地有名的司鼓手)。12岁那年,阿炳开始学吹笛子,父亲经常要他迎着风口吹,且在笛尾上挂铁圈以增强腕力,后来索性将铁圈换成了秤砣;阿炳在学二胡的时候,更加刻苦,琴弦上被勒出血痕,手指也拉出了厚厚的茧,阿炳演奏用的二胡的外弦比一般弦粗壮得多,这与他常年练习分不开的。17岁时,阿炳正式参加道教音乐吹奏,他长得一表人才,还有一副好嗓子,被人们誉称为“小天师”。
1914年,华雪梅去世,阿炳成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与堂兄华伯阳轮流主管雷尊殿的香火收入。后由于经营不善,阿炳又染上恶习,生活逐渐潦倒,在他34那年,双目相继失明,因生活所迫,流浪街头,卖艺为生。1939年,阿炳与江阴农村寡妇董彩娣结为夫妇。
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专程来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此时阿炳已完全荒弃音乐达三年之久,经过三天的练习,分两次录音,共留下《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作品。后《二泉映月》、《大浪淘沙》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
1950年9月,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拟聘阿炳为教师,但当时他已身患重病,无力应聘,12月4日与世长辞,葬于无锡西郊山脚下“一和山房”墓地,1951年3月27日其妻董彩娣病故。
阿炳在音乐上的成就,远远超越了家传师承的藩篱,博采众长,广纳群技,把对痛苦生活的感受,全部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他的音乐作品,渗透着传统音乐的精髓,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上一篇:林夏雨

下一篇:嗨学网二级建造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