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80年代

时间:2024-07-02 01:40:54编辑:奇事君

80年代出生的人童年是什么样的?

我出生在80年代,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可能会记得他们最快乐的童年日子是怎么样的。
在80年代,家庭条件相对比较拮据,很多人的快乐并不来自于物质的享受,而是简单而又真实的生活,例如:
1. 放学后和小伙伴出去玩到天黑,一起玩耍,探险,捉迷藏,感受自由和童趣。
2. 去电影院观看那些经典的国产电影,比如《大闹天宫》、《小兵张嘎》、《我爱我家》等等,享受治愈系、温馨的视听盛宴。
3. 跟爸妈一起外出游玩,去公园、动物园、海边、山顶上等等,呼吸新鲜空气,并且享受家庭团聚的快乐。
4. 过年、过节等传统节日,跟家人一起团聚,吃美食、放烟花、看春晚等等,体验中华文化和弘扬家国情怀。
综上所述,80年代是一个简单、真实、温暖而美好的年代,人们从这种生活中获得了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和最快乐的日子。


80年代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在80年代初,那时的生活很苦,一般人家都有好几个孩子,衣服都是老大穿了老二穿,缝缝补补老三穿。
有一年妈妈给我买了一双新凉鞋,我高兴地穿在脚上,然后偷偷地跟着小伙伴去割草。那年的夏天特别热,当我们来到一个抽水机旁边,看到白花花的水从河里抽上来,然后通过一个大水槽再流到地下渠道里。大家一看连忙把鞋脱了,跳下水槽戏水玩耍,几个小伙伴身上没一会全湿了。
凉凉的感觉真的不错,我也忍不住想要下去,可水槽地下是高低不平的水泥地,很多地方石子都裸露在外,踩上去脚会很痛。因为怕痛,我直接穿着凉鞋走进水槽,没想到水的冲力太大,一下把我的凉鞋冲掉了。两只凉鞋在水槽里打转,大家七手八脚地抢着鞋子,但终究没有水的速度快,只见一只鞋子打着旋儿直往渠道里去,眨眼就不见了,而另一只鞋子被一个小男孩抢到了。
我立马大哭起来,这可怎么办啊?肯定要挨打了,回家怎么给妈妈交代呢?磨蹭了大半天,最后只好耷拉着脑袋回家了。回到家,我把一只凉鞋藏在角落里,然后装着没事儿的样子做作业,吃饭,睡觉。
两天后,妈妈问我怎么不穿新凉鞋,我装模作样地在家里找来找去,最后告诉妈妈没找着。妈妈一听怎么可能找不到呢,也忙着找,最后找到一只鞋,还有一只再怎么找也肯定是找不到的。
我看着妈妈,心里直哆嗦,怎么办呢?我恐惧的样子终于引起了妈妈的注意,她断定我在撒谎,于是大声质问我鞋子去哪儿了。我坚持说不知道,没想到从来不打我的妈妈把我一阵痛打,我终究没熬过皮肉之痛,只好乖乖招供。
这件事让我终身难忘,我想要是当时不撒谎,也会挨打的,毕竟那个时候一双新凉鞋还是要好几元钱的……那个时候生活真得好苦啊。


20世纪80年代的英文是什么?

20世纪80年代的英文是: the 1980s,即1980年到1989年之间;例句:Until the 1980s, using a computer program meant memorizing a lot of commands andtyping them in a line at a time, only to get lines of text back. 直到1980年代,使用一个计算机程序还意味着你要记住很多的命令,一次性的把它们打出来,仅仅得到反馈的几行文本。1如果是,“20世纪80年代的那些人”,一般直接说 the eighties。2、如果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若是口语就直接说“In nineteen eighties“。3书面的话,”In the eighth decade of last century"或者“In the eighth decade of twenty century, "只是一般没有这么说话的。4、其实最常见的直接说1980s就好了。、

“20世纪80年代”用英文怎么表示?

20世纪80年代的英文是: the 1980s,即1980年到1989年之间;例句:Until the 1980s, using a computer program meant memorizing a lot of commands andtyping them in a line at a time, only to get lines of text back. 直到1980年代,使用一个计算机程序还意味着你要记住很多的命令,一次性的把它们打出来,仅仅得到反馈的几行文本。

80后为什么会觉得生活累呢?

看着孩子一点点长大意识到自己不在年轻了。
80后的我们,大多已经成家,甚至有些人已经离异,走在桑茫人生道路上的我们,沐风栉雨,正在见证着自己和身边的悲欢离合。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如今的我们也身为人父人母,带娃的辛苦和养娃的压力,我们算是彻底明白了,于是回想自己小时候,父母不也同样如此,把他们最好的一切都无私的奉献给我们了吗?余华《活着》里那一幕令我印象深刻,富贵挣了钱后用5分钱给儿子买了几块糖,并且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愧疚,他想着儿子这么大了,自己第一次给儿子买好吃的,心里就不是滋味。如今,我们的生活虽然好起来了,可对儿女的爱依旧没有变。
虽然许多人都享受着家的温暖,却也有不少人经历了残忍的别离。大千世界,光怪陆离,总有一些80后禁不住诱惑,迷失了心智,在背叛家庭后选择了自以为是的生活。我们虽然无权指责是非,却也要奉劝一句:真正幸福的人生,就是陪在家人身边。
80后的我们虽然已不再年轻,可我们在经历了世事无常之后,明白了更多的人生真谛,此时的我们不应有悔恨,不该困于感情,应该珍惜当下生活的同时,努力为家人创造更富足幸福的生活。
往日不可追,唯有认真对待当下才是正道。如果你生活不顺,就暂且忘却所有烦恼,如果你人生得意,就尽情享受这一刻的快乐。岁月虽然夺走了我们的青春,却永远夺不走我们追逐幸福的脚步。


80后是怎样的一种人生?

80后的人,属于非常自我,个性张扬,勇往直前,却不计后果,叛逆又乖张,思想开放,时尚.70年代60年代或更早些吧,是受新的思想的冲击,而80后的则是直接学习感受接受的新思潮.其实如此何必大惊小怪呢,一代人有属于一代人的观念啊.没有新观念哪来的人类从原始社会走向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啊,不都是在一代一代人的新观念的影响下一步步走来的,历史的车轮是前行的,人的观念更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80后的人,多半是在孤独的环境下长大的独生子女,以一人微薄的肩膀,承载着父母亲人太多的希望。我们之中的大多数,都被父母灌输着有前途就有一切的思想,朝他们期望的方向努力着。但与此同时,我们又生活在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网络文化带来的冲击,还有西方文化追求自由解放思想的观念在我们这一代人成长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中,影响着我们的理想、我们的追求、我们人生的坐标。



因此,在当西方人开始呼吁恢复传统、呼吁道德回归的同时,我们这代人则开始拼命地宣扬自由和解放。

  “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我们这代人最大的特点。也许是从小就缺少他人对我们自身个性的关注的缘故,从心底渴望引起注意的一种方式吧。家长关心的只是我们的成绩、我们美好而光明的未来,而社会关注的只是我们身上肩负着的巨大责任。当80后一代渐渐走上了社会主流的位置的时候,我们的叛逆,我们的迷惘,我们的道德缺陷和信仰缺失,成了被人们责备的理由。然而,这真的是我们的错吗?

  这是整个社会物质发展的悲哀,这是在西方社会几十年前就经历过的信仰危机。所以会有了亨利米勒这样的西方现代文明的批判者。而仅仅把这样的错误归咎于80后一代人的信仰缺失和道德沦丧,是不公平的。

  此时此刻,我们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迷惘。几十年前的大学生,他们的地位足以让他们成为推动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主流人群。而现在,我们正面临着无所适从的大学生活。如果社会是以实力而不是学历衡量我们,也许今天又会是另外一种局面。家长对我们的过分束缚,亦让我们丧失了很多生活的能力。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的我们,从小便在一种以自己为中心的环境下长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不使我们变得自私自利,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叛逆,并且不堪一击。因此,当长辈们指责我们这一代人是父母的吸血鬼、社会的寄生虫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们并没有赋予我们太多独立生活的能力,又怎能要求我们一夜之间破茧化蝶呢?

  也许那些活跃在主流舞台上的80后们,只是80后人群中比较特殊的一类。他们更加另类、更加比我们敢于追求自由解放思想,也许相比我们这些普通的孩子来说,他们也更加偏执和张狂。但这只是时代赋予我们特有的东西,并不值得拿来宣扬。即使只有一两个异类,那也并不能说明什么。

  我想说的是,不要一味地批评指责我们的缺陷,我们也迷惘着,我们也在反思着,我们也更愿意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用之人。社会因素造就了我们这一代人独有的性格,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努力开创着属于80后的辉煌时代。请给予我们更多的包容和鼓励,而不是一味地束缚和指责。


80年代出生的你,还记得吗?

我是80年代初出生的,可以简单给你介绍下,我生活在三线城市,改革开放的春风一直到90年代初才对我在的城市有所影响,80年代是全国从计划经济往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年代,粮票在我小时候还在使用,我家对面就是一个粮站,家里有很多粮票,买面的时候都是拿粮票,买馒头也可以用粮票,粮票从四两,一斤,五斤,十斤不等,当然,钞票也能用,不过那个时候工资都不高,一个月拿满也还不到100块钱,家里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工厂还都是国有企业,三班倒的上班制度,冬天夏天有相应的小福利,我们是计划生育实施后的第一代人,据父母说,那个时候如果多生孩子,就要失业,所以人人都不敢多生,所以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城市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子女入学按片划分,如果跨区就学,要交钱,街上除了公交车几乎没有机动车,大家都是骑自行车上班,电视节目也很贫乏,而且晚上10点就没有电视节目了,小孩子的玩耍方式也都是自己找乐,滚铁环,扔沙包,踢毽子,跳皮筋,抓知了,跳方格,总之,童年的记忆是灰色的,没有什么特殊颜色的,平淡而温馨,那个时候物质贫乏,人心思变,有头脑,有勇气的人纷纷离开工厂,开始下海经商,胆小无能的人安分守己但是内心慌乱,这个社会就像表面平静,却暗潮汹涌的湖,也许这就是那个新旧时期交替时刻的写照,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会明白的


80年代人的性格特点

每一代人的手里都有过一手好牌,那就是他的青春。但并不是每一手好牌都能打出最大的价值,很多时候,好牌砸在自己手上了,或者干脆就自我牺牲成就了别人。比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他们的个人梦想曾经被人造神话和宏大叙事的光焰所覆盖,70年代出生的人,则始终在类似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精神与物质的冲突”之类的永恒二元张力中受到撕扯,备感焦虑,等到“醒悟”过来的时候青春已飘然远去。

  刘小枫在那篇《我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里写道,他们那一代人“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理想主义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是最终却幻灭于理想的脆薄和不可靠,受伤于从伪神圣中生长出来的蛮横和无理,转而开始珍视每个人在其生命历程中发出的“怯生生的呼唤”。而当80年代生人登上这个光怪陆离的巨大“秀场”时,这个社会已经完成了一个必要的清毒过程。很多过于玄虚的、不切实际的,甚至是虚假观念的障碍被沸腾的生活蒸发了。可以这么说,80年代生人不必再经历那种身心、灵肉的拉锯战,可以轻装上阵,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现实主义的怀抱。他们似乎不再愿意加入任何与“伟大”有关的行军方阵,不太可能被某些看上去很美的东西所诱骗了。

  他们怕诗歌朗诵。那抑扬顿挫的语调,那含着眼泪的抒情,那牛犊子般的温柔,曾经被视为美的大本营,如今却会让他们汗毛直竖。在慷慨激昂的高调抒情与口齿不清的低声呢喃之间,他们宁愿选择后者。他们几乎偏执地认为,类似于诗朗诵之类的东西,无非是用一种真善美的姿态来贩卖假大空,所以反而会得到一个“恶心”的评价。诗朗诵以及一切显得无比真诚的文艺腔,都不再能感动他们。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被煽情,不会被感动,只不过那种煽情或感动的根源不是什么“形而上学台词”,而只是更切身的个人遭际,比如眼见某位自己喜爱的选秀歌手被淘汰,他们就会哭得像个泪人。在哭泣时,他们也不会觉得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变得更崇高了,变得真善美了,因为眼泪不复是精神性的,哭只不过是一种有益健康的生理现象。

  他们怕没有个性。在这个越来越拥挤、越来越匀质化、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的世界上,每个渴望引起注意、想要获得发展空间的人,都需要拥有鲜明的身份识别标志。这其实是一种生存策略,不使自己淹没在滔滔人海中。一个人可以没有德性,但不能没有个性。自卑的人努力追求与别人一样,自信的人则强烈希望与别人不一样。80年代生人是个从小就被告知即使一无所有、一无所长也要自信的群体。没有自信也要装出自信。所以他们说话习惯于去掉那个“们”字,他们说话更喜欢“我”字打头。“我行!”“我能!”“我可以!”“我选择,我喜欢!”“我的地盘我做主!”当然,像染黄毛、穿酷装、纹身之类的身体修饰属于很小儿科的玩意儿,玩街舞、玩滑板、玩攀岩、玩角色扮演、玩Cosplay、玩视频、玩游戏、玩赛车……这些时尚相对有点“技术含量”,似乎更能彰显自己的个性。个性化生存发展到极致往往就是沉迷于“恶搞”,从“一个馒头”到“后舍男生”,那铺天盖地的恶搞和戏仿当然是为了好玩,但同时却也折射出这些聪明的80年代生人本能地懂得,想在这个秩序化的社会里赢得一个冒头的机会,需要像病毒一样无孔不入无恶不作,在覆盖着他们的庞然大物上面下蛆,制造漏洞,孳生缝隙,获得证明自身存在的一线阳光。

  他们怕冷落身体。身体曾长期被精神殖民,伴随着身体美学的凯旋,80年代生人也摆脱了对身体的羞耻感,开始堂而皇之地自恋起来。他们开始用心打理、推销、利用自己的身体。且不说满眼的美女在尽情展露自己的性感,摇曳出无限风情,连“芙蓉姐姐”“天仙妹妹”“二月丫头”以至“Ayawawa”之辈都成了时代荧屏上醒目的镜像,无论是褒还是贬,她们无不因为身体的在场而存在。包括很多男人,也毫无愧色地以所谓“男色”而赢得足够多的资本,如忧郁的“极地阳光”Acosta和满嘴“咩咩咩”的阴柔郭敬明以及大量的“快乐男生”“好男儿”,这些80年代生人的形象代言人,也都半真半假、半推半就地卖弄身体。“你好man!”“你好有型!”之类的赞语也从各色人等嘴里汩汩淌出,“男色消费”几成事实。至于“我裸露,我存在”的很多人,除了别有怀抱外,也以自己的举动向身体禁忌提出挑衅——当然,她们很清楚,在她们以自己的身体意象饲养了无数贪婪眼睛的同时,也成就了自身的价值。

  他们怕用力过猛。即使面对现实中的丑陋,他们尽量做到不像前辈在二十来岁时那样做“愤青”,宁愿做一个略带几分玩世不恭的雅皮或者嬉皮,这样可以不使自己被愤怒灼伤,又不至于落得个很没有风度的下场。他们比较机灵,明白“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不能改变现实就改变自己”的道理。对于现实中的冲突,他们一般会采取侧避甚至背对的姿态。对于“用力过猛”者,他们的态度是讥讽。但同时他们又要掩饰自己力量的缺乏,于是往往在虚拟世界里以暴力性的语言、咄咄逼人的攻击姿态来补偿,在网络上很多人都成了或粗鄙或凶狠的小霸王,“街头霸王”“魔兽争霸”也都成了热门游戏。各色“粉丝”的主力军是80年代生人,他们的语言杀伤力曾经令一些缺乏“娱乐精神”的前辈丢盔卸甲,以至于有人惊呼他们已经构成了一种“青春霸权”。

  他们还怕什么?他们怕来自长辈的唠叨。怕被逼着进入忆苦思甜的固定程序。但他们又怕一个人郁闷,无兄弟姐妹的孤寂、快节奏的生活、高压力的环境、竞争激烈的社会,一天到晚面对电脑,总会造成许多孤僻的心理病人。他们怕被时代快车甩下,紧赶慢赶却又怕成为房奴车奴。他们怕失去中心成为一个旁观者,怕与最酷最炫的生活无缘,怕被别人称为老女人老男人,就像他们如此这般地称呼比他们大的人一样。他们怕来自长辈的嫉妒,即便他们自以为比肥腻腻的前辈要更简单更直接。他们怕丧失兴奋度,也许体能还未衰竭就已经失去了很多兴趣。他们怕自己变得太土。他们怕街道太拥堵。他们怕没有前途。他们怕吃太多的苦。他们怕,怕自己前怕狼后怕虎。

  80年代生人爱什么?其实,他们所爱的就是他们所怕的反面。他们爱充满谐趣的叙事,他们爱个性张扬的生态,他们爱欲望勃发的身体,他们爱充满娱乐精神的搞笑和调侃……

  他们爱感性偶像。试图纯粹以文字打动他们,将是一桩困难的事情。电子媒质对他们而言是极其熟稔的经验,如果一个人不是直接以自己的形象呈现,那他几乎接近于不存在。诗歌什么也不是,除了类似于能演化成公共娱乐事件的“梨花体”。小说什么也不是,除非它可以变成一部由哪位偶像主演的电影或电视连续剧。戏剧什么也不是,只有当它成为一个“先锋”的符号时才会成为小众追逐的对象。即便历史也要假道“百家讲坛”里的易中天、王立群等人的解读才能进入视野,即便儒道经典也要经由于丹等人烹调成“心灵鸡汤”才能下咽,即便《红楼梦》也要通过刘心武的另类诠解和“红楼梦中人”等选秀活动才引发兴趣。为偶像而疯狂自古有之,但80年代生人显然把它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狂热“粉丝”的所作所为有时候让人心惊肉跳。而那些年轻尖锐的热情,他们为偶像流淌的滚滚泪水,常常也被错误地理解为一种感性的解放,被视为这一代人内心真诚、丰盈的证据,事实上这却是一份彻头彻尾的伪证。坦率地说,只有缺乏独立自我意识的人,才会那样奋不顾身地投身到偶像的怀抱,就像飞蛾扑火一般。

  他们爱自己。爱运用拇指。爱戴着耳机摇头晃脑。爱奶声奶气地说话。爱用半嘲的口气称别人为老师。跟他们的前辈相比更爱用拥抱表达感情。他们爱说“爱”,一个前辈们可能鼓足勇气也无法当众说出口的词。当然,他们的偶像韩寒说,爱是拿来做的,而不是拿来说的。但是没办法,尽管他们觉得像齐秦那样嚷嚷“我的爱情宣言”是多么老土,他们自己也还是会咬牙切齿青筋毕露地嘶吼——“死了都要爱”。

  我忽然开始怀疑起来,80年代生人的怕和爱,真的有什么特别的吗?坐在我办公桌前面的两个人,都是80年代生人,他们炒股怕套牢,恋爱怕失败,爱看NBA,爱看《武林外传》,我怎么也琢磨不出他们与我有何本质差异。我不想说“80年代生人”是一个伪造的命题,但是的的确确,他们相比之下得到了某种过度关注和过度诠释,也许这是商业的催肥,传媒也随之跟进,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其实,从更本原的意义上看,作为一个最能感应时代症候的年轻人,他们的生命冲动即便相隔千年也都是相似的,他们有着同样的欲望舞蹈,有着同样的梦想色彩,然而呈现为具体形态的“怕和爱”却因所附丽的土壤和空气、因价值风向的不同而别有风貌。所以,倘若要追究80年代生人的任何特异之处,可以套用劳伦斯夫人的一句话——“不是我,而是风。”


生于80年代

那时我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只知道方圆几里有哪些事情,那时即便去一次村外的干涸的小河边挖芦苇根吃都觉得是一次冒险,害怕回不了家,西边蓝褐色的青山更是远在天边。

那时的天很蓝,日落总是很美,绚丽多彩的晚霞常见。夜晚能看到好几万颗星星,银河清晰可见,总是凝视夜空很久,那时没有空调,夏天的夜晚就在房顶上睡,有时夜晚的天空有一块一块的云,就像世界地图一样,半夜醒来,看到星系挪动了位置,感觉自己好像身在宇宙之中,而不是在地球上。

那时有遮天蔽日的蜻蜓和蝴蝶,傍晚蝙蝠就出来了,多的随便用竹竿一轮,就能打下一只,现在回想起来,好像梦幻一样,但那是真实存在过的。那时,每到秋天,肯定能看到大雁南飞,我也曾看见天鹅或者是仙鹤吧慢悠悠的飞过,我们追逐叫喊,直到他们消失在天边。

那时总能清晰而真实的感觉到这个世界的存在,动物和植物还有人是那么的新鲜和和蔼,现在我看到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当然,也可能是我本身就失去了感知,只剩下一具驱壳了。

七岁那年夏末,该上学了,我摸着墙壁,用手扒住每一个墙角,但还是被弄到学校,就这种态度,这也许就是未来我没考上大学的原因吧!

上学前能记起的事很少了,即便经过别人指点也全没印象,在大人们的呵护下,感觉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唉!多么可惜呀!上学后就慢慢减弱了,长大后就再也不是了。上学后,对未来的迷茫隐约显现出来,父母和老师带来的压力和恐惧与日俱增,终于明白自己是谁了。


拿什么来管理80后员工

  导语:A企业是一个知识型新兴企业,员工中75%人员为80后,连续两年,员工离职率走高,一言不和拂袖而去是常有的事情,而管理者也满腹牢骚:“为员工分配工作任务的时候,单独分给谁还好说,分给一个小组的时候,几乎是很难完成的。而且对他们开会的时候像走雷区一样字斟句酌,因为稍有错误,就会有人当场指出”   拿什么来管理80后员工   80后一词来源于社会学家讨论社会发展一代的名词,是指国家依法执行计划生育后出的一代人的代名词,80后字面意思是指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群,本质是指计划生育政策出台后产生的一代人。由于有其特殊的生长环境,造就了这一群体独特的性格、价值观和行为风格,当80后人群参与到工作环境中,也显示出其特殊的职业风格。无论这种职业风格是否适合企业环境,无可否认的是,80后已慢慢成为员工的主体,并对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影响。如何管理这些员工,使他们能够融入企业,承担岗位职责,进而发挥其潜力,成为管理难题。   一次,领导把一项任务交给了4个80后员工,要求他们共同负责完成。结果,没有一个人真正愿意被领导着去做事,即使要求他们开会讨论,大家也应付了事,下班时间一到,4个人就立刻下班回家了。后来,把任务分配给其中一位员工,结果,这个员工连续两天加班到半夜,第三天,就提交了工作结果。   了解80后员工职业风格,做到知己知彼,根据80后群体的特点,考虑其需求结合工作表现,按需赏罚,以开发其工作潜能。   一、知己知彼,了解80后员工的职业风格   笔者在参与多个咨询项目时,与多位管理者讨论80后员工群体的特点,不乏有相当具有代表性的言论,我们根据几个典型评论,来分析80后群体的职业特点。   ——“有上进心,但容易不上进”   有明确自我发展意愿,缺少清晰发展路径。最近一项100余位80、90后参与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调查对象对自我发展有较高要求。有64%的调查对象在找工作更注重自身发展,13%关注薪金,11%关注离家远近、8%关注公司知名度。但是,多数人对自身如何实现职业发展,如何提升自己,并没有清晰的认识,职业生涯中困惑与迷茫经常出现。   ——“眼高手低”   自我期望高,但缺乏顽强拼搏精神。很多80后的孩子从小就会有远大的人生目标,或者是由自己独立树立的,或者是父母的帮助树立的,然而,真正用顽强拼搏的意志力去实现自己远大理想的却并不多。经常出现的状态是80后群体感到现实与期望的天壤之别。   ——“似乎合群,但团队合作不力”   愿意参与团队,但自我意识强,团队合作能力受影响。经常有的状态是,在团队中宁愿放弃团队目标的达成也要坚持个人观点,若同事代为领导,反抗情绪更强。   ——“勇于把握晋升机会,职业稳定性弱”   在公司内有晋升机会时,80后群体会积极主动争取,对公司外部的提升机会同样积极争取,对公司的忠诚度相对较低。 ——“能创新学习能力好,但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   工作中常有新观点、新思路,对新的业务内容掌握速度快,常常是带来新的观点和前沿思想。但是主动性弱,不吩咐到,就只做交待的任务;责任心也缺乏,表现出我是打工的,拿多少钱干多少活。   ——“工作节奏快,但压力承受能力不足”   80后可以快速高效的完成工作,但是当遇到困难或者领导的指责批评时,较为情绪化,往往能够承受得了工作量大,但经不起挫折和否定。   领导在了解了80后的群体特点后,开始逐个了解下属,发现其实80后不是不能吃苦,关键是看你激励是否到位。对于不同的需求不同想法的员工,给予不同的激励方式。比如,小刘和小王非常关注个人发展,所以与他们沟通的时候,大多指导他们如何提升自我,并告知他们公司提升和选拔的流程和步骤;而通过了解,小李对薪酬非常敏感,与他沟通时则谈及公司薪酬政策。   二、按需赏罚,根据员工的不同需求,选择相应的赏罚方法   员工管理就是探究员工的不同需求,按需给予正向或负向刺激,以期获得相应行为的`过程。了解不同员工的需求是员工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   根据80后群体在职场中的需求的不同,我们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努力温饱型(种子型)、人际需求型(花朵型)、追求发展型(坚果型)。这三种类型并不互斥,即某些人兼备某两种类型。   努力温饱型(种子型):赚取薪资和获得物质回报是这型人参与工作的最主要动机,此类型人像一颗种子一样,可以种植在花园、野地、高山,只要有土地和养份,它可以生长在任何地方,也就是说,只要能够获得薪资和物质回报,种子型并不过多挑剔工作环境。   人际需求型(花朵型):获得他人的关心、友爱和尊重是参与工作的最主要动机,此类型人像花朵一样,需要从工作环境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娇嫩的花朵无法容忍紧张的工作氛围;   追求发展型(坚果型):获得个人能力提升、实现理想与抱负是此类型人参与工作的最主要动机,此类型人像坚果一样,只要能够收获果实,会努力克服各种恶劣的外界环境。   在了解的基础上,管理者对他们采取结果导向的管理方式,睡觉、打游戏都没问题,只要把任务完成。80后都比较独立。即便是有人在办公室睡觉,其他人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好。给予尊重和成就感,似乎能够让80后员工顺利完成工作任务,那么,是否有系统的方法能够使80后员工个人与公司共同跨越式成长呢?   三、潜能激发,考虑80后群体的整体特点,分析员工所属类型,促进员工潜能释放,与企业共赢   企业中员工潜能激发的方法多种多样,考虑80后员工群体特点,笔者推荐几种各类型员工通用的方法:   建立沟通机制:80后员工群体崇尚平等沟通,企业搭建员工与管理者、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机制,快速高效的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同时,向员工传达平等沟通的宽松组织氛围。 导师制:新员工入职后与一位老员工结成小组,由老员工帮扶新员工更快胜任工作,融入企业。可以给予新员工业务知识、企业文化、企业内沟通等各方面培训与帮带,并由企业定期观察进展。   行为示范:向员工提供在特定环境下有效的关键行为,并提供他们大量生动的示范来表现这些行为,然后给员工机会来练习这些行为,并给予反馈。    而对于三种类型的80后员工,笔者推荐更有针对性的潜能开发方法 :   对于花朵型员工,更适合:   敏感性训练:由行为科学专家与10-15名员工共同组成,会议中没有特定的议题,且参与的专家也不引导,仅激发参与者的思想和感受、自由自在的讨论,使参与者对自己的行为认知增强,同时了解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与态度。使个体更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以及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增强行为敏感笥,更理解小组的活动过程,其理想结果是将个人和组织更为一体化。   团队建设:有意识地在组织中努力开发有效的工作小组。每个小组由一组员工组成,通过自我管理的形式,负责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或其中一部分工作。团队建设是这样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参与者和推进者都会彼此增进信任,坦诚相对,愿意探索影响工作小组能创造出不同寻常的业绩。团队建设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工作内容相关的团队建设外,还可以由企业分配给各个小组相应的资金,用于业余娱乐,增进彼此感情与了解。   对于坚果型员工,更适合:   轮岗、职责扩大:建立轮岗机制,适当进行职责扩大,以防止员工出现职业倦怠,并创造新的环境以促进其发挥更多主观能动性。   职业生涯咨询:企业为员工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咨询,职业生涯规划为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对于种子型员工,更适合:   打造企业内公平:公开企业晋升选拔标准,公示流程,打造公开透明的企业环境,并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保证员工内部公平感。   80后员工的管理及潜能开发是一项系统工作,并不能单靠某一项组织层面的管理行为就能够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员工个人努力也必不可少,而管理者则是组织与员工连接的桥梁,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领导风格对80后员工的潜能开发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管理行为、管理者引导、员工个人努力三者相结合,才能够使员工与企业共赢发展。

中国著名女作家有哪些?

中国著名女作家有:1、琼瑶:1949年,琼瑶随父陈致平由大陆到台湾生活。其后步入职业作家行列,并相继进入电影、电视剧制作行业。琼瑶16岁时以心如为笔名发表小说《云影》,25岁时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窗外》。琼瑶创作的小说作品大多已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其中较为闻名的包括《庭院深深》、《梅花三弄》系列、《还珠格格》系列等。2、辛夷坞:辛夷坞,原名蒋春玲,1981年8月4日出生于广西桂林,2007年7月出版现代言情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10月出版现代言情小说《原来你还在这里》。2013年5月11日加入南宁市作家协会,同年12月5日,以500万版税居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8位。3、霍达:霍达1945年11月26日出生于北京,1966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后任北京市园林局、市文物局翻译。1976年任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编剧,并发表第一部小说《不要忘记她》。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6年至1987年,出版中篇小说集《红尘》以及报告文学《绿叶的荣誉》《渔家傲》《万家忧乐》《起步于黄帝陵前》《小巷匹夫》等。4、卫慧:卫慧1973年出生,被称为“晚生代”、“新新人类”女作家,199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22岁的卫慧发表她的处女作《梦无痕》。5、张爱玲:张爱玲,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中国现代女作家。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1943至1944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

中国当代女作家有哪些?

有:冰心、张爱玲、张晓风、毕淑敏、三毛、丁玲、庐隐、琼瑶等。1、丁玲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女,原名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临澧人,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中共党员,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1936年11月,丁玲到达陕北保安,是第一个到延安的文人。丁玲的到来,给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原本力量薄弱的文艺运动增添了新鲜的血液。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出过无法取代的贡献。代表著作有处女作《梦珂》,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莎菲女士的日记》,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等。1986年3月4日,丁玲在北京多福巷家中逝世,享年82岁。2、琼瑶琼瑶(1938年4月20日-),本名陈_,生于四川成都,中国当代作家、编剧、影视制作人,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祖籍湖南省衡阳县渣江镇,毕业于台北市立中山女中。笔名除琼瑶外,还曾用过凤凰、心如。琼瑶创作小说主要代表作有《窗外》、《潮声》、《水云间》、《一帘幽梦》、《心有千千结》、《梅花烙》、《海鸥飞处彩云飞》和《彩霞满天》等。1949年,琼瑶随父陈致平由大陆到台湾生活。其后步入职业作家行列,并相继进入电影、电视剧制作行业。琼瑶16岁时以心如为笔名发表小说《云影》,25岁时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窗外》。琼瑶创作的小说作品大多已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其中较为闻名的包括《庭院深深》、《梅花三弄》系列、《还珠格格》系列等。3、庐隐庐隐(1898年5月4日—1934年5月13日)原名黄淑仪,又名黄英,福建省闽侯县南屿乡人。1903年父亲去世,到北京舅舅家居住。1909年入教会办的慕贞书院小学部。信仰基督教。1912年考入女子师范学校,1917年毕业后任教于北平公立女子中学、安徽安庆小学及河南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考入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国文系。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2年大学毕业后到安徽宣城中学任教,半年后回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国文。1925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海滨故人》。1926年到上海大夏大学教书,1927年任北京市立女子第一中学校长半年,几年间,母亲、丈夫、哥哥和挚友石评梅先后逝世,悲哀情绪浸透在这个时期出版的作品集《灵海潮汐》和《曼丽》之中。1930年与李唯建结婚,1931年出版了二人的通信集《云欧情书集》。婚后她们一度在东京居住,出版过《东京小品》。1931年起担任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国文教师。36岁时因分娩死于上海大华医院。4、张爱玲张爱玲(1920.9.30—1995.9),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_,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1943至1944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1955年,张爱玲赴美国定居,创作英文小说多部,但仅出版一部。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1995年9月在美国洛杉矶去世,终年75岁。有《张爱玲全集》行世。5、冰心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讲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上一篇:2014马年图片

下一篇:80挖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