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六

时间:2024-06-30 22:55:49编辑:奇事君

《明朝那些事儿》阅读总结35

4,郭勋

郭勋(1475年-1542年),明初开国勋臣武定侯郭英五世孙(第六世),于正德三年(1508年)承袭武定侯爵位,进封翊国公。善书尤工篆书,温仁和撰崇寿寺碑为其篆额。

郭勋历任提督三千营、两广总督、京师左军都督掌团营,主管四郊兴建之事,被授予太保兼太子太傅之衔,并经常代表嘉靖帝行祭祀天地、祖宗之事。

至嘉靖十八年,由于他编撰《英烈传》为其先祖郭英射死陈友谅之功造势,影响了嘉靖帝,争得了使郭英与徐达、常遇春等六王并列配享朱元璋太庙的殊荣,他自己亦被“进翊国公加太师”。

郭氏家族,从郭英起,子孙三代与皇室联姻,本是权势显赫的勋臣国戚。至郭勋进国公、加太师时,地位和权势达到了顶峰,成为权倾朝野,威福莫比的世家贵族。“大礼”议起之时,他揣测帝意,首助张璁,于是大得宠幸,督禁军。加至太师。嘉靖十八年(1539)进封翊国公。 他挟恩宠,揽朝权,擅作威福,网利虐民 ,京师店舍多至千余区,为廷臣所恶,言官交章论劾,不听。

郭勋与首辅夏言素不和。时世宗给郭勋敕书,命与兵部尚书王廷相等同清军役,勋久不领敕。言官纷纷疏劾。郭勋亦上疏申辨,说:“有何事,更劳赐敕语?”世宗怒其无人臣礼。

言官知世宗恨郭勋辨语骄谩,刑科都给事中高时遂上疏告发郭勋贪纵不法十数事,嘉靖二十年(1541)九月十二日,诏郭勋下锦衣卫狱,论死。次年(1542年)十月九日死于狱中。

5,杨一清

杨一清(1454年12月24日-1530年9月5日),字应宁,号邃庵,别号石淙,汉族,云南安宁人。明代名臣。

成化八年进士,曾任陕西按察副使兼督学。弘治十五年以南京太常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头衔出任督理陕西马政。后又三任三边总制。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为官五十余年,官至内阁首辅,号称“出将入相,文德武功”,才华堪与唐代名相姚崇媲美。

景泰五年(1454年)十二月六日,杨一清出生于广东高州府化州,年少时被誉为神童,十四岁便参加乡试,并且被推荐为翰林秀才。明宪宗命内阁选派老师教他。

成化八年(1472年)壬辰科进士,授中书舍人。

多年以后,杨一清升任山西按察使司佥事,改陕西副使督学,在陕西任职八年,平时空闲时考察边疆战事。此后入朝,任太常寺少卿,进南京太常寺卿。

弘治十五年(1502年),因刘大夏举荐,升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担任陕西巡抚,负责督理陕西马政,期间平定边疆进犯、弹劾贪庸总兵武安侯郑宏,并裁减镇守中官费用,使得军纪严明。明武宗即位后,数万蒙古军入侵固原,总兵官曹雄拒绝派兵援助。杨一清于是率轻骑自平凉昼夜行军,抵御入侵并发动奇袭,击退蒙古军的进犯。此后,杨一清以延绥、宁夏、甘肃三地有警不相援,请求朝廷任命大臣兼任,管理。刘大夏于是请求朝廷任命杨一清总制三镇军务(陕甘总督),此后晋升为右都御史。杨一清认为:“映西各边,延绥据险,宁夏、甘肃扼河山,惟花马池至灵州地宽延,城堡复疏”。成化初,“在延绥者,余子俊修之甚固,由是,寇不入套二十余年。后边备疏,墙堑日夷。

弘治末至今(正德初年),寇连岁侵略。都御史史琳请于花马池、韦辨设营卫,一总制尚书秦统仅修四五小堡,……谓可无患”,实则“不一二年,寇复深入。是(秦)肱所修不足捍敌”。为了不使“河套沃壤为寇巢穴”,“诚宜复守东胜,因河为固,东接大同,西属宁夏,使河套方千里之地,归我耕牧,屯田数百万亩,省内地转榆,策之上也。如或不能,及今增筑防边,敌来有以待之,犹愈无策”。《嘉靖宁夏新志·杨石清传》谓:“时虏将大举入寇,公至灵州,以先声震之,寇慑服不敢入,遂致境内晏然,乃奏修延、宁二镇长城,以为复东胜之计。工方兴,为奸妒(指刘瑾辈)所止。迄今清水营四中里‘虏木敢窥,此其验也。”[6][7]杨一清在任期间因修建边疆防御,明武宗很是赞赏并发帑金数十万使其完成防御工事。太监刘瑾因杨一清不依附自己,而弹劾杨一清,他被迫借病辞职。之后刘瑾诬陷其冒领浪费边疆费用,而被逮捕入诏狱。大学士李东阳、王鏊极力救护方才救出。之后仍然致仕,先后罚米六百石。

当时,安化王朱寘鐇谋反,明武宗诏令起用杨一清,总制军务,与总兵官神英平叛,并命中官张永担任督军。大军未抵达,杨一清以前的部将仇钺已经平叛并逮捕朱寘鐇。杨一清驰马抵达镇县,并宣布皇帝的恩德。张永随后赶到,两人相谈甚欢。杨一清知道张永与刘瑾有矛盾,并趁机握着张永胳膊称:“此次平叛有赖于阁下的力量。然而此事易除,但国家内患怎么办呢?”张永问:“指的是什么呢?”杨一清于是在手掌上写一个“瑾”字。张永则称刘瑾的党羽耳目已经布及各地。杨一清慷慨激昂地称,希望张永借此平定而上疏揭发刘瑾的诸多恶事。张永问如果不可行怎么办。杨一清于是出计称:“此话必须从您口中说就成。万一皇上不信,你就顿首在地上痛哭,并请求死在皇上面前,剖心以证明此事不为妄论,皇上必然为您的所做而感动。请必须从速而做。”张永听后勃然而起,立刻做了决定。此后竟然如杨一清计,除掉刘瑾。此后杨一清被召还入朝,拜为户部尚书。论功加太子少保,赐金币。此后改为吏部尚书。

杨一清为政通练、性情宽大。其在吏部尚书任上,恢复此前为刘瑾所陷害的官员,并派遣官员去中原平定盗乱等,此后又加少保、太子太保,荫锦衣百户。此后因选用尚书靳贵,而进杨一清为少傅、太子太傅。乾清宫灾,诏求直言时,杨一清上书称皇上视朝太迟,享祀太慢,在西内大造寺庙,在禁中留宿边兵,并阐述在京畿内设立皇店的弊病,以及江南织造等扰民事情。之后因病乞归,明武宗仍然挽留。大学士杨廷和丁忧时,明武宗命其兼武英殿大学士,进入内阁参赞机务。钱宁乱政时,受到杨一清的指责,于是其与江彬等人勾结,派人在武宗面前诋毁杨一清,此后杨一清请求致仕归乡,与焦山寺僧妙福禅师为友。明武宗南巡时,曾经抵达杨一清府,与其乐饮两昼夜。杨一清借机劝阻,明武宗于是取消江浙等地的巡游。


明世宗还是世子的时候,兴献王就曾经对其称,楚地有三杰,分别是刘大夏、李东阳及杨一清,明世宗于是记住了他们。他即位后,廷臣纷纷交相举荐杨一清,于是明世宗派遣官员赐金币存问,遭到杨一清谢绝后,明世宗特予杨一清一子官至中书舍人。

嘉靖三年十二月,明世宗诏杨一清以少傅、太子太傅,改任兵部尚书、左都御史,总制陕西三边军务。至此,以尚书身份担任边疆大臣的惯例,从杨一清开始。明世宗在诏书中褒奖赞美,以其与郭子仪相称。杨一清至此第三次为总制,其部下均踊跃兴奋,之后平定亦不剌进犯,并接受土鲁番的求贡。后入朝担任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见后加少师,任兼太子太傅。不久《献皇帝实录》书成后,加太子太师、谨身殿大学士。杨一清以未曾参与纂修而请辞,没有得到明世宗批准。王宪奏报战功时,推功于杨一清,于是加为左柱国、华盖殿大学士。此时,费宏已经离去,于是杨一清担任内阁首辅,明世宗赐银章二个,分别是“耆德忠正”、“绳愆纠违”,命其可以密封言事。此后,杨一清与张璁论张永此前的功劳,而起用为提督团营。给事中陆粲请增筑边墙,也得到杨一清批准。《明伦大典》书成后,加正一品俸。


议大礼的时候,杨一清还在家中居住,看到张璁的上疏后,对门人乔宇称:“张生的这番议论,使圣人之义复起,这是不能改变的。”又在席间手书劝其早去赴召,以定大议。张璁等人显赫后,颇为引荐杨一清。明世宗以其为老臣,恩礼加渥。张璁与桂萼既已攻击赶走费宏,想到杨一清必然会援助自己,而杨一清却坚持召谢迁,于是张璁等人心有怨恨。谢迁还未抵达,张璁已经进入内阁,于是原来商议事情多有变故。当时锦衣聂能迁攻击张璁,张璁欲置之死地,被杨一清阻止。张璁于是大怒,上疏诋毁杨一清,杨一清于是上疏乞归,明世宗从中调解。此后杨一清又因灾变,请求戒饬百官和衷,再次请求宽恕大礼议诸臣罪,此时桂萼进入内阁,矛盾变得更加激化。给事中王准、陆粲检举揭发张璁、桂萼招权纳贿的事情,明世宗立即罢免两人并公布其罪。其党羽霍韬称:两人离去势必牵连到我。于是上疏攻击杨一清,称其接受张永、萧敬贿赂。杨一清再次上疏辩解并请求罢免。明世宗虽然挽留,但张璁的再次召还,霍韬再次攻击,并称法司都是秉承杨一清的意思,而诬陷桂萼。明世宗至此大怒,令法司会同廷臣商议,此后贬刑部尚书周伦任南京刑部尚书,以侍郎许赞代任。许赞于是借霍韬的话,请求对杨一清削籍。此后张璁三次上密疏,称杨一清假意乞求辞退,而实质是想以此来坚定明世宗的想法。果然,明世宗允许杨一清致仕,仍赐金币。


第二年,张璁等人诬陷朱继宗等入狱,并称杨一清接受张永弟张容的钱财,为张永写墓志铭等要求其连坐。杨一清大恨道:“我老了,却被这些孺子给欺凌玩弄!”之后背部疽发而死,留遗疏,死而不瞑,时为嘉靖九年(1530年)八月十四日。明世宗于是下令对以前的事不再追究,数年后恢复杨一清官职。后赠太保,谥文襄。


读《明朝那些事儿》148

第373章? 结束了?

这一章讲了徐霞客的故事。他二十岁离家,穿着布衣,没有政府支持,没有朋友帮助,独自一人,游历天下二十余年。他去过的地方,包括湖广、四川、辽东、西北,简单地说,大明十三省,全部走遍。

他爬过的山,包括泰山、华山、衡山、嵩山、终南山、峨眉山,简单地说,你听过的,他都去过,你没听过的,他也去过。此外,黄河、长江、洞庭湖、鄱阳湖、金沙江、汉江,几乎所有江河湖泊,全部游历。

在旅行的过程中,他还开始记笔记,每天的经历,他都详细记录下来。鉴于他本人除姓名外,还有个号,叫做霞客,所以后来,他的这本笔记,就被称为《徐霞客游记》。

而徐霞客是怎么进行他的最后一次旅游呢?崇祯九年(1636),五十岁的徐宏祖决定,再次出游,这也是他的最后一次出游,虽然他自己没有想到。正当他考虑出游方向的时候,一个和尚找到了他。

这个和尚的法号,叫做静闻,家住南京。他十分虔诚,非常崇敬鸡足山迦叶寺的菩萨,还曾刺破手指,血写过一本《法华经》。


鸡足山在云南。当时的云南鸡足山,算是蛮荒之地,啥也不通,要去,只能走着去。

很明显,静闻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自己要一个人去,估计到半路就歇了,必须找一个同伴。徐宏祖的名气,在当时已经很大了,所以他专门找上门来,要跟他一起走。对徐宏祖而言,去哪里,倒是个无所谓的事,就答应了他,两个人一起出发了。

他们的路线是这样的,先从南直隶出发,过湖广,到广西,进入四川,最后到达云贵。不用到达云贵,因为到湖广,就出事了。走到湖广湘江(今湖南),没法走了,两人坐船准备渡江。渡到一半,遇上了强盗。徐宏祖赶跑了强盗,但静闻在这场风波中受了伤,加上他的体质较弱,刚撑到广西,就圆寂了。

徐宏祖停了下来,办理静闻的后事。由于路上遭遇强盗,此时,徐宏祖的路费已经不足了,如果继续往前走,后果难以预料。所以当地人劝他,放弃前进念头,回家。

徐宏祖跟静闻,是素不相识的,说到底,也就是个伴,各有各的想法,静闻没打算写游记,徐宏祖也没打算去礼佛,实在没有什么交情。而且我还查过,他此前去过鸡足山,这次旅行对他而言,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然而他说,我要继续前进,去鸡足山。

当地人问:“为什么要去”。徐宏祖答:“我答应了他,要带他去鸡足山”。“可是,他已经去世了。”

″我带着他的骨灰去。答应他的事情,我要帮他做到。”

徐宏祖出发了,为了一个逝去者的愿望,为了实现自己的承诺,虽然这个逝去者,他并不熟悉。旅程很艰苦,没有路费的徐宏祖背着静闻的骨灰,没有任何资助,他只能住在荒野,靠野菜干粮充饥,为了能够继续前行,他还当掉了自己所能当掉的东西,只是为了一个承诺。

就这样,他按照原定路线,带着静闻,翻越了广西十万大山,然后进入四川,越过峨眉山,沿着岷江,到达甘孜松潘。

渡过金沙江,渡过澜沧江,经过丽江,经过西双版纳,到达鸡足山。

在迦叶寺里,他解开了背上的包裹,拿出了静闻的骨灰。他郑重地把骨灰埋在了迦叶寺里,在这里,他兑现了承诺。

其实作者讲述这人的故事,只想探讨一个问题,他为何要这样做。

作者通过徐霞客的故事,所要表达的,是他认为的足以藐视所有王侯将相的,最完美的结束语: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这话我也赞同。嘿嘿!


明朝那些事儿有几部

一共七册。分别为:1、《明朝那些事儿:第壹部洪武大帝》(旧版名《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卷》)此册主要描写由1344年太祖朱元璋入皇觉寺当行童至1402年靖难之役结束期间的历史。2、《明朝那些事儿:第贰部万国来朝》(旧版名《明朝那些事儿:贰》)此册主要描写由1402年成祖朱棣登基至1457年夺门之变期间的历史。3、《明朝那些事儿:第叁部妖孽宫廷》(旧版名《明朝那些事儿:叁》)此册主要描写由1457年英宗朱祁镇复位至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期间的历史。4、《明朝那些事儿:第肆部粉饰太平》(旧版名《明朝那些事儿:肆》)此册主要描写由1521年世宗朱厚熜登基至1562年严嵩被撤去内阁首辅一职期间的历史。5、《明朝那些事儿:第伍部帝国飘摇》(旧版名《明朝那些事儿:伍》)此册主要描写由1562年徐阶担任内阁首辅一职至1599年朝鲜之役结束后明军班师期间的历史。6、《明朝那些事儿:第陆部日暮西山》(旧版名《明朝那些事儿:陆》)此册主要描写由1582年张居正逝世至162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驾崩期间的历史。7、《明朝那些事儿:第柒部大结局》(旧版名《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此册主要描写由1626年清太宗皇太极登基至1644年崇祯帝朱由检自缢期间的历史。《明朝那些事儿》是一套在网络上连载的关于中国明朝历史小说,作者为当年明月。于2006年3月10日在天涯社区首次发表,其内容始于明太祖朱元璋的诞生,终于崇祯帝朱由检。《明朝那些事儿》在网络连载期间,每月点击率逾百万人次。后来,《明朝那些事儿》集结成书籍刊行,在台湾发行了繁体中文版本。之后被翻译为日文、韩文及英文等多国语言。写作过程《明朝那些事儿》于2006年3月10日开始于中国天涯社区发表。截至2008年3月,当年明月发表至万历朝的国本之争,4月发表至李成梁经略辽东与努尔哈赤的崛起,7月写魏忠贤事。2008年底发表至崇祯初年,袁崇焕伏诛事。2009年1月初发表卢象升、孙传庭等人剿寇。当年明月每天以发表文章一小篇,字数不足一千字,周末时大多休息不发表,有时会连休数天,并公布于网络上。2009年3月21日,《明朝那些事儿》连载完毕。

《明朝那些事儿》有几部

《明朝那些事儿》,网络连载人文社科历史作品,作者是当年明月,本名石悦,曾为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那么《明朝那些事儿》有几部?

1、 《明朝那些事儿》,网络连载历史小说,作者是当年明月,本名石悦。

2、 2006年3月在天涯社区首次发表,2009年3月21日连载完毕,边写作边集结成书出版发行,一共7本。分别是:

3、 《洪武大帝》《万国来朝》《妖孽宫廷》《粉饰太平》《帝国飘摇》《日落西山》《大结局》。

关于《明朝那些事儿》有几部内容的介绍就到这了。


读《明朝那些事儿》5

第7章? 霸业的开始

这一章讲,朱元璋终于打到了南京。

朱元璋打到南京,在我看来是顺理成章的事。因为马鞍山的和州,与南京只有一江之隔,上次我回老家,表哥自马鞍山市开车去机场接我们,从机场回到他们在马鞍山的家,只需要40分钟。这个机场就是现在闹疫情正凶的南京禄口机场。

如果你研究一下南京的地图,就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却离安徽的一些城市很近,所以在经济和贸易方面与这些城市也往来紧密,以至于有人说南京是江苏省的光杆省会。哈哈,不知道国家这样安排有何深意。因为地理关系,马鞍山市的归属也几经更替,记得以前历史上也曾经归属过江苏省。

六朝古都南京确实是风水绝佳的地方,背山面水,这水可不是一般的水,这是长江啊!

朱元璋能不能在南京坐稳?就看他后面的一系列战斗了。下回更精彩,张士诚和陈友谅要出场啦!

第8章? ? 可怕的对手

张士诚,1321年生人,山东泰州人,私盐贩子,不可怕。由于侥幸,通过“高邮之战”抵抗了百万元军三个月,“打败了"脱脱而扬名立万。

陈友谅才可怕。1320年人,渔民,湖北仙桃人。他的处事哲学是:,心黑手狠,胆大妄为,把义气当成狗屎。

徐寿辉,布贩子,罗田第一美男子,创建了天完国(过几天就会完蛋,哈哈!其实去掉字的上半边,意思是大元,就是要压着大元!),在徐寿辉手下有所谓四大金刚之称,分别是邹普胜(总司令)、丁普郎(狂人,原因后来会说到)、赵普胜(双刀无敌)、傅友德(从来没有打过败仗)。且看这四人以后有什么故事。

陈永亮通过进献倪文俊这个他的老师加领导的首级,而博得徐寿辉的绝对信任。这个够绝的。但作者说这个人是从头到尾唯一跟元朝死磕的唯一的人,这一点连朱元璋都不曾做到。挺厉害!


明朝末期大将都谁

袁可立(被清朝封杀百年的人,策反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为后金创始人)的女婿,毛文龙的顶头上司。)。
孙承宗(朱由校的老师,军事家,战略眼光不错,识人眼光也不错。仅仅是不错而已,不要过于夸大此人)
毛文龙(让后金咬牙切齿的明末游击大将,让后金俩线作战,带出的兵没一个怂八旗兵的,被后金蛮族称为野蛮人的毛文龙,后被袁大炮弄死。)
熊延弼(辽东经略,边关元帅,明末唯一一个战略家,在给熊延弼五年时间后金就会被熊延弼活活困死,可惜最后被东林党陷害弄死。)。
满桂(能征善战的猛将,因长相高大威猛被误以为是蒙古人,后满桂自诉自己是山东人不是蒙古人。或许是有一点蒙古血统)
曹文昭(明末第一良将)。黄得功(打闯王跟玩一样的猛将)。
卢象升(明末文官中最能打的,武将中文化最高的,进士,文武双全。天雄军百战百胜(虽然打的是反贼军))。吴襄。祖大寿。
李定国(明末第一元帅,没有之一,有能力反清复明的明末元帅)。
戚金(戚续光的后辈,戚家满门忠烈,三千戚家军就能打出让后金称之为血战的浑河战役。伤亡比例接近1比1,明末一般战损都是(满族)1:10(汉族)没错明末士兵战斗力不高。戚家军是明末战斗力最高的军队没有之一。)
孙传庭(明末第一人,明史有言:传庭死,而明亡。)
曹变蛟(明末第一猛将,带着几百亲军奇袭皇太极大营,差一点就把皇太极砍了,把李自成砍出阴影的猛将。)。
朱燮元(三军帅才)。杨文岳。
洪承略(可以御统三军的人,谋略家,弹尽粮绝后降清,历史上排的上榜的谋士。)
袁崇焕(别称:袁嘟嘟,袁大炮。五年平辽嘴炮第一人,杀了毛文龙后让后金没有后顾之忧,清朝第一功臣,能力适合安民治方,让他带兵打仗简直笑话。)
左良玉(拥兵自重,兵马十万,见反贼军就跑,善杀百姓,以掠夺百姓为荣,常年杀良冒功,只顾着保持实力不听调不听宣,土匪一个)
熊文灿还有很多大将,明末不是没能人,只是皇帝不会用而已,而且东林党又把持朝廷,东林党只想着怎么吸朝廷的血,灭不灭国和他们没有一点关系,不听话的大将基本都被他们弄死了,明朝有几个皇帝差不多也是东林党弄死的。


成为名将6个阶段(明朝那些事儿)

基础能力学习,比如《孙子兵法》等,学习是为了实战使用,

家境贫寒没有能力学习的直接进入实战,实战中摸索总结学习

到了战场真刀真枪以命相搏,我不把你杀了,就会死于你的刀下,切身实地感受什么是战场,战争的残酷

军事理论都是久经沙场的将士们总结出来的,实战中照搬,不能灵活使用是要吃大亏的,这些人将要被授予“纸上谈兵”的荣誉称号

慈不掌兵、义不行贾

也有少数的以仁出名的儒将,仁是对将士,对百姓、但是对敌人他们比谁都冷酷

经过多次战争,多次看到自己的兄弟、朋友被敌人杀死,自己会毫不留情的杀死一切与自己为敌的人,从看别人杀鸡都战栗,到挥刀杀敌血溅一身而不改色

百万将士都听你命令,你掌握这些人的生命

士兵除了问题会问伍长,伍长会问百户,百户会问千户,千户会问你,你就是最高指挥,你去问谁?

在你身边可能有一群幕僚,出的主意五花八门,真理往往在少数人身边,决定权只能在你手里,如果你事事都听别人的,为何你是将军?君王要你何用?

左右自己的情绪,失控的情绪只会让你作出错误的判断

敌军突然退兵,能压抑心中的激动,分析利弊之后再决定是否追击吗

抵挡不住敌军进攻,马上城被攻破,能保持冷静 分析出敌人的弱点吗

虽然有句话叫 胜败乃兵家常事,

但是败了,隐藏的含义就是 数万将士死于沙场,你能承受这样的心理压力吗?怎么面对死去将死的家人?怎么面对你的君主?这是几万条人命,不是几万只鸡,胜败兵家常事,只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

即使这样屡战屡败 也要屡败屡战,败在一个人手下多次,碰到这个人你就会畏惧,胆怯,即使有接触的军事才能,不能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还是无法成为名将

所有的过程中都不能逃离运气的成分

比如你在学业有成的时候,准备实战大展拳脚的时候,刚上战场 一个冷箭射来 你就死了,真实比窦娥还冤,


《明朝那些事儿》值得一看吗?

值得《明朝那些事儿》是一本让你打破传统对于历史即枯燥乏味之认知的必看书籍,并且此书一经出版后,数年来销量破千万,各大学校图书馆借阅量也常年累积排名靠前。小编作为一名看过此书全集的历史专业在读大学生,很负责任地告诉你,《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真的很值得一看。一、内容优质《明朝那些事儿》是由作者当年明月所撰写的历史文学著作。这部书从明太祖朱元璋开篇,历经明朝十六帝,讲述了从1344年到1644年,这段长达300年的热血跌宕的历史。书中描绘的每一个皇帝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每一位名臣都挑起过江山社稷,每一位军事将才都象征着一段铮铮铁骨,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一座高峰。跟着作者的文笔脉络,我们会看到整个大明王朝的荣辱兴衰,目睹无数个大、小人物的登场和谢幕,见证中国当时的历史走向与时代的抉择。二、阅读性强《明朝那些事儿》是以小说的撰述方式来叙述历史,作者用最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着大明王朝的方方面面,让我们可以沉浸其中,感受时代的兴衰,掂量历史的厚度。这部书没有《明史》那般严肃乏味,更没有《明实录》那般死板片面,而是鲜活地塑造着每一位角色,每一个事件,每一点历史。这对于我们很多没有历史功底的人,去观看这本书不会有难以阅读的反感,相反,会觉得这部书十分生动有趣,具有很强的阅读体验。三、观感极佳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对于《明朝那些事儿》同样适用。有人说,这是一部让人哭,让人笑,让人热血沸腾的书;有人说,这是一部有思想,有深度且含金量十足的书;也有人说,这是一部风趣幽默,教你关于“说话艺术”的书;还有人说,这是一部正能量,塑造三观的书;更有人说,这是一部当你对生活绝望时,翻一翻,就会豁然开朗的书。在小编的心中,这部书是无论男女老幼都能够阅读且应该去阅读的书,是一部值得我们大家去细细品味,探求事物发展规律的此生必读书籍。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明朝那些事儿》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能给帮助到你!

谁知道《明朝那些事儿》主要内容简介?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驾崩后传位于长子朱标之子朱允炆,但朱允炆上台便要削藩。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役”的名义夺位。扩展资料:《明朝那些事儿》,网络连载历史小说,作者是当年明月,本名石悦,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2006年3月在天涯社区首次发表,2009年3月21日连载完毕,边写作边集结成书出版发行,一共7本 。 它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明朝那些事儿》为读者解读历史中的另一面,让历史变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明朝那些事儿》源自历史记载书籍《明史》。当年明月在反复研究《明史》等正史史料的基础上,探寻晚明三大著名疑案等历史真相并使用现代的方式阐述了明朝发生的事,它结合着一些档案、笔记、野史、碑刻等,以各地发现的墓志而论对历史的空白进行填充。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明朝那些事儿 228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六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明朝那些事儿》创作背景《明朝那些事儿》源自历史记载书籍《明史》。当年明月在反复研究《明史》等正史史料的基础上,探寻晚明三大著名疑案等历史真相并使用现代的方式阐述了明朝发生的事,它结合着一些档案、笔记、野史、碑刻等,以各地发现的墓志而论对历史的空白进行填充。《明朝那些事儿》问世多年来一直是最畅销的史学读本,如今它的漫画版也推出了。漫画版在《明朝那些事儿》史实性、趣味性基础上,用超萌的绘画风格讲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跌宕起伏的人生。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章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第一部《洪武大帝》(后又名《朱元璋卷》)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
朱元璋的那个时代有着无数的厉害角色,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朱元璋用他惊人的军事天赋战胜了这些敌人,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驾崩后传位于长子朱标之子朱允炆。后朱棣以“靖难之役”的名义夺位。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明朝那些事儿》源自历史记载书籍《明史》。当年明月在反复研究《明史》等正史史料的基础上,探寻晚明三大著名疑案等历史真相并使用现代的方式阐述了明朝发生的事,它结合着一些档案、笔记、野史、碑刻等,以各地发现的墓志而论对历史的空白进行填充。
在网络和出版界,有关明朝历史的图书和话题接连不断:张宏杰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十年砍柴的《皇帝、太监和文臣:明朝政局的三角恋》;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述《明十七帝疑案》的毛佩琦也出版了《明朝顶级文臣》、《毛佩琦正说永乐大帝朱棣》等书籍。
大量明史图书的出版,使2006年被人们称为“明”年,而进入2007年后,明史热继续持续,在这样的文化的背景下以明朝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和影视剧颇受人们的青睐,因此《明朝那些事儿》走红于天涯网的一个小众论坛“煮酒论史”也并不奇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朝那些事
推荐于 2019-08-16
查看全部6个回答
南通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6000万家长的选择,精英老师在线1对1
根据历史相关内容为您推荐初一历史
掌门1对1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五层筛选全国优秀教师,紧扣各地教材,中小学全科在线辅导,1对1制定个性化教程,免费测评课,准确判断您孩子的学习水平
本月83942人已申请相关服务
咨询
上海掌小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告
明朝那些事儿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根据历史相关内容为您推荐尚书
「知乎」聚焦热点话题,解答专业疑问,有问题,就会有答案上「知乎」, 看万千知友们火热讨论
本月150514人下载
咨询
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广告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章主要内容是什么?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动物乐园 正在咨询一个宠物问题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读书随笔-京东图书,集精品书,迎爱书人!
读书随笔,「京东图书」品味生活,享受阅读,领略文字之美,让心灵成为智慧所在!
广告2021-05-12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章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是朱元璋从贫困百姓到皇帝一个艰辛路程
1赞·1,796浏览2020-05-04
明朝那些事儿第2部第1章概括
明朝那些事儿 第二部第一章——帝王的烦恼 主要讲了几件事 第一,朱棣登上皇位后,因为“靖难”的心虚,他想证明自己是合法的皇帝做出的一些事。 其中包括下令建文时代执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全部废除,恢复祖制。以及重新修订《太祖实录》 第二,朱棣封了跟随他靖难的一些功臣。 第三,因为他自己是“靖难”起兵出身,所以他十分提防藩王。接下来就是理所当然的开始削藩了。 第四,认了马皇后为母亲。 第五,派人秘密寻找建文帝。
13赞·512浏览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第一章读书笔记到第二十章
《明朝那些事儿(第1部):洪武大帝》从朱元璋的出身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 朱元璋pk陈友谅,谁堪问鼎天下?战太平、鄱阳湖大决战。卧榻之侧埋恶虎,铲除张士诚。徐达、常遇春等不世名将乘胜逐北破北元。更有明朝最大的谜团——永乐夺位、建文失踪的靖难之役。高潮迭起,欲罢不能!
3赞·522浏览2017-02-22
明朝那些事第七本第一章内容简介
皇太极亲自带兵来攻,被袁崇焕打趴下了
1赞·37浏览2016-01-02
续《明朝那些事儿》之末尽,道当年明月之末言!在洪兵所著的《南明那些事儿》第一章诡异中,李白成是在
嗟尔明朝,气数已尽。是李自成,不是什么李白成。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他说那句话大概就是在灭了孙传庭主力,占了西安之后,向北京进发时所说。


读《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第六章

事业逐步走向正规的朱元璋,不再满足于小小和州的发展,他急需要向往扩张来展现自己的实力。可是要向哪个方向发展呢?

听从了他人的建议,他把目光放在了极具风水宝地的集庆,也就是现在的南京。

南京这地儿历来就是王气之地,龙盘虎踞,这又是在比较富庶的南方地区。取下此地既能够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又占据了水路交通的运河之利。

然而,想法是好的,可是征战南京必须要有强大的水军用来作战,这是朱元璋的短板。

仁慈的朱元璋自郭子兴死去之后,他一直作为幕后的军事统帅,而站在前面的一直是郭子兴的儿子和妻弟,没有水军的他们,经过两次战斗,那两个出头鸟全部战死沙场,朱元璋再次从幕后走到台前。

经过艰苦卓绝的拼杀,终于在1356年,朱元璋正式入驻南京城,也终于从小打小闹开始壮大了起来。

朱元璋是在夹缝中发展起来的。那时候,他的四围邻居都是很强大的,和邻居们相比较,朱元璋还是一只弱鸡,也正是因为他的弱小,才使得如狼的邻居没有发动对他的战争。

示敌以弱,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战略方法,低调低调再低调,就是在当今的社会中,也会有很多的人会以这种方式来求得发展的机会,并取得了成功。

朱元璋最厉害的对手是腐朽的大元朝,但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也就使得他不得不考虑他和邻居们的关系了。

朱元璋经过慎重地考虑后,最终决定先从最近的对手开始下手了。


《明朝那些事儿》之民族英雄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石灰吟》是我对于谦的最初认识,之前一直以为他是一位诗人,文官,直到看了“北京保卫战”这一章节才知道他更是一位挽救大明王朝文武双全的民族英雄。

书中对英雄有这样的描述,何为英雄?

所谓英雄者,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

所谓英雄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所谓英雄者,坚强刚毅,屡败屡战。

所谓英雄者,心怀畏惧,战胜畏惧。

如此之人,方可称为英雄!

于谦就是这样的一位英雄。在土木堡之战全军覆没,皇帝被俘,兵临城下,半壁江山将要拱手让人之际,他以大无畏的精神站了出来,凭借智慧、信念、勇气,力挽狂澜,避免了大明王朝步北宋靖康之难的后尘。

于谦一直以来都是文臣,北京保卫战是他第一次披上铠甲走上战场,幸运的是他不是像赵括一样纸上谈兵之人,他运筹帷幄,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筹集了二十二万大军,备足战粮,巩固城墙。战场上,他身先士卒,守卫最危险的城门,抱着不胜就死的决心,以坚强的意志,鼓舞着众将士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打败蒙古军队,守护住了北京城,挽救了大明江山。而他自己,也凭借此战,被后人尊为民族英雄,名留青史,千古流芳!

从于谦身上,我们看到了勇气和决心的力量,无论面对多么绝望的情况,只要心怀希望,坚持下去,就有可能创造奇迹!


《明朝那些事儿》-于谦

于谦一介书生,在帝国飘摇之时,挺身而出,虽军心涣散,却立刻集结兵马,领北京保卫战,用信念稳固军心,以勇气带动众人,主动挑起大梁,守卫最危险的城门,为国而战,死而无憾。 就是这样一支临时组建的部队,抗住了蒙古大军的攻击,摧毁了也先再现祖宗大业的美梦。可见 决定战争胜负的不单是先进的武器和士兵的数量,而是人的决心和智慧。 心中有信念,则万夫莫敌。 历史的有趣就在于,国家危难之时,总有人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成为万世景仰的英雄。 而就是这样居不世之功的人,却在小人编排之下,被朱祁镇下令斩杀。 我们历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生取义的人,有忠勇无畏的人,却也有阴险狡诈的人,有工于心计的人,有自私自利的人,有厚颜无耻的人。 人性之恶,难以揣度。人性之善,高山仰止。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读《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第七章

低调的朱元璋在夹缝中生存了下来,因为他的不显山不露水,让他强大的邻居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让他有了充分的发展时间。

但猛虎依旧是猛虎,不容小觑。慢慢的,四方的势力也感觉到了朱元璋的强大和威胁,这一章主要讲了他的两个对手:张士诚和陈友谅。

历史注定了朝代的更迭都是群雄并起,热闹非凡,在不断地淘汰后,只有剩着为王,走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

张士诚就是这场淘汰赛中的一员,他是盐贩子出身,之前的主要职业就是有着高额利润并伴有高风险的走私行业。

从事这样职业的人,一般都是狠辣和彪悍的,他们起义反元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让高额利润的走私合法化,然后赚取更多的财富。

他的动机和朱元璋是不一样的。通过高邮之战,张士诚名扬天下,接连不断的胜仗,占领了江浙一带很多富饶的地区,让他很快成为了天下最富有的人。

慈不带兵,义不经商。张士诚是一个没有大志向,小富即安的老好人,没有自己的主见,这也注定了他不能成为一代傲世的枭雄。

我们再看陈友谅,这是一个真正的枭雄。说起陈友谅,就不得不提他的老领导徐寿辉,正是徐寿辉的识人不明,让陈友谅发展了起来。

陈友谅祖上是出海打鱼的渔民,因为小时候遭受到别人的歧视和谩骂,让他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并且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求人不如求己,能改变自己命运的只能是自己。

陈友谅是为了上位而不择手段的人,在他的心目中,最重要的就是权利和地位,其他的都是附带的,可有可无的。

陈友谅的上位是出卖了他的好友倪文俊而得到的机会,他利用了好友对他的信任,知道了好友想要取徐寿辉而代之的计划。

转身把计划向徐寿辉和盘托出,并把倪文俊的人头献了出来,从而取得了徐寿辉的信任,这样陈友谅成为了徐寿辉的第一重臣。

徐寿辉怎么也不会想到,杀了好友的陈友谅有一天也会对他扬起了屠刀。只有重结果,轻过程的人才具备成为枭雄的潜质。


上一篇:儒艮之箭

下一篇:blackmonkey火影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