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有什么才能
大了去了。非要说,李鸿章简直是近代第一能人,更在孙中山、袁世凯等之上。
1、识人之能。李鸿章的属下很多闯出了一片天,举荐的人很多也颇有成就,其中袁世凯就是李鸿章的属下,一路被袁世凯举荐,最后继任直隶总督。
2、驭下之能。李鸿章的属下几乎都对他十分忠诚,其中以邓世昌较为出名。
3、外交之能。李鸿章虽为中国人,但是在外交场上却非常老练,不但熟悉外国外交规则和习惯,还能从中周旋,获得利益。
4、学贯中西。李鸿章不但精通中国的学问,对外国的学问也非常了解,所以能办洋务,能在中国的腐儒反对中周旋。
5、政治嗅觉。李鸿章一生面对多次政治选择,每一次都能让人身败名裂,但是他迂回其中,屹立不倒,皇上都倒了,他还不倒,可见此人政治眼光非凡。
6、历史预见性。梁启超曾经建议李鸿章建立共和国,推翻清朝统治,李鸿章却说:“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事”,他曾经抓捕过孙文,却询问一番后将他放掉,可见他早已经知道后来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总的说,如果没有李鸿章,那根本就没有什么孙文、康有为、袁世凯,也就没有后来的蒋介石,毛泽东,没有自由开办报社,没有新思想新文化,没有。。。。
历史书上对李鸿章仅仅说他签订丧权辱国跳跃,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马关条约,城下之盟,何来谈判?日本早就吃定大清,李鸿章利用伤势竟然大幅度削减不平等条约项目,减少赔款三分之一,保住了辽东半岛,简直奇迹。
亲丑条约,此前李鸿章早已经赋闲在家,身患重病,奈何朝中无人,拖着病重的身体一人独战八国联军外交代表,如果说之前的马关之耻是城下之盟,那八国联军之围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八国根本就是为了瓜分中国。
李鸿章竟然将赔款从10亿减到了4.5亿,谈判桌上成功分化八国,更成功让八国意识到瓜分中国只能让中国奋起反抗。
多的我不说了,我只想说:
历史书,少看。
清朝的李鸿章是干什么的?
1.晚清重臣及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
李鸿章
晚清重臣-李鸿章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李鸿章别名:李中堂、章桐、号少荃、仪叟国籍:清朝民族:汉族出生地:安徽合肥东乡(今瑶海区)磨店
出生日期:1823年2月15日逝世日期:1901年11月7日职业: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代表作品:《李文忠公全集》
主要事迹: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参与洋务运动
历史贡献:积极倡建近代海军、建立北洋水师身后哀荣: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目录李氏家族入仕之前结交恩师湘军幕僚组建淮军镇压天国洋务运动展开李氏家族入仕之前结交恩师湘军幕僚组建淮军镇压天国洋务运动
李鸿章发迹史的目录
《李鸿章发迹史》上册目录第一章 升官前夜被上级打压第二章 遭同僚围剿,投奔官场红人曾国藩第三章 一句话就赢得升迁机会第四章 新官上任被旧派系群起围攻第五章 慈禧太后说:李鸿章真能干啊!第六章 朝廷怕洋人,洋人怕李鸿章,李鸿章怕朝廷第七章 收礼不帮忙第八章 两三句话搞定对着干的官员第九章 花五万两银子,请王爷喝杯茶《李鸿章发迹史》下册目录第一章 受命查处老熟人第二章 恭亲王点拨李鸿章第三章 五十二岁成百官之首!第四章 有人想整死李鸿章第五章 慈禧说:“签约都让李鸿章去!”第六章 被骂了整整三个月,也默默忍了三个月第七章 当好替罪羊是门学问第八章 一千三百多人联名要求李鸿章下台第九章 七十七岁东山再起附录
《李鸿章发迹史》读后感
[《李鸿章发迹史》读后感]《李鸿章发迹史》读后感2011年3月30日至4月10日,通读了汪衍振先生的大作《李鸿章发迹史》上下册,读后颇多感触,今写下来,与大家分享,《李鸿章发迹史》读后感。1、李鸿章不容易,慈禧太后不容易,后期的大清朝更是不容易。清朝后期,从1840年至1911年清朝结束,真是多事之秋,内忧外患,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义和团运动等,外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在此情况下,大清国居然延长了71年寿命。大清朝真是不容易啊。幸亏有曾国藩、李鸿章等一批中兴之臣保驾护航。2、解放思想,对外开放,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时至今日,仍然十分重要。当年,福建巡抚刘铭传在李鸿章的支持下在福建修铁路,铺好的铁路都被老百姓拆毁,火车头被人浇上狗血。可见,当时国人的思想是多么的愚昧落后。曾国藩提出了"开民智",开民智是何等的重要,读后感《《李鸿章发迹史》读后感》。曾国藩、李鸿章大兴洋务,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受到了很大的阻力,有的成功了,还有许多不为大臣们和国人所支持、理解。联想到今天,部分国人的思想仍然保守、落后。可见,总设计师提出的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是何等的正确。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对外开放,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时至今日,仍然十分重要,是国家的国策!3、开明的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能够重用李鸿章,并且,李鸿章的许多好建议如设电报局、架设电线、派留学生、建海军、开矿等被一一采纳并执行。可见。慈禧太后还算比较开明。4、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慈禧太后和满大臣为防范汉人,不想看到淮军、海军强大。(他们这样做,恰恰害了自己,害了大清朝。让小日本得利。)慈禧太后挪用了海军衙门七百万两银子用来修颐和园。中国的陆军装备太差,使用的是被别国淘汰的枪械。北洋海军用的几乎全是演习弹。李鸿章想用海军衙门七百万两银子购买兵船,想把北洋陆军手里的枪械全部更换掉,想为海军购进一些炮弹,结果都不准。钱被挪用了。北洋海军成了只能吓唬人,而不能打人的摆设。怎能不败?5、李鸿章是晚清著名的外交家,他切实维护了国家利益。举例一: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前,日本要求中国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李鸿章不甘心割让如此多的土地,于是他约见了俄国、德国、法国驻日公使,向他们透露了内情。李鸿章当时是这样想的:辽东半岛不仅是俄国通商的主要地区,也是法国和德国通商的区域,李鸿章想利用列强均想在中国得到利益这一贪婪的心理,通过列强之间的争夺,达到保住辽东半岛的目的。结果李鸿章的目的达到了。(而当时光绪帝已要求李鸿章快速答应日本提出的割地条款,即皇帝都同意了,而李鸿章不同意,他把国家的损失降到了最低。)举例二:《辛丑条约》签订前,八国要求中国赔款是十七亿五千万两银子,年息六厘,分十年还清。经李鸿章据理力争,议成赔款四亿五千万两银子,分三十九年还清,年息四厘。2011年4月10日 〔《李鸿章发迹史》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李鸿章发迹史(上)》txt全集下载
李鸿章发迹史(上)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第一章 升官前夜被上级打压升官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太平天国大军一路横冲直闯,所向披靡,闯入湖南后终于遇到让他们头疼的“硬钉子”,太平军猛攻长沙八十二天,不仅攻克不下,反而损兵折将,弄得灰头土脸。长沙实在打不下,那就撤吧。十月十九日,太平军突然转头北上,打下岳阳后进入湖北,直逼武昌。消息传进京城,从咸丰皇帝到王公大臣,无不慌作一团,相比之下,武昌离京城更近。就在此时,二十九岁的安徽合肥人李鸿章也是忐忑不安,他正面临三年一次的京察。京察是朝廷对所有京官的政绩考察,京官的升降调补,都在京察后办理;李鸿章考中进士后留在京城,在翰林院起早贪黑干了三年,每天勤勤恳恳,他知道,“按理今年应该官升一级。”每届京察都有许多人盼着升迁,偏偏职位有限,一部分人注定会被淘汰出局,大部分人原地不动,只有极个别人往前挪动了一步,这中间有时候关系还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李鸿章知道,官场的竞争极其残酷,像他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