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有哪些人
1、爱因斯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或译亚伯特·爱因斯坦(德语: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创立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的相对论,也是质能等价公式的发现者。因为“对理论物理的贡献,特别是发现了光电效应的原理”,他荣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爱迪生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英语: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美国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拥有众多重要的发明专利;他被传媒授予“门洛帕克的奇才”称号,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大量生产原则和其工业研究实验室来进行发明创造的人。3、法拉第迈克尔·法拉第(英语: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国物理学家,在电磁学及电化学领域做出许多重要贡献,其中主要的贡献为电磁感应、抗磁性、电解。虽然法拉第没有得到足够的正式教育,却成为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4、孟德尔孟德尔(格雷戈尔·约翰·门德尔,德语:Gregor Johann Mendel,1822年7月20日-1884年1月6日)是一位奥地利遗传学家,天主教圣职人员,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在1856年至1863年间进行了着名的豌豆实验并建立了许多遗传法则,并提出孟德尔定律。5、杨振宁(英语:Chen-Ning Franklin Yang,1922年10月1日–),中国理论物理学家,在统计力学和粒子物理学等领域贡献卓著,在物理学界影响力很大。他曾在抗日战争时的西南联合大学念本科、硕士,后赴美念博士。他与李政道于1956年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最早的华人诺奖得主。
列举中外历史上杰出的女性人物并简述其事迹(中外各两位)
宋庆龄(1893~1981)1893年1月27日,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少年时代,她即负笈异域,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憧憬。父亲源源寄来的书信与剪报资料,在她的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然而,共和国在摇篮中被扼杀,革命的大潮已经消退,宋庆龄学成归国改革和建设祖国的抱负无由施展。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
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他把“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嘱托交给了宋庆龄和他的同志。
1927年8月,宋庆龄出访苏联,以后旅居欧洲4年,考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大国,研读了马克思的著作,与流亡欧洲的许多中国革命者一起研究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土地和农民问题,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
当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扩大,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时候,宋庆龄迅速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认为“国难当头、应该尽弃前嫌。必须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争取最后胜利。”她关于全国团结抗战的思想,与克服了“左”倾教条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是相一致的。她并且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搭桥铺路,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长期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与此同时,她把许多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之后她一直担任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职务。1950年,她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1952年,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联络委员会主席。
1954年9月宋庆龄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59年4月7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65年1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她再次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75年1月,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她再次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78年2月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任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80年8月3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1981年5月14日,宋庆龄患的冠心病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情恶化。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布接收宋庆龄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病逝于北京。
《居里夫人传》一书回顾了居里夫人这位影响过世界进程的伟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主要描述的是居里夫人的品质、她的工作精神、她的处事态度。作者艾芙·居里向读者详介了她的母亲除了在科学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外,她还用自己一生为人处世的崇高行为给女儿树立榜样,对女儿的教育也有许多独特的做法。读完这部书,相信居里夫人对困苦和灾难的忍耐和工作精神都会催我们奋发,她的处事态度更可以荡涤我们的心灵。
居里夫人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一切荣誉、金钱、灾难都在她科学之光的照耀下荡然无存。艾芙·居里说自己的母亲:"她终生拒绝财富,对于荣誉,也漠然视之。她生性严于律己,而且不露锋芒,因此,她始终不可能采取任何一种沽名钓誉的态度,既不表示亲昵,也不假装和蔼,不肯故示端严,也不肯矫饰谦逊。她根本不懂得显声扬名。玛丽·居里与生俱来的品质是:坚定不移的性格,智力方面锲而不舍的努力;只知贡献一切而不知接受任何利益的自我牺牲精神;尤其是成功不骄傲,灾祸不能屈的非常纯洁的灵魂。她的这一切,比她的工作或丰富多彩的生活更为难能可贵。"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所以能取得,不仅仅是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爱因斯坦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莎莉文的帮助下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入剑桥的拉德克史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命的故事》,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而且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带来了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她为许多杂志撰写文章,还写了几部自传性小说,《我所生活的世界》《从黑暗中出来》《我的信仰》《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和《愿我们充满信心》,在这些著作中,她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她自己也是个有理智的人。1936年莎莉文逝世,波丽•汤普逊接替,也成了她的亲密朋友。凯勒后来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她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和聋哑人的教育筹集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的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的崇敬。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著名的传记作家范怀布鲁克斯为她写了传记。
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是谁?
编辑词条芭芭拉·麦克林托克
20世纪前半期,遗传学界有三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姓氏都以一个大写的字母M开头,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孟德尔(Mendel G.J.)、摩尔根(Morgan T. H.)和麦克林托克(McClintock B.)。�
芭芭拉·麦克林托克是一位女科学家。她于1902年6月16日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1923年在康乃尔大学农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27年获植物学博士学位。在20世纪20~30年代,麦克林托克主要在康乃尔大学从事玉米遗传学的研究。以埃默森为首的玉米遗传研究小组与摩尔根的果蝇研究小组,可以说是当时蓬勃兴起的遗传研究的两支劲旅。麦克林托克是玉米研究小组的主要骨干成员。她一生未婚,但对玉米可以说是情有独钟。有关玉米染色体遗传变异的许多重大发现(如易位、倒位、缺失、环状染色体、双着丝粒染色体、断裂-融合-桥周期和核仁组织区功能等)都与她有关,她还成功地阐明了脉孢菌减数分裂的全过程。可以说,她以玉米遗传学的研究成果推动和促进了细胞遗传学这一遗传学分支学科的建立。但是,真正使她名垂科学史册的却是她在玉米中对可移动基因——转座基因(俗称“跳跃基因”)的研究。
1941年6月,麦克林托克进入美国纽约长岛的冷泉港实验室,正式开始了她的著名研究。此前,她早已发现,在印度彩色玉米中,籽粒和叶片往往存在着许多色斑。色斑的大小或出现的早晚受到某些不稳定基因或“异变基因”的控制。她发现玉米籽粒(或叶片)颜色的有无是受一些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例如控制色素形成的基因C。有C基因存在,籽粒(或叶片)有色,没有C基因,则表现无色。但是,在C基因附近,有一个Ds基因(称为解离因子)又控制了C基因的表达或表现。当Ds基因存在时,C基因也不能使籽粒表现有色,即色素不能合成,所以仍然表现无色。Ds基因如果离开C基因,即从原来位置上断裂或脱落,C基因又重新得以表达,籽粒表现有色。然而,Ds基因能否发生作用,也就是说能否从染色体上解离,又受到第三个基因Ac(称为激活因子)的支配。Ac基因存在时,Ds基因从染色体上解离,从而解除了它对C基因的抑制,C基因得以表达,籽粒表现有色。Ac不存在时,Ds不解离,C基因受到抑制,不能表达,籽粒表现无色。这就是麦克林托克发现的“Ds Ac调控系统”。尽管“转座基因”的概念她在1938年就已提出,但是这一调控系统却是她从1944年至1950年整整花了6年时间才完全弄清楚的。
在这一系统中,Ds基因与C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相邻位置,Ac基因与Ds基因却相距很远,甚至不在同一染色体上,但是它却对Ds基因起激活作用。Ds基因解离之后,可以移动位置,它可以离开C基因到达别的地方,也可以重新整合在C基因附近,也就是说它可以“跳动”。
由于Ds基因解离的时间有早有晚、有长有短,表现在籽粒上的色斑就有大有小。换句话说,玉米籽粒(或叶片)之所以出现色斑,以及色斑的大小,既决定于色素基因C的表达,也是由于另外一个或多个基因调节和控制的结果。这是麦克托克在细胞学水平上的对基因的追踪,尽管当时人们还不知道什么是DNA。
基因在染色体上能移动位置,也就是说能“转座”,能“跳动”,在当时遗传学家们那里简直是闻所未闻。因为按照传统的观念,基因在染色体上是固定不变的,它们有一定的位置、距离和顺序,它们只可以通过交换重组改变自己的相对位置,通过突变改变自己的相对性质;但是,要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甚至“跳”到别的染色体上,那是科学家们从来没有想过的。因此,他们在读了麦克林托克1950年发表的《玉米易突变位点的由来与行为》和1951年发表的《染色体结构和基因表达》两篇论文,了解了她在做些什么工作之后,简直不敢相信,都认为这个女人也许是发疯了。
尽管不被理解,但麦克林托克却不改初衷,坚持她的试验结果。不久她又发现了被称为Spm的另一转座突变调节体系。由于与传统的遗传学观念背道而驰,这使她限于孤立无助的境地。人们用怀疑、惊讶的异样目光看待她。这位原来在美国遗传学界享有盛誉的女科学家(1944年被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45年担任美国遗传学会主席,曾获得多次国家奖励),经受了她一生中相当长时间的孤寂和苦闷,朋友和同事大都和她渐渐疏远,她只好离群索居,几乎成了孤家寡人。
当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遗传学已从微生物遗传学进入了分子遗传学的崭新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雅各布和莫诺用大肠杆菌作试验,提出了乳糖操纵子模型,揭示了生物体内基因调控的机制。这对麦克林托克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她认为乳糖操纵子模型与她的DsAc系统实在是太相似了,她为此专门写了一篇论文《玉米和细菌基因控制体系的比较》发表,以期引起科学界对她的重视。然而,科学界很快接受了雅各布和莫诺的学说,他们两人也因此于1965年获得了诺贝尔奖金,但人们仍然无视麦克林托克的转座因子,仍然把她和她的理论视为另类和异端。
然而,科学理论毕竟是科学理论。真应了一句俗话: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进一步发展,科学家们在细菌、真菌乃至其他高等动植物中都逐渐发现了许多与麦克林托克转座因子相同或相似的现象。例如,1963年泰勒发现噬菌体Mu能随机地插入细菌染色体基因组内;1966年,贝克威斯等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可以整合在染色体上、也可游离于染色体外的F因子(性因子);60年代末,科学家们在大肠杆菌中发现存在所谓的“插入序列”(IS);后又在沙门氏菌中发现了基因的流动性(转座子)和抗药性基因等。这一系列的发现,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回过头来审视麦克林托克在玉米中的研究,特别是通过对麦克林托克工作比较清楚的几位科学家的努力,人们逐渐认识了麦克林托克的研究成果,惊讶她超越时代的科学发现以及她那不屈不挠超越常人的意志和毅力。1976年,在冷泉港召开的“DNA插入因子、质粒和游离基因”专题讨论会上,明确地承认可用麦克林托克的术语“转座因子”来说明所有能够插入基因组的DNA片段。这时,人们才真的对她刮目相看了。现在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麦克林托克才真正是基因调控的“调节-操纵子理论”的先驱。在40年代初期,她完全是通过个人的努力、用传统的遗传学和细胞学研究的手段,得出了“转座因子”的概念,解决了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说她是走在时代前面的人。她的玉米转座因子已在分子水平上得到了证实。科学家们已经从好多种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分离出转座因子,并进行了DNA水平的研究。麦克林托克在半个世纪以前提出的转座因子理论,对于后来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对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转基因研究、癌症研究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开展,无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983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金评定委员会终于把该年度的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这位81岁高龄的、不屈不挠的女科学家。她是在遗传学研究领域第一位独立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也是世界上第三位独立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第一位是波兰著名女科学家玛丽·居里,第二位是英格兰的多罗西·克劳福特·霍奇金,她们两人都是化学家)。虽然这奖金迟到了35年,但麦克林托克终于在她的有生之年看到了科学界对她的承认。�
1992年9月2日,麦克林托克在冷泉港去世,终年90岁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女科学家是谁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女科学家是谁世界上第一位是玛丽·居里Maria Curie。 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她是法国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她被人称为“镭的母亲”,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03年12月,他们和贝克勒尔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中国第一位女性科学家是屠呦呦。
中国女科学家首获诺贝尔医学奖,她是谁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屠呦呦女士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
屠呦呦女士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她是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现者,在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
除屠呦呦女士获奖外,该奖项另外一半由两名科学家共得,为爱尔兰的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的Satoshi ōmura。二人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感染的新疗法而共同获得该奖。
屠呦呦于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祖籍宁波鄞县(今宁波鄞州区)。父亲给她起名“呦呦”,源自中国古籍《诗经》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萍”。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在北大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曾培训中医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前后分别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
谁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女科学家
屠呦呦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女科学家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屠呦呦女士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
屠呦呦女士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她是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现者,在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
为科学献身的女科学家有哪些
为科学献身的女科学家----伊丽莎白·福列希曼·阿夏姆――X光的受害者。
伊丽莎白·福列希曼·阿夏姆(Elizabeth Fleischman Ascheim)(1859-1905),在母亲死后不久,伊丽莎白·阿夏姆嫁给了医生伍尔夫。伍尔夫对威廉·伦琴的新发现X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对X光也很感兴趣。伊丽莎白辞掉了她的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后开始从事电子科学的研究。她买来了一台X光机,放置在她丈夫的办公室里――这也是旧金山的第一台X光机。伊丽莎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操作X光机。她不但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甚至有时候直接把X光对准自己。不幸的是她并没有意识到长期暴露在X光下的后果。1905年,伊丽莎白死于严重的癌症,癌细胞已经扩展到了全身。
为科学献身的女科学家有哪些?
前夕
公元412年,来自耶路撒冷的西瑞尔当上了亚历山大的大主教,这是一个狂热的基督徒.他在全城系统地推行所谓反对“异教”和“邪说”的计划,新柏拉图主义也在“邪说”之例,这对希帕蒂娅是极为不利的.但是希帕蒂娅从不向基督教示弱,拒绝放弃她的哲学主张,坚持宣传科学,提倡思想自由.对那些找麻烦的基督徒,希帕蒂娅毫不退让,常把他们驳得哑口无言。但这不是一个崇尚一理性的社会。那些狂热的基督徒并不指望“说服”这位数学家和哲学家,只想有朝一日拔掉这颗眼中钉.一场有计划、有预谋的暗杀活动正在酝酿之中。
哪些科学家曾获得过诺贝尔奖?
1、袁隆平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生于北京。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2、钟南山钟南山,男,汉族,1936年10月20日出生于江苏南京,福建厦门人,呼吸内科学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的领军人物。钟南山长期致力于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预防与治疗,成果丰硕,实绩突出。2021年11月,担任中国消防宣传公益使者。3、孙家栋孙家栋,男,汉族,1929年4月8日出生,辽宁瓦房店人。他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从事航天工作60年来,主持研制了45颗卫星。担任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总设计师,实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和应用。作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树立了我国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
女科学家丁洁琼简历
女科学家丁洁琼原型: 吴健雄
吴健雄(1912年5月31日-1997年2月16日),江苏苏州太仓人,美籍华人,核物理学家,"东方居里夫人",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
193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获得学士学位,后受聘到国立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后进入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36年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1940年获博士学位,1944年参加"曼哈顿计划",195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1958年升为教授,1958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75年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同年获得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授予她美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勋章。
吴健雄1982年受聘为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女科学家丁洁琼简历是什么?
女科学家丁洁琼原型: 吴健雄
吴健雄(1912年5月31日-1997年2月16日),江苏苏州太仓人,美籍华人,核物理学家,"东方居里夫人",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
193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获得学士学位,后受聘到国立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后进入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36年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1940年获博士学位,1944年参加"曼哈顿计划",195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1958年升为教授,1958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75年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同年获得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授予她美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勋章。
吴健雄1982年受聘为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