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荫槐

时间:2024-06-27 04:30:02编辑:奇事君

郭松龄被张作霖处决后,他的手下去哪了?

郭松龄原本是张作霖的手下,他带的兵也是张作霖的兵。在郭松龄死后,他手底下的将领和士兵都被张作霖收回部队了。为什么会被收回而不是处决呢,一来是因为反张作霖的是郭松龄此人,底下的将和兵只是服从指挥,毕竟在郭松龄反张作霖的时候,不是当着张作霖的面反的,在远离张作霖的地方手下的士兵如果不跟着大部队一起,恐怕在反张作霖的初期就被郭松龄处决了。二来,当时正处于战乱时期,任何一点力量都需要珍惜,郭松龄的士兵是一批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任何势力头目都无法忽视这股力量。能够收归己用那是自然最好不过,毕竟他们也不是主犯。特殊时期需要特殊对待。三来,在那个年代,士兵虽然是一个军队的中坚力量,但是也谈不上什么忠心的问题。谁给他们饭吃,他们就跟谁干。在食不果腹的年代,谈什么忠诚都是扯淡,张作霖很明白这一点。在没有了反抗头目时,他们是一股很松散的力量,不会轻易的就会再次反张作霖。不过虽然当时参与反抗斗争时,郭松龄的手下都被张作霖收归己用了。但是有一个人,却远在日本学习,没有被张作霖收下。这个人就是盛世才,他是郭松龄的女婿,当时在日本留学,所以避过了这一劫。在郭松龄被处决后,张作霖断了盛世才的留学经费,而后盛世才经过多方联系,在冯玉祥等人的帮助下,才完成了学业。然后在回国后很快就在新疆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势力。也算是一只漏网之鱼吧。

郭松龄为什么要背叛张作霖呢?

郭松龄号称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后人,也颇有其先祖的风范。他在奉军之中靠着学生张学良的关系,本来是混得很好的。在郭松龄的改革之下,军需独立在东北军得到实现,他和张学良所带领的二、六两个旅成为了当时东北军的王牌部队。当张学良任第三军军长的时候,郭松龄成为了他的副手,被任命为副军长。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郭松龄带着第三军的人马,一路杀到了秦皇岛,立下了不朽功勋。可以说这么发展下去,等到张学良继位,郭松龄铁定是奉军的二号人物。张作霖也有意将郭松龄培养成为儿子的太子太傅,所以张作霖宁可重用杨宇霆、姜登选等人,也不重用郭松龄,意图很明显,郭松龄是留给张学良的,他不能乱用。可惜郭松龄领会不到这一层意图,他一直记恨这帮跟自己一起出道的人,一个个都成了省督军,可他却还是个副军长。郭松龄心眼小,姜登选的死就是最好的例子。郭松龄和杨宇霆、姜登选、韩麟春等人,全部都是新军的代表人物。他们接受过新式的军事教育,和奉军的老一套做法完全不同。所以在第一次直奉战争战败以后,张作霖痛定思痛,打算重用这帮新军领袖,想要在东北训练出一支可以和日本军队战斗力相媲美的军队。同样是一起出道的人,杨宇霆成了江苏军务督办,姜登选成了安徽军务督办,而郭松龄本来是有机会去安徽做省军务督办的,这个机会让姜登选给抢了。郭松龄心里当然非常不爽,与此同时杨宇霆又成了老帅张作霖的心腹,成天在张作霖身边说小话来掣肘郭松龄。而韩麟春跟姜登选的关系又非常好,总之老郭是被这帮人给排挤到了边缘了。一个成了封疆大吏,一个成了宰相,就郭松龄依旧还是张学良身边的马仔,为此郭松龄心理上极度不平衡。在郭松龄反奉以后,姜登选前来劝阻,郭松龄是前仇旧恨一起算,将姜登选捆起来扔进了棺材里,将他活活给闷死了。郭松龄参加过孙中山的新军,跟张作霖完全不是一路人。郭松龄在1912年就考上了北京将校研究所,隔了一年又考上了中国陆军大学。在这里,他研究学习了3年军事科目,尤其是对德国、日本的军事做了深刻的研究。1916年,毕业以后的郭松龄成为了北京讲武堂的教官。那个时候的读书人,能够走到这一步,其实已经很不错了。可是1917年孙中山在广东组织了护法运动,其中担任广东省省长的朱庆澜居然是郭松龄的老上级,为此郭松龄果断辞掉了公务员的工作,南下投奔到了孙中山的护法军之中。此后郭松龄在这里接触到了最新式的军事实战,也了解到了新军的优势,可惜当时新军政令不一,始终受到地方军阀的掣肘,他还曾经专门为了这件事跟孙中山有过一次长谈。护法运动失败以后,郭松龄在1918年返回东北,这才进入到了奉军之中担任讲武堂教官。所以说郭松龄的教育背景,和张作霖的行事风格,那完全是两个不同的路子。张作霖没有北洋军那种正规军的格局,也没有孙中山护法军的那种新潮。郭松龄对此十分失望,所以郭松龄在取得张学良信任以后,打算利用张学良的关系,对奉军做出改革。不过你是人才,可人家也是人才,像杨宇霆、姜登选包括韩麟春可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们跟随张作霖的步伐,根本就不容许郭松龄做出过多的改革。除了反叛,似乎没有第二条路可以完成郭鬼子的理想了。

上一篇:南沙大桥

下一篇:天才瑞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