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拉简介
50年代中期,正是德国所谓“经济奇迹"的复苏时期,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城中。小城的夜晚十分热闹,市政上层人物经常到灯红酒绿的夜总会寻欢作乐。城市建筑部门从上面新来了一个负责人博姆,他为人正派,一心为公。舒克尔是个靠建房发家的的暴发大亨,常常左右着市政人员的工作,他也经常出现在夜总会里,夜总会最红的歌女劳拉,就是他的情妇,还为他生了一个女儿。
博姆的出现对舒克尔有着很大的威胁,但舒克尔也无法和博姆正面交手,于是他只能采取另一种方法。
劳拉接近了博姆之后发现,这个男人不同于其他出没在夜总会的男人,两人很快相爱了。劳拉长时间在夜总会工作,但内心却渴望正常的家庭生活,渴望一个正直的男人;而博姆并不知道劳拉的一切,却爱上了这个女人,两个人浪漫而伤感地堕入爱河。
博姆终于知道了劳拉的身份,但还是无法停止爱她。最后,所有的上层人士帮博姆解决了一切:劳拉嫁给博姆,舒克尔得到一大宗建房生意,劳拉还得到了夜总会。博姆无力抗拒,只能悲喜交集地站在婚礼的圣坛前。
寓言文学的三个发源地是哪里
世界文学史中,希腊、印度和中国并称三大寓言发源地。古希腊、古印度和古代中国的寓言风格迥异,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中古希腊寓言以伊索为代表,用动物为角色,采用拟人化描写。古印度寓言则多是佛经中的故事。中国古代寓言则大部分是常人体寓言。世界三大寓言虽然各具特点,但是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它们都是饱含哲理的智慧之花。
电影《罗拉快跑》的深层意义和思想是如何表达的?
《罗拉快跑》虽然是由三大各自独立的版块构成,但是这些版块之间的主题、人物、情节等要素,实际上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和紧密的逻辑性。首先是主题的关联性,三大版块的主题都是“爱情”,罗拉的三次奔跑都是为了营救男友。然后是转场的关联性,三次营救中,前两次罗拉身亡和男友曼妮的身亡都以“冥界谈话”作为转场,交代了各类人物的不同命运。整部影片中时间的架构起重要作用,导演没有大肆渲染放大时间而是通过诸多与时间相关的元素、声音以及镜头的改变来体现时间的快慢先后,开场就出现的钟摆、罗拉房间里的钟、超市门口的钟、银行门口老妇人手上的手表、赌场的钟、开场的足球等等都与时间有关。扩展资料:《罗拉快跑》的创作背景:电影片头的叙述来自Hans Paetsch,他是德国最受欢迎的讲童话的人。每个听着童话长大的德国人都能认出他那富有个性的嗓音。导演Tom Tykwer不喜欢墙上的空白,就让影片造型设计师Alexander 在上面画上金·诺瓦克在《眩晕》中的造型,但是Alexander不记得她的样子,Tom建议画她的背影,于是Alexander十五分钟内就完成了作品。
《罗拉快跑》中罗拉遇到的那几个人其后发生的事是什么意思啊?要表达什么啊?
罗拉三次奔跑,自己,曼尼,途中所遇:恶狗和恶男,妇人,男孩,麦尔叔叔的黑色轿车,盲妇,银行女职员,红色救护车。三种不同的命运和结果,让人不禁慨叹命运面前,人类的力量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尽管主人公以相同的姿态,相同坚定的毅力和信念去奔跑,然而短短一秒钟之差就能改变人的一生。想如果不是罗拉慢下来的那一秒,就会如前两次一样麦尔先生的车撞上的是另一辆白色小汽车而不是罗拉,就延误不了麦尔先生接父亲的时间;如果延误不了麦尔先生接父亲的时间会直接导致罗拉见到父亲却拿不到钱,接下来便是她和曼尼的厄运;仅仅那一秒,使罗拉找不到父亲转而走向赌场,以100马克赢得了10万马克获得了希望;男孩把自行车卖给捡到曼尼钱袋子的脏汉加快他的速度,使得从电话亭出来的曼尼刚好逮个正着而追回钱袋;如此等等。无一不昭示着时间和命运紧密相关。当然大部份的电影叙事,无非在诠释因果之间的的周折,《萝拉快跑》的出奇震撼,在于导演Tom Tykwer选择的手法,只见筋骨去除血肉的高速节奏中,萝拉狂奔一路的旁枝末节,即时剪接出穿越时空的因果效应,于是我们看见被萝拉擦撞的保姆,也许因为心情恶劣而起意绑架婴儿,走向牢狱人生,这保姆也有可能因为萝拉的的擦撞一时驻足,接着偶遇慈善团体,渐渐被同化成一个社会义工,这样南辕北辙的人生发展,一桩桩发生在萝拉三次狂奔中,同样的情境,因为一点点随机的无常,演变出完全不同的世界。
帕格尼尼的故事有哪些?
1782年,帕格尼尼出生于意大利港口城市热那亚一个贫穷的家庭。帕格尼尼的父亲酷爱音乐,能演奏各种乐器。帕格尼尼还有一个哥哥,兄弟两个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开始教他们拉一些小提琴曲。帕格尼尼有很好的乐感。5岁的时候,他便能正确地指出哥哥拉小提琴曲中的错误。6岁的时候,帕格尼尼便可以认乐谱了,父亲开始教他作曲。7岁的时候,父亲决定让哥哥陪着帕格尼尼到街上卖艺挣钱,帕格尼尼开始了他的卖艺生涯。兄弟俩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被全部抢走,帕格尼尼小小年纪便尝尽了人间的艰辛。三年过去了,在长期街头演出中,帕格尼尼的技艺日渐成熟起来。一天,帕格尼尼正在街头演奏的时候,热那亚音乐厅的老板恰好路过。他想不到美妙的音乐竟是出自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之手。于是他走到帕格尼尼跟前说:“你敢跟我到热那亚音乐厅去演出吗? ”“我想我可以试试,先生。”该他出场了,拿着自己的小提琴从从容容登上舞台,他向观众深深鞠了一躬,开始投人地演奏。琴弓在琴弦上欢快的跳跃着,如水的音乐从琴弦上倾泻而下,一曲完了,掌声如雷鸣般响起。人们高声欢呼“再来一曲!”。12岁,他向当时意大利著名的小提琴家亚历山德鲁•罗拉学习。三年后,帕格尼尼开始跟随当时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费尔蒂南德•帕耶尔学习作曲。他学习非常投人,经常半夜三更爬起来写曲子。这段时间他创作了《军队奏鸣曲》、《魔女》、《拿破仑奏鸣曲》等经典名曲。1798年,帕格格尼尼已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了。尼可罗·帕格尼尼(NiccoloPaganini) ,1782年10月27日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1840年5月27日逝世,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他的技巧影响了后来的小提琴作品,也影响了钢琴的技巧和作品。
帕格尼尼的故事
帕格尼尼的父亲是一个爱好音乐的商人,在帕格尼尼3岁时就开始教他小提琴演奏技巧,后来又让他师从小提琴家塞尔维托·科斯塔学习。帕格尼尼8岁时便创作了他的第一首小提琴奏鸣曲,并能演奏小提琴家、作曲家布雷尔的协奏曲。9岁加入市立歌剧院的管弦乐团。11岁就登台演奏自己创作的《变奏曲》。12岁时把《卡马尼奥拉》改编成变奏曲并登台演奏,一举成功,轰动了舆论界。随后又赴帕尔玛,师从当时最著名的小提琴家罗拉和指挥家帕埃尔学习。返乡后,每天大约用12个小时练习自己的作品。13岁开始在意大利北部旅行演出。1797年之后,他的琴声又遍及法、奥、德、英、捷克等国。他高超的演奏技巧,曾使在病中的老师罗拉跳下病榻,自愧无颜为师。法国著名小提琴家罗多尔夫·克罗采听了帕格尼尼的演奏,也为他惊人的技巧而目瞪口呆,甚至在日记中写道:“犹如见到恶魔的幻影”。为此,人们也就把帕格尼尼的演奏称作“恶魔的演奏”。
1800年那年,帕格尼尼无论到哪里演出都大获成功,收入颇丰,可是源源而来的金钱,又因他嗜赌的恶习而输的精光。据说他父亲也是个赌徒,有一次竟然把帕格尼尼的小提琴作为赌注输掉了。在帕格尼尼为演出无琴发愁之际,一位名叫皮厄·里沃隆的法国商人借给他一把瓜尔内里制造的名琴“卡隆珀”,这使演出大为增色,获得巨大成功。里沃隆非常感动,对帕格尼尼说:“这把名琴就送给您了,但请切记千万不可给别人。” 帕格尼尼感激之余,一生遵守了这一约定。在他去世后,后人遵照他的遗嘱将这把小提琴交于日内瓦博物馆收藏。
1801年起的五年间,他忽然隐居起来,据说在练习吉他和务农,也有人说是为了与一位年长而富裕的寡妇之间的恋爱而躲避起来。此间,他完成了六首小提琴与吉他合奏的奏鸣曲。1805年,23岁的帕格尼尼复出赴意大利各地演出。他的演奏技巧又有了进一步发展,被拿破仑的妹妹莉萨·波拿巴·巴乔基聘为皮昂比诺的音乐指挥。三年合同期满后,帕格尼尼的踪影再次消失了。1814年再度复出,在意大利许多城市举行演奏自己作品的音乐会。1828年维也纳、1831年在巴黎和伦敦的演出均引起轰动。1833年定居巴黎。1839年去马赛,然后去尼斯,并于此地去世。
帕格尼尼开拓了近代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成为名震欧洲的最著名小提琴家。他的演奏技巧高超,表情丰富,情绪激奋,如痴如醉,引人入迷。他常在音乐会上才华横溢地即兴演奏。为了炫耀技巧,他甚至故意弄断小提琴上的一两根弦,然后在剩下的琴弦上继续演奏。他的作品和演奏技巧几乎慑服了欧洲所有的艺术家,如文学大师司汤达、巴尔扎克、梅涅、大仲马,音乐大师肖邦、舒曼、李斯特等,听过他的演奏无不为之激动不已。他对肖邦、柏辽兹尤其是李斯特等人的音乐创作,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柏辽兹还应帕格尼尼之邀写了一首突出中提琴的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献给他。而帕格尼尼虽从未演奏此曲(可能是嫌技巧不够辉煌),但仍然慷慨地增送给在生活困境中苦苦挣扎的柏辽兹2万法郎。
帕格尼尼在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却备受疾病的折磨。他从小就病魔缠身,一生中几度死里逃生。46岁时,突然牙床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几乎所有的牙齿。牙病初愈,又染上严重的眼疾,幼小病弱的儿子于是成了他的“拐杖”。1828年以后,他的演出越来越少。过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癌等疾病不断向他袭来,后来他的声带也坏了,成了哑巴,只能靠儿子按他的口形作翻译来与人沟通,可见他一生的成就来得多么不易。
帕格尼尼是一位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但为了隐藏自己独创的演奏技巧,他不肯将自己的作品出版。他去世10年后,人们才将他的作品编辑出版,总共包括:50首小提琴曲杰出,其中《二十四首随想曲》的某些部分曾被李斯特、舒曼、勃拉姆斯、拉赫玛尼诺夫等人改编成钢琴曲;12首小提琴与吉他奏鸣曲,其中6首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吉他的四重奏;6首小提琴协奏曲,其中《b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钟声》)是他的代表作,主要特点是演奏技巧精湛,尤其是首尾两个乐章遥相呼应,精彩迷人,无愧于它的标题《钟声》。作品1851年刚出版,李斯特就立即将它改编为同名钢琴练习曲。原作与改编曲双双传于后世,至今仍是音乐会上常见的曲目。他还创作有吉他曲200首,以及其他各种室内乐作品等。
一、独弦操圣手
意大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帕格尼尼(1782-1840)是一传奇式的人物,他创作和演奏过不少小提琴"独弦操"。他在G弦上的不可思议的绝技,传说是在监狱里练就的。他曾因杀妻坐牢,看守准许他演奏只有一根弦的小提琴做为消遣,他就在这根G弦上练出了真功夫。
1805年3月,拿破仑的姊妹卢卡和皮翁博公主埃丽萨·巴切科契请他到她的宫廷里当乐长,每两星期在宫廷音乐会上演奏一次。公主嫌他的泛音刺激她的神经,常常不等他演毕就离席,但还是十分欣赏他天才的创造力,经常鼓励他发掘小提琴上的新效果。
当时有一个贵妇人和他相恋,要求他写一首只用两根弦演奏的《爱情场面》。他用E弦代表女子,奏出求爱的旋律;用G弦代表男子,奏出了热情的回答;最后, G弦和E弦上的双音结合成爱情的二重唱。贵妇人听了他的演奏大为感动。
公主把帕格尼尼捧上了天,她用最婉转的语气对他说:"你刚才演奏了在两根弦上无与伦比的东西,能不能在一根弦上发挥你的天才呢?"帕格尼尼答应试试看。几星期后,他果然写出一首用G弦演奏的军队奏鸣曲(作品31号),标题是《拿破仑》。8月,在广大宫廷听众之前演奏了这个作品。他后来所作的《玛丽-路易丝奏鸣曲》(作品65号)、《宣叙调和三首咏叹调的变奏曲》等,也都是专用G弦演奏的"独弦操"。
二、吉它艺术的忠实探索者
帕格尼尼这个名字,总是与小提琴有着不解之缘。但是,帕格尼尼在吉它方面的造诣,则鲜为人知。事实上,帕格尼尼不但会演奏吉它,而且完全称得上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吉它家。帕格尼尼为了潜心研究吉它,曾放弃了公开的小提琴演奏活动达数年之久。
欧洲的古典吉它艺术在十八世纪曾盛极一时,这与当时的几位吉它艺术家如索尔、阿瓜多、朱里亚尼的努力倡导是分不开的。这几位杰出人物作古之后,欧洲古典吉它艺术一时趋向衰落,直到十九世纪中后期才得以复兴。
帕格尼尼研究吉它的时代,正是古典吉它艺术处于低潮之时。他将许多吉它演奏技法有机地"移植"到了小提琴上,大大增强了小提琴的表现力。帕格尼尼一生留下了大量的小提琴作品,也留下不少吉它曲,都堪称艺术精品。有趣的是,他的小提琴曲几乎都以技巧艰深而著称,但他的吉它曲却很少有"炫技之作",大多平易而优美。
帕格尼尼是吉它艺术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这不仅是因为他留下了几首堪称珍品的吉它曲,更重要的是在于他在吉它艺术处于低潮之时对吉它艺术苦心扶植,为吉它艺术在十九世纪中后期的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罗拉快跑》中人物的变化意味什么?
从某程度上讲,《罗拉快跑》与《大话西游》有惊人的相似。第一,两个导演像是在做flash,一帧一帧地改,每一次在时间上都有区别,但区别是些微的,但偏偏这种些微的不同影响了整个情节,或者说是主人公的命运:至尊宝跑慢了两步,白晶晶自杀了;罗拉迟了一秒,曼尼死了或她自己死了。第二,它们与以往的“时光倒流片”都有所区别:历史改变了。
在《大话西游》中,周星驰很好地利用了吴孟达(即后来的猪八戒?),他的三次不同反应是对正儿八经的“时光倒流”的戏谑性的解构,他在提示观众:其实并非所有人都被蒙在鼓里的。同样的,在《罗拉快跑》中,这个角色由银行门口的警察担任。有人说,整个片子其实是在模拟一场电脑游戏,而警察则是这个游戏的监督人。无论如何,当罗拉快跑第二次replay,警察在门口对她显露出的那玄乎的笑容,便让观众不禁问到:难道他知道了吗?
但是《罗拉快跑》的时光倒流是不合逻辑的,不像《大话西游》,它没有道具。每一次倒带,首先是主人公的其中一位将要死了,他(或她)睁着圆圆的眼睛,那一刻,通过主人公的视觉插入一个特殊的场景:镜头朦胧并泛红,两个主人公在赤裸着对话。将要死的一方就会成为提问者。第一次,罗拉问曼尼“你爱我吗?”;第二次,曼尼问罗拉“如果我死了你怎办?”然后装钱的袋子掉下来了,接着袋子换成了罗拉家的电话,之后罗拉又开始奔跑,罗拉的妈妈仍在背后喊道:买瓶洗发水回来。换个角度说,正是这个问题让死者复活了,因为他(或她)没有找到答案,所以“我不想,我不想离开”。也就是说,《罗拉快跑》中,让时光倒流的是人物的意识。
观众也许会因此产生怀疑,因为后面整个情节发展的前提可能是错误的:罗拉究竟能否真的能让时光倒流?如果不行,则故事只是发生在罗拉的死前所产生的错觉当中,就像《英雄》中的用意识来比武一般,只有第一个故事是可信的,因为之后发生的事情违反了逻辑,或说人们的经验。
但是电影用了一种方法来让观众暂时打消了对这个漏洞的质问:打造一种更为强势的逻辑,至少在片子当中。《罗拉快跑》的快节奏、人物任务的简单及艰难性、20分钟倒数时间造成的压迫感,这些元素足以让观众忘却逻辑。之后有人在评论中问道“罗拉为什么不打的?”若如此问下去,还可以有“曼尼为什么不逃跑?”“流浪汉为什么不早逃之夭夭?”之类的问题,但这就显得很没趣了。
补充一点:
若对比三次时光倒流中,人物经历的事件、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他们最终的结局,也许可以说,《罗拉快跑》还是富有一定教化含义的:导演在试图告诉观众,像打劫、威胁这些非法手段都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他宁愿赋予罗拉一种超能力,让她名正言顺地通过“正确”的手段达成目的。
只是当最后一次,罗拉站在十字路口寻找曼尼,结果发现曼尼已经顺利地将问题解决了的时候,罗拉的脸上反而显露出呆滞、无措的神情。或许是罗拉猛然发现了自己的奔跑、自己的千方百计其实毫无意义,就像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所意识不到的——因为大家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总有一定目的,也就是有意义所在,但意义可能突然消失;又或是像片子开头所说的,罗拉在问自己一个这样的问题:“一个答案将衍生一个新的疑问,而下一个答案又将衍生下一个疑问,如此循环不止。但最终,会不会永远是相同的疑问?并且永远是相同的答案?”
不知道,我们又回到了探索的起点。
《罗拉快跑》里三次跑的含义
(一)罗拉第一次疾走
当罗拉接到求救电话后,立马思索着该问谁借10W马克来挽救男朋友曼尼的性命,经过一系列的脑电波搜索,锁定了自己的父亲。女儿向父亲要钱理因说是天经地义,其实是罗拉不成熟一面的展现,毕竟人生是靠自己的努力而生存的,依靠别人的支援只能解燃眉之急,不能除长久之痛,这场景隐约暗示了罗拉是一个非自立的红发毛头小孩。跑到了父亲的办公室后,却被父亲拒绝。在这过程中,罗拉没有任何反抗,顺其自然地被父亲赶出大厦。在绝望当中,与曼尼共同抢劫了超市,仓皇而逃中被警察打死。
这的的确确是悲哀的一面,强烈衬托出女性地位的卑微,也反应出了女性精神的劣根性,依赖型,失败性。
(二)罗拉第二次疾走
第二次奔跑,罗拉选择了比第一次合适的路线,因而在时间上也有了明显的缩短。在进入父亲的办公室后,与父亲直接冲突,并用保安的枪对准了父亲,强迫他交出10W马克的现金。女儿的这一态度,把父亲吓了个魂飞魄散。这段影片的内容,与罗拉的第一次遭遇有了质的飞越,罗拉懂得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懂得了与凶残的男性面对面的对抗。但罗拉还是没有成熟,因为她依旧跑到父亲的办公室,依靠亲人的力量来维持自己的生存。所以,这次奔跑的结果还是失败的,曼尼被卡车撞死。但这次的奔跑却跑出了女性的呐喊,跑出了女性的执着,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是值得肯定的。
(三)罗拉第三次疾走
罗拉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忽略了客观因素,直击父亲的办公室。由于时间掌握的原因,父亲已经离开办公室,失望的罗拉只能依靠赌博来为自己争取一丝希望。就是因为这个场景的出现,罗拉彻底抛弃了男性的救助,也彻底抛弃了自己的依赖思想。赌博中,罗拉的大声嘶吼,吼出了女性的自强,吼出了女性的自信。
三次疾走,一次比一次激情,一次比一次接近成功,这是女权胜利的象征。其中也不能忘记影片出现的二个重要的镜头,这两个镜头也能够充分反应罗拉的性格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