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附中有几个校区
西师附中有几个校区介绍如下: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有四个下属学校。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西南大学银翔实验中学、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重大校区、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两江校区。西南大学附属中学(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Southwest University),简称“西南大学附中”或“西大附中”,是西南大学的教育实验基地,是教育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区域)合作体成员;1978年被列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 2001年被列为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扩展资料学校沿革: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1914-1935),1922年附设初中班,1924年附设高中班;1935年更名为重庆市女子师范学校(简称渝女师),中途高初中停办两年,重庆市女子师范学校附属中学高中部(1939-1944);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42-1950)(1939,第三战区服务团第八、第四中山中学班,1941年分别更名为国立十七中之女中分校和初中分校;1942年,以这两校为基础成立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44年,渝女师高中部并入,1946年国立二中本部之200余师生并入);北碚二中(1951);西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52-1985。其间,1972年为重庆市102中);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85-2011),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11-2019)。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哪里?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介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西北师大附中”)是由甘肃省教育厅和西北师范大学共同领导的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名称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所在地区甘肃兰州学校地址甘肃兰州安宁区十里店南街21号学校电话学校源起于1901年创建的北平“五城学堂”,前身为国立北平师大附中。1937年秋,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已有36年办学历史的北平师大附中被迫随北平师大、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等西迁西安,称名国立西安临时大学高中部。1938年春,西安临大改称西北联合大学,临大高中部随之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附中,校址由西安迁陕南城固。1939年秋,西北联大师范学院奉令独立设置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附中随之更名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43年,附中随西北师院迁至兰州。1988年9月,西北师范学院改称西北师范大学,附中随其定名为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并沿用至今。学校在兰州办学以来,成为甘肃省首批省级重点中学和首批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近几年,多次荣获全国及省级荣誉称号。为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成长发展路径,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化素养的高层次人才,西北师大附中自2008年设立国际部并开办“国际高中实验班”,为学生选择就读国外高等教育搭建了广阔平台。国际班规模、开设国际课程门类、学生被国外名校录取情况等国际教育重要指标均列全省中学之首,居全国公办国际教育前列。学校长期开展中外学生文化交流活动,2006年被国家汉办确立为“汉语国际推广中学实习基地”,面向世界各国招收中学留学生。学校是中美“千校携手”项目示范学校,是中法“百校交流计划”项目学校。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职称比例协调。校园占地156亩,教育教学设施先进,校园环境优雅,为学生学习、寄宿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学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60多所国内“双一流”及高水平知名大学的优质生源基地,是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学分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会员学校、全国部分师大附中合作体成员校、中国高中六校联盟成员校、中国C20慕课联盟发起学校,美国大学理事会(AP)会员学校、英国剑桥考评委员会(A-Level)国际学校、GAC-ACT国际课程教学中心、世界名中学联盟成员学校,也是教育部考试中心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办学成绩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西北师大附中秉承“勤慎诚勇”校训,不断发扬优良办学传统,以启迪有方、英才辈出而闻名遐迩。学校在京育才,业绩斐然;西迁办学,成果丰硕。中国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院士孙鸿烈,美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数学家、逻辑学家王浩;中国科学院、工程院资深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高温合金之父”师昌绪,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枪王”朵英贤等11名院士,以及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香港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野生动物保护专家、“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吕植等,是学校西北办学以来新老学子的杰出代表。西北师大附中毕业学子,大多数到重点大学学习,成为各行业、各领域的翘楚、栋梁。新世纪、新阶段,西北师大附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不断创新育人模式,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高考、学科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毕业生被“双一流”及海内外其他知名大学录取人数等教育教学重要指标稳居甘肃省同类学校之首,对甘肃省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示范与引领作用。以“鸿宇”理科实验班、“北辰”人文实验班、“昌绪”工程实验班、“永蒸”创新实验班、“国际英才班”等为代表的多元育人模式,文理相融,特色鲜明,立足本土,面向世界,为优秀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学习、成长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