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秘谱

时间:2024-06-24 02:11:14编辑:奇事君

鸳鸯秘谱的新版图书

出版时间:2002-6 第一版,第一次发行,共发行3000册出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册数:彩图版全二卷《鸳鸯秘谱》原价1280元 现价 640元自古以来,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严格约束下,有关男女两性关系的艺术形式,一直只以极为隐秘的方式创作与流传。尤其是 秘戏图这一声名狼籍的艺术门类,历来负有宣淫、纵欲之恶名,不仅难登大雅之堂,且屡遭禁毁之甚,尤烈于淫词小说。帮数百年以降,能流传仅存之物,备极稀罕,非常人所能眼见。 《鸳鸯秘谱》又名《风流绝畅图》,每图配词一首,约成书于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8年)被列入《禁书总目》,自此历朝均严饬查禁,再未开刻,仅以原刻本传世。此次获准影印出版者,为清大内藏本,于清宫藏书中亦属珍稀善本之列,上有明清收藏大家、观览诸王、皇子及帝后钤印,版本价值极高。本画谱的发掘、整理与出版,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五十余年间尚属首次。无数专家、学者、艺术家、收藏家、文物工作者为之付出了大量心血。以蓝、紫、朱、黛、黄,再加墨共六色套印。因通帙施以彩墨水,其人物肤色、衣履饰物,窗帏器物均套印极佳。红花绿叶,亦栩栩如生。为中国古代套色版画中屈指可数之珍品。各大私人藏家、私家藏书楼精美钤印,明王室、清皇室收藏、御览印鉴;天一阁、海源阁、铁琴铜剑楼、钱曾等大藏家赫然在列,美轮美奂,实为清内府藏品中之无价之宝。保持明代画谱最喜用之特六开宋版大版式,白口单边,清水双线订结。古法小批量手工特制桑皮纸:纸质疏密得当,色泽苍劲古润,原作墨韵笔意神完气足,向为藏家所爱。原谱每画均配有当时流行之浓词艳曲,以宋代瘦金书摹写,字划刻手,悉出扬州名刻之手,愈添风流本色,堪称字画双绝。按传统选材工艺要求,以梨术、枣木制版,足以表达刀法与笔锋,充分传达中国古代版画精神,亦符水印特点。“金镶玉”:明代珍贵刻书常用函套制法,古雅高贵,为书增色不少每幅图所配的诗或小曲儿非常有价值,口语化而极有文采。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如下:一、区别1、定义不同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2、表现形式不同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 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二、联系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文学不同于历史,文学源于历史,同时又虚构部分,同时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价值观的影响,会对历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得文学又更多的感情色彩。经过文学的加工,历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历史又给了文学创作更多的源泉的灵感。扩展资料历史本身就有很好的文学性,因为历史中隐藏着许多文学性的奥秘。历史是一种天工,其中包含的因果和哲学奥秘,绝不会因为作家个人的情绪和价值观而发生变化。人们常说:“生活比小说更精彩。”生活就是正在发生的历史。文学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做梦,就是作家通过虚构来营造一种梦境。另一个作用则恰好相反,不做梦,而是在细致地观察和了解事实之后,用文学更深刻、更形象地表现这些事实。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说的就是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这恰好也是《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关系,《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之间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并不存在价值观的彼此对立和历史事实的全然不同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三国演义》使用了很多有意思的文学手法,来表现《三国志》里面所记载的历史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国演义》其实就是一部历史书,它的历史学价值可以与《三国志》相得益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同治二年的鸳鸯秘谱是谁的作品

唐伯虎。
鸳鸯秘谱又名《风流绝畅图》明刊套印本,折装本,一册,版框22×22cm。此本前图后文,缺第三图。蓝黑红黄四色套印,首有东海病鹤居士序,题丙午(1606)年春,序后有“黄一明镌”字样。据称唐伯虎绘有《风流绝畅图》一套,共二十四幅,甚为有名。


咸丰皇帝喜欢看春宫画,尤其是套色彩印的春宫画册。中国绘画的线描技艺堪称一绝,特别是套色印刷的线描技艺,使充分表现肉体之美的春宫画,获得了普通色块套版技术所不能获得的、前所未有的鲜活灵妙,使整体画面栩栩如生。这种春宫画,唤醒沉睡的欲望,生动的线条,仿佛对肉体的欲望呼之欲出。最入咸丰欲望之眼的是明代的春宫画,其中,极品之作的就是明神宗时期所问世的早期明代春宫画册,四色套印,以黑、蓝二色为主调,配以红色和绿色,经典作品就是《风流绝唱》、《花营锦阵》、《鸳鸯秘谱》以及《繁华丽锦》、《江南销夏》等。

鸳鸯秘谱简介
《鸳鸯秘谱》又名《风流绝畅图》,每图配词一首,约成书于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8年)被列入《禁书总目》,自此历朝均严饬查禁,再未开刻,仅以原刻本传世。此次获准影印出版者,为清大内藏本,于清宫藏书中亦属珍稀善本之列,上有明清收藏大家、观览诸王、皇子及帝后钤印,版本价值极高。
本画谱的发掘、整理与出版,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五十余年间尚属首次。无数专家、学者、艺术家、收藏家、文物工作者为之付出了大量心血。以蓝、紫、朱、黛、黄,再加墨共六色套印。因通帙施以彩墨水,其人物肤色、衣履饰物,窗帏器物均套印极佳。红花绿叶,亦栩栩如生。为中国古代套色版画中屈指可数之珍品。
各大私人藏家、私家藏书楼精美钤印,明王室、清皇室收藏、御览印鉴;天一阁、海源阁、铁琴铜剑楼、钱曾等大藏家赫然在列,美轮美奂,实为清内府藏品中之无价之宝。保持明代画谱最喜用之特六开宋版大版式,白口单边,清水双线订结。
古法小批量手工特制桑皮纸:纸质疏密得当,色泽苍劲古润,原作墨韵笔意神完气足,向为藏家所爱。原谱每画均配有当时流行之浓词艳曲,以宋代瘦金书摹写,字划刻手,悉出扬州名刻之手,愈添风流本色,堪称字画双绝。
按传统选材工艺要求,以梨术、枣木制版,足以表达刀法与笔锋,充分传达中国古代版画精神,亦符水印特点。“金镶玉”:明代珍贵刻书常用函套制法,古雅高贵,为书增色不少每幅图所配的诗或小曲儿非常有价值,口语化而极有文采。


历史的意义

历史从字面上看的意思是发生过的事情,通过文字记载的方式记录下来,使得后人可以对此有所了解。
我认为:
历史的存在可以让我们知晓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在出现相似情况时可以进行参考,使得我们少走弯路;
可以让我们从中总结事物发展的规律,并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与变革;
可以给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精神上的支持,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在人们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面对困难时众志成城;
可以坚定我们的目标,在对未来彷徨与不确定时增强信心,确保不会迷失自己的道路;
可以从中汲取知识,更加从容地面对挑战。

历史主要起的是参考作用,他的作用是无形的,究竟是助益还是阻碍要看是被如何理解如何使用。在我看来,逃避历史就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做法,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出于维护和谐的需要,可以是出于维护政权的需要,也可以是为了通过行为来获取更高的利益或是其他理由不一而足。


奇皇后第六集简介

6集剧情  承娘找到兼秉洙,装着不知道兼秉洙是叛徒,把他带到皇太弟的棺材前。兼秉洙确认皇太弟已死叫出同党,控制了承娘。  燕帖准备废除王裕的高丽王,作为城献给元朝。王裕此刻谎说皇太弟是他所杀,想要一人拦下罪名保住百姓。  兼秉洙报告皇太弟尸首找到了,唐其势闲臭让伯颜确认,伯颜无意间发现皇太弟还活着便帮着隐瞒。  皇太弟被抬进大殿,承娘大喊“皇太弟还活着”。皇太弟跳出臭气熏天的棺材,承娘让他澄清大青岛事件。伯颜心想皇太弟如果澄清肯定会死,突然皇太弟装着晕倒了。  皇太弟被燕帖等人带去医治。王裕高兴的抱着承娘,因为承娘还活着。  皇太弟继续装昏迷,燕帖支走张顺龙。得知是儿子唐其势检验皇太弟的尸首便拔刀要杀他,沈王跪地求情。燕帖失望的让伯颜、脱脱看守皇太弟。  伯颜说皇帝已死,皇太弟直接坐了起来忧伤道:燕帖不会承认他为皇帝的。伯颜想到了办法。  承娘见奇子敖被折磨的不成样子很难过,奇子敖抗拒接近他的人,承娘哭着把项链塞进奇子敖手中。奇子敖高兴的抱着承娘在她手上写“死前还能见到她就知足了”。  伯颜不想让皇太弟澄清大青岛的事实,这攸关天下霸权。皇太弟认为自己跟承娘有约定,脱脱说先皇死在谁手里大家心知肚明,只有做了皇帝才能为先皇报仇。  沈王痛打兼秉洙,兼秉洙决心要杀了承娘。  皇太弟当着众人面犹豫很久谎说是奇子敖带兵要杀他。承娘撕心裂肺的让他说实话,可皇太弟不改口。  承娘被关进跟父亲一个牢里,奄奄一息的奇子敖留着血泪在承娘手上写“原谅爹没能保护你娘”,便死去。承娘哭喊了很久。  皇太弟单独召见了燕帖,跪下求燕帖饶他一命。燕帖叫他起来准备当皇帝,皇太弟记着伯颜说过一定装着把燕帖当作至尊,愿意当傀儡。燕帖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控制的皇帝,便要求让女儿答纳失里做皇后,皇太弟赶忙答应了。皇太弟心想:没能兑现与承娘的约定,但自己活了下来一定会补偿的。  承娘抱着奇子敖的尸体,决心要杀了皇太弟。  皇太弟坐在高丽王位上宣布废除高丽王,让该国献上贡女和宦官还有其他贡品。  皇太弟准备回元朝叫沈王走进些,小声说:我会记得你要杀我的那副嘴脸的。沈王决定自己亲自去元朝送贡女,亲自要回王位,不然自己做王会成为一场空梦。  沈王把承娘的名字列为宦官里作为报复。王裕也被带进了去元朝的队伍里。燕帖曾交代唐其势好好照应王裕,因为他是真正的英雄。  王裕求情让大家休息,进帐篷给贡女送吃的,贡女们憎恨无比的出去了。唐其势命人杀掉阻碍行程的女子,王裕拔刀阻止。唐其势用箭射伤了王裕,射第二箭的时候承娘使劲扑了过去,王裕的肩膀受了伤。承娘保证自己会带着高丽王,不会落队的。承娘便用担架拖着昏迷的王裕跟在后面。  皇太弟继承了皇位,封为元顺帝。  皇太后听说元顺帝要娶答纳失里很不同意,伯颜得知听此也很气愤,怪元顺帝不跟他商量,私自做决定。伯颜说答纳失里性格恶劣,边走边感叹元顺帝是个废材。突然燕帖出现叫伯颜去讨伐突厥,不成功就别回来。  一直在暗中跟队的朴副将决心要杀了兼秉洙,这时被崔武松勒下马,大家才知道朴副将还活着。  元顺帝还在担心答纳失里的性格,这时答纳失里下了轿子,答纳失里的看着英俊的元顺帝发了呆,两人的第一印象很好。  唐其势总觉得承娘身上有女人的味道,这时他过来趴在承娘的肩上闻了闻,便顺便扯开了衣服,唐其势惊呆了。


秘戏图大观的作者简介

高罗佩(1910~1967),字芝台,是罗伯特·汉斯·古利克的中文名。高罗佩是荷兰汉学家、东方学家、外交家、翻译家、小说家。作为荷兰职业外交官,他通晓15种语言,曾派驻泗水、巴达维亚、东京、重庆、华盛顿、新德里、贝鲁特、大马士革、吉隆坡等地,职务从秘书、参事、公使到大使。尽管仕途一帆风顺,但流芳后世的却是他的业余汉学家的成就,荷兰人对中国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应归功于他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他的侦探小说《大唐狄公案》成功地造成了“中国的福尔摩斯”,并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在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中文名:高罗佩外文名:罗伯特·汉斯·古利克国籍:荷兰出生地:荷兰扎特芬出生日期:1910年8月9日逝世日期:1967年9月24日职业:荷兰职业外交官,汉学家毕业院校:莱顿大学代表作品:《大唐狄公案》》(Celebrated Cases of Judge Dee

唐伯虎等四大才子的历史真实介绍

江南四大才子 真实历史的唐伯虎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唐寅曾祖父起,世代在苏州经商,父母在皋桥开设酒肆。唐寅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文选》等史籍。喜爱绘画,稍长即拜名画家周臣为师,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16岁时参加童生试,经县试、府试、院试,高中第一名案首。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次年,唐寅进京会试,因涉嫌程敏政受贿案,贬谪往浙江为吏。唐寅耻不就官,归家后纵酒浇愁,傲世不羁。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闵、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唐寅擅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传世作品有《骑骡归思图》、《秋风纨扇图》、《李瑞瑞图》、《一世姻缘图》、《山路松声图》等。诗词散文有《六如居上全集》。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有学圃堂、梦墨亭、竹溪亭、蚊蝶斋等(亦称唐家园,遗址在今桃花坞大街)。他的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 唐寅晚年,精神空虚,“皈心佛乘,自号六如”,思想趋向解脱颓唐,又将自己的屋舍改称为庵。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享年54岁。唐寅墓位于虎丘区,经整修,1986年10月22日对公众开放。 由于其潇洒飘逸、傲世不羁,又治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章,仕女画登峰造极,故被后人误解,留传许多风流传说,如“唐伯虎三点秋香”等。其实他坎坷一生,贫困凄苦。可谓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无以报国的典型。 风趣洒脱的祝枝山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江苏长洲(苏州)人,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与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5岁时就能书一尺见方的大字,9岁便能作诗文,被称为“神童’。10岁已博览群书,文章瑰丽,才智非凡。7岁即中秀才,32岁中举人,曾任兴宁知县、应天府通判等官。由于生性佚荡,不满官场腐败之风,遂借故辞官回苏,广交朋友,召客豪饮,烧酒解愁,以泄愤世之情。 祝枝山集各书家之长,领一代风骚,是吴门书派中“明中期三大家”之一。其书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赵孟?#092;书法之神,扬晋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唐怀素草书之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发展为自己的独特狂草,被誉为“明朝第一”,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祝允明虽无名画,但也能画画,唯很少动笔,传世之作更少。 祝枝山为人风趣洒脱,才华横溢,好游山玩水而不拘小节。由于祝允明有不胜枚举的趣事轶闻,是极现成的创作素材,所以他常以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乐于助人的形象出现于《三笑》、《王老虎抢亲》等众多的戏曲艺术作品中。 祝枝山尚有《江海歼渠记》、《新闻记》、《九朝野记》、《枝山前闻》、《浮物》、《老怪录》、《苏材小纂》、《怀星堂集》等书传世,并编有《兴宁县志》。 嘉靖五年(1526年)卒,享年67岁。祝枝山死后葬于苏州近郊横山祝氏祖坟,但沧海桑田,坟已夷平。 书画双绝的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文征明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及父亲都是文学家。但文征明幼时并不聪慧。稍长,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终于“大器晚成”。 文征明擅长山水,亦工花卉、人物。早年画风细谨,中年较粗放,晚年渐趋醇正。传世佳画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湘君夫人图》、《石湖草堂》、《石湖诗画》、《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等。 文征明还工行草书,尤擅小楷,篆、隶、正、草无所不能。所书四体千字文,成为后人临摹的范本。他与祝允明、王宠,同被誉为明代中或书法“三大家”。他的传世书作有《醉翁事记》、《股王阁序》、《赤壁赋》等。 文征明卒于1559年,是“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墓在吴县陆墓文陵村。现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徐祯卿简介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与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16岁著《新倩集》,即知名于吴中。但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与文征明合纂《太湖新录》,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同年中进土,后被授予大理寺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 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及第后与明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交游甚密,悔弃少作,齐倡复古。与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并称“前七子”。所作《谈艺录》,只论汉魏,六朝以后不屑一顾,阐述重在复古之论。其诗格调高雅,纵横驰骋于汉唐之间,虽刻意复古,但仍不失吴中风流之情。 徐祯卿后期信仰道教,研习养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师,年仅33岁,其墓葬于虎丘山西麓万点桥的郁家浜北端。徐恢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胜野闻》、《异林》等。


上一篇:深圳动物园

下一篇:狗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