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诚法师

时间:2024-06-14 23:21:18编辑:奇事君

一诚法师的出家苦修

一诚法师,1926年出生于湖南一户农家。自幼厌荤茹素,由于家贫,不到十岁就随父亲学习石工与建筑技术。十五六岁时,常随同亲友去附近乌山寺上香礼佛。不久,即拜师,皈依三宝。在皈依师的教诲下,习修念佛法门。一九四八年的一天,在乌山寺大殿拜佛时,看到殿内庄严无比尊尊佛像,像前腊烛明燃,滴滴烛泪顺流而下,顿时心里充满欢喜,于是情不自禁地脱囗诵道:“今来无三字,皈依故佛前,……乌山寺姻渺,灯光用大千。”在场的人听到之后很是惊讶,认为他夙愿早具,善根具足。其中有位师伯说,这人有禅缘宿根,悟性高,参禅有望成大器。皈依师果然教云生改修参禅。六月,周云生辞别双亲,投奔湖南长沙县(今望城县)黄金园乡洗心庵,礼明心为师,剃度出家,承临济宗派,法号一诚,字悟圆。此后,随明心学习佛法,习修仪规,尤其潜心于《金刚经》多有体验。 一九五六年夏,听到现代禅宗泰斗虚云卓锡于江西永修县云居山的消息,当即前往亲近。冬,由虚云亲任得戒和尚,一诚在广东南华寺受具足戒。此后返回云居山,自觉刻苦修持,认真实践百丈禅师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遗训,勤奋劳作,得到虚云的赞赏。从此,师精进猛作,真参实修。与此同时,在真如禅寺的修复重建工程中,师负责图纸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指挥,甚得虚云和性福的赏识。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九年,师除了自己认真修持外,尽一切可能亲近虚云,面命耳提,多得钳锤,深入经藏,研读佛典,在虚云主办、海灯执教的佛学研究苑学习,因而道业日隆。在此期间,师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并受嘱托,参与整理虚云的书信、诗词文稿。到一九五九年五月,已整理出虚云文稿五大本。

释一诚的简介

释一诚法师,俗姓周,名云生,1927年出生于湖南宁乡县。1948年周云生投奔湖南长沙县黄金园乡洗心庵,礼明心为师,剃度出家,承临济宗派,法号一诚,字悟圆。1956年,由虚云亲任得戒和尚,一诚在南华寺受具足戒。此后返回云居山,自觉刻苦修持。次年,在法缘具备的时候,虚云亲自主持仪式,安排自己的法子、时任真如禅寺方丈的性福为师授予正法眼藏,赐法号衍心,列为沩仰宗第十代传人。同年,虚云又亲自执坛,代自己的法嗣、香港宽本为师,传授临济法券,取法名常妙(编辑整理:念定寺释德政)。

苦修念佛多年反而入了魔怎么办?

佛家说坐禅如何对治“魔事”?
佛书中所说对治坐禅中所起“魔事”之法,如智觊《摩诃止观》等所述,有觉呵、持诵、止观三类。觉呵指识别“魔事”为哪类鬼神所致,呼其名而呵斥之,这种方法在心理上以鬼神为实有,反而导致恐怖,不可取。持诵,指诵戒本、佛名、咒语等,佛教中专有降魔一类咒语,相信咒语有巨大降魔神力的人诵持咒语,自不无平衡心理之效,但既以“魔事”为实有,其效力也有限。最有效的方法,还要数止观。止,指“魔事”生时,及时识知,用对治沉、掉之法,即时提起正念,摄心住于本所观缘,对于一切幻觉和身心的反应,不论恶性良性,一律不管,只是一心专注所缘,不令散乱。
若“魔事”力大,修止不能除灭,必须用观,以佛家的哲学观观析心、境。若出现幻觉,不论是令人恐怖的形象也好,令人欢喜的形象也好,或看见佛菩萨等形相,应观察:这无非是寂定时意识中现起的幻觉,无其实体,绝不能当真,不能为其所动,或害怕或喜欢贪着。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起信论》说:“当念唯心(唯是意念变造变现),境界(幻相)则灭,终不为恼。”《摩诃止观》卷八说,若有“魔事”,“当从头至足,一一谛观,求魔叵得,又求心叵得”,反观内照自心尚不可得,则从心所生种种魔事,种种心理的病态波动,自然烟消云散。《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说:“一者了知见闻觉知,皆无所有,不受不着,亦不忧戚,亦不分别,彼(指幻觉)即不现。二者但反观能见闻觉知之心,不见生处,何所恼乱?如是观时,不受不分别,便自谢灭。”若从大乘佛教“圆教”的观点来看,则佛、魔一如,魔即是佛,佛即是魔,佛、魔皆心生分别而有,若一念不生,则佛魔皆空,各种难以自控的心理波动,自然会平息,这是对治“魔事”的上策。
------------摘自《佛教百问二》
由此可见,你的朋友是因为贪着境界,而种了魔障,只要严持戒律,对一切境界舍而不贪,魔事自然消失。虽然如此,但我还是建议你带上你朋友到寺庙找大和尚。修行将近成就,必有魔障出现,我很赞叹你朋友的精进。

印光大师:修行人降魔的方法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asp?id=12973)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一定的。修行到功夫深了,难免没有魔来。魔有内魔,有外魔;外魔易退,内魔难降。如不能降,必要着魔;不但修功走失,亦且危险甚虞。若论降魔,约有四种方法。

一、要识魔相。凡着魔的人,大都遇着魔来的时候,不知道他是魔,以致着魔。倘能识得魔相,即不着魔而魔自退。怎样是魔相?大凡可爱、可贪、可畏、可憎的人物或境界当前,无不是魔。至五阴内魔,尤为厉害。愣严经说五十种阴魔至为详尽,亟须仔细参穷,免得临时上当。

二、舍身无畏。人必先有舍却身命之心,然后可以学佛;人必先有看破生死之勇,然后可以降魔。魔化夜叉罗刹来搏噬我,魔化勐虎毒蛇来噉食我,都是幻想,何惧之有?即使真被吞食,亦是夙业所招,况脱去皮囊,往生极乐,正当感谢于他,为我早日解脱。所以修行之人,雷霆起于侧而不惊,泰山崩于前而不动,魔力虽大其奈我何?否则贪生畏死,恐怖怆惶,不待魔来,方寸已乱,欲不着魔,其可得乎?
三、不取不舍。魔之为物,取固不可,舍亦非宜。遇着魔来时候,必须镇定我心,既不可贪恋他,又不可厌恶他。(厌恶亦是着魔,你愈厌恶他愈纠缠。《楞严经》云:“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你越是有爱憎,魔就越是找你的弱点,让你就范。)要作几种思想。一想魔即是佛,佛即是魔;觉即成佛,迷即是魔。魔如佛如,并无二理。又想眷属即魔,(人生眷属,都是魔头。)魔即眷属。眷属同居,人之常情。魔在我旁,于我何害?又想魔亦是众生之一,一切众生,我都要劝他发心念佛,魔既亦是众生,我也要劝他发心念佛,伴我修行,转成法侣。(菩萨降龙伏虎,正是此理。)总之,魔来不拒,魔去不留,如此则魔术俱穷,无论外魔内魔,一齐退去。

四、持咒却魔。 初修行时,小小魔关,容易打破;等到道力渐深,藏在八识里面的多生根本习气,被功夫逼迫出来,或欲念横飞,或妄心乱起,力量甚大,非比寻常,修行人惟此末后一关,最难逃过。全仗自力,诚恐把握不住,必须仗着佛力帮忙,惟有摄住心神,持诵神咒。咒为佛之金刚心印,无论何种恶魔,遇着即摧成粉碎。诸咒降魔之力,以愣严为最胜;当日阿难证须陀洹初果地位,尚且仗此脱离淫席。次则大悲心咒,为观世音菩萨所说;观世音具十四种无畏功德,故降魔之力亦宏。但持咒功夫,必须平日持得烂熟,否则魔到临头,恐字句都记忆不起,何能通利?何能相应?所以平日功课中,愣严、大悲两咒,是每日必须要念,不可间断的。又一心念佛,即无魔事;纵有魔来,倘能不惊不怖,至诚念佛,决定立刻消灭。何以故?以正念昭彰,魔无容身之处故。是以念佛之人,不须另找降魔之法,而魔事自无由而起矣。

(末法时期魔众甚多,末学有过经历,念观世音菩萨名号,降魔效果非常好!)

大般涅盘经卷第六、如来性品第四之三中有经文:
“迦叶白佛言。世尊。我今不依是四种人。何以故?如《瞿师罗经》中。佛为瞿师罗说。若天魔梵。为欲破坏。变为佛像。具足庄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圆光一寻。面部圆满犹月盛明。眉间毫相白逾珂雪。如是庄严来向汝者。汝当捡校,定其虚实。既觉知已,应当降伏。世尊。魔等尚能变作佛身 。况当不能作罗汉等四种之身?坐卧空中。左胁出水右胁出火。身出烟炎犹如火聚。以是因缘。我于是中,心不生信。或有所说不能禀受。亦无敬念而作依止。佛言:善男子。于我所说,若生疑者尚不应受,况如是等。是故应当善分别,知是善、不善,可作、不可作。如是作已,长夜受乐。善男子。譬如偷狗夜入人舍。其家婢使若觉知者,即应驱骂:汝疾出去。若不出者当夺汝命。偷狗闻之,即去不还。汝等从今亦应如是降伏波旬。应作是言:波旬汝今不应作如是像。若故作者,当以五系,系缚于汝。魔闻是已,便当还去。如彼偷狗,更不复还

迦叶白佛言:世尊。如佛为瞿师罗长者说。若能如是降伏魔者。亦可得近大般涅盘。如来何必说是四人为依止处?如是四人所可言说,未必可信。佛告迦叶:善男子。如我所说亦复如是,非为不尔。善男子。我为声闻有肉眼者说言降魔。不为修学大乘人说。声闻之人虽有天眼,故名肉眼。学大乘者虽有肉眼,乃名佛眼。何以故?是大乘经名为佛乘。而此佛乘最上最胜。善男子。譬如有人勇健威猛,有怯弱者常来依附。其勇健人常教怯者。汝当如是持弓执箭,修学矟道、长钩、罥索。又复告言:夫斗战者,虽如履刃,不应生于怖畏之想。当视人天,生轻弱想。应自生心作勇健想。或时有人素无胆勇,诈作健相。执持弓刀种种器仗,以自庄严。来至阵中,唱呼大唤。汝于是人亦复不应生于忧怖。如是辈人若见汝时,不怖畏者。当知是人不久散坏,如彼偷狗。善男子。如来亦尔,告诸声闻。汝等不应畏魔波旬。若魔波旬化作佛身至汝所者。汝当精勤坚固其心降伏于魔。时魔即当愁忧不乐复道而去。善男子。如彼健人不从他习。学大乘者亦复如是。得闻种种深密经典,其心欣乐,不生惊怖。何以故。如是修学大乘之人。已曾供养、恭敬、礼拜过去无量万亿佛故。虽有无量亿千魔众欲来侵娆。于是事中终不惊畏。善男子。譬如有人得阿竭陀药,不畏一切毒蛇等。畏是药力故,亦能消除一切毒等。是大乘经亦复如是。如彼药力,不畏一切诸魔毒等。亦能降伏令更不起

复次善男子。譬如有龙性甚妒憋。欲害人时,或以眼视、或以气嘘。是故一切师子、虎豹、豺狼、狗犬皆生怖畏。是等恶兽或闻声见形,或触其身,无不丧命。有善咒者,以咒力故。能令如是诸恶毒龙、金翅鸟等,恶象、师子、虎豹、豺狼。皆悉调善,任为御乘。如是等兽,见彼善咒即便调伏。声闻缘觉亦复如是。见魔波旬皆生恐怖。而魔波旬亦复不生畏惧之心,犹行魔业。学大乘者亦复如是。见诸声闻怖畏魔事,于此大乘不生信乐。先以方便降伏诸魔,悉令调善,堪任为乘。因为广说种种妙法。声闻缘觉见调魔已,不生怖畏。于此大乘无上正法方生信乐。作如是言:我等从今不应于此正法之中而作障碍."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七、佛不思议法品第三十三之二中有经文:
“切诸佛,身不可坏,命不可断,世间毒药所不能中,一切世界水、火、风灾皆于佛身不能为害。一切诸魔、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毗舍阇、罗刹等,尽其势力,雨大金刚如须弥山及铁围山,遍于三千大千世界,一时俱下,不能令佛心有惊怖,乃至一毛亦不摇动,行、住、坐、卧初无变易。佛所住处四方远近,不令其下则不能雨;假使不制而从雨之,终不为损。若有众生为佛所持及佛所使,尚不可害,况如来身!是为诸佛第一大那罗延幢勇健法。佛子!一切诸佛以一切法界诸世界中须弥山王,及铁围山、大铁围山、大海、山林、宫殿、屋宅,置一毛孔,尽未来劫,而诸众生不觉不知,唯除如来神力所被。佛子!尔时,诸佛于一毛孔持于尔所一切世界,尽未来劫,或行、或住、或坐、或卧,不生一念劳倦之心。佛子!譬如虚空普持一切遍法界中所有世界而无劳倦,一切诸佛于一毛孔持诸世界亦复如是。是为诸佛第二大那罗延幢勇健法。

「佛子!一切诸佛能于一念起不可说不可说世界微尘数步,一一步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国土,如是而行,经一切世界微尘数劫。佛子!假使有一大金刚山,与上所经一切佛刹其量正等。如是量等大金刚山,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诸佛能以如是诸山置一毛孔。佛身毛孔与法界中一切众生毛孔数等,一一毛孔悉置尔许大金刚山,持尔许山游行十方,入尽虚空一切世界,从于前际尽未来际,一切诸劫无有休息,佛身无损亦不劳倦,心常在定无有散乱。是为诸佛第三大那罗延幢勇健法。......

「佛子!一切诸佛皆以德相庄严胸臆,犹若金刚不可损坏,菩提树下结跏趺坐。魔王军众其数无边,种种异形甚可怖畏,众生见者靡不惊慑,悉发狂乱或时致死。如是魔众遍满虚空,如来见之,心无恐怖,容色不变,一毛不竖,不动不乱,无所分别,离诸喜怒,寂然清净,住佛所住,具慈悲力,诸根调伏,心无所畏,非诸魔众所能倾动,而能摧伏一切魔军,皆使回心,稽首归依,然后复以三轮教化,令其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永不退转。是为诸佛第六大那罗延幢勇健法。”



大般涅盘经卷第二、寿命品第一之二中有经文:
“如来亦尔。降烦恼魔、阴魔、天魔、死魔。是故如来名三界尊。”(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asp?id=12973)

日光比丘修法遇魔的故事
从前印度有一位修学大乘佛法的出家人,名叫日光比丘,他是一位专心为救度众生成佛,而出家学法的比丘。自从他出家以来,非常用功修学佛法。有一天,因为他修持功德力量所致,魔王的宫殿自然振动。魔王观察摇动的来历,知道这位日光上人,修行即将达到成就的关系。魔王想:“怎么办呢?我如果不设法阻止这位日光上人学法,不久的将来,我的世界就会太乱。”于是魔王就变成释迦牟尼佛的形相,来到这位日光上人修行的山洞,在对面空中,身上放光,完全与佛一样,令这位日光上人得见。这位上人看见了佛非常高兴,(魔王变化的)佛说:“你修行已经圆满了,不用再修行了。你可以做你所想要做的事情,不必再考虑戒律因果的问题。我(魔王)每七天会来看你一次。”说完话就不见了。
这位日光上人,很相信魔王的话,他很高兴,马上就上山不再学法修行了。他相信魔的话,对因果戒律全部放弃,到处作乱。每过七天,魔王变化的佛就对他说:“你做得很好,你已经到佛地了,跟我随时可以说话,你的罪业因果不必再考虑了。”魔变化成佛,每次都是这样说。这位日光上人认为:他本人已经修行成就,达到佛地,见佛成佛了。越来越相信魔的话,越来越乱,对于杀、盗、淫、妄、酒,无所不为。魔王看到这位日光上人,已经听他的话颠倒了,他(魔王)就放心,很高兴告诉魔众说:“我们的魔世界,已经得到平安,又多了一个有力的子孙。”
有一天,这位日光比丘的上师外出,道经当地,顺路来看他。上师说:“你不学佛法,到处扰乱,又不听上师的话,你有大罪业。”弟子(这位日光比丘)说:“上师啊!我已达到佛地成佛了,我做什么都无罪无业。”
上师说:“你这个饭桶!初步的佛法尚未了解,你还说什么‘达到佛地’?”弟子(日光比丘)说:“不同喽!我每七天都能够见到佛,跟佛谈话,就像我跟你谈话一样,什么都可以谈!而且佛对我说,我已经达到佛地了。上师啊!你有什么话需要跟佛讲?你跟我讲,我替你向佛说话。”上师心里想:“他已经遇到魔害,着魔了。我现在怎样跟你讲,他也不分听的,因为他已经失去了理智,没有自心判断的能力。”上师想了一个办法说:“你要见佛的时候,我跟你一同去见佛好不好?”弟子说:“这我想先问佛才可以。”他(日光比丘)下次见到了魔变成的佛,就问佛说:“我的上师也想来见您,可不可以呢?”这个魔知道,他的上师对密宗咒法的本领很高,马上回答说:“不可以!不可以!我跟随他没缘,你也不需要跟他,因为你已经达到佛地,没有你要学的法了。”
后为这位弟子,看到了上师说:“你与佛没缘,我跟你没有学的了,请走吧!”上师摇着头想:“救弟子是我的责任。”于是上师对弟子说:“我和你已经有多年的师徒感情了,我送你一个纪念品。”上师就拿出一个火漆做成的圆珠,送给弟子说:“这颗珠是我最好的朋友送给我的,你带在身边,就不会忘记我了。”上师又说:“你看到佛的时候,应该要诚心诚意地恭敬佛,感谢佛给我这么多的教学。你下次见到佛的时候,最少要向佛叩三个头。但是佛很客气,可能不授受你的礼拜,你一定要叩头,表示感谢佛的恩德。这一句话你听我的,好不好?”弟子(日光比丘)说:“这个很好!佛的大恩大德,我应该叩礼拜,他不接受,我也要勉强叩头!”
第二天,这位日光上人又见到了佛,就对佛说:“我能达到佛地,都是您的恩德。今天我问您叩三头,表示感谢您。”第一次叩头两膝着地的时候,这个魔就站不住了。魔说:“不!不!不!不用叩头!度众生到佛地,是佛的责任。”这位日光上人虔诚地表示感谢佛,继续下拜,当两膝和手放在地上,正要全身拜下的时候,这个魔看见这位上人的身上,发出很热烈的火光。魔非常的恐惧,正想下来阻止他叩头,可是他已经拜下去了。他的头一碰到地,身上的火光内,现出千千万万的金刚尘来消灭这个魔王。这时,日光上人已经晕倒在地上。
等他清醒过来,大声呼叫佛的名号,可是已经看不见佛了。这时,他的上师出现在他的身边说:“你所看见的佛,以后不会再来了。因为你所见到的佛,不是真佛,他是魔变成的。我给你带在身上的大圆珠,是铁发金刚的密轮,它能碎灭万魔!当你叩头的时候,魔鬼挡不住就粉粹了。”上师说:“你还没有能够见到佛的成就,你想要到达佛地,应该重新用功,研究教理,求学密法。”这位日光比丘就依教奉行,跟随上师修学密法,后来得到大成就,成为很著名的大上师。


什么之诚关于诚信的小故事

1、曾子杀猪
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于是曾子把猪给杀了。
2、郭沫若与芭蕉花

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她伤心。从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3.汽车维修店
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我今后常来!”
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4.小珊迪的故事
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我不买”。绅士回答说。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有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上一篇:谷歌眼镜功能

下一篇:中国女子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