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绿鞋子”为什么20多年无人回收,200多具尸体无人管?
珠穆朗玛峰对全世界的登山者和喜欢挑战极限的户外运动者,有着魔一般的吸引力。对他们来说没有登顶珠峰可能是一辈子的遗憾。所以随着现代各种技术和装备的改进,以及现在有一些专业登山团体作为向导,让无数普通人只要舍得花钱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珠峰梦。 但是珠峰每年的死亡人数却一直居高不下,除了珠峰恶劣的环境低温和缺氧以外,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每年可以登顶珠峰的时间段只有几天的时间,而尼泊尔政府为了收入会在短时间内颁发数百份攀登许可证,所以大批的登山者会蜂拥而上,导致在珠峰的“死亡地带”严重拥堵。 “死亡地带”位于8000米以上,在这个位置以上氧气只有正常情况下的三分之一,即使有氧气瓶的辅助,登山者的大脑和肺部还是会缺氧,导致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增加,判断力很快会受损。因此在2019年,珠穆朗玛峰遭遇了有史以来最高的死亡人数12人,原因是登山者堵塞在了死亡地带被困在风暴中。 自人类1953年首次登顶珠峰以来,到2019年, 已经有超过4800名登山者登上了珠峰,所以现在登珠峰也不再是什么新闻,但其中有300多人命丧于此,大部分的尸体也长眠在了珠峰上,被冰雪覆盖。 然而,登顶珠峰每年还在不减热情的进行着。而那些躺在原地的尸体就成为了指引登山者的灯塔。其中最著名的一具尸体就是“绿鞋子”,它所在的位置十分特殊,是通往珠峰顶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跨过这具尸体就进入了“死亡地带”,这意味真正危险的到来,也说明山顶就是眼前。 绿色靴子的故事 “绿靴子”是一具穿有绿色鞋子的尸体,蜷缩在珠穆朗玛峰东北山脊上的一个石灰岩洞穴里,每一个从这里经过的人都要从他的腿上跨过,很久来以人类并不知道他是谁,由于其格外引人注目的鞋子的得名。后来人类多方求证,才得知这是一位叫才旺·巴尔多的印度28岁男性,他与1968年4月10日出生在印度的萨克提,喜马拉雅山脚下的一个小镇上,家中有5名兄弟姐妹,他是长子,为了给家庭减轻经济负担在10年级的时候就辍学,28岁的巴尔多是印度-西藏边境的一名警察。 他在1996年被选入印度登山远征队,计划在西藏北坡登顶珠峰,同年5月他们开始出发,一行的还有三名队员。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永远不会离开这座山。 这次远征的四人中只有一名幸存者就是哈哈詹·辛格。在途中由于天气情况持续恶化,辛格感到危险即将来临,于是敦促他的3名队员,包括巴尔多放弃登顶返回营地。但是其他队员坚持要登顶。然而,在返回途中遭遇了暴风雪,能见度为零。巴尔多可能是在慌乱中躲进了这个岩洞但再也没能出来,他的绿鞋子是所有珠峰遗骸中最显眼的,因此得名“绿靴子”。 在登顶珠峰的过程中,只要经过绿靴子,登山者们就知道自己进入了喜马拉雅山的顶端,海拔近8000米的“死亡区”。与平原相比,这里只有三分之一的氧气。再加上低气压和极端低温,使得登山者在死亡地带行进及其困难。《登山运动章程》规定,登山者可以将遇难者留在原地,而不是冒着生命危险去进行救援。当自我生存本身就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时,拯救他人自然是第二要务。为什么珠峰上的尸体没有管? 先来看一个引发巨大争议的故事。 登山者大卫·夏普也在同一个山洞里加入了“绿靴子”。由于他孤军奋战,不听同行的劝告,结果峰顶失败了,他也被困在了同一个山洞里直到死亡。与“绿靴子”不同的是,大卫·夏普从被困到死亡的过程,至少有40个人从他身边经过,看到他还活着,但无一人帮助他。夏普的死引发了一场广泛的争论:登山是否只是为了登顶,而忽视最基本的人道主义。第一个登上珠峰的埃德蒙·希拉里爵士批评登山者无视大卫·夏普的死亡。 喜玛拉雅山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墓地的称号,仍有近200具尸体躺在山脉中。变成了山体的一部分,被保存在冰里。 珠峰上可怕的天气状况,尤其是在死亡区,这些尸体被发现时,经常会与冰冻的地面融合在一起。一个普通的男性在常年的冰冻下体重可增至200多斤,所以救援和搬运尸体存在很大的困难。事实上,救援行动可能会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其中也不乏许多人在帮助受困登山者的过程中因此丧命。所以在珠峰上人们总结出了一个真理:珠峰之上无人道。
在珠峰上著名的尸体“绿靴子”,为何至今发现多年都无人去搬运?
首先在珠峰上,想要收回一具尸体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最基本就需要大量的金钱去雇佣专业的人员和非常多充足的物资以及装备,据外媒报道,这名死者家庭条件一般,死者家人在得知死亡的消息感到十分痛心,但是由于经济条件的不够充裕,实在是无能为力请专业的人员将尸体运送下来,也正是因此,这才有了珠峰著名的“绿靴子”遗体。关于想收回珠峰上的遇难者遗体,光有钱都不够,在几千米的山峰收回一具尸体的难度无异于登天,一个成年人在珠峰这样冻住后,自身加上冰雪的重量会增加到300斤左右,至少需要有6至8人的专业营救团队,才有可能完成这个任务,在珠峰大本营中有医生曾经说过:”珠峰海拔5500以上几乎所有人身心都会受损,在7000米以上冻伤、低温症等症状都是时有发生的,所以对于在珠峰收回尸体都是需要人力物力并且非常棘手的一件事。因此这具“绿靴子”遗体也成为了珠峰上的著名地标,只要是登山者在珠穆朗玛峰上遇见“绿靴子”,代表你已经身处海拔8500米了,距离登顶已经不远了。据报道,“绿靴子”躺卧在一个小石洞中,红色羽绒包裹著脸庞,双手紧抱身躯,双腿伸出洞外,强迫后来者沿途经过时必须提腿跨过他。从来没有人敢揭开他的红羽绒,但人们相信他的身份就是Tsewang Paljor,他是一位在1996年风暴中死亡的28岁印度登山者。媒体报道的关于Tsewang Paljor的相关资料并不多,只知他是在印度边防工作的一名警察,与他同行的另外两名队友均在风暴中罹难。幸存下来的队友说:”在他们下山的时候,发现了帕尔乔的遗体,他在最后时刻试图躲进岩洞躲避风雪,虽然他蜷缩在石灰岩中躲避雪暴,但是很显然他失败了。他的遗体曾经在2014年一度失踪,2017年被再次发现,原来是雪把他的遗体掩埋了。曾经也有攀登者归来说过一番很有感触的话:“在攀登海拔8000米的高峰上,每一个攀登者都应该对自己这一刻的行为负责,在这样的高峰下,对于尊严,无能为力,十分残酷。”这一切也都在警醒我们, 不过“绿靴子”之所以会这么出名,倒也不是因为他的穿着太亮眼太有标志性了,而是因为他的身旁的不远地方就有一个可以供攀登者们暂时歇息的溶洞。因此只要是从这个方向攀登珠峰的人,几乎都曾受过“绿靴子”的恩惠。据统计,历史上有超过290人在珠穆朗玛峰上丧命,他们有的死于雪崩,有的死于高山症,有的死于滑倒、堕崖、等意外,多年来他们保持同一姿势,躺卧或瑟缩在同一位置,等待后来者的拯救。可惜,这一天将不会来临,因为但凡进入海拔八千米以上、氧气稀薄的「死亡区域」的人,都变得自身难保。那些还未被大自然带走的人们,也只好默默地等待,用地标的方式存在,指点后来者方向,也一直在警醒告示他们大自然的威力与无情。
珠峰上的遗体没人收?最出名的一具尸体,20多年没被安葬,为啥?
这位神秘的男子有一个代号“绿靴子”,他在珠峰上已经躺了长达20多年。 每年都会有经过他身边的攀登者,大家不是不愿意将他掩埋,而是另有难言之隐… 有个很残酷的现实,如果一个人不幸在珠穆朗玛峰遇难了,那么他将长眠于此。 不是那些攀登者没有心存仁慈之心将其送回故里,而是因为 在这里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具尸体! 这些不幸遇难的人, 有的化作神山不朽的路标 ,后来者在看到他们时,虽然要承受心理上的冲击,但是这也证明他们所走的路线是正确的。 珠穆朗玛峰按藏语的理解可以称之为“ 大地之母 ”,其高大程度以人类与珠峰相比就如同天地之于蝼蚁,日月之爝火,人人都需心存敬畏它。 自从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人艾德蒙·希拉里与随行的同伴夏尔巴人丹增 首次完成人类登顶珠峰 的事迹后,每年都不乏那些冒死前行的攀登者去征服珠峰。 在这项极具挑战与冒险的过程中,自1953年开始,陆陆陆续续的就有300多人命丧于此。 他们无一例外皆是曝尸于冰峰, 神圣的珠穆朗玛峰自此也被称之为“露天坟场” 。 这300多人当中,最有名的当属“ 绿靴子 ”。 至今为止,对于“绿靴子”在世界登山界还未有公认的证明,我们也只能推测他具体的身份。 目前,在登山界 绝大部分人都认同 他是1996年,不幸命丧于珠穆朗玛峰北线的28岁印度人“ 泽旺·帕尔乔 ”。 与“帕尔乔”共同登顶珠峰的同伴,三个幸运的家伙都非常认可这以一说法,他们也提供了确凿证明证实…… 1996年,帕尔乔和同伴共6人,历经千辛万苦, 在氧气即将消耗殆尽的情况下他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这对于他们热爱攀登的人士来说,这将是他们这辈子最值得炫耀的事了。 然而意外出现了,在这6人准备下山的过程中,遭遇了突然的短时强暴风雪,这场暴风雪中 卷走了包括“帕尔乔”在内的其他两位同伴 。 这三位同伴在其他幸存下来同伴的注视下,消失在他们面前,暴风雪过后留给他们的是,看似平静没有危险的皑皑白雪。 幸存下来的三位攀登者,早已没了登顶的喜悦,抱着惊恐万分的心,抓紧的下山。 下山的路上,在珠峰高度大约在8500米处,一个灰石洞里,三位幸存者 首次发现了他们的同伴“绿靴子” ,只是此时的“帕尔乔”早已没有了呼吸。 他蜷缩着身子似乎一直在抵抗着强暴风雪的侵袭,即便如此,他也难逃死亡的厄运。 三位幸存者,本想将同伴的尸体搬到山下入土为安, 只是登珠峰时,他们的氧气就快耗尽了 ,返途下山不容他们过多的浪费体力与时间,这可都时时刻刻在消耗他们有限的氧气。 为了不成为冰山上的另一具尸体,这三位幸存者无奈之下,放弃了搬运同伴尸体的想法,之后便匆匆的下山,而“帕尔乔”似乎永远的留在了那里, 成为了路标“绿靴子” 。 穿绿靴子的攀登者有很多,虽然不确定绿靴子一定是帕尔乔,但至少帕尔乔还能显现于人世,他的尸体还能被人知晓。 然而暴风雪卷走他们的是三个人,除了帕尔乔, 另外的两人呢?就这么永远的消失了。 “绿靴子”之所以这么出名,是因为他的尸体位于 珠峰东北山脊8500米处的一条必经之路 。 他就躺在那路旁的石灰洞里,所有想尝试从东北岭路线登山的攀登者,都必须经过这里。 攀登的人总是可以看到,这个安安静静躺在冰川上的“绿靴子”,这一幕这对于探险的人来说,无异于是身心的冲击,胆小的当场退缩,不敢再继续攀登,胆大的心存敬畏, 由“绿靴子”正确的导向,继续向前前行。 因为这具尸体所代表的就是东北岭路线的正确方向,正因为“绿靴子”的存在,让无数攀登珠峰而迷失于白茫茫一片的探险者,找准了上山的方向。 “绿靴子”虽已逝去,但他还在散发着价值的光芒 ,令无数的攀登者为此感到敬佩。 时间已经过去20多年了,“绿靴子”以他逝去的模样,安静的躺在那里,直到2015年至2016年,连续两年的时间有很多攀登珠峰的人在公网上发声“ 绿靴子”消失了? 这些人以为“绿靴子”已经被人运下山去,对此有些失落。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绿靴子”依旧躺在原来的那个老地方,只是时间之久, 风雪覆盖,遮盖住了他原本的光芒 ,2017年,攀登珠峰的人又称他们看到了“绿靴子”… 已经20多年了,为什么就没有人去掩埋他的尸体? 掩埋尸体分两种: 第一种,是搬到山下 ,魂归故里这是最好的掩埋方式。 第二种,是就地掩埋 ,这十分的方便,但对于类似路标状的尸体,说来甚是惭愧,没有人愿意去遮盖它,反而希望他暴露出原有的模样,用来指引方向。 … 第一种方法,按理说是可行的, 几个人抬下去不就好了吗? 珠穆朗玛虽然景色独特,但它的环境却是十分的恶劣。 跟大自然的力量相比,人类的举措总是显得渺小不堪,在海拔约8848米高的珠峰上,任何微小的风险都可能置人于死地。 这里有 致命的低温、稀薄的空气、陡峭的崖壁 ,越是往峰顶走,温度便越低,最低可达零下50多度。 空气中的含氧量也会随高度的增高而降低,当含氧量降低至6%~10%会让攀登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幻听…一旦含氧量低于6%这人算是能看到拿着忘魂汤的孟婆婆了。 珠峰越靠山顶,地形也就越复杂越险峻,任何一个冰川、悬崖、峭壁都可能成为跨不过的天堑… 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即便是 生生世世生活在珠峰脚下的经验充足、装备齐全的夏尔巴人 ,也是不能保证自己能成功登顶,甚至保证不了自己的生命安全。 曾经是有可能的,因为当初就有人斥巨资请动这些夏尔巴人去搬一具珠峰上的遗体下来,开出的条件十分诱人但真正让这些夏尔巴人去 找到遗体并搬回遗体 时,却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珠峰搬运遗体可是个体力活,它需要至少八名身体强壮的成年夏尔巴人,他们还需要具备抵抗高原反应的体质。 没有任何一个正常人能够在极度低氧的环境下生存 ,所以他们每人所带的氧气都是有限的,每一口新鲜的氧气都是那么的宝贵。 而搬运遗体却是个累活,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在他们找到目标的遗体时,又来一个问题摆在他们面前。 那些平常只有不到百斤的遗体,在珠峰上经过水冷冰冻, 他们个个成为了体重超过150斤以上的“胖子” ,因为他们身上穿着沉重登山服。 这些登山服与遗体粘连在一起,在极度寒冷的情况下,又会与四周的冰块连接在一起,而这又加大了搬运的难度。 这时夏尔巴人需要小心翼翼的、轻手轻脚的,用冰凿凿开冰块,取出遗体,这过程的艰难,一来凿开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二来需要时刻 担心声音太大惊动了雪山 ,因为珠峰上的环境十分的脆弱。 一旦声音过大,就有可能引发雪崩,雪崩一旦出现,那么夏尔巴人不但连遗体也运回不了,可能 连他们自己的性命都要搭进去。 最终,夏尔巴人 秉承着守信 的质朴观念以 牺牲一个同伴的代价, 寻找到了目标遗体 ,又以牺牲两位同伴的代价 ,将目标遗体搬运到了珠峰脚下。 这次替人搬运珠峰上的遗体,让夏尔巴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他们的族人,即便是花再多的钱也无法挽回。 自此以后,对于搬运珠峰上的遗体,无论外人开多少价钱,夏尔巴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拒绝。 对于夏尔巴人而言,他们都因为这次搬运珠峰上的遗体而付出了沉重代价。 那么对于其他的攀登者来说,自身的生命都嫌照顾不周,还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搬运遗体。 即便这遗体是他的同伴,除非他们的关系十分特殊,没了他就活不了下去了,否则 没有人愿意去搬运已经死在冰峰上的同伴 。 乔恩•克拉考尔 在《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一书中曾写道:“在海拔8500米以上的地方,人们无法苛求道德的尺码。” 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一个攀登者以道德的水准去约束他,搬运珠峰上同伴的遗体。 从道德上讲 ,这无异于是在侮辱同伴的遗体。 从实际情况上讲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这乍一看方法其实挺合适的。 然而,珠穆朗玛峰的峰面可不是像滑滑梯一样光滑无比,可以让尸体从头滚到底。 珠峰是有悬崖、峭壁的, 滚着滚着尸体就没了 ,珠峰也有崎岖不陡峭的地方,这时候你还得扛着… 其次,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忘掉,所处的位置是在哪里? 这里是珠峰!一旦动静过大, 引发的雪崩将不是你能承受的了的 ,小命都玩完了。 直升飞机 在地平面气流平稳的状态下,是可以表现出良好的爬高能力 ,但遇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面前,直升机也会摇头,不干。 直升机的上升高度是有限的,不然它都可以升到外太空去了,它的爬高能力 一是受自身发动机的功率影响 , 二是受外界大气压与空气密度影响… 在面对珠穆朗玛峰这样的环境下,随着高度的上升, 空气逐渐的稀薄,强对气流也会显现。 面对这样极不稳定的大气环境下,至今为止能驾驶直升机到达珠峰顶的人也是屈指可数, 真正成功的案例也只有一两次 。 剩下的直升机,在大自然的力量下只可能是机毁人亡。 所以选择用直升机去搬运遗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最后,对于如何掩埋尸体,在珠穆朗玛峰这样的场合下, 似乎只能用“就地掩埋”的方式去处理 。 而这也是至今在珠峰上300多具尸体,最终的归宿。 他们 有的像“绿靴子”一样被当成了“路标” 或者成为考验后来攀登者心理上的关卡,暴露在外。 有的像绿靴子的同伴一样就此消失 ,也可能是压在冰雪之下不见日月,远离喧嚣,安静的沉睡。 也有的是代表国家去征服珠穆朗玛峰,他们的不幸遇难, 会有幸存的同伴用他们的本国的国旗为其裹上 ,以示用最崇高的荣誉来证明他们曾经的伟大。 … 有很多人都不理解这些攀登珠峰人的心理,可能认为他们在 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去干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事。 然而,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情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登上珠峰顶或许就是这些攀登者对于他们这辈子所追求的最大意义。 人生苦短,能够做自己想做的、有意义的事就是个人最好的状态。 那些执着于攀登珠峰顶的冒险家,最后长眠于珠峰的,或许这也算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也许是上天,想让他们永远的拥抱珠穆朗玛峰,即便 他们的身体已无任何温度,但他们的灵魂却屹立于世界之巅!
珠峰上300多具遇难者遗体,大多数身份明确,为何没人带他们回家?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每年都有大量的冒险家跑到珠穆朗玛峰试图征服这个地方,因为海拔过高的缘故,珠穆朗玛峰也算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那些冒险家即使是准备充分,也没有办法保证自己能够完好无损地离开。在攀爬的过程中,冒险家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应对不及时的话,甚至有可能直接丢掉性命,据知情人统计称,在珠穆朗玛峰上有超过300具遇难者的遗体,这些人大部分身份明确,但是没有国家,也没有家人带他们回家,这是怎么回事?说起来,这跟珠穆朗玛峰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珠穆朗玛峰的气温特别的低,遇难者去世后,其尸体会和地面牢牢的冻在一起,很难将他们移动。即使是用一些比较锋利的工具,小心翼翼地破坏遗体周边的冰层将其分离,也没有办法将它搬运下来,因为这些遇难者的身上,都有着厚厚的登山装备,这些东西因为常年的冰冻,重量非常吓人。攀爬珠穆朗玛峰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即使是单纯走一趟都非常的困难,搬运东西的话会更加的危险,随时都有可能丢掉性命,若是强行搬运遗体的话,不仅要花费大量的钱财,雇佣那些敢拼命的人,而且还要准备好相应的措施,避免悲剧的重复发生。总的来说,派人去珠穆朗玛峰上搬运遗体费时费力,还有可能会失败。因此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留在山上。这些遗体在珠穆朗玛峰上有两个作用,第一是给后人一个警告,让他们更加小心,第二是充当路标,让他们知道什么地方危险,什么地方比较安全。
中国法律刑事犯罪过多少年不追究?
具体时效依据《刑法》规定,不同的刑期追诉时效不一样。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第八十八条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扩展资料追诉时效,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予追诉,或者无罪释放。行政处罚法中追诉时效是指对违法行为人因违法行为,被追究责任给予行政处罚的有效期限。如果超过这个期限,则行政机关不得因该违法行为给予行为人施以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法》第29条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参考资料:中国法院网:《刑法》
画蛇添足的意思是什么? 寓意是什么?
画蛇添足: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画蛇添足 (发音 huà shé tiān zú)
【解 释】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
【出 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用 法】 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示 例】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他想接上去说,又觉得是~,只好惋惜地坐着没动.”
【近义词】 徒劳无功、多此一举
【反义词】 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灯 谜】 巳
【典 故】
故事发生在古代楚国.有一家人家祭祀祖宗.仪式完毕后,把剩下的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人多酒少,很难分配.这几个人就商量分酒的办法.有个人说:“一壶酒分给几个人喝,太少了.要喝就喝个痛快.给一个人喝才过瘾呢!”大家都这样想,可是谁也不肯放弃这个权利.另一个提议说:“这样吧,让我们来个画蛇比赛.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完,谁就喝这壶酒.”大伙儿都赞成这个办法.于是每个人折了一根树枝,同时开始画起来.有一个人画得最快,转眼之间,把蛇画好了.他左手抓过酒壶,得意地看看同伴,心想,他们要赶上我还差得远哩.便洋洋自得地说:“我再给蛇添上几只脚,也能比你们先画完.”正当他画第二只脚的时候,另一个人把蛇画完了.他一把夺过酒壶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画的根本就不是蛇.还是我先画完,酒应当归我喝.” 添画蛇脚的人无话可说,只好咽着唾沫,看别人喝酒.
[提示]
画蛇,就要象一条蛇;添上脚,就成了“四不象”.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不节外生技.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原文]
楚有祠者①,踢其舍人卮酒②.舍人相谓曰③:“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⑤,子安能为之足⑥?”遂饮其
酒⑦.为蛇足者,终亡其酒⑧.——《战国策》
[注释]
①祠(cí)——春祭.
②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相谓——互相商量.
④引酒——拿过酒杯.引,取过来.且——将要.
⑤固——本来.
⑥子——对人的尊称.安——怎么.
⑦遂——就.
⑧亡——失去.
示例 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
英文: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ruin the effect by adding sth.superfluous 蛇本来没有脚有人却给它加上脚,故事见《战国策·齐策二》.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例: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三国演义》
如何评价东方卫视的《跟着贝尔去冒险》中各成员的表现
张钧甯:知性女性,而且不乏坚强勇敢等各种正面属性,对于贝尔的各种指令毫不犹豫就执行了,而且在分组中还会帮助弱鸡大张伟。甚至她的VCR里面也是各种正面积极的心态,典型的高大上,所以可想而知在今后的节目中应该是女队的领袖。
刘语熙:有点大大咧咧,有点女汉子,但是很真实,这和她在主持节目过程中的形象也是一以贯之的,加上一直以来她健康的形象,所以应该是女队中的强力队员,领袖的助手,独当一面的人物。
吴倩:其实第一期节目给的镜头不算多,不过从松鼠那一段来看,似乎是一个邻家小妹一样的设置,不是太强也不是太弱,需要大家的照顾和帮助(这样才能凸显领袖的作用嘛),但是又挺努力的,属于实力不行但是精神力还挺行的那种。
韩雪:着墨也不多,但是从VCR和实际表现来看,应该是队伍中的娇娇女,各种需要队友的帮助,体现了团队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也许还会有一些崩溃失控,或者和队伍起冲突等。不过以韩雪一贯良好的形象来看,估计这些负面的都不能太强烈,底限是让大家同情她而不是讨厌她。
大张伟:各种loser状态,吊儿郎当,怂,软……反正各种反面的东西都能用上。为什么节目组要设置这么一个家伙呢?我觉得是为了以后的转变。文似看山不喜平,节目也是一样,要有冲突才能凸显节目的张力,要有浪子新生的积极性,才能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切,估计都要靠这只弱鸡来体现了。因为我觉得这个节目不会有人中途退出的,这不符合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所以弱鸡的最大价值就是把改造他的过程放给大家看。
谢天华:着墨不多,不过似乎是个能打的角色,应该体力不错,不显山不露水,应该也是队伍的领袖级别。
张丹峰:暖男一枚,但是又比较有能力,估计会是跑男里面李晨的形象。直爽憨厚,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伙伴。
白敬亭:有点像吴倩的定位,可能和年龄有关。前两位都是大哥或者老大哥,队伍中必须有个小弟,那就是他了。他的耳膜有问题,初步怀疑到后面会不会因伤退出,给节目制造一份悲情气息。
17名登山者神秘失踪,多年后登山日记被发现,里面记录着诡异经过
在云南,有一座十分漂亮的雪山,是当地著名的景点。 这样的雪山除了来参观的游客,自然会有很多的探险家或者是登山队员前来挑战登顶。 可是,美丽的雪山背后却有着“神秘的诅咒” 。 不管你是何方神圣,尝试登顶这座雪山的下场只有一个—— 死亡 ! 因此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人成功登顶过这座雪山。 这座雪山就是著名的“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是“藏地八大神山之首”,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中国十大雄伟山峰”之一,它位于云南省的横断山脉的中部,旁边流过怒江与澜沧江,南边是碧罗雪山北边是阿冬格尼山,在在藏族的宗教神话故事中,梅里雪山是喜马拉雅山的“长子”, 被藏族人民称为“王太子”,也有人称他“雪山太子”。 它有着世界上最雄伟的雪山山群,有十三座海拔在六千米以上的山峰,被人们誉为“太子十三峰”。 它的主峰是卡瓦格博峰,海拔高达6740米,在汉语中的意思是“在河谷区域险峻巍峨的白雪山峰”。卡瓦格博峰曾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被美国一名地质学家赞美为 “世界上最美的山峰” 。它以雄伟壮观,高深莫测远近闻名。其实在藏族人民眼中,卡瓦格博并不是指那一座最高的山峰,雪山上矗立的数座山峰都被称为卡瓦格博。 在传统的藏族文化中,卡瓦格博赞神是藏族人民的保护神。 梅里雪山有四个最备受瞩目的景观,它们分别是: “雨崩神瀑” , “雨崩村” , “明永冰川” , “飞来寺” 。 飞来寺 始建于公元一六四一年,距今已有四百零七年的 历史 。现如今他位于滇藏公路,面积仅有一千五百平方米。飞来寺与梅里雪山的卡瓦格博珠峰正相对。因此,每年都有很多摄影爱好者来此拍摄“日照金山”的奇观。 但需要你运气足够好,才可能看到“日照金山”。 明永冰川 ,它是云南省最长也是最大的一条山谷冰川,卡瓦格博峰下面一根长长的冰带子,它属于热带季风海洋性的现代冰川,顶部一年四季白雪皑皑,这是很多户外徒步爱好者的线路之一。 在藏语中,它又被称为“明永恰”,“明永”是当地一个村庄的名字,“恰”是冰川融化的水的意思。每当夏季,冰川融化汇集成一个直径约为50m的湖泊,湖水像蓝宝石一样的蓝黑色,高深莫测。夜晚降临的时候,湖水又会冻结起来。 雨崩村 ,坐落在梅里雪山的念慈母峰,被群山围绕,因此进入这个村寨只有两条驿道可以走,分别是西当和尼农。雨崩村被分为两个村落,分别是上雨崩村和下雨崩村,当年为了征服卡瓦格博雪山,中日联合大本营就建立在上雨崩村的附近。雨崩神瀑就在下雨崩村附近,在沿途还可以看到五树同根的景观。 雨崩神瀑 ,它位于梅里雪山的南边,瀑布从悬崖倾盆而下。瀑布的景观一年四季各不相同,春夏季由于冰雪融化,神瀑的水流增大,水花不断地冲击着地面,在地面上溅起水花,场面甚是壮观。而秋冬季,水流量减少,瀑布只是流下几股水线了,像藏族人民洁白的哈达。藏族人民说,在雨崩神瀑下沐浴可以净化心灵。 看完这些,我相信大家很难把美丽的雪山与灾难联系到一起。 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都知道,在人类心中,征服地球的最好方法就是征服珠穆朗玛峰,作为海拔8844.4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被誉为“大地之母”,“万山之尊”,在19世纪初期,很多登山界的运动员与科学家就对它魂牵梦萦。到如今,全球已经有三千余人成功征服了珠穆朗玛峰。 但是,在征服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中,不免有一些运动员因为极端天气或是自身的一些原因而殒命。但即便如此,还是不断地有人像珠穆朗玛峰发起挑战。 但对于海拔6740米的卡瓦博格峰,至今无人类成功登顶的 历史 ,甚至中国制定了法规,禁止一切个人,一切组织以任何名义、形式攀登梅里雪山 。 说到这,我们就不得不提17名被诅咒的登山队员了。 1998年7月18日,明永村的村民正向往常一样在海拔3800米的夏季牧场放牧,他发现冰川上零零散散的分布着五颜六色的东西。于是他走近一看,被吓了一跳,冰川上有大量的遗骸,旁边还有各种各样的物品,有笔记本、照相机、手表、海拔表等物品。村民被吓得不轻,于是赶紧回到村子里向村长报告,因为当时的通讯设备比较落后,村子里没有电话,交通也不方便,于是村长的弟弟徒步跑到县里,向县里报告了这次事件。 县里的领导们听取了报告后,立即派了一队人马去了解情况,这些人到了现场,进行了收集工作,大约发现了10具尸体与20袋散落的物品,经过调查,确认了这些尸体是当时的中日联合登山队队员的。遗体早已经变形,但还是通过随身携带遗物和衣服大致上明确了身份,最后,有5具尸体的身份被确认。 随着消息的传播,明永村来了许多的相关人员。这一发现,让尘封了七年的“诅咒”再一次的来到人们的视线里。这正是七年前的卡瓦格博峰山难。 但是当地的藏族同胞们却感到欣慰和兴奋。卡瓦格博在当地被称为不眠山,在当地村民的认识中,这些人因为亵渎山神、不尊重山神,灵魂被山神困住,给山神当了七年的苦役后,才会被山神释放。这些尸体正是七年前不听劝阻登山队员被山神扣押的灵魂,七年后的今天,山神才把他们的遗体丢了出来,这真是山神的显灵。 事情的缘由要从1986年说起,当时,日本的登山运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他们向中国国家运动委员会提出了要攀爬梅里雪山的申请, 中日双方签下了合同,约定十年内共同征服梅里雪山,并成立了中日联合登山队。 登山队员主要来自日本京都大学,在当时,它是整个日本实力最强大的登山队伍之一。这个登山队中1/3以上的队员都曾经成功攀爬过八千海拔以上的高山。另外,日本的许多财团都对这次登山活动表示支持,所以,这只登山队配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的登山设备。 地质学家与气象学家也对梅里雪山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登山队的队长是上治郎教授,气象学博士。 副队长是中国登山运动员宋志义,他曾经无数次地创造了过得登山记录。 在经历了充足的准备工作过后,他们开始登山工作了。 1987年夏天,这支队伍乘载着越野车,搭载着各种登山包来到了梅里雪山的脚下。热情的藏族村民们认为这是远方来的科研队伍,为他们热情的献上哈达,并用当地的青稞酒和朱表荣盛情的款待他们。登山队员们非常喜爱这种热情的氛围,他们常常离开营地去附近的村庄去做客。他们与当地的村民相处得非常融洽,相谈甚欢。 在他们聊天的过程中,村民们了解到这些人是要去攀登梅里雪山的。村民们并不“知道”梅里雪山在哪,并表示诧异,原来这帮人是登山运动员,之前从没听过登山还是一项运动。 藏族同胞们一直个登山队员相处得很融洽,但是随着登山的一步步进展,村民们终于知道了,这群人原来是要征服他们的守护神——卡瓦格博峰。 原来,人们在当地是不会直接称呼梅里雪山的名字的,他们称梅里雪山为阿尼卡瓦格博,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卡瓦博格爷爷的意思。 这些村民不能理解,为什么要爬到他们爷爷的头上? 村民们觉得这座神山赐予了他们生活中的一切物资,他们的饮用水是山上的冰雪融化后留下来的,牛羊们吃的食物也是这座山赐予的。他们认为这些登山队员登山的行为是对神山的亵渎,如果神山发怒,守护神就会离开他们,灾难就会发生。 因此,登山者的探险和征服精神与当地尊敬崇拜神山的宗教信仰发生了冲突 。上层领导也注意了这个问题,但是经过中日两国的协商,这次登山计划还是被批准了。 1990年12月,在村民的百般劝阻下登山运动还是开始了。登山队员经过调查又制定了一条全新的登山路线,出发之前,在飞来寺上举行了祈福仪式,这些队员充满了信心,因为他们要征服一座从未被人类征服过的雪山,于是这些队员带着在日本寺庙求得的护身符开始了这次登山行动,所有人都没有感觉到与以往有任何不同之处。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他们准备出发前一段时间,梅里雪山附近自发聚集了数万余名的藏族人民,他们虔诚地跪在山脚下,祈祷着山神给他们带来惨痛的代价。 登山队的计划顺利的进行中,一切都和之前的登山活动一样。他们顺利的建立了一号二号营地和四号营地,但对于三号营地,中日登山队员产生了分歧,我国的登山队员认为三号营地应该避开雪崩区,远离山脊,这样能够保证队伍的安全。 但日方队员坚持要求要把营地建造在靠近山脊的地方,因为现在卡瓦格博的气候非常的不稳定,登顶尽量速战速决。两队队员争执不下,队长决定将三号营地建造在中日选址的中央位置。 四号营地被建造在了一个大冰壁前,海拔大约在5900米,也是队员们登山的基地,队员们在这准备第一次冲击登顶。 1990年12月28日上午11点30分,登山队的5名队员开始接近山脊,此时海拔已达6200米,这是人类迄今为止攀登卡瓦格博的最高高度,他们把这一消息告诉三号营地的同伴时,兴奋的同伴们已经开始为这场近在眼前的胜利开始欢呼了。 但是在这五名队员即将要登顶之时——距离顶峰仅仅只有300米, 山顶的天气突然变得异常恶劣,狂风夹杂着暴风雪,雪像石块一样重重的砸在了队员们的脸上 。队员们一直等到下午四点,但天气没有一点停止的迹象。万般无奈下,队长不舍地发布了命令,暂停登山行动,所有人原路返回。 直到深夜,队员们才顶着暴风雪艰难地返回了营地。虽然这次失败了,但是队员们还是很兴奋,有了这次经验,他们相信下一次一定能够成功登顶。 而在山下,藏族同胞们知道了登山队员即将登顶,愤怒万分。他们大声地向卡瓦格博宣泄他们的愤怒,上万名喇嘛与藏族人民前往飞来寺朝拜卡瓦格博,他们愤怒地哭喊着,恳求守护神惩罚这些无礼的外来者,否则,他们再也不会信仰供奉他了。 有了上一次的冲顶的经验,再加上气象台的气象预测。登山队计划在1991年1月1日向山顶发起冲击。登山队队员在三号营地默默地的等待着,不断地祈祷着恶劣天气赶紧结束, 但是暴风雪不但没有停下,还越来越猛烈。 登山队只能通过对讲机与大本营取得联系,当大本营知道他们被恶劣天气所困住的时候,大本营的人都很揪心,但却只能默默地为他们祈祷。 1991年1月3日晚上10点30分,此时营地外的积雪已经达到了1.6米厚了。大本营与三号营地取得了语音联系,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次联系,有好几名登山队员魂不守舍的大声惊吼说有一座雄伟的寺庙出现,在这之后,对讲机就诡异的断开了。 另外还有一件更为诡异的事情 ,17名登山队队员之一李之云的儿子,突然在家嚎啕大哭,并对他母亲说:“我爸爸被雪埋了。”,在这之前,李之云的儿子并没有任何反常的表现。 1月4日,恶劣的天气终于停止了,但是在上一次联系之后,登山队员们就再也没有联系过大本营,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大本营人员的心头,他们立马向上级报告,请求出动专业的救援队,但是关于卡瓦格博的资料太少了,氧气非常稀薄,山顶的含氧量几乎为零,所以直升机不敢贸然采取行动,无法展开空中救援。 大本营的人员大部分都是后勤人员,没有救援经验,更不敢采取行动。 直到1月20日,专业的救援 队才赶到,但是,恶劣的天气又出现了,暴风雪肆虐,就算是经历最为丰富的西藏登山协会,也只能勉强到达海拔最低的一号营地。 之后,在救援过程中,他们终于克服苦难来到二号营地,在营地中发现了一名日本登山队员佐藤的日记,日记中记载了一些离奇的事件。他的日记中记载道,在他们出发前,登山队员们都做了一个相同的梦, 他们梦见一只鹿屹立在雪山之上,这只鹿全身上下都散发着耀眼的金色光芒,神鹿在雪山上居高临下以轻蔑眼神的看着他们,然后鹿就离开了。 在鹿的身后还跟着一只闪着银灰色光芒的苍狼。但他们没有认识到这是神山给他们的警告,反而认为这是吉兆,仍然选择向卡瓦博格发起挑战。 在之后的日记内容中, 还记载了队伍中唯一女队员的反常表现 ,从1月1日开始,北井清子的高山反应症状突然变得非常严重,身体一直滚烫,嘴里还一直说着胡话。 她一直喊着:“要来了!要来了!趁着还有时间,让我回家!” 1月3日晚上10点,在与大本营通话结束后,三号营地外突然被一阵大雾所笼罩,正常的记录就在这时停下了。然后就是难以辨认的字迹:“黑暗笼罩,他们来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了,救救我!我不想死!”…… 1月22日,救援队放弃了搜救,所有人员都安全撤离。 这时,诡异的事情又来了 ,在他们撤离不久,一次巨大的雪崩就发生在大本营的附近。一片直耸云霄的冷杉林被雪压倒在地上,让人心惊肉跳,而且接下来的几年里,附近的村庄或多或少的都陆续发生了自然灾害,当地的村民生气的说:“这都是那帮人对守护神不敬的结果” 经历过这次教训后,按理说人们应该对神秘的力量怀有敬畏之心,但登山爱好者们却不相信什么山神。更多国家的登山组织向中国登山协会提出了申请,要求攀爬梅里雪山。对于专业登山者来说,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征服一座又一座未被人类征服的高山。 但京都大学仍然具有这座雪山的首登权,并且打算再次筹备,发起第二次冲击。 1996年,京都大学登山队做了更加充足的准备,以防止上次的灾难再次发生。于是,登山队再次进入了梅里雪山。 这一次的登山,藏族人民与登山队伍产生了更为严重的矛盾。村民们都停下了手中的活,牛羊无人放牧,农具也被丢在了田里。村民们躺在登山队的必经之路上,准备以身体来阻挡登山者,他们只能用这种方法守护他们的神山。 但村民的阻挠并没有使登山计划取消,但悄无声息的,好像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捍卫着这座山,第二次的登山行动仍然以失败告终。 这次的登山行动相比上一次更为谨慎,一个多月后,登山队员们才来到上次登山行动中的四号营地位置。登山队准备在这时一鼓作气,冲到顶峰,但这时日本气象台突然通知,雪山附近有一朵巨大的乌云,几天后就会到达卡瓦格博,这次的暴风雪会比1991年的更加恶劣。有了上一次的教训,登山队员们立即准备撤退,在一天时间内就返回了大本营。 但诡异的事情再次发生 ,登山队员们前脚刚下山,后脚就收到通知,那朵巨大的乌云被吹走了,卡瓦格博上又是适合登山的好天气,绝佳的登山机会就这样被错失了。或许山神就在卡瓦格博头上的乌云中吧。第二次的登山计划终究以失败告终。 2001年,为了尊重藏族人民的信仰,当地县人大常委立法规范,梅里雪山禁止攀爬,梅里雪山从此成为了禁止攀爬的禁山,梅里雪山所有山峰都未曾有人成功登顶。 当地居民在提到1991年的那场灾难时,他们有自己的说法:他们说那一年因为山神去了印度去参加山神大会,才让他们爬了那么高,等到回来时,发现自己的身上有好几个黑点,于是就把这些黑点给抖下去了。他们深信凡人打扰山神,山难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山难时间已经发生了30年,但当时听到噩耗时的诧异与恐惧的感觉他觉得就在昨天一样。1991年6月,小林尚礼还是京都大学大三的学生,那时他过完节日回到学校不久, 噩耗就传到了京都大学: 中日联合队攀爬梅里雪山计划失败,全队人员可能由于恶劣的天气已经遇难。 “他们可能还没有死吧?” 小林不愿意从一则通告中接受好友们的死亡。 他也是京都大学登山队的一员,因为他回老家所以没有参加这次登山活动,幸运地躲过这场灾难。而他却再也见不到他的队友们了。之后,他参加了他们的葬礼,可是没有遗体,没有灵柩。 “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梅里雪山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 小林对于这些问题一直无法释怀,也一直不愿意忘掉他的那些队友。1998年发现登山者的遗体后,这完全改变了小林的命运。小林内心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想法,去云南寻找遗体,为自己心中的问题寻找答案。 从1998年消息传到日本后,小林20多年来从不间断地来拜访梅里雪山,但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他没能来到中国。 1998年7月,日本收容队被派往当地调查,小林也参加了这次行动。时隔七年,小林终于又见到了他的队友,可此时却是阴阳两隔。7年的时间,登山队员的脸上不断结冰、融化、然后又结冰……之后用通过冰瀑到达冰川,容貌早已经辨认不出来了。10具尸体只辨认出来5具。其中有一具遗体的口袋里还装着女朋友的情书,还有一具遗体将手臂高高举起, 像是在死亡的前一刻要抓住什么东西 ,在现场还发现了一只手表,时间永远的停留在01:34。 小林整理着这些遗物和遗体,嘴里喃喃地说道:“你们终于回来了啊”。这些难以辨认的尸体,小林觉得这些尸体对他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一是小林对这些遗体“充满了期待与怀念”,而是真实的感受到了“死亡的分量”,多年前的死亡小林在这一刻才感到如此真实。 这些遗体在大理进行了火化,并且在此又举行了一次葬礼,一位登山队员的家属捧着骨灰自言自语道:“不知不觉灾难已经发生七年了,如今总算是了结了”听到这番话,小林醍醐灌顶。他说道:“我要认真考量这些遇难者遗体所承担的重量。就是这一句话,一直支撑着我坚持多年的遗物搜寻的工作。” 每当小林来到中国的时候,他都明永村村支书扎西都招待他,让小林住在他家里,扎西的母亲每天清晨都去水渠打水,然后在倒进家里的水桶里。水渠里是明永冰川融化的水,水流量大,夏季的时候水也是冰凉刺骨,这水源是村子里的人的饮用水的来源,也是他们的骄傲。每次小林想到登山队员的遗体和遗物把水源给污染了,小林的心中不是滋味。 因此,在明永村居住的时候,他决心要为村里人把水源给清理干净,这也成为了一直坚持了那么多年的一个重要原因。 之后,小林在明永村住了将近一年,每隔一两周,小林和村支书扎西都要进山搜索一番。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终于又发现了四名登山队员的遗体,这些遗体已经被自然腐蚀得不像样子,有的已经只剩下登山靴中的脚掌骨头了。 在他在明永村驻扎的一段时间内,他曾回到东京,但那儿的生活却让他厌烦,每天坐在房间里发呆,或者是在挤地铁时数着时间,他脑海里始终涌现着在明永村的日子。因此,他回到了明永村,之后的每一年他几乎都会,拍摄一些不同的景色,这成为了他的精神依托。 夏季冰川融化的时候,队员们的遗物逐渐地暴露在了冰川上面。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完整的遗物了,大多是一些碎布和一些五颜六色的塑料碎片,与其说是收集遗物还不如说是捡拾垃圾,就好像是山神把这些脏东西清理出来一样。到2019年的时候, 十六位队员的遗体已经被发现并确认了身份,那位尚未发现的队员是一名队医, 清水久信 。 小林在这持续了八年的搜寻工作后,冰川山的遗骸与遗物已经几乎没有了。但就在这时,他们找到了一卷相机胶卷,他们把照片洗了出来。照片上,他看到了队员们正在笑着搬着行李,看到了灾难前风平浪静的三号营地。这些照片给了小林极大的安慰。 十几年后,他与队友们又再一次地“重逢”了。小林时常回想起他们,想着他们如果没有去攀爬梅里雪山,现在又会是什么样的情景。时间一晃多年,小林也从一个青涩的大学生步入了知天命的年纪。 2011年,小林的身体欠佳,去医院检查后发现是非常严重的肺病,因此,他切除了一部分的左肺,幸运的是,并不是肺癌。在身体恢复后,他马上动身来到梅里雪山继续工作, 因为还有最后一名登山队员的遗体没有找到,小林心里始终像有个坎儿过不去。 小林曾说:“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会一直找下去”。但如今他改变了想法:他觉得那名登山队员的遗体已经被冰川融化的水冲入了河中。他在今年会再一次拜访梅里雪山,如果还是没有找到的话,他将结束这长达二十四年的搜索。 在小林眼里,死亡并不是意味着结束,在经历了队友们的离世,亲自寻找队友的遗骸,又接受了藏族人民对于生死轮回的信仰后,他坚信,死亡后,生命仍然会以某种形式存续。他的愿望是能够延续队友们的意志。 之后的科学研究显示:卡瓦博格地质条件差,天气恶劣易变化,容易发生雪崩。 但是,两次登山行动的超自然事件,总会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神圣而又不可阻挡的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卡瓦格博不再只是被他的信徒所注视,越来越多的游客从天涯海角慕名而来,最终又回到天涯海角。 他们只是过客。 雪山 才是这片土地永远的主角。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什么?
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碰撞形成的。印度洋板块仍在以每年大于5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喜马拉雅山脉仍在不断上升中,从而使得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同时这一区域还处于板块边界碰撞型地震构造带上。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三个板块之间相互碰撞而产生的。其中主要的运动力量来自于印度洋板块。据《科技日报》报道,印度洋板块目前仍然以每年大于30至45毫米的运动速度向北移动,挤压着亚欧板块。所以,喜马拉雅山脉也会随着这一板块运动,每年都会不断地缓缓增高。地质考察表明,其实在20亿年前,喜马拉雅山脉地带还是一片汪洋大海,而正是随着板块的不断运动,才逐渐形成了现在巍峨壮观的“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的相关知识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山脉。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过海拔7350米,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达8844.43米。喜马拉雅山脉全长2450km,宽200~350km。喜马拉雅山脉由几列大致平行的山脉组成,呈向南凸出的弧形。在中国和尼泊尔境内是它的主干部分。平均海拔高达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0座,而全世界8000米以上高峰仅14座。
喜马拉雅山脉最直接的形成原因
喜马拉雅山脉,它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绵亘于中国和印度、不丹、尼泊尔之间。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雅鲁藏布江的大拐弯处,长达3400多公里。平均海拔高度6000米以上。它拥有8000米以上高峰14座,其中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也是最年轻的山脉之一。据地质学家考证,7000万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也是最年轻的山脉之一。它是如何从汪洋大海一跃而出成为高大的的山脉的呢?喜马拉雅山脉3000万年前,由于造山运动,南方的印度洋板块与北方的欧亚板块相互碰撞,碰撞后古代海洋海底被抬升,现在的喜马拉雅山一带就变成了陆地,由于地壳的运动,印度洋板块撞击欧亚大板块后,它就插进了欧亚板块的下方,它的这个动作就把喜马拉雅山地区向上抬升,随着印度洋板块不断插入欧亚板块的下方,对欧亚大陆的喜马拉雅山地区的抬升力度也加大,在距今3000万年时,喜马拉雅山脉就达到了平均3000米左右,到了后期,抬升力度进一步加大,喜马拉雅山迅速上升,随着印度大陆的下插,它除了抬升喜马拉雅山,还把中国境内的西藏,靑海,四川西部,新疆南部的广大地区给抬升了,渐渐的就形成了靑藏高原,靑藏高原也成为世界第一高原,平均海拔4500---5000米,在靑藏高原,有昆仑山,唐古拉山,念靑唐古拉山,冈底斯山,横断山等著明的大山脉,它们海拔从3000---5000米不等,有的山峰可达6000米。据地质科学家发现,到现在为止,喜马拉雅山脉还在缓慢的长个儿中。由于形成时间不长,只有几千万年,它的地质年龄还很年靑,说它是年靑的山脉一点不为过。在喜马拉雅山及青藏高原地区,由于这地质活动比较活跃,地质情况不稳定,所以地震非常频繁,属于我国多地震地区。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吗?
世界上最危险的运动之一就是爬山,最受欢迎的爬山地点之一就是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绵延中国的西南部。在所有的山脉里,珠穆朗玛峰是最高、最有名的。它8844.43米高,因此攀爬是非常危险的。厚厚的云层覆盖峰顶,雪会下得很大。甚至更严重的困难,包括冰冻气候环境和大暴风雪。当你接近峰顶的时候,也很难呼吸到空气。
1953年5月29日,丹增.诺尔盖和埃德蒙.希拉里是最先到达峰顶的人。1960年第一支中国队也做到了,而在1975年来自日本的田部井淳子是第一个成功登顶的女人。
为什么如此多的登山者用他们的生命来冒险呢?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人们想在困难面前挑战他们自己。这些登山者的精神告诉我们绝不能放弃尝试实现我们的梦想。它也表明有时候人类比自然力量更强大。
喜马拉雅山是不是世界最高的山? .
世界上最高的山.喜玛拉雅山,其最高峰为 珠穆朗玛峰 海拔约为 8848 米 珠穆朗玛,藏语意为“第三女神”.珠穆朗玛峰是喜玛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其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地形险峻,环境复杂,山脊和峭壁间分布着总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的各型冰川,冰川之上更有千姿百态、瑰丽罕见的冰塔林.珠峰周围20公里的范围内,群峰林立,全世界八千米以上的十四座高峰中,这里就有五座,六七千米的山峰放眼皆是,形成一幅群峰攒动、波澜壮阔的地貌.据地质构造分析,在远古时代,整个喜玛拉雅山以及附近辽阔的区域还是大海之一隅,大约从新生代早第三纪晚期开始,海下深处的岩层受强烈的喜玛拉雅运动的影响,崛起沧海,横空出世,逐渐上升成为最高最年轻的“世界屋脊”.矗立于地球之巅的珠穆朗玛峰本身就是喜玛拉雅山脉最典型的断块山,其形似金字塔的峰顶是由奥陶纪棕黄色大理岩和结晶灰岩组成.据科学家测定,珠峰现仍在不断上升,平均每年以3.2至12.7毫米的速度,继续刷新它自己所创造的世界最高记录.珠峰地区因受东南季风和西北寒流影响,气候复杂多变,即使在一天之内也往往变幻莫测.一般说来,每年3月初至5月末、9月初至10月末气候较为温和,是旅游和登山的最佳季节.从拉萨出发,沿中尼公路经江孜、日喀则至协格尔(车程670公里约需两天),再沿简易公路南下110公里后便可到达珠峰北麓、海拔5154米的绒布冰川末端--绒布寺.珠峰是世界登山家和科学家所向往的地方,1953年由英国人埃德蒙.希拉里首登成功.到1997年底,全世界有二十多个国家的五十多个队计二百多人享有登临世界巅峰的殊誉,并开创了11条登山路线.1988年,中、日、尼三国联合登山队还创下从南、北两坡双跨会师顶峰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