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王朝的历史是什么?
吐蕃王朝的历史:吐蕃(bo播)是唐朝时期中国境内藏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吐蕃王朝的主要领地是西藏高原,全盛时期包括今西藏自治区和新疆、青海、四川西部等地。吐蕃的国王(赞普)松赞干布、尺带珠丹与唐朝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联姻,为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吐蕃对中国藏族社会的发展和汉藏两族关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吐蕃王朝文化吐蕃佛教明显有异于汉地佛教,它把西域流行的小乘佛教、天竺引进的密宗佛教,与本地的苯教、巫教结合起来,形成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藏传佛教。其中密宗思想尤占主导地位。在戒律方面近似于西域佛教,食肉,不戒杀生,但反对血祭,并形成了严密的教团组织,从而为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铺奠了道路。 据史学大师吕思勉考证,吐蕃自唐文成公主入藏后始信奉佛教。
吐蕃是西域吗
西域指的是新疆、宁夏等,西藏以前叫吐蕃
吐蕃(音tǔ bō)(公元633年—842年 [74] ,藏文:བོད།,威利转写:bod [75-77] )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自松赞干布至朗达玛传位九代,延续两百多年。 [76]
吐蕃王朝是中国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青藏高原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强大势力,逐渐走出封闭的内陆高原,使得古代藏族社会第一次出现勃勃生机。原本各自为政、分散孤立发展的局面被改变,通过制度、法律、驿站等建设,各个小邦政权和部落联盟得到整合。由于内部人口流动,社会交往面扩大,推动了藏地语言及整个文化层面上的相互沟通,实现了青藏高原文化上的整合与壮大。 [1]
吐蕃社会生产以农牧业为主。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荞麦等;牲畜有牦牛、马、驼、羊等;手工业有烧炭、冶铁、制胶、毛织等。吐蕃时期的碑铭、木简、文书、经卷等尚有大量保存至今,是研究吐蕃社会和历史的宝贵资料。吐蕃王朝崩溃后,宋朝、元朝和明朝初年的汉文史籍仍泛称青藏高原及当地人民为“吐蕃”或“西蕃”。
吐蕃为什么能与唐抗衡
唐蕃之战 1、争斗吐谷浑 松赞干布在世时虽然还无法撼动大唐的强势,但他所奠定的强盛基础已为吐蕃国后来的大扩张准备了条件。在文成公主入藏后,唐蕃实现了短暂的和平,但这并不能阻碍吐蕃扩张的脚步。松赞干布在世时已经征服了孙波和羊同,使吐蕃有能力和唐朝争夺西域。在松赞干布死后,大相禄东赞掌权,他和唐朝之间没有什么女婿和亲家的身份阻碍,大唐、吐蕃的争霸势所必然。 公元650年,松赞干布薨,其孙芒论芒赞赞普继位。芒论芒赞年幼,大相禄东赞辅政,专掌国权,继承松赞干布的建国事业,推动吐蕃进入更强盛的时期。 禄东赞此人也是吐蕃历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前面已经介绍,禄东赞最大的功绩之一是划分田界,使吐蕃迈入封建社会。在原来的诸羌中,吐谷浑一向接受汉文化,也效仿唐均田制划分田界。公元653年,禄东赞施行土地改革,令吐谷浑的降王达延芒波结(即那位逃到吐蕃的吐谷浑太子)制定划分田界之法。达延芒波结依据吐谷浑田制为吐蕃划定田界,分得田地的自由民转变为农民。654年,禄东赞举行会议,区别野人和驯顺者,计算大调发的数目。驯顺者当是指分得田地的农民和牧民,大调发数目应当是以田亩为...唐蕃之战 1、争斗吐谷浑 松赞干布在世时虽然还无法撼动大唐的强势,但他所奠定的强盛基础已为吐蕃国后来的大扩张准备了条件。在文成公主入藏后,唐蕃实现了短暂的和平,但这并不能阻碍吐蕃扩张的脚步。松赞干布在世时已经征服了孙波和羊同,使吐蕃有能力和唐朝争夺西域。在松赞干布死后,大相禄东赞掌权,他和唐朝之间没有什么女婿和亲家的身份阻碍,大唐、吐蕃的争霸势所必然。 公元650年,松赞干布薨,其孙芒论芒赞赞普继位。芒论芒赞年幼,大相禄东赞辅政,专掌国权,继承松赞干布的建国事业,推动吐蕃进入更强盛的时期。 禄东赞此人也是吐蕃历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前面已经介绍,禄东赞最大的功绩之一是划分田界,使吐蕃迈入封建社会。在原来的诸羌中,吐谷浑一向接受汉文化,也效仿唐均田制划分田界。公元653年,禄东赞施行土地改革,令吐谷浑的降王达延芒波结(即那位逃到吐蕃的吐谷浑太子)制定划分田界之法。达延芒波结依据吐谷浑田制为吐蕃划定田界,分得田地的自由民转变为农民。654年,禄东赞举行会议,区别野人和驯顺者,计算大调发的数目。驯顺者当是指分得田地的农民和牧民,大调发数目应当是以田亩为基础的租税。655年,禄东赞又将此写入法律,使已经推行的这些制度得到巩固。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军事力量能帮助一个国家迅速兴起和扩张,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使这个国家的兴旺得到长时间的保障。禄东赞的土地改革使吐蕃的经济力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再加上原有的军事实力,吐蕃确实有能力向外大扩张了。 首先,禄东赞将扩张的第一个矛头指向了吐谷浑。吐谷浑也是羌族中一个大国,其地理位置无论对于吐蕃还是大唐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诺曷钵作可汗时,朝中大臣们一派亲唐,一派亲吐蕃,国内一片混乱。唐太宗令侯君集领兵平乱,稳定了形势,吐谷浑臣服于唐。但从国民杀亲唐的甘豆可汗,及吐谷浑国内多有人逃到吐蕃可以看出,由于民族血缘的关系,吐谷浑中亲吐蕃的势力更大一些。 公元660年,禄东赞挑起战端,派儿子尊业多布兵击吐谷浑。663年,禄东赞亲自率兵攻打。两国各遣使者到唐廷论曲直,请求援助。唐高宗表面两边都不听,实则帮助吐谷浑。但事物的变化往往取决于内部,有一个吐谷浑大臣素和贵逃至吐蕃,向禄东赞陈述吐谷浑内部局势,描述吐谷浑各处地理、军事,吐蕃遂发兵大破吐谷浑,诺曷钵率残部数千帐弃国逃到凉州,吐谷浑国亡。禄东赞屯兵青海,遣使入朝,请求和亲,唐高宗不许。禄东赞和亲的真实意思是要为此次发兵灭吐谷浑做开脱,也想让唐朝承认吐蕃占有吐谷浑之地,唐高宗当然不会答应。公元667年,禄东赞死,其子尊业多布继任大相。吐蕃吞并吐谷浑已成既定事实,尊业多布也继续着吐蕃的扩张事业。公元668年,吐蕃在且末修筑城堡,成为入侵西域的堡垒。 那么我们的大唐怎么没一点反应呢?综合当时的各种情况,原因有二: 首先,唐朝当时主要的对外战场在东边,也就是朝鲜半岛上。众所周知,唐太宗晚年征高句丽是他少有的失利。唐高宗李治继位后,将消灭高句丽提上了议事日程。就在公元660年,禄东赞派儿子尊业多布兵击吐谷浑的同年,唐朝开始了对朝鲜半岛的征伐,联合朝鲜三国中的新罗,攻打另两个国家——高句丽和百济。公元660年,大唐名将苏定方在新罗军的援助下,灭百济,俘百济王义慈及其王子等。而高句丽军队却在名将泉盖苏文的率领下与唐朝军队作战取得胜利。不过,唐军虽败,却涌现了不少名将,如大名鼎鼎的薛仁贵。公元666年,泉盖苏文死,高句丽内乱,泉盖苏文的长子男生为二弟男建所逼,降于唐。唐高宗借此机会,以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帅诸军,分道合击高句丽。公元668年九月十二日,唐军攻入平壤,俘男建,高句丽亡国。唐高宗李治在朝鲜战场上取得了他父亲都未能取得的空前战绩,先前的薛仁贵、契必何力等名将也有了一雪前耻的机会。所以,虽然当时吐蕃频繁入侵西域,禄东赞的死讯也传到了唐廷,唐朝却一时无暇顾及吐蕃。 其次,唐朝在西域的经营一直很吃力。唐初镇守安西的一直都是名将,如郭孝恪、麴智湛、裴行俭等。但即使是这些名将也未能完全平复西域,西域诸国总是叛附无常,而吐蕃则借此渔利。公元662年十二月(唐高宗龙朔二年,也是泉盖苏文打败唐军的这一年),西突厥内部发生混乱,唐将苏海政冤杀兴昔亡可汗阿史那弥射,导致弓月引吐蕃拒唐军,苏海政因军士征战疲劳,不敢战,遂贿赂吐蕃,约和而还,由此弓月阿史那都支及李遮匐收余众归附吐蕃。次年,疏勒反叛,并与弓月引吐蕃侵于阗,安西都护高贤引兵击弓月以救于阗,胜负不明,结果未见史籍明载,但在敦煌的一些文献中,多次提到“西域(唐)败军”,有可能高贤打了败仗。也许正因为如此,唐于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以裴行俭为安西都护,这位名将的到来使西域安稳了一点。 所以,一来当时唐朝的主力多在东边朝鲜战场上(大家有时会因为大唐横扫六合、吞并八荒而误以为唐初的军队多如牛毛,实力超凡无比。其实唐初的人口只有隋朝的1/3,可调用的军队也不多,用在一场战争上一般不超过十万人马。这些军队东西南北不断调集,打来打去也挺累的,经常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二来西域局势的混乱性,导致唐朝对于吐蕃吞并吐谷浑,显得无能为力。在龙朔年间西域的争夺战中,吐蕃略占上风。 吐蕃占有了吐谷浑,完成了统一羌族各国的大业。哥舒翰曾上唐玄宗奏疏中说:“苏毗(孙波)一蕃,最近河北,吐浑部落,数倍居人,尽是吐蕃举国强援,军粮马匹,半出其中”。吐蕃自论钦陵起,镇守吐谷浑的大将,总是大相的子弟,吐谷浑的重大意义即此可见。占领吐谷浑后,吐蕃的扩张雄心不会就此停止,唐朝也不可能坐视不理,一场真正的大战即将爆发! 唐蕃之战 2、大非川之战 大非川之战,一场犹如魔戒般的史诗之战,一场英雄对英雄、战神对战神的荡气回肠之战,一场在冰川雪域上进行的殊死之战,就这样上演了。公元670年四月(唐咸亨元年),吐蕃大举入侵西域,攻陷西域白州等十八个羁縻州,又合于阗联手陷龟兹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唐被迫罢安西四镇。 这样,大唐再不出兵也不可能了。当时在朝鲜战场上声名赫赫,又被誉为“三箭定天山”的神话般人物,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受诏为逻娑(即拉萨)道行军大总管,右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领兵五万(也有说十万)讨伐吐蕃,以夺回安西四镇,同时一旦讨伐成功,便送吐谷浑逃亡可汗诺曷钵还故地。 安西四镇为龟兹、疏勒、于阗、焉耆(今库车、喀什、和田、焉耆),全部都在新疆,为此,薛仁贵、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三员大将领着唐军浩浩荡荡向青海进发。既然要收复位于新疆的四镇,为何要向青海进发?其实从薛仁贵受封之官诏就可明白——逻娑(即拉萨)道行军大总管,这支队伍的终极目标是吐蕃之都城逻娑!前面已述,吐蕃大举入侵西域,唐廷判断吐蕃国内必然空虚。西域关键地理位置在吐谷浑,薛仁贵只要拿下吐谷浑,便切断吐蕃与西域四镇的联系,进可直捣逻娑,退可与镇守安西的唐将会合夺回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唐朝先前已遣大将阿史那忠在西域领玉河军(可能是玉河道行军的简称),救于阗。在薛仁贵出兵的同时,唐以西突厥首领阿史那都支为左骁卫大将军兼匐延都督,以牵制吐蕃在西域的兵力,与薛仁贵遥相呼应。可见,唐廷为此次征战下了一番功夫,薛仁贵使“围魏救赵”之法,同时西域布置的兵力起牵制作用,战略部署也可谓高明。 大非川在今青海省共和县西南切吉旷原,位于青海湖南,东至碛石军,西至伏罗川,由此往西可至于阗,东北至赤岭,西北至伏俟城,南至乌海、河口,确实乃青海之要津。薛仁贵率军经鄯州(今青海乐都)一路行军至此。只见一片冰川雪域,地势万分险要。薛仁贵联系这一带地理交通形势,分析判断:如果吐蕃军队从黄河河口而来,必先经乌海城,吐蕃军骁勇善战,且以逸待劳,唐军须速战速决,尽快拿下乌海,方能取胜,否则极易丧失战机,而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下,地势一失,即使不用开战,严寒和饥饿都会让几十万大军全部崩溃。而乌海(今青海喀拉湖)险远,辎重车马不便往行,薛仁贵故留郭待封率2万人守护辎重、粮草,令其于大非岭上凭险置栅,构筑工事,使之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前沿阵地。随后,薛仁贵即率主力,轻装奔袭乌海。 首战,唐军与一万多吐蕃军于河口(今青海玛多)遭遇。吐蕃军猝不及防,大败,伤亡甚众,损失牛羊万余头。薛仁贵令鼓西而进,乘胜进占乌海城,以待后援,此时薛仁贵心中一定又想起自己仅率两千人攻入高句丽重镇扶余城的壮举,“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土长歌入汉关”的歌声似乎又在西域回响。但郭待封并没有遵守薛仁贵的指令,在大非岭上凭险置栅,构筑工事,而是擅自率后队继进,又未能及时到达乌海城与薛仁贵会合。郭待封行至半路,吐蕃20万大军从天而降。郭待封不能抵敌,辎重、粮草尽失。薛仁贵被迫退保大非川。八月,吐蕃军在论钦陵指挥下,在大非川以40万大军逼唐军决战。薛仁贵无险可据,更无粮草供应军需,大败,几乎全军覆没。薛仁贵“与钦陵约和而还”,唐残兵才得以生还,吐谷浑被并入吐蕃,逃亡可汗诺曷钵回到故地的愿望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 大非川之战是唐朝开国以来对外作战中最大的一次失败,吐蕃凭此战一跃成为与大唐分庭抗礼的西部豪强,吐谷浑亦成为吐蕃别部。唐朝被迫撤销四镇建制,安西都护府迁至西州(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关于安西都护府的事情前章已简述)。一般认为,薛仁贵此战已获先机,但郭待封的擅自行动使唐军由胜转败。其实,郭待封的擅自行动是唐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全部原因,即使郭待封不擅自行动,唐军也未必能赢。 率领吐蕃军的,是吐蕃历史上第一名将,战神论钦陵。论钦陵是大相尊业多布之子,禄东赞之孙,全名噶尔.钦陵,“论”是吐蕃对王族的称呼,表明了论钦陵的身份。薛仁贵初期战术确实出乎论钦陵意料之外,唐军出兵吐谷浑,进占乌海城,但论钦陵临危不乱,及时调兵遣将。这里注意一个数字问题:参加大非川战役的吐蕃军有40万,前面已经介绍,吐蕃最盛时常备军才46万,而且多在西域四镇和吐蕃国内,所以这40万军不可能全都是吐蕃人,除苏毗、羊同外,大部分应当是吐谷浑人。邀击郭待封的20万军,也当多是吐谷浑军(由此也说明吐谷浑国内亲吐蕃的占绝对势力)。论钦陵如调国内军来救肯定来不及,而且必经乌海,薛仁贵早已以逸待劳,严阵以待,而调西域军还有阿史那忠和阿史那都支在那里对抗。论钦陵当机立断,判断薛仁贵亲率主力,轻装奇袭乌海,粮草辎重必然不济,故迅速调遣吐谷浑军队,邀击唐军粮草、辎重,切断唐军后备补给。而吐谷浑军可能来自伏罗川和伏俟城两个方向,绕开了薛仁贵镇守的乌海。雪山作战,补给是第一生命,补给不济,薛仁贵只能退出乌海。论钦陵这样便从容收复乌海,再陆续召集各部人马,吐蕃最后集结的四十万大军,也是陆续增援而至(所以论钦陵直到八月才逼薛仁贵决战)。此战双方各自因势利导,避实就虚,攻击对方最薄弱的环节,战术、用兵都很高明。但吐蕃熟识地理,兵力也占绝对优势(40万vs 5万),同时论钦陵及时借助了吐谷浑的力量,进行正确地战略部署,因此取得了最终胜利。可以说吐谷浑助唐还是助吐蕃是此战胜负的关键。郭待封自恃名将郭孝恪之后,不服薛仁贵管制,是有可能的。但他的擅自行动未必完全错误,因为粮草、军需是生命,如果郭待封不运粮和棉被给薛仁贵,薛仁贵吃什么,穿什么(乌海之南,盛夏积雪,冬则羊裘数重,暑月犹衣裘,吐蕃人自己都受不了)?即使按薛仁贵所言在大非岭上凭险置栅,构筑工事,吐蕃只需切断补给路线,薛仁贵也只能撤军(吐蕃20万军,又熟识地理,完全可以做到)。而且论钦陵吃准薛仁贵攻入乌海后不可能再往前进攻,因为冰川雪域,行军艰难,薛仁贵不可能在粮草辎重没到的情况下一直打到拉萨(这一点和邓艾攻蜀情况不同)。所以,在薛仁贵攻入乌海后,郭待封去运送辎重是很正常的,甚至很可能是薛仁贵要求的。所以,郭待封不是战争失败的主因,吐谷浑兵的介入才是关键。 但,吐蕃此战也大伤元气。论钦陵已调动了一切可调动的人马,甚至包括西域的主力,否则如果损失不重也轻易不会与薛仁贵讲和。咸亨元年初吐蕃入侵西域势头之盛,前所未见,但此战过后不见有更进一步的行动。后来于阗王伏闍雄更凭借自身的力量,竟然逐出了吐蕃,受到唐廷的封赏。可见吐蕃为集中力量对付薛仁贵率领的逻娑道行军,不惜撤出了其在西域的主力,吐蕃在西域的势力也因此削弱了不少。当然,唐以前在西域的用兵也有问题。对吐蕃的挑衅一直犹豫不决,而且派遣将领也不得力,甚至用调遣到西域的方法来作为对名将的排挤。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名将苏定方刚从朝鲜战场回来就被派到安西,其实是被朝中排挤出来的,最终在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死于军中(据吐蕃史书记载,那位逃到吐蕃划分田界的达延芒波结太子最终就是被苏定方所杀,此时的苏定方已年过古稀,真不愧名将!)。裴行俭因为册封武昭仪之事也被调出京城做安西都护,还好这位名将当时年纪不大,在西域颇有作为,而且还活着。公元669年,裴行俭调回京都。裴行俭刚走,第二年就发生本章开头的吐蕃大举入侵西域。唐廷只得再从朝鲜战场调薛仁贵、郭待封征吐蕃(薛仁贵一走,高句丽又叛乱)。唉,唐朝初年,也够这些将军们受的。吐蕃既得吐谷浑,与唐争西域四镇就更激烈了,甚至开始争夺唐本部土地,同时也向东方和东南方迈出了扩张的脚步。 3、进军东南,兼并诸羌 大非川之战的胜利,使得吐蕃获得对西域诸羌的绝对控制权,吐谷浑已事实并入大吐蕃的领土,西域诸羌也基本被吐蕃统一。但吐蕃兼并诸羌、扩张领土的脚步并没有就此停止。在吐蕃东南部(即大唐的西南),包括现在的四川、云南等地,还生活着许多古老的羌族部落(其实吐蕃的祖先六氂牛部就是从四川进入西藏的,详见第一章)。比如,《隋书西域传》里就记载有附国。有国王,统率二万余户,地在成都西北。附国东面又有嘉良夷,东北面有党项,西面是女国(即苏毗),另外还有许多散居深山穷谷中的诸羌,风俗类似党项,有些属吐谷浑,有些属附国,其中据传还有一个“东女国”,风俗类似女国苏毗,因在苏毗东,故称东女国。苏毗在唐时已被吐蕃所灭,东女国则一直存在,后迁入唐。我前面曾说过《西游记》中女儿国可能是作者参照了苏毗国,现在想想,吴承恩参考东女国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隋朝时,附国、嘉良夷等诸羌均来朝贡,隋炀帝设诸道总管这些内附部落。唐沿隋制,剑南道设诸羌羁縻州168个,管理这些诸羌部落,分属松州、茂州、巂州等都督府。 在松赞干布时代,吐蕃已开始了向东南诸羌的兼并。公元634年至638年,松赞干布先后占领党项、白兰等羌部,而后又率大军攻松州(今四川松德),接下去就是前面曾介绍过的松州之战,唐将牛进达率军获得松州大捷。附国何时被吐蕃所占未见记载,唐时已不见附国之名,但松赞干布率军攻松州时,应当经过附国,可想在松州之战前,附国已被吐蕃吞并了。 公元667年,禄东赞率军攻取生羌十二个州(生羌可能是指当时文化程度更落后的羌族)。唐剑南道所属诸羌陆续被吐蕃占领。 至唐肃宗时,除少数羌族内迁外,其余诸羌都被并入吐蕃。至此,吐蕃兼并诸羌州成功,建立羌族统一国家的事业基本完成。 除诸羌之外,我国的西南部还生活着诸蛮。 公元678年,禄东赞之子,大相尊业多布(即战神论钦陵之父)率兵攻西洱河一带(今云南洱海)诸蛮。唐在茂州(今四川茂县)筑安戎城,阻断吐蕃通诸蛮之路。尊业多布以熟悉地理的生羌为向导,攻拔安戎城,增兵驻守,西洱河一带诸蛮相率降附。 公元703年,器弩悉弄赞普亲征今云南丽江一带的乌蛮。吐蕃史书记载器弩悉弄赞普“向白蛮征税,乌蛮亦款服,兵精国强,为前王所未有”。可惜,这位前所未有的赞普于704年在征蛮的途中死于军中。 与吞并诸羌不同,诸蛮与羌族种族不同,吐蕃几代赞普连年征伐,也未能完全征服诸蛮。后来,到公元751年(唐天宝十年),南诏国与唐失和,降附吐蕃。南诏是西南诸蛮自己建立起来的大国,吐蕃获得这个大附属国,国势终于发展到了最高点。 吐蕃国力强盛,但经济文化落后,要发展经济文化,必然需要农业的发展,虽然禄东赞的划分田界使吐蕃进步了封建社会,但高原苦寒的地理环境一直在制约着吐蕃的经济发展。走下高原,向周围要更多的土地,侵略农耕社会,是吐蕃国力发展的必然。从松赞干布开始,吐蕃以逻娑(即拉萨)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张领土,终于建立了大吐蕃国,吐蕃土地也从纯粹的高原类型增加了不少丘陵和平原。《新唐书 吐蕃传》说吐蕃“东与松、茂、巂接,南极婆罗门(尼泊尔),西取四镇,北抵突厥,幅员万余里,汉魏诸戎所无也”。事实上,这描述得还只是唐高宗时吐蕃的领土,后来吐蕃疆域比这时候大多了。 但是,这里也有一个现象——吐蕃不断扩张的脚步总是往东方走。虽然西南的婆罗门早已是吐蕃的属国,可是吐蕃向西、向南的扩张也就到此为止。这里恐怕主要是海拔和气候的差异所致,南亚的印度、缅甸对于吐蕃人高原耐寒的习性是绝对不适合的。虽然吐蕃占有婆罗门后可以很容易地进入天竺,虽然王玄策只需带着不足一万人的婆罗门和吐蕃骑兵就能轻而易举灭掉中天竺,虽然东方有巨人般的大唐王朝,但吐蕃总是前仆后继地向强大的唐朝争夺土地,而对天竺却丝毫不感兴趣。 然而,当时可称之为全世界最强大的盛唐王朝也决不是好惹的。或许吐蕃真的有种生不逢时的宿命,或许强者与强者之间的较量才能使历史更加精彩,吐蕃虽然赢得大非川之战的胜利,也在西南之域势不可挡,但唐蕃之战只是拉开了序幕,大唐的反击战就将开始。
唐朝鼎盛期为什么没有消灭吐蕃?吐蕃为何能与盛唐对抗?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抛开文化方面不谈,就是经济、军事实力都很强盛。当时,唐朝一个敌对势力,吐蕃,两相比较,不论哪一方面都可以说唐朝完胜,可是在这一时期,却一直没能消灭吐蕃政权,这不禁让人感到疑惑。难道吐蕃有什么隐藏的实力,足以抵抗唐朝的军队吗?
盛唐的概念在文学上指的是唐玄宗“开元盛世”的30来年,史学上的界定则是唐高宗到唐宪宗(649—820)的170余年,正值唐蕃对决时期,此问当不在文学范畴。全盛时期的唐帝国无论经济、军力和人口数量都要大大超越吐蕃,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与吐蕃的交锋并不顺利,也一直未能颠覆吐蕃政权。
吐蕃各部统一几乎与唐朝立国同步,并随着唐朝的兴盛而日渐强大。然而这并未引起唐朝方面的注意,其战略重点依旧是北部、西部和东北部的传统敌人。双方最早一次冲突始自吐蕃王者松赞干布,那时他刚统一吐蕃不久,遣使来唐请婚,被唐太宗拒绝,松赞干布一怒之下率20万大军进逼松州(今四川松潘)。等松赞干布被击退后再次请婚,太宗便将文成公主嫁了过去,此后双方20年无战事。而这20年恰恰也是吐蕃国力精进的20年。
高宗时继续延续突厥和高丽的战事,对吐蕃仍未引起足够重视。羽翼丰满的吐蕃趁机攻灭吐谷浑——后者曾向唐朝求救被拒,接着争抢安西四镇(龟兹、焉耆、于阗、疏勒),高宗这才将军事重心由朝鲜半岛转至西部边陲。不过真正下大力应对吐蕃则是在唐玄宗时期,此时距离吐谷浑灭国已有50年。
吐谷浑故地亦即今天的青海省,吐蕃以此为牧场和军事基地,扼河西走廊咽喉,大唐和吐蕃间没了缓冲,门户大开,西域也完全置于吐蕃的打击范围之内。吐蕃接着又陆续征服四川和云南的边区诸部,对唐朝形成半包围的态势,唐朝多点作战疲于应付。金城公主入藏后,吐蕃又争得河西九曲之地以为缓冲,唐朝的被动局面长期不能逆转。
吐蕃地域广阔,可调配兵源充足且战斗力强悍。其本地人口原有300万,“胜兵数十万”,开疆拓土后,控制区人口峰值也一度达到300万,这些人作为税源和兵源的有力补充,大大增强了吐蕃的实力。吐蕃控制区“地薄气寒”,道路崎岖,不利于唐军深入。吐蕃骑兵以抢掠为主,不需要给养,“进退可齐,疾徐如意”,不断从青藏高原俯冲直下,给唐军带来极大恐慌。而且吐蕃军事并非单独存在,它先后和突骑施、小勃律、回纥、南诏等部结盟,共同牵制唐朝。
战术上吐蕃则狡黠多变,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东边不行就打西边,实在不行就议和联姻,等缓过劲来接着打,防不胜防。文成公主入藏换得20年和平,之后吐蕃便突袭吐谷浑抢占西域;中宗复位后吐蕃恰逢内乱,又来和亲,金城公主嫁了过去;玄宗时吐蕃刚刚签订好正式和约,旋即便攻打洮州和兰州;唐朝加大东线打击力度,吐蕃则调转西线,攻取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吉尔吉特),唐军驰援,吐蕃又求和,愤怒的玄宗因为契丹战事再次同意;而后唐朝节节胜利,深入青海,吐蕃再次求和,遭到玄宗拒绝,恼羞成怒的吐蕃随即发起一系列进攻,战事重又进入胶着状态。
755 年,迎娶金城公主的第36任赞普尺带珠丹被大臣刺死,吐蕃内政不稳,又派使者前来修好。时值安史之乱爆发,吐蕃趁唐朝边军回防京师之际东进,并于763年突入长安,烧杀半月之后扬长而去。此后吐蕃依然袭扰不断,国力刚刚恢复的大唐疲于应对,双方互有胜负。后来南诏与吐蕃翻脸,联合唐朝合力打击,吐蕃才由盛转衰,但此时的大唐也是江河日下,无力挺进了。于是双方长庆会盟(821),合为一家,盟碑至今犹在。
吐蕃国是现在的哪里
吐蕃国是指现在的西藏地域。吐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立国所得名,在古时延续两百多年历史。吐蕃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白史料记录的国家,吐蕃人是现代藏族的祖先。8世纪末至9世纪初,吐蕃的疆域到达极盛,西起帕米尔高原与西南亚地域的阿拉伯交界,东至现今甘肃省陇山、四川盆地西缘,北起天山山脉以南、居延海,南至青藏高原南麓。吐蕃社会生产以农牧业为主。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荞麦等;牲畜有牦牛、马、驼、羊等;手工业有烧炭、冶铁、制胶、毛织等。吐蕃时期的碑铭、木简、文书、经卷等尚有大量保存至今,是研究吐蕃社会和历史的宝贵资料。吐蕃国社会方面的发展1、服饰吐蕃女子是辫发的,吐蕃男性也是辫发的,但形式似乎与北方民族的辫发有所不同,未必是全结一支大辫,很可能是结成若干小辫,故帽落会出现“乱发如蓬”的外观。女性之赭面同高原人之肤色相应,更带一股健康之气,为唐人效法,曾风靡长安。2、居住吐蕃乃行居与定居兼而有之的两栖民族,吐蕃的地面建筑皆平顶,与塔里木城邦诸国相似,出于对水的珍惜,不允许因栉沐而造成水的浪费和污染。行则居帐,止则居室,其帐篷形制特大,是以牛毛毡制成,具极强的抗寒功能,其平顶住房依地势高低成阶梯形,而王宫多建山上,拉萨之布达拉宫就是其典型建筑。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吐蕃
吐蕃帝国是什么?
吐(tǔ)蕃(bō),7~9世纪时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是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国,自囊日论赞至朗达玛延续两百多年,是西藏历史上创立的第一个政权。索南坚赞编著的《王统世系明鉴》、《西藏王统记》记载吐蕃王国的君主徽号翻译汉姓为刘。吐蕃社会生产以农牧业为主。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荞麦等;牲畜有牦牛、马、驼、羊等;手工业有烧炭、冶铁、制胶、毛织等。吐蕃时期的碑铭、木简、文书、经卷等尚有大量保存至今,是研究吐蕃社会和历史的宝贵资料。吐蕃王朝崩溃后,宋朝、元朝和明朝初年的汉文史籍仍泛称青藏高原及当地人民为“吐蕃”或“西蕃”。
唐朝为什么打不过吐蕃?
吐蕃王朝时期不是没有南下攻天竺(那时候还印度这奇葩国家),而是打了,还打了不止一次!对于吐蕃来说,其政权崛起后选择疆域拓展的方向,当然会进行各种尝试。那时候,又没有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图》,谁能知道往哪个方向最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相比于不太熟悉的东、西、北三个方向,南方反倒是古代藏族最熟悉的方向。穿越喜马拉雅山沟谷的古代商路,早就将两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条目前尚有争论的商路,有时被称为“麝香之路”,有时被称为“宝石之路”,而有时又叫“盐粮之路”。其路上,交流的大宗商品也不是后世的茶叶,而是藏北盐湖中盛产的食盐、羊绒(所谓克什米尔羊绒织物,其原料全部来自藏北地区)和南方温暖地带的谷物。这种最原始的易货贸易,一直持续到近代,是沿喜马拉雅山麓民众的基本生活方式。因此吐蕃崛起后,最早下手的并不是北方的吐谷浑,而是南方的小邦国。只不过,汉地史料对此几无记载,大家不熟悉而已。吐蕃王朝征服南方小邦国(部落)的记载,首见于藏文史料《贤者喜宴》,其书记载:“(松赞干布时期)纳木巴民王、泥婆罗铸铜王、孙波铁王、门域果王等四方之王,收赋税以进贡称臣”。”这其中,“门域果王和泥婆罗铸铜王”的位置肯定都在吐蕃南方。“门”在藏文中指地势低凹、山谷狭窄、被浓密的原始森林覆盖之地。一般来说,学者们比较认同吐蕃时期的“门域”指的是今天门隅、洛渝、下察隅等地区。这个地区,山高林密,当地人自称为“门巴”。在藏语的结构里,“门巴”的“门”通常是地理名词,而“巴”则是指“某地的人”。所以,“门巴”其实就是“门地人”的意思。门巴人服饰现在这片处于雅鲁藏布江下游崇山密林中的土地,是西藏与云南交界的区域,现在闻名遐迩的进藏线路“丙(丙中洛)察(察瓦龙)察(察隅)”线,便在下察隅的北部。尼婆逻其实就是今天尼泊尔的古称,这个小邦国曾长期处于吐蕃的统治之下。其国王的废立都有吐蕃插手的痕迹,据说文成公主进藏的次年(642年),泥婆罗政局动荡,吐蕃出兵泥婆罗扶持了尺尊公主的兄弟上位。同样,保存在敦煌的古藏文史料也有类似记载:尼婆逻“遂羁属吐蕃”、吐蕃“并长期驻牙于尼婆逻”。公元704年,吐蕃赞普赤都松赞在军中意外去世,关于他去世地点的猜测不但包括南诏国,还有门域。赤都松赞去世后,吐蕃国内政局变幻,各地叛乱蜂起。重新掌控朝政的没庐赤玛伦罢免了泥婆罗国王,据说这位国王便是吐蕃王室后裔。而后,同样位于南方的“悉立国”反叛,赤玛伦出兵平叛。由此可知,当时“悉立国”也是吐蕃的属国之一。关于“悉立国”,《新唐书·西域传》中如下记载:“悉立国,在吐蕃西南,户五万,胜兵五万……羁事吐蕃。”除此之外,公元648年(唐贞观二十二年),唐使王玄策在北天竺被劫,求兵于松赞干布。吐蕃借给精兵1200人,又令泥婆罗出兵7000,交给王玄策指挥,南攻天竺找回场子。这段历史大家都很熟悉了,王玄策连灭数国擒其国王,献俘阙下。《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归降的城镇聚落达五百八十余所,未久朝乾托卫城破,中天竺就此灭亡。为此,吐蕃曾立铁碑于天竺,以定吐蕃“南界于此”。史料里吐蕃最后一次,南下用兵是在赤松德赞时期。这次军事行动,记载在吐蕃名臣巴·赛囊所著《巴协》中。据说,当时修建了桑耶寺后,寺内白塔想要用佛祖释迦摩尼的舍利装藏。为此,赤松德赞派兵南下自己去取。当吐蕃军队走到达贝莫贝塘时,天竺的一位国王吓的魂飞魄散,把靴子挂在宫门之上,表示臣服。并对吐蕃统帅说:“我的国土愿归入吐蕃赞普的脚下,甘愿缴纳赋税,请将军不要妄动刀兵”。随后,吐蕃大军渡过恒河,抵达中印度摩揭陀国,在朝拜了金刚座菩提树后,从塔中取出舍利,凯旋北归。凯旋之前,吐蕃军队再次于恒河树立铁柱为界,并留兵驻守,形成一个大城镇。从以上的史料记载来说,吐蕃王朝时期,至少曾四次南下用兵。因此,吐蕃并不仅是和唐朝死磕,只不过唐朝正好挡住了,吐蕃向东、西、北三个拓展方向的道路而已。
唐朝为什么打不过吐蕃
因为生存的欲望,吐蕃人更渴望肥沃富饶的地方,这种强烈的欲望最终转变成了战斗力。吐蕃所侵入的地区大多物产丰饶,用不着自己建立后勤补给,而可以用抢夺的。反而是唐朝,自己的粮草补给距离很长,而且因为高原大山的阻隔,也不具备攻入吐蕃腹地的条件与优势。
中国历史上的唐朝,可以说是最强盛的时代之一,然而西边的吐蕃却是唐朝的一大污点,和亲、割地甚至城下之盟。而地处高寒的吐蕃,东边攻扰唐朝,西边攻打大食(阿拉伯帝国),左右开弓盛极一时,然而最终也盛极而衰,没等外敌入侵却亡于内乱。当时的吐蕃帝国虽然自然条件与唐朝不能同日而语,但条件的恶劣有时候却又是一种极大的优势。
天龙八部里有好多个国家,西夏.大理.吐蕃.蒙古锲丹.是谁把他们打下来并入中国的?算侵略吗?
是蒙古人打下来的,而且这些国家都是属于元朝的直辖领土。元朝的前身为大蒙古国,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国时领有大漠南北与林木中地区(即尼布楚地区),经由历代蒙古诸汗的经营及三次西征后,疆域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区,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建立起横跨亚欧大陆的超级大国。成吉思汗时期分封东道诸王与西道诸王,东道诸王是铁木真之弟,大多分封于塞北东部与东北地区,从属性较强;西道诸王则是铁木真之子,其中分封长子术赤于咸海、里海、巴尔喀什湖以北的钦察草原,后由拔都建立钦察汗国;封次子察合台于锡尔河以北的西辽旧地,史称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分封于乃蛮旧地,后由海都建立窝阔台汗国;塞北、汉地、东北、青藏及新疆东部则由幼子拖雷获得,后由元朝直辖。
1279年,元世祖攻灭南宋一统中国,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记载,汉地、漠南、漠北、东北(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皆在元朝统治范围内。 自灭南宋后虽然多次对日本、缅甸、安南、爪哇等国有所冲突,然而疆域大体趋于稳定。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瓜分窝阔台汗国,元朝取得窝阔台汗国的漠西领土,国土面积达1372万平方公里(北疆以北纬55°为界),若北疆延伸至北冰洋则有2267万平方公里。元朝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元史称“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全国划分为由中书省所直辖的京畿地区(即河北、山东、山西及漠南部分地区),由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以及十个行中书省,分别为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
吐蕃帝国是被谁灭了?
吐蕃因内部分裂,并不是被他国吞并。842年,吐蕃赞普朗达玛被僧人暗杀,其子云丹与俄松争夺王位。云丹以伍如(意为“中翼”,逻些小昭寺一带)为据点,俄松以云如(意为“左翼”,雅隆昌珠寺一带)为据点,双方的支持者发生大规模交战,史称“伍约之战”(敦煌文献中称为“中左之战”。)吐蕃大乱,不堪重负的农民起兵造反,最后演变成阴土牛年反上大叛变。起事军领袖掘开赞普和贵族的坟墓,大肆屠杀贵族和王族。这些起事军大多都是自发且盲目的,最终或被贵族镇压,或被利用,都失败了。但最终吐蕃无法再建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变成四分五裂的局面。俄松的儿子贝考赞被杀。其子吉德尼玛衮逃亡到阿里地区,建立古格王朝。云丹的后裔则占据拉萨一带,形成了拉萨王系。至11世纪时,吐蕃各地渐渐稳定下来,形成了许多割据的王系。除古格和拉萨两个王系之外,另有拉达克、雅隆觉阿、普兰、亚泽等王系,以及甘肃、青海一带的唃厮啰政权。吐蕃分裂时期虽然统治者各自为政,但在文化上却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学说、各种教派纷纷形成,对西藏未来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段和平时期里,藏传佛教再度兴盛,史称后弘期。阿底峡就是在这段时期里来到吐蕃的。因为吐蕃大乱,故不对位于东邻的宋朝造成任何威胁,使宋朝得以专注应付辽朝、西夏和金朝。1240年,蒙古帝国派阔端侵略吐蕃,试图借此牵制南宋。蒙古人希望找到一个单一的君主来投降,但发现吐蕃各地事实上是各自为政,便将最具实力的萨迦派首领萨迦·班智达请到凉州,商讨归顺之事。萨迦·班智达向阔端宣讲佛法,阔端皈依了藏传佛教,吐蕃与蒙古开始建立供施关系。1264年,忽必烈在吐蕃设置总制院(后改为宣政院),委派萨迦派首领管理吐蕃政教事务,建立萨迦巴政权。吐蕃分裂时期结束,随后展开了约500年的教派统治。与汉地关系建隆元年(960年),宋朝建立。由于所处地区的缘故,与远离汉族地区的卫藏等地藏族各部联系交往较少,但与邻近汉族地区的甘、青、川、滇藏族各部则相对密切。宋朝开国不久,原吐蕃王国的一个部落首领的后裔唃厮啰在以邈川(今乐都)、青唐(今西宁)为中心的青海省湟水流域建立了政权。这是当时以藏族为主体的一个最大的封建政权。唃厮啰多次遣使向宋朝皇帝纳贡,并乞官职。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宋仁宗封唃厮啰为“宁远大将军、爱州团练使”,并给以优厚的俸禄。康定二年(公元1041年),宋仁宗又封唃厮啰为“检校太保充保顺、河西等军节度使”。此后,唃厮啰的子孙继承人董毡、阿里骨、瞎征、陇等,世代均由大宋封官任职。唃厮啰部统治地区,隶属于北宋全国二十六路中的秦凤路。到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唃厮啰部地区全部改为宋朝的郡县。此外,宋真宗皇帝还于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加封凉州(武威)藏族六谷部首领潘罗支为“盐州防御使兼灵州西面都巡检使”的官职。宋仁宗即位后,北宋在今甘肃省南部、河西走廊、青海省东部、西康等地区,大力推行屯田戍边的政策,以对付西夏的入犯,增加防卫力量。在此基础上,大宋向河西走廊等地的藏族部落拨发弓箭及其它武器,并招募藏族弓箭手,在藏人中建立类似宋兵的军事体制,以共同防御西夏人的入犯及袭扰。宋将王韶在今甘肃临夏、临洮一带大量开拓土地,招纳30多万藏人从事垦种。著名的茶马互市也在今四川雅安、甘肃临夏以及陕西一些地区的大宋专设市场上进行,开始了尔后数百年藏区马匹与汉区茶叶的经常固定交易。
吐蕃帝国是被谁灭了
吐蕃帝国其实并不是被谁灭亡的,而是自己一步步走上灭亡的道路。吐蕃帝国虽强盛一时,但是频繁的扩张战争导致国力消耗巨大,从而引起本部的奴隶平民内斗。从吐蕃东部开始爆发蔓延到吐蕃全境的平民和奴隶大起义,才导致吐蕃帝国灭亡。
吐蕃靠什么征战三百年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吐蕃帝国并没有对外三百年年的征战,一般认为松赞干布才是吐蕃帝国的真正开创者,从其即位的629年到877吐蕃王朝彻底解体,共248年。不过如果算上之前松赞干布祖父和父亲时期的内部统一战争,说历经了三百多年的征战也不为过。
虽然青藏高原地势过高,自然环境极端严酷,农牧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但是吐蕃帝国的发祥地雅砻河谷所在的西藏山南地区,却是西藏少有的一块水草丰美的富饶之地,对西藏其他地区构成了物质资源上的压制,而气候上从公元五世纪中期延续到七世纪中后期的隋唐温暖期,无疑会使农业产量有所增长,让这种压制如虎添翼。
松赞干布的祖父达布聂息,从雅砻河谷的一个小城堡秦瓦达则堡开始,踏上了统一青藏高原之路,先后消灭了拉萨河谷的多个势力,逐步壮大。到了松赞干布时期,又兼并了日喀则地区的苏毗、阿里地区的羊同、青海的吐谷浑,大致统一了整个青藏高原。如果说吐蕃统一的内部战争还能依赖相对弱小的高原河谷农业,那么当面对唐朝、阿拉伯、回纥这样的世界性强国,青藏高原贫瘠的物产还够用吗?不够可以抢。由于藏北、青海、川西地区是传统高原牧区,因此,以河谷农业地区为核心的吐蕃帝国政权,具备了农业和牧业协同合作,以农统牧的特点,这让吐蕃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游牧民族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弥补了物资贫乏的缺憾。
请问:西藏分别在唐朝、元朝、明朝、清朝与中央政权的关系?并用一句话概括西藏与中央政权的关系?
唐朝西藏叫“吐蕃”不是唐帝国的领土,双方是邻邦关系。除了和亲以外,其实也有多次战争。
公元1253年,旭烈兀西征,平吐蕃。此后元朝设置宣政院,以宗教管理日常事务。蒙古没有文字,西藏上师八思巴创蒙文。从那时候起西藏和中央政府 的关系一直比较稳固。
明朝取代元朝以后,在西藏设施乌斯藏万户,政治军事上进行管理,日常还是放权利给各地的土司、活佛。并且,常册封西藏宗教领袖为法王。
吐蕃灭了几个国家?
663年,吐蕃吞并青海的吐谷浑,唐朝援军迎战吐蕃失败。670年,吐蕃进入西域,攻陷西域四镇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唐朝只控制了天山以北及以东区域。692年,武则天时期方收回西域四镇。但吐蕃只是暂时蛰伏。
790年,吐蕃攻陷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帕米尔高原也被吐蕃所占。吐蕃切断了唐朝和西域的直接联系。
《新唐书》中记载道:"吐蕃本西羌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总的来说,吐蕃民族便是本地原住民加上外来的各民族共同融合而形成的。
唐代的青藏气温较高,气候温暖。青藏高原有史以来第一次生产力大发展,爆发强大的生机,也就诞生了吐蕃。
吐蕃是耕牧混合型帝国,吞并了吐谷浑后与唐朝接壤。巅峰吐蕃占据河西陇右,与回纥汗国争夺北庭安西,南诏天竺臣服吐蕃。与唐朝 阿拉伯并列亚洲三强。 9世纪的唐国吐蕃回鹘三国并立。
吐蕃对待河西平民士族两副嘴脸。吐蕃占据河西劫掠平民做奴隶,剃发易服说胡语还要刺青,征税高。吐蕃对待士族就是保留地位,甚至吐蕃的赞普都会主动示好。
吐蕃强盛一时,但是无法忽略它自身是奴隶制军事帝国,内部非常松散 。赞普等奢侈大兴战,贵族内讧严重,造成奴隶大起义。
唐贞观七年(633),松赞干布迁都到逻些,也就是今拉萨,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
"举凡吐蕃之一切纯良风俗,贤明政事,均为此墀松赞王者之时出现也。"作为实际上的王朝开国之君,松赞干布平定吐蕃内乱,统一了西藏地区,大大发展了吐蕃的经济、文化。
也是在松赞干布的治理下,吐蕃得到了唐朝的重视。
贞观十四年(640),松赞干布派出吐蕃重臣禄东赞前往唐朝求亲,并成功迎回了文成公主。这之后,唐朝又将金城公主许配给了尺带珠丹,大体来说两国的关系还算友好。
唐朝在玄宗开元年间国力达到巅峰不久,吐蕃也发展到了鼎盛。
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皇南逃,为了平定安禄山、史思明的大军,唐朝廷抽调了大量驻守吐蕃边境的军队。而吐蕃领袖赤松德赞则趁机起兵,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占据,甚至于广德元年(763)占领了唐朝首都长安,唐代宗被迫逃到陕州避难。谁说宋朝皇帝爱逃跑 其实唐朝皇帝也擅长逃跑
吐蕃在长安扶持了傀儡政权,俨然要维持长久的统治。好在郭子仪率领各路勤王之师夺回了长安。这次败退成了吐蕃由盛转衰的信号,由于连年的战争,其本就不充裕的国力被进一步削弱。再加上长安被收复后,唐朝对吐蕃背信弃义的行为十分不齿,众将领都愤愤不平。
先是名将李晟主动请缨,将军队驻守在唐与吐蕃的边境泾州一带,他率三千精兵伏击吐蕃,并差点生擒位高权重的大相尚结赞。
这之后,唐将韦皋又"数出师,凡破吐蕃四十八万,禽杀节度、都督、城主、笼官千五百,斩首五万余级,获牛羊二十五万,收器械六百三十万,其功烈为西南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