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内容
弟子规内容如下: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弟子规的全部内容
弟子规【作者】李毓秀 【朝代】清朝译文对照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启蒙国学类似三字经童声朗读哪里有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g9w9eR8JXXaRasUVkpCFRQ 提取码: vwp6 50期节目,每期精编2~3个小日常故事,用三字经帮孩子解决日常遇到的难题。故事轻松诙谐,让每个听故事的孩子忍俊不禁。每天只要五分钟,反复聆听国学精粹,从小懂得“仁义礼智信”。趣味理解历史典故,作文引用信手拈来。编剧从现实生活取材,让孩子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理解原文。用生活化的口语表达给孩子讲解历史典故,好懂好记,不再单纯背古文。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全文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PGBaamlPxQA91GfuEwNJzw 提取码:g7rl育灵童儿童经典诵读套装5美文对韵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孩子的诵读营造一个轻松而舒适的环境。最好创造一个人人都在诵读的环境,让孩子浸濡其中,自然会乐意亲近经典。 不求理解,只求熟读,只奖励,不强迫。孩子只要反复念,自然就能背诵下来。反对强制,反对把经典诵读当成一门功课来进行。 要持之以恒,避免出现三分钟热度,避免有尝试的心态。教孩子背书,得记住一个原则,不要跳章、不要跳节。尽管一路读下去。不要以成人对经典难易的看法来衡量课程的深浅,儿童的学习潜能和吸收力是成人无法想象的。
《弟子规》全文内容是什么?
作品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相关信息《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编写的三言韵文。它是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并分为七个科目,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是《三字经》的一种变体。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爱。
弟子规用什么伴奏音乐?
弟子规配什么背景音乐合适
铿锵有力
适合诵读弟子规的背景音乐
阳关三叠
高山
流水
春江花月夜
弟子规吟诵用什么背景音乐
古琴演奏的音乐比较好。既是传耿音乐,符合弟子规的背诵,而且节奏舒缓,较为优雅,听起来比较放松。像什么《梅花三弄》《阳关三叠》《高山流水》之类的,都是经典。
弟子规朗诵用什么做背景音乐啊
推荐背景音乐“花间梦事”,是蔡礼旭老师如何经营幸福人生讲座的片头曲。
请问弟子规的背景音乐是什么钢琴曲目?
朗诵,要柔美点曲子比较适合,你可以听听肖邦的,怎么说也是被欲为钢琴诗人、《雨滴》《c小调夜曲》《降b小调夜曲》还有 彪德西 的《月光》(这家伙曲子在国外很火的) 李斯特《叹息》还有首中国的《平湖秋月》(这首朗朗演奏过,我觉得可以算国
适合弟子规的曲子?
主要内容(背景介绍):
我们学校是把阅读教学作为我们教本教研课程,为此,我们年级开展了《与经典为伴》,以圣览为友,的中华经典诵读特色教育活动,根据学生认知水平选用《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我们五二班从一年级到现在不断地背诵古诗文,通过诵读进行反思,使其在诵读中有一个自我完善的教育。
设计理念:诵读经典是一种适合儿童的最简洁,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儿童通过诵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章,使其赋予潜能在轻松愉悦中的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同时又能达到学习语言、培养情操以及提升素质,奠定人文底蕴的综合目的,使儿童日变得知书达理,善良聪慧和乐观坚定。因此,记忆一些永恒的经典作品,将会对他的一生产生极其重大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诵读《弟子规》培养学生学习阅读国学的兴趣。
2、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绎《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3、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具有高尚的情操,加强品行修养。
教学重点:
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绎《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教学过程:
一、 *** 导入
同学们,当你听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你是否记起那荡气回肠的宋词呢?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你是否记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呢?当你惊叹岳飞的叱诧风云时,你是否忆起千古传诵的《满江红》呢?……这些古典文化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神奇的色彩。今天我们走进国学《弟子规》,它将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设置这一环节激起孩子的好奇心)
二、配乐欣赏《弟子规》
为了激起学生已有的记忆,进入国学的殿堂,我从头到尾播放《弟子规》使其进入佳,同时使学生意识到国学也能与音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提高艺术素养。
三、自由诵读
1、诵读的要求:背的时候声音洪亮,但不能太快,要讲究抑扬顿挫。
2、诵读的形式
(1)自己背
(2)同桌背
(3)四个一组共同背
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种背诵形式。
3、不熟的加强记忆。
4、教师统一诵读形式。
(全班同学开始诵读,以开火车的形式,一人两句共12字。)
四、介绍背诵方法
《弟子规》背起三两句来轻松自如,但要把全部内容背下来就非常困难,同学们,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把它记下来呢?
1、背默相结合。
2、平时玩时把《弟子规》编成拍手游戏,也拍也背(人数不限)。
3、听《弟子规》的录音磁带。
4、同爸爸、妈妈比赛背。
5、对照着生活背,把《弟子规》的内容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背,或者同小故事结合。
6、及时复习背诵法。
7、理解字词后背诵。
教师总结:同学们运用了多种记忆方法,充分调动了眼、耳、手、口、脑五个感官的积极性,使记忆效果大大增强。
弟子规轻音乐伴奏
酷狗上,天天动听上有
推荐一下国学朗诵《弟子规》配什么背景音乐?
古筝弹奏的《渔舟唱晚》,高山流水。中国古典音乐即可。
弟子规入则孝用什么背景音乐好
懂你 懂你 懂你 懂你 懂你懂你懂你懂你懂你懂你懂你
我想知道这个弟子规伴奏的音乐叫什么?在哪里可以下载到?急急急!!百度里面就是下不来! 请各位帮个忙 5分
曲径通幽处..转换个方法不就下载了
如何让动漫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载体
“动漫”顾名思义就是动画和漫画的结合。日本动漫,是日本动画和日本漫
画的合称。文化包含了众多领域,狭义的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
治、经济、伦理、道德等
;
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
西。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动漫强国
,
日本动漫在世界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
中国的孩
子也深受影响
.
日本动漫能够在世界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
与其不断的吸收和利用
国外的多元文化是分不开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日本动漫虽然没有美国动
画特效那么炫目,但是凭着对剧情的创新和趣味性在全球有很重要的地位,
日
本广泛吸纳国外优秀元素,加上自身的思维创造,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动漫
之路。
在商业化的今天,动漫创作者们为了吸引观众,很重视故事本身的新奇
性,他们需要不停地寻找能吸引大众的新鲜题材。日本动漫在国内的题材已经
被十分广泛地使用后,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外来文化,从异于本国文化的元素中
提取他们所需要的素材。
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但其发展又独具特色,并不是完全地照搬
照抄,而是在经过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了今天独
具特色的文化特征。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日本国由数千个岛屿组成,是一个
名副其实的岛国。它自身条件有限,但是日本吸收和学习其他先进国家的优秀
文化。日本动漫对别国文化更是兼收并用,中国的很多传统文化都被日本动漫
吸收和利用。
在日本动漫中,日本动漫人有意淡化本国文化的特点
.
从人物绘画手法上
来说
,
就融合了不少东方美学的表现手法
.
事实上
,
不少的日本动漫都吸收了来自
东方的文化元素
,
利用东方的文化元素的日本动漫作品甚多
.
有的直接取材自中国
神化故事
,
在其基础上进行改编和扩展
,
有的改编自中国文学名著
,
用日本动漫的
形式呈现原著的风貌
,
中国味道十足
,
有的讲故事背景放置在中国
,
讲的却是日本
故事。
日本动漫在吸收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大大提升了日本动漫作品向中国的输
出能力。具备中国文化元素的动漫不仅在中国,在日本国内也很受观众喜爱。
日本每年都有大量动漫作品被引进到中国,《七龙珠》《棋魂》等经典的日本
动漫角色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近年来,随着《七龙珠》《棋魂》等动漫的广
泛传播,围绕这些热门动漫及其角色的衍生品在中国十分走俏,尤其是改编的
游戏。日本动漫凭借深刻的内涵和精巧的构思征服了中国观众。通过动漫作品
及其衍生品,日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传递到中国,影响了中国青少年
的成长,充分体现了日本文化软实力的强大。
1
日本动漫作品对于中国经典文学名著的利用
《三国演义》
日本改编中国知名的历史事迹或英雄名将故事是他们创作漫画的重要方式
之一。其中影响比较深远的不得不提横山光辉的《三国志》。这部漫画中以中
国的三国时代为背景,基本遵循了《三国演义》原著。该漫画在很多方面都具
有不可忽视的低位,它曾获得过“日本漫画家协会奖,优秀奖“,有很多日本
读者都是通过这部漫画了解古代中国那段风雨变幻的历史的。这部经典不朽动
漫作品至今仍有大量的忠实读者。
日本人的三国情结是难以想象的重;各类三国相关的动画、漫画、游戏、
小说等层出不穷不胜枚举。在日本跟三国相关的各类产品高达三位数
,
题材的切
入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有正史路线的
,
有演义路线的
,
有平行架空路线的
,
还有穿
越的等等,基本上所有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了.
日本读者对《三国志》的反应是相当强烈的,特别是对诸葛亮的认同,日
本人似乎从来没有超出中国古来的认识。也正是在《三国志》的强大影响力下
产生了衍生产品——人物模型,这里的人物模型分魏蜀吴三国成套推出,它几
乎涵盖了三国中的所有知名武将,谋士。人们纷纷争相收藏,因此在商业上也
取得了巨大地成功。
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共有八个部分,全文如下:1、弟子规·总叙作者:李毓秀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译文:《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是依据圣贤孔子的教诲编成的。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讲求信用。和众人相处时时要平等博爱,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有余下的时间精力,则应学习六艺及其他有益的学问。2、弟子规·入则孝作者:李毓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_。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为,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译文: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缓慢答应。父母交待事情,要赶立刻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应恭敬聆听。父母责备教训时,应恭顺地虚心接受。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冬天寒冷时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睡前为父母铺床扇凉。早晨起床,应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问好;晚上伺候父母安睡。外出时,须告诉父母去处,回家以后,也要当面禀报父母,让他们心安。平常起居作息,要保持规律,做事有规矩,不任意改变世代相沿的事业。纵然是小事,也不能擅自做主,不禀告父。如果任性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可私自收起站为己有。如果这样,品德就有缺失,父母知道了一定很伤心。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做子女的应尽力准备齐全;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去除。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之受到伤害,让父母忧虑。要注重自己的品格修养,不可以做出有违道德的事情,让父母蒙羞。当父母喜爱我们时,孝顺不难做到;当父母不喜欢我们时,或者管教过于严厉时,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反省自己,体会父母心意,努力改过并做得更好,这样的孝顺才最为难能可贵。父母有过错,应规劝使之改正。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需柔和,和颜悦色。如果父母不听规劝,寻适当时机再继续劝导;若父母仍不接受,我们要痛哭流涕,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到责打也不怨悔。父母生病时,子女应尽心照顾亲尝汤药,(一旦病情沉重)要昼夜服侍,不离病床。父母去世,要守孝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守孝期间自己住的地方也改为简朴,并戒绝酒肉。办理父母的丧事要依照礼仪,不可草率马虎,祭拜时要诚心诚意。对待已经去逝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样的恭敬。3、弟子规·出则弟作者:李毓秀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译文:出则悌,说的是家中兄弟相处之道,以及如何和长辈在一起的规矩。兄长要友爱,小弟要恭敬,一家其乐融融,父母心中就快乐。孝道就在其中了。兄弟之间少计较财物,怨恨就不会产生。言语能包容忍让,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生活中饮食、坐卧、行走,应谦虚礼让,长幼有序。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长辈有事呼叫人时,要替长辈去传唤,如果那人不在,自己应当主动帮忙。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在长辈面前,不可炫耀自己的才能。路上遇见长辈,要赶紧走上前去行礼问好,如果长辈没和我们说话,就恭恭敬敬退后站立,等长辈离去。不论骑马或乘车,遇到长辈就应该下马或下车问候,等待长辈大约离开百步的距离以后,自己才上马或上车离开。长辈站立时,晚辈应陪立,不可以先坐下来。如果长辈坐定,允许我们坐下时才可以坐下。与长辈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但是回答的音量太小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有事到长辈面前,应快步向前,等到告退时,要慢慢退出。长辈问话时,应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对待叔叔伯伯等长辈,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恭敬,对待同族兄长,要像对待自己的亲兄长一样友爱。4、弟子规·谨作者:李毓秀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译文:应早起晚睡,光阴易逝,应及时把握,珍惜青春。早上起床必须先洗脸,然后刷牙漱口。大小便以后把手洗干净,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纽扣纽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平整,鞋带要系紧,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回家后,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穿衣服注重的是整洁,不必讲究衣服的昂贵华丽。穿着应考虑自己的身分及场合,更要衡量家庭的经济状况。 日常饮食不挑剔偏食,适可而止,不要过量。年少时不可饮酒,喝醉了丑态毕露,最是丑事。走路时脚步从容不迫,站立的姿势要端正。行礼问候时要恭敬尊重。 进门时脚不要踩到门槛,站立时不要斜着身子靠在墙上,坐着时不可以伸长双腿,腿更不可以抖动。进门时揭帘子的动作要轻缓,尽量不发出声响。走路转弯时与物品的边角保持较宽的距离,才不会碰伤了身体。拿空的器具要像拿盛满东西的一样小心谨慎。进到没人的房间里,要像有人在一样,不可随便。 做事不要急忙慌张,匆忙就容易出错,遇到该办的事情不要怕困难,而犹豫退缩,也不要轻率随便而应付了事。凡是容易发生争吵打斗的不良场所,是非之地,坚决不接近。对于邪恶怪僻、荒诞不经的事情决不过问。将要入门之前先问屋内是否有人,不要冒失闯入。将要走进厅堂时,先提高声音,要让厅堂里的人知道。假使屋里的人问你是谁,应说出名字,不要只说“吾”或是“我”,让人无法知道到底是谁。借用别人的物品,必须事先请求允许。如果没有征得人家的同意,那就相当于偷窃的行为。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归还;别人借用你的东西,如果有,一定不要吝啬。5、弟子规·信作者:李毓秀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译文: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信用,遵守承诺。欺骗或花言巧语之类的伎俩,绝不能去做。话说得多不如说的少,应实实在在,不要讲些不合实际的花言巧语。刻薄的言语,下流肮脏的话,以及街头无赖粗俗的口气,都要切实戒除掉。还未了解真相之前,不轻易发表意见;对于事情了解的不够清楚,不任意传播。不合义理的事,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说话要口齿清晰,语速舒缓,不要说得太快,或者说得字句模糊不清。遇到别人搬弄是非,要用智慧判断,不要介入,与己无关就不必多管。看见他人的优点善行,就立刻向他看齐,虽然目前还差得很远,只要肯努力就能渐渐赶上。看见他人的缺点或不良行为,心里先反省自己。有则改之,如果没有就警醒不犯同样的过错。人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惕励奋发图强。至于外表穿著,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过错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狐朋狗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远离你。反之,如果听到他人的称赞,不但没有得意忘形,反而会自省,唯恐做得不够好;当别人批评自己的缺失时,不但不生气,还能欢喜接受,那么正直诚信的人,就会渐渐喜欢和我们亲近了。无心之过称为错,若是明知故犯,有意犯错便是罪恶。知错能改,错误就弥补了。如果不但不认错,还要去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了。6、弟子规·泛爱众作者:李毓秀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译文:凡是人,都应该相亲相爱,因为大家都是天地所生。德行高尚者,名望自然隆盛。大家所敬重的是他的德行,不是外表容貌。有才能的人,声望自然不凡,然而人们之所以欣赏佩服,是他的能力,而不是因为他会说大话。你有能力可以服务大众,就不要自私自利,舍不得付出。对于他人的才华,应当学习欣赏赞叹,而不要嫉妒、毁谤。不要去讨好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不要喜新厌旧。对于正在忙碌的人,不要用事情去打扰他;当别人心情不好或身心欠安的时候,不要用言语干扰他。别人有缺点,不要去揭穿,对于他人的隐私,切忌去张扬。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必定会更加勉励行善。张扬他人的过失或缺点,就是做坏事。如果指责批评太过分了,还会给自己招来灾祸。朋友之间应该用仁义道德互相规过劝善,这样双方的修养都会有提高。如果对别人的过不规劝,自己和对方的品德都会有缺失。财物的取得与给予,一定要分辨清楚明白,宁可多给别人,自己少拿一些。与人和睦相处。事情要加到别人身上之前(要托人做事),先要反省问问自己:换作是我,愿不愿意,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就不要勉强别人。受人恩惠要时时想著报答,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事,应该宽大为怀把它忘掉,怨恨不平的事不要停留太久,过去就算了;至于别人对我们的恩德,要感恩在心,常记不忘,常思报答。对待家中的婢女与仆人,要注重自己的品行端正并以身作则,虽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宽大更可贵。如果仗势强逼别人服从,对方难免口服心不服。唯有以理服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没有怨言。7、弟子规·亲仁作者:李毓秀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译文:同样是人,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却是良莠不齐。跟著潮流走的俗人多,仁慈博爱的人少。如果是有仁德的人,大家自然敬畏他,因为他说话公正无私,又不讨好他人。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是再好不过了,这会使我们的德行一天比一天进步,过错也跟著减少。如果不亲近仁人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因为不肖的小人会趁虚而入,带给我们不好的影响,往往坏很多事。8、弟子规·余力学文作者:李毓秀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译文:不能身体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道德准则,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如此读书又有何用?反之,如果只是一味去做,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任性而为,蒙蔽真理。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研究学问,要专一,要专精才能深入。)这本书才开始读没多久,不要欣羡、想看其他的书,这本书没读完,不要看其他的书。在订定读书计划的时候,不妨把读书期限定得宽松一些,实际执行时,就要加紧用功,严格执行,不可以懈怠偷懒。日积月累功夫深了,原先窒碍不通,困顿疑惑之处自然而然都迎刃而解了。求学当中,心里有疑问,应随时笔记,一有机会,就向良师益友请教,务必确实明白它的真义。书房要整理清洁,墙壁要保持干净,读书时,书桌上笔墨纸砚等文具要放置整齐,不得凌乱,触目所及皆是井井有条,才能静下心来读书。古人写字使用毛笔,写字前先要磨墨,如果心不在焉,墨就会磨偏了,写出来的字如果歪歪斜斜,就表示你浮躁不安,心定不下来。书籍课本应分类,排列整齐,放在固定的位置,读诵完毕须归还原处。 虽有急事,也要把书本收好再离开,书本有缺损就要修补,保持完整。不是传述圣贤言行的著作,以及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书刊,都应该摒弃不要看,以免身心受到污染,智慧遭受蒙蔽,心志变得不健康。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也不必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顺眼,应该发愤向上努力学习,圣贤境界虽高,循序渐进,也是可以达到的。扩展资料:《弟子规》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许多经典文章流传至今,《弟子规》就是其中之一。《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弟子规》的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的精髓,容易理解,朗朗上口,因此许多小学将其作为道德修养的一门课程。其实《弟子规》不仅适合儿童,成年人学习也可以收益匪浅。其中体现着孝顺、与人为善、谦虚、诚信、博爱、自我修养等内容,与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许多共同之处。第一篇是《入则孝》,孝顺从古至今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观。在《弟子规》之中,用了54句,162个字,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细节对孝顺进行了规范。有很多句子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比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_;晨则省,昏则定”等等,无不告诫各位“弟子”要顺从父母,对父母恭敬孝顺。其中大部分内容在今天仍然适用。当然也有一些内容已经不太合时宜。如“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古代人讲究守孝三年,但今天这个习俗已经被时代淘汰,但是对逝去父母的怀念之情却古今一致。时光流逝,科技大发展,网络发达的现代社会不断变化,很多传统的东西正在消失,但人性的美好永远不会变,道德和美德不会变。时常读读《弟子规》,虽然简单,却可以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传统文化中的诸多美德,让我们可以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美好的小康社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弟子规
弟子规 全文
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译文:弟子规,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是谨言慎行、信守承诺。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学好自己的思想道德之后,有多余精力,就应该多学多问。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_,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译文:如果父母呼唤自己,应该及时应答,不要故意拖延迟缓;如果父母交代自己去做事情,应该立刻动身去做,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诲自己的时候,态度应该恭敬,并仔细聆听父母的话;父母批评和责备自己的时候,不管自己认为父母批评的是对是错,面对父母的批评都应该态度恭顺,不要当面顶撞。冬天天气寒冷,在父母睡觉之前,应该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天气酷热,应该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问好;到了晚上,应该伺候父母就寝后,再入睡。出门前,应该告诉父母自己的去向,免得父母找不到自己,担忧记挂;回到家,应该先当面见一下父母,报个平安;虽然子女有出息,父母会高兴,但是父母辈对子女最大的期望不是你多么有出息,而是你平平安安稳稳当当,一生没有灾秧。所以,居住的地方尽量固定,不要经常搬家,谋生的工作也不要经常更换。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自己有什么东西,就算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私藏。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私藏东西,即使自己很谨慎,也免不了会有被父母发现的一天,那时父母会伤心。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尽力去做; 父母厌恶的事情,应该小心谨慎不要去做。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必然会引起父母忧虑。所以,应该尽量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自己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自己的名声德行受损,必然会令父母蒙羞受辱。所以,应该谨言慎行,不要让自己的名声和德行无端受损,更不要去做那种伤风败俗,自污名声,自贱德行的事情。父母对我们态度慈爱的时候,孝敬父母恭顺父母不是什么难事;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如果自己认为父母有过错,应该努力劝导父母改过向善,以免父母铸成更大的错误,使父母陷于不义的境地;不过要注意方法,劝导时应该和颜悦色、态度诚恳,说话的时候应该语气轻柔。如果自己劝解的时候,父母听不进去,不要强劝,应该等父母高兴的时候再规劝,别跟父母顶撞,徒惹父母生气,还达不到规劝的效果;如果父母不听劝,又哭又闹,就暂时顺从父母;如果把父母劝恼,生气责打自己,不要心生怨恨,更不要当面埋怨。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应该尽力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译文:兄长要友爱弟妹,弟妹要恭敬兄长;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轻财重义,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上包容忍让,忿怒自然消失。不论饮食用餐,或就坐行走;都要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长辈呼唤别人,应该立即代为传唤和转告;如果那个人不在,或者找不到那个人,应该及时告知长辈。称呼尊者长辈,不应该直呼其姓名;在尊者长辈面前,应该谦虚有礼,见到尊者长辈有所不能,帮助可以,但不应该故意炫耀自己的才能,故意显示自己比尊者长辈强。路上遇见长辈,应恭敬问好行礼;如果长辈没有说话,应退后恭敬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如果遇见长辈时,自己是骑马或乘车,应下马或下车问候;等待长者离开百步之远,方可续行。长辈站着的时候,晚辈不应该坐着。具体是长辈坐下前,晚辈不应该先坐;大家都坐着的时候,长辈站起来时,晚辈也应该站起来;大家都坐着的时候,又一个长辈进来了,晚辈也应该立即站起来,以示尊敬。长辈坐定以后,晚辈应该等长辈示意自己坐下时,才可以坐。在尊长跟前与尊长说话,或者在尊长跟前与别人说话,应该低声细气,不应该咋咋呼呼;但声音太低,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尊长听不清楚,也不合适。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稍慢一些才合礼节;长辈问话时,应该站起来回答,而且应该注视聆听,不应该东张西望;对待父辈祖辈,如养父,姑父,姨父,叔父,舅父,岳父,祖父,外祖父,曾祖父,外曾祖父等等长辈,应该如同对待自己的亲生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兄辈,如堂兄,表兄,族兄等兄长,应该如同对待自己的同胞兄长一样友爱尊敬。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傥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译文:早上应该早起,晚上不应该过早睡;因为人生易老,所以应该珍惜时光。早晨起床,务必洗脸梳妆、刷牙漱口;大小便回来,应该洗手。穿戴仪容整洁,扣好衣服纽扣;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放置衣服时,应该固定位置;衣物不要乱放乱扔,以免使家中脏乱差。服装穿着重在整洁,不在多么华丽;一方面应该考虑自己的身份地位,另一方面应该根据家庭实力量力而行。对待饮食,不要挑挑拣拣,嫌这嫌那;饮食吃饱吃好就行,不要过分追求美食,三餐只需吃个八分饱即可,避免过量,危害健康。少年未成,不可饮酒;酒醉之态,最为丑陋。走路步伐从容稳重,站立要端正;上门拜访他人时,拱手鞠躬,真诚恭敬。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不要歪斜,不要依靠在墙上;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不可乱抖动。进出房间揭帘子、开关门的时候,应该动作轻缓,不要故意发出声响;拐弯的时候,应该绕大点圈,不要直楞楞的贴着墙角或者直角拐,这样就不会撞到物品的棱角,以致受伤,也不会因为有人在拐角处突然出现而撞在一起。拿空器具的时候,应该像拿着里面装满东西的器具一样,端端正正,不要甩来甩去,不然会显得很轻浮;进入无人的房间,也应该像进入有人的房间一样,不可以随便。做事的时候,即使再紧迫,也不要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惧困难,也不要草率行事。打斗、赌博、色情等不良场所,绝对不要接近;对邪僻怪事,不要好奇过问。将要入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进入客厅之前,应先提高声音,让屋里的人知道有人来了。屋里的人问:“是谁呀?”,应该回答名字;若回答:“是我”,让人无法分辨是谁。想用别人的物品,应该明明白白向人请求、以征得同意;如果没有询问主人意愿,或者问了却没有征得主人同意,而擅自取用,那就是偷窃行为。借人物品,应该及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译文:开口说话,诚信为先;欺骗和胡言乱语,不可使用;话多不如话少;说话事实求是,不要妄言取巧;不要讲奸邪取巧的话语、下流肮脏的词语;势利市井之气,千万都要戒之。没有得知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不知道真相的传言,不可轻信而再次传播。对不合理的要求,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轻易答应许诺;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50、说话时吐字清楚,语速缓慢;说话不要太快、吐字模糊不清。不要当面说别人的长处,背后说别人的短处;不关自己的是非,不要无事生非。看见他人的善举,要立即学习看齐;纵然能力相差很远,也要努力去做,逐渐赶上。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行为,要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以警惕。只有品德学识才能技艺不如别人,应当自我激励,自我磨砺,自我提高。如果是穿着饮食不如他人,不要攀比忧愁。如果听到别人的批评就生气,听到别人的称赞就欢喜,坏朋友就会来找你,良朋益友就会离你而去。听到他人称赞自己,唯恐过誉;听到别人批评自己,欣然接受,良师益友就会渐渐和你亲近;不是存心故意做错的 ,称为过错;若是明知故犯的,便是罪恶。知错改过,错误就会消失;如果掩饰过错,就是错上加错。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译文:凡是人类,皆须相亲相爱;因为同顶一片天,同住地球上。德行高尚者,名声自然崇高;人们内心真正敬重的是德行,而不是那些表面上权势高,地位高的人。大德大才者,威望自然高大;人们内心真正信服的德才,而不是那些嘴上谈论的大官,大人物,大财商。自己有能力,不要自私自利,要帮助别人;他人有能力,不要嫉妒,应当欣赏学习。不要献媚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纵自大;不要喜新厌旧。别人正在忙碌,不要去打扰;别人心情不好,不要用闲言闲语去打扰。别人的短处,切记不要去揭短;别人的隐私,切记不要去宣扬。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别人听到你的称赞,就会更加勉励行善。宣扬他人的恶行,就是在做恶事;对别人过分指责批评,会给自己招来灾祸;互相劝善,德才共修;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亏欠。取得或给予财物,贵在分明,该取则取,该予则予;给予宜多,取得宜少。要求别人做的事情,先反省问自己愿不愿意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应立刻停止要求,不要强求别人去做。欲报答别人的恩情,就要忘记对别人的怨恨;应该短期抱怨、长期报恩。对待婢女和仆人,自己要品行端正、以身作则;虽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宽厚更可贵;仗势逼迫别人服从,对方难免口服心不服;以理服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译文:同样是人,善恶正邪,心智高低,良莠不齐;流于世俗的人众多,仁义博爱的人稀少。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他直言不讳,不会察色献媚。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是无限好的事情;他会使我们的德行与日俱增,过错逐日减少;不肯亲近仁义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奸邪小人就会趁虚而入,影响我们,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译文:不能身体力行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纵有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华而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只是身体力行,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依著自己的偏见做事,也会看不到真理;读书的方法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做学问要专一,不能一门学问没搞懂,又想搞其他学问。读书计划要有宽限,用功要加紧;用功到了,学问就通了。不懂的问题,记下笔记,就向良师益友请教,求的正确答案。房间整洁,墙壁干净,书桌清洁,笔墨整齐。墨磨偏了,心思不正,写字就不工整,心绪就不好了。书架取书,读完之后,放归原处。虽有急事,也要把书本收好再离开,有缺损就要修补。不良书刊,摒弃不看,以免蒙蔽智慧和坏了心志。遇到挫折,不要自暴自弃,通过身体力行圣贤的训诫,就可以达到圣贤的境界。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康熙年间,统治阶层出于长久统治的目的,主动追求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认同。包括崇文尊孔,提倡修读四书五经,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大修孔庙,春秋祭孔、宣谕以孔子儒教为立国之本。1670年,根据儒学核心制定和颁发“圣谕”十六条,作为人们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敦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戒匿匪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生命。另外,康熙十二年的荐举山林隐逸、十六年开设明史馆、十七年的荐举博学鸿词,网罗名士,弘扬儒学。这些举措都促进了儒家的发展。《弟子规》正是在这种文学氛围下,写作而成的。其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秀才。他以《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当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贾存仁将其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画蛇添足的意思是什么? 寓意是什么?
画蛇添足: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画蛇添足 (发音 huà shé tiān zú)
【解 释】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
【出 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用 法】 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示 例】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他想接上去说,又觉得是~,只好惋惜地坐着没动.”
【近义词】 徒劳无功、多此一举
【反义词】 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灯 谜】 巳
【典 故】
故事发生在古代楚国.有一家人家祭祀祖宗.仪式完毕后,把剩下的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人多酒少,很难分配.这几个人就商量分酒的办法.有个人说:“一壶酒分给几个人喝,太少了.要喝就喝个痛快.给一个人喝才过瘾呢!”大家都这样想,可是谁也不肯放弃这个权利.另一个提议说:“这样吧,让我们来个画蛇比赛.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完,谁就喝这壶酒.”大伙儿都赞成这个办法.于是每个人折了一根树枝,同时开始画起来.有一个人画得最快,转眼之间,把蛇画好了.他左手抓过酒壶,得意地看看同伴,心想,他们要赶上我还差得远哩.便洋洋自得地说:“我再给蛇添上几只脚,也能比你们先画完.”正当他画第二只脚的时候,另一个人把蛇画完了.他一把夺过酒壶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画的根本就不是蛇.还是我先画完,酒应当归我喝.” 添画蛇脚的人无话可说,只好咽着唾沫,看别人喝酒.
[提示]
画蛇,就要象一条蛇;添上脚,就成了“四不象”.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不节外生技.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原文]
楚有祠者①,踢其舍人卮酒②.舍人相谓曰③:“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⑤,子安能为之足⑥?”遂饮其
酒⑦.为蛇足者,终亡其酒⑧.——《战国策》
[注释]
①祠(cí)——春祭.
②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相谓——互相商量.
④引酒——拿过酒杯.引,取过来.且——将要.
⑤固——本来.
⑥子——对人的尊称.安——怎么.
⑦遂——就.
⑧亡——失去.
示例 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
英文: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ruin the effect by adding sth.superfluous 蛇本来没有脚有人却给它加上脚,故事见《战国策·齐策二》.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例: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