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通过增兵计划

时间:2024-06-03 22:40:38编辑:奇事君

需要海外游市场拓展的商业计划书?

1、拓展海外项目 主要是要眼光独到 发展一些新兴的项目 现在现有的旅游热点再拓展 机会也不是很大了

所以 你要有一套自己的想法 别出心裁的 与众不同的 网上找的那些千篇一律 毫无新意 还是自己多费点心思比较好 有了自己的思路 计划书就比较容易了 网上模板很多 找一个 照格式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即可。

2、市场上编制商业计划书的机构,都是专门给已经有构思规划的项目,做对外合作的那种宣传用的商业计划书,而不是企业自己用来指导下一步发展的商业计划书。

3、所以,你的这种商业计划书没有任何机构能给你写好,因为机构并不比你更了解实体市场,也并不太了解你的情况,而指导自己工作的报告书,一定是要经过反复调研后做出的策划和规划,而不是将规划的再包装。

最好的建议:自己调研,自己写。


加拿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一战对加拿大的影响,加拿大是什么时间出的兵,有什么损失?

  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拿大经济得益于特殊的国际环境而获得迅速发展。战时欧洲国家粮食需求增多,使加拿大小麦出口量大幅度增加。但统观整个经济形势,尽管传统农业在经济中仍居于主导地位,但已没有多少发展余地。太平河谷被看作是加拿大农业的北部边疆,这就意味着加拿大的农业拓殖已走到了尽头。相比之下,制造业与原料加工则具有更多的活力和更大的潜力。投入工业的资本从1911年的1.27亿元增加到1916年的20亿元,进而在1921年突破30亿元;同期制造业生产净值则从5.64亿元增加到13.66亿元。(19)纸浆与新闻纸的生产成为主要工业部门。同时,为满足战争的需要,兴建的许多新的工业部门、新型制造业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原来依赖于欧洲进口的商品由于欧洲战火而被迫转为自产,客观上刺激了本国制造业的发展。纺织、化工以及钢铁加工成为新的财源。工业的发展和工厂数量的增多,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到1921年,加拿大城市人口已经达到与农业人口相等的数量。在两大工业省份安大略和魁北克,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加拿大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国。国家由战争时期过渡到和平时期,许多方面急待调整。退伍军人需要安置,军工生产要转向民用,联邦政府的职能也不得不有所收敛。战后加拿大所面临的最直接问题是如何安置50万退伍军人。由于过渡时期经济形势不稳,1920年还出现过短期的经济衰退,增加了就业困难。为避免失业率上升,联邦政府出资帮助战时从事军工生产的企业转向民用。自治领各省也联合起来为退伍军人提供就业服务,为间歇性失业提供救济金,为职业训练与大学教育发放贷款。以土地奖赏勇士的做法在自由土地行将消失的最后阶段又被运用,任何铁路两边15英里以内的土地都为退伍军人保留着,此外他们还可以得到部分宅基地作为馈赠。政府建立了一个士兵安置委员会,该委员会受权购买农田和为牲畜、设备、建筑发放贷款。这一计划取得了有限的成功。1921年该委员会提出的报告说有4.3万名复员军人得到了安置。自治领政府在战争期间获得了广泛的权利。但随着战争的结束与和平时期的来临,联邦政府失去了在许多领域的控制权。为控制通货膨胀,联邦政府通过一项《合并与公平价格法》,由商业委员会负责执行,但却被枢密院以越权为由宣布为违宪。战时成立的小麦委员会也在1919年被解散。战争沉重打击了加拿大铁路事业。来自国外投资的终止,劳动力的极度缺乏,都加剧了因估算失误和经营偏差造成的困难。到1916年加拿大北方铁路和大干线太平洋铁路都濒临破产,大干线铁路也陷于困境。

  1916年加拿大政府成立了一个3人委员会,对所有私营铁路进行调查。该委员会提交的报告描述了一幅暗淡的景象。在所有私营铁路中,只有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确有偿付能力。其他铁路已经到了得不到援助就无法经营的地步。该委员会由于意见分歧提出两种不同的建议。其中一位委员认为应合并加拿大北方铁路与温尼伯以西的大干线太平洋铁路、由政府为其提供援助;而把温尼伯与北部湾之间的铁路租借给私人建设经营。另两位成员则举出以前政府资助私人铁路的失败纪录以反对这种做法,提出由政府接管除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外所有私营铁路的建议。博登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投鼠忌器,让私营铁路破产会影响加拿大在国外的信用,因为这些私营铁路的许多股票掌握在外国人手中;而加拿大北方铁路破产则会严重损害卷入其中的商业银行,而后者对于加拿大经济稳定关系重大。最后,政府决定接受委员会多数派建议,将加拿大北方铁路的股票值交付仲裁,以各方均感满意的价值将该铁路移交政府。至于大干线太平洋铁路,则以破产的形式于1919年移交给管理人。大干线铁路在1919年秋也被接管。政府同意继续为所担保的股票支付4%的利息,将所有债券交付仲裁。由于铁路股票多为外国人尤其是英国人所持有,铁路问题的处理不可避免地遇到外来的巨大压力。铁路所有权虽然变动了,但问题并未彻底解决。1923年又出现新的统一局面。大干线铁路,大干线太平洋铁路和加拿大北方铁路同国有横贯大陆铁路和殖民地间铁路合并,组成加拿大国有铁路。这是一个政府所有的,由众多公共企业参与的横贯大陆铁路系统,总长度约2.2万英里。铁路是加拿大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但因修筑和经营铁路所产生的众多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加拿大各级政府。铁路的影响波及到加拿大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甚至对外关系等各个领域,并且一直持续到未来。

  举例: 兵役法案与一战加拿大联合政府

  靠爱国热忱支持的志愿兵役制度,随着战争旷日持久地进行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1916年6月,登记入伍的人数仅为4月份的一半,而到12月又降为6月份的一半。1916年准备增加的25万名兵员,前6个月完成12万人,而后6个月只完成4万人。与此同时,加拿大军团的力量却在不断削弱。1916年4月在圣埃卢瓦之战中损失2759人,6月在圣科托利森林战役中损失8490人。(12)

  1917年初的形势对协约国来说仍很严峻。俄国的溃败,法军中的兵变,德国潜水艇对英国的封锁,使站在协约国一边的人们为之沮丧。 4月6日美国对德、奥宣战给处于困境的协约国军队带来希望,但其武装力量的动员尚需假以时日。战争正未有穷期。在视察了加拿大军营后,博登深感增兵问题必须迅速解决。虽然他曾阻止了休提出的扩充加拿大军团的建议,但却认为,加拿大的荣誉要求保持军团的力量。

  1917年春,博登从伦敦返回加拿大。5月18日,博登宣布男子将被有选择地征召参加在国外的服役。对于人口稀少、联邦历史较短、社会问题比较复杂的加拿大来说,征兵制无疑会触发一些隐存的症结,从而使之成为各种矛盾汇聚的焦点。实行征兵制的最大阻力还是来自法裔加拿大人。法裔加拿大人对征兵制的反对态度是由多种原因促成的。其一,法裔加拿大人长期形成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的生活习惯。既往的历史说明,除非其生存环境和生活准则受到严重威胁,乐天安命的法裔加拿大人很少为那些关于国家命运和世界前途的堂皇词句所动。即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加拿大人同仇敌忾的激情中,法裔加拿大人对参战的支持也是有所保留的,那就是以志愿兵役为原则。此外,法裔加拿大人一般结婚较早,并多从事农业生产,不象一些在工厂工作的英裔单身男子那样没有后顾之忧。其二,战争期间出现的一些种族问题打击了法裔加拿大人的参战热情。马尼托巴和安大略两省对法语教学的限制激怒了全国的法裔加拿大人。曾一度是参战鼓吹者的亨利·布拉萨早就对这场是非难辨的欧洲纷争失去兴趣,针对马、安两省的语言歧视问题,他愤怒地指出,法裔加拿大人的真正敌人不是德国人,而是“加拿大英语化主义者,安大略的阴谋家或爱尔兰牧师”。(13)其三,战争初期,加拿大军事当局没有建立几支象样的法语营队,也忽略了法裔加拿大军官的升迁,此外还错误地任命了一个讲英语的新教牧师在蒙特利尔地区作招募新兵的指导工作。凡此种种,大大损害了法裔加拿大人的民族感情,给他们本来就不怎么强烈的战争热情又泼一瓢冷水。其四,法裔加拿大人和英裔加拿大人对于这场战争性质的理解以及加拿大在其中的作用存在着根本分歧。事实上,尽管加拿大以积极的姿态参加了这场战争,但无论是联邦政府还是加拿大人民都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这只是一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战争。许多英裔加拿大人盲目地服膺于英国当局的宣传,认为这是一次“争取人类和平与幸福的道义斗争”,加拿大应该站在母国“正义”的立场上充当主力军。博登政府则把它看作一次为加拿大争取国际地位的好机会。而法裔加拿大人既没有强烈的国家观念,也没有与母国的密切联系,它们对魁北克的忠诚远甚于对加拿大自治领。他们关心的是保卫自己的文化传统,使之不受外界的破坏与干扰,对所谓世界和平集体安全无动于衷。因此,他们也不理解加拿大要在世界事务中充当主角的努力。在这一点上,美国的孤立主义者向其提供了足够的反战思想。

  布拉萨指出,绝大部分法裔加拿大人都认为在参战方面已超出了合理的限度,但只要仍实行自愿兵役制,他们会继续保持沉默。如果博登打破了他自己及其魁北克同事所许下的诺言,那么法裔加拿大人的反应会是由吃惊,到愤怒,到最终决心通过一切合法手段来反对征兵制,他警告说:“两百万法裔加拿大人会群起反对征兵制。任何属于强迫服役的事,不管它看起来多么公正,都将激怒法裔加拿大人,甚至全体加拿大人,因为他们首先是加拿大人,而非其他。”(14)诚如布拉萨所说,实行征兵制的消息一传出,法裔加拿大反应尤为强烈。1917年5月,魁北克省大小集会不断。5月21日,数千人聚集在魁北克市政厅,抗议博登政府的背信弃义。博登政府遇到了上台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在野的自由党领袖洛里埃,深知征兵制问题关系重大,没有马上附和博登的倡议,表示要与其自由党同事们商量以后再作决定。作为老牌政治家,洛里埃首先从国内政治的角度来考虑这一问题。他既不想触怒反对征兵制的自由党人,又不想脱离支持征兵制的自由党人。因此,他总是避免正面表态,试图把这个棘手的问题留给博登自己去解决。

  博登也意识到,要解决一些关系重大的战争问题,尤其是兵员问题,仅靠保守党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奏效的。只有建立一个由保守党、自由党及其他有影响的政治力量共同参加的联合政府,才能推动国家机器在非常时期有效地运转。

  1917年5月25日,博登邀请洛里埃参加由两党共同组成的联合政府,除总理外,两党在内阁中人数相同。洛里埃对征兵制等问题仍然心存顾虑,担心自己充当博登政治上的挡箭牌,拒绝参加联合政府,而提出举行一次大选来重新组织政府。6月11日,博登提出兵役法案,并先交洛里埃审阅。尽管博登努力强调其实施的必要性,并指出这一举措绝非迎合英国的要求,义务兵役的原则早已体现于加拿大宪法之中,但洛里埃仍然坚持该法案须交人民公决后方能实施。

  关于兵役法案的辩论持续了3个星期。安大略、东部沿海与西部诸省的自由党人对该法案的支持率不断上升,许多自由党领导人开始摆脱洛里埃的控制,站到博登政府一边。司法部副部长阿瑟·米恩措词激烈地告诉洛里埃,他之所以相信加拿大没有处于被侵略的危险之中,可以稳坐钓鱼台,是因为他知道协约国可以守住在法国的防线。洛里埃同时还被指责应对魁北克的反英偏见和分离主义负责。(15)大多数英裔加拿大人支持兵役法案。他们认为,义务兵役制之所以必要,是因为魁北克在志愿兵役制下不能完成其义务。

  在另一边,也有一个法裔加拿大人的坚强集团支持洛里埃的立场,但由于其影响仅限于魁北克省,所以作用不大。1917年7月6日,洛里埃要求公决的动议在众议院被多数否决,而兵役法案却得到有效支持。阿瑟·米恩在博登健康状况不佳时在保守党内发挥了领导作用。经过一番唇枪舌剑的争吵,体现有条件征兵制的兵役法案终于在1917年7月24日在议会通过。

  10月6日,议会解散,按照洛里埃的提议举行大选。在米恩建议下,博登政府在9月6日实施了战时选举法。给与在海外服役士兵的成年女性家属以选举权;剥夺全部德、奥裔公民的选举权,这样就严重削弱了不满于征兵制的反对力量。选举的结果,博登以153席对82席的优势击败了洛里埃。士兵为博登政府增加了14个席位和20万张选票。10月12日开始了以博登为总理的联合政府执政时期。

  联合政府上台以后,迅速实施了一系列计划。1918年初制订了战争期间和战争结束一年内进口、出售和分配酒类的规则。5月24日开始赋予加拿大妇女以选举权。1917年12月,博登终于达到了他早在1904年就开始争取的目标,将已破产的加拿大北方铁路收归国有。

  1918年春,协约国在战场上蒙受了一系列灾难,损失惨重。为弥补战争减员,加拿大政府决定撤消兵役法案的一切例外。此外,联邦政府还开始征收财产税、商业利润税和战争所得税。联邦政府授权警察部队以煽动叛乱等罪名压制激进工会和社会主义政党,并将“敌对”语言出版物列为非法。工人罢工也遭禁止。如同在其他国家一样,战争也摧残了加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和人身权利。

  损失:加拿大军人在一战中共有67000人阵亡,173000人受伤,总伤亡人数高达24万,对于当时人口只有900万的加拿大来说,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口全部贡献给了一战,所遭受的损失可想而知。
  什么时候出兵?不清楚,不过估计是应该跟英国的远征军一道去欧陆的吧,抱歉


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为政思想和具体的为政措施

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有传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仁政与王道 孟子主张君主行仁政,承接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有不忍人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君主只要将自己的仁德推广,所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爱护自己的家人,到爱护国民,就是仁政。 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是行“王道”,要使人民富足,百姓安乐,即“保民而王”,人民自然拥戴君主,国家自然富强安定。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孟子》的基调是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它反映了孟子的关于人性基本是善良的坚定信念。他的政治思想在很多方面与孔子非常相似,特别是孟子坚决主张君主应主要靠道德规范而不是武力来统治。但是比起孔子来说,孟子则更加堪称为是一位“贵民之人。“天是通过人民的眼睛来看,天是通过人民的耳朵来听” ②这是他的最著名的论断之一。 孟子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成份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为民造福是一个统治者的职责,特别是他应该为他们提供道德指南和适宜的生活条件。他所倡导的政府政策是自由贸易;轻税赋和保护自然资源;共享财富而不是弱肉强食。政府要为老弱病残者提供福利。孟子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天给的,一个君主如果不顾人民的幸福,就会失去上天赐给的统治权,而且理应被赶下台。由于这句话的结尾是对开头的有效的否定,因而孟子实际上早在约翰·洛克之前就提出人民有权力造非正义的统治者的反。这是一种中国人普遍接受的思想。 但是一般说来,孟子倡导的那些观点更加受到被统治者而不是统治者的欢迎。因此孟子的建议也未被当时的统治者采纳,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是这时期内他的观点越来越为儒家学者和中国大众所欢迎。孟子在当时已享有很高的声望,随着11世纪和12世纪新儒教派的崛起。他的声望在中国变得更高了。


爱德华61伯奈斯的主要著作有哪些

他从1923年出版第一部公关著作《公众舆论之凝结》,到1952年完成教科书《公共关系学》,使公共关系的原理和方法逐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他强调组织应该在确切了解自己的公众的基础上来进行组织的传播工作;通过"投公众所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由于伯奈斯将公共关系引上了科学的轨道,被世人誉为"公共关系泰斗".


二战的著名战役有哪些?

一、幻影突击——波兰闪击战二、悲情马奇诺——法兰西会战三、平地惊雷——偷袭珍珠港四、血洒长空——不列颠之战五、犁不开的冻土——莫斯科保卫战六、折戟沉沙——中途岛海战七、乾坤逆转——斯大林格勒会战八、血肉之路——瓜岛争夺战九、打开胜利之门——诺曼底登陆十、帝国覆灭——柏林战役扩展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时间为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俄罗斯法定结束日期为1945年9月3日),是以纳粹德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经济损失达5万多亿美元,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战争最后以美利坚合众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二战十大战役有哪些?

评选二战中的十大战役是一项非常有争议的任务,因为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标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选标准,以及按照这些标准评选的十大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1943年):这场战役是二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苏联红军在德国纳粹军队的围攻下坚守了数月,最终成功地保卫了这座城市。中途岛海战(1942年):这场战役是美国海军与日本海军之间的一场重要海战,美国海军成功地摧毁了日本海军的两艘航空母舰,从而改变了太平洋战争的态势。诺曼底登陆(1944年):这场战役是盟军在欧洲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登陆行动,标志着二战在欧洲的结束。珍珠港事件(1941年):这场事件发生在日本袭击美国的珍珠港之前,但它标志着美国正式加入了二战。库尔斯克会战(1943-1944年):这场战役是苏联与德国纳粹军队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苏联红军最终取得了胜利,打破了德国纳粹军队的战略进攻。火炬行动(1942年):这场战役是英国和美国空军在北非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空袭行动,旨在支持盟军在欧洲的进攻。阿登攻势(1944年):这场战役是德国纳粹军队在法国进行的一次攻势,但最终被盟军成功地阻止了。平型关大捷(1939年):这场战役是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中国军队在这场战役中取得了胜利,打击了日本军队的士气。孟德斯腾海战(1941年):这场战役是德国海军与英国皇家海军之间的一场重要海战,德国海军虽然占据了优势,但最终失败了。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1942年):这场战役是澳大利亚军队与日本军队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澳大利亚军队在这场战役中成功地占领了瓜达尔卡纳尔岛,并打击了日本军队的士气。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评选标准和十大战役的介绍,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选择。此外,二战中的战役非常多,这里只列举了其中的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常被简称为二次大战、二战等,亦可称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或WWII)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发的全球性军事冲突。整场战争涉及到全球绝大多数的国家,包括所有的大国,并最终分成了两个彼此对立的军事同盟─同盟国和轴心国。这次战争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有1亿多名军事人员被动员并参与这次军事冲突。主要的参战国纷纷宣布进入总体战状态,几乎将自身国家的经济、工业和科学技术应用于战争之上,同时也将民用与军用的资源合并以方便统筹规划。包括有南京大屠杀、犹太人大屠杀、战争中日军对中国军民进行细菌战、以及最终美国对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弹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自有纪录以来涉及最多大规模民众死亡案例的军事冲突,全部总计便将近有5,000万至7,000万人因而死亡,这也让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了人类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 基础信息开始时间:1939年9月1日。结束时间:1945年9月2日。地点:欧洲、大西洋、中国、太平洋、东南亚、中东、地中海、北非;短期于北美洲和南美洲。结果:反法西斯同盟国胜利。参战双方同盟国:中华民国--蒋中正、美利坚合众国--富兰克林·罗斯福、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温斯顿·丘吉尔、自由法国--戴高乐、苏联--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阿尔贝·勒布伦、其他同盟国成员。轴心国:意大利王国--贝尼托·墨索里尼、匈牙利--霍尔蒂·米克洛什、保加利亚沙皇国--鲍里斯三世、罗马尼亚王国--扬·安东内斯库、其他轴心国成员、日本--东条英机、纳粹德国--阿道夫·希特勒、日本--昭和天皇。伤亡损失:同盟国死亡人数超过61.000.000人,轴心国死亡人数超过1200000人。战争列表:中国抗日战争、英国伊拉克战争、拉普兰战争、苏德战争、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太平洋战争。战役列表:北非战役、莫斯科保卫战、不列颠空战、中东战役、列宁格勒保卫战、库尔斯克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地区: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防御阶段:1939年9月1日,德军集中强大的兵力,在大批飞机、坦克的配合下,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波兰军队奋力抵抗,但波兰军队陈旧的武器装备和落后的战术,根本无法抵挡德国法西斯的“闪电战”。波兰军队节节败退,波兰很快大片土地沦陷,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法对德国宣战后,没有对德国法西斯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致使波兰军队孤军奋战。1939年9月,波兰覆亡。苏联趁德军侵入波兰之际,开始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了所谓的“东方战线”。1940年,德国发动“闪电”攻势。(称“白色闪电”。1940年4月9日攻占丹麦和挪威,5月10日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随后进攻法国。)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曼斯坦因计划”完成对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等国的占领。同时,德军绕过法军重兵设防的马其诺防线,侵入法国境内。1940年5月,英法联军在法国进行敦刻尔克大撤退。英法军队大部分撤入英国境内,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的力量。1940年6月,德国对法国发动了总规模的进攻,意大利也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6月22日,法国投降。 1940年7~10月,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命令(海狮计划)。德军对英国发动猛烈的空袭和潜艇战。企图迫使英国屈服。丘吉尔首相领导英国军民奋起反抗,粉碎了希特勒的阴谋。德国遭到了发动侵略战争以来的首次失败。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执行巴巴罗萨计划,德国军队以550多万人、4000多辆坦克和近5000架飞机的强大兵力,分为三路,突然向苏联发动全面的进攻,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苏联军队猝不及防,节节失利,苏联大片领土沦陷,苏联军队和武器装备也损失惨重。1941年9月6日,德军进攻莫斯科,苏联军队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奋力抵抗,粉碎了德国军队迅速占领莫斯科的企图,这就是莫斯科保卫战。1942年初,苏军展开反击,歼灭德国军队50万人,德军在莫斯科保卫战的失败,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41年10月,就在希特勒侵略欧洲之际,日本法西斯进一步向东南亚扩展,企图建立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日本的政策严重损害了美、英两国的利益,美国不得不做出反应,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出口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增加对中国的援助:英国等国也同样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对战略物资依赖进口的日本是一个严重的打击。日本军部决定趁美国战争尚未准备就绪,发动突然袭击,取得战争主动权。1941年11月,德国军队已经占领苏联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控制了苏联大约40%的人口以及大部分的工业区。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海空军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基地珍珠港,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同时,日军还在东南亚各地对英美两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直到第二年春天,日军侵占了东南亚的广大地区和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次日下午,德意日同时对美国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转折阶段:1941年12月,在日本突然袭击美国珍珠港之前,由于法西斯势力不断壮大,美国出于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考虑逐渐改变了“中立”态度。并且加强对英国、苏联等各国的援助。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大西洋一艘军舰上会晤,并发表联合国宣言《大西洋宪章》。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同时,美英也开始对苏联提供一些援助。1942年1月1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和南斯拉夫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表示赞成《大西洋宪章》,并决心共同打败德、日、意法西斯的侵略,不到侵略国无条件投降,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阵线的最终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强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各国人民对法西斯的斗争,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进程。1942年6月,日本军部为了彻底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进攻美军驻守的中途岛。美军掌握了日军的作战计划,以一艘航空母舰的代价摧毁日本四艘航空母舰,取得了中途岛海战的胜利,从而使太平洋战场的形式发生转折,日军被迫由进攻转变为防御,美军则由防御转变为进攻。在苏德战场,莫斯科战役之后,受到重大损失的德国军队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全面攻势。希特勒决定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要地斯大林格勒,以便夺取苏联南方重要粮食、石油产区,进而包抄莫斯科。1942年7月17日,德国军队集中一百五多万兵力和大批飞机、坦克,对苏联进行南北夹击,向斯大林格勒发动猛烈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驻守在斯大林格勒的苏联军队拼死反抗,使德国军队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座城市,反而消耗了德国军队大量的有生力量。苏军集中兵力,对德国军队发动大规模的反攻,分割包围了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军主力;到1943年2月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从此,苏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阶段,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式,更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式的转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此后,1943年7月德军发动了库尔斯克战役企图夺回战场主动权,但没有成功。在北非战场,1942年夏天,德意军队近逼阿拉曼,开罗告急,1942年1月,英国军队在阿拉曼一带发动反攻,德意军队损失惨重,仓皇西逃,北非战场形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1943年4月,北非德意军队投降。1943年7月,美英军队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发生政变,墨索里尼政府垮台,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反攻阶段:1943年11月22~26日,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及其随从人员在埃及首都开罗会晤,签署了《开罗宣言》。声明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将坚持对日本作战,直到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包括东北三省、台湾、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给中国。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等人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通过了三国首脑在对德国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的宣言。会议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代号“霸王计划”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1944年6月6日,280万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苏军也在东线对德军发动更加猛烈的进攻。从此盟军开始两面夹击德军,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8月,盟军进入巴黎,法国光复。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为了加快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在苏联召开雅尔塔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战后民主化,准备在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欧战结束三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等。1945年4月,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同时,苏军猛攻柏林。最终,以损失了40余万人的代价攻克柏林。结束阶段:1945年4月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因突发脑溢血而逝世。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身亡,苏军攻占柏林。1945年5月8日,在太平洋战场,美军展开猛烈的进攻,向日本本土步步逼近。中国等国家的抗日武装也在亚洲各地展开了反攻。1945年5月9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1945年7月,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后换为艾德礼)在德国的波茨坦会晤,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会议期间,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1945年8月6日,美国投掷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军围歼了中国东北的日本军队-关东军,同时,中国的抗日武装向日军发动全面的进攻。1945年8月9日,美国投掷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轰炸日本长崎。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有没有张召忠在伊拉克战争时在cctv的所有评论伊拉克战争的视频啊 我想看看

网上有的可以去找下
其实当年基本上全世界都认为伊拉克是可以顽强抵抗下去的,毕竟当时伊拉克也是雄兵百万,有十几年战争经验的老兵很多。装备上,伊拉克当时也不弱,T72坦克,法国,俄罗斯的战斗机,当时很先进的全国防空指挥控制系统。

而张召忠作为军人,还是在伊拉克工作过很长时间的军人,对伊拉克军队了解还是很多的。
但是,全世界都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忽视了美军整体战争的强大碾压能力、最后结果么,当然是伊拉克被狂虐了。
这个价结果让全世界都震惊了,中国也不例外,中国军方也是在伊拉克战争后,完全放弃了打大规模全面战争,而转向局部高科技战争的路子上来。


八国联军的奥是哪国?

奥地利。奥地利共和国,简称“奥地利”,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议会制共和制国家,下属九个联邦州,作为一个内陆国家,与多国接壤,东邻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邻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西邻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邻德国和捷克。首都维也纳,人口超过170万,是奥地利最大的城市。 公元996年,史书中第一次提及“奥地利”。12世纪中叶在巴本堡家族统治时期形成公国,成为独立国家。1278年开始了哈布斯堡王朝长达640年的统治。18世纪初,哈布斯堡王朝领土空前扩大。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成立了以奥为首的德意志邦联,1866年,奥在普奥战争中战败,邦联解散。1867年与匈牙利签约,成立奥匈帝国。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解体,成立共和国。1938年被纳粹德国吞并,1945年被盟军占领,1955年重新获得独立,同年10月26日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旅游:奥地利旅游业发达,壮美的阿尔卑斯山脉是登山爱好者和冬季运动爱好者的理想去处;数百个秀美的湖泊,是夏季休闲和水上运动的好地方;超过四成的森林覆盖率和大面积草地牧场提亮了国家的绿色主色调。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奥是指奥地利还是奥匈帝国

分类: 社会/文化 >> 历史话题
解析:

奥匈帝国(德语:Österreich-Ungarn,马扎尔语:Osztrák-Magyar Monarchia)是1867年至1918年间的一个中欧国家。

在这段时间里,匈牙利王国与奥地利帝国组成联盟,这个联盟的德文全称是“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领地以及匈牙利圣斯蒂芬的王冠领地”(Die im Reichsrat vertretenen Königreiche und Länder und die Länder der heiligen ungarischen Stephanskrone)。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解体。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失败后的奥匈帝国被分割,其中的一部分形成了今天的奥地利共和国。

显然,八国联军时期不可能是今天的奥地利共和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写多一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 日本等法西斯国家为一方,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 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日,揭开了世界大规模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的抗日战争经过艰苦的战略防御和相持阶段于1944年转入反攻。1945年8月,中国抗日军民发动全国反攻,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围歼日本关东军。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在中国、苏联和美国的全面攻击下,日本被迫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并在同年9月2日投降,战争最后以中国的胜利结束。 欧洲西线战场 1939年9月1日,德国出动62个师共160万人进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此后,德军接连向欧洲西、北和东南方向展开大规模进攻。1943年7月,英美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9月,意大利投降。1944年6月,盟军集结268万人,成功进行了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并在西欧各国抗德武装配合下,于1944年秋冬两季完全解放德占西欧国家。 欧洲东线战场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撕毁1938年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纠集芬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国,出动550万兵力、近5000架飞机和4000多辆坦克,分兵三路突然向苏联发起全线进攻,企图在三个月内征服苏联,而苏联则仓促准备了2000万士兵和4000余辆坦克迎战。苏德战争爆发。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奋起反击,开始了卫国战争。在战争初期,苏联处于防御阶段,因对德国的突然袭击准备不足,加之党内高级军官此前被斯大林以叛党名义迫害,导致苏军前期作战严重失利,损失了60~90个师。至7月中旬,苏军28个师被击溃,70个师人员、武器损失过半。苏军在1941年9月—1942 年1月的莫斯科会战中展开积极防御,获胜,粉碎德军“闪击战”计划。1942年7月—1943年2月,双方展开斯大林格勒战役。此役苏军歼敌150万,开始转入战略反攻阶段,从根本上扭转了苏德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局。此时,苏联战时军事工业已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武装力量大大增强。1944年,苏军连续进行对德军的十次打击,将德军全部逐出国土并进入东南欧作战,与当地人民的武装斗争配合,推翻了各国的法西斯政权,肃清其境内的德国军队。1945年初,苏军全线展开强大攻势,攻占东普鲁土和西里西亚,逼近德国首都柏林。4月16日苏军发起最后冲击,于5月2日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投降。苏德战争结束。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1944年美军转入进攻,大规模空袭日本本土。1945年8月,美军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日本在太平洋战场损失了125万兵力。 东南亚战场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进军东南亚,半年内占领了东南亚广大地区。1944年,中美英联军在印缅战场上接连打击日军,并在当地抗日武装的积极配合下发起缅甸战役,消灭日军7万余人。 北非战场 1940年7月,意大利进犯驻扎在东非的英军。1941年1月英军收复东非失地,并在北非重创意军,俘敌13万。同年2月,德军进入北非,德意军队重新发动进攻。1942年,英军经过阿莱曼战役,粉碎了德意军队的进攻。1943年4月,盟军又在突尼斯战役中获胜。5月,北非的25万德意军队投降。 战后影响:联合国的建立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根据雅尔塔会议协定,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英、美、苏、法为首的同盟国在1945年10月24日发起成立了联合国,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另外,联合国还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


上一篇:慎与劫的恩仇

下一篇:教你三招倒车入位的旷世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