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演员马季的师傅是谁?
马季的师傅是侯宝林。侯宝林的徒弟有:贾振良、黄铁良、杨紫阳、马季、胡必达、殷培田、贾冀光、丁广泉、康达夫、李如刚、吴兆南、于世猷、郝爱民、师胜杰。侯门弟子众多,其中以马季和师胜杰最为著名。马季学艺较早,又长期在侯老身边工作,有得天独厚的学艺条件。无奈,其自身条件和舞台形象与老师相去甚远,许多人看不出他身上有侯老的艺术表现。个人简介:马季在中国相声史上是独特的一个人物,他传承了传统相声的衣钵,但却面临着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新形势、新任务。传统相声的任务在某种意义上,还是“高台教化”。但马季的相声却是作为生产“任务”出现的,他的观众也变成了有恒业、有信仰的群体。他以其团体性力量,基本成功地完成了这个任务,马季的相声不仅在当时是成功的,而且直到20世纪90年代,他都深深地塑造了观众对相声的观念。
相声家唐杰忠有哪些代表作品?
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唐杰忠先生于18日晚不幸逝世,享年85岁。唐杰忠曾表演过《虎口遐想》、《电梯奇遇》、《学唱歌》、《着急》、《重大新闻》等著名作品。唐杰忠(1932—2017)原籍山东黄县(今龙口),出生于北京。中华说唱艺术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北京语言学院中外文化研究所兼职教授、新加坡新风相声学会顾问。曾被评为“全国十大笑星”。获得“侯宝林金像奖”、“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1949年入伍,进入某部文工团。1958年调入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成为一名专业相声演员。1964年进京拜刘宝瑞为师。他创作表演了《柳堡的故事》,师父亲自为他捧哏。1964年调入中央广播说唱团。1974年开始与马季搭档,合作演出了《友谊颂》、《新〈桃花源记〉》、《海燕》、《高原彩虹》等相声,蜚声全国,红极一时。后与郝爱民搭档,推出了《彬彬有礼》、《父与子》、《英雄启事》等作品。1985年开始与姜昆合作,表演的《虎口遐想》、《电梯奇遇》、《学唱歌》、《着急》、《重大新闻》等,反响强烈。曾连续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并多次担任大型文艺晚会的主持人。他的捧哏朴实憨厚,儒雅自然,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合作伙伴的特点及时调整表演风格,能够与每一位逗哏演员配合得严丝合缝。
马季十大经典相声
马季十大经典相声:《请医生》、《打电话》、《对对联》、《王金龙与祝英台》、《卖布头》、《妙语惊人》、《女队长》、《万紫千红绕营房》、《万紫千红绕营房》、《宇宙牌香烟》。《宇宙牌香烟》是马季经典相声中具有代表性的佳作,是一段单口相声。曾在1984年央视春晚舞台上演出,这个作品讽刺了虚假广告,针砭时弊,深入人心,又不乏幽默,还借鉴了话剧性的表演精华,拓宽了相声的表演形式,成为“小品化相声”的开山之作。马季的个人简介和相声特点马季祖籍中国天津宝坻,出生于北京。著名表演艺术家、相声大师。年轻时是上海宏德织造厂的学徒。他承上启下,其相声艺术影响、娱乐了两代人,是新中国相声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师从侯宝林,从艺50载,收徒近20人。相对于当时别的作品,马季一如既往的坚持着寓教于乐针砭时事的风格。在那时相声普遍的无病呻吟,只是一味讨笑而弄巧成拙的尴尬,马季的相声无疑是一股清流,敢于直击社会不良现像的同时保持了不低俗不谄媚,更显出了他在相声上的功力。
相声:新地理图 歌词 马季
马季,唐杰忠经典相声:《新地理图》
马季:最近啊,我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唐杰忠:什么报纸上发表的?
马季:《明天日报》。
唐杰忠:啥?《明儿个日报》?
马季:看过没有?
唐杰忠:《明儿个日报》我上哪儿看去呀?
马季:我提醒你应该去瞧瞧。
唐杰忠:行,你届文章有什么特色呀?
马季:这篇文章主要是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方的名称联系在一起的。
唐杰忠:那都有啥内容啊?
马季:主要写我一段出国的重要经历。
唐杰忠:你出国干嘛去了?
马季:看我姨去了。
唐杰忠:你姨是谁呀?
马季:夏威姨。
唐杰忠:你姨住什么地方啊?
马季:冰岛。
唐杰忠:那地方可够冷的。
马季:冷不要紧,我穿衣服多。
唐杰忠:你都穿啥衣服啊?
马季:我穿一件喜玛拉雅衫。
唐杰忠:这衣服新鲜。
马季:我脖子上扎着一条马尔带,裤子是毛里球丝的巴裤。
唐杰忠:届料子可真够新鲜的。
马季:我头上还戴着乌克兰式的巴氏帽。
唐杰忠:干嘛戴那帽子啊?
马季:那还不是为了保护我这两只尼泊耳呀?
唐杰忠:我靠,你这还长尼泊尔了。
马季:当时我穿戴完了就坐着飞机出发了。
唐杰忠:啊?
马季:下了飞机我又找了一艘船。
唐杰忠:啥船呀?
马季:阿根艇。
唐杰忠:哇塞,这船可真够大的。
马季:下了船我又骑马。
唐杰忠:什么马呀?
马季:巴拿马呀。
唐杰忠:好么,这马也能骑。
马季:下了马我又走了一段路。
唐杰忠:什么路?
马季:奥丝路。
唐杰忠:那路好走吗?
马季:不好走,都是北海道。
唐杰忠:嘿!
马季:我又绕了很多新加坡。
唐杰忠:新加坡?
马季:最后我就到了广岛。
唐杰忠:这就到广岛咧。
马季:广岛四周都是水。
唐杰忠:那可不都是水嘛。
马季:左边永定河,右边尼罗河,前边洞庭湖,后边是珠江。
唐杰忠:什么乱七八糟的。
马季:那水里边有种奇怪的东西叫“爪畦”。
唐杰忠:那是什么东西啊?
马季:是一种浑身长满了加尔各达而且叫的声音很怪的动物。
唐杰忠:都是怎么叫的呀?
马季:古巴,古巴……。
唐杰忠:怎么叫古巴呀。
马季:你别说,我听了那个害怕呀,就拼命往前跑。
唐杰忠:嘿!
马季:我突然发现前边儿有一村庄。
唐杰忠:什么地方啊?
马季:柬埔寨。
唐杰忠:好么,跑那儿去了。
马季:前边还有一个城堡。
唐杰忠:什么城堡啊?
马季:卢森堡。
唐杰忠:卢森堡啊。
马季:我走进了卢森堡一看,两边一间一间的全是名古屋。
唐杰忠:都是房子呀。
马季:房子建造得非常讲究。
唐杰忠:都怎么建的呀?
马季:地上铺的都是比利石。
唐杰忠:比利石?
马季:上面还铺了一层巴基斯毯呢。
唐杰忠:好家伙,可真够阔的。
马季:那柱子一根根的全是克里木。
唐杰忠:啊?
马季:墙上全抹的是安徽。
唐杰忠:那是什么灰呀?
马季:房子上五颜六色的全是日内瓦。
唐杰忠:够豪华的。
马季:波士墩上还有一凡蒂缸呐。
唐杰忠:那凡蒂缸是装什么的?
马季:装花的呗。
唐杰忠:装啥花呀?
马季:荷兰。
唐杰忠:这地方真够美的。
马季:我一打听这就是我姨她们家。
唐杰忠:不用问,你姨肯定是一资本家呀。
马季:我姨开过洪都拉丝。
唐杰忠:那是什么买卖?
马季:大买卖。
唐杰忠:是呀,赶紧敲门去吧。
马季:我上前去“咚咚咚”敲她的也门。
唐杰忠:也门?那叫家门。
马季:他们全都出来欢迎我。
唐杰忠:都什么人呀?
马季:我的几个表妹先出来的。
唐杰忠:你几个表妹都叫什么呀?
马季:英格兰、波兰、米兰、北爱尔兰。
唐杰忠:好么,这几个表妹。
马季:我那几个表哥也出来了。
唐杰忠:都是谁呀?
马季:墨西哥、芝加哥、多巴哥、墨罗哥。
唐杰忠:好么,这四位。
马季:他们用当地的方式欢迎我。
唐杰忠:什么仪式?
马季:我哥哥都吹起了好望角。
唐杰忠:嘿。
马季:我妹妹她们都敲起了开锣。
唐杰忠:开锣?
马季:我姨亲自打起了曼鼓。
唐杰忠:好嘛。
马季:我们一起唱起了圣地亚歌。
唐杰忠:嘿。
马季:忽然我眼前一片慕尼黑。
唐杰忠:怎么了?
马季:停电了。
唐杰忠:快点灯呀。
马季:不行,那天缅甸。
唐杰忠:嘿!你说。
马季:我妹妹赶紧拿了一根苏门达蜡。
唐杰忠:这蜡能行吗?
马季:真正的名牌。
唐杰忠:什么呀?
马季:希腊呀。
唐杰忠:啊?
马季:点着了以后看见一片仰光。
唐杰忠:能亮堂点了。
马季:屋里面摆着许多水果招待我。
唐杰忠:都有什么水果?
马季:第一盘是刚果。
唐杰忠:能咬动吗?
马季:好吃着呢。
唐杰忠:那尝尝吧。
马季:拿起来我一咬,哎哟。
唐杰忠:怎么了?
马季:咯着我的西班牙了。
唐杰忠:你嘴也太急了。
马季:我吃第二盘吧。
唐杰忠:第二盘是什么?
马季:第二盘是巴黎。
唐杰忠:啊?巴黎?什么味啊?
马季:黎巴嫩。
唐杰忠:什么叫黎巴嫩呀?
马季:我姨又给我拿了一盘当地的土特产。
唐杰忠:什么呀?
马季:尼加拉瓜。
唐杰忠:哎,还真没吃过这种瓜。
马季:太甜了,顺着我嘴角往外流密鲁。
唐杰忠:够馋的。
马季:这时候我姨把我拉到餐厅让我吃饭。
唐杰忠:可真够享福的。
马季:他们特地为我准备了几道菜。
唐杰忠:都什么菜呀?
马季:一个香酥洛衫鸡,一个青蒸斯得哥尔蘑,一盘乌拉龟,一盘虾仁炒约旦。
唐杰忠:这几个菜呀。
马季:我太爱吃呀,后来又吃饺子。
唐杰忠:吃多少?
马季:十多个佛得饺,吃得我肚子蒙鼓蒙鼓的。
唐杰忠:蒙古跑那儿去了。
马季:吃得我伸着脖子打了几个布拉格。
唐杰忠:谁让你吃那么多来着。
马季:我吃多了睡不着觉了。
唐杰忠:活该呀你。
马季:这时候外边儿刮起了珠穆朗玛风。
唐杰忠:这风可够大的。
马季:我姨怕我冷叫保姆拿被来。
唐杰忠:保姆是谁啊?
马季:达雷丝撒拉姆。当时就给我铺上了撒拉热窝。
唐杰忠:好大个被窝呀。
马季:我进去后可真是里约热内炉呀,不一会儿我就出了一身阿富汗,还是睡不觉。
唐杰忠:怎么了?
马季:我肚子疼呀。
唐杰忠:赶紧上厕所呀。
马季:是啊,我跑去厕所一拉那澳门。
唐杰忠:啊?
马季:里边儿有人。
唐杰忠:谁啊?
马季:我伯父阿拉伯在里边儿呢。
唐杰忠:他说什么呀?
马季:我出去,你再进来,咱俩伦敦吧。
唐杰忠:啊?轮着蹲啊~~
相声起源于哪个国家?
相声起源于中国北京,流行于全国各地。 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它是一种历史悠久、流传较广,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曲艺表演形式。用北京话说讲,现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讲的“方言相声”。在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表演形式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单口由一个演员表演,讲述笑话;对口由两个演员一问一答,通常又有“一头沉”和“子母哏”两类;群口又叫“群活”,由三个以上演员表演。传统曲目以讽刺旧社会各种丑恶现象和通过诙谐的叙述反映各种生活现象为主,解放后除继续发扬讽刺传统外,也有歌颂新人新事的作品。传统曲目有《关公战秦琼》、《戏剧与方言》、《贾行家》、《扒马褂》等,总数在两百个以上。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则以《夜行记》、《买猴》、《昨天》、《帽子工厂》等影响较大。
天津是培养相声名家的摇篮。最早相声演出在清末~20年代,此间天津相声进入繁荣发展阶段,津京两地相声演员频繁往来,许多相声演员在天津演红后,又赴全国各地演出。光绪初年,北京艺人玉二福来津长期演出。清末民初,在北京扬名的相声演员有“八德”:裕德龙、马德禄、李德锡、焦德海、刘德志、张德泉、周德山、李德祥。他们都曾来津演出。建国前,天津的著名相声演员有李德锡(艺名万人迷,有“滑稽大王”之称),张寿臣(有“幽默大师”之称),马三立,侯宝林,常宝堃(艺名小蘑菇)。建国后,活跃在天津舞台上的相声演员还有郭荣起、常宝霆、苏文茂、刘文享、高英培、马志明、李伯祥、魏文亮等。相声传统曲目有300余段。 天津虽然不是相声的故乡,但的确是培育相声成长发展的一块沃土。天津人民喜欢相声,相声也为天津人民带来更多的欢乐和笑声。
马季和唐杰忠的经典相声有哪些?
相声《正反话》台词(甲是唐杰忠,乙是马季):甲: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乙:对 。甲:相声演员讲究的是说学逗唱,这相声演员啊!最擅长说长笑话,短笑话,俏皮话,反正话。 乙:这是相声演员的基本功啊 。甲:相声 演员啊,脑子得聪明。灵机一动马上通过嘴就要说出来。乙:对对对对 。甲:嘴皮子也要利索 。乙:是啊 。甲:像您这个。 乙:我特别合适 。甲:什么合适啊,这嘴唇,像鞋低子似的! 乙:有那么厚嘴唇子吗? 甲:像你这嘴说相声不合适, 乙:谁不合适啊,告诉你,脑袋聪明 。甲:是啊 。乙:嘴皮子利落, 甲:你啊 。乙:说什么都行! 甲:你别吹,我当着个位老师和同许我来考考你,咱们来一段反正话 。乙:什么叫做反正话呢? 甲:就是我说一句话,你把这句话翻过来再说一遍,能说上来就算你聪明! 乙:咱们可以试试 。甲:说来就来,我的桌子 。乙:。。。。。。 甲:我的桌子 。乙:我的桌子 。甲:唉,你怎么这么笨啊,我说我的桌子,你就要说我得子桌。 乙:哦,我明白了 。甲:明白啦!下面我们开始。从头说到脚!看你反映怎么样啊! 乙:没问题! 甲:我脑袋 。乙:我呆脑,我呆头呆脑的啊! 甲:我脑门子, 乙:我没脑子! 甲:我眼眉 。乙:我没眼! 甲:我眼珠 。乙:我猪眼,不像话啊! 甲:我鼻子 。乙:我子鼻 。甲:我鼻梁子 。乙:我量鼻子, 我量他干吗啊! 甲:我觜! 乙:。。。。。。 我咬你! 甲:咬我干什么啊! 乙:这一个字的怎么翻啊! 甲:那依您的意思呢? 乙:得说字儿多的 甲:哦,字多一点,好了!我觜里又牙 。乙:我牙里又觜,我成妖怪了!你换的词儿行不行啊, 甲:不说这个啊?咱们报一回小说人物! 乙:哪不小说呢? 甲:咱们就报一回《西游记》里得人名。 乙:您来吧! 甲:我是唐三奘 。乙:我是奘三唐 。甲:我是猪八戒 。乙:我是戒八猪 。甲:我是沙和尚。乙:怎么又成三个和尚了! 甲:我是孙猴子 。乙:我是猴孙子!你说点好的! 甲:点好的,咱俩逛逛花园,报报花名 。乙:逛花园?那好啊 。甲:可在逛花园之前我有一个要求, 乙:什么要求! 甲:速度要比刚才快一点另外要带上动作。 乙:带动作我会啊,是这样吗(参着甲,像恋人一样在舞台上走一圈) 甲:什么啊!我是说在逛花园的时候要用这两个手指头指着自己的鼻子,得美一点,得这样(动作),会吗? 乙:没问题,我这人最会美了! 甲:那咱们现在开始啊 。乙:好。 甲:我逛花园 。乙:我花园逛 。甲:我是牡丹花 。乙:我是花牡丹 。甲:我是芍药花 。乙:我是花芍药 。甲:我是茉莉花 。乙:我是花茉莉 。甲:我是狗尾巴花 。乙:我是花尾巴狗。拓展资料:《反正话》是唐杰忠和马季的作品。还有一个反正话,是侯耀文和石富宽的作品。《反正话》讲述了相声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正是精心编演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保留的所有珍贵录音,凝聚了几代相声作者、演员、编辑的智慧和汗水,本系列襄括广播兴盛时期相声艺术的精华,把相声艺术有声有色、原汁原叶的精品佳作尽收耳畔,又加以FLASH的形式播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听的同时能看到画面,享受更多的乐趣。唐杰忠,汉,是我国当代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长期与马季、姜昆等相声名家合作,代表作品有《虎口遐想》、《新兵小传》、《找舅舅》等。马季(1934-2006),原名马树槐,著名表演艺术家、相声大师。他是新相声的代表人物,近现代相声艺术承前继后的关键人物,他继承发展了侯派风格,走出了自己的创作道路,为中国相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马季相声经典段子
马季相声经典段子有:《百吹图》、《找舅舅》、《友谊颂》、《五官争功》、《宇宙牌香烟》等。1、《百吹图》这段相声是1984年由马季、王金宝创作的。这段相声表现的是两个人比赛吹牛,主题、题材都比较集中。在吹牛比赛时由于信口开河,不着边际,你有来言,我有去语,有时陷入想入非非又难圆其说的尴尬境地,使听众洞察真伪而引发一连串的笑声,听众笑得越酣畅,讽刺力度就越大,艺术感染力更强烈。2、《找舅舅》马季《找舅舅》是一个短篇的对口相声曲目。于1959年由马季创作而成,作品以甲自述的方式,讲了他去包头找舅舅的经过。3、《友谊颂》这段相声是马季先生的代表作。写中国铁路勘测队员乘“友谊号”轮船到坦桑尼亚后,为修建坦赞铁路,在原始森林中顶风冒雨、披荆斩棘,认真完成野外勘测任务,受到当地人民赞扬的事迹。4、《五官争功》这段相声是由马季创作,并与刘伟、冯巩、赵炎、王金宝一起表演的五人群口相声。该相声采用拟人化的表现形式,通过作者马季的一个梦作为事情起因,用四个演员分别扮作作者的嘴、眼、耳、鼻,并通过它们与作者的争论及它们四方的相互争辩来作为背景来构成包袱随即产生笑料。5、《宇宙牌香烟》这段相声是马季经典相声中的佳作,是一段单口相声。曾在1984年央视春晚舞台上演出,这个作品讽刺了虚假广告,针砭时弊,深入人心,又不乏幽默,形象朴素又带些小市民,借鉴了话剧性的表演精华,拓宽了相声的表演形式,成为“小品化相声”的开山之作。
求马季、唐杰忠相声《成语新编》完整台词
成语新篇
马季
甲:哎呀,我们祖国的语言真是丰富多彩呀。
乙:对!因为我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甲:特别是一个相声演员,对祖国语言要不断地研究。
乙:当然!相声是语言的艺术嘛,你研究得怎么样?
甲:啊!……你还看不出来么?我把肚子都研究大了。
乙:这肚子跟研究语言有什么关系?
甲:太有关系了,我研究一点儿装里面一点儿,装来装去日久天长大肚皮了。
乙:没听说过,你那是脂肪太厚,营养过剩。
甲:不!我这是语言过剩,他们都说我是满腹经纶。你要不信,你上这儿摸摸。
乙:这语言还能摸出来?
甲:太多了,一摸就摸出来。
乙:好!我摸摸。
甲:可别使劲儿,一使劲儿挤出来就浪费了。
乙:我轻着点摸。这是什么?
甲:一大块的?
乙:啊!
甲:这是外国语。
乙:外国语也研究?
甲:Yes!
乙:就别说了。
甲:不是我说的,是你给我挤出来的。
乙:这儿是什么?
甲:这是少数民族语。
乙:这儿?
甲:这是汉语。
乙:这儿?
甲:这是方言土语。
乙:这儿?
甲:民间谚语。
乙:这儿?
甲:歇后语。
乙:这儿?
甲:成语。
乙:这儿呢?
甲:一条一条的?
乙:啊!
甲:这是排骨。
乙:咳!你瞎研究这么多语言,最精的是哪一种?
甲:那要算成语。我这人对成语有特殊的爱好,研究时间最长,积累得最丰富。
乙:是吗?成语有什么特点?
甲:成语文字简练,语意深刻,人们都喜欢使用。如果不用成语,写出文章来没有色彩,说出话来没有味道。
乙:你举个例子。
甲:有这么一句话,我们大家只有“同甘共苦”,才能够“同心同德”干四化。
乙:这谁都听得懂。
甲:一句话用了两个成语。
乙:“同甘共苦”,“同心同德”。
甲:把全国人民大搞四化的决心和态度全概括进去了。
乙:对呀!
甲:要是不会用这两个成语,用一般文字代替,说出来就罗里罗嗦了。
乙:那怎么说呀?
甲:我们大家只有有罪一块儿受,有福一块儿享。有了甜的大伙分着吃,有了苦的谁也跑不了。谁也别藏,谁也别躲,谁也别争,谁也别抢,谁也别多,谁也别少,谁也别特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个心眼儿,一个劲头儿,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个德行,一个模样……
乙:行了,行了!看来该用成语。
甲:成语的含义,用白话表达不出来。
乙:行!看来你对成语是有点儿研究。
甲:当然了。
乙:这样吧!咱俩在这儿说说成语怎么样?
甲:噢?你也会说?
乙:这有什么。说成语虽不敢说“略胜一筹”,起码也和你“不相上下”。(摇头得意)
甲:哎呀!瞧他这样儿是“洋洋得意”“摇头摆尾”。
乙:说谁呢!
甲:你要能说,咱俩比着说,看谁用成语用得最恰当,看谁说得最巧妙。
乙:那就开始吧!我说长安街的夜晚,“十里长街”,“火树银花”。
甲:是两个成语。我说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古色古香”。
乙:人民大会堂“巍然屹立”“气势雄伟”。
甲:纪念堂“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
乙:我说剧场里“人山人海”“座无虚席”。
甲:我说观众们“笑逐颜开”“目不斜视”。
乙:怎么叫“目不斜视”?
甲:观众看节目两眼全盯在台上。
乙:嘿!我再说咱俩是“珠联璧合”“天衣无缝”。
甲:好!咱俩可以说“比翼双飞”“狼狈为奸”……
乙:啊?!
甲:这不太合适。
乙:我这个人“才华出众”。
甲:你呀?我这个人是“智慧过人”。
乙:恩!我是“多才多艺”。
甲:我是“祖国花朵”。
乙:你呀!我“出类拔萃”。
甲;我“登峰造极”。
乙:他比我高,我“谦虚谨慎”。
甲:我“和蔼可亲”。
乙:我比您是“望尘莫及”。
甲:我比您是“小巫见大巫”。
乙:我比您好比“九牛一毛”。
甲:我比您好比“沧海一粟”。
乙;他又谦虚上了。我长得“眉清目秀”。
甲:我长得“小巧玲珑”。
乙:你还“小巧玲珑”哪?
甲:你还“眉清目秀”哪?咳!这成语说得还行吧?
乙: 可以!
甲:那咱再接着说贬义的成语
乙:什么叫贬义的?
甲:刚才说的大都是好的,那是褒义。现在说贬义的,专门说坏的。
乙:说坏的你肯定说不过我。
甲:那当然了,你比我坏多了。
乙:你才坏呢!现在开始吧。
甲:你那相声说的是“语无伦次”、“杂乱无章”啊!
乙:你呢,“甜言蜜语”、“空洞无物”。
甲:你的表演“矫揉造作”、“哗众取宠”。
乙:你是“油腔滑调”、“不堪入耳”。
甲:你“口若悬河”、“口蜜腹剑”。
乙:你“嬉皮笑脸”、“笑里藏刀”。
甲:你“胸无点墨”、“沽名钓誉”。
乙:你“不学无术”、“欺世盗名”。
甲:瞧你这模样,“肥头大耳”、“呆头呆脑”。
乙:你!你“大腹便便”、“脑满肠肥”。
甲:你“异想天开”。
乙:你“胡言乱语”。
甲:你“胡作非为”。
乙:你“自命不凡”。
甲:你“厚颜无耻”。
乙:你“臭名昭著”。
甲:你“阴险毒辣”。
乙:你……
甲:你“无法无天”、你“非马非驴、阳奉阴违、两面三刀、贼眉鼠眼、罪该万死、死有余辜、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乙:你什么毛病啊!
甲:这贬义成语用得怎么样?
乙:不怎么样,全扣我头上了。
甲:这叫“罪有应得”嘛。
乙:又来了,这说的全是贬义成语。
甲:用这些成语打击敌人,讽刺社会上的不良现象,鞭笞那些行为不轨的人,是有力的武器。
乙:对,可不能“一知半解”、“张冠李戴”。
甲:对!可不能像你一样!
乙:没错……啊?!
相声《新说绕口令》的全部台词
且南来了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鳎(tǎ) 目。且北来了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
南边提拉着鳎目的喇嘛要拿鳎目换北边别喇叭哑巴的喇叭。
哑巴不愿意拿喇叭换喇嘛的鳎目,喇嘛非要换别喇叭哑巴的喇叭。
喇嘛抡起鳎目抽了别喇叭哑巴一鳎目,哑巴摘下喇叭打了提拉着鳎目的喇嘛一喇叭。也不知是提拉着鳎目的喇嘛抽了别喇叭哑巴一鳎目,还是别喇叭哑巴打了提拉着鳎目的喇嘛一喇叭。
喇嘛炖鳎目,哑巴嘀嘀哒哒吹喇叭。
新说绕口令
从南边来了一个高高大大的喇嘛,手里提着五斤比目鱼的啦。
从北边来了一个阿巴阿巴,背上背着一个伸缩喇叭。
南边提着比目鱼的啦的高高大大的喇嘛,要拿比目鱼的啦换北边背伸缩喇叭的阿巴阿巴的伸缩喇叭。
阿巴阿巴不愿拿伸缩喇叭换高高大大的喇嘛的比目鱼的啦。
高高大大的喇嘛非要换背伸缩喇叭阿巴阿巴的伸缩喇叭。
高高大大的喇嘛抡起比目鱼的啦抽了背伸缩喇叭阿巴阿巴一比目鱼的啦,阿巴阿巴摘下伸缩喇叭打了提比目鱼的啦的高高大大的喇嘛一伸缩喇叭。也不知是提着比目鱼的啦的高高大大的喇嘛抽了背伸缩喇叭的阿巴阿巴一比目鱼的啦,还是背伸缩喇叭的阿巴阿巴打了提比目鱼的啦的高高大大的喇嘛一伸缩喇叭。
高高大大的喇叭回家炖比目鱼的啦。
阿巴阿巴滴滴答答吹伸缩喇叭。
谁有相声<新桃花园记>马季 唐杰忠的台词
相声《新桃花源记》
在线听:
http://club.tingxs.com/searchs.asp?stype=Music&q=%D0%C2%CC%D2%BB%A8%D4%B4%BC%C7
文本:
唐:毛主席在赞颂祖国的诗篇中,曾写过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
马:贤弟,愚兄有一事不明,要在贤弟台前领教一二,不知肯赐教否?
唐:这人说话怎么这个味呀?不必客气,有话请讲当面,何言领教二字?我也受传染了不是,有什么话呀你就说吧。
马:请问今日桃花源户落何方?愚兄意欲前往。
唐:哦,你想去桃花源呀。
马:然也。
唐:还然也呢,巧了,我正要上那。我可以陪你去。
马:哦,一同前往。真乃三生有幸。
唐:哎,起来起来。
马:鞋带开了。
唐:我以为他给我跪下了呢。你是哪个单位的?
马:我乃中国考古研究所......
唐:所长?
马:出土文物。
唐:研究对象呀。
马:然也。
唐:别然也了,我说那么大土腥味儿呢。听你说话不象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呀?
马:吾乃东晋人士。一千五百年前当过参军,曾任县令。
唐:哦,当过县太爷。
马:只皆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官归引。做了田园诗人。我著有归去来词,写过桃花源记。
唐:你是谁呀?
马:姓陶名潜字渊明,人称五柳先生。
唐:陶渊明?
马:哪里,哪里。
唐:诗人!
马:岂敢,岂敢。
唐:陶老先生。
马:不要下跪。
唐:谁给你跪下了,什么毛病这是,你陶渊明上我们这干什么来了?
马:只皆因在地下一呆千载,甚觉烦闷,称今日天气晴和,我便从后门溜出来了。
唐:好吗,神神颠颠的就出来了。你到我们这想看看什么呢?
马:与世隔绝一千余载,一切都觉新鲜。任凭贤弟指路,看看今日桃园,以饱眼福呀。
唐:哦,那好,那就请上车吧。
马:端端正正象间房,四个磨盘在下方,非驴非马是何物,为何摆在路中央?
唐:嗨,那是汽车。
马:汽车?
唐:哦,也难怪,一千多年前也没这个东西。坐上它呀,就送你去桃花园了。
马:哦,妙妙妙呀,妙妙妙。
唐:猫呀?
马:吾坐汽车甚逍遥,无奈汽车不礼貌,让我围它绕三周。
唐:怎么了?
马:没找到汽车门。
唐:嗨,不知道怎么上车。来来来,我给你开门,请上车吧。
马:哎呀,有劳,有劳。
唐:别客气了。
马:多谢多谢。
唐:请吧。
马:岂敢,岂敢。
唐:上吧。
马:啊。
唐:你还有完没完了?你呀上车吧
马:今人汽车真不坏,不用马拉和人拽,嘟嘟嘟嘟往前走,比我当年做轿快。
唐:多新鲜呀,桃花园到了。我陪你上山。
马:老夫平生喜登攀,当年种豆在南山。今日重游桃花园,看了这边看那边。眼花缭乱呀。
唐;哦,都看不过来了。请看那就是桃花溪。
马:桃花流水似当年。
唐:那是桑竹亭。
马:万盏翠竹指云天。
唐:那是桃花观。
马:白墙绿瓦依然在。
唐:那是佳聚碑。
马:这么大石碑不好搬。
唐:没事你搬石碑干吗啊。前面就是秦人古洞。
马:记忆犹新。
唐:出了秦人古洞。就是当年您所写的那个世外桃源了。
马:吾写世外桃源,实乃虚幻之境,只皆因对现实不满,然人单力薄无力反抗,只得靠吟诗发泄,低头于文章之中。看今日,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人民翻身得解放,驱住世间豺狼,真乃回天之力不朽之功呀。老朽不能为眼近社会尽微薄之力,真乃惭愧。
唐:那你是没有办法。
马:倘今日四个现代化需要我,我愿赴汤蹈火再所不辞,就是死我也心甘情愿。
唐:哦,你连死都不怕?
马:我不怕死。
唐:怎么呢?
马:我死一千多年啦。
唐:嗨,来来来,咱们再看看桃花源新貌。
马:呜呀。
唐:怎么了?
马:前面是座大山。
唐:是山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
马:昔日荒岭秃山,今朝绿水青山,昔日虎狼遍山,今朝花果满山,昔日锦鸡丛生,今朝层层梯田,真乃天翻地覆之变也。
唐:那都是桃园人,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治山治水的丰硕成果呀。就拿那个县委书记来说吧。
马:且慢,何为县委书记?
唐:县委书记他都不懂,告诉你啊,县委书记啊,就是一个县的领导。
马:哦,哦。
唐:他和群众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群众改天换地。
马:我愿为书记们献诗一首。
唐:你巧到底是诗人,念念吧。
马:历代王朝何曾见,书记当官不象官,常与百姓同甘苦,粗茶淡饭心也甘,我等岂能与他比。
唐:怎么呢?
马:我瞧见好酒嘴犯馋。
唐:嗨,谁跟你一样呀,不仅是各级领导带头,妇女们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就拿那个三八施工连来说吧。她们开山打石,日夜奋战。不怕苦,不怕累。
马:贤弟,我愿为重姐妹献诗一首。
唐:他这诗来的还真快,念念吧。
马:昔日妇女羞答答,今朝姐妹呼啦啦,走起路来咔咔咔,吓得我是哇哑哑。
唐:嗨,陶渊明的诗有时候,也不怎么样。告诉你啊,桃圆人用三个月的时间,翻转了十八罗汉山。
马:噫嘻。
唐:改造了九龙山。
马:呜嘻。
唐:降伏了万愁山。总之啊
马:呜嘻。
唐:总之啊......
马:呜嘻。
唐:他这都什么鸟叫啊?总之啊,桃圆的山是山山绿油油,花果满枝头,四季春常在,粮林双丰收啊!
马:妙哉,妙哉。呜呀。
唐:又怎么了?
马:山中一条白带,蜿蜒盘绕,是否万里长城啊?
唐:万里长城呀,在北方。
马:何时搬到南方?
唐:没听说过,这长城能搬家吗?那是桃源人在治山的过程中修的盘山公路,像这样的公路在全县就有三千公里啊。
马:啊,且慢。
唐:这三......
马:何谓“公里”?
唐:公里他也不懂,告诉你啊,一公里等于二华里,三千公里呢就是六千华里,坐上汽车开六十迈......
马:且慢,何谓六十迈。
唐:六十迈就是时速......
马:且慢,何谓时速?
唐:六十迈就一小时......
马:且慢 何谓一小时?
唐:一小时就是四刻钟......
马:且慢。
(合):何谓四刻钟?
唐:怎么什么都不懂啊?这么跟你说吧,坐上汽车走这条路二天二夜开不到头。
马:哦,妙哉,妙哉,唔呀!
唐:又怎么了?
马;山下有一大棋盘,一格一格很美观,好像上面铺绿毯,还有棋子在动弹。
唐:嘿嘿,那是桃源人建成的汗涝保收田。
马:一格一格的?
唐:五亩一丘的方田。
马:那上面铺绿毯?
唐:早稻秧苗。
马:棋子在动弹?
唐:那是拖拉机!
马:拖拉机?一天下几个蛋?
唐:下八个,没听说过!这拖拉机能下蛋吗?那是农业机械,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各个社队增添了不少这样的机械,你看就那个来回转的那个那就是拖土机。
马:嘟嘟响的?
唐:抽水机。
马:喷水花的?
唐:降雨机。
马:光闪闪的?
唐:发电站。
马:一排排的?
唐:社员新村。
马:二层楼的?
唐:万头猪场。
马:一尺长的?
唐:小猪娃。
马:三尺多的?
唐:大半猪。
马:五尺余的?
唐:母猪。
马:七尺长的?
唐:种猪。
马:二十六丈?
唐:二十.....有那么长吗?
马:拦河大坝啊。
唐:哦,这个他看清楚了。
马:今日桃花源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寿年丰啊!
唐:社会主义就是好啊。
马:呜呀!
唐:我非让他给吓出毛病来不可,又怎么了?
马:前方一排一排、一棵一棵、高大的......杨树。马:无枝无叶、上冒青烟。
唐:嗨,那树有冒烟的吗?那是烟囱,一排排的那是场房。
马:妙哉,妙哉,唔呀!
唐:别唔呀了!在你眼睛里看什么都新鲜,来我带你去贫下中农家里去做客。
马:哦,贤弟,头前带路。
唐:行了,别抖了啦。
马:是,是,是。
唐:你先请坐,主人给你沏一壶桃源的云雾山茶。
马:啊,贤弟,你手持何物?
唐:这个啊,暖水瓶啊?
马:暖水瓶?此物真希奇,短嘴长肚皮,头带平顶帽,摘帽冒热气。
唐:嗨,暖水瓶他也来首诗。
马:待我仔细观看,咬人!!
唐;什么呀,那是烫着了。主人盛情款待,请你尝尝桃螈的山香土产。
马:哎呀,主人如此盛情,设全羊大餐款待,真是受之有愧啊。
唐:嗨,哪来的什么全羊啊。
马:当中一脖,二尺余高,三尺余长,这其不是羊呼?
唐:羊呼?羊的头这么小啊!
马;小头羊啊。
唐:没听说过,那是举世文明的桃源鸡。一只足有7、8斤重。
马:哎呦,喏大只鸡想必是肉嫩味美呀。
唐:给你来个鸡腿尝尝?
马:不敢不敢。
唐:怎么?
马:怕他踹我。
唐:嗨,熟的不能动。
马:贤弟,看时辰酉时已过,室内不见蜡烛,为何明如白昼啊?
唐:哦,你说天这么黑了,为什么还这么亮?
马:然也。
唐:别然也了,我告诉你呀,有电灯了。
马:电灯?
唐;啊,自从根治白洋河之后大搞资源开发、水力发电,建立起各种类型的水电站,现在真是万盏明灯照山乡啊!你研究什么那?
马;一个灯泡装几斤电啊?
唐:几斤电啊?那电不论斤,那论瓦。
马:那一个灯泡装几片瓦啊?
唐:什么几片瓦啊,跟你说这你不懂,我带你去看夜战。
马:何谓夜战?
唐:挑灯夜战啊,全县有好几万人呢,在修一个大水库。
马:哦,喏大只水裤子谁穿啊?
唐:什么水裤子呀,水库!水库是蓄水的,有了它不仅旱涝保收,而且可以使农、林、木、副、渔全面发展。
马:哦妙哉,妙哉!贤弟,你看那方是否七仙女下凡呢?
唐:哪呢?
马:半山腰中一披女将,腰扎白玉带,手持雷公钻。作何玩耍?
唐:玩耍,那是女石匠,开山打石。
马:哎呀,今人真乃是神兵天降。胜似当年孙悟空啦!
唐:嗨,这叫什么比喻呀。
马:贤弟,你看那边,喊声四起、热闹非凡?
唐:那是开展劳动竞赛!
马:那里有耍狮球的?
唐:倒沃的。
马:跳舞的?
唐:挑土的。
马:唱曲的?
唐:那是,教社歌的。
马:吱吱叫的?
唐:吱吱叫的?
马:伙房正在杀猪呀。
唐:全给搁一块了。
马:今日重游桃花源,饱开眼福、顿开茅塞。临别之前,愿赠诗一首,以记今日之游啊。
唐:好啊,念念吧。
马:今日重游桃花源,梦想一一得实现,治山治水气魄大,改田造林干劲坚,万头猪场多宏伟,柏油马路长又宽,乡间处处灯光闪,铁牛机器转的欢,祖国大地添异彩,桃花源里换新天,有朝一日的再生,我插队落户上桃源。
唐:嗨,他的决心还真不小。
马:贤弟,愚兄告辞。
唐:怎么要走了?
马:此次多蒙贤弟盛情款待,不胜感激。
唐: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马:盛情款待,终生难忘。
唐:你就别客气啦。
马:本当改天重礼相赠,怎奈兜里没钱。
唐:咳,给我们都不要。
马:贤弟,日后有空来愚兄寒舍一坐。
唐:有空我一定去到你家里做客。
马:一言为定。
唐;肯定去。
马:且莫失约。
唐:你住在哪啊。
马:由此往西。
唐:什么地方啊。
马:二号坟地。
唐: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