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十三行有哪些艺术特点?
莱芜梆子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角色行当、唱腔板式、伴奏乐器中。莱芜梆子将传统的角色行当划分为三门十三行。三门是指生行、旦行、净行。十三行是指生行的红脸、老外、帮生、大小生、二小生;旦门的正旦、小旦、二旦、老旦;净门的大花脸、二花脸、副花脸、三花脸。生行的红脸类似后来的武老生,如《哭头》中的赵匡胤、《探山》中的司马懿、《大辕门》中的杨六郎、《临潼山》中的李渊、《两狼山》中的杨继业等角色。老外类似后来的文老生,如《徐策跑城》中的徐策、《送女》中的周奇、《青风亭》中的张元秀、《天水关》中的诸葛亮等角色。帮生主要扮演的角色如《富贵图》中的姚礼、《春秋配》中的耿四时、《战洛阳》中的徐茂公、《御书楼》中的程思敬等。大小生,即后来的武马生,如《薛礼征东》中的薛礼、《长坂坡》中的赵云、《反潼关》中的李忠、《马龙记》中的马龙等角色。二小生,即后来的文小生。如《万花船》中的甘希之、《兰花山》中的韩湘子、《天河配》中的牛郎、《大花园》中的梅廷选、《秋江》中的潘必正等角色。旦行中的正旦即后来的青衣,如《铡美案》中的秦香莲、《罗帕记》中的康素贞、《牧羊圈》中的赵景堂、《背公公》中的刘梅英等角色。小旦类似后来的武旦,如《反西唐》中的樊梨花、《破洪洲》中的穆桂英、《吊山》中的刘金定等角色。二旦即后来的花旦,如《避风簪》中的周风娘、《开国图》中的陈妙堂、《玉虎坠》中的王娟娟等角色。旦角的唱法以真声为主,假声为辅,真声假声明显分开使用。此外,旦角中也有一种特殊的唱法叫小嗓。这个小嗓,还有一个由来呢!由于莱芜梆子剧种从形成一直至新中国成立前为止,从来没有出现过女演员,剧中的女角色全部由男演员来扮演。这在化妆和表演方面并不难解决,而在声音上必须进行包装,所以在唱腔尾音翻高八度时,男演员用假声演唱,甚至道白的尾音也用假声的音韵,以表示出“女性”的特征。到了1954年,山东省莱芜市正式成立了专业剧团,并招收了部分女学员,老艺人便按老一辈的唱法进行传授,一直沿用下来,便成了这个剧种旦角唱腔的一个特点。作为女演员来说,小嗓的唱法毫不费力,就是按原音符翻高八度用假声唱出,所发之音也细腻圆润娓娓动听。它的用法一般是作为旦角的甩腔,用以表现兴奋喜悦的心情。如《借闺女》中秋菊唱到“但愿他二人共偕百年”时,便用到了这个技巧。这个圆润华丽的小嗓甩腔,表现了秋菊对帮喜与金莲婚事的良好祝愿。老旦如《十王官》中的李太后、《清风亭》中的吴氏、《三进士》中的孙士林、《乱潼关》中的吴母等。在传统旦角行当中,老旦与后来不同的是还要兼演彩旦。如《春秋配》中的婆婆、《双玉镯》中的刘媳婆、《狮子楼》中的王婆等。老旦的唱法与生角的唱法相似,多用真声而少用假声。自从山东省莱芜梆子剧团编演现代戏以来,有时为了剧中人物情感的需要,把旦角的小嗓甩腔也搬过来用上了。如《三定桩》中陈大娘的唱段,小嗓甩腔的运用,把陈大娘从城里看闺女归来后,看到山区如此巨大的变化油然而生的兴奋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每次演到这里,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净行中的大花脸类似京剧的铜锤花脸行当,它主要以唱功为主。如《铡美案》中的包拯、《游阴山》中的司马毛、《红打朝》中的陈平、《花打朝》中的程咬金等角色。在山东省莱芜当地,人们还习惯把饰演包拯的净角行当称为黑头。二花脸类似后来的武花脸,如《渑池关》中的张奎、《下山》中的赵公明、《战洛阳》中的尉迟恭、《滚鼓山》中的张飞等角色。副花脸主要扮演的角色有《两狼山》中的韩昌、《马龙记》中的魏兵部、《老征东》中的张士贵、《三开铡》中的杜文焕等。三花脸即后来的丑角行当,它主要扮演的角色有《龙凤旗》中的宣帝、《三搜府》中的施不全、《小上坟》中的刘禄敬、《打面缸》中的四老爷等。花脸的唱法也是以真声为主,个别情况下使用假声。它的唱腔旋律与生角没有多大区别,但由于发声方法及发音部位的差异,以及花脸嗓的运用,听起来却与生角迥然不同,别有风味。二花脸和副花脸在唱腔中使用假声,也用花脸嗓。但三花脸的唱腔只有真假声,不用花脸嗓。生行角色中的帮生、旦门中的二旦、净门中的副花脸三行,不像其他行当一样有定型的表演程式,演出的角色也不那么严格,都可在剧中担任配角,如果需要,也可以扮演主要角色。生角的唱法主要是以真声为主,假声为辅。由于莱芜梆子男女同腔同调,男唱腔用真声演唱比较吃力,所以在唱腔的高音区就得用假声演唱,在低音区又回到真声上。此外,莱芜梆子生角的声腔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唱法。那就是男演员用极高的假声倒吸气发声,唱出的音坚实高亢,在莱芜梆子行内,把这种唱法叫做厉嗓。厉嗓的唱法一般出现在剧中人物的感情激动时,如生气、高兴等情节,多用在梆子戏类的板式中。如在《三定桩》中,陈大爷用大量的事实与道理来说服老伴,当唱到“到那时,机器隆隆响,铁牛满山跑,电灯闪闪亮,火车哞哞叫”时,抑制不住内心的无比兴奋,用了一个很长很长的厉嗓。既表现了陈大爷当时的喜悦的心情,同时又模拟出了火车汽笛的鸣叫声,起到了一般歌曲所不能表达的艺术效果。
莱芜梆子的传统伴奏主乐器有哪些?
莱芜梆子的传统伴奏主乐器是大胡琴、八棱月琴、三弦,即所谓莱芜梆子传统的三大件。大胡琴俗称“大提琴”。用椿木为筒,呈圆形,一端用梧桐板作盖,琴杆粗短,琴音高昂、清脆、纯正。大胡琴的皮弦为里弦,老弦为外弦,戴铁指用硬弓演奏,自山东莱芜市排演《三定桩》开始,琴师将皮弦改作钢丝弦,把铁指和硬弓演奏,改成戴皮指套和软弓演奏。八棱月琴的琴面呈八角形,两面用梧桐板作盖,琴颈短,没有固定的品位。演奏时,用硬牛角拨子弹奏。后来,为了克服乐队音乐音高、嘈杂、乐音尖利的缺点,便去掉了三弦,加了一把中音板胡。板胡的调式定弦同大胡琴一样,只是音域比大胡琴低八度,这样就组成了新的三大件。此外,莱芜梆子其他伴奏乐器,有时也用笛子、笙、弦子、丝竹等乐器。莱芜梆子的打击乐器以梆子为主。梆子是用实心苏木制成的,音清脆响亮,很有特色。除配备梆子外,其余同京剧的打击乐器基本相同,有鼓、锣、铙、钹等。这些乐器的演奏特点除配合唱腔板式的打击乐还继续保留着莱芜梆子独特的艺术风格外,其余的打击乐已大量吸收了其他剧种的优秀配备,较以前有了很大改进。此外,由于老一代莱芜梆子班社同时也演出徽戏,因此,就用徽戏伴奏乐器。老一代艺人演出的皮黄腔比现在的京剧唱腔平直,调门颇低,伴奏主弦以京胡为主,但过门与现在的京剧大不相同。据老艺人讲,过去还有单纯用唢呐伴奏的二黄剧目。老一代班社演唱的拨子腔,同现在京剧中的高拨子有所不同,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艺术形式,伴奏乐器以京胡为主,定弦法与京剧的高拨子相同。过去,艺人们演唱的乱弹分为两种,一种叫“吹腔乱弹”,另一种叫“风搅雷乱弹”。乱弹的唱腔特点是半句四平调与半句吹腔掺和而成,这两种乱弹的伴奏乐器,都是以横笛为主。老艺人演唱的啰啰大体包括三种:一是大笛啰啰,也叫“大笛娃娃”,用大唢呐伴奏;二是小笛啰啰,也叫“小笛娃娃”,用小海笛伴奏;三是抱调娃娃,用横笛、胡琴等伴奏。这三种形式的唱腔大都是三句一组的板式结构,俗称“三脚楼”。老一代班社流传下来的滩簧剧目共有四出,保存到后来的只有一出。这出戏是用横笛、小海笛、胡琴等伴奏的。此外,由于老一代班社演唱的艺术形式种类较多,音乐伴奏比较复杂,所以,在老班社中,要成为一个精通各种艺术形式、掌握各剧种音乐知识的全能音乐人才,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很大的心血。于是,老一代班社中曾出现过与其他剧种不太相同的现象,司鼓人员的待遇同一流演员相同,主弦手与二流演员待遇相同。后来,随着其他艺术形式的逐步废除,这种现象才有所改善。
传统戏剧有哪些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隋,表演载歌载舞,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代表作《十五贯》《红霞》等。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代表的越剧女演员对越剧的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与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代表作《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等。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唱腔高亢流畅、表演风格朴实。代表作《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代表作《宝莲灯》《关汉卿》等。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唱腔口语化,代表作《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另外,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河北梆子: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唐宝玉》等。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以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受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的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调。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著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由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以丝弦腔为主。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宫》等。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部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发展成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
声腔剧种:二黄、二人台、上党二黄、上党梆子、山西梆子、山东梆子、川剧、三角戏、义乌腔、弋阳腔、广东汉剧、云南壮剧、云南花灯戏、丹剧、木偶剧、巴陵戏、五音戏、文南词、中路梆子、内蒙大秧歌、凤台小戏、永济道情戏、白剧、白字戏、北昆、北京曲剧、北路梆子、皮黄、皮影戏、龙江剧、龙岩杂戏、东河戏、东路梆子、汉剧、宁河戏、乐平腔、正字戏、四平腔、四股弦、右词南剑调、西皮、西秦腔、西路花鼓、西调、西路评剧、壮剧、壮族沙剧、芗剧、吉剧、吕剧、竹马戏、老调梆子、庐剧、吹腔、乱弹、沪剧、评剧、苏剧、甬剧、祁剧、辰河戏、余姚腔、词明戏、含弓戏、阿官腔、灵邱罗罗腔、河南越调、河南道情、河南曲剧、河北梆子、河北乱弹、京腔、京剧、青阳腔、青海平弦戏、武安落子、杭剧、扬剧、昆腔、陇剧、茂腔、绍剧、瓯剧、侗戏、宜黄戏、采茶戏、泗州戏、弦索腔、耍孩儿戏、陕西老腔、柳腔、柳琴戏、闽剧、闽西汉剧、南剧、姚剧、临剧、哈哈腔、胡琴腔、荆河戏、浑源罗罗、贵州花灯剧、高腔、高山剧、高拔子、高甲戏、高调梆子、唐剧、桂剧、秦腔、晋剧、邕剧、莆仙戏、海盐腔、海门山歌剧、海城喇叭戏、莱芜梆子、壶关秧歌、淮剧、淮红剧、黄梅戏、黄龙戏、黄孝花鼓、清戏、清音戏、粤剧、婺剧、楚剧、推剧、梨园戏、梆子腔、章丘梆子、铙鼓杂戏、湘剧、湘西苗剧、越剧、傣剧、琼剧、丝弦戏、滑稽戏、皖南花鼓戏、湖南花鼓戏、蒲剧、蒲州梆子、雷剧、锡剧、滇剧、蒙古剧、碗碗腔、瑞河戏、新疆曲子戏、赛戏、歌仔戏、僮子戏、蔚县秧歌、漫瀚剧、潮剧、徽剧、影子腔、黔剧、豫剧、襄阳剧、襄武秧歌、藏剧、赣剧、彝剧
靠山梆子的历史记载
《费县简志》中记载:“流行于费县境内的剧种有溜山梆、豫剧、柳琴、京剧、吕剧等,以溜山梆最为著名,溜山梆又名靠山梆、主要流行费蒙山区。”《山东地方戏曲音乐》中记载:“清乾隆之前 ,《靠山梆》已成立剧社演出,到清乾隆年间(1785年左右)有自称老道人的曹合泰(1785年左右)到沂蒙的中西蒋传授,并经常传唱一些民间曲调,梆子腔、柳子腔,演出揉进民间吹打、说唱、音乐等。这就是费县靠山梆(溜山梆)剧团的前身。”
莱芜梆子的未来前景如何开发
[开心]亲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莱芜梆子的未来前景如何开发:1.使用现代化的方式进行推广,电视手机短视频等。2.融入现代化元素 3.印一些书刊传播早期名演员有陈富美、胡大采、孙玉才、胡庆松等。 建国以后,莱芜梆子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三个高峰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整理了《两狼山》、《赵连岱借闺女》等传统剧目;编演了现代戏曲《送猪记》,晋京演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初期,编演了《三定桩》、《红柳绿柳》等,并晋京演出。其中《三定桩》、《红柳绿柳》等戏已摄制成影片,《赵连岱借闺女》等录制为电视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以后,编演了《雪落黄河》、《推媳妇》、《正月十五雪打灯》、《雪野风情》、《好儿好女》、《大山魂》、《钓鱼人》等戏 。2009年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廉政剧目《儿行千里》获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五项大奖,并在全省十七地市巡演。【摘要】
莱芜梆子的未来前景如何开发【提问】
[开心]亲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莱芜梆子的未来前景如何开发:1.使用现代化的方式进行推广,电视手机短视频等。2.融入现代化元素 3.印一些书刊传播早期名演员有陈富美、胡大采、孙玉才、胡庆松等。 建国以后,莱芜梆子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三个高峰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整理了《两狼山》、《赵连岱借闺女》等传统剧目;编演了现代戏曲《送猪记》,晋京演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初期,编演了《三定桩》、《红柳绿柳》等,并晋京演出。其中《三定桩》、《红柳绿柳》等戏已摄制成影片,《赵连岱借闺女》等录制为电视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以后,编演了《雪落黄河》、《推媳妇》、《正月十五雪打灯》、《雪野风情》、《好儿好女》、《大山魂》、《钓鱼人》等戏 。2009年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廉政剧目《儿行千里》获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五项大奖,并在全省十七地市巡演。【回答】
扩展:莱芜梆子,山东省莱芜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莱芜梆子流行于山东中部莱芜、泰安、肥城、章丘等一带,又名“莱芜讴”。莱芜梆子包括梆子与微调两类声腔。清中期以后,徽班流入泰安一带;随后梆子腔亦流至汶上一带,并逐渐与徽调合流,同台演唱,后梆子与当地语音结合,有相当发展,开始居于主导地位,剧种遂称“莱芜梆子”。莱芜梆子的道白字正、声硬、音直,唱腔粗犷激昂、刚劲豪爽、高亢奔放,多在高音区,没有大幅度的旋律变化和音符跳跃。 2008年6月7日,莱芜梆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119。[鲜花]【回答】
莱芜梆子是怎样形成的
莱芜梆子的剧种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由流行于鲁西南一带的梆子腔演变而来;二是由徽班传授;三是由徽戏和梆子腔结合而成。这几种说法虽都有一定的形成因素,但渊源关系与河北省赞皇丝弦却很相近。
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安徽的“三庆”徽戏班奉调入京献演,随后,“四喜”、“春台”、“和春”等徽班接踵进京,其它许多徽班也纷纷向此开拓。1850年(道光三十年)前后,徽班“老阳春”沿运河、顺驿道流入泰安一带,后来在泰安西南程子寨定居。在此前后,陕西、甘肃一带的秦腔经河南流传到汶上地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本地梆子腔。这种梆子腔粗犷高昂,比徽戏更加符合当地人民的性格和趣味,因而影响不断扩大。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为了争取观众,以利自身发展,“老阳春”便逐步全盘吸收梆子腔这个艺术形式,开始了新的探索。在相当长的演出活动中,历代班社都是徽戏和梆子戏同班并存,但不合二为一,演员既能演唱这一声腔的戏,又能演唱那一声腔的戏。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地演员越来越多,受当地方言、习俗和群众爱好的影响越来越深,便逐渐改为以演唱梆子戏为主,徽戏的成分日益减少,以致绝迹。而被徽班吸收的梆子腔也演变成为独具特色的莱芜梆子。清朝光绪末年到抗日战争爆发,为莱芜梆子的兴盛阶段,专业班社数量可观,演出活动十分活跃,流行区域不断扩大。
莱芜梆子历史上属于民间艺术,以莱芜、泰安、新泰为主要活动区域,后来流行于东至日照,西至平阴,南到临沂,北抵济南的广大区域内,但以在莱芜、泰安,新泰、沂源影响最深。在当地流传着“跑断腿,磨破脚,还不知赶上磨旦子(莱芜梆子著名老艺人)出角不出角”的歌谣,可见其魅力之大,影响之广。
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是什么?
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是柳腔。乾隆年间,即墨以西水旱、虫灾相继来袭,群众背井离乡,来即墨者甚多。因乞讨困难,便利用他们当地的小调,在乞讨时演唱。当时灾民演唱的曲调即流传于民间的“肘鼓子”腔,该声腔流传到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曲、秧歌相融合,形成了新的声腔——柳腔。柳腔特点柳腔采用民乐伴奏,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由弦乐和管乐组成,弦乐主要乐器有四胡、二胡、中胡、琵琶、月琴、三弦、扬琴等;管乐有笙、唢呐、笛子等。管乐主要是用以吹奏过门、曲牌,起过度和创造气氛作用。武场的主要乐器有板鼓、大锣、小锣、吊钹、小钹、哑钹、碰钟、大小堂鼓等,用于打击伴奏。乐谱和鼓点多借用于柳子和京剧的套数。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柳腔
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叫什么?
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是柳腔。柳腔是山东省即墨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乾隆年间,肘鼓子传入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互融合,形成柳腔,主要流传于即墨地区,后流行于胶东一带,并传入青岛市区。柳腔运用即墨地区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胶辽官话,通俗易懂,朴素亲切,富于夸张,充满生活气息,具有浓烈的乡土风味。同时,善于运用比兴和夸张手法,增强感染力。
山东地方戏曲剧种有哪些
山东大鼓、柳琴戏、五音戏、茂腔、灯腔等。山东大鼓又称梨花大鼓,起源于山东农村,一人演唱或二人对唱,二三人伴奏。曲调高昂,说、唱、道、白兼备;叙事抒情交融。唱词基本是七字句和十字句。演唱者右手执鼓槌,左手操铁(铜)片,边敲边唱。乐师以三弦伴奏。
柳琴戏是山东省的传统戏剧。柳琴戏的音乐唱腔非常别致,地方特色尤为鲜明,男唱腔粗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演唱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发挥、创造,自由地变化。柳琴戏的唱腔以徵调式与宫调式为主,徵调式温和缠绵,宫调式明快刚劲。
五音戏是山东省淄博市的传统戏剧,以唱腔优美动听,语言生动风趣,表演朴实细腻而著称,地方特色浓郁。五音戏表演时一般是先吐字,后行腔,曲调口语化,腔调旋律变化较多。其演唱用本嗓,女腔尾音旋律延长,后尾用假嗓翻高,称为云遮月,曲调优美质朴,适于抒发多种感情。
茂腔是山东省高密市、胶州市的传统戏剧。茂腔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深受山东半岛居民的喜爱。茂腔中女腔尤为发达,给人以悲凉哀怨之感。茂腔共有140多个剧目,较完整的有108个,代表剧目有“四大京”、“八大记”等。
山东的戏曲剧种是什么
1、山东梆子:山东梆子是流行于山东省鲁西南及鲁中地区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或“高梆”。因流行区域的不同,群众对其称呼亦有别。2、莱芜梆子:"莱芜梆子",又名"莱芜讴",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剧种,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是中国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中的奇葩。3、枣梆:是山东省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古曹州(今菏泽)。枣梆的唱腔既高亢激昂,又委婉活泼,用真嗓吐词,假嗓托腔,而且真假嗓音截然分开,由真嗓突然翻高而假嗓,是其特有的韵律。4、东路梆子:又称章丘梆子,是一种山东省的传统戏曲剧种。目前流行的东路梆子,为秦腔系统的分支,是经过山西、河北等省而流传到山东境内章丘、惠民等地的。5、罗子戏:又称大笛子戏、罗罗头,是山东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山东、河南、河北省接壤地带及山西东南边境,在山东主要流行于阳谷、莘县、冠县、东明一带。
山东半岛地方戏曲剧种
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是柳腔柳腔,山东省即墨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乾隆年间,“肘鼓子”传入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互融合,形成柳腔,主要流传于即墨地区,后流行于胶东一带,并传入青岛市区。柳腔剧目现有传统剧目120余个,移植剧目80余个,现代剧目40余个,表演风格清新质朴,风趣生动。 2008年6月7日,柳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117。柳腔的传承价值柳腔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柳腔起源于民间,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语言通俗易懂,曲调朗朗上口,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在贫苦的旧时代,它是即墨人民的主要精神食粮。它的产生体现出即墨地区人民的艺术创造力,也为中国的戏曲历史增添了闪光的一页。新中国成立以后,柳腔艺术全面提高和拓展,不仅能演出传统剧目,还能演出现代剧目,而且还能演出武戏。其传播地域也不断扩大,不仅在胶东半岛,而且还到了河北、江苏、东北地区,为更广泛的观众所了解和喜欢。
山东半岛地方戏曲剧种是什么?
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是柳腔。柳腔是山东省即墨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乾隆年间,“肘鼓子”传入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互融合,形成柳腔,主要流传于即墨地区,后流行于胶东一带,并传入青岛市区。柳腔剧目现有传统剧目120余个,移植剧目80余个,现代剧目40余个,表演风格清新质朴,风趣生动。2008年6月7日,柳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柳腔的保护措施2015年1月30日上午,柳腔少儿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在即墨市第四实验小学举行。从2011年起,即墨市柳腔剧团就与实验四小合作,定期安排专业演员为学生教授柳腔,激发他们学习柳腔、传承柳腔的热情,使柳腔艺术在年轻一代中发扬光大,已培养20名柳腔专业班学员。柳腔少儿培训基地成立后,实验四小将把柳腔纳入校本课程,安排音乐教师编写柳腔教学计划,在学生中开展戏曲知识普及、戏曲片段比赛等活动,已选取160余名学生组成了柳腔社团。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柳腔
山东梆子是什么?
中国戏曲剧种。又称“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或“高梆”。约在清初,山陕梆子传入山东,受当地方言影响,逐渐演变成具有粗犷豪放风格的本地梆子。流行于菏泽、济宁、泰安、聊城、临沂等地,其中以菏泽(旧曹州府)为中心的,称“曹州梆子”;以济宁、汶上为中心的,称“汶上梆子。”它和平调、莱芜梆子、豫东调、沙河调、祥符调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血源关系。传统剧目600余部,代表性剧目有《打金枝》、《两狼山》,《骂金殿》、《宇宙锋》、《墙头记》等。唱腔高亢激昂,属板腔体。常用板式有[慢板]、[流水板)、[二八板)、[一鼓二锣]、[飞板]、[起板]、[栽板]、[二犯]、[金勾挂]、[一串铃]、[倒反拨]等。伴奏曲牌有180余种。过去全用“大本嗓”(真声)演唱,旦角尾音翻高。后来逐渐变化,多用“二本嗓”(假声)演唱。早期用的伴奏乐器是大弦(八稷月琴)、二弦(大简短杆,两根皮弦,用弓拉奏)、三弦,后改以板胡、二胡、琵琶、笙为主。
什么是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是流行于山东的地方戏曲剧种,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或“高梆”,因其高昂激越的特点,又被人称为“舍命梆子腔”。山东梆子因流行区域的不同,群众对其称呼也有别:以菏泽为中心的,习称“曹州梆子”;以济宁、汶上为中心的,称为“汶上梆子”或“下路调”,总称“高调”。后来,定名统称为“山东梆子”。山东梆子唱腔优美,激昂高亢,具有很强的山东地域特征。它突出特点就是花腔多、甩腔多,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戏曲瑰宝。山东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