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12号发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
神舟十二号发射地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时间是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交会对接: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5时54分,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按任务实施计划,3名航天员随后将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神舟十二号
“实践十号”卫星将在太空做哪些新奇有趣的实验
实践十号卫星,是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专项首批确定的科学卫星项目中唯一的返回式卫星,也是中国第一个专用的微重力实验卫星。
2015年07月23日,中国科学院宣布,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有效载荷正样研制及环境试验已完成,交付卫星总体。
2016年4月6日1时38分,中国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
2016年4月18日,实践十号卫星成功返回.
“实践十号卫星”旨在利用中国成熟的返回式卫星技术,紧密围绕有关能源、农业和健康等领域国家科技战略目标,结合航天器防火等关键技术需求,促进地面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技术发展和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取得突破,获取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重大科技成果。
“实践十号”卫星分为回收舱和留轨舱,回收舱在轨运行12天后返回地球,留轨舱继续在轨工作3天,即卫星总计设计寿命为15天。8项流体物理试验放在留轨舱内进行,其余11项科学试验将在回收舱进行。
神舟一号到十一号的发射时间和人员
1、神舟一号,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2、神舟二号,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3、神舟三号,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4、神舟四号,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5、神舟五号,航天员: 杨利伟,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09时整。6、神舟六号,航天员: 费俊龙、聂海胜,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7、神舟七号,航天员: 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景海鹏,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8、神舟八号,发射时间: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9、神舟九号,航天员:景海鹏(指令长)刘旺、刘洋(女),发射时间:2012年6月16日 18时37分24秒。10、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指令长)、张晓光、王亚平(女) 发射时间:2013年6月11日 17时38分13秒。11、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指令长)、陈冬,发射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扩展资料神舟十一号飞船搭载景海鹏和陈冬两名男性航天员,他们将在轨工作、生活33天,这将创造中国载人航天在轨飞行时间的新纪录。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之后,将与天宫二号太空实验室进行对接组成组合体。两名航天员将在天宫二号内完成系列在轨试验和科学实验。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的重要阶段,将为中国未来建造空间站奠定坚实基础。2016年10月17日早晨7点30分28秒,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十一号由长征2F遥十一火箭发射升空。这是中国自2013年完成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之后,时隔三年再次进行载人航天发射。神舟飞船十一号载人航天工程的首要目的当然是“载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立项实施以来,成功组织实施了13次飞行任务,将11名14人次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掌握了天地往返、空间出舱、交会对接、组合体控制、航天员中期驻留等载人航天关键核心技术,建成了完整配套的载人航天体系。除了“载人”,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飞船上,搭载了解放军总医院的医学实验生物样本、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生设计的太空实验装置、云南和宁夏的农作物种子与种苗、西藏的纪念哈达、山东潍坊风筝,还有由全国优秀志愿者代表共同绣制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旗帜等。这次是我国首次在太空人工栽培蔬菜,暂时不让航天员食用。我们要把植物采样带回来,进行生物安全性检测,比如检测植物表面的微生物是否超标。只有检测合格后,我们才会在下次实验中考虑让航天员食用栽培的蔬菜。在轨植物栽培技术,是未来长期太空载人活动、深空探测等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将来我们还会做其他物种的大面积栽培实验,通过几轮实验,逐步掌握植物在太空生长的规律,便于以后在空间站种植种类更多、面积更大的植物。近年来,载人航天工程更加重视综合应用效益,涉及航天医学、空间科学、航天新技术和特殊技术试验等四大应用领域;还成立了太空邮局,开通了天地邮路;还利用每次飞行任务搭载微生物菌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文化产品等。这为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较好地实现了工程助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使命宗旨。利用载人航天平台开展科普教育、促进科技发展、服务国计民生、推动社会进步,也是发展载人航天的目的之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州飞船
神州十三啥时候发射
神州十三2021年10月16日发射。
神舟十三号,简称“神十三”,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十三艘飞船,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也是该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按照计划部署,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六个月。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神州一共发射多少号了
神州一共发射十五号了,具体如下:1、神舟一号,1999年11月20日发射,无人在轨飞行21小时11分。2、神舟二号,2001年1月10日发射,无人在轨飞行6天18小时22分。3、神舟三号,2002年3月25日发射,搭载模拟人在轨飞行6天18小时39分。4、神舟四号,2002年12月30日发射,搭载模拟人在轨飞行6天18小时39分。5、神舟五号,2003年10月15日发射,搭载航天员杨利伟在轨飞行21小时28分。6、神舟六号,2005年10月12日发射,搭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在轨飞行4天19时32分。7、神舟七号,2008年9月25日发射,搭载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在轨飞行2天20小时30分。8、神舟八号,2011年11月1日发射,搭载模拟人在轨飞行18天。9、神舟九号,2012年6月16日发射,搭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女)在轨飞行12天。10、神舟十号,2013年6月11日发射,搭载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女)在轨飞行15天。11、神舟十一号,2016年10月17日发射,搭载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轨飞行32天。12、神舟十二号,2021年6月17日发射,搭载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在轨飞行93天。13、神舟十三号,2021年10月16日发射,搭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女)、叶光富在轨飞行183天。14、神舟十四号,2022年6月5日发射,搭载航天员陈冬、刘洋(女)、蔡旭哲在轨飞行183。15、神舟十五号,2022年11月29日发射,搭载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在轨飞行中。
2009年科普实验卫星叫什么
2009年科普实验卫星叫希望一号,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并做了适应性改进。围绕卫星的设计、研制、发射和使用,中国科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宇航学会,共同策划和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的全国性青少年航天科技体验活动。
卫星结构采用整星框架+承力板结构设计,非等边的八边形立柱构形,由卫星框架、承力板以及整星蒙皮构成。通过整星框架与承力板,将整颗卫星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为能源舱、电子舱以及载荷舱,热控方案采用隔热和传导等被动热控方式,实现整星的等温化设计。
中国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中国探索太空取得的成就:1、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2、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3、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4、2005年10月12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再次飞上太空,并在遨游太空5天、完成一系列太空实验后安全返回地面。5、2008年9月27日下午,随着神舟七号飞船轨道舱舱门的徐徐开启,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穿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进入茫茫太空,并挥舞国旗向人们致意。太空舞动的五星红旗告诉世界:中国,正式成为第三个掌握出舱技术的国家。而此时,距中国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只有16年。
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人类取得了哪些科技成就?
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人类取得的科技成就:1、“阿波罗”系列宇宙飞船登月成功。2、人类检测器登陆月球背面。3、大型载人飞船发射成功。4、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5、发现了恒星是怎么形成的。6、发现了除了太阳还有其他行星。科学家探索小行星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探索小行星上面的资源,为未来的太空采矿作准备。另一个目的就是通过小行星上面的岩石样品或许可以解开太阳系早期之谜。由于小行星没有行星这样的生态系统,不会经历各种岁月的磨练,所以小行星基本都能够有效保持太阳系早期的样子。科学家重点探索的小行星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小行星小行星“龙宫”,另一个是小行星“贝努”。
我国成功发射广目地球科学卫星,此次发射的卫星有何作用?
我国成功发射广目地球科学卫星,发射此卫星的目的有两个:1、监控地球环境和污染。2、收集数据。首先这是怎么一回事:在2021年11月5日早上十点。我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的把广目地球科学卫星带到了预定的轨道。这颗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研制,由中国航天航空集团八院制造出来的。是我国高精尖技术的浓缩,这个广目地球科学卫星的发射起到了两个作用:1、检测地球环境和污染。2、收集数据。以下将具体说明这两方面的作用:1、检测地球环境和污染:这个卫星之所以称之为广目地球科学卫星,是因为搭载了宽频高分辨率红外仪,高分辨率微光仪,微光及宽普红外成像仪这三种高效的成像仪,比一般的卫星更能够观测到地球的细节。比方说一条河被附近的工厂污染了,这条河会因为污染而杂菌横生变得温度升高,普通卫星顶多依靠红外成像发现这条河颜色更鲜艳而已。而广目地球科学卫星可以清洗的拍摄到是谁在河里排放污染物。这三款成像仪配合搭载后的效果就是这样强悍。2、收集地球数据和观测冰川融化:通过广目地球科学卫星可以直观的看到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耕地利用率,城市布局等相关状况,收集好这些数据后可以打包传送给地面,地面的操作人员就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对我国的相关布局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另外广目地球科学卫星还可以监测冰川融化,因为冰川要融化前温度肯定会发生变化,我国的卫星就能敏锐的捕捉到这种变化,然后,根据温度 的变化进行成像。就能知道冰川的状况,从而起到预警和预防的作用。
我国成功发射全球首颗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这有什么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越来越发达。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我们发现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都得益于我们国家科技水平逐渐提高了。我们国家在航空领域也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我国的科学家努力付出,努力拼搏,努力的创造更多优秀的科研成果。我们有相关消息了解到,我国成功发射全球首颗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这对于我们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我国成功发射全球首颗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或许我们都会认识很多人,也会经历很多事情,有的人,有的事都会慢慢教会我们成长。我国的科学家,他们致力于自己的科学研究,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当中努力拼搏,努力奋斗,努力的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绩,都是因为有科学家们的努力突出。我国成功发射全球首颗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兴奋。二、我国的科研成果得到了重大的突破我们感谢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伟大的国家。我们国家经济实力逐渐变强,科技水平逐渐提高,因此,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果。我国成功发射全球首颗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这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非常深重。或许这就意味着我国的科研成果得到了重大的突破,其他国家还没有研制成功,我们国家已经成功发射了首颗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这一科研成果对于以后我们的可持续发展将会有很大的意义。当我们国家的科技实力逐渐变强,那么,我们在科技领域也会取得很多的成就。我国成功发射了首颗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意味着我们将开启新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的时代,这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秒变网红的“实践十号”有多厉害?
开篇语4月6日,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它是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中唯一的返回式卫星,也是单次搭载空间实验项目最多的卫星,专门用于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空间实验研究。微重力是什么?高大上的实践十号上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返回式卫星技术,难点在哪?看下文,你就明白了。实践十号卫星在轨飞行示意图1.微重力和短期空间科学实验更配哦!在微重力环境中会出现一些与重力环境不同的物理规律,十分奇妙。例如,流体中浮力和静压力消失,基本没有引力引起的流体自然对流,扩散过程成为主要因素;液体的约束力来自于表面张力;毛细现象和润湿现象(液体在另一种物体表面的扩展现象)加剧。所以,在微重力环境中进行科学实验具有重要意义,能消除所有重力引起的不利因素,进行微重力物理、生物、生命等领域的研究,并进行有关生产制造和加工工艺试验,开展微重力应用研究。目前,不少国家的科学家们都想利用多种方式营造微重力环境开展研究,比如抛物线飞机、探空火箭、宇宙飞船、空间站等实验平台,但它们有的只能提供几分钟甚至更短的微重力环境,有的则价格昂贵,带回样品比较有限,周期也较长。这对空间生命科学等一些短周期科学实验有较大限制,要想进行时间和价格都合适的微重力研究,返回式卫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种航天器运行周期短,适合开展短周期的空间科学实验。它以其系统简单可靠、成本低、应用便捷等优势,成为一种有效的空间服务手段。我国返回式卫星技术现已比较成熟,在此前入轨的23颗返回式卫星中,成功回收了22颗。实践十号是我国开发出的一个专门用于开展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高效、短期、综合空间实验平台,使我们国家的空间微重力研究有了新的技术手段。这个在太空中临时搭建的实验室在太空中要飞行15天。其工作时间与其上电池的电量有关。这颗卫星没有装太阳电池翼,以免产生振动而影响科学实验。该卫星与上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于2006年的实践八号相比,实践十号卫星在热控、微重力、供电能力、回收保温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卫星系统由11个分系统组成,具有“五多一大”任务特点,即:科学目标多,载荷状态新;科学实验需求差别大;科学需求变化多;产品选用领域多,产品研制状态复杂;沿用/复产产品多,产品保证要求难;固有单点环节多,风险管控要求高。实践十号卫星工程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文瑞介绍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的总体情况2.实践十号,拥有一连串“第一”的头衔 实践十号是我国首颗为开展多项“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空间实验而专门量身定做的返回式卫星,其承载能力、微重力水平、实验载荷服务支持能力等较以往返回式卫星均有进一步提升,可谓我国新一代具有安全回收、适应中长期在轨试验、应用灵活和成本低廉的空间科学实验平台。根据任务要求,实践十号卫星在轨道设计上也进行了调整,由以往返回式卫星的椭圆轨道变为圆轨道,这一由“橄榄”变“圆环”的改变,大大提高了微重力水平,为更好地开展微重力环境下的科学实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它首次在返回式卫星上采用流体回路系统,大幅提升载荷功耗承受能力,以满足开展异常复杂科学实验的要求。比如,卫星将原来的程控、遥测、遥控分系统的功能整合,形成了数管分系统;为了适应19项科学实验项目的数据管理要求和微重力平台能力需要,首次构建了基于数管分系统和服务支持子系统的两级构架机制,以便于更好地适应多任务、多载荷的适配要求。为精准测量卫星的在轨微重力水平,实践十号首次采用了高精度、多模式工程参数测量分系统。利用这一新增的分系统,能够用数据说话,准确地告诉科学家们平台的微重力是多少,便于更好地开展空间科学实验。3.实践十号,揭开被重力掩盖的秘密 实践十号的主要任务是开展涉及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空间材料科学、空间辐射效应、重力生物效应、空间生物技术六大领域的19项空间科学实验,其中有11项收回,8项不收回;有十项微重力科学实验项目,9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项目。这是迄今为止单次空间微重力和生命科学实验项目及种类最多的卫星空间科学实验研究,每一项都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价值。为什么要在微重力环境下进行科学研究?因为在微重力下出现的新现象、新规律,能发现被重力掩盖的现象和实质,为人们深入认识流体、燃烧和物质的本质提供依据,改善地面上与人类生活密切的流体、燃烧和物质特性。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地球生物包括人类进入空间后,在空间特殊条件下的生存、变化和适应等问题,揭示太空环境对重要生命现象及生命过程的作用与影响,从而增进对生命起源、生命现象和本质以及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认识,为发展地基生物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改善人长期在太空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组建完毕的实践十号卫星4.国际领先的返回式卫星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第3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在发射实践十号之前,我国已先后成功发射了23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回收了22颗。它们分为6种型号,即返回式卫星零号、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和实践八号。用这些返回式卫星不仅进行了遥感、微重力实验和新技术试验以及太空育种,还为中国掌握载人飞船返回技术提供了重要借鉴。不过,卫星返回是一项很复杂的技术,要在空中准确的完成一系列的高难度动作,目前仍只有少数国家掌握。要使卫星要全地返回地面,至少攻克五大难关。一是调姿关:在卫星返回前,把卫星从运行轨道的姿态准确地调整为返回的姿态,并使卫星在此姿态下保持稳定运行;二是制动关:卫星上的制动火箭应按时点火,可靠工作,从而使卫星脱离原来的运行轨道,进入预定的返回轨道;三是防热关:卫星返回时不仅要保证卫星在高速返回过程中不致因与空气强烈摩擦而被烧毁,而且舱内温度要保持在仪器舱工作的最高温度以下;四是软着陆关:要有可靠的降落伞系统和回收控制系统,保证以很低的速度着陆,回收物品完好无损;五是标位及寻找关:要保证能够实时准确地预报及测量卫星的落点位置,使回收区工作人员尽快发现返回舱,并开展回收作业。目前,航天工程师还在研制可重复使用的返回式卫星,目的是减少空间科学实验的成本,如果成功,前景十分广阔。此次实践十号飞行首次探索返回式卫星低成本技术和航天器产品可重复使用技术。(作者:谢博 空间科学科普作者)关注我们:搜索微信号“科普中国”(ID:Science_China) 转载文章请注明来源公众号ID及作者
实践号科学实验卫星主要是做什么的?
科学实验卫星是用于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的卫星,主要利用在实际太空环境下考验卫星技术中的新方案原理、新技术和新仪器设备,以便为后续的实用卫星做技术储备。中国自1971年3月3日成功发射实践一号卫星以来,已经发射了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实践四号、实践五号。其中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是以一箭三星方式发射上天的。
实践一号卫星的介绍
实践一号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科学探测和技术实验卫星。该星1971年3月3日发射,重221公斤,外形为近似球体的多面体,直径1 米,其主要任务是试验星上太阳能电池供电系统,主动无源温度控制系统,长寿命遥测设备及无线电线路性能及其他太空环境探测。实践一号卫星的设计寿命为一年,实际在太空中工作了8年之久,直到1979年6月17日才陨落。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说明中国运载火箭的—??卫星发射的?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直上重霄,遨游九天,在悠扬的《东方红》乐曲中,拉开了中华民族进入航天时代的序幕。
研制和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作出的伟大决策,是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豪迈壮举。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打破了超级大国对航天尖端技术的垄断,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坚强决
心和伟大力量,进一步奠定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在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和发射过程中形成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力量源泉。
35年后的今天,重温当年那段历史,对于弘扬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对于推动当前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进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让我们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让我们再创中国航天新的辉煌。
总理为之倾注大量心血
讲述:纪东(时任周恩来总理秘书)
采写:中国航天报记者 冯春萍
为了这次发射,周恩来总理倾注了大量心血。在每一个关键的时刻,周总理都给研制人员以大力的支持与鼓励。仅仅是在卫星发射前,周总理就专门听取了卫星、火箭测试情况汇报。针对发现的问题,他要求参试人员谦虚谨慎,进一步做好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卫星、火箭转往发射阵地后,周总理又叮嘱在发射现场要一丝不苟地进行检查,一颗螺丝钉也不能放过。随后他又提出卫星发射要做到“安全可靠、万无一失、准确入轨、及时预报”的全面要求。
卫星研制期间,正值“文革”动乱,一些重要的事情,要靠召开中央专委会来决定。而在召开专委会之前,周总理会广泛听取专题汇报。每次参加专题汇报的人员名单,都是周总理亲自审批的,每次有几十人,其中包括参与研制、生产、发射等各个环节的代表。周总理特别善于最大限度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尤其还特别重视听取一线研制人员的意见,每次开会都专门邀请一些普通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参加,向他们询问卫星的生产及质量情况,比如电池板的材料、应答机的生产等,并了解得非常仔细。
召开专题汇报会时,一般都会安排吃一顿饭。只要知道有工人代表参加,周总理都会特意叮咛上一些好一点的菜。那时生活条件艰苦,周总理总是希望借这样的机会给来自基层的同志改善一下伙食。那时比较好的菜是“大烩菜”,里面有丸子、排骨、粉条、白菜等,算是很丰盛的了,主食就是米饭和一些小点心。吃饭的时候,周总理一边嘱咐工作人员照顾好一线来的同志,一边专门把钱学森、朱光亚、任新民等专家叫到身边,边吃边聊,兼谈生活与工作,很是随和与平易。
那年五一劳动节,在天安门城楼上,周总理把他熟悉的发射卫星的功臣们一一向毛泽东主席做了介绍,并与欢庆节日的首都人民一起,兴致勃勃地聆听了卫星上传来的《东方红》乐曲……
在帅府看卫星划过夜空
讲述:周均伦(时任聂荣臻元帅秘书)
采写:中国航天报记者 冯春萍
1970年4月25日上午,聂荣臻元帅刚刚用过早餐,秘书周均伦就向他报告了一个特大喜讯: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啦,收音机里能听到卫星播放的“东方红”乐曲。聂帅听后非常高兴,感慨地说了一句:“要不是现在形势的影响,卫星还可以放得早一点啊!”
作为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卓越领导者和奠基人,聂荣臻元帅从50年代起,就一直在组织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并多次亲临一线视察指导。
1965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赵九章与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吕强联名向中国科学院提出了研制卫星的建议。同时,国防部五院副院长钱学森也向国防科委和国防工办提出了将卫星及其运载火箭的研制列入国家计划,并及早开展研制工作的建议。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聂荣臻赞同这两个建议,做出了人造卫星“只要力量有可能,就要积极去搞”的指示,并委托张爱萍同志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详细研究。
“文革”期间,聂帅受到冲击,他和老百姓一样,也是卫星发射成功的第二天才知道这个新闻。“文革”中的聂帅行动受到限制,不能随便见客,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聂帅仍然十分关注卫星的研制进展。由于患病,他曾委托秘书甘子玉、周均伦替他去五院了解研制中的卫星的情况,回来后详细地讲给他听。聂帅当年留学法国时,曾当过钳工,所以特别强调工艺的重要。他说:“没有好的工艺,什么也做不出来。卫星很复杂,是高度综合的技术,工艺一定不能放松啊。”
1970年4月25日晚8点,在幽静的帅府前院里,聂帅与家人、秘书一起,抬头仰望夜空,等待着卫星飞过北京上空的时刻。8点29分,“东方红一号”闪烁着明亮的光辉,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在家人和秘书的指点下,聂帅目睹了卫星划过天际的情景,老人欣慰地笑了。
中国第一星底色鲜亮依旧
讲述:涂元季(钱学森秘书)
采写:中国航天报记者 石磊
打开记忆的相册,35年前钱学森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往事仍历历在目。钱老的秘书涂元季手指着他写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一书,向我介绍了一件件真实的故事。
钱学森实际上是卫星、火箭和地面设备整个大总体的技术总指挥,在最关键的问题上,他总是冲在最前沿。有一次,一院为解决火箭滑行段喷管控制问题进行了半仿真试验,结果出现了箭体剧烈晃动的异常现象,设计人员有些不知所措。钱学森来到试验现场,认真听取了各方意见。以他丰富的学识,他十分有把握地认定,火箭的滑行段已临失重状态,而地面的仿真试验并不代表空间运行的实际情况,因此,“晃动”不会影响飞行。钱学森一语定乾坤,使得火箭的研制节节提速。在卫星的研制中,针对许多技术人员都想利用这颗难得的卫星进行各种空间探测的要求,钱学森反复地做工作,指出要服从大局。他说,中国第一星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颗政治卫星,让全世界人民“看得见”和“听得到”,是这颗卫星的使命,一切都要服从这个大局。当卫星总体超重时,他果断地决定,凡是和广播《东方红》乐曲有矛盾的都要让路。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的第二天,钱学森在酒泉发射场庆功大会上讲了话,他赞颂了这一伟大的创举。随之,他实事求是地又说道,由于卫星发射时间的推迟,使日本赶在中国前面成为世界上第四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与日本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差距,就使中国屈居第五,自己作为领导,对此感到有些遗憾。
1970年五一劳动节的夜晚,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了放卫星的功臣们,而此时的钱学森,悄悄地从前排退到了后排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毛主席回过头来想和他说话,却没有找到他。
35年过去了,中国第一星的底色还是那么鲜亮。因为,它是千千万万个像钱学森一样的科技工作者用赤诚的热血凝就的,它鲜亮永恒。
周总理祝卫星一路平安
讲述:任新民(长征一号火箭总负责人)
采写:中国航天报记者 刘思燕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之后,当年的五一劳动节,作为发射卫星的功臣,任新民和十几位航天人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任新民同志,请到前边来,不要老往后边躲,你的座位在我这边。”听到周恩来总理隔着人群招呼自己时,任新民的心情格外激动。随后,周总理又把任新民介绍给在座的西哈努克亲王,并说,这是“我们放卫星的人”,语气中透着自豪。其实,周总理和东方红一号卫星以及任新民的渊源远不止这些。
作为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指挥者之一,任新民当时的身份是航天五院第一分院副院长,同时兼任长征一号火箭一二级液体火箭总设计师。1970年4月24日晚上,当《东方红》的乐曲在太空中回响的时候,任新民想起了20天前,他和钱学森从即将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到北京,向周总理汇报卫星发射进展情况,周总理听完后最后叮嘱他们道:“祝东方红一号卫星一路平安。”任新民仰望星空,心里默默地将这句话念叨了一遍又一遍。
不过,让任新民印象更加深刻的是,当他们向周总理说到火箭中发现了多余物时,本来还是语气平和的周总理,一下变得十分严肃。他用批评的口气告诫任新民等同志:“你们的产品是死的,可以搬来搬去,总可以搞干净,无非晚两天出厂。如果带着多余物上天,不可以原谅。”周总理的谆谆话语,让任新民陡然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但是随后,当他们回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时,周总理的两次询问卫星发射情况的电话,又让任新民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有了一副更有力的肩膀在与他共同承担。回想周总理对航天事业的关怀,任新民这一辈子也忘不了。
航天精神铸造中国第一星
讲述:孙家栋(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技术负责人)
采写:中国航天报记者 杨建
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35周年前夕,记者采访了当年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总体技术负责人孙家栋。谈起“东方红一号”的研制过程,孙家栋说,是航天精神铸造了中国第一星。
孙家栋说,要研制卫星,队伍是基础。1967年,五院刚成立时,人员主要来自两方面,一部分来自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另一部分来自中科院。前者参加过导弹研制,有系统工程经验,但缺乏卫星方面的理论基础;后者在卫星理论方面有一定基础,但缺乏工程研制经验。要将这样两支队伍尽快融合到一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聂荣臻元帅的关心下,航天人在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卫星研制队伍很快建立起来并形成了战斗力,用短短3年的时间便把卫星送上了天。
在这么短的时间,做成这样一件大事,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航天精神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孙家栋回忆说,当时,我们国家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仅以小小的电连接插头为例,当时国内能够制造有二十几个插针的合格插头的企业几乎没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不得不怀揣总理办公室的介绍信,通过当时上海市的主要负责人,找到上海无线电五厂的几位有经验的老师傅。经过反复探讨、试验,终于将这种卫星上用的插头造了出来。
为了将卫星尽快研制出来,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工人,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普通群众,都充分发扬了无私奉献的精神。529厂一位工人,在做卫星表面处理时怎么也处理不好。在得知另一个工厂掌握这种技术时,他连中午饭也没吃,就骑自行车跑去向人家请教,一直到晚上天黑,出来时才发现自行车丢了,原来是太着急忘了锁车。那时自行车可算是一个“大件”,比较贵重,但一连许多天,这件事他都没对人说起过。正是因为有了精神,才有了“东方红一号”的成功,也才有了今天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
航天生涯中的里程碑
讲述:戚发轫(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
采写:中国航天报记者 杨振荣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对我国的航天事业、对我个人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当年担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的戚发轫如是说。
1970年的五一劳动节,戚发轫和试验队其他代表成员以及原国防科委领导一起应邀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了节日晚会,并安排他们乘专机从发射基地回到北京。但是当时参加节日晚会要求的“穿最好的衣服”却让戚发轫犯了难,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他并没有什么“好衣服”。好在当年的老五院是部队建制,在他所有的衣服里,找到的最好的衣服就是军装。节日晚会上,戚发轫穿着一身军装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晚会后,周恩来还特意留下来和代表团17名成员合影。周总理让戚发轫站在他身边,戚发轫却不敢站。因为当时参加合影的还有一些国家领导人和技术负责人,而戚发轫只有37岁,最终周总理和蔼可亲的态度打消了他的顾虑。
在戚发轫办公室的保险柜里,还珍藏着一个牛皮纸信封,里面装的是一本薄薄的1970年版的旧书——《人造地球卫星》,定价0.20元。 这是远在哈尔滨的一名普通工人林卓送给这位卫星总师的珍贵礼物。翻开书的扉页,上面留着林卓写给戚发轫的话:“2002年8月3日偶然在哈尔滨南岗区动物园附近书摊见到,现把此书送给您。”
戚发轫告诉记者,这本书是卫星发射当年出的,印数并不多,收到这本书让戚发轫特别高兴。因为这本书他当年就看到过,但是没能保存一本,没想到在三十多年后,又有机会得到这样一本有纪念意义的书。戚发轫激动地说:“看到这本书我就想起了当年的一切。”
让戚发轫铭记35年的还有一件不为人知的小事,那就是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第三级的技术负责人杨南生曾有的一个许诺,戚发轫幽默地说:“杨南生说发射成功后请我吃烤鸭,35年了,我也没有吃到!”
为卫星准备了很多“饭”
讲述:杨南生(长征一号火箭三级固体发动机负责人)
采写:中国航天报记者 刘思燕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时,担任发射卫星任务的中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火箭三级固体发动机负责人的杨南生激动得热泪盈眶。
早在任上海机电设计院副院长时,杨南生和他的伙伴们在研制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的同时,就梦想造出中国自己的卫星,甚至连卫星草图都画好了。但是囿于当时的条件,造星还只能停留在梦想中。好在老天给了杨南生圆梦的机会,在指挥发射成功我国第一枚生物火箭T-7A后不久,杨南生就被任命为刚刚成立的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航天五院四分院负责技术的副院长。1964年8月,四分院的固体发动机被选为长征一号火箭的第三级。为此,该院成立了工程领导小组,杨南生被任命为组长。从1964年8月到1970年4月24日,经历了远非6年的自然光阴可以承载的众多磨难,杨南生终于近乎完美地圆了早年的造星梦。
当年,东方红一号卫星上没有入轨发动机,火箭第三级就当然地承担了入轨发动机的任务。在卫星发射之前,杨南生被要求将火箭第三级的数据报告给负责卫星发射的人员,用于计算卫星的轨道。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杨南生将比较保险的数据报了上去。计算结果表明,卫星将进入近圆形轨道。发射当天,火箭升空后,第三级固体发动机的最后一推,将卫星送入了一个较为椭圆的轨道。这是一个令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结果。至今,杨南生还记得钱学森在现场送给他的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当发射队伍回到北京时,在欢迎的人群中,一直被杨南生尊称为先生的屠守锷诙谐地对他说道:你为卫星准备了很多的“饭“嘛。他说的当然就是卫星近圆形轨道变成了椭圆形轨道的事。言外之意,长征一号火箭三级推送卫星的推力可真不小。
神舟十二号发射,对中国航天有何重大意义??
神舟十二号发射,中国载人航天迈入新篇章!
一是将进一步验证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性能。改进后的长征二 F 运载火箭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新增了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径向交会对接和 180 天在轨停靠能力。改进了返回技术、进一步提高落点精度,还将首次启用载人飞船应急救援任务模式。
二是将全面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技术。通过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生活3个月,考核验证再生生保、空间站物资补给、航天员健康管理等航天员长期太空飞行的各项保障技术。
三是将在轨验证航天员与机械臂共同完成出舱活动、及舱外操作的能力。航天员将在机械臂的支持下,首次开展较长时间的出舱活动,进行舱外的设备安装、维修维护等操作作业。
四是将首次检验东风着陆场的搜索回收能力。着陆场从内蒙古四子王旗调整到东风着陆场,首次开启着陆场系统常态化应急待命搜救模式。上述这些技术的突破与能力的验证,将为后续空间站建造及应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积累宝贵经验。
总之,中国人,再次征服太空!静待对接!
神舟十二号发射有什么意义
神舟十二号发射意味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正式进入“实现长期载人航天”三步走的最后阶段。更重要的是,中国载人飞船终于脱离了实验阶段,开始实现航天飞机的正常化,这样的壮举自然值得所有中国人骄傲。
神舟十二号,简称“神十二”,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十二艘飞船,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7月4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