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史记

时间:2024-05-30 16:24:57编辑:奇事君

苏州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苏州春秋时代建城,是吴国的政治中心

春秋至战国时代之间,越国统一江南,为越国首都

秦代为东南第一大城

西汉武帝时为江南政治、经济中心,司马迁称之为“江东一都会”(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东汉时地位被扬州取代,但也是东南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之一

三国时代为东吴管辖下的大城,东吴迁都建业之前的旧都

西晋时代地位不如建业和扬州,但也保持了一贯的经济强势

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代,扬州及其强盛,使得苏州失色不少

隋代,苏州被称为三吴都会

唐朝,778年,苏州人口数量居江南之冠,被定位江南雄州,是江南唯一的雄州

五代十国苏州隶属吴越国,经济持续发展,但是同时代扬州依然强盛,杭州也因为是吴越国首都而崭露头角

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南移,陆游称“苏常(州)熟,天下足”(陆游《奔牛水闸记》),宋人进而美誉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苏州则“风物雄丽为东南冠”。南宋时代杭州成为首都跃居全国第一州,名贯东南,但是苏州依旧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
元朝的苏州,被威尼斯人马可波罗称为东方威尼斯,威尼斯是当时欧洲中部的一个强大的国家,海垄断地中海,马可波罗把苏州称为他国家的首都,可见苏州的发达

明代,苏州的经济和文化双向繁荣,经济方面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之一,文化方面更是达到巅峰,出了无数的才子状元,为全国首屈一指的文化大城

清代的苏州经济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成为“衣被天下”的全国经济文化中心 ,是当时全国最繁华的城市,只因为不是首都而排在北京之后名列全国第二,是当时东半球最繁荣的工商业城市


《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细读(上)

昨日生辰,翻开《史记》来读“吴”世家。


为什么司马迁要把《吴太伯世家》作为“世家第一”呢?

《太史公自序》里是这样说的:

嘉伯之让,作吴世家第一。

很清楚很明确,是为了表彰吴太伯“让”的美德。“让”这个概念在太史公来说真的非常重要。《史记》全书第一篇是《五帝本纪》,其实第一次读的时候就产生过疑问:三皇五帝三皇五帝,为什么不是从三皇开始写起呢?难道是因为司马迁没有资料吗?可是事实上关于五帝,司马迁的资料也“不过尔尔”啊。直到读到全书最后的《太史公自序》:

唐尧逊位,虞舜不台;厥美帝功,万世载之。作五帝本纪第一。

讲到底,司马迁反反复复说的,不就是一个“逊”——让位的问题吗?这是一个至美的功德。仔细看了一遍《史记》的目录,非常有趣:本纪第一篇是《皇帝本纪》,花了非常大的笔墨描写了尧怎么“让”天下给舜的事;世家第一篇是《吴太伯世家》,一开篇就讲了吴太伯“让”国于弟弟的事,全篇一半左右的篇幅在写一个季札“让”国的事;列传第一篇是《伯夷叔齐列传》,讲的是伯夷叔齐互相“让”国的事。



让国饿死,天下称之。作伯夷列传第一。

顺手大致翻了一下《伯夷叔齐列传》,似乎有很多问题,很值得仔细读一读。总之他俩饿死的起源,就是因为“让”国——兄弟俩都想把王位让给对方,于是一个跑出来一个追出来于是就碰到了武王伐纣的事,于是就在首阳山饿死了。

可见,似乎在司马迁的价值观里,“让”是非常崇高重要的德行——如果这样的排序是有意为之的话——我相信是有意为之。一个想要“成一家之言、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的人,不可能随意安排自己文章的次序吧?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

司马迁一个字废话都没有。周太王有仨儿子,吴太伯和他的二弟仲雍、三弟季历,季历有“贤”才贤明,而且他的儿子(姬)昌有“圣”人之德,所以太王就想把王位给小儿子季历,以便能传给姬昌——姬昌就是周文王,会八卦算命,《封神演义》里吃了儿子的肉做的饼,周武王的爸爸。吴太伯和仲雍看出来父亲的心思——周太王有没有说出口呢:哎呀其实我想把王位传给你三弟啦!我觉得应该没有,如果有的话,司马迁会写——见后文。但是肯定有蛛丝马迹表现出来,让大儿子和二儿子心知肚明。了不起的是,吴太伯和弟弟仲雍“奔”——一去不回头地——去了荆蛮,现在当然荆蛮已经是全国最富庶的地方之一了,那年代可是荒芜之地。而且为了表明他们俩的决心,“断发文身”,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毁伤,这么一来就断了后路:不可用。

这很微妙:父亲想让小儿子继承王位,可是按照当时的宗法制度,这是不对的,必须由大儿子继承。大儿子看出父亲的心事,带着二弟一起出走,成全父亲——二弟要是不走,大哥走了,也还轮不到三弟。而且是全心全意、真心实意地“让”国于三弟:主动毁容,让自己绝对不可能回去做王。

如前所说,司马迁就是因为这一点,才把这一篇作为世家第一。

从太伯至寿梦十九世。

王寿梦二年,楚之亡大夫申公巫臣怨楚将子反而奔晋,自晋使吴,教吴用兵乘车,令其子为吴行人,吴于是始通于中国。吴伐楚。

吴太伯十九代传人,叫寿梦。就在他成为吴伯的第二年,有一个从楚国叛逃到晋的人出使到吴,从此后吴和中原地区有了往来。不知道是不是这一年,反正有间隔也不会太久——这个使者教吴打仗,不就是用来打楚国么?肯定不会等很久。吴就去攻打楚了。在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出来之前,吴楚之间无休无止的战争贯穿了全文。司马迁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写,于是我自己按照时间顺序重新组合了一下再读:

(1)寿梦时期:

楚边邑卑梁氏之处女与吴边邑之女争桑,二女家怒相灭,两国边邑长闻之,怒而相攻,灭吴之边邑。吴王怒,故遂伐楚,取两都而去。

十六年,楚共王伐吴,至衡山。

真的很好笑啊,就是在吴楚边境的两个年轻女孩子,他们“争”桑叶——大概是野生桑叶,没有产权,所以才会争起来。于是两家大打出手,“怒相灭”,差不多要打到都杀全家的地步。于是呢两国的这个地方官都知道了,于是地方和地方就打起来了,楚国厉害啊,把吴国边界的这个乡邑(差不多类似一个行政单位吧,比如边境省)给灭了。于是吴王很生气,就攻打楚国了——其实你看,吴太“伯”世家,可是司马迁写到这里已经用了“吴王”,谁封的?我没有研究过,我猜是自己封的,礼崩乐坏已经从一个“王”字上看出来了。

想不到吧?这有点像今天美联航打了中国乘客,中国乘客一家人很愤怒就和打人的一家人团干,完了以后闹到中美两国打仗一打几十年……是不是很荒唐?

这一切,司马迁在最初的事情里用了一个“争”字,这是不是和“让”正好相反?很有意思。

寿梦时期发生的最重要的事还不是这个,而是关于“继承人”的问题:

二十五年,王寿梦卒。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余祭,次曰余昧,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

好死不死啊,寿梦有四个儿子——比周太王还多一个,但是相同的是,他也看中了最小的那个儿子,叫做季札——可以认为是这篇《吴太伯世家》的主人公。季札也是“贤”,所以寿梦也是“欲立之”,但是司马迁在这里加了一句话:季札让不可。回过头去看哦,在周太王的时候,司马迁并没有说“季历让不可”——季历没有“让”这个行为,说明周太王根本没有提这件事——既然他没有提,那王位本来就不是你的,你季历也就不需要“让”。但是季札有“让”,可见,这个寿梦是提出来了,亲口说出来了:我已经决定了,让季札来当王。但是季札没有吟诗,而是拒绝了。

注意哦,这个时候,季札的三个哥哥,尤其是大哥,没有丝毫表示——或者说,司马迁没有记录季札的哥哥此时怎么说怎么做,那只能推论说,他们没说也没做。寿梦只好把王位传给长子诸樊——诸樊接受了,可见啊,他心里其实并不可以季札当王,要不然他为什么不学他的祖先吴太伯那样,离家出走断发文身示其不可呢?于是开启了“诸樊时期”:



(2)诸樊时期

王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让位季札。季札谢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材,愿附于子臧之义。”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

秋,吴伐楚,楚败我师。

诸樊也不是一点表示都没有,他在办完了父亲寿梦的丧礼之后呢,就提出来要把王位让给季札。季札当然不要啦——小爷我当初不要,现在也不会要啊,于是他也差不多离家出走,种地去了。诸樊的这个“让”,很显然嘛,做做样子——既然老爹活着的时候明确都说了要传位给季札,那他也不好意思连客套都不客套一下吧?但是这个诸樊非常智障的是,明明并不想让位,却一直摆出一副要让位的样子,直到他死去,立下一个遗嘱,造成后来的吴国之乱:

十三年,王诸樊卒。有命授弟余祭,欲传以次,必致国于季札而止,以称先王寿梦之意,且嘉季札之义,兄弟皆欲致国,令以渐至焉。

季札封于延陵,故号曰延陵季子。

这段话就是说,诸樊说:哎呀既然四弟季札这么谦让,可是老爹又说要让他做王,父命不可违啊(至少我不担这个罪名,谁爱违谁违),于是我就把王位传给二弟余祭你吧,二弟你再传给三弟,三弟你一定要传给四弟!临死前就除了这么个馊主意。这个方法实在是蠢。万一季札比哥哥先死了呢?就算不死,等到他三哥都死了,他也老得不成样子了吧?当啥王啊!退一万步,即使季札最后接受了王位,那么他死后呢?是传给诸樊的儿子还是他自己的儿子?再传呢?一如后来的发展,这是必定会乱的。

所以说啊,智商很重要。

(3)余祭时期

四年,吴使季札聘于鲁,请观周乐。

去鲁,遂使齐。说晏平仲曰:“子速纳邑与政。无邑无政,乃免于难。齐国之政将有所归;未得所归,难未息也。”故晏子因陈桓子以纳政与邑,是以免于栾、高之难。

去齐,使于郑。见子产,如旧交。谓子产曰:“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政必及子。子为政,慎以礼。不然,郑国将败。”

去郑,适卫。说蘧瑗、史狗、史、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曰:“卫多君子,未有患也。”

自卫如晋,将舍于宿,闻钟声,曰:“异哉!吾闻之,辩而不德,必加于戮。夫子获罪于君以在此,犹惧不足,而又可以畔乎?夫子之在此,犹燕之巢于幕也。君在殡而可以乐乎?”遂去之。文子闻之,终身不听琴瑟。

适晋,说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曰:“晋国其萃于三家乎!”将去,谓叔向曰:“吾子勉之!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将在三家。吾子直,必思自免于难。”

十年,楚灵王会诸侯而以伐吴之朱方,以诛齐庆封。吴亦攻楚,取三邑而去。

十一年,楚伐吴,至雩娄。

十二年,楚复来伐,次于乾溪,楚师败走。

司马迁花了大量的笔墨记录了季札环游“世界”的经历。季札这个人真是厉害啊,先到了鲁国,欣赏了正宗的周乐——礼乐礼乐,其实就是学礼,跟谁?没说。然后到了齐,马上就看出齐要内乱了,拯救了晏平仲。又到了郑,教导了子产要怎么搞才会好。然后去了卫,见到了好多君子,很高兴。最厉害的还是他在晋,一下子就预言了未来的三家分晋!这完全可以解释为什么当初他老爸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破坏宗法,提出来要让他做王:他大哥临死前出的这种馊主意,和他的这番见识眼光,智商根本就不在一个量级上。

季札的二哥余祭在位十七年,死了。按照大哥的遗诏,王位传给了季札的三哥余昧,可是余昧相当短命,第四年就死了。那么,应该轮到季札了啊?季札又不傻,当然还是逃走了——我前面分析过了,季札要是当了王,他会很难办。而且季札这个人境界非常高:

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就是说季札在环游世界的路上在徐国见过徐君,他很喜欢季札的佩剑,但没好意思要。季札知道朋友很喜欢这把剑,但是他当时还要去出使啊,不能没有佩剑,于是就默默地在心里想:等我完成了出使工作,我就来把这把剑给他。等他出使结束了,再去找徐君的时候呢,徐君已经死了。季札把那把剑放在了徐君的坟上。于是他的随从就问他了:徐君都死了,你这么做有啥意义呢?季札说:不是的,我当初心里已经承诺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他死了就背叛我的心呢?

不得了啊!仁义礼智信,“信”的本质是不违心,不背己,其最高境界,是对自己内心的诚实和坚守,而不仅仅是对他人诺言的履行与兑现。

换句话说,季札既然当初在老爹活着的时候就拒绝了当王,那么现在又怎么能背叛自己的心呢?于是当然,他没有当王。那么问题就来了:下一个王,应该是他三哥的儿子,还是他大哥的儿子呢?

他三哥余昧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僚。

于是,吴开始内乱了。这一部分司马迁也没有按照时间写,于是我又把原文的段落顺序从新排列了一下。

(4)余昧时期

(5)僚时期

王僚二年,公子光伐楚,败而亡王舟。光惧,袭楚,复得王舟而还。

司马迁直接切入正题,引入了关键人物:公子光。而且这个人一出来就做了一件非常表现性格的事:他攻打楚国失败了,被掳走一艘船。为了夺回失去的船,他偷袭了楚国。那么公子光是谁?

公子光者,王诸樊之子也。常以为吾父兄弟四人,当传至季子。季子即不受国,光父先立。即不传季子,光当立。阴纳贤士,欲以袭王僚。

对,就是季札的大哥,诸樊的儿子——我想应该是嫡长子。很明确,司马迁说了,他就认为,他三叔死后,既然四叔季札不愿意当王,那么就应该由他来当王,而不是他的堂弟。所以他背地里培养自己的势力,想要“袭”僚——他夺回船也是袭哦!

五年,楚之亡臣伍子胥来奔,公子光客之。

又一个关键人物出场了:伍子胥。楚国来的伍子胥,背负着血海深仇而来的伍子胥。

公子光“客之”,看起来好像对伍子胥很好的样子,可是实际上一开始并不是的:

伍子胥之初奔吴,说吴王僚以伐楚之利。公子光曰:“胥之父兄为戮于楚,欲自报其仇耳。未见其利。”于是伍员知光有他志。乃求勇士专诸,见之光。光喜,乃客伍子胥。子胥退而耕于野,以待专诸之事。

伍子胥到了吴国之后就去游说吴王,让他出兵攻打楚国。但是这个时候公子光就说了:哎呀伍子胥这个人啊,只是为了报私仇,我们打楚国,没好处的。看起来好像是在排挤伍子胥,不信任伍子胥。但是伍子胥非常聪明,就这一件事他就看出来了:公子光有造反的心。于是他主动找了一个勇士,叫做专诸献给公子光,公子光很高兴。最厉害的是,伍子胥“退而耕于野”,不在出现了,好像被公子光打击了一样,也不再提攻打楚国了。

伍子胥能忍,能等,能创造形势。所以当他后来碰到比他还能忍、能等的勾践的时候,他一眼就看穿,这绝对不是善茬儿。古来成大事者,“忍”是第一要紧的事。可惜那时的吴王夫差不听。那是后话了。总之现在伍子胥隐藏锋芒,实则已经和公子光形成联盟,要“袭”吴王。这个刺杀的过程描写,真是精彩之极:

十二年冬,楚平王卒。十三年春,吴欲因楚丧而伐之,使公子盖余、烛庸以兵围楚之六、灊。使季札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兵后,吴兵不得还。

于是吴公子光曰:“此时不可失也。”告专诸曰:“不索何获!我真王嗣,当立,吾欲求之。季子虽至,不吾废也。”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公子将兵攻楚,楚绝其路。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奈我何。”光曰:“我身,子之身也。”

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而谒王僚饮。王僚使兵陈于道,自王宫至光之家,门阶户席,皆王僚之亲也,人夹持铍。公子光详为足疾,入于窟室,使专诸置匕首于炙鱼之中以进食。手匕首刺王僚,铍交于匈,遂弑王僚。公子光竟代立为王,是为吴王阖庐。阖庐乃以专诸子为卿。

先是外部形势:吴王僚十二年的冬天,楚平王死了。第二年春天,吴王僚趁机攻打楚国。而且这个攻打是非常讲究战略的:一方面,派遣公子出兵攻打楚国;另一方面,派遣智慧无双的季札出使大国——晋国。这是战争和外交一起搞,毕竟是世界大战时期啊!

这个杀手专诸也是不得了,他十二个字就总结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现在的吴王僚,既没有军队又没有智囊,要杀他就趁这次机会,否则不知道还要再等多少年。

于是四月的一天,公子光就请吴王来喝酒吃饭。注意哦,吴王僚也不是吃素的,他早就防备着呢,他带来了军队——大概是护卫队之类的吧,从王宫开始,一直到公子光家里,一直到座位边上,都布满了武士,手里拿着兵器。所以虽然公子光在家里埋伏了杀手,也没用,毕竟人家是有备而来。但这些武士可以确保在刺杀成功后保证公子光的安全,不让吴王带来的人伤害他,而且不要忘记,公子光的王牌是专诸啊——伍子胥专门找来的刺客。后来的荆轲刺秦王,我想很可能借鉴了专诸藏匕首的方法:荆轲把匕首藏在地图里——秦始皇感兴趣的地图,而专诸则把匕首藏在烤鱼里……

可是问题来了,为什么要藏在烤鱼里呢?以及,既然吴王早知道公子光不怀好意,他不来喝酒吃饭不就行了,为啥要来呢?

司马迁并没有说,三家注也没有提。这里面一定有故事。

公子光这个刺杀夺权的实施,真是环环相扣缜密无缝:愿景是要杀僚当王;战略是“袭”,战术是“养士”(尤其是伍子胥和专诸);战场是家里小房间吃鱼的地方;武器选匕首——小刀,一刀致命。

成本是,死了专诸,和一条鱼。

真是厉害啊!

季子至,曰:“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复命,哭僚墓,复位而待。

季札回来了。公子光有没有想过要把王位让给他?当然是没有啊!就算让,季札也不会要——这要是接受了,岂不是同谋?于是季札就说:唉,虽然说家门不幸,但是公子光和我一样都是吴太伯的后代,所以算了吧。但是他说了一句非常要紧的话: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对死了的僚,表示很悲哀,对现在的公子光,也只好为他效劳——其实是为国效力,剩下的就是听天命了,所谓尽人事听天命。但是最要紧的是他说——并不是我在制造内乱。

我们前面说过,季札是“智慧无双”的,他去任何一个陌生的国家马上都能看出这个国家的根本问题,并作出准确的预测。难道这么多年,他在最熟悉的吴国,会看不出治乱的趋势吗?这不可能。那么既然他看出来了,那么他有做什么去避免内乱吗?

其实,不是他有没有做什么的问题,而是他能不能做什么的问题。从他大哥立遗嘱那一刻开始,他就无能为力了,不论他怎么做,结果都是一样的,除非他把三个哥哥全家杀光——这样一来,国家必乱。不过,在他老爹活着的时候,他就能看出后来的内乱火苗,那么他是有计可施的。什么计?自杀。或者像他的先祖吴太伯一样,逃得远远的,永远断绝他父亲的念头。——啊这当然就不孝了。所以他只是“有计可施”,而这个计,他是不可能采用的。

那么看起来真的是与他无关咯?

在儒家的体系里,是的。非但如此,他能在乱世——他哥哥不懂得让贤、他侄子杀死堂兄的这样一个家族里,而保持自己纯洁至高的道德修养不堕落,这在儒家而言,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所谓“穷则独善其身”嘛。

可是跳出司马迁为我们预设的这个儒家价值观——对,司马迁是孔子的脑残粉,整部《史记》差不多可以认为是他向孔子致敬的神作。我们跳出这个预设的价值,回到季札的父亲寿梦活着的时候。我们再来看一看那一段话:

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余祭,次曰余昧,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

很奇怪啊,怎么莫名其妙就会知道你季札是“贤人”呢?你这个人是不是从小就喜欢展露自己的智慧才华和德性?——好像我在污蔑季札,不是的,你看他出使到任何一个国家,都非常喜欢讲:哎呀这个好,这个不好,你们国家马上要乱了,你们国家最后肯定会被三家瓜分……

这是站在老子的体系里来看季札和吴国,和当时的世界。如果能够“不尚贤,使民不争”,吴国不会内乱、吴楚不会打仗,对不对?司马迁的理想世界里,想要提倡以“让”来解决“争”,但是他丝毫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因为社会“尚贤”,而季札又“显贤”,才会有寿梦“贤之”而“欲立之”。

如果季札能够从一开始就抱朴守拙,不表现出德性贤才,还会有后面的一切吗?

不会了。


苏州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苏州名称由来相传商代末年,周君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幼子季历。季历有子昌,古公亶父认为昌有兴王业的才能,想把君位传给季历再传于昌。泰伯、仲雍了解了这一意图后,为尊重父意,避让君位而逃避到当时被称为荆蛮之地的江南。并随乡入俗,自行“断发文身”。表示他们已是荆蛮之人,而不能再回去继位了。他们的这一义行,以及他们带来的周族先进的文化和农业生产技术,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拥护,在梅里(今无锡县梅村)泰伯被拥立为君长,国号为“匀吴”(匀吴的“匀”是荆蛮语的发声词,无实际意义,匀吴即吴。由于笔误,匀吴也被误写为勾吴)。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下令伍子胥督造水陆双棋盘格局的城池,自此,苏州的地理位置沿革致今。公元前522年,秦始皇在吴都城设会稽郡、吴县,自此,当时的苏州称为吴县,或有时称为吴州。公元589年,隋改吴州为苏州(以苏州城西姑苏山得名,苏州的名称始此。另姑苏山由吴王阖闾建姑苏台得名,现山上仍有遗迹)。

苏州史记观后感600字

就在昨天,我踏入了苏州名人馆。里面展示了共477位姑苏先嫌,我才意识到原来有这么多闻名于世的人都出于苏州。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清朝史学家顾炎武,近代戏曲大师吴梅等等。仿佛世间的各种圣事都如我亲眼所见一般,让我身为一个苏州人而感到骄傲。其中叶圣陶老先生是我记忆最深刻的一个人,请听我慢慢道来。 陶老先生是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我国的第一个童话《稻草人》便是出于他手。叶圣陶老先生之所以会有着如此之多的名著,是因为他有着一颗热爱文学之心。 他曾说过:“如果有人问我的职业,我会说,我的第一职业是编辑,我的第二职业是老师。”这两个充满文学气息的职业成为了叶圣陶的首位职业,一颗热爱文学的心脏在我们面前强健的跳动。 “编辑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在编辑当中粗心是不允许的,叶圣陶老先生要检查所有的文字,要认真对待他们的出版物他们的报道和他的读者。所以他认为认真是一个成功编辑的关键。 “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老先生为中文教育定义了新的理念。只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活学活用。叶圣陶老先生的这种润物无声,诲人不倦的精神为老师们竖起的一个好榜样。 文学为人生。叶圣陶老先生的大多数作品都由生活得到灵感,他相信文学作品不仅是用来供人消遣,而且也是反映生活和鼓舞者思考现实的工具。 叶圣陶老先生热爱文学,认真仔细,诲人不倦,更可贵的是他有一颗爱国爱家之心,他的这些高贵品格都值得我们歌颂学习,平凡的我竟然和这个闻名于世大作家同处于一个家乡,我深感骄傲。


苏州史纪观后感

苏州史纪观后感
作为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古城,苏州走过了两千五百多年漫长而艰难的历程。还是让我们从头说起吧。苏州的历史源远流长,建城二千五百多年以来,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在这块得天独厚而又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的苏州人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吴地文化,并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而在华夏文化史上占有着重要的位置。


求一篇苏州史纪的观后感啊

苏州史纪观后感作为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古城,苏州走过了两千五百多年漫长而艰难的历程。还是让我们从头说起吧。苏州的历史源远流长,建城二千五百多年以来,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在这块得天独厚而又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的苏州人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吴地文化,并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而在华夏文化史上占有着重要的位置。


苏杭指的是什么地方?

苏杭指的是:苏州和杭州。江苏的苏州,浙江的杭州,苏杭是苏州和杭州的合称。杭州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每年吸引两千多万中外游客。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南宋以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苏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历史,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苏州古典园林和中国大运河苏州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苏杭历史:在1000多年前,浙江和江苏的确曾经是一家人。从地图上看,浙江和江苏都位于江南地区,属于东(南)部沿海的省份,两个省比邻而居,有着相似的传统文化习俗。在语言上,苏州、无锡、常州一带的苏南地区,与浙江处于一个方言区,叫吴语区。其中,苏南地区与浙江中北部地区的人们在语言交流上一点问题都没有,只是口音略有不同。在文化上,浙江和江苏都被视为繁华富庶的江南省份。

下有苏杭是指哪里

下有苏杭指的是江苏的苏州,浙江的杭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我国民间流传的谚语,出自宋代范成大《吴郡志》,意在赞叹江南美景,可与天堂相媲美。
苏州,简称“苏”,古称姑苏、平江,是江苏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风景旅游城市。苏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历史,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苏州古典园林和中国大运河苏州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杭州,简称“杭”,古称临安、钱塘,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浙江省省会和全省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杭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钱塘江下游、东南沿海、浙江北部、京杭大运河南端,是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国际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杭州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


吴太伯世家发生在哪里一带?

《史记·吴太伯世家》中泰伯奔吴的故事发生在今天(无锡)一带。公元3200多年前,周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周太王非常喜欢季历的儿子姬昌,想将来让姬昌继承王位。为了满足父亲的愿望,泰伯把弟弟中永从中原带到了无锡郊区的梅村(又名美丽)。他开发了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吴国。因此,梅村也被称为江南第一古镇。后来,姬昌继位,成为著名的周文王。从此,中国进入了延续了800年的周朝。吴太伯,又称泰伯,吴国第一代君主,东吴文化的宗祖。姬姓,吴氏,名泰。父亲为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兄弟三人,排行老大;两个弟弟仲雍和季历。父亲传位于季历及其子姬昌,太伯和仲雍避让,迁居江东,建立勾吴。太伯,亦作泰伯,姬姓,是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的长子。太伯的母亲名叫太姜,是有台氏之女,古公亶父的正妻,生太伯、仲雍和季历。季历和他的儿子姬昌都很贤明,古公亶父因此有立季历为继承人的想法,以便传位给姬昌。太伯知道父亲古公亶父的心思,为了成全父亲,他于是便和二弟仲雍就迁居到荆蛮之地,文身断发,以表示不可以继承君位,来避让季历。据说途中曾经经过太行九泉山(今晋城市吴王山),后世为纪念更名为吴王山。

吴太伯世家发生在今天的哪里

《史记·吴太伯世家》中泰伯奔吴的故事发生在今天的无锡。《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出。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同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译文:吴太伯与其弟仲雍,均为周太王之子,王季历之兄。季历十分贤能,又有一个具有圣德的儿子昌,太王想立季历以便传位给昌,因此太伯、仲雍二人就逃往荆蛮,象当地蛮人一样身上刺满花纹、剪断头发,以示不再继位,把继承权让给季历。季历果然继位,就是王季,昌后来也成为文王。太伯逃至荆蛮后,自称“句吴”。荆蛮人认为他很有节义,追随附顺他的有一千余户,尊立他为吴太伯。后世影响江南地区的马桥文化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由于吴太伯的来到带来了先进中原文化而加速进入文明社会和建立国家。春秋末期,长江下游出现了一个显赫的国家,它就是始建于无锡梅里(今梅村一带)的吴国。吴国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是整个先秦时代公认的资历最深的姬姓诸侯国。

古今名人廉洁故事 500字左右

古今名人廉洁的故事

 

以廉为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 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 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杨震拒金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 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 “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一钱太守

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 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 ,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陶母退鱼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 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吴隐之不惧饮贪泉

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 。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 自己的操守。

一贫如此

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发 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 三百两。

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 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 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不私一钱

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 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 印券。”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

手好不要钱

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 都不取得罪他。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 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坤羞愧而去。


古代廉政的故事

  故事1: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其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朱元璋虽为一国之君,但他率先垂范,倡导廉洁之风。


  故事2: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在困境、逆境中,苏轼以勤俭节约来维持生活、度过难关,不失为良策。

  故事3子罕是春秋时期宋国的贤臣。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美玉,把它献给了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我已经拿给玉工看过了,玉工认为它是宝物,所以我才敢进献给您呀!”子罕说:“我把不贪婪当作宝物,你把美玉当作宝物。如果把玉给了我,那么我们两个人都丧失了宝物,不如各人保有自己的宝物吧。”
  献玉的人叩头,然后对子罕说:“小人怀中藏着宝玉,到哪里都不安全,还是把它送给您吧。这样就可以免于被人谋财害命了。”于是子罕就把美玉放在自己住的地方,让玉工雕琢它,然后又卖了出去,把钱给了献玉的人,让他成了富翁,然后送他回家去了。


  故事4公仪休喜欢吃鱼,有人就送鱼给他,他拒而不受。送鱼的人说:"听说你喜欢吃鱼,为什么不肯接受我送的鱼呢?"公仪休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更不能接受你的鱼!我现在做宰相,买得起鱼,自己可以买来吃,如果我因为接受了你送的鱼而被免去宰相之职,我自己从此就买不起鱼了,你难道还会再给我送鱼吗?这样一来,我还能再吃得到鱼吗?因此,我是决不能接受你送的鱼的。"

吴文化发源地

无锡。吴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以今苏南浙北赣北皖中南为代表,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
吴文化以荆吴和先吴以及最重要的吴国文化为基础,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高峰。清代以来,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吴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
人类传统观念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和传播的国家或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艺术文化、科学技术等,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
文化是人类在不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中,在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并获得人们共同认可和使用的符号与声音(的体系总和。


吴文化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如下: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国都一直迁徙,诸樊为吴王时在今苏州吴中区的木渎建都,后公子光刺王僚后为吴王即是阖闾,在伍子胥主持下重新建造都城阖闾大城。由此无锡成为吴文化发源地,而苏州成为了吴文化发扬地。中国、埃及、印度、巴比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在5000年的文明史中,中国各族人民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中心,互相交往,互相融合,逐步形成伟大的中华民族和统一的政治制度,创造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它是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作吴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期以来,其经济特别繁荣,其文化尤为发达,从这里的辉煌灿烂历史文化中,可见中华民族文化之一斑。世界上文明古国的建城历史和中国有相似之处,但3000年前乃至更早时间所建的城,大都较小,有的只是个大城堡。埃及古城卡宏,城墙长仅380米,宽260米;巴比伦城很大,但已不存在了。雅典城是规模较大、至今犹存的古城,但它是在公元383年马其顿帝国建立后,重新建造起来的。古罗马城在建设上有辉煌成就,但它是公元前一世纪经过较长的时间自由发展形成的,且没有统一的合理规划系统。由于城市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因军事、政治、经济发展和交换贸易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标志着建筑艺术的巨大进步,它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缩影。苏州古城的建立,就表明当时吴国的生产力水平和文明程度已相当高,后来又延续发展,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是吴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吴国文化盛极一时。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个性”非常突出,生命力异常强盛,历史上曾长期的繁荣发展,有卓越贡献,世界文明史中也占有光辉独特的一页。它曾一次次创造历史性奇迹,周代吴国的历史就是一例。3100多年前,勾吴建立,逐步形成了吴文化。最初的政治中心在无锡、吴县交界处一带,2500年前吴国迁都苏州,大为兴盛,吴文化发展也有了飞跃性的变化,历史的奇迹从此反复出现。春秋时期,楚、晋、齐是大国,吴是偏居南方的小国,竟能以3万之师,打败20万之众的楚国,占领其郢都。后来吴又战败齐军,威震晋国,夺得天下之霸主地位。吴国为何能创奇迹?从表层看是有孙武、伍子胥等杰出将领,吴人尚武善战等,其根本原因是吴国已有高水平的文化。泰伯、仲雍奔吴,言偃到孔子那里“留学”,楚国的伍子胥,齐国的孙武被重用,使土著文化与中原文化、楚文化相互交融,创造出鼎盛一时的吴国文化。结果是文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苏州这个中心城市的形成,兵器,战船及经济技术进步,使吴国综合国力大为提高。由此看来,吴人善于筛选、吸收、融合外来文化的特长,是其成功之本,是靠文化和智力而取得经济和军事上的奇迹。

上一篇:花火 电视剧

下一篇:苏炳添无缘世锦赛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