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是根据真实事件改变的,现实版山海情是怎样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山海情》里的原型故事,看看大家都知道多少?编剧未夕在微博上介绍的真实事件,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拿女儿换一个水窖换一头大牲口是真的;冬天为了挖山头的一点仅剩的茅草填炕取暖而打得头破血流是真的;一家子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是真的;一家老小拖了全部的家当走了七天七夜到达玉泉营是真的,而他们全部的家当就是几把镐头几个箩筐和一些口粮;挖地窝子是真的;遭遇沙尘暴是真的,一顿饭里半是粮食半是沙子是真的;老红军是真的,就是这位老红军,为了传达自己移民、去争取幸福生活的决心,一镐头砸掉了为自己修好的坟;垦荒是真的,那些沙石土是一遍一遍过筛后才能种粮食的;没电是真的,没水是真的,为了取一桶水,要在机井排大半天的队;扒火车是真的,流民客死他乡是真的,移民与农场员工共同出资安葬死者是真的;种蘑菇是真的,菇棚里的温度高达五十度,再加上培养基都是牛羊粪沤出来的那种味道,那不是一般人都吃下的苦......剧中,玉泉营开发区条件艰苦,风沙大,蚊子多,李杨三随口就编了首顺口溜:“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大风三六九,小风天天有”。现实中,《焦点访谈》里,宁夏银川闽宁镇福宁村党支部书记谢兴昌是这样讲述当时的条件的:“当时来,啥都没有,也没有一棵树,没有一间房子,就是个特别大的荒滩,干沙滩,啥都没有”。也有顺口溜:“天空无飞鸟,地面不长草,沙滩无人烟,风吹沙粒跑。”剧中,李大有等7户涌泉村的村民去玉泉营,第二天就跑回来,马得福带几个村的村民去玉泉营,遇上了沙尘暴,也是当场就跑回来。现实中,村民过去做的第一顿饭,风一刮,饭就变成了沙子土,有人哭着就回去了。剧中,姚晨饰演福建过来帮扶宁夏的闽宁办吴月娟吴主任。现实中,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办公室原主任名叫林月婵。剧中,闽宁村奠基的时候,吴主任当场念了一封贺信,但是,这封贺信并没有说明是谁发过来的。现实中,也是有这封贺信的。剧中,吴主任、陈金山、凌一农三个人吃饭的时候,吴主任讲述第一次到宁夏的经过。现实中,林月婵讲述过,她第一次到宁夏的时间是1997年3月,确实看到了衣衫破旧排队的农民,看到了在沙地上用树枝教写字的老师,被深深触动。《山海情》虽然是主旋律剧,但每个人物都性格鲜明,有血有肉,即使是干部,也没有一味地讲奉献讲牺牲,而是千人千面,有像马德福、张树成、杨县长、陈金山、吴月娟这样的好干部,也有麻县长这样“抓政绩”、“搞形式主义”的干部;村民里,有艰苦奋斗、乐观温暖的李水花,有出外打工视野开阔了之后再回家就业的白麦苗,也有视野狭窄小心眼但坚决不在枸杞里熏硫磺的李大有……;希望以后国内出品更多像《山海情》这样的好剧,也希望国内有更多像正午阳光这样坚持质量的良心剧组。
山海情中的情节是几几年?
山海情这部电视剧的情节发生在我国1996年,这部电视剧主要讲述的就是上世纪末关于东部支援扶贫西部的故事。1996年的时候,中央作出了重要决定,开展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大部署,导演以该背景拍摄了这部电视剧。山海情这部电视剧主要是由张嘉译、热依扎、闫妮等演员领衔主演的,从这部剧可以看出真实的还原了我国上世纪末贫富两极的状况。镜头刚开始的时候定焦在几位“逃兵”身上,他们都是从移民搬迁队伍中逃回来的,一开始村里面的百姓都一位会迁移到条件更好的地方去,谁知道吊庄基地环境十分的恶劣,到处都是沙尘暴,呆久了之后还会流鼻血,一顿饭里面有一半都是沙子,当看到这个情况的时候,这些百姓决定不搬迁了。后来马得福想尽各种办法说服周围的邻居,并且帮助村民留在了吊庄。恰逢1996年中央出台了对口扶贫计划,从福建来了一批知识技术人员对口支援宁夏地区,此时的村民们瞬间看到了希望。这一批扶贫的人中有一部分是农学专家,他们帮助当地的居民学习种菇,最终大家赚到了第一桶金。同时当地政府把一些村民送到福建地区去打工,他们在那边辛苦工作,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每家每户都能够用的起电,吃的饱饭。原来村里的很多居民看见迁移的居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于是大伙儿纷纷报名迁移到吊庄。山海情这部电视剧真实的还原了以前扶贫时期的故事,同时也向观众展示了宁夏的风土人情,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感谢中央的大力支持。
袁隆平院士逝世了是真的吗?
袁隆平院士逝世是真的。北京时间2021年5月22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之前有媒体报道“袁隆平院士去世”的消息,记者当时与袁老大儿子袁定安先生电话了解确认,截至22日上午11时,袁老还在湖南长沙某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到5月22日下午,记者从袁老家属处了解到,袁老已于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袁隆平简介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生于北京,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袁隆平院士逝世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袁隆平
袁隆平去世的原因?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我国著名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湖南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就在袁老先生去世的不久前,这位在我国乃至全世界杂交水稻事业发展中,做出了最杰出贡献的伟大科学家,还带病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坚持科研工作。他与他的团队人员一起,探讨双季稻亩产3000斤攻关项目的实施方案。如今,老先生带着对他人生中最后一个科研目标的希冀,以及对其钟爱一生的杂交水稻事业的无限眷恋,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袁花花走丢”后已被找到5月13日晚,一则“袁花花走丢”的消息引发关注。据悉,花花是12日晚8时许离开家的,奶奶非常着急难以入眠。花花已于14日凌晨2时许找到。袁花花是袁隆平爷爷于2020年5月1日收养的,目前约2岁3个月大,已绝育。花花的“私人医生”胡磊告诉北青报,他们连夜寻找,花花已于14日凌晨2时许找到。袁花花是袁隆平爷爷于2020年5月1日收养的,目前约2岁3个月大,已绝育。胡磊表示,之后会考虑给花花配猫牌或定位器。2020年5月1日,袁隆平收养了一只小猫,为它取名袁花花,此后它经常陪着袁隆平听各种汇报。2020年7月,袁隆平的家里,袁隆平学生李建武来向他汇报,各地水稻实验田的亩产情况,袁花花陪伴在旁边。以上内容参考 澎湃新闻-沉痛哀悼!袁隆平院士逝世
怎么看待袁隆平这辈子做的唯一错事就是发明了杂交水稻,让那些人吃得太饱
无脑跟风的人喜欢这么说, 杂交水稻就没在全国推广种植, 亩产多少多少公斤, 这些数据非常漂亮,但这些一个个辉煌的纪录都是在小块试验地里取得的。袁老的水稻试验地对光照、土壤、气候、害虫、肥料都有很高的要求,另外水稻的株距、行距都要求非常严格大面积推广袁老培育的杂交稻,即使获得非常漂亮的产量,单位成本和人工成本太高,经济价值上往往不如其他水稻品种。还有一个就是, 口感不好, 都吃五常大米,柳林贡米, 原阳大米,盘锦大米 等等等, 但从来没听说过吃杂交大米.
袁隆平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袁隆平的主要事迹:1.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2. 他谦逊豁达,不以权威自居;他作风纯朴,关心他人;他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抱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
袁隆平是怎样的人?
集中体现了我国知识分子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集中体现了我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集中体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敢于创新、顽强拼搏、为中华民族争气的宏大抱负,集中体现了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平易近人、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他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研究,“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他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袁隆平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他谦逊豁达,不以权威自居。他作风纯朴,关心他人;他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抱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
袁隆平有没有驾驶证?
袁隆平有驾驶证。“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驾照则比普通驾照多了7个字——驾车下田与荣誉驾照,作为中国一名贡献突出的院士,袁隆平的驾照还有一段来历。 袁老的毕生心血都扑在了杂交水稻上,年轻时还能骑车往返于住所和试验田。然而上了年纪后,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家人的建议下,袁老为自己添置了一辆赛欧小车,不过按照法律规定,考取驾照的年龄必须在70岁以下,而年事已高的袁隆平显然不符合条件。“荣誉驾驶证”就这样横空出世了,这本“荣誉驾照”由湖南车管所颁发,准驾车型为CE,即C1驾照和摩托车驾照的综合体,日常可以驾驶私家车和摩托车,可以看到,上面还印有“袁隆平院士惠存”的字样。袁隆平驾驶证的稀有程度袁隆平的驾驶证全国仅此一本,虽然凸显身份,但是袁老的这本驾照也有限制条件,他曾和发证方约定,驾车范围仅限“下田”,市区和高速都是不被允许的。 虽然当时袁隆平已届90高龄,但袁隆平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下田,所以“驾车下田”的条件对他来说根本无所谓,只是有了这本“荣誉驾照”,能够在去往实验田时节省大量时间,同时还能遮风挡雨,可谓是一举两得。以上内容参考:潇湘晨报-70岁以上能考驾照!袁隆平“全国仅此一例”的本本也可以换啦
中国五大发明是什么?
中国五大发明如下:1、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在埃塞俄比亚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通过审议,并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造纸术,西汉初年我国发明了造纸术。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汉景帝时的纸,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纸。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称蔡侯纸。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3、印刷术,隋唐时出现了雕版印刷。11世纪初,北宋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发明早四个多世纪。东传朝鲜、日本,西传埃及、欧洲,印刷术的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保存,是一个重大贡献。4、火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唐中期书籍记载了制成火药的方法。唐末运用于军事。南宋时发明突火枪,13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5、指南针,战国时人们制作出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用磁石指南原理制成指南针。北宋指南针运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为欧洲航海家探索新航路提供了重要条件。
中国4大发明是什么?
中国4大发明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一、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中国就有了造纸术,东汉元兴元年(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改造后造纸的流程为:原料的分离、打浆、抄造、干燥。中国的造纸技术随后传播到了中亚的一些国家,并通过贸易传播到了印度。造纸术的发明和推广,对于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在古代,指南针起先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和占卜和看风水时确定方位。指南针的演变经历了 司南、磁勺、磁针、罗盘。中国的磁针和罗盘先后由陆、水两路传至西方,给人类的文明进程带来重大的影响。火药:一种黑色或棕色的炸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磺混合而成。对它的研究起源于古代道教的炼丹术,隋唐时期炼丹家发明了火药,道士们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最后却导致了火药的发明。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 宋仁宗时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的铅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印刷术的特点是方便灵活、省时、省力。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二、四大发明的历史意义1.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2.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3. 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条件。4. 火药武器的发明: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造纸术 百度百科-指南针 百度百科-四大发明 百度百科-印刷术
袁隆平爷爷是谁
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生于北京,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人物影响1999年,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00年5月31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网定价发行。8月,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袁隆平科技学院在湖南成立,袁隆平出任名誉院长。12月11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市。2009年,北大星光集团、潇湘电影集团、湖南省文联、中视天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品电影《袁隆平》,讲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优质杂交水稻的艰辛历程,讴歌了他献身科学、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的高尚品德。
袁隆平爷爷的资料.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生于北京,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主要贡献袁隆平在中国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在他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提出了:“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他的理论与研究实践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挑战,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