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甲鱼养殖

时间:2024-05-29 17:56:58编辑:奇事君

怎样养温室甲鱼

甲鱼用肺呼吸,保持温室内空气的新鲜,对甲鱼的正常生长有一定作用。为了保温,幼甲鱼越冬温室的室内空气很少交换;再加上高温下大量代谢废物和残饵的腐败,不仅不断地消耗着空气中的氧气,而且还产生一些有害气体,特别是在池水溶氧不足情况下,温室内充满着严重的恶臭气味,因此,温室内安装空气更换装置,定期更换室内空气是必要的。有些甲鱼养殖场,幼甲鱼越冬温室采用全黑暗式温室,养甲鱼效果很好。但若考虑到阳光对温室的加热及“晒背”对甲鱼生长的影响,采用通光式温室效果应当更好。扩展资料:生长习性甲鱼喜欢栖息于水质清洁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域,风平浪静的白天常趴在向阳的岸边晒太阳,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体表的致病菌,促进受伤体表的愈合,并通过晒背提高体温,促进食物消化。甲鱼非常胆小,对周围环境中的声响和物体的移动很敏感,一有风吹草动就潜入水底。甲鱼生性凶猛好斗,群体间侍强凌弱现象很普遍,食物缺乏时会残食同类。生长期间主要以肺呼吸,当水温低于15℃时,甲鱼就潜入池底淤泥开始冬眠,靠喉咙部的鳃状组织等辅助呼吸器官进行呼吸。杭嘉湖地区每年11月中旬到次年的4月中旬前后是甲鱼的冬眠期。

温室甲鱼养殖方法

  甲鱼温室养殖是整个甲鱼养殖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因此,做好甲鱼的温室养殖工作对提高整个甲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温室甲鱼养殖主要技术 措施 如下:    温室甲鱼养殖 方法 :鳖池清整消毒   甲鱼经过8-10个月的温室养殖,室内鳖池已富集了各种致病及残饵、粪便等有机残物,因此清理消毒鳖池极为重要。池中的沙最好换掉,不能换的或无沙池也应反复冲洗和消毒。使用前10天放水1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强氯精或二氧化氯等全池泼洒,以杀灭病菌。多年养殖的老温室最好再进行空间消毒,以防病原在空间传播。具体可用固体甲醛(4-5克/立方米),将其放在铁桶内安置煤球炉上缓慢加热,使受热后产生的甲醛气体弥漫整个温室空间,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甲鱼的苗种选择与合理放养   1、苗种选择。稚鳖应选择健康、无伤无病、种质优良的品种,规格整齐,要求每只在3.5克以上,且活力强、反应快,不进不养未经检疫的鳖苗。   2、鳖苗的消毒。放养前必须先体表消毒。方法:鳖苗放在塑料盆里,用1.5%-2%的食盐水或15克/立方米高锰酸钾溶液浸泡8-10分钟,浸泡水没过鳖苗背为宜。   3、合理放苗。放苗后应及时开食,可用稚鳖饮料。第一次开食饲料中最好添加10%-15%鲜活水蚤(红虫)或新鲜猪肝。方法可在放养池中直接开食,可减少鳖体损伤,使它在池中早开食、早适应、早生长。合理的放养密度也十分重要,不要盲目的追求高密度。一般稚鳖的放养密度掌握在20-35只/平方米。   4、稚鳖放养操作要点   分两种情况:   (1)放养前5-7天,加水20-25厘米,第一天,水体泼洒甲醛每立方米80-100克。到第三天,水体再泼洒五倍子,每立方米20-25克(煎40-60分钟)加肥水素20-25克/立方米。放养前一天的晚上泼洒盐酸土霉素每立方米3-5克加戊二醛每立方米2克。   (2)如果放养时间较紧,只有3-4天就要放苗,那么加水20-25厘米,第一天,水体泼洒季胺盐碘每立方4-5克。第二天,水体泼洒五倍子,每立方米20-25克(煎40-50分钟)加肥水素每立方米20-25克。放养前一天泼洒戊二醛每立方米2克加盐酸土霉素每立方米8-10克。以上处理主要是为了将水体调到理想的肥度,防止稚甲的白斑、白点、水霉、腐皮、烂脚、寄生虫等因为水体带有各种病原菌和偏瘦诱发的疾病。如果水体肥度不大理想可以在稚甲放养后两到三天加泼1-2次五倍子和生物肥水素。   温室甲鱼养殖方法:室内温度的控制   甲鱼在水温30℃-32℃内为最佳的生长环境。在水温高于20℃时就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增加。若低于最佳温度时,消化酶合成水平低,饵料转化率低;若水温高于最低状态时,由于甲鱼活动量增加,也会降低转化率。室温一般控制在33℃-35℃,尽量保持恒定。   温室甲鱼养殖方法:科学合理地投饲   1、投饲方式   分为水上和水下两种投喂方式相。按理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使吃食速度加快;采用软颗粒投喂比块状投喂能减少浪费。   2、投饲量控制   甲鱼受环境变化影响很大,当气温、水体环境变化和用药时应考虑对甲鱼的影响,须及时调整投饲量。一般水下投喂应控制在30分钟内吃完,水上投喂一般掌握在1.0-2.0小时内吃完。另外,甲鱼生长应追求一种平衡,不能以增大投喂量来达到加快生长的目的。过量摄食,生长过快,易导致甲鱼生理负载增加,引起内脏受损而诱发内脏病。一般甲方饲料投喂应根据甲鱼规格大小,按一定比例投料,使甲鱼健康稳定地生长。饲料一般每天投喂2次,上、下午各一次,日投饲量掌握在2%-4%干料。   3、饲料的选择   甲鱼养殖中饲料成本占到40%左右,饲料的投喂与选择的饲料的品质好坏直接决定了养殖成本的高低。应选择大型正规厂家生产质量稳定的全价配合饲料。大型厂家的技术与设备决定了饲料的科技含量与品质。养殖生产中,在配合饲料中可添加10%左右含维生素、纤维较多的无公害蔬菜(如青菜、胡罗卜、南瓜等)对帮助消化、降低饵料系数与增强鳖的抗病能力有较大的益处。   温室甲鱼养殖方法:水质的调控   甲鱼生性喜净怕脏,良好的水体环境是甲鱼稳定生长的重要条件。水质调控得好坏,决定了甲鱼养殖的成败。   1、pH值   甲鱼池水体要控制在微碱性。在微碱性条件下致病菌不易生存。将pH值控制在7.5-8.0之间,可用生石灰来调节。过高剂量会增加刺激性,引起甲鱼应激反应。可采取小剂量、多使用方式调节。   2、透明度   不宜过清,以25-35厘米为宜,水色黄绿色或茶褐色。   3、溶氧   甲鱼虽然主要是以肺呼吸的两栖类爬行动物,但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和阵闷的空间,靠辅助呼吸器官吸收水中的氧气。若长期溶氧不足,就有可能引起甲鱼血管输送氧气能力下降,生长削弱,组织受损。养殖生产中常用鼓风机充气的方法输送水中溶氧,同时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含量与氧化有机物质。   4、水质培养   应用微生物制剂培养水体能提高水体的稳定性和自净能力。建立水体的微生态平衡是水体控制的重要手段。微生物制剂的合理使用可大大节约水质调控及 其它 方面的投入。一般黑暗温室可用光合细菌或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来降低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分解有机质和其它有害物质。采光温室可采用EM复合微生物制剂培养水中有益藻类来创造水体平衡。同时可减少换水次数和数量,节约水电费用。生产实践证明,使用有益微生态制剂是改善水质、净化底质及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   5、排污与换水   定期排污是改善水质的有效手段。一般有良好的聚污能力的池体,采取定期排污的方法效果较好。换水是调节水质最直接的方法,但频繁换水一方面费用太高,另一方面换水应根据水体情况决定换水量的多少,必要的少量的换水可以避免大量换水。

甲鱼温室大棚怎么建造

亲亲,为您找到几种搭建甲鱼温室大棚的方式:1.塑料棚土池(或砖砌池)温室。温室养鳖池宜建于地势低的背风处,温室面积30-100平方米不等,温室内可建1个或数个小型养鳖池,池深1米左右, 水面应比地面低,温室四周堤坎都需高出地平面15-25厘米,以防雨水流进池内而降低池水水温。池子上方用竹木或铁管等材料架“人”字形棚架,棚架上盖塑料薄膜,薄膜与地面相连接的四周用稀泥封闭,以维持养鳖池的水温。在有条件的地方,温室内可放置家用取暖炉,但必须配备烟道。越冬期间,遇天气晴朗暖和的日子,待日出后可将南端薄膜掀开2-3平方米以调节交换空气,使阳光直射池水表层。从而提高水温。日落后仍将薄膜盖严。2.玻璃暖房温室。玻璃暖房面积一般20-80平方米不等,暖房内多见的是砖砌水泥抹面养鳖池,也有阶梯式养鳖池,可以充分利用玻璃暖房空间。玻璃暖房四壁要求北高南低,暖房顶部盖玻璃向南倾斜有利采光,密封室暖房一侧开小门,另一侧设通气孔。暖房普遍用立式小锅炉加温,有利于管道注入蒸气提高水温,也有依靠锅炉提高气温办法。玻璃暖房顶上加盖稻草帘。寒潮时还须盖上塑料薄膜,天晴回暖,打开薄膜草帘,让阳光透进房内。【摘要】
甲鱼温室大棚怎么建造【提问】
亲亲,为您找到几种搭建甲鱼温室大棚的方式:1.塑料棚土池(或砖砌池)温室。温室养鳖池宜建于地势低的背风处,温室面积30-100平方米不等,温室内可建1个或数个小型养鳖池,池深1米左右, 水面应比地面低,温室四周堤坎都需高出地平面15-25厘米,以防雨水流进池内而降低池水水温。池子上方用竹木或铁管等材料架“人”字形棚架,棚架上盖塑料薄膜,薄膜与地面相连接的四周用稀泥封闭,以维持养鳖池的水温。在有条件的地方,温室内可放置家用取暖炉,但必须配备烟道。越冬期间,遇天气晴朗暖和的日子,待日出后可将南端薄膜掀开2-3平方米以调节交换空气,使阳光直射池水表层。从而提高水温。日落后仍将薄膜盖严。2.玻璃暖房温室。玻璃暖房面积一般20-80平方米不等,暖房内多见的是砖砌水泥抹面养鳖池,也有阶梯式养鳖池,可以充分利用玻璃暖房空间。玻璃暖房四壁要求北高南低,暖房顶部盖玻璃向南倾斜有利采光,密封室暖房一侧开小门,另一侧设通气孔。暖房普遍用立式小锅炉加温,有利于管道注入蒸气提高水温,也有依靠锅炉提高气温办法。玻璃暖房顶上加盖稻草帘。寒潮时还须盖上塑料薄膜,天晴回暖,打开薄膜草帘,让阳光透进房内。【回答】


温室养殖甲鱼怎么养?

温室甲鱼养殖技术:温室甲鱼池建设、甲鱼种苗选择与放养、温室内温度的控制、温室甲鱼池水质的调控、甲鱼病害的控制等,详细的请下面。


一、温室甲鱼池建设

甲鱼池应建造在阳光充足,环境幽静,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池塘作为养殖基地,既交通方便、接近电源,又离水源近而无污染。甲鱼池的土质应为粘土或壤土,有利于保水,如用易渗漏的沙质土地,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水源水质必须良好、洁净,没有受到工业、农田农药污水污染。河、湖、水库水最好,井水要通过晒水池提高水温。

甲鱼场应靠近饲料源,如附近有肉类、鱼类加工厂或水生动物资源(螺蚌等)丰富,可利用其内脏等废弃物及鲜活天然饵料养甲鱼,降低成本,且根据养殖对象不同而分别设计。 甲鱼虽用肺呼吸,但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因而水质好坏对甲鱼生长十分重要。幼甲鱼宜保持水深0.3~0.4米,每隔3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1/3,水色以绿色状态为好,使其相互隐蔽,减少互伤机会;也可在水中放少量水浮莲、水葫芦等绿色植物改善水质。成甲鱼池每4天换1次水,每次换水量1/4,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肥度适当。 温室养殖甲鱼,因室内气温较高,应注意通风换气,并加强水质的调节和饲料的合理投喂。

二、甲鱼种苗选择与放养

1.苗种选择

稚鳖应选择健康、无伤无病、种质优良的品种,其规格整齐,要求每只体重在3.5g以上,且活力强、反应快。不要购进未经海关检疫的境外鳖苗。

2.鳖苗的消毒

鳖苗在放养前必须先进行体表消毒,方法是将鳖苗放在塑料盆中,用浓度为1.5%~2.0%的食盐水浸泡7分钟~8分钟,且浸泡水体以淹没鳖苗背部为宜。

3.合理放苗

放苗后应及时投喂,可用稚鳖饲料。第一次投喂开口饵料中最好添加10%~15%的鲜活水蚤(红虫)或鸡蛋黄,方法是在放养池中直接开食,以减少鳖体损伤,也可以使鳖体在池中早开食、早适应、早生长。合理的放养密度也十分重要,一般体重为3.5g~15g稚鳖的放养密度为50只/平方米~80只/平方米;12月至元旦前后,体重为15g~50g幼鳖较适宜的放养密度为25只/平方米~40只/平方米;元旦至翌年2月,体重为50g~150g幼鳖的放养密度为15只/平方米~30只/平方米;2月至6月,体重为150g以上的鳖体放养密度为10只/平方米~12只/平方米。

三、温室内温度的控制

水温在30℃~32℃内为甲鱼最佳的生长环境。当水温高于20℃时,甲鱼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增加。若水温低于最佳温度时,鳖体消化酶合成水平低,饲料转化率低;水温高于最佳温度时,由于鳖体活动量增加,也会降低饲料转化率。温室内的气温一般控制在33℃~35℃,且应尽量保持恒定。

四、科学合理地投喂

1.投喂方式

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使其摄食速度加快;同时,采用软颗粒饲料投喂比块状饲料投喂能减少饲料的浪费。

2.投喂量的控制

甲鱼受环境变化影响很大,当气温、水温、水体环境变化和用药时应考虑对甲鱼的影响,必须及时调整投喂量。一般水下投喂应控制投喂量在30分钟内吃完为宜,若水上投喂一般掌握投喂量在1.5小时~2.0小时内吃完为宜。另外,甲鱼生长应追求一种平衡,不能以增大投喂量来达到加快其生长的目的。甲鱼过量摄食,其生长过快,容易导致甲鱼生理负载增加,引起内脏受损而诱发内脏疾病。一般每天投喂2次,日投喂量掌握在鳖体体重的2%~4%干料为宜。

3.饲料的选择

甲鱼养殖中,饲料的成本占到40%左右,饲料的投喂与选择饲料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养殖成本的高低,故而应选择大型正规饲料厂家生产的质量稳定的全价配合饲料。养殖生产中,在配合饲料中添加10%左右含维生素、纤维较多的无公害蔬菜,如青菜、胡萝卜、南瓜等,可以起到帮助甲鱼消化,降低饵料系数,增强鳖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五、温室甲鱼池水质的调控

1.pH值池水要控制在微碱性,且在微碱性条件下水体中的致病菌不易生存;将池水pH值控制在7.5~8.0之间会降低甲鱼的发病机率。生产中,可以使用生石灰来调节水体pH值,一般用量为15ppm~20ppm;过高的剂量会增加刺激性,引起甲鱼的应激反应;也可以采取小剂量、 多次使用的方法,效果较好。

2.水体透明度以25cm~35cm为宜,水色呈黄绿色或茶褐色。

3.溶解氧

甲鱼是以肺呼吸的两栖爬行类动物,但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靠辅助呼吸器官吸收水中的氧气。养殖水体若长期溶解氧含量不足,有可能引起甲鱼低溶解氧综合症,血管输送氧气能力下降,生长削弱,组织受损,并对传染性疾病的敏感性增加。养殖中,常用充气的方法改善水中溶解氧,同时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含量与氧化有机质。日常管理中要保证充气设施的畅通,并根据水体状况调整充气时间的长短,并注意固定充气时间,使甲鱼形成习惯而减少惊忧。

4.水质培养

应用微生物制剂培养水体可以提高水体的稳定性和自净能力,也可以大大节约水质调控及其它方面的投入。一般条件黑暗的温室可用光合细菌或芽胞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来降低水中的氨态氮、亚硝酸盐的含量,同时分解有机质和其它有害物质;采光条件较好的温室可采用EM复合微生物制剂培养水体中有益藻类,以创造水体平衡。生产实践证明,使用有益微生态制剂是改善水质、净化底质及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操作的同时应减少换水次数和数量,以节约水电费用。

5.排污与换水

定期排污是控制水质的有效手段,有良好聚污能力的池体采取定期排污的方法效果显著。换水是调节水质最直接的方法,但频繁换水一方面费用太高,另一方面换水容易破坏原有水体的生态平衡,因此,换水应根据水体情况决定换水量的多少,采取必要的少量换水可以避免大量换水。

六、甲鱼病害的控制

根据甲鱼不同生长阶段的发病特点,结合日常观察是做好疾病预防工作的关键。一般稚鳖要先用3‰的食盐水和2‰小苏打水浸泡20分钟后入池;鳖种在体重达到50g以前应谨防霉菌病的发生,此阶段应以迅速培养稚鳖体质、避免机械性损伤作为防病工作的重点;体重为50g~100g幼鳖要谨防白点病的发生;体重150g至成鳖阶段要谨防疖疮病的发生。

平时每隔15天~20天消毒水体1次,消毒药物有生石灰、溴氯制剂、光合细菌及EM菌等交替消毒,同时定期在饲料中交替添加1‰~2‰的维生素C、氟苯尼考、免疫多糖等,以增强甲鱼的免疫力。发现疾病应立即查明病因,根据症状正确诊断,对症下药,及时治疗。提倡用微生物制剂和中草药来替代抗菌素以控制甲鱼疾病的发生。


池塘甲鱼养殖技术

池塘甲鱼养殖技术具体如下:1、选择适合的池塘。甲鱼具有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和喜洁怕脏等习性,因此要选择地面开阔、平坦,背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的池塘。2、定时巡塘,及时清除病死甲鱼 。巡塘是为了及时了解甲鱼摄食、生长活动、病害及池塘水质、设施等情况。池中死甲鱼应及时捞出深埋或焚化,病甲鱼也应及时隔离治疗。3、合理投喂。在养殖过程中,温室中的幼甲鱼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池塘养殖的商品甲鱼以投喂鲜活动物性饲料为主,这样不仅能提高甲鱼的生长速度,而且能改善甲鱼的品质。在持续阴雨的天气情况下,甲鱼的食欲不佳,须投喂易消化吸收的配合饲料,以减少水质污染,增强甲鱼的免疫力。4、及时分塘。甲鱼具有好斗性强的特点,为防止相互咬伤,要做到及时分塘。在温室阶段幼甲鱼个体差异过大时,要利用换水消毒及时分塘;幼甲鱼从温室移至池塘养殖时,不仅要视规格大小分开养殖,还应雌雄分开饲养,以减少打斗。5、饵料台的安放与清洗 。饵料台最好安放在养殖池四周的池边上,并与水面成30~45度的角,这有利于甲鱼找到食物和躲避干扰。每次投料前应用刺激性小的消毒液和消过毒的刷子清洗饵料台及其四周,每3天消毒1次。扩展资料甲鱼氨气中毒的诊断和治疗甲鱼氨气中毒是伴随着甲鱼控温高密度养殖而出现的一种由非生物病因引起的甲鱼病。甲鱼氨气中毒在温室的发生率很小,养殖者一般很难辨认此病,一旦发生,如果诊断错误,用药不当,将造成甲鱼大量死亡。一、 诊断方法1、症状:甲鱼一旦发生氨气中毒,甲鱼底板呈点状充血,身体萎瘪、瘦弱,病情严重时,脖子、四肢及全部底板起水泡,裙边呈锯齿状断裂。2、流行特点:甲鱼氨气中毒常发生于温室水质变质的池子,时间为每年的2~4月,甲鱼平均体重超过15克。3 、甲鱼氨气中毒和红底板症状的区别:甲鱼氨气中毒为点状充血;体表会出现大量水泡;裙边常会呈锯齿断裂。而红底板病,板底为斑块状淤血没有水泡,裙边完好。二、 治疗方法1 、将池水全部放掉,放水时不要搅动池水。水放完后用清水将池底的沙和池壁冲洗干净,放水深至10厘米,用10克/立方米的高锰酸钾浸泡30分钟。放掉水,将水加至水深50~60厘米,再用10克/立方米的土霉素全池泼撒,同时泼撒0.5克/立方米的依诺星。2 、甲鱼采食后,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60万单位青霉素十2克红霉素十2克维生素C+2克VK。一般内服3-5天,就可痊愈。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甲鱼

温室甲鱼养殖技术

建设温室:选择排水方便且有粘质土壤的池塘建设甲鱼温室。 选苗放养:挑选健康、规格相同的品种,体表消毒后放养。 科学喂食:每天早晚分别喂食1次。 水质调控:每隔4天换水一次,间隔15-20天使用生石灰水消毒一次。 温室甲鱼怎么养殖 1、建设温室 甲鱼池选择光照充足、坐北朝南、排水方便且有粘质土壤的池塘建设温室,保证电源充足、水源清洁丰富,温室中的水温保持在30-35度之间,这是甲鱼生长的最佳温度,同时温室四周需要做好围栏防护,避免甲鱼逃出。 2、选苗放养 甲鱼种苗要挑选健康、有活力、裙边整齐、表面无伤且规格相同的品种,体重不少于3.5克,放养前浸泡7-10分钟的盐水,进行体体表消毒,放苗后需要及时投喂,使甲鱼种苗在温室中尽早开食,提高成活率。 3、科学喂食 甲鱼是水生杂食性动物,用螺类、蚌类、小鱼虾等动物性食物,与饲料混合投喂,定期加入蔬菜补充维生素,每天早晚分别喂食1次,选择水下投喂会更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惯,能够帮助摄食速度加快。 4、水质调控 甲鱼长时间生活在水中,对水质的要求较高,每隔4天换水一次,换水量是池塘整体的1/4,保证水质的清洗,溶氧充足,平均间隔15-20天使用生石灰水消毒一次,灭杀细菌减少病害的滋生,同时生石灰水也能够调节水中的ph值。

怎样养温室甲鱼

甲鱼用肺呼吸,保持温室内空气的新鲜,对甲鱼的正常生长有一定作用。为了保温,幼甲鱼越冬温室的室内空气很少交换;再加上高温下大量代谢废物和残饵的腐败,不仅不断地消耗着空气中的氧气,而且还产生一些有害气体,特别是在池水溶氧不足情况下,温室内充满着严重的恶臭气味,因此,温室内安装空气更换装置,定期更换室内空气是必要的。有些甲鱼养殖场,幼甲鱼越冬温室采用全黑暗式温室,养甲鱼效果很好。但若考虑到阳光对温室的加热及“晒背”对甲鱼生长的影响,采用通光式温室效果应当更好。扩展资料:生长习性甲鱼喜欢栖息于水质清洁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域,风平浪静的白天常趴在向阳的岸边晒太阳,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体表的致病菌,促进受伤体表的愈合,并通过晒背提高体温,促进食物消化。甲鱼非常胆小,对周围环境中的声响和物体的移动很敏感,一有风吹草动就潜入水底。甲鱼生性凶猛好斗,群体间侍强凌弱现象很普遍,食物缺乏时会残食同类。生长期间主要以肺呼吸,当水温低于15℃时,甲鱼就潜入池底淤泥开始冬眠,靠喉咙部的鳃状组织等辅助呼吸器官进行呼吸。杭嘉湖地区每年11月中旬到次年的4月中旬前后是甲鱼的冬眠期。

甲鱼大量养殖方法

  1、新建池首先,新建池应在池底维持一定量的泥土或铺一定量的沙,否则甲鱼入池后因为没有遮盖物而活动频繁导致水质长期浑浊。其次,新建池在放苗前应先培养好水色,以便甲鱼入池后有一个巩固酣畅的环境,减少甲鱼的活动,保证甲鱼的健康生长。否则,在放苗前刚进水,甲鱼入池后因为对环境的不适应,在池中频繁活动,造成水体变浑浊,而甲鱼又不适应此种水体,愈加强烈活动,从而恶性循环使水体长期浑浊,甲鱼摄食不正常,最终导致甲鱼生长迟缓,且易发病。

  2、水色培养一定数量的浮游植物对室外池塘甲鱼养殖是十分有益的,它能够利用水体二氧化碳及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达到分解有害物质的作用,改良水质,巩固水环境,同时亦可起到遮盖作用而减少互相撕咬。但超量则易导致浮游植物苍老死亡而引起水质巨变。酸性水环境中,甲鱼活动减弱,摄食下降,抗病力低,而强碱性环境对甲鱼的皮肤粘膜有损害,因此甲鱼池应多维持弱碱性水环境。室外池塘甲鱼养殖均处于高温情况下,所以培养藻类应以高温弱碱条件下最适宜生存的微囊藻为主。培养方法为:施用生石灰60千克/亩,过磷酸钙5千克/亩,尿素2千克/亩,施肥注水培养。水色培养好后,为了避免水体老化或倒水(水变褐色或泛白色),首先应维持经常少量的换水,使浮游植物维持肥、活、嫩、爽;其次,当浮游动物数量偏多时应及时用生石灰及一定量的“敌百虫”予以杀灭,最后再使用含氯消毒剂后换水1/4左右。

  3、防水变因为水体节制不好,导致浮游植物急剧、大批量死亡,使水质严重缺氧,甚至产生有毒物质称为水变。其进程通常由原来的浓绿或蓝绿急巨变成暗黑色,以后逐步变得澄清透明,其水体中浮游植物残存极少,光合作用停滞,而增长的大批浮游植物死骸及原来的有机质在水体中强烈氧化分解,使水体溶氧急剧下降,最终酵解而产生大批的有害物质,造成甲鱼摄食及抗病能力下降。遇水变后应留意搞好浮游植物的培养以保证甲鱼的健康生长。首先应及时排掉部分旧水而注入新水,减少池中的有机质,下降有害物质的产生;其次应施放一定量肥料加速浮游植物的滋生,因为水变水体总氮含量偏高,因此应以施磷肥为主,以达到调节水体氮磷比例,增进浮游植物生长的目标。

  4、水体溶氧应充分固然甲鱼是肺呼吸动物,对水体溶氧恳求不高,但其养殖水体仍应维持4毫克/升以上的溶氧,这是因为甲鱼大批含丰盛蛋白质的排泄物和跌落水体中的饲料如不能有氧分解,在高温的条件下进行酵解,易造成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在水体中积攒,引起水体恶化,导致甲鱼摄食下降及抗病力减弱。因此水体因为各种情况而溶氧下降时应能采取化学或物理方法来弥补水体溶氧,保证甲鱼的健康生长。


如何养殖甲鱼

  甲鱼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共有20多种。中国现存主要有中华鳖、山瑞鳖、斑鳖、鼋,其中以中华鳖最为常见。今天我就给大家整理了甲鱼的养殖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甲鱼的养殖方法   1.饵料台的安放与清洗 饵料台最好安放在养殖池四周的池边上,并与水面成30~45度的角,这有利于甲鱼找到食物和躲避干扰。每次投料前应用刺激性小的消毒液和消过毒的刷子清洗饵料台及其四周,每3天消毒1次。   2.饵料的制作与投放 鲜料的添加量一般为10%~40%。使用鲜料时,必须经过消毒、清洗处理,并现配现用,以免腐败变质。投料时应采取投喂的形式,饵料离水面2~   甲鱼   3厘米即可。甲鱼胆小,投料时应尽量减少对它的干扰。投料量以1~1.5小时吃完为标准,剩余饵料应及时收捡,以作它用。高温季节的投料时间应在日出前投完和日落时开始投喂为宜。   3.水质调节 养殖水体应定期换水排污,每次换水量以不超过1/3为宜,如有条件采用微流水养殖效果会更好。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二氧化氯制剂0.5~1ppm、漂白粉2~3ppm、强氯精1~2ppm、生石灰15~40ppm全池泼洒消毒,施药2~3天后全池泼洒5ppm左右的光合菌制剂,能起到调水作用,每月1~2次即可。   4.水面种青,搭建晒背台 在池塘中离饵料台1米左右处围一个1.5米长宽的框,种植水葫芦。水葫芦根系发达,能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而起到调水的作用,还有利于甲鱼隐藏、晒背、乘凉等。池塘边坡地较少的养殖池应在池中搭建晒背台。   5.定时巡塘,及时清除病死甲鱼 巡塘是为了及时了解甲鱼摄食、生长活动、病害及池塘水质、设施等情况。池中死甲鱼应及时捞出深埋或焚化,病甲鱼也应及时隔离治疗。   养鳖场地   选择和建造养鳖场地是进行鳖的人工繁殖和养殖的第一步,也是打好基础的关键的一步。养鳖场地的规模有大有小,可随着养鳖者的资金等来确定,可以是一口池塘,也可以是数十口池塘组成的养鳖场;可以是露天的,也可加盖塑料大棚或建造温室。不论场地大小,在选择时都应遵循下述原则:   1.养鳖池应建造在阳光充足、环境安静之处,避免受到惊吓,有利于鳖的生长。   2.养鳖池的土质应为粘土或壤土,有利于保水,如用易渗漏的沙质土地,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   3.水源水质必须良好、洁净,没有受到工业、农田农药污水的污染。河、湖、水库的水最好,井水要通过晒水池提高水温,如使用已污染的水养鳖,必将前功尽弃。   4.鳖场应靠近饲料源,如附近有肉类、鱼类加工厂或水生动物资源(螺蚌等)丰富的地方等,可利用其内赃等废弃物及鲜活天然饵料养鳖,降低成本。在设计养鳖池时,应根据养殖对象(亲鳖、稚鳖、幼鳖、成鳖)的不同而分别设计。   (1)亲鳖池   亲鳖池应建造在最僻静的地方。一般面积为1亩左右,水深1.5米上下。在向阳边的池埂上设置产卵场,上铺沙土。在产卵场周围最好有树或高秆作物遮荫。?鳖是爬行动物,养鳖池周围都应具有围墙,即防逃墙。建造养鳖池防逃墙的一般要求是高出池埂50~80厘米,如同时兼有防盗功能,则要高达2米以上。墙顶端要向水面出檐15~25厘米。在围墙与水面之间的池埂,应留出空地,以便鳖的活动和繁殖。   (2)稚鳖池   因稚鳖需保温,最好将稚鳖池修建在室内。一般以水泥池为好,面积25~30平方米,水深0.5米,底铺5~10厘米厚的粉沙。也可利用家鱼的孵化环道,底铺粉沙。环道的进水管和出苗孔可用作进、排水管。   (3)幼鳖池   面积为150平方米左右,水深0.8米,底铺粉沙。也可利用家鱼亲鱼产卵池铺沙,池周加修30厘米高的防逃墙,进出水口均要加修防逃设施。   (4)成鳖池   面积一般为1~2亩,水深1.5~2米左右,可使用普通鱼池加修防逃墙即可。较大的成鳖池在池中央需修一小岛,供鳖晒背及活动。   (5)孵化和越冬设备   小规模养鳖一般可用盆等作鳖卵的孵化盆,越冬池可用家鱼的孵化环道代替,或将鳖移至塑料桶、盆等小容器内,底上铺沙放在室内越冬。较大规模的养鳖场可修建具有调温设备的温室。有温泉的地方可利用温泉养鳖,使水温终年保持在27~30℃,饲养18个月,即可培育出体重1.5公斤的商品鳖。   甲鱼的形态特征   鳖外形似龟。鳖的外形呈椭圆形,比龟更扁平,从外形颜色观察,鳖通常背际和四肢呈暗绿色,有的背面浅褐色,腹面白里透红。其头像龟,它的背腹甲上着生柔软的外膜,没有乌龟般的条纹,也较乌龟为软。周围是柔软细腻的裙边。肢各生五爪。头颈和四肢可以伸缩。与其它海龟的壳不同之处在于:骨质壳没有周边骨板,高纹理表层,没有角状外骨板以及松散连接的腹(腹甲)。躯干略呈卵圆形,吻长,鼻孔开口于吻端,背部隆起有骨质甲。四肢粗短稍扁平,为五趾型,趾间有蹼膜,雌体尾一般不达裙边外缘,雄体大都伸出裙边外。有的巨鳖可达一米以上。雌性通常比雄性大一倍。   甲鱼的生活习性   鳖是变温动物,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喜生活在江河、湖泊、池塘中。常浮到水面,伸出吻尖进行呼吸,也常在陆地活动晒背。鳖对外界温度变化十分敏感,生活规律与外界温度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10~12℃时,鳖进入冬眠,杭嘉湖地区每年11月中旬到次年的4月中旬前后是鳖的冬眠期。春季水温上升到15℃左右时,从冬眠中逐渐苏醒并开始摄食。20℃以上时,雌雄鳖进行交配产卵。鳖有护卵的习性。产卵后会在产卵地不远的水中守护。以防天敌伤害。25~30℃是鳖摄食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也是人工养殖的最好季节。超过33℃时,寻洞“避暑”。人工养殖中,因鳖生性好斗,大小鳖不宜混养。   群体间恃强凌弱现象很普遍,食物缺乏时会残食同类。   鳖的生活习性可归纳为“三喜三怕”,即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喜洁怕脏。鳖对周围环境的声响反应灵敏,只要周围稍有动静,鳖即可迅速潜入水底淤泥中。   在自然环境中,甲鱼喜欢栖息于水质清洁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域,风平浪静的白天常趴在向阳的岸边晒太阳(俗称晒背),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体表的致病菌,促进受伤体表的愈合,通过晒背提高体温,促进食物消化。生性机敏。有轻微的惊动就会迅速的潜入水底一动不动。并且有判断逃跑路径的能力。   食物   鳖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喜食鱼、虾、贝、昆虫及动物内脏和尸体。动物性料缺乏时,也需吃青草、瓜类和粮食等植物性铒料,性贪食,铒料不足时,常自相残食。   主要食物为小鱼、小虾、蝌蚪、螺、蚌、水生昆虫。   鳖既贪食又耐饿,一次时食后很长时间不吃东西,也不会死亡。当然,这是靠它自身积蓄的营养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在人工养殖时一定要供给它充足的食物,以加快它的生长。鳖食蚯蚓、动物内脏等,同时也兼食蔬菜、草类、瓜果等。在食物不足时,同类可互相残食,亦可摄食动物尸体。   生长繁殖   鳖自然生长缓慢,一年中生长期仅6个月,因此生长发育慢,并随各地气候条件、饲养技术而异。一般饲养条件下,当年稚鳖体重可达5~10克,2龄鳖达50~100克,3龄鳖100~200克,4龄鳖400~500克,5龄600克以上。因此,采用不加温的“常规养殖法”,养殖周期长达4~5年,如采取“加温养殖法”,养殖周期可缩短1~2年。   鳖的人工繁殖   由于鳖是卵生动物,卵在无亲体保护条件下孵化,孵化期长。因此尽管鳖的繁殖力强,但是天然环境中,由   于受到多种敌害,病菌侵袭不良气候的影响,其孵化年、成活率较低。采用人工繁殖,可大大提高孵化率,缩短孵化期,为人工鳖提供充足的种苗。   (一)繁殖习性:水温20℃以上时,开始发情产卵,每年的4~8月为产卵季节,盛产期温度为28~34℃,产卵常在深夜进行。产卵时雌鳖爬上岸,寻找隐蔽无积水,地势高的沙泥场地,挖穴产卵。产卵后扒盖穴后离去。每只雌鳖每年一般可产卵3~4批,每批产卵10个左右。   (二)亲鳖的选择:几达到性成熟年龄,可用来繁殖的雌雄个体为亲鳖。亲鳖的年龄和体重也是要考虑的,鳖的性成熟年龄4~5龄,个体500克左右,刚成熟的鳖个体少、怀卵量少、产出的鳖大小不匀。故选留的亲鳖体重为1公斤,年龄4~7龄较好。从外形看。应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表光滑,个体肥大,行动敏捷的个体。选留亲鳖,还必须准确判断,使雌雄比例适当。可以根据外部特征加以鉴别,雌雄比例一般以4:1(四雌一雄!呵呵!)为好。用来吃的话很有营养不过建议大家不要杀生。   甲鱼的种群分布   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美洲的大海和湖泊中。   斑鳖   斑鳖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稀少极其珍贵,是比中华鲟更濒危的“水中大熊猫”。”WCS两栖爬行类物种项目协调员吕顺清介绍,斑鳖是龟类中最濒危物种,全球已知存活的斑鳖只有4只,其中苏州动物园与越南河内的厚恩金姆湖(还剑湖)各2只   中华鳖   中华鳖在中国广泛分布,除新疆、西藏和青海外,其它各省均产,尤以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产量较高。伍惠生报道在湖北省发现红色鳖和白色鳖,是中华鳖的变异型。中华鳖化石发现于中国的上新世地层中。   珍珠鳖   分布于主要分部在美国中、南部,引入中国的广东、广西等地养殖比较成功。   山瑞鳖

上一篇:清朝皇后容貌曝光

下一篇:热巴请全剧组吃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