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考察站选址完成

时间:2024-05-29 13:52:18编辑:奇事君

中国有几个南极考察站?

我国在南极建立了两个科学考察站,即以中国万里长城命名的南极长城科学考版察站和以孙权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南极中山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建于1985年2月20日,位于西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地理座标是南纬62°12′59〃,西径58°57′52〃,距北京的直线距离为17501.9公里,可容纳约40人度夏、20人越冬;中山站建于1989年2月26日,位于东南极洲拉兹曼丘陵地区,地理座标是南纬69°22′24〃,东径76°22′40〃,与北京的直线距离为12553公里,可容纳约60人度夏、20人越冬。两站主要进行电离层、气象、地磁、高层大气物理、环境等学科的常年观测,同时开展地质、冰川、地貌、生物、人体医学等学科的考察和研究。


南极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叫什么站

1、南极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叫南极长城站。中国南极长城站建于1985年2月20日,以世界著名的中国长城命名,站址设在乔治岛南端的菲尔德斯半岛东岸,为常年越冬站,中国成为第十八个在南极洲建立科学考察站的国家。
2、长城站位于西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南端,其地理坐标为南纬62度12分59秒、西经58度57分52秒;距离北京距离17501.949千米,与北京的方位每为170度38分27秒。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是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站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全岛面积为1160平方千米,就分布有9个国家的9个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站区南北长2千米,东西宽1.26千米,占地面积2.52平方千米,平均海拔高度10米。


罗斯海新站建成时间

罗斯海新站是南极洲上科学考察站之一,位於南极洲内陆冰盖上,是一座由中国建造的永久性考察站。新站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南极科考迈出了更进一步的步伐。罗斯海新站建成于2019年12月16日。罗斯海新站的建成有助于加深人类对南极地区的认知和气候变化的研究。罗斯海新站的建设过程中,科学家们遭遇了陆地和气象条件极为恶劣的考验。设备和材料往往需要经过漫长而困难的物流运输。然而,经过团队的不懈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罗斯海新站的建成在克服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之后,终于圆满完成。与此同时,罗斯海新站的建成也极大地推动了南极洲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监测和了解。罗斯海新站的科学探测研究方向主要为南极海冰、大气环境、地质学和生物多样性等领域,这些研究对于推进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以及了解地球本身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可以看出,罗斯海新站的建成对于中国和全球的南极科学考察有着无法估算的重要意义。这些科研成果和信息不仅可以推动中国南极事业的发展,也可以对全球的南极科学研究做出重要的贡献。可以预见,在未来罗斯海新站一定会继续为人类探索南极洲这片神秘的土地做出极其重要的贡献,同时为环保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有哪些?

中国南极科考站现在有五个,包括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南极昆仑站和中国南极泰山站,以及在恩克斯堡岛在建的第五个科考站中国南极罗斯海新站。1、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国南极长城站,简称长城站,是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洲西南,乔治王岛南部。站区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26公里,占地面积2.5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10米。该地距离北京17,501.949公里。1984年12月31日上午举行奠基典礼,1985年2月14日22时(北京时间2月15日上午10时)建设全部完成。1985年2月20日上午举行落成典礼,正式开站。该站自建站以来经过四次扩建,现有各种建筑25座,建筑面积总计约4200平方米。其中包括主体建筑7座(办公栋、宿舍栋、医务文体栋、气象栋、通讯栋、科研栋)以及其他一些若干科学用房和后勤用房。夏季可容纳60人,冬季可供20人左右越冬考察。2、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南极中山站是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之一,于1989年2月26日建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站。该站地处南极大陆东部的拉斯曼丘陵上,所在位置距离北京约12553公里,平均海拔高度达11米。3、中国南极昆仑站。中国南极昆仑站,简称昆仑站,是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在南极建立的第三个科学考察站,名称公布于2008年10月18日,位于南极大陆内部冰穹A最高点西南方向约7.3公里处,海拔4087米,是中国第一座、世界第六座南极内陆科考站,也是人类在南极地区建立的海拔最高的科考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落成,当时建成的昆仑站主体建筑为钢结构,工程的建筑面积为236平方米,包括生活区和科研区,可供15至20人进行夏季科考。第25次南极考察队领队、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介绍目前具体开展的是冰山学、大气科学、天文学和空间物理学的工作。因为“目前的建设是按照度夏科考站来设计的,没有计划越冬,也不具备条件进行越冬”4、中国南极泰山站。中国南极泰山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于2013年12月26日开始建造,2014年2月8日上午11时正式竣工并开站运行。泰山站为一座南极内陆考察的度夏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距离中山站520公里,海拔高度约2,621米。站房主建筑面积410平方米,辅助建筑面积590平方米,可容纳20人进行冰川学、极区空间物理学等相关的科学考察及生活。2014年2月8日,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建成后的泰山站作为昆仑站的中继站,为其提供后勤保障支撑;同时也作为格罗夫山地区的科学考察基地使用。5、罗斯海新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在岛上举行了罗斯海新站选址奠基仪式。罗斯海新站面向太平洋扇区,位于南极三大湾系之一的罗斯海区域沿岸,是南极地区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典型自然地理单元集中相互作用的区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目前,已有美、新、意、俄等6个国家在此区域建设了7个考察站,国际上在罗斯海区域选划设立了南极最大的海洋保护区。扩展资料:南极,一个亘古荒凉的生命禁区,千万年来除了地衣和苔藓,没有任何植物能够突破冰川的封锁。1901年,在罗伯特·斯科特的南极远征队中,植物学家便试图在装有泥土的盒子里培育芹菜和芥末。从此以后,远渡重洋而来的科考队员们,从未放弃这冰天雪地里的渴望,是肉体凡躯对蔬菜的需求,更是荒野心灵对绿植的眷念。新鲜蔬菜的供应一直是困扰中国南极科考的难题。雪龙船每年只能补给一次,成本高昂,且无法长时间储存。进入极夜,科考队员只能依靠大白菜等几种有限的蔬菜越冬。蔬菜在南极的极端环境下很容易脱水或者腐烂,脱水后的蔬菜看起来像晒干的咸菜,很多队员吃不下,只能包成饺子。同时科考队员还需要大量补充维生素,但是这也无法完全替代蔬菜水果。苍翠欲滴的生菜、清香可口的黄瓜、珠圆玉润的西红柿,曾是南极科考队员心中的“奢侈品”。2005年11月,澳大利亚戴维斯站曾给中山站科考队员们送了一批礼物。一个西瓜、三颗圆白菜、三颗芹菜、三颗生菜、一箱西红柿、一箱洋葱、一箱橙子,还有一些柠檬和土豆,着实叫队员们兴奋了一把——这是他们半年来第一次看到新鲜的蔬菜。当天晚上,每位队员分得了一小块西瓜和一个西红柿。中铁建工队员尚辽湘不舍得吃,把西红柿放在宿舍桌子上,每天没事的时候,就盯着西红柿看。“总觉得看着的感觉可能比吃了更好”。三天后,当尚辽湘拿起西红柿,决定把它放进嘴里的时候,发现西红柿已经烂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从第31次南极科考开始,启动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南极极端环境温室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初期实验获得成功后,从2017年开始,由中铁建工集团南极项目部城建中山站蔬菜温室。蔬菜温室采用能抵御14级强风的现代化透光型建筑结构,造型如冰块般晶莹剔透,既保证了温室所需的光照通透性,又符合极地建筑的视觉特征。队员们还要给温室安装上空气能热泵系统、通风系统、加湿除湿系统、循环通风系统、人工补光系统、全黑帘幕系统、灌溉施肥系统、无土栽培系统、电气控制、温室环境自动监测与控制系统等,基本满足蔬菜生长对环境的要求。在第34次南极科考中,中铁建工集团除了派出主力军建设罗斯海新站临时设施外,还另外派出张建和周建良作为先行军完成了蔬菜温室主体钢结构安装任务。在第35次南极科考中,中铁建工集团南极项目部将完成钢结构次梁安装、涂料施工、温室保温地面施工、玻璃幕墙安装及室内设备安装任务,实现蔬菜温室全面竣工的目标。蔬菜温室建成后,每月可生产60千克的新鲜蔬菜瓜果,初步解决中山站队员吃菜难的问题。此外,中山站蔬菜温室还将有力推动研究低能耗加热、降温、补光、遮光、除湿、加湿、温室环境智能控制和远程监控、高效蔬菜无土栽培、超高产栽培等技术研究,让中国设施农业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南极科考站

我们为何在南极会开设不止一个“科考站”,有何意义?

建立南极科考站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我国的科学家更好的勘测南极的一些基本情况,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很多的车辆都抵达不了,这个时候科考站就是那些伟大科学家们的栖身之地,不仅仅是为他们提供科学研究的基本环境,更是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其实这个问题想问的应该是为什么要在南极进行科考任务,首先进行南极科考任务并不是我们国家的“专利”,在全球很多的国家都在南极建立有相应的科考站,我们国家只是众多国家中的一个。从某种角度上面来看与其说是一次大的科研项目不如说是一次“全球大竞赛”,这是一次展现国家综合实力的机会,在这一次科研之中是各个国家顶级科技之间的角逐和竞争,所以参加南极科考是十分有必要的。其次就是南极科考有很高的科学意义,南极作为地球的一个“极端”地区,可以说是全球变化的一个枢纽和调节器,更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源所在,而且南极也算得上是地球上面唯一一个没有被人类开发,没有被人类污染的净土了。在南极有着很多从来没有被人探索解决的现象,如果想要进一步的了解全球的气候问题,对南极的科考是一条必经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讲南极也是连接全球所有国家的一个关键性“纽扣”。除此之外对于南极进行科考也会带来很高的经济收益,在南极地区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就比如说南极有着全球最大的煤矿资源和“铁”资源,再加上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更是使得南极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虽然对于南极资源的所有权一直存在很多的争端,但是越是有发达的科技就越有说话的权利,所以南极科考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

中国南极恩克斯堡岛新科考站开始建设了吗?

1月27日,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在南极恩克斯堡岛上建设新科考站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面展开,目前岛上住宿舱已经通电,海水淡化设备也已能基本满足生活用水需要。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副领队、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夏立民介绍,科考队在前些天将总重180吨的工程装备和建设物资全部运上恩克斯堡岛后,随即展开了修路、平整场地、吊运住宿舱、搭建临时供电线路等工作。科考队领队助理张体军说:“我们利用好天气,在岛上平均每天作业十四五个小时,‘人换机不停’,工程机械24小时连续作业。”科考队员在岛上已完成临时设施场地地基开挖、临时建筑基础水泥墩定位及安装等关键工作,基础钢梁预拼装完成40%,半高箱组合式简易码头也已成功修建。接下来,科考队员会继续相关基建工作,同时还将继续开展恩克斯堡岛新站的站址地形图测绘、鸟类调查、近岸海洋测绘、地质调查、南极鱼类进化研究等科考工作。恩克斯堡岛也称“难言岛”,位于南极罗斯海海域。按计划,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要在恩克斯堡岛为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建设做前期准备工作。此前,中国已在南极建设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4个南极考察站。

中国有几座南极站?

2016年我国南极考察队新站选址工作队8人于2月6日正式登上罗斯岛,随后前往难言岛、伍德湾等地进行多日地形、地质考察和海岸、历史遗迹考察,选址工作队测得GPS点63个,完成多个平地、湖泊的测绘工作,采集若干地质样品,拍摄了大量海岸和历史遗迹的第一手图片,并成功安装了一台新的自动气象站。据介绍,罗斯海是人类航海所能达到的地球最南的海域 ,不仅是历史上进入南极大陆腹地最便捷的地方,而且因为该区域存在横贯南极山脉、南极最大的罗斯冰架及地球上第二大活火山等因素,成为各国竞相建站的战略之地。与此同时,罗斯海地区还是南极环境保护区体系最完备的地区,目前罗斯海区域已建有美国麦克默多站、新西兰斯科特站、意大利马里奥祖切利站、德国冈瓦纳站和韩国张保皋站等。截止2017年,我国共有四个南极站,他们分别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第五个南极站正在选址,可能建于罗斯海。

我国南极北极共有几个考察站

6个。南极5个,北极1个。中国北极黄河站,位于北纬78°55′、东经11°56′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中国依据《斯瓦尔巴条约》1925年缔约国地位而建立的首个北极科考站,成立于2004年7月28日。中国南极科考站包括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南极昆仑站和中国南极泰山站。以及在恩克斯堡岛在建的第五个科考站中国南极罗斯海新站。北极站的站房:中国北极站所“驻扎”的站房,是一座斜坡顶的二层独栋小楼,与其它7个国家科考站的距离都不远。这座小楼建于上世纪40年代,是混凝土结构,非常坚固,它原为挪威王湾公司的宿舍楼,中国方面向王湾公司租用了这座楼房,并签订改造合同。2003年9月改造工程完成后至正式落成,这个科考站一直处于试运行状态。 中国北极站的二层小楼,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实验室、办公室、阅览休息室、宿舍、储藏室一应俱全。在小楼的顶部有五个小“阁楼”,那是北极科学考察中重要的设施——光学观测平台。最值得称道的是,北极黄河站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北极黄河站、百度百科-中国南极科考站

我国为何要建第五个南极考察站?

“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将在恩科斯堡岛南区启动第5个南极考察站的建设,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之后我国建设的第5个南极考察站,也是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3个常年考察站。”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首席科学家、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说,新站建设着眼于加强南极环境监测与保护,建设极地考察业务化体系,提升国际极地治理能力,是我国极地考察的重大战略性举措,也是“雪龙探极”重大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南极已有4个考察站的背景下,建设新的考察站,意在进一步完善我国南极考察站网,拓展我国南极考察活动范围,填补我国南极重点区域空白,提升我国在国际南极事务中的作用。据了解,新建考察站的功能,将具备在本区域开展地质、气象、陨石、海洋、生物、大气、冰川、地震、地磁、遥感、空间物理等科学调查的保障条件;具备考察项目运行、指挥、紧急救援等功能,满足度夏、越冬的管理、科考、后勤支撑人员的长期生活工作医疗的需求,具备数据传送,远程实时监控和卫星通讯等功能。同时,具备供电、供水、供暖、交通功能,保障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作业的功能,以及配有人员应急避难设施。就这么历害。

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建成对南极科考意义何在?

专家介绍,就我国已有的南极考察站而言,在西南极,长城站区域生态系统活跃,更适合开展亚南极生态监测和研究;在东南极,中山站区域是观测研究南极冰盖演化过程、南极冰架海洋相互作用的理想之地,也是开展高空物理、地质学、地球物理等学科工作的优良位置;地处南极冰盖地区的两个度夏科学考察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则汇聚了冰芯科学、大气科学和天文科学等学科的前沿领域。“罗斯海区域的新站建成,将填补我国南极地区的考察空白,将支撑我国在罗斯海以及南太平洋的海洋环境调查和保护工作。”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首席科学家、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说。杨惠根表示,作为一个常年科考站,新建考察站与我国南极已有的两个常年科考站——长城站、中山站一起,将覆盖南大西洋、南印度洋以及南太平洋等南大洋各个扇区,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南极科学考察,为人类认知、保护和利用南极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南极科考站有哪几个?

中国南极科考站有:1、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中国为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而在南极洲设立的常年性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西部的菲尔德斯半岛上。2、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南极中山站简称中山站,是中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之一,建立于1989年2月26日,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3、中国南极昆仑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是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位置确定为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公里。这也是中国继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以来,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4、中国南极泰山站:“泰山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其名称寓意坚实、稳固、庄严、国泰民安等,代表了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含义。5、中国南极罗斯海新站:罗斯海新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位于南极三大湾系之一的罗斯海区域沿岸,面向太平洋扇区,是南极地区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典型自然地理单元集中相互作用的区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中国南极科考站有哪几个?

中国已在南极建立四个科考站,分别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中国南极罗斯海新站。中国中山站,1989年建站,老队员经历过睡集装箱,住简易房,经过20多年改造,中山站已有各种建筑15座,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室内全年26℃,还有独家冰景房。来源人类在发现南极洲之前,已经相信南方有一块大陆,因此很多人开始前去寻找。一直到1819年,俄国人林斯高晋发现了南极洲的一些小岛,不过并没有进入南极大陆。1823年,英国人威德尔到达了南极大陆,人类正式踏足这里。从此之后,人类不断前去南极进行探险。由于这是一块无人居住的大陆,所以很多前去南极洲的国家都宣布在这里拥有主权。到二战之前,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十个国家都宣布在南极洲拥有主权,彻底瓜分了南极洲。虽然这些国家没有人类在这里定居,但依然说这里有自己的领土。

中国有几个南极考察站?

5个南极科考站顺序为: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南极昆仑站、中国南极泰山站、中国南极罗斯海新站。1、1985年,中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建成,南纬62度12分59秒,从纬度位置看,在南极圈之外。2、1989年,中国第二个南极科考站中山站建成,纬度是南纬69度22分25秒,这次进入了南极圈,也登上了南极大陆,比长城站进了一步。3、2009年,中国第三个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建成,更进一步到南纬80度25分02秒,位于距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海拔4093米)的西南方向约7.3公里处,是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4、2014年,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建成,纬度是南纬73度51分。泰山站海拔2621米,在科考站中也算比较高的,以泰山命名,也比较贴切。5、罗斯海新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位于南极三大湾系之一的罗斯海区域沿岸,面向太平洋扇区。2018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中山站:中国南极中山站建成于1989年2月26日,位于东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的维斯托登半岛上,其地理坐标为南纬69度22分24秒、东经76度22分40秒,平均海拔11米,距离北京12553.160千米,与北京的方位角为32度30分50秒。夏季最高气温9.6℃、冬季平均气温-23℃、最低气温-46℃,全年大风天数188天,晴天约220天,紫外线辐射强度大。目前有各种建筑15座,建筑面积7436平方米,建有雪冰实验室和极区空间实验室,每年可接纳40人越冬,80人度夏。主要开展极区高空大气物理、冰雪和大气、海洋、地质、地球化学(陨石)、地理、环境监测等科研观测和研究。

我国第5个考察站选择哪里?

“从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开始实施罗斯海区域的现场选址工作,一直到第33次科考,对从罗斯海的入口一直到罗斯海的最南端,我们进行了大面积、长时间系统化、科学化的选址工作,最终确定了在罗斯海区域的恩科斯堡岛南区作为第5个考察站站址。”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助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考察运行部主任张体军说,国家海洋部门多次组织新站选址的前期论证,从战略、科研、后勤保障等三个层面进行了新站选址工作。——就地理环境而言,恩科斯堡岛地势西高东低,西侧有一个南北走向的山梁,东侧为平地和丘陵地,有3个常年积水的淡水湖泊。建站区北侧的海岸上,有一个带状约1公里长的阿德雷企鹅聚居地。新考察站位于罗斯海区域沿岸,邻近南极最大的罗斯冰架,面向太平洋扇区,是南极地区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等典型自然地理单元集中相互作用的区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就科考价值而言,这里是南大洋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仍然保持着自然演替状态,是研究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影响与反馈的理想场所。此外,这个区域的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与渔业资源潜力密切相关。

第五座南极考察站被设立为常年考察站了吗?

据报道,目前中国在南极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4座,它们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第五科考站经过数年数次实地考察,综合各方面信息,最终位于罗斯海特拉诺湾的恩克斯堡岛,按照设计,第五座南极考察站为常年考察站。报道称,按照设计,第五座南极考察站为常年考察站,建成后可满足80人度夏、30人越冬,规模将达5500平方米,辐射科考范围300—500公里。建站工作主要内容包括站区建筑布局、设施布置、工程运输装备和航空保障系统完善、科考观测设备设立等。早在第29次南极科考期间,考察队就登上恩克斯堡岛,对目标区域进行了初步考察,在接下来的几次科考中,队员对该地地质、气候、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为新站规划工作提供必要基础。未来科考队将开展水质要素和环境污染物要素的监测、鸟类监测、企鹅分布格局和历史变迁调查,开展拟建站区的实地踏勘、工程地质勘测和地形图测绘、附近海域的水下地形测绘、拟建码头区域的资料勘测收集等工作,为新建站址周边环境保护提供基础资料。最终通过现场工作,了解掌握施工难点,将为今后建设作业积累经验。张体军展望,新站建设如果进展顺利,最快2022年就可以建成。

上一篇:教育部通知延期开学

下一篇:最好电动车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