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和他嫂子

时间:2024-05-26 04:38:38编辑:奇事君

司马昭和夏侯徽是真爱吗?

《军师同盟》中并没有播出司马昭睡了夏侯徽的剧情。司马昭是司马懿的二儿子,聪明绝顶,善于精算。其兄司马师与司马昭为一母所生,比司马昭年长三岁。夏侯徽是大将军夏侯尚的女儿,其母为曹真的妹妹德阳公主。《军师同盟》中,曹丕为了平衡司马懿与宗亲之间的势力,指婚司马师与夏侯徽,由此司马家与夏侯家扯上了亲家这层关系。 但在剧中颇为耐人寻味的一幕是,司马师与夏侯徽大婚时,司马昭却在一旁观看,并且在拜堂礼仪之后闯入婚房,单独见了夏侯徽。按理说,哥哥嫂嫂结婚,作为弟弟不应该单独进入婚房。这种剧情,不知道是编剧有意为之,还是根据野史增添进去的。 紧接着,后面的剧情中偶尔会提及两人的暧昧关系。比如司马昭随军司马懿出征,回来时却问夏侯徽是否思念自己。这让人更加匪夷所思,弟弟问嫂子想不想自己,夏侯徽答道肯定思念大家,并未直接回应。这一幕,颇具戏剧性。 剧情发展到这里,相信很多观众都会认为司马昭对夏侯徽充满爱慕之情,但介于伦理关系不敢过去表露。然而在《军师同盟》中,司马懿私下会见甄夫人时,无意被夏侯徽听到内幕消息,此时司马昭也在背后看到了这一幕,便前来警告夏侯徽,不可泄露出去。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司马昭对嫂子夏侯徽有爱慕之情,但在家族利益面前,仍然以大局为重,不管是谁都不能做有损司马家的事情。这或许正是司马昭的真实性格所在。

司马昭喜欢他嫂子吗?

不清楚。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累官洛阳典农中郎将,封新城乡侯。正元二年(255年),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263年),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灭亡蜀汉,受封晋公。次年,进爵晋王。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病逝,年五十四,葬于崇阳陵。数月后,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司马昭和他嫂嫂什么关系 虎啸龙吟司马昭喜欢夏侯徽吗

  《虎啸龙吟》中夏侯徽和司马师还有司马昭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司马师听从祖父的安排娶了夏侯徽,可司马昭看夏侯徽的眼神却很暧昧,到底司马昭和他嫂嫂什么关系?难道司马师要戴绿帽了吗?

  《虎啸龙吟》剧照

  从小司马师和司马昭就黏在一起,两人的想法也不尽相同,司马懿把这两个儿子的心思摸得透透的,知道司马昭有很大的野心,但司马师也不是个简单的孩子。在《军师联盟》中司马师迎娶夏侯徽,夏侯徽的身份是曹真的外甥女,也算是曹氏一族的人。

  司马师之所以娶夏侯徽是因为要保护性命,只要司马师成为夏侯尚的女婿,那曹氏的人就不敢动他了,也是为了司马家以后留下一点血脉。在司马师大婚之日,曹真等人强灌司马防酒,最后司马防饮酒过多而死,所以司马师对夏侯徽更有什么感情。

  《虎啸龙吟》剧照

  夏侯徽在婚房坐着的时候司马昭出现了,当时司马昭看到夏侯徽后脸上都是羞涩,而夏侯徽也掩面而笑,很显然司马昭对夏侯徽心动了,可夏侯徽是司马师的妻子,所以只能把爱埋在心里。

  《虎啸龙吟》剧照

  甄宓去司马家找司马懿,希望司马懿能把曹叡扶上王位,当初司马懿能帮助曹丕继承大统,那一定会好好扶持曹叡,司马懿本来就看好曹叡,于是跟甄宓歃血为盟。不料这件事被夏侯徽看见,司马昭让夏侯徽保守秘密,不然的话他会杀人灭口,可见司马昭是不会为儿女私情所左右,他的心里只有天下。

  《虎啸龙吟》剧照

  在《虎啸龙吟》中司马昭和夏侯徽之间还会有交集,可夏侯徽最后还是死了,她的死让人断定是司马师杀的,可也有猜测是司马昭动的手,不管怎样司马师和司马昭都是心狠之人,连身边最爱的亲人也杀,司马懿不反不行了。


司马昭为什么说是司马懿的意思 夏侯徽之死究竟怨谁

  电视剧《虎啸龙吟》正在热播,司马师阻止了司马懿杀司马昭,可司马昭告诉了司马师一句话,让司马师震惊不已,司马昭为什么说杀夏侯徽是司马懿的意思呢?司马懿真的是害死夏侯徽的真凶吗?司马懿到生命最后却被儿子给摆了一道,觉得他真的很可怜。   《虎啸龙吟》剧照    司马昭把夏侯徽之死嫁祸亲爹   司马昭向司马懿亲口承认是他杀的夏侯徽,而他的理由就那么一个,就是为了保护司马家上下安全,夏侯徽作为曹氏宗亲很可能会背叛司马家,所以以防万一才解决掉她。司马师在门外听的很真切,他质问司马昭对夏侯徽怎么能下得去手,司马昭附在司马师的耳边说:“你怎么知道这一切不是爹让我干的”,从这句话表面意思来看是司马懿让司马昭杀的夏侯徽。   《虎啸龙吟》司马昭   说完这句话后司马昭便笑着离开了,司马师提剑逼进司马懿,眼中流出了血泪,他没有问司马懿夏侯徽的死是不是他的主意,显然父子三人已经形同陌路,司马师已无力去争论什么,只嘱咐司马懿好好吃饭。   《虎啸龙吟》司马昭    司马昭为什么陷害司马懿   司马昭杀死夏侯徽根本不是司马懿的意思,当时司马昭是因求爱无果才因爱生恨杀死夏侯徽,如果是司马懿提前安排的,那就不会着急找夏侯徽,而且他也没有机会跟司马昭传递心意。司马昭这么说的目的是利用司马师杀掉司马懿,但司马师不会杀他自然不会杀司马懿,但这一举动至少能让司马师对司马懿心存怨恨,等司马懿死后司马师不会追随父亲的脚步,保护曹魏江山。   司马师   司马昭的心机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他手段毒辣,只要挡他路者都不会好过,连司马懿和司马师都在他的算计之中,把他鹰视狼顾之相展现的淋漓尽致,就是一头喂不饱的恶狼。

夏侯徽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的司马昭喜欢夏侯徽吗

夏侯徽被司马师毒杀,夏侯徽(211年-234年),字媛容,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司马师第一任妻子。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女,母德阳乡主为大司马曹真之妹。 夏侯徽与司马师之间,生有五个女儿。夏侯徽很有见识器度,每当司马师有什么想法时,都由她从旁策划协助。当时司马师之父司马懿位居上将重位,而他的儿子们都有雄才大略。夏侯徽深知司马师绝非曹魏忠臣,而司马师对出身曹魏家族的夏侯徽也非常顾忌。青龙二年(234年),正逢“大疫”、“大病”之年 ,夏侯徽被司马师毒杀,时年二十四岁,死后葬于峻平陵。西晋建国后,追谥夏侯徽为景怀皇后。扩展资料:司马师(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的奠基人之一,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长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同母兄,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司马师沉着坚强,雄才大略,早年与夏侯玄、何晏齐名 [1] 。高平陵之变后,以功封长平乡侯,旋加卫将军。司马懿死后,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独揽朝廷大权,次年升为大将军。掌权后,他制定选拔官吏的法规,命百官推荐贤才,整顿纲纪,使其各有职掌,朝野肃然。司马师也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曾用计于新城之战击溃吴国诸葛恪的大军。嘉平六年(254年),魏帝曹芳与中书令李丰等人密谋除司马师,事情泄露,司马师杀死参与者,迫郭太后废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次年,亲自率兵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回师途中病死,年四十八,谥号“忠武”。后被追尊为晋景王。西晋建立后,被追尊为景皇帝,庙号世宗。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夏侯徽

司马昭杀夏侯徽是司马懿授意的吗 历史上夏侯徽怎么死的

  《虎啸龙吟》中司马昭亲手杀死夏侯徽,这和历史上夏侯徽的死因不一样,可能编剧觉得历史比较残忍吧,不过还是很好奇司马昭杀夏侯徽是不是司马懿嘱咐的?毕竟夏侯徽已经知道了死士的秘密。夏侯徽本想与司马师一起回温县,但司马师身为司马懿的儿子,不能说走就走,何况这关系到司马家的生死。

  《虎啸龙吟》剧照

  司马师和夏侯玄是兄弟也是朋友,夏侯徽不想看到有一天他们两人成为敌人,所以才想说服司马师退出朝堂之争,而她也劝说夏侯徽不要插手曹爽和司马家的事情。夏侯徽算是曹氏宗亲,母亲是曹真的妹妹,父亲则是夏侯尚,司马懿跟曹真等人本来就不和,夏侯徽夹在中间很为难。

  《虎啸龙吟》剧照

  夏侯徽不小心发现南山地形图,于是她偷偷去了南山,眼前的一幕让她既惊又怕,原来司马家已经豢养了那么多的死士,夏侯徽不想让人发现准备离开,还没等上马就被司马伦打晕。司马伦将夏侯徽藏起来,然后回家把司马昭给带到南山见到夏侯徽。

  《虎啸龙吟》剧照

  夏侯徽让司马昭把她解开,她表示不会将这件事告诉任何人,因为她的丈夫和孩子都姓司马,所以她不会加害司马家,司马昭还是不放心,他让夏侯徽跟他私奔,这样既能保证司马家的安全,又不会伤到夏侯徽,可夏侯徽就是不从,司马昭一气之下把嫂嫂掐死了。

  《虎啸龙吟》剧照

  司马昭杀死夏侯徽应该不是司马懿授意的,司马懿只是嘱咐司马师注意夏侯徽,他并不知道夏侯徽去了南山见到死士,所以不可能给司马昭下这样的指示。历史上夏侯徽是被司马师毒死的,编剧可能觉得这有悖于伦理,夏侯徽怎么说也是司马师的妻子,为他生了五个孩子,不能说杀就杀了,所以才在剧中将夏侯徽的死因改编为司马昭动的手。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原因是什么?

“司马昭之心”是三国时期出现的一句话,这句话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野心非常明显,是一句带有讽刺意味的话。而这句话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三国时期的司马昭,他总是做一些不尊重皇帝、抢夺皇帝权力的事情,可以说他是一个将“谋权篡位”写在脸上的人,所以当时的皇帝曹髦才会用路人皆知来评价司马昭的野心。首先,我们都知道当初司马懿在曹爽手中抢夺兵权的事情,自从曹爽失去了兵权以后,曹魏江山便彻底被司马懿掌控了,司马懿不仅仅控制了朝廷,而且拥有强大的兵权,司马家的地位也基本上稳定了,但是司马懿始终没有称帝。后来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继承了父亲的权力,他甚至直接废掉了皇帝曹芳,然后拥立了曹髦为新皇帝,但是曹髦手中其实一点权力也没有,满朝文武都听司马师的话,司马师还手握兵权,曹髦实在是没有任何办法。其次,由于司马师英年早逝,所以权力又交到了他的弟弟司马昭的手中。而司马昭和司马师、司马懿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司马懿和司马师虽然让皇帝当傀儡,但是至少是尊重皇帝的,平时也比较遵守规矩,但是司马昭可不一样,他要求自己的所有配置都跟皇帝一样,而且根本不把曹髦这个皇帝放在眼里,有时候甚至出言侮辱曹髦,令曹髦忍无可忍,所以曹髦才说了那句经典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最后,曹髦知道司马昭肯定是要当皇帝,但是曹髦实在是忍受不了,所以便找来大臣商议,说自己要行刺司马昭,大臣阻止未果,还有大臣悄悄告诉了司马昭,所以曹髦在刺杀的过程中,直接被司马昭一刀斩杀了。

司马懿的九个儿子,谁死得最惨?

司马懿最厉害的儿子是司马师。司马师自小就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很有文采,少时就成为远近闻名的人物。何宴就曾称赞司马师很有才能,日后必定成就大事。魏明帝时司马师担任散骑常侍、中护军,负责选拔官吏。司马师为人公正,提拔官吏都符合他们的功绩。嘉平六年,魏帝曹芳不满司马师专权,便商议除掉司马师,让太常夏侯玄辅政。结果机事不密为司马师得知,他便有了废帝之意。司马师先派人召李丰前来询问,然后训斥他祸乱朝政槐含昌。李丰知道密谋已经泄露,于是大声痛骂司马师专权。司马师大怒,派人打死李丰,将李丰、夏侯玄等人灭族。然后司马师强迫曹芳废掉皇后张氏,接着又逼迫太后下诏废掉皇帝曹芳。司马懿简介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汉室被曹氏所控制,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老瞎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铅扒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于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遭到曹爽排挤,升官为无实权的太傅。 司马懿最厉害的儿子是司马师。司马师自小就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很有文采,少时就成为远近闻名的人物。何宴就曾称赞司马师很有才能,日后必定成就大事。魏明帝时司马师担任散骑常侍、中护军,负责选拔官吏。司马师为人公正,提拔官吏都符合他们的功绩。嘉平六年,魏帝曹芳不满司马师专权,便商议除掉司马师,让太常夏侯玄辅政。结果机事不密为司马师得知,他便有了废帝之意。司马师先派人召李丰前来询问,然后训斥他祸乱朝政槐含昌。李丰知道密谋已经泄露,于是大声痛骂司马师专权。司马师大怒,派人打死李丰,将李丰、夏侯玄等人灭族。然后司马师强迫曹芳废掉皇后张氏,接着又逼迫太后下诏废掉皇帝曹芳。司马懿简介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汉室被曹氏所控制,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老瞎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铅扒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于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遭到曹爽排挤,升官为无实权的太傅。 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请您采纳哦!

司马懿之子子司马昭的简介

  司马昭,字子上,是司马懿的次子,是西晋建立的奠基者之一。下面是我为你 收集 整理的司马昭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司马昭简介
  司马昭早年跟随司马懿抗击蜀国,立了不功,受封新城乡侯,曾因为免除部分重税而受到百姓的欢迎。曹爽出兵蜀汉,司马昭以征蜀将军的身份随军出征,帮助魏军取得险道顺利通过,此后担任议郎。

  公元249年,司马懿除掉曹爽,朝政完全被司马家族掌握。蜀汉姜维在陇右附近挑起战争,司马昭被任命为安西将军调遣军队,击退姜维,句安率军投降。两年后,司马昭讨伐王凌,此后又跟随其兄讨伐东吴,结果兵败被削爵。姜维再次进犯陇右,司马昭看出了他的计谋,趁着羌胡叛乱破了敌军,恢复了之前的侯爵。

  司马师去世,把司马家族的大权交给了司马昭,司马昭的权势进入了鼎盛时期。公元257年,爆发诸葛诞起兵叛乱,求得了东吴的支援,司马昭说服皇帝亲征,集合四方的军队出动平叛。魏军受挫,司马昭斩杀了临阵退逃将士,派兵包围了诸葛诞,用计放松了敌军的警惕大肆宣传东吴援军到来,劝降了全静兄弟,加上敌军内部矛盾,取得了寿春之战的胜利。司马昭又于公元263年灭掉了蜀汉。
  司马昭是谁的儿子
  司马昭是 三国 时期的魏国人,司马懿是他的父亲,也是魏国的大将。曾在魏明帝曹睿死时,托付曹爽与司马懿辅佐齐王曹芳治理 天下 。但是,曹爽与司马懿互相排挤,还经过激烈的权力争斗。

  最后,司马懿尽诛曹爽一党,使得魏国军政大权自此落入司马氏手中。之后,司马懿死后,大儿子司马师不久废除了已经成年但迟迟未能亲政的曹芳,另立十三岁的曹髦为帝,权势比司马懿更大,但没有过多久,就病死了。司马师在病重的时候,便把一切权力交给了弟弟司马昭。

  关于他的父亲司马懿,曾是是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出身于士族家庭,是史上著名的 政治 家、 军事 家。对于他的父亲生平,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 成功 对抗诸葛亮的北伐,后封为舞阳侯。当时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他父亲小的时候就希望在乱世中想做成就一番作为,这也算是证实了一句古话“自古英雄出少年”。在他生前,担任过曹魏的大都督,以及大将军,太尉,太傅等职位。他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重臣,在后期时间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他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对屯田、修水利等农民百姓、经济有着重要贡献。在他年仅73岁时去世,由他的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并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 故事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 成语 故事,知道很多人就在小时候的课本里学过了,这句话出自于三国时期,比喻了那些人所共知的阴谋和野心。而这句话也被记录在了晋--陈寿《三国志》一书中。

  三国后期阶段,魏国的大权基本上被司马氏所掌控。魏少帝刚刚即位时就有司马懿和曹爽一起来辅助朝政。后来司马懿看曹爽很是不舒服,于是暗中将他杀害,自己掌握了大权。没过多久,司马懿死后,就由他的儿子司马师继承了将军的职位。于是朝中大权再一次掌握到了司马师和他的弟弟司马昭的手中,即便后来更换了皇帝,司马师死后,但基本上的所有大权仍然掌握在司马氏的手中。

  司马昭生性阴险和狡诈,有极度高的权力欲望,虽曹髦是皇帝,但是没什么势力,很是忌惮司马昭,一早就知道他有篡夺帝位的野心。直到有一天皇帝受不了了,打算召集几位大臣一起来商量对策。对大臣说道:“司马昭的野心,就连过路的人都知道他的野心。我不能够坐以待毙,一定要趁他动手前动手。”

  而大臣们认为司马昭势力过大,我们与他抵抗无疑是以卵击石,于是劝说皇帝继续忍耐。可是曹髦那里受得了,说:“就是死了也要拼一下。”于是带着几百号的人向司马昭的府邸走去,在路上碰到了司马昭的亲信贾充,双方没说几句就打了起来。贾充 命令 手下杀死了曹髦,便向司马昭禀告去了。在 历史 的最后,司马昭死后,他的长子当上了皇帝,建立了晋朝。


猜你感 兴趣 :

1.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来历

2. 晋武帝司马炎的简介资料


孙策死后 孙权是如何对待他嫂子大乔的?

“小霸王”孙策年少有为,正准备一展拳脚逐鹿天下之时,却遭到许贡门人的刺杀,最后不治身亡。幸好其弟孙权也是少年英雄,以弱冠之龄肩负守护江东六郡的责任,最后还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后来更是建立吴国成就一番霸业。大家都知道,孙策的老婆是三国有名的美女大乔,令人有点好奇的是,孙策死后,孙权是如何处理他的嫂嫂大乔的呢?

对于三国历史熟悉的,肯定也对孙权有着很深的印象了。在三国鼎立的时候,孙权也独占这一方天地。在继承了哥哥孙策的,打下江山的之后。他的压力也是很大的,他需要替哥哥守护着这一片江山,还想着给他开疆扩土,壮大自己的事业。在事后的一系列战争中,我们都可以看出来,孙权还是一个很有实力的人,有勇有谋。

曹操也曾经夸奖过他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不是也曾在后世写文章,称赞过他说,亲射虎,看孙郎。虽然孙权的一系列政治上的工具都是很优秀的,但是,世人却对他对待哥哥孙策的妻儿有所争议。历史记载,孙权当上了东吴的主公之后。当时为了安全起见,把孙策的妻子和儿女都安排在了一个隐蔽的地方。这一做法虽然保全了这一家人的太平生活,科学也间接的掠夺了他们在参与政事的能力。所以众人才想,这一举动难保不会有他的私心在里面,是不希望哥哥的子嗣再来争夺自己的地位吗?

不仅如此,孙权还求求嫂子大乔,为自己的哥哥守寡,终生不得再嫁。单论这一点来说,也未免太过于残忍了,要知道孙策离世的时候,大乔才20多岁,一个女人最好的年纪。就背着孙权,是我在这宫中,丧失了再发展的可能。不过大乔也是一个痴情的人。从此一辈子都是默默的抚养着,亡夫的,几位儿女,都没有再谈论过再嫁的事情。

就是因为孙权将他们隔离,虽然说带给了他们一世的安稳,可是太过安逸的生活,也将哥哥的子嗣们带入了一条不归路。他们从小就会接触到哲学,也没有人去好好的培养他们,虽然母亲尚在,但是作为女流之辈,眼界也并没有那么宽。最后身侧的一种姿势们都成了纨绔子弟,整天醉生梦死,一点也不知为国效力。不过就算是他们想为国效力,孙权可能也不会再给他们机会,于是孙权就这样将他们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尽管孙权在国家大事上面都有着自己的决定,对于每场战争都能很好的做好定位,自己也是一个有勇有谋的真正的英雄,但是,处理哥哥的家室的时候,也未免让人有些争议,到底出于此是想保他们一世平安,还是真的出于自己的私心呢?

对于这答案也是见仁见智了,可能世上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吧。


孙策死后孙权继位,对待兄长的遗孀大乔的行为为何饱受争议?

孙策死后孙权继位,对待兄长的遗孀大乔的行为为何饱受争议?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在中国的战争片之中,有很多把这些士兵的勇敢呈现得酣畅淋漓。中国以前有四大名着,想来别说大伙儿也都了解是哪几个了,恰好是由于这种剧里的艺人把人物角色都演技品牌形象迷人,因此才变成一部经典剧。在三国之中,要是没有看了整部剧的人,也应当对三国演义有一定的略知一二了吧。我们都知道曹操蒋介石诸葛亮、桃园三结义这些,实际上也有一名勇敢将领也令人非常值得钦佩,那便是孙策。想必定看了这一部小说集的人应当都清晰孙策是怎样为自己闯荡的一片河山,一个人可以闯荡一片河山出去的确不容易。在孙策还很年幼的情况下,他就每日都接到家中的严格教导,由于他是家里的最高的孩子,因此父母把期待都寄予在孙策的的身上。由于自小就经历过各种各样战争的孙策,因此在他还很年轻的时候就招来了许多的仇人。有一日孙策和好多个兄弟去滦平捕猎,忽然一个一不小心被一个杀手用箭给割伤了。本来是提前准备避开的,但是一不小心却被射到了脸部,妻子大乔尽职尽责的照顾孙策,可是终究这一箭是有毒液特工的,因此也没可以把孙策给拯救回家。这让小小年纪的大乔这么快就守活寡了。大乔也有个亲妹妹大乔,两姐妹从古到今都一直是神颜,但他们也不是大花瓶,不仅是容颜出色。由于一次碰面,孙策一瞬间就对大乔造成了仰慕之情,他想把大乔做为自身的妻子,随后也给自己的兄弟干了个媒事,期待大乔可以嫁给了自身的兄弟。应对风流倜傥的孙策,大乔自然也没什么建议,反倒开心还赶不及呢。可是好事儿都没有过多长时间,在孙策和大乔生下了一个孩子孙昭后,孙策因为暗杀被过世。在孙策临走前还叮嘱了孙权一定要好好地照顾好自己的妻子儿女,不可以让她们受一点损害。因此孙权就替代了孙策的部位,尽管和别人说到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他们母子俩不被仇敌残害,可是众人却都说这仅仅孙权的自私心。这时的大乔才20岁的年纪,在孙权维护的托词下,完全斩断了大乔再婚的很有可能。20岁就逐渐守活寡,这对大乔而言是一件极其痛楚的事儿。为了避免孙昭之后会影响到他的部位,都没有所有人去管孙昭,长大以后也一天到晚都浑浑噩噩,变成一个豪门子弟。恰好是由于这一点,孙权尽管政治理念颇有建树,可是却仍然得到很多人的抨击,可谓是叫骂声一片。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乐极生悲的案例

乐极生悲一词,我想大家都不陌生,这是一个形容人快乐到了极点转而发生悲哀的事情。而这一词所引出的历史事件数不胜数,下面我们就来走进这些案例。谈到秦惠文王,我们就可以想到,秦惠文王身故后把王位传给了嬴荡,嬴荡此人,身体强壮,四肢发达,但在战场上临证脱逃,他特别喜欢有武力之人,像乌获、孟贲等就被授为了将军,嬴荡非常有野心,特别想灭掉周而取得全国统一,他发兵攻打下了通往周王室的韩国,他亲自率领军队赶往洛阳,周王急忙派使者前往迎接,并称已设好宴席欢迎嬴荡,但他拒绝了周王,他一心只想着象征着王权的九龙神鼎,只想把它带回咸阳,而这九鼎是全金铸造而成,每个重达千钧,根本无法搬动。此时,嬴荡问乌获、孟贲能否抬起九鼎,乌获知道嬴荡是个武夫,以力量为重,于是推脱太重,举不起啦,而孟贲不屑道,这有何难,他双手捉住鼎身,一跳,把鼎给举了起来,然后重重的砸在地上,由于用力过度,他双眼绷出,眼眶流血。嬴荡见到此景,既然你能举起来,那我也可以,只不过较为费力罢了,于是上前想要尝试一番。乌获连忙阻止,但受到了嬴荡的责怪,他也不得不放弃阻止,嬴荡走向前双手抱住鼎身,正要迈步,但不慎一脱手,鼎掉了下来,砸在了他的右脚上,将胫骨砸断,当晚也就死了。嬴荡以为得到了象征着王权的鼎,高兴上头不自量力,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可谓乐极生悲。

历史上“乐极生悲”的例子有哪些?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威王很小就继承了王位,他一味贪图玩乐,在都城临淄建造“稷下”宫,让能言善辩的人陪他聊天。一次楚国侵略齐国,淳于髡凭口才请来赵国救兵解围。齐威王摆酒庆功,淳于髡趁机给他讲乐极生悲的道理,帮他成为明君
《说唐》中"笑死程咬金"的故事
《说岳全传》有一个“虎骑龙背,气死兀术,笑杀牛皋”的故事
事实上,“乐极生悲”是经常发生的。闯王进京,崇祯皇帝自缢身亡,江山得来的如此容易,李自成及麾下的一些大将们得意忘形,以为天下大定,可以为所欲为了。他们纵容部下,骄奢淫逸、烧杀抢掠、军纪败坏,无所不为。结果从1644年 3月19日到4月30日只“ 乐”了 四十二天, 形势就来了一个大逆转。大顺军先是退出北京,最后退到了九宫山,一代豪杰终于被地主民团所杀,落得个“乐极生悲”,兵败身亡的下场。


曹魏皇帝曹髦声讨司马昭不成,反被贾充结束了性命

曹髦(241年-260年)即魏高贵乡公,字彦士,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三国时期曹魏的第四任皇帝,公元254年-260年在位。后被司马昭的心腹贾充指使成济用戟刺死。 公元254年,司马师废掉魏朝皇帝曹芳,十四岁的曹髦被立为帝,改元正元。曹髦年幼,只是一个傀儡,实权先后由司马师和司马昭掌握。司马昭专横跋扈,朝 *** 败,国势衰弱,魏朝国内一片黑暗,时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语。另外司马昭还规定,朝中一切大事都必须经过他的审批。这让作为皇帝的曹髦更加愤慨,对司马昭恨之入骨,只是不言于表而已。 曹髦年纪虽小,对自己的处境却有极为清醒的认识。 他明白,自己的皇位坐得不会稳固。曹家班日薄西山,司马氏随时可能篡魏夺权。他这个皇帝,只不过是司马氏蒙蔽世人的一个幌子罢了。 可是,他并不想就这样接受自己的傀儡命运,他是一代枭雄曹操的后代,他的骨子里,没有自甘人下的基因! 此时,一场血战,在曹髦的内心酝酿着。到了公元260年,曹髦20岁那年,暴风雨终于来了。 曹髦写了首诗《潜龙》,把自己比作受困的龙,说这条龙正受泥鳅、黄鳝的欺负。 司马昭正准备出兵伐蜀,心腹贾充跑过来劝他:您别伐蜀了,皇帝已经怀疑您了,他写了一首诗,把您比作泥鳅、黄鳝,您要是离朝,他肯定会拆您的后台。司马昭闻之大怒,立马佩剑上殿。 曹髦知道来者不善,不卑不亢地起身迎之。群臣见司马昭面带愠色,赶紧拍马屁:大将军功德显赫,应该加封为晋公。曹髦紧闭嘴唇,没有吭声。司马昭厉声说:我们司马家有大功于魏,加封我为晋公,难道你有意见不成?曹髦面无表情,气愤地哼出一句话来:大将军开口,谁敢不从?司马昭讨个没趣,气呼呼地质问曹髦:你把俺司马氏比作泥鳅、黄鳝,是何道理?曹髦怒视司马昭,那意思明摆着:这还用问吗?司马昭不便发作,冷笑着退朝了。 曹髦憋着一肚子气回到后宫,心想:司马昭越来越嚣张了,竟敢在大殿上公然指责皇帝!身为君主,却要受大臣的摆布,这皇帝当得有什么意思?不行,我不能再忍了,必须跟司马昭干一仗,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于是他召来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三人,哭着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朕不能任他羞辱,你们要助我讨伐这个奸贼。王经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劝曹髦:司马昭重权在握,内外公卿唯他马首是瞻,陛下您势单力薄,万不可轻举妄动!曹髦从怀中掏出早已写好的大字报掷到地上,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朕意已决,虽死何惧?说完,就去请示皇太后。 王沈、王业见曹髦要动真格的,有些发慌,就对王经说:皇帝发疯了,咱们可不能跟随他自取灭族之祸,还是赶快到司马大将军那儿自首,争取宽大处理吧。王经怒而不许,王沈、王业就自己飞奔至大将军府,将皇帝要造反的消息告诉了司马昭。 按下司马昭不表,先说曹髦。他见自己得不到王沈等人的支持,决定单枪匹马讨伐司马昭。于是,中国封建史上最惨烈、最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出现了:20岁的青年皇帝,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带着300多个太监、侍卫,闹哄哄地踏上了讨伐之路。他的对手,是手握千军的司马昭,是曹魏挡也挡不住的衰败命运。 王经匍匐在曹髦的皇辇前,哭着劝皇帝回去。可是,他的眼泪,没能阻挡住曹髦维护自尊的脚步。 还没出宫,曹髦就碰上了司马昭派来迎战的千余名禁军。这群禁军以司马昭的爪牙贾充为首,叫喊着朝皇帝扑了过来。曹髦仗剑大喝道:吾乃天子也!你们突入宫廷,难道是想弑君吗? 曹髦毕竟是皇帝,士兵们见皇帝动怒了,一时惊慌失措,呆立在那里。司马昭的手下成济问贾充:这该怎么办?贾充激他说:司马公养你何用?正为今日之事也!那成济是个头脑简单的家伙,抓起长戟就向曹髦冲去。曹髦没料到有人真敢和自己动手,大惊失色,喝道:匹夫敢无礼乎!一言未讫,已被成济一戟刺中前胸,跌出皇辇…… 曹髦死了,大睁着双眼,怒视着司马氏狰狞的笑脸。那一刻,山河失色,日月无光,整个京城,都在为这位年轻皇帝的死而悲泣…… 曹髦不愿做傀儡,不愿重蹈曹芳的下场,而要做一个真正一言九鼎的皇帝,这就决定了他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曹髦最终虽然未获成功,但特别可贵的是,在政治 *** 和死亡威胁下,曹髦没有软弱、屈辱和退让,而是敢于直面,奋起抗争,视死如归。在中国古代有类似遭遇的皇帝群体中,实在不多。 他是壮志未酬的皇帝,更是值得尊敬的斗士。他有一身傲骨,他有刚烈的血性,为了活出帝王的尊严,为了活出人性的高贵,他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与残酷的命运抗争。结果,他赢了,他用壮烈的死亡,赢得了帝王的尊严,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曹髦没有谥号,也许,他称帝前的封号——高贵乡公,就是最适合他的谥号!


贾逵智胜曹操一筹,他的儿子还杀了曹魏皇帝曹髦

中国古代习惯以官职称呼一个人。大家读三国,知道刘备有个妇孺皆知的称谓叫刘豫州。其实,这个称谓有点欠妥。因为刘备并没有真正当过豫州刺史,他的豫州刺史是遥领的,是虚衔。真正因当豫州刺史而闻名的是曹操手下的能臣贾逵,贾豫州。 早年的贾逵非常穷,冬天里他连棉衣都没有,无奈何,只好跑到大舅子家里过夜,第二天一大早,贾逵连个招呼都不打,穿着大舅子的棉裤跑了。一时传为笑谈。 人穷志不穷。贾逵少年时期一方面显示出军事方面的过人天赋,小孩子们在一块玩耍的时候,他像一个将军一样指挥布阵,甚有章法。他爷爷因此觉得这个孙子将来会作大将军,便教他兵法。谁知,贾逵比楚霸王项羽强多了,教多少,会多少,而且都能背诵如流。成年后,贾逵深爱学习,一部艰深晦涩的《春秋左传》,他一个月就能过一遍,渐渐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因为工作出色,贾逵引起曹操的注意。曹操为了对付马超,特意任命贾逵为弘农太守。在这个领导岗位上,贾逵政绩斐然。有一次,曹操听完下属对贾逵工作的汇报后,情不自禁地说,如果天下的太守都像贾逵那样,我就可高枕无忧了。 贾逵以为生气,脖子上长了个大瘤子。他想把脖子上瘤割掉,曹操却对他说,十人割瘤九人死,你还是不要割的好。贾逵就作罢了。 众所周知,曹操是不好侍候的。贾逵也不是一般人。二人有一次深入的过招。曹操晚年,再征江南,想把东吴吃掉。可是,天公不作美,南方阴雨不断,魏军苦不堪言,老百姓的负担更重。大家都想撤兵,可曹操一意孤行,还下了拒谏令,谁敢劝我撤兵,我整死他。 但是,贾逵敢为民请命。他联合了其他三位主簿写了一份申请报告,劝曹操撤兵。曹操大怒,问谁是主笔。贾逵说是我。曹操命人将贾逵关进大牢,听候处分。 贾逵这个人人缘好啊,牢里的狱卒都不给他上枷具,还好吃好喝地侍候他。贾逵连忙说使不得,你们这是害我,赶紧虐待我吧。狱卒很纳闷,这人真有意思,就按着贾逵说的办。没多久,曹操派人来探视贾逵,见其状甚惨,就给他无罪释放官复原职了。 狱卒就问贾逵为什么这样。贾逵解释说,丞相这个人猜疑心很重,他本来是要整我泄愤,你们如果善待我,丞相岂能容我,那我必死无疑。你们虐待我,丞相看我可怜兮兮,就原谅我了。 在这场绝顶高手之间的过招中,显然,贾逵更胜一筹。 公元220年,也就是建安二十五年,请记住这个年份,因为一代奸雄曹 *** 了。曹 *** 的很不是地方,他死在了洛阳,而魏国的首都在邺城,接班人曹丕也在邺城。这就出现了权力真空。 有人建议说,先秘不发丧,等到邺城让曹丕接班后再公开曹操的死讯。时任谏议大夫的贾逵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他在洛阳主持大计,贾逵坚决主站发丧,让大家都来奔丧。阎王死了,小鬼乱跳。正在这时,一向和曹操貌合神离的青州兵叛乱而去,大家说要立刻出兵镇压。贾逵头脑很冷静,他认为这个时候不宜出兵,传令各地要好好招待青州兵,不要 *** 他们。 然后曹家老三曹彰带着部队率先赶来了,说是来奔丧的,其实他想干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曹彰一向勇猛彪悍,大家都很怕他。贾逵不怕,他义正词严质问曹彰想干什么。曹彰说,我爹的大印呢,给我!贾逵像老师批评孩子一样教训曹彰说,家有长子,国有储君,你爹的大印不是你该过问的。曹彰不得不低下那颗高傲的头。 克服重重阻力,贾逵终于将曹操的灵柩顺利运到邺城,让曹丕顺理成章地接了班。应该说,曹丕很感激贾逵才对,没有贾逵,他能当上魏文帝吗?可是,曹丕这个人却很不厚道,他先让堂堂谏议大夫贾逵当了邺县县令。接着,又让贾逵当了魏郡太守。贾逵牵连到了一个案子,需要说事。曹丕笑笑说,像贾逵这种功勋卓著的人,可以免死十次,算了吧。说的比唱的都好听。可是,曹丕到底还是将贾逵外放,当了豫州刺史。 贾逵这人脾气很直,他满腔抱怨地对曹丕说,我给你守了六年的天门,如今天门要开了,我却被踢出来。好吧!好吧!希望陛下您善待百姓,好自为之,做一个好皇帝。


上一篇:南航包机

下一篇:含笑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