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增辽沈战役

时间:2024-05-23 07:48:13编辑:奇事君

王树增的人物评价

数十年的军旅生涯,使王树增养成了豁达、淡泊名利的豪爽性格。为了能专心写作《长征》,他辞去领导职务,在书房里一待就是6年。他说自己不适合做官,这一辈他只能做两件事,一是穿军装,当部队中的一个战斗员;二是写作。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一度转业任鲁迅文学院办公室主任,4年后他又重新入伍。在谈到军人和作家两种身份的关系时,王树增说:“军队的生涯使我走遍了中国的几乎所有的地方,这样我跟社会的接触、跟 这块土地的接触十分紧密。另外,军队生活给我们性格上带来了某种塑造,英雄主义、荣誉、责任、信念等,还有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军人的那种锐气和韧力,我想对于这作来说,这些品质都是必须的。”

王树增解读辽沈战役的节目导读

  1948年10月,在辽宁黑山地区,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的官兵以巨大的牺牲顽强地阻击了国民党军廖耀湘兵团,为主力部队到达战场赢得了时间。然而此时,在锦州以北、沈阳以南方圆百里的这样一个区域之内,国共两军的军队却都处于十分混乱的状态,双方都不清楚对方的主力在哪里、兵力部署又是怎样的?所以,究竟谁能够打出至关重要的第一枪,将成为战场胜败的关键因素。此时,东北野战军一支名不见经传的非主力部队在这场围歼廖耀湘兵团的战斗中崭露头角,扬名沙场。那么,这支部队究竟是如何发现廖耀湘部队的?又是如何与敌人殊死搏斗的?

王树增的人物轶事

2008年10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始讲长征,主讲人选定长篇纪实文学《长征》的作者王树增。在长征题材的写作中王树增的《长征》算得上“空前绝后”,它以全景式客观再现,全球化认知高度使红色题材的写作有了全新的面貌。《百家讲坛》风格定位是偏重于传统文化经典的大众化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多角度、多立场和多样式的展示,百家纷呈,各领风骚,奇谈异说,相持共存,作为电视栏目因此获得极高的收视率。而与选题相关的图书,也都成为久居排行榜的畅销书,如于丹的《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这次《百家讲坛》首次讲述红色题材,也是希望在讲述风格、题材方面有所突破。王树增认为,作为《百家讲坛》这样的栏目,除了选题的“大众化”、“社会化”和允许多种解读的特性之外,更重要的是主讲人的讲述能力和表现魅力,他在必备广博的杂识和专业的水准的前提下,还要必备讲述的技巧,因为这是电视节目,无论如何也有“秀”的成分,主讲者不得不承担类似演员的表演力和亲和力。《长征》原是一部字数超过60万的巨著,这次被搬上电视媒体,被录制成几期节目连续播出,有限的时段无法容纳著作中的海量内容,王树增对原著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选择。《百家讲坛》的听众是极其大众化的,录制现场的观众不是栏目组织而是自愿前来的,观众几乎包含了社会的各个阶层。观众有坐下来的自由,同时也有中途退场的自由。王树增说,在录制的过程中,让他能够继续下去的,正是这些现场观众。他们在倾听过程中的屏神静气或会心一笑,都使他觉得他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不过,王树增拒绝出版“百家讲坛”版的“长征”,他希望读者能够喜欢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那本《长征》。

人民解放战争能够取得迅速胜利的原因

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渴求独立、富强的理想压抑太久了。2、中共的土改又得到了农民的广泛支持。3、从数字和史实上看,国民党急速堕落和腐败是令人不可想象的。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威望达到顶点,万万没有想到,国民党在胜利到来的时候,迅速在政治上、经济上暴露出它的独裁、官僚体制所形成的腐败,国民政府就被民众抛弃了。民众不相信它,不相信它能给中国带来幸福,不相信它能把中国引领到富强。扩展资料解放战争1、第一阶段:战略防御(1946年6月-1947年6月)。2、第二阶段:战略反攻(1947年6月-1948年9月)。3、第三阶段: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2月),三大战役:辽沈战役(辽西会战 )、淮海战役(徐蚌会战 )和平津战役(平津会战 )。4、第四阶段:战略追歼(1949年12月-1955年2月)。5、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10月1日在中国大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王树增:解放战争的胜利在于获得了民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解放战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哪些?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涌现了许多优秀的“革命历史小说”,长篇有《铜墙铁壁》(柳青,1951)、《风云初记》(孙犁,1951~1963)、《保卫延安》(杜鹏程,1954)、《铁道游击队》(知侠,1954)、《小城春秋》(高云览,1956)、《红日》(吴强,1957)、《林海雪原》(曲波,1957)、《红旗谱》(梁斌,1957)、《青春之歌》(杨沫,1958)、《战斗的青春》(雪克,1958)、《野火春风斗古城》(李英儒,1958)、《烈火金钢》(刘流,1958)、《敌后武工队》(冯志,1958)、《苦菜花》(冯德英,1958)、《三家巷》(欧阳山,1959)、《红岩》(罗广斌、杨益言,1961)等。

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主要战果是什么?

三大战役的主要战果:1、辽沈战役10月26日至28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在新立屯、黑山地区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人。11月2日,直下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东北全境宣告解放。辽沈战役在52天激战中,人民解放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47.1万余人。2、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经过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3、平津战役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人,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歼灭和改编,使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获得解放。三大战役伟大的战略决战巍巍太行山,潺潺滹沱河。西柏坡这个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的山村,是闻名全国的革命圣地。70多年前,就是在这个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中国共产党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拉开战幕;2个月后的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正式打响;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胜利结束。持续142天的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三大战役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战略大决战。”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郭芳说,“震撼世界的战略决战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的光辉里程碑,也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率先发起的辽沈战役,使中国的军事形势出现新的转折点,改变了长期以来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基本格局;淮海战役书写了以少胜多的辉煌历史;平津战役的胜利,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为新中国定都北京举行了奠基礼。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三大战役中国新闻网-三大战役:伟大的战略决战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是什么?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是:1.辽沈战役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辽沈战役歼灭了东北“剿总”及所属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6个整师及地方部队计47.2万人,俘国民党军少将以上军官186名。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2.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又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淮海战役始于1948年11月6日,于1949年1月10日结束。淮海战役中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3.平津战役平津战役发生于1948年11月29日-1949年1月3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中华民国国军的一场战役。平津战役历时64天,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共100万大军,以北平、天津为中心,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三大战役的意义:三大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转折点。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沉重的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大量消灭了其有生力量,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坚实基础,从而大大加快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上一篇:爱情公寓4 花花

下一篇:痴汉电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