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简介

时间:2024-05-21 01:07:30编辑:奇事君

常香玉简介 常香玉的个人介绍

1、常香玉(1923年9月15日-2004年6月1日),原名张妙玲,出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豫剧表演艺术家。

2、常香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是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沈阳音乐学院教授等职。

3、常香玉,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

4、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


常香玉的具体资料

常香玉(1923年9月15日-2004年6月1日),原名张妙玲,出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是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沈阳音乐学院教授等职。常香玉,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主要成就:豫剧常派创始人 豫剧六大名旦之一 亚洲最佳艺人终身成就艺术奖 中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常香玉 是著名的豫剧艺术大师。“戏比天大”是她从艺数十年最常说的一句话。9岁学戏,81岁溘然长逝。从艺整整72年,她饱尝了旧社会民间艺人的辛酸,经历了抗美援朝炮火的洗礼,十年动乱期间被勒令禁止唱戏、受到批斗,改革开放后又重放艺术的光彩。在从艺的大半个世纪里她始终以对党、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生命不息演唱不止,践行了一位人民艺术家的神圣职责,在中国整个文化艺术界堪为表率。扩展资料:1951年,28岁的豫剧艺人常香玉,向正在朝鲜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捐献一架战斗机。这架“香玉剧社号”米格-15战斗机,作为历史的见证,如今存放在北京郊区的中国航空博物馆里。1951年6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一条来自朝鲜前线的消息: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高地遭受百余架敌机狂轰滥炸,全连战士壮烈牺牲,举国震惊。常香玉事后回忆说,听到这个消息后,她一夜没睡,一大早就忍不住对丈夫陈宪章说:“我们武器装备落后,志愿军在朝鲜打得太艰苦了,咱们捐架飞机,中不中?中咱就干。”陈宪章说:“中,干吧!”。但常香玉只是西安城里“香玉剧社”的社长,手里并没有多少钱。剧社里有师傅对她说“你别做梦了,你这就是痴人说梦,你连一架机关枪都不一定捐得了,你还捐飞机大炮呢”。但性格倔强的常香玉说:“我们进行义演,有人看戏这不就有钱了吗?咱们半年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就两年,不信完不成。”1952年2月,“香玉剧社”圆满完成了捐献飞机义演,共演出178场,观众31.23万人,演出的主要剧目16个,其中以《花木兰》一剧演出场次最多,最受群众欢迎。义演捐款达到15.2亿元旧币,相当于现在的4000多万元人民币。常香玉捐献飞机一事,也释放出巨大的明星效应,一时成为全国关注的事件。众多姑娘把自己嫁妆都捐了出来,有的老人把一生的积蓄献了出来。据资料显示,到1952年6月,全国人民总计共捐款55650.37万元,可购战斗机3710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常香玉

着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简介详情

  “千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宁输后台不输前台。只许艺高不许胆大。当场一字难。当场不认父。千学不如一见。一清二混三不见。技要稳准狠。艺不离手曲不离口。”常香玉是豫剧六大名旦之一,戏曲功底也是很深厚的。



  常香玉(1923年—2004年),原名张妙玲,出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是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会长、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长、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沈阳音乐学院教授等职。

  常香玉,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

  常香玉是常派的创始人,有着丰富的音色、宽广的音域、纯净的音质、正确的运气方法、宏大的发声共鸣、精巧的吐字技术和娴熟的润腔手段,唱腔甜美,吐字清晰,表演细腻传神,规范精到,富有一种阳刚之气。

  常香玉原唱豫西调,属下五音唱法。后来逐渐融合了祥符调的古朴醇厚、委婉含蓄、俏丽典雅风格,同时,还吸收了曲剧、河北梆子、京剧等诸剧种的元素,形成独特的“常派”唱腔。

  常香玉对豫剧唱腔的创制和拓展,首先表现在结合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上,对前辈们的唱腔艺术进行全面继承和融会贯通,并在此基础上的高格调追求,赋予豫剧传统唱腔以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其次,还表现在对板式的灵活运用和发展上。另外,常香玉对豫剧唱腔创制的另一贡献是发展了豫剧清唱这种演出形式。

  常香玉带领的常派,运用的润腔方法主要有:装饰音润腔、鼻音润腔、顿挫润腔、力度及速度润腔、音色润腔、情感反应润腔等。装饰音润腔就是不改变旋律的骨干音,运用上下滑音及颤音等装饰音来润饰唱腔,起到“正字”的作用。鼻音润腔,就是根据人物需要,在演唱韵尾是鼻音的字时,把韵尾归入鼻腔内行腔,使之起到润腔作用。

  吐字清楚是常香玉豫剧艺术的一个突出特点。常香玉说过:“在演唱方法里,吐字最为重要,因为它是一切唱腔的基础。合乎四声的要求、念准尖团字音、分出抑扬顿挫、讲究收腔归韵,才能做到吐字清晰,若吐字不清就不能达意,再好的唱腔观众听不明白,就不会受欢迎。”

  常香玉,玉沽冰清,德艺双弊,香玉常在,一代人民艺术家;梨园存,春色满园,声情并茂,青春永驻,万世中华戏曲魂。横批:戏比天大。

  【结束语】常香玉在语句上留下的痕迹是让很多人受益匪浅的,其孙女小香玉也在豫剧文化上取得了不少的成功,这其中少不了的更是常香玉对于她的教导。


走进豫剧大师常香玉故里

说起常香玉,是河南人都可以说上一二,可常香玉的故里,却很少有人知道,更是无从说起! 近日,我来到常香玉故里,感受到了常香玉简介,浓浓的戏曲文化和深深的爱国精神!确身体会到了那个年代的艰苦、艰辛,和现代的幸福生活,成了鲜明的正比例!我心中感慨万千...... 我先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常香玉故里位于: 巩义市的南河渡镇董沟村是豫剧艺术大师常香玉的故里。这是一个很普通的豫西小山村。村口立着两通石碑,一通上面刻着“香玉故里”,一通上面是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写的“人民艺术家常香玉”。进村口不远向右拐,走上一个石砌的慢坡,就到了常香玉故居的门前。路边有一眼古井,井口上有一个辘轳架。村民们说,常香玉小时候常在这里练功、打水,清甜的井水孕育了一代艺术大师。 下面大家随着我的镜头,一起去确身感受一下吧! 缅怀先人——常香玉 中国书协主席张海亲笔提词:人民艺术家——常香玉 常香玉故居的院子并不大,当中长者椿树和枣树,东北角有四孔黄土窑洞。1923年的农历九月十五日,常香玉就出生在这里。 常香玉简介 其实,常香玉原来并不姓常,而是姓张,叫张妙玲。据大师回忆:“我爸爸是个有名的豫剧西府调艺人,唱花旦的,本名张茂堂,艺名张凤仙,后改张福仙。” 常香玉学唱戏,第一个师傅就是他的父亲。但是她的族人却不能容忍张家的女儿去伤风败俗地学唱戏,族长对她父亲说:“要学戏就不要姓张”。后来他被父亲的拜把兄弟常会庆认作干女儿,改名常香玉。 经过重造的院子,保留了原来的本貌,是为了纪念常香玉大师...... 常香玉的辉煌历史 所有的陈设都保留原来的样子 这就是常香玉,这里就是常香玉出生的地方,成长的地方!一代大师就是这里造就的,孕育的...... 有些东西语言无法诉说,只有体会了、感受了,才能有所感悟常香玉简介,由心而发...... 由心而发的感悟,会铭记在心,是无法忘却的......


常香玉个人资料

常香玉简介 常香玉演员,工青衣、花旦。原名张妙玲,河南巩县人。自幼随父张福仙学戏,9岁去密县太乙新班搭班,并拜翟燕身、周海水为师,学豫西调。初习小生、须生,后专工旦角。10岁即登台演出,13岁以演出新改编的《西厢》而闻名开封。她在艺术上勤奋好学,勇于革新,曾广泛吸收京剧、评剧、秦腔、河南曲剧以及坠子、大鼓等艺术之长,以丰富自己的唱腔和表演,同时把风格不同的各种豫剧唱腔──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等,融会于豫西调中,独创新腔,成为豫剧中的一支主要流派。她的演唱热情奔放,有刚有柔,挥洒自如;做功刚健清新,优美大方。代表剧目有《拷红》、《白蛇传》、《花木兰》、《战洪州》、《大祭桩》和现代戏《人欢马叫》、《红灯记》等,戏路宽广。1948年,在西安创办香玉剧校,教学和演出相结合,培养了不少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香玉剧社。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率领剧社在西北、中南和华南等地义演,以全部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被誉为“爱国艺人”。被选为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2年,曾出席维也纳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同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1956年,河南豫剧院成立,任院长。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现任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


常香玉的爱国事迹有什么?

常香玉,豫剧表演艺术家,1923年9月15日出生在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董沟。原名张妙玲。9岁随父张福仙学戏,后拜翟彦身、周海水为师并随义父姓改名为常香玉。玉者,高雅纯洁、坚固之意,姓、名意义相联系,表现了她对艺术的执著追求,要艺术之花常香不败;为人处事,要有坚定的原则性,心灵纯洁,坚贞如玉。初学小生、须生、武丑,后专演旦脚。10岁登台,总汇于旦角。得王镇南先生帮助,13岁主演六部《西厢》,名满开封。她原习豫西调,后在演出中逐渐融豫东、祥符各调于一炉,并广征博采,收各家各派及一些姊妹剧种之长,大胆创新,开豫剧唱腔改革之先河。后因病不能再演武戏,乃更加潜心钻研青衣、花旦之表演艺术。日寇侵华,她首演抗日时装戏《打土地》,显示了她作为一位爱国艺人的民族气节.原唱豫西调,后在演出中逐渐融合豫东、祥符各调,并吸收曲剧、坠子、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京剧等一些唱腔,别创新。1938年后因病不能再演武戏而潜心,钻研青衣,花旦表演和说白的改革。1941年赴陕甘演出。1948年在西安创办香玉剧社,致力于培养青年演员。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率剧社巡回西北、中南、华南各地演出,以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有“爱国艺人”之誉。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同年出国演出。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1994年6月荣获“亚洲最佳艺人终身成就艺奖”。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她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分会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是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2004年6月1日逝世于郑州。
“常派”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多彩多姿,雅俗共赏,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在艺术上广泛吸收京剧、评剧、秦腔、河南曲剧以及坠子、大鼓等艺术之长,同时把风格不同的各种豫剧唱腔——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等,融会于豫西调中,独创新腔,成为豫剧中的一支主要流派,被誉为“豫剧皇后”。
1951年6月,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为志愿军捐献飞机、大炮、坦克的号召后,全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捐献武器运动高潮,各行各界的人士都积极投身于捐献活动。豫剧演员常香玉和她领导的"香玉剧社"决心到全国一些大城市巡回义演,用演出的收入为志愿军购买一架战斗机。为此,常香玉卖掉了自己的一部卡车,拿出多年的积蓄,作为捐献义演的资金。为了不影响到外地演出,常香玉把自己的3个孩子(大的不足7岁,小的刚刚3岁)全都送进托儿所。  1951年8月7日,常香玉带领剧社人员从西安出发,先后在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州、长沙6个城市进行了半年的巡回义演,演出170多场,观众达30多万人。她们在各地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仅在开封、郑州、新乡3地演出,就得义演捐款5亿余元(旧币)。1952年2月,常香玉带领全社演职员胜利返回西安。现陈列在《抗美援朝战争馆》的《香玉剧社半年来捐献演出工作总结》,就是这次捐献义演的真实记录,成为常香玉和香玉剧社为志愿军捐献飞机的有力见证。   经过半年的巡回义演,常香玉和香玉剧社终于实现了为志愿军捐献一架飞机的愿望,飞机被命名为"常香玉剧社号"。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驾驶着"常香玉剧社号"战斗机在朝鲜上空穿云破雾同美军搏击,打击侵略者。


常香玉有哪些爱国事迹

常香玉的爱国事迹: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开展捐献飞机、大炮、坦克的号召,一场波及全国的捐献武器运动高潮由此展开。豫剧著名女演员常香玉和她领导的“香玉剧社”决心在全国各大城市巡回义演,用演出的收入为志愿军购买一架战斗机。为此,常香玉变卖了孩子的金锁和首饰,变卖了汽车,首先捐款4千万元(旧币),并用余下的钱作为剧社巡回义演的基金,购买义演时所需的东西。为了安心义演,常香玉把3个孩子托付给西安市保育院。在她的带动下,剧社全体演职员爱国热情高涨,不辞辛苦,从1951年8月起,在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江西等6省巡回义演170多场,观众达30多万人。经过半年的巡回义演,香玉剧社终于实现了为志愿军捐得一架飞机的愿望,飞机被命名为“常香玉号”。常香玉因此被誉为爱国艺人,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常香玉(1923年-2004年),原名张妙玲,出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是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沈阳音乐学院教授等职。常香玉,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

常香玉有几个儿女

常香玉育有两女一子,长女常小玉和次女陈小香都继承了常香玉的衣钵,成为有名的豫剧大师,为豫剧的发扬光大和常派的开枝散叶做出了重大贡献。甚至在1986年,常小玉还登上美国芝加哥的舞台,成为豫剧常派登上国际舞台上的第一人。常香玉的儿子陈家康出生于1948年,如今也是事业有成,据说在国内和泰国都有着自己的事业,而且为人非常孝顺。艺术特色常香玉是常派的创始人,有着丰富的音色、宽广的音域、纯净的音质、正确的运气方法、宏大的发声共鸣、精巧的吐字技术和娴熟的润腔手段,唱腔甜美,吐字清晰,表演细腻传神,规范精到,富有一种阳刚之气。常香玉原唱豫西调,属下五音唱法。后来逐渐融合了祥符调的古朴醇厚、委婉含蓄、俏丽典雅风格,同时,还吸收了曲剧、河北梆子、京剧等诸剧种的元素,形成独特的“常派”唱腔。

常香玉和继子的关系是什么?

常香玉和继子是母子关系:常香玉(1923年9月15日-2004年6月1日),原名张妙玲,出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是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沈阳音乐学院教授等职。常香玉,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1923年,常香玉出生在河南省巩义市董沟。1932年5月,随父亲张福仙搭班开始拜师学艺,拜了翟燕身、葛燕亭、周海水等人为师。初学武丑、小生、须生,后专演花旦。1933年年初,随父搭太乙新班习演,向王金枝、徐双槐求艺。1935年11月,三赴郑州,随父再搭周海水太乙班,进开封闯荡,到开封不到两月,便凭借文武不挡、生旦俱佳的出色技艺,崭露头角,由垫戏改为中轴,成为太乙班的主演之一。常香玉是常派的创始人,有着丰富的音色、宽广的音域、纯净的音质、正确的运气方法、宏大的发声共鸣、精巧的吐字技术和娴熟的润腔手段,唱腔甜美,吐字清晰,表演细腻传神,规范精到,富有一种阳刚之气。常香玉原唱豫西调,属下五音唱法,后来逐渐融合了祥符调的古朴醇厚、委婉含蓄、俏丽典雅风格,同时,还吸收了曲剧、河北梆子、京剧等诸剧种的元素,形成独特的“常派”唱腔。常香玉大师是一代豫剧宗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常老师这辈子不容易,道路坎坷,但是在艺术上,她是真正达到了顶峰,听她的唱腔是一种享受,一字一句都能送到观众耳朵里去。这种唱腔艺术值得年轻人很好地继承学习。

小香玉和常香玉是什么关系?

常香玉和小香玉是祖孙关系 。“小香玉”原名陈百玲,她是常香玉的亲传弟子,也是常香玉的孙女。她出生在一个豫剧世家。六岁开始跟爸妈住进河南豫剧团的家属院,天天受到艺术的熏陶,就稀里糊涂地爱上了这一行。十岁时,她瞒着家人偷偷考上了河南省艺术学校,但遭到家里人的激烈反对。1982年,17岁的陈百玲因出演《花木兰》一夜成名。扩展资料常香玉临终前却委托律师发表声明,要收回小香玉这个艺名。常香玉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对小香玉的一系列做法十分的失望,在声明中常香玉表示当初自己给孙女艺名的时候两人做了约定,要求她经常上演《拷红》、《白蛇传》、《花木兰》这三个自己代表曲目,让自己的常派豫剧艺术得以发扬光大并流传下去。起初小香玉还经常表演这些曲目,可是后来小香玉却不再表演传统戏剧,而利用流派传承人的身份获取名利,也让她很失望。其实小香玉也和老人说过现在时代变了,自己做的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不能死守老一套,但是常香玉却还是不能接受,这才要收回她的艺名。

常小玉和小香玉什么关系?

常小玉是常香玉的女儿,小香玉是常香玉的继孙女,所以是姑侄关系。常小玉,豫剧大师常香玉的大女儿,自幼即随其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习艺。 。1962年曾拜著名豫剧武生曹彦章为师,学习了他那被称为“三功”(腿功、眼功、翎功)“一绝”(窜椅子)的拿手戏《黄鹤楼》。陈百玲,艺名小香玉,出身梨园世家,为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继孙女,1965年2月25日出生于河南郑州市。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豫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全国青联委员、中国文艺人才研究学会会员,郑州大学中文系艺术顾问。由此可见是姑侄关系。扩展资料“小香玉”陈百玲作为常香玉的孙女为何被奶奶立遗嘱收回艺名。在2004年6月1日上午7时,一代豫剧大师常香玉因患癌症医治无效在河南郑州逝世,享年81岁。常香玉一生培养了近百名弟子,但直到她临终之前也没有她亲自承认的继承人。在常香玉的追悼会上,大家第一次见到了小香玉,此时她的并没有成为媒体追逐的中心,而在随后遗体告别的人群中,人们发现她已经悄悄走了。小香玉这个艺名对她已经名不副实因此我决定从今日起,收回对陈百玲对小香玉这个艺名的继承权和使用权。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豫剧大师常香玉为何收回“小香玉”的艺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常小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百玲

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简介

近代人物 中文名:常香玉 别名:张妙玲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省巩义市董沟 出生日期:1923年9月15日 逝世日期:2004年06月01日 职业:豫剧表演艺术家 代表作品:《花木兰》、《拷红》、《人欢马叫》等 主要成就:豫剧常派创始人豫剧六大名旦之一亚洲最佳艺人终身成就艺术奖中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 配偶:陈宪章 常香玉人物生平 1923年,常香玉出生在河南省巩义市董沟。 1932年5月,随父亲张福仙搭班开始拜师学艺,拜了翟燕身、葛燕亭、周海水等人为师。初学武丑、小生、须生,后专演花旦。 1933年年初,随父搭太乙新班习演,向王金枝、徐双槐求艺。 1935年11月,三赴郑州,随父再搭周海水太乙班,进开封闯荡。到开封不到两月,便凭借文武不挡、生旦俱佳的出色技艺,崭露头角。由垫戏改为中轴,成为太乙班的主演之一。 1936年,《泗州城》连演3场,轰动开封。从此以后,常香玉正式成为主演。 1937年2月,常香玉在张福仙、王振南、史书明等的扶持下,成立了中州戏曲研究社。 1938年2月,为宣传抗日,戏曲研究社排演了王振南编剧的新戏《打土地》。 1941年秋,初识崔兰田,并与汤兰香重逢,合作演艺《贩马记》。 1944年6月3日,与陈宪章结为连理,结婚仪式在西安东大街正大豫饭庄秘密举行。 1945年4月28日,正式公开与陈宪章的关系。不久,长女常小玉出生。 1946年7月,次女陈小香出生。 1947年10月,陈宪章被国民党逮捕,常香玉竭力营救,几近倾家荡产。 1948年春,在西安创办“香玉剧校”。6月,儿子陈嘉康出生。 (历史lishixinzhi.com)(历史lishixinzhi.com) 1951年8月7日,常香玉率剧社开始为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在全国巡回演出。 1952年3月4日,完成捐机任务,回到西安。 1953年4月,随赴朝慰问团到朝鲜进行慰问演出。 1956年3月4日,河南豫剧院成立,常香玉任院长。 1957年1月14日,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成立,常香玉担任副主席。 1959年,党中央第二次郑州会议召开,常香玉为大会演出了豫剧《破洪州》。5月4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8月14日,当选为中国文联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62年2月2日,河南省文化局举行收徒拜师大会,常香玉收孙兰香、林秀兰等五人为徒,并在大会上发言。 1977年6月,常香玉赴北京参加电影《春天》的拍摄工作。12月27日,调任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 1979年,常香玉当选为中国文联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1980年,在河南省第二次文代会上,常香玉当选为河南省文联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主席。 1983年6月23日,中共河南省委任命常香玉为省文化厅艺术顾问,不再担任省戏曲学校校长。 1991年5月,在河南省第三次文代会上,常香玉被推举为省文联顾问。12月,河南省剧协第三次代表大会在郑州举行,被推举为名誉主席。 1996年11月,河南省剧协第四次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常香玉再次被理事会推举为名誉主席。 1997年4月25日,河南省委决定成立振兴豫剧指导委员会,常香玉任委员。12月,收山东菏泽豫剧团演员朱桂芹为徒。 1998年12月,常香玉收开封市豫剧团演员朱巧云为徒。 2004年6月1日,常香玉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因病逝世,享年82岁。 常香玉主要作品 影视作品 作品名称 > 上映时间 作品类型 > 扮演角色 导演 > 合作演员 花木兰1956年豫剧电影花木兰刘国权、张新实赵义庭、吴碧波、马天德、汤兰香 人欢马叫1965年戏曲艺术片大娘孙敬王善朴、任宏恩、魏云、张富生 豫剧艺术家常香玉1980年纪录片常香玉段洪> 常香玉1993年电影常香玉顾琴芳艾立、王亚君 综艺节目 节目名称 > 播出时间 摄制单位 鲁豫有约·常香玉2003-07-0凤凰电视台


上一篇:师胜杰告别仪式

下一篇:康熙来了 hold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