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籍出版社地址

时间:2024-05-15 18:43:21编辑:奇事君

上海有哪几家大书店

1、上海书城(总店)地址:黄浦区福州路465号(近福建中路)2、大隐书局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834-1号3、大众书局(正大乐城店)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东安路599号正大乐城2层7-2034、西西弗书店(大悦城店)地址:上海市静安区西藏北路166号大悦城北区6楼6F-N612(地铁曲阜路站)5、经世书局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权路579号拓展资料:上海最大的书店——上海书城上海书城占地371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830平方米,地面楼高27层,其中1~7层用于图书零售,七层为会展中心,八层以上为智能办公楼。地下2层设有停车库。总投资约4亿人民币。书城经营全国800多家出版社的各类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品种达15万种之多。书城不但为读者提供了良好的购书环境,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面向世界的资讯窗口,节假日更是形成了书城销售的高峰,最高日销售额和最高读者日流量分别达到85万元和3万人次。上海书城平均每天销售额约保持在30万元左右,预计全年图书销售额将达到1.1~1.2亿元。上海书城竭力拓展服务空间,为读者提供舒适雅致的环境,书城中各式各样的咖啡屋、面包房、阳光吧、纸艺吧和读者俱乐部常让读者沉醉其中。在会展中心、演讲厅和影视厅还曾多次举办各种专题的学术报告会、研讨会等。上海市市长徐匡迪曾利用星期天为上海出版界400多位领导干部作“飞速发展中的现代科技”演讲,得到广泛好评。在各个楼面经常举行的作者签名售书、新书首发式等,更是成了读者欢聚的场所。上海书城是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营造了高雅的艺术品味,已经成为上海重要的文化活动中心之一。参考资料:地图

上海最大最全的书店

上海最大最全的书店是位于浦东新区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书城,占地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拥有超过50万册图书,是上海最大的图书销售场所之一。这家书店分为七层,每层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图书分类。一楼是畅销书区,二楼是文学艺术区,三楼是人文社科区,四楼是儿童读物区,五楼是生活休闲区,六楼是教育考试区,七楼则是办公文具区。除了图书之外,书城还设有咖啡厅、阅读区、文创产品区等,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阅读体验和购物选择。此外,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书城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签售会,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前来参加。例如,每年的上海国际文学节、上海国际儿童文学节都会在此举行,还有众多知名作家、文化名人的签售活动。总之,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书城是一家集购书、阅读、文化活动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书店,是上海书店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怎样联系出版社?

搜索官网可以联系。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咨询电话:400-810-0598读者服务邮箱:gjdzfwb@pub.hep.cn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座 高等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办公室邮政编码:100029 购书(京版,零售、团购、批发)1、网上购书:高教社网上书城2、购书咨询电话:010-58581118 585811163、传真购书:010-585811134、邮件购书扩展资料:流程一本书从选题、组稿、编著或翻译、编辑审读、加工到出版发行,要经过许多环节和一系列的具体手续。出版社一般根据长远和近期的选题规划以及当前和潜在的市场需求提出选题,物色合适的著(译)者,并与著(译)者签订图书出版合同。著(译)者根据与出版社协商同意的内容及图书出版合同中的约定进行编写或翻译工作。除出版社主动向著(译)者组稿外,著(译)者也可以主动与出版社联系,自荐欲著(译)书稿或自投已写(译)好的稿件。我们希望著(译)者先与出版社联系并列选后再进行写作。著(译)者在联系信件中,除将本人简历和主要情况做一简要介绍外,应讲明撰写或翻译该著作的价值和意义,该著作的主要内容和特色,并提出简要的编写提纲,以供出版社研究是否列选。对于翻译著作,除介绍翻译价值、原著作主要内容和特点外,还应提供该书目录中译文和版权页复印件。对于著(译)者的自投稿,出版社根据稿件质量和读者需求情况,决定是否采用。著(译)者完成初稿交出版社后,出版社要对稿件进行全面审读。必要时,出版社将请相关专家或召开审稿会审查书稿。翻译稿一般要请人校订,必要时还要看试译样稿。决定采用的书稿,即由出版社进行编辑加工及复审和终审,这一阶段会对书稿提出需要修改、补充或删减等意见,著(译)者应予以配合,认真修改。著(译)者如有不同意见也可以提出,经协商一致后定稿。如果稿件不符合出版要求,并经反复修改后仍达不到要求,出版社可按合同约定退稿。完成编辑审稿和加工工作的书稿经装帧设计后发送排版,在按规定进行校对后,经印刷、装订,正式出版。为了保证书稿质量,除需要出版社内各环节密切配合外,特别希望著(译)者交付符合“齐、清、定”要求的稿件并在著(译)和出版过程中与出版社很好地合作。参考资料来源:高等教育出版社-联系我们

一句话的闻一多著作

《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年,清华文学社《红烛》(诗集)1923年,上海泰东图书局;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死水》(诗集)1928年,上海新月书店;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年,上海开明书店;1982年,三联出版社《闻一多选集》1951年,上海开明书店《闻一多诗文选集》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闻一多青少年时代诗文集》1983年,云南人民出版社《闻一多论新诗》(评论)1985年,武汉大学出版社《楚辞校补》(古典文学研究)1942年,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1956年,古籍 出版社《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1956年,古籍出版社《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1956年,古籍出版社《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984年,重庆出版社《离骚解诂》(古典文学研究)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臧克家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更是编选在了初中语文教材中2009年,电影《建国大业》中,吴刚饰演闻一多。

闻一多的诗集有哪些?

闻一多的诗集有《静夜》,《也许》,《孤雁》,《红烛》,《奇迹》。1、《静夜》是近代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于1925—1928年之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这是一首直抒胸臆的抒情诗,诗人通过静夜的一段切身感受,袒露自己的胸怀,对四墙之外普通人民因战争所遭受的苦难表示了深深的关切。个人天地的安宁和社会的剧烈动荡,是其描述的两极,作者以静夜里书斋的安宁同远处的战争苦难相对比,发出了对只关心个人安乐的那种庸俗之人的强烈谴责。2、《也许》是闻一多于1926年秋天写给女儿立瑛的一首葬歌,最早发表在1926年7月2日的《京报副刊》上,出自诗集《死水》。全诗主要讲述了女儿的突然夭折,让闻一多始终不能相信这是个事实,即使在女儿下葬之后,也仍然觉得女儿只是进入了一次枕棺盖土的长眠。表达了诗人对爱女的安慰之情,爱抚之意,以及希望她从梦中醒来的渴望都通过一个“睡”字展现出来,“睡”字,成了全诗的诗眼和灵魂。3、《孤雁》是现代诗人闻一多于192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就诗人在赴美的旅途中所作,象征性地描写了一只飞离了雁阵的孤雁,形只影单地奔向那“绝塞”的“水国”。表明诗人心中丝毫没有出国的兴奋和对新生活的憧憬,倒是满怀沮丧、怨艾之情。全诗虽行文较长,但层次分明,感情丰富,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孤雁意识”在波涛汹涌中的发展过程。4、《红烛》是中国现代著名诗集,闻一多的第一部诗作。1923年9月7日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构思精巧,想象奇新,语言形象生动。红烛也是火鹤的别名。5、《奇迹》是近代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于1931年创作发表的一首现代诗。它可以说是一首情诗,但也可以说是闻一多对自己的诗歌创作生涯的一次深刻的真诚的总结。在这首长诗中,闻一多通过对内心的剖析,一步步地描写了“奇迹”的产生。全诗多处运用层层堆积和反衬手法,显得朦胧含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静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也许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孤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奇迹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前身是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11月,1958年3月,与中华书局上海办事处合并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成为上海地区整理出版古籍的专业机构。1978年1月改为今名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出版中国古代和近代文学、历史、哲学、军事、经济、艺术、语言文字、科学技术古籍,兼及今人对古籍的研究论著、大专教材、工具书和普及读物的专业出版社。对古代作家的诗文集(别集、总集),以及哲学、史地、科技、语言类古籍,经过校勘、标点、分段出版注释本,有的利用前人笺注,大部分约请当代专家学者整理和新注。这类古籍整理的书籍,还包括各个门类的其他系列性图书,以及未列入系列或丛书的单独品种。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介绍

上海古籍出版社建成立于1956年11月,其前身为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6月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78年1月改名为上海古籍出版社。设有七个编辑室、编审室、美编室、出版科、校对科、发行一、二科、宣传信息科及办公室、人事科、行政科、储运部等部门。该社以出版古典文学、历史、哲学、语言、科学技术、医学、军事、工具书、画册、大专教材等古籍的整理和学术研究著作为主,兼及普及传统文化的读物。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评价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图书在海内外学术界、读书界产生良好的影响。1978年来共有300多种图书分获国家图书奖、全国古籍整理优秀图书奖、金钥匙奖、上海市优秀图书奖等。其中《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分获第一、第三届国家图书奖,《续修四库全书》获第六届国家图书荣誉奖;《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集成》、《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全祖望集汇校集注》、《朱子全书》(与安徽教育社共同出版)分获第一、第二、第三届、第五届、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华奇石》、《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戴敦邦新绘全本红楼梦》分获第九、第十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诗经哪个版本比较好?

其实要看你是出于什么目的读《诗经》,非专业读者,即普通读者,不要买影印古注的版本,看起来很费力的,随便买就可以了,都很好。专业读者,即学汉语言文学的朋友或是有意于《诗经》研究的朋友,这个版本就很多了,毕竟汉代经学化,个人比较推荐朱熹《诗集传》,简明扼要,书也很容易买到。其次就是程俊英《诗经注析》,这本书与她的《诗经译注》相比更加专业一些。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古人对《诗经》的研究,分为今文诗经(齐鲁韩三家)和古文诗经(毛诗),如今毛诗是比较流行的。《诗经》的版本众多,专业的有《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这个本子是《诗经》最为权威的版本。除此之外还有朱熹的《诗集传》、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等等。通俗的版本,推荐程俊英的《诗经注析》。

《诗经》是一部怎样的书?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所以又称《诗三百》.最初称《诗》,被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也称《诗三百》.他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诗经》里的内容,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这些说法虽或尚可探究,但《诗经》在古代与音乐和舞蹈关系密切,是无疑的.
《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的是 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
《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
“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它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它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
国风·周南 国风·召南 国风·邶风 国风·鄘风 国风·卫风 国风·王风 国风·郑风
国风·魏风 国风·唐风 国风·齐风 国风·秦风 国风·陈风 国风·桧风 国风·曹风 国风·豳风
“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也可能根据其音乐特点和应用场合区别而分.
“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说周颂》)这是其音乐的特点.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
   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
《诗经》的作用
《诗经》中的乐歌,原来的主要用途,一是作为各种典礼仪的一部分,二是娱乐,三是表达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但到后来,《诗经》成了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学习《诗经》成了贵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养.这种教育一方面具有美化语言的作用,特别在外交场合,常常需要摘引《诗经》中的诗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叫“赋《诗》言志”,其具体情况在《左传》中多有记载.《论语》记孔子的话说:“不学《诗》,无以言.”“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可以看出学习《诗经》对于上层人士以及准备进入上层社会的人士,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诗经》的教育也具有政治、道德意义.《礼记·经解》引用孔子的话说,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论语》记载孔子的话,也说学了《诗》可以“远之事君,迩之事父”,即学到事奉君主和长辈的道理.按照孔子的意见(理应也是当时社会上层一般人的意见),“《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思就是,《诗经》中的作品,全部(或至少在总体上)是符合于当时社会公认道德原则的.否则不可能用以“教化”.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就孔子所论来推测当时人对《诗经》的看法,他们所定的“无邪”的范围还是相当宽广的.许多斥责统治黑暗、表现男女爱情的诗歌,只要不超出一定限度,仍可认为是“无邪”即正当的感情流露.第二,尽管如此,《诗经》毕竟不是一部单纯的诗集,它既是周王朝的一项文化积累,又是贵族日常诵习的对象.所以,虽然其中收录了不少民间歌谣,但恐怕不可能包含正面地、直接地与社会公认的政治与道德原则相冲突的内容.
秦代曾经焚毁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于《诗经》是易于记诵的、士人普遍熟悉的书,所以到汉代又得到流传.汉初传授《诗经》学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二者取国名,后二者取姓氏).齐、鲁、韩三家属今文经学,是官方承认的学派,毛诗属古文经学,是民间学派.但到了东汉以后,毛诗反而日渐兴盛,并为官方所承认;前三家则逐渐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
《诗经》的作者
《诗经》的作者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则有不同说法.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又有一种说法: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诸侯之乐献给天子,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
《诗经》详细目录
风 周南 召南 邶风 鄘风 卫风 王风 郑风 齐风 魏风 唐风 秦风 陈风 桧风 曹风 豳风
雅 鹿鸣之什 南有嘉鱼之什 鸿雁之什 节南山之什 谷风之什 甫田之什 鱼藻之什 文王之什 生民之什 荡之什
颂 周颂·清庙之什 周颂·臣工之什 周颂·闵予小子之什 鲁颂·駉之什 商颂


上一篇:fuxing

下一篇:上海本帮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