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瑞德

时间:2024-05-13 20:49:06编辑:奇事君

大众7亿美元入股小鹏汽车!能否实现双赢?

7月27日,大众中国发布公告,称与小鹏汽车达成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将向小鹏增资约7亿美元,持有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大众汽车集团将获得一个小鹏汽车董事会观察员席位。受这一重大利好消息刺激,小鹏汽车当日美股高开高达15%,收盘时股价涨幅超过26%。此前就在7月中旬,已经有媒体爆料称:据知情人士透露,奥迪正与上汽集团正在就从这家中国国有汽车制造商手中购买纯电动汽车开发平台使用授权进行谈判。此次大众中国发布的公告称大众旗下奥迪品牌与上汽签署战略备忘录,证实了这一传言。从销量上看,2022年,大众ID系列电动车在华的全年总交付量为14.31万辆,小鹏则为12.08万辆;2023年上半年,大众汽车集团在华所有新能源车型的总交付量为8.97万辆,同比去年增长4.8%,而小鹏为9.1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52.3%。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销量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8.7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536.5万辆;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151.8万辆)。大众和小鹏分别只占据1.30%和1.32%的份额。在目前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过去在传统燃油车领域表现强势的以BBA、大众、丰田为代表的主流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无论是产品力还是口碑,都远不如中国本土品牌。在中国市场被迅速边缘化。大众集团旗下现有电动车开发平台梳理自2015年起,为了顺应汽车的电动化转型,大众集团开始在电动车领域投入重金,研发了多个电动车平台以迎合资本市场对电动汽车概念的追捧。这里,我们首先要简要回顾一下大众集团旗下的电动车开发平台。1.MEB平台MEB纯电动平台由大众集团开发,电池电压以400V为标准,供大众旗下主流家用车型使用。轴距、轮距、底盘高度都可以按照车型需求灵活调整。 MEB纯电平台可以做到在更短的车身中加入更长的轴距和更平整的后排地板,可以给乘员带来显著的空间提升以增加舒适性。开发的车型主要面向家庭用户的日常家庭用车。代表车型有大众ID3、ID.4 CROZZ、奥迪Q4 e-tron、Q5 e-tron等。2.J1平台由大众集团旗下奥迪与保时捷联合开发的J1平台其实源于大众集团用于开发高端燃油跑车的 MSB 平台。奥迪与保时捷对该平台经过深入的电气化改造后(即油改电),成为保时捷旗下的高性能纯电动跑车平台。代表车型有保时捷Taycan和奥迪e-tron GT。由于J1平台是基于MSB的传统燃油车平台进行油改电而来,其本质只是大众集团向电动化转型的一个过渡性的平台。目前也只有保时捷Taycan和奥迪e-tron GT两款车型基于该平台开发,未来也不会有后续车型。大众集团旗下如保时捷、奥迪等品牌未来开发的高端跑车都将采用PPE纯电动平台进行开发。3.PPE平台PPE全称为: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高端电动平台),听名字就知道来者不善。PPE平台开发车型主打高端电动车,不仅支持轿车还能适用SUV。充电电压以800V为标准。该平台基本覆盖了B-D的车型分级,也是支撑了大众集团中大型电动车的最重要平台。奥迪A6 e-tron、Q6 e-tron、保时捷Macan纯电版都将基于PPE纯电平台打造。4.SSP平台SSP平台是大众集团全新开发的、集纯电动、全面互联和高度可扩展性于一身的全新汽车平台,这套平台目前还在开发中,预计将在2024年正式启动。SSP平台是在大众集团旗下MQB、MSB、MLB等三个燃油车平台,和MEB、PPE两个纯电动汽车平台基础上,整合成一个全新的可扩展系统平台。适用于集团旗下所有品牌和所有级别车型的机电一体化平台架构。大众-奥迪何以有求于小鹏与上汽?此前由于软件故障,奥迪推迟了在PPE平台上开发的Q6 e-tron等高端电动汽车的上市发布。此外,大众集团还取消了奥迪的自主旗舰电动汽车Artemis项目,显示出大众集团的电动化转型遭遇了很大的困难。与以“蔚小理”为代表的中国新造车势力的高端车型相比,以BBA为代表的传统豪华品牌并非没有作为。它们已经投放了以奥迪Q4/Q5 e-tron、宝马iX3、奔驰EQB/EQC/EQE/EQS为代表的大量新能源汽车产品,且定价也大多在30万以上。但目前大众集团旗下基于MEB纯电动平台开发的几款纯电动车型,在中国市场大多表现平平。数据来源:上险量数据从2022年的上险量数据中就可以看出:中国30万以上价位新能源车型销量前10名中,国产车型有6款,占据优势。而以BBA为代表的传统豪华品牌则处于下风,且销量靠前的多为在传统燃油车平台上开发的插电混动车型,纯电/增程式车型则处于弱势。以BBA为代表的外资豪华品牌,之所以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弱势,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这些传统豪华品牌在华的合资企业里,外方话语权较强,导致产品本土化和适应性不如中国本土车企。其二是从产业结构上讲,此次与上汽、小鹏达成合作的大众-奥迪均为德国企业。早在2005年,德国西门子公司就已经由于巨额亏损,将其手机业务转卖给中国台湾的明基公司。但此后由于经营不善,明基在接手西门子手机以后依旧没能扭转颓势,最终不得不于2006年9在德国申请破产。自此以后德国企业完全退出手机设计制造领域,这直接导致德国在手机、液晶面板和移动互联网产业上非常弱势,其车机系统设计师大多没有开发大屏幕、全液晶仪表人机交互界面的经验。因此即便德系车企在其新能源车型上与时俱进地搭载了全液晶仪表,使用体验也远远不如中国车企,导致其在新能源车型上口碑不好。此次大众-奥迪与小鹏汽车、上汽达成合作,也显示出大众集团对中国市场进一步深入本土化、迎合中国消费者消费喜好的决心。将有望改变此前大众集团旗下纯电动车型在华销售弱势的局面,使其开发的新能源车型更能适应中国市场需求,有望帮助大众集团在未来中国高端豪华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中扭转不利局面。【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评4点0,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官宣!大众豪掷7亿美元入股,小鹏能摇身变“大鹏”吗?

要说最近汽车圈最大的新闻,那非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向国内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莫属了,此次大众以每股15美元的价格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大众将获得一个董事会观察员席位。消息一出,小鹏汽车的股价一度涨幅超过40%,此次小鹏和大众的合作也是传统跨国车企首次增资国内造车新势力。作为全球唯一年产销2000万辆级的汽车大国,国内一直是大众最为倚重的市场,在跨国车企并不看好中国市场的背景下,大众前董事长卡尔·哈恩力排众议,于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中国市场。凭借德系品牌光环和丰富产品供给,大众在华年销量曾高达423万辆,推动了中国的汽车市场的繁荣,同时也促进了自身在全球市场地位的快速崛起。不过随着电气化时代的加速变革,新能源车型在国内的渗透率快速提升,以比亚迪为首的传统车企和“蔚小理”为首的新势力品牌迅速席卷国内,作为全球的新势力总龙头,特斯拉也以惊人之势快速实现全球覆盖,而反观大众这类的传统车企,近些年在国内的发展也初显疲态,其年销量已从最高峰跌至2022年的318万辆,意识到时代变革的大众也谋求着转型。不过,虽然大众也专门为电动车型开发了MEB平台,但它似乎在中国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进展不如预期,今年上半年在电动汽车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大众在华纯电动汽车的交付量仅6.24万辆,还出现了同比1.6%的下降,这一成绩与当前国内的销量领头羊相比被甩出了几条街,因此强烈的生存危机也笼罩在了大众品牌的头顶,如何突围成为了接下来最为重要的发展问题。大众的销量为何在国内如此不亮眼,也与MEB平台的失利有关,由于开发之初,MEB平台的多项指标都是按照欧洲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设计,对于欧洲而言,一台实用好开的电动车型足够日常使用,但是国内的电动化时代并非仅是实现电机驱动,更重要的是也兼顾进行了智能化升级,而智能化恰恰是MEB平台的弱势,因此这也导致了国内消费者反馈的不积极。大众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也进行了新的纯电平台开发,大众与一汽集团合资的PPE平台工厂仍在建设中,但预计最快完成时间为2024年底,至于推出新车型的时间,尚不可知,但预计不会太早。但对于当前发展迅速的国内市场而言,如果新平台不能快速推出市场,则必定会失去当前的发展先机,这也是当前大众最为头痛的地方。而对于小鹏而言,此时牵手大众也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据数据显示,小鹏汽车在去年G9上市失利后,已经逐步落后于理想和蔚来,目前月销量仅仅维持在7000辆上下。今年上半年,小鹏汽车更是仅交付了4.1万辆,相比之前同比减少了近一半,持续的亏损加上现金流的枯竭也让大家对于小鹏汽车能否撑得过去十分担心,而此次大众的入股,无疑解决了财务方面的困境,同时大众也相当于给小鹏站了台。另一方面,小鹏汽车在智能化程度和车机系统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这弥补了大众解散车机部门后的缺陷,同时大众可以从与小鹏合作中获得学习机会,加强其纯电平台的开发。作为一家以技术为主导的车企,大众的产品驱动市场理念与小鹏的智能化技术和车机系统相符合,这种合作关系成为了一种必然。在国人的眼里,不同车企间的合作联盟似乎违背了竞争原则,但这样的情况在欧美却十分常见,例如我们比较熟悉的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大众-福特联盟等等,大众汽车作为一家百年老车企,在联盟和投资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此次以7亿美元购入小鹏汽车4.99%的股份,这一举动既达到了投资目的,又符合大众“进可攻、退可守”的形象,是一种稳赚不赔的策略。总结:前有奥迪与上汽,现在是大众与小鹏,外资车企与国内车企和新势力品牌的合作逐步提升,着在燃油车时代是很难见到的场面,此次大众选择与小鹏合作,也表明国内车企在新能源时代已经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车,不知道你怎么看待此次大众入股呢?【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之养护,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上汽大众迎来两员大将,电动化转型能否打开新局面?

进入2023年,上汽大众迎来一波频繁地人事调整。先是上汽大众总经理陈献章到上汽集团任职副总经济师、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由原延锋汽车总经理贾建旭接任;然后是上汽大众销售公司党委书记兼上汽大众大众品牌营销事业部经理杨嗣耀接替贾鸣镝出任上汽奥迪总经理;现任上汽大众大众品牌销售与渠道(SVS)部门经理傅强拟任上汽大众大众品牌营销事业部部门经理,接替杨嗣耀;现任上汽大众大众品牌ID营销(SVI)部门经理谢施奇,拟任上汽大众大众品牌营销事业部副经理,大众品牌销售与渠道(SVS)部门经理,兼任上汽大众大众品牌ID营销(SVI)部门经理。左为付强,尤为谢施奇在这一系列人事调整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谢施奇。因为他所出任的大众品牌营销事业部副经理似乎是新设的职位,而且他本人还兼任了大众品牌ID营销(SVI)部门经理。2020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中国汽车市场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乘联会数据,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从2017年的56万辆上涨至2022年的650万辆,增长幅度1060.1%,渗透率达27.6%。传统燃油车(乘用车)销量从2017年的2365万辆下滑至2022年的1488万辆,下滑幅度约36.84%。在此背景下,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的攻守之势逆转。上汽大众也从巅峰的2017年的206万辆,跌到了2022年的130万辆,于是,电动转型成了上汽大众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从谢施奇所担任的职务上就能窥见一二。一直领跑上汽大众电动化进展一直都非常迅速。早在2018年,上汽大众首个新能源整车工厂就在上海安亭开工,总投入170亿元人民币。2020年底,设计年产能30万辆的新能源工厂正式启用。上汽大众在2021年迅速搭建起了上汽大众ID系列产品矩阵。官网显示,目前上汽大众在售纯电动车型包括ID.4X、ID.6X和ID.3三款车型。数据显示,2022年上汽大众旗下ID.纯电家族系列全年累计销量为7.5万辆。2022年上汽大众新能源车渗透率7.17%,相比2021年上升2.97%,单月渗透率最高值超过10%。这样的市场表现和中国新能源品牌相比还有些距离,但与其他合资对手相比明显领先。2022年,主流合资在新能源领域的市场表现情况如下,东风日产累计销量42742辆,东风本田累计销量23166辆,广汽本田累计销量11329辆,一汽丰田累计销量7543辆,广汽丰田累计销量7164辆。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在2022年财务会议上表示,大众基于十点行动计划,集团在战略执行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其中包括各品牌的新产品战略、平台重点的重新聚焦以及软件发展路线图的修订等。在“十点行动计划”中包括了中国市场、新的SSP平台以及电池、充电及能源方面,大众未来还将强化在中国的数字化实力和产品竞争力。落实到上汽大众层面,2023年将引进ID.家族的首款电动轿车ID. Aero,并进一步完善ID.家族的营销网络。上汽大众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据了解,上汽大众已经在中国成立了两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并实施了以“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种技术路线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具体实施的细节包括途观L、途昂等车型插混版、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方面。笔者想说,尽管大众在新能源车领域的表现没有燃油车那样亮眼,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它的实力。面对特斯拉、比亚迪、新势力发起的突袭战,包括大众在内的合资车企没反应过来,一直处于被压制的状态,现在战场局势已经变得有来有回。大刀阔斧在过去几年销量下滑的期间,上汽大众并没有躺平,反而是进行了大刀阔斧地变革。上汽大众根据产品线进行组织机构变革,设立了ID、高端车、主流车三个营销前台和一个营销中台。具体来看,一个营销中台就是把渠道和销售进行了合并,市场变成传播和客户运营的部分,售后负责用户满意度;而三个中台则是由ID.系列、高端燃油车和主流燃油车组成,每个机构分别负责不同产品线的产品调研、策略研究、策略实施等。主要目的是把电动车和传统燃油车进行区隔。尤其是ID.电动系列全新营销模式的搭建,创新启动代理制营销模式,即由厂家直营+渠道代售的形式,以前的返利、返点模式变为佣金模式,充分发挥经销商网络优势,使得营销效果最大化。再就是2023年初,上汽大众进一步改革了营销体系,将此前的12个营销大区缩减至8个,山东、江苏、京津和云贵由原来的独立大区并入4个新成立的营销大区中。强化了营销大区团队的权限,大区可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以及向总部呼叫资源的权力。与此同时,上汽大众还对各地不同体制的经销商,提供差异化培训内容、补强市场一线作战人员,形成市场、销售和售后的“铁三角”,根据本地市场进行差异化营销,更精准地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此外,上汽大众还在渠道上进行了多元化的布局。此前,付强接受采访时表示,上汽大众将加快布局新能源城市展厅ID.Store。ID.Store通常坐落在一二线城市的主流商场里,信息更加透明化,消费者买车看车也更为便利。目前,上汽大众ID. Store已在国内88个重点城市的核心商圈完成布局,累计开业已突破200家,未来ID. Store的门店数量将达到300家。与此同时,还加入了“ID. Zone”的新概念,为新能源车用户提供高效、专属的服务。上汽大众在空白城市和商圈建立了卫星店,实现更广范围的用户覆盖。3月16日,上汽大众推出“全车系限时现金优惠”活动,优惠总额达37亿元,单车限时优惠最高可达5万元。据了解,这次优惠活动持续到4月30日,而且享受优惠的车型覆盖全系电动车和燃油车产品。此前上汽大众已经推出过两轮优惠措施了,第一轮是湖北专项补贴,第二轮优惠产品仅限于上汽大众ID.家族电动车,时限都是限制在3月。笔者在车里并不是说降价就一定好,而是想说上汽大众的市场反应速度确实很快,应对的措施很灵活。由此可见,变革还是有效果的。至于说上汽大众的变革未来能取得多大的效果,我们将跟踪报道。百姓评车从市场角度来看,无论是新势力、合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领域应该有更多的玩家参与进来,只有充分地竞争才能带来行业的进步,才能进化出更有优势的车型、营销模式以及消费体验。【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百姓评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一汽-大众加速电动化推动品牌向上

自2021年强势介入纯电市场以来,一汽-大众凭借ID.4 CROZZ和ID.6 CROZZ两款车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创下超过10万辆的销售纪录,在纯电市场打下一片新天地。特别是随着今年4月全球首发的旗舰轿车ID.7 VIZZION的加入,一汽-大众电动化进程再次提速,推动品牌向上突破。好看、好开、好用的品牌新内涵在发展纯电汽车的过程中,一汽-大众坚持将传统燃油车的制造经验带到纯电领域,将30多年的技术和品牌积淀融入到纯电产品中,形成了好看、好开、好用的品牌新内涵,这是ID. CROZZ家族在较短时间内就取得成功的关键。“好看”的内外设计,是ID. CROZZ家族给人的直观印象。它的造型非常具有亲和力,柔和顺畅的曲面与锋锐清晰的切面完美交融,刚柔并济中透着速度、力量、灵性之感。特别是光元素的大量使用,让ID. CROZZ家族的造型充满时尚和未来感。当你接近并解锁车辆时,智能交互大灯就像一双眼睛一样缓缓睁开并看向你,前后LOGO 一同亮起,像是在做表情、打招呼,欢迎主人的到来。说到“好开”的驾驶乐趣,首先是ID. CROZZ家族的操控性非常好,比如ID.4 CROZZ的转弯半径仅为4.85米,比MINI 还小,一把就能掉头。其次是ID. CROZZ家族配备的IQ. Drive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赋予了ID. CROZZ L2+级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集成30多项主动安全技术及装备,可支持0-160km/h的“全速域”驾驶辅助功能。而Travel Assist可实现一键启动自动驾驶功能,在智能巡航的过程中自动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还能自动调整车速,守护用户的每一次出行。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更为先进的人机交互是ID. CROZZ家族的突出特色。通过E3架构,实现5.3 英寸数字仪表、12英寸中控屏、AR-HUD、ID. Light互动灯带的整体互动,不仅带来更多的科技感,也让ID.CROZZ家族变得更加“好用”。一直以来,一汽-大众坚持“以人为本”的造车理念,以智能科技的最新成果为人们的出行服务,让ID. CROZZ家族更”懂”消费者。作为一汽-大众在电动出行时代精心打造的车型,ID. CROZZ家族以好看、好开、好用的品牌新内涵,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心,为一汽-大众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ID.7 VIZZION为品牌注入新活力在ID. CROZZ家族大获成功的基础上,一汽-大众ID.7 VIZZION首发亮相并将于下半年量产。ID.7 VIZZION的出现,不仅结束了一汽-大众靠两款纯电产品打天下的局面,更重要的是,ID.7 VIZZION把一汽-大众纯电领域从SUV扩展到轿车,为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推动品牌向上突破。ID.7 VIZZION作为大众最新的全球旗舰纯电动轿车,采用动感十足的掀背设计,将美学、科技有机融合,结合从内到外的360度安全呵护和智享舒适大空间,其旗舰级高端轿车带来的驾乘体验,要远优于此前的ID. CROZZ家族。在不久前的上海车展上,我们对ID.7 VIZZION有了初步的直观体验,从珠宝设计中汲取灵感的前大灯设计,通过钻石般完美的“切割”比例,使得整体造型晶莹剔透璀璨夺目,呈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高雅气质。全新升级的内饰,采用环保一体式设计,将仪表显示屏、空调出风口及车门内把手放在同一个平面上,使得整个内饰简洁大气,标配15英寸智能2K悬浮大屏,更显旗舰气质。在舒适空间方面,ID.7 VIZZION也是旗舰极的。车身长近5米,轴距近3米,使ID.7 VIZZION的空间体验可与目前市场上在售的大部分中大型SUV相媲美。后备箱在拥有超大开口的同时,宽度、高度几乎为同级别最优。此外,Smart Air隐藏式智能空调、Skyview智能光感天幕、专为国人特别调节的座椅等舒适设施,令舒适度大幅提升。在安全呵护方面,ID.7 VIZZION搭载全旅程智能辅助驾驶系统Travel Assist 3.0 ,可集成各项驾驶辅助功能,全面提升驾驶安全。特别是ID.7VIZZION全系标配增强现实的AR HUD,具备更远的投射距离,可在更大范围内显示信息,大幅度提升驾驶安全性。此外,一汽-大众佛山MEB智慧工厂带来超级可靠的品质,360度全场景的人性化充电服务体系确保用户充电无忧,助力ID.7 VIZZION开启大众品牌电动时代的新篇章。ID. 家族将给市场带来新变局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229.1万辆和222.2万辆,同比均增长42.8%,新能源汽车继续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ID.7 VIZZION的加入,一汽-大众ID. 家族产品线进一步壮大,市场覆盖面显著增强,品牌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可以预见的是,凭借扎实的产品实力和其背后的MEB平台,未来,一汽-大众“纯电三剑客”合力进击,对新势力形成挑战,将给纯电汽车市场带来新的变局。文/张凤宇【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市新风尚,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投资7亿美元,大众入股小鹏,或合作造车,反向合资能否破局

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力众多的厂商参与竞争,大家都想在这片沃土上分得一杯羹。加上近些年国内新能源车企势力快速增长,更加先进也更加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令曾经的老牌合资企业的日子不再如燃油车时代好过。在中国市场曾风光无限好的大众集团也迎来了新能源困局,其在华销量呈现出疲软态势,ID.系列电动车出货量不及预期。近日,一度传言正在寻找中国本土合作伙伴的大众以7亿美元入股小鹏,持股4.99%。大众这次能破局吗? 外国品牌新能源在华受挫从如今的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格局来看,合资和进口品牌的处境并不理想。根据乘联会发布的1-5月中国新能源市场厂商排名来看,除特斯拉和腾势(即图中的比亚迪戴姆勒)外,其他外企很难与国产车企一战。外资品牌在华受挫与许多因素都有关,最重要的是技术和价格。从技术角度来看,中国企业在三电技术,即电机,电池和电控技术方面的起步较早,供应链本土化程度非常高。经过数年众多用户的使用里程积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已经完成了性能、效率、安全性和耐久度等多方面的技术迭代。以国内龙头供应链厂商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为例,近些年其在电池材料和电池包结构方面的创新大大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安全性。从磷酸铁锂和三元锂到钠离子电池甚至到无过渡金属电池,随着材料的创新和电池包体积利用率的优化,电池的能量密度不断提高.从2019年的CTP 1.0到2023年的CTP 3.0,能量密度从180Wh/kg增长到了255Wh/kg。除三电系统外,智能化也是国产新能源车型的一大优势。车机的优势不用多说,国内的车企并不仅仅局限于切换驱动的能源形式,而是要将新能源车的便捷性贯彻到底。对于未来出行各大车企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智能驾驶是大势所趋。从借助高精地图到更高阶的智能感知辅助驾驶系统,国内厂商提出了众多方案并进行了大量测试。以小鹏为例,其旗下的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将支持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2023年上半年时已在广州,深圳和上海三城开放其第一阶段能力,即借助高精地图从A点到B点进行智能导航辅助驾驶。其完全形态将不需要高精地图的支持。在L2级辅助驾驶,也是现行法规允许的自动驾驶等级的框架内,国内厂商的辅助驾驶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已然处于第一梯队。外资品牌在技术层面和国产品牌相比已没有了内燃机时代的优势,因此如今他们难以支撑其高昂的售价。同样的价格,国产新能源选手们有更丰富的配置;同样的配置,国产新能源车型则有更亲民的价格。以大众ID.3为例,上市初其售价区间为16.29-19.29万元。如此高昂的售价甚至和比亚迪旗舰车型汉有一定的重叠区间。虽然后驱和优秀的底盘让ID.3不失为一辆优秀的精品小车,但价格让许多潜在用户转而走入了其他品牌的门店。欧洲的传统豪门更是如此。如今国产豪华品牌的价格已覆盖30-40万的价格区间,理想就是这个区间内的一员悍将,收获了众多原本青睐BBA的家庭用户的订单。老牌豪华品牌宝马的新能源走量产品i3和iX3目前在北京有10万元左右的优惠,其处境可想而知。 7亿美元,大众能得到什么?进入电气化时代后,大众效仿内燃机时代的策略,斥巨资170亿元打造出了电气化车型专用的MEB平台。然而和内燃机时代不同的是,基于MEB平台的ID.系列车型并没能取得令人满意的销售成绩。大众也曾尝试研发自己的软件平台,并成立了子公司Cariad,专攻软件智能化。但实际情况并不如大众所想,Cariad的缓慢的研发进程影响了集团电气化车型的推出效率。就在2023年上半年,大众集团决定将Cariad的大部分高管解雇。自此,大众集团放弃智能化系统方面的完全自研,开始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开发。过去大众在中国市场的辉煌依靠的除了较早进入市场的先发优势,还有其耐用性和高性价比。大众寻求本土合作伙伴的目的也无非是获得国产品牌在智能化方面的优势,辅以大众在机械素质层面的积淀来得到市场的认可。除此之外,大众还需要降低分摊在每台车上的研发成本来拉低售价,扩张在中国这个最大单一市场的份额。大众在智能化竞争中所缺失的,正是小鹏的优势。小鹏的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完全体将是无需借助高精地图,全面依靠硬件感知的智能驾驶方案。今年小鹏已在高精地图覆盖的城市陆续开放了XNGP第一阶段的测试,从实际体验来说,是一款令人满意的辅助驾驶系统。根据双方发布的公告来看,大众和小鹏在初期的合作中将一同研发两款B级车,预计在2026年于大众安徽的工厂进行生产并通过大众的渠道进行销售。正如公告中所说,“二者发挥各自的优势”,即使用小鹏G9的架构和智能化技术,大众负责设计,调校和生产。这样的组合听起来还是挺让人期待的。关于这两款车的详细信息,双方在公告中并未透露,但既然是走量车型,这两款车很有可能分别是中型轿车和中型SUV,即和现在的帕萨特和途观对标。至于是否会归入电动子品牌ID.旗下目前不得而知,但根据先前国内国外车企的合作来看,很有可能会启用新的产品命名序列。此外,在双方的声明中关于深入合作的计划被一笔带过,只提到未来会共同开发新的电动车平台,也许现在大众和小鹏也都没想好更深一步的发展战略。大众集团这次的入股比例体现出大众对合作的强烈需求同时也体现出其谨慎。如果持股比例超过5%的举牌线,继续增持或减持都会有更复杂的程序。大众持股4.99%刚刚好卡在举牌线下,这是最快达成合作的方式,同时也给彼此留了退路,毕竟双方的合作尚未看到成效。大众的7亿美元,换的不仅仅是更先进的智能化系统,还有更适应中国市场的技术路线和更短的研发周期。相比于未来销售预期,这也许是一笔不错的买卖。 外资品牌破局路在何方?1983年,第一辆CKD桑塔纳轿车在上海组装成功,不久上汽和大众集团便达成了合作;1991年,第一辆CKD捷达轿车也在长春走下了生产线,一汽大众也正式进入市场。几十年间,懂得生产汽车的大众和懂得中国市场的上汽和一汽通过出色的配合占领了巨大的市场份额。如今的中国市场是世界公认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最为迅速的单一市场。正如几十年前上汽和一汽找到大众集团合作一样,如今的外资品牌需要与本土的厂商达成合作来适应市场。但与之前不同的是,现在的外资车企需要国产品牌的先进技术来提升自己的产品。中国市场对于新能源车的需求不仅仅是能源形势的转变,更多的是在用车体验上颠覆性的提升。而恰恰在这一点上,外资品牌做的远远不够。如果像大众集团和小鹏的合作一样,大众成熟的造车技艺搭配小鹏先进的智能化方案,只要价格合理,市场是不会拒绝的。大众和小鹏只是开始,未来也许会有更多外资品牌以入股的方式与中国品牌达成合作。毕竟在市场中,只有懂消费者需求并且技术过硬的竞争者才可以留下。【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有车以后,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重磅!大众汽车7亿美元入股小鹏汽车,小鹏要教大众造车了?

​试想一下,倘若有一款电动车,它具有德国的品质以及中国的智能,那么你会因此而动心吗?估计很多人会觉得这个想法虽然很酷,但是这种车型并不可能存在,因此,即便是大家再动心也不可能得到。不过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这几天就实现了呢?在7月26日的晚间,大众汽车就正式搞了一个大新闻。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达成了技术框架的协议,并且在合作的初期阶段,双方就已经计划在面向国内的中型汽车市场时,共同开发出两款大众品牌的电动汽车。至于很多人所期待的两款专属于中国市场的新车型。根据官方的消息来看,它们的到来是为了补充基于MEB平台而诞生的产品,同时它们也将会计划于2026年步入市场。为了在紧密、长期战略合作中展现出足够的诚意。大众汽车将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大约50亿人民币),并以每ADS15美元的价格,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同时在交易完成后,大众汽车将获得一个小鹏汽车董事会观察员席位。由于大众汽车的增资,小鹏汽车的身份也正式转变为了“大鹏”汽车。虽然如今人人都知道,国内自主品牌的智能电动车的发展极为迅速。但是自主品牌的电动汽车能够让外国汽车公司心甘情愿地花大价钱来买技术的情况,还是让不少国人活久见。值得一提的是,大众汽车的合作规格的定调为长期战略,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的五年时间里,将有出现很多“大众标,小鹏心”的电动车出现在大众汽车的门店当中。也许有人会很好奇,大众汽车旗下不是也有之前联名出圈的ID. 系列在进军新能源的领域。然而从近期的销量数据来看,虽然赫伯特·迪斯亲自督战大众ID. 3,但是从2021年上市到现在,ID. 3最高光时期的销量仅为4611辆,之后每个月的平均销量也徘徊在2000辆左右。至于今年的上半年销量,大众ID. 3总共卖出了13665辆。倘若是拿当下话题热度十分火爆的比亚迪海豚作对比的话,大众ID. 3的上半年销量也仅仅只是比亚迪海豚6月销量的一半左右。因此,即便大众汽车在国外被很多人看作是电动车转型的标杆品牌,但是它在国内市场与比亚迪海豚相比,也只能沦为败者食尘。目前来看,当前想要拿下高销量的成绩,最主流的做法就是通过降价的方式来换取销量,但是这个方式对于汽车品牌而言,无异于饮鸩止渴。大众汽车作为在车圈中浸淫多年的老油条,肯定能明白这个道理,毕竟自降身价的牌一旦打出去,那么从名牌滑落成杂牌自然是指日可待了。在综合考量的情况下,大众也开始迫切想要一个,可以稳住品牌号召力的支柱。小鹏汽车作为国内本土知名度极高的造车新势力。它从驾驶、调校、NVH、三电等多维度来看,相比于大众的电动车,可谓是在综合实力方面做到了碾压大众ID. 系列。除此之外,当代消费者的用车需求在这几年以来也出现了巨变,很多国内智能电动车用户在选车时,往往都非常注重智能座舱以及智能驾驶等方面,而这些需求也恰恰是大众ID. 系列的能力短板。相比之下,小鹏汽车的智能座舱、智能网联、和智能驾驶等方面的能力,恰好也是小鹏汽车赖以生存的核心能力。小鹏汽车的崛起也正是凭借着在电动智能领域的积极布局,成功地为自己打上了“智能化”标签。另外,身为资深的“技术控”,小鹏汽车如今还成功构建起了基于自研算法的本土化高速NOA和城市NOA的落地方案。所以,小鹏汽车在智能驾驶层面,也同样具备了本土化数据的优势。优秀的能力以及得天独厚的本土化优势,不仅让小鹏汽车在电动车领域中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护城河,同时也让大众汽车对小鹏汽车的各方面垂涎已久。因此,选择与小鹏汽车合作,无疑可以让大众汽车更好地绕过重重的限制,同时能够迅速跟上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快速路。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大众和小鹏双方在经过综合考量后所选择的合作,奥迪与上汽的合作想法就简单许多。毕竟奥迪与上汽集团签署战略备忘录,就明确表示了自己想要利用智己的平台,推出全新电动车型,以此来进入到此前在中国尚未覆盖的细分市场。其实,从大众汽车和奥迪汽车与自主品牌之间的合作,就不难看出当前自主品牌在品质与实力方面,可谓是今非昔比。大众汽车作为世界级的汽车巨头,它选择在中国市场与一家诞生不到十年的造车新势力企业合作,恰恰也说明了它在当前的汽车市场中也想要寻求变革。而对于小鹏汽车来说,面向大众汽车开放智能化层面的合作,无疑是它的一场在智能化领域的胜利。毕竟大众汽车在官宣向小鹏汽车投资约7亿美元,并共同面向中国市场开发电动汽车后,小鹏汽车在美股的股价涨幅超过了41%。让我们一起期待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在强强联手后的表现吧。【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壹车讯,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上一篇:龙职中

下一篇:南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