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田世居

时间:2024-05-12 08:24:01编辑:奇事君

客家民居的四字成语

1. 看了客家民居图,会想起那些描写建筑物的四字词语 鹤湖新居 客家古村、规模最大、民居建筑,容纳千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祖罗瑞凤,清朝初期、经商致富 龙田世居 客家围屋、坑梓黄氏、高大围墙、了望哨所、龟背图案、曲径通幽、古堡花园、地主庄园、龙田世居、黄氏族人 茂盛世居 客家围屋、矩形围城、夯实而成、坚硬无比、四角碉楼、互相照应、古老民居、保存完整、何氏兄弟、茂盛商号、综合经营、多年拼搏、终成大富、五大民居 大万世居 古堡围屋、方形围屋、大万族人、曾姓家族、客家文化、浓郁氛围、民族源流、民族迁徙、重大价值、保存完好,飞檐高挑、门额浮雕、各式人物、飞禽花鸟、栩栩如生、文化价值、 2. 关于民居的四字词语 关于居民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荒无人烟】:人烟:指住户、居民,因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人居住。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 【人烟凑集】:人烟:指人家、住户。指居民密集。 【人烟辐辏】:人烟:指人家、住户;辐辏:形容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指居民密集。 【市民文学】:封建社会后期,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 【万室之国】:万室:万户。有万户居民的国家。多指古代小诸侯国。 【万室之邑】:万室:万户;邑:城镇,指封地。有万户居民的城镇。 【五方杂处】:五方:东南西北中,泛指各处;处:住。形容大城市的居民,从什么地方来的人都有。 【五方杂厝】:指各地方的人杂居一处。形容居民复杂。


龙田世居的介绍

龙田世居位于深圳市坪山新区坑梓街道田段心社区。建于清朝道光十七年),占地5000平方米,是深圳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客家围龙民居之一,1987年被列为宝安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8月,被核定为广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是坑梓黄氏乡亲的最古老的居住、生活、祭祀场所之一,也是情系海内外坑梓黄氏乡亲的根。

描写客家民居的词语

1.看了客家民居图,会想起那些描写建筑物的四字词语 鹤湖新居 客家古村、规模最大、民居建筑,容纳千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祖罗瑞凤,清朝初期、经商致富 龙田世居 客家围屋、坑梓黄氏、高大围墙、了望哨所、龟背图案、曲径通幽、古堡花园、地主庄园、龙田世居、黄氏族人 茂盛世居 客家围屋、矩形围城、夯实而成、坚硬无比、四角碉楼、互相照应、古老民居、保存完整、何氏兄弟、茂盛商号、综合经营、多年拼搏、终成大富、五大民居 大万世居 古堡围屋、方形围屋、大万族人、曾姓家族、客家文化、浓郁氛围、民族源流、民族迁徙、重大价值、保存完好,飞檐高挑、门额浮雕、各式人物、飞禽花鸟、栩栩如生、文化价值、 2.客家民居的解说词 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圆楼,是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土楼民居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密切相关。客家人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 加之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缺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 3.怎样写客家民居的解说词 200字左右 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 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 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华北、东北地区的民居大多是这种宽敞的庭院。 堂屋和土楼 中国南方的住宅较紧凑,多楼房,其典型的住宅是以小面积长方形天井为中心的堂屋。这种住宅外观方正如印,且朴素简洁,在南方各省分布很广。 在闽南、粤北和桂北的客家人常居住大型集团住宅,其平面有圆有方,由中心部位的单层建筑厅堂和周围的四、五层楼房组成,这种建筑的防御性很强,以福建永定县客家土楼为代表。在中国的传统住宅中,永定的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的土楼共有8000余座,规模大,造型美,既科学实用,又有特色,构成了一个奇妙的民居世界。 福建土楼用当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单屋,继而连成大屋,进而垒起厚重封闭的“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土楼具有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和强烈的宗族特性。 楼内凿有水井,备有粮仓,如遇战乱、匪盗,大门一关,自成一体,万一被围也可数月之内粮水不断。加上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土楼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 少数民族居住建筑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居住建筑也很多样,如西北部新疆维吾尔族住宅多为平顶,土墙,一至三层,外面围有院落;藏族典型民居“碉房”则用石块砌筑外墙,内部为木结构平顶;蒙古族通常居住于可移动的蒙古包内;而西南各少数民族常依山面水建造木结构干栏式楼房,楼下空敞,楼上住人,其中云南傣族的竹楼最有特色。中国西南地区民居以苗族、土家族的吊脚楼最具特色。 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没有地基,以柱子支撑建筑,楼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 北方窑洞和古城民居 中国地域宽广、民族较多,各地民居的形式、结构、装饰艺术、色调等各具特点。 在此,主要介绍一下个性鲜明的北方窑洞和古城内的民居。 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洞。 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此外,中国还有保存较完好的古城,这些古城内均有大量的古代民居。 其中,山西平遥古城和云南丽江古城均在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平遥古城是现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县城,是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古县城的典型代表。 迄今为止,这座城市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其建筑格局与风貌特色大体未动。平遥是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筑、艺术等方面历史发展的活标本。 始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是融合纳西民族传统建筑及外来建筑特色的惟一城镇。丽江古城未受中原城市建筑礼制的影响,城中道路网不规则,没有森严的城墙。 黑龙潭是古城的主要水源,潭水分为条条细流入墙绕户,形成水网,古城内随处可见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 4.介绍客家民居导游词 客家民居在岭南山区客家人聚居的村子里,人们随处可看到许多风格独具、古朴典雅的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客家围龙屋存世最多,也最为著名,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最具中国民居特色的建筑物之一。 围龙屋最早建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在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普通围龙屋占8亩、10亩,大的占地30 亩以上。一座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巨大的堡垒。屋内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是中国封建自给自足生活的典型缩影。与众多圆形转龙屋不同的是,河源的围龙屋是方形的,被称为“府第式”、“角楼”。其形制接近北方传统的“四合院”,其文化内涵更加深厚。在市郊东源县仙塘圩镇周围,保留较好的客家民居就达30多座。现这座被辟为客家民俗博物馆供游人参观的民居是河源围龙屋的典型代表。据记载,它建于乾隆17年(1749年),后经主人复修并扩建后栋,共66间房、24个厅、12个天井,算来这座民居的年龄已有250岁了。 仙塘这座围龙屋规模大,结构复杂,布局讲究。其中不仅有卧室、澡堂、书房、厨房,而且还有一个四层高的楼阁。来到楼阁,大家如果留意的话,可以注意到每一层四壁上都开有小方窗。也许有人产生疑问,这么小的窗口采光不太吝啬了吗?我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它主要是防御外敌入侵的嘹望孔、射击孔,便于用土枪、土炮、弓箭等武器抗击来犯之敌。围龙屋如此设计,与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很大的关系:客家南迁入偏僻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一致对外,他们不得不聚族而居,不得不建造有防御功能城堡式的住宅。 这座民居最让人费解的是有那么多天井,那么多厅。尽管这是一个深宅大院,但经几个天井透进来的光照射,各个角落也明亮许多。厅分上、中、下厅。据说上厅是为老人百年归寿时的停放地;中厅为拜祖、议事的地方。其中,上中下厅之间都用两扇屏风隔开,一般在举行婚礼时,打开下厅屏风,百岁老人归寿时打开两厅屏风。各们朋友你知道?去年中央电视台迎接香港回归所播放的电视连续剧《香港的故事》中前10集许多镜头,就是在这座客家的“大观园”里拍摄的。 围龙屋不论是圆是方,在建筑上都有其共同特点: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座落有序,布局规整。里面的厅堂、天井为中心设几十个或上百个生活单元,适合几十人,上百人甚至几百人同居一室,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如今客家人住宅大都进行了改革,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单家独院的形式,不再建造围龙屋了,因而遗存的围龙屋尤显珍贵。围龙屋的设计与建筑,既有中原古朴的遗风又有南部山区的特色,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为一体,显示出客家先人的出色才华和高超技艺。围龙屋与北京的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栏杆式”、云南的“一颗印”一起被中外建筑学界誉为中国五大特色的民居建筑物。如今围龙屋已走出封闭的大山,走向辽阔的世界。它成了一种历史遗迹,一种奇特的景观。围龙屋的精巧结构、奇妙布局以及丰富内涵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看惯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再看看古色古香的客家民居,不仅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同时又增长了知识。 5.请用一个词形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客家民居:宏伟壮观,布局均匀,牢固,呈圆形。:营垒似的住宅 圆形围屋或土楼 各层用途统一 体现文化特征 坚固,因地制宜,安全性强,封闭性强,合族聚居性强。 课文用了打比方,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了。 傣家竹楼:绿色之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多起竹楼 傍水而居 树满寨 花满园 结构简单 宽敞 一家盖房 全村帮忙1'整个竹楼非常宽敞,空间很大,也少遮挡物,通风条件极好,非常适宜于版纳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2'环境优美。3'每幢竹楼成正方形分上下两层。4'每间房大小一样,表达了他们崇尚人人平等.团结和睦的思想。 课文有了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了


客家民居有哪些特点?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的?

客家民居的特点是:宏伟壮观,布局均匀,牢固,呈圆形。营垒似的住宅,圆形围屋或土楼。各层用途统一,体现文化特征,安全性强,封闭性强,合族聚居性强。作者分别从环境,地位,作用,特点,结构,建筑这六个方面介绍了客家民居。资料拓展:《各具特色的民居》是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课文,通过这一课,让学生了解到了民居是人类生活基本要求之一,也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在我们中国960万平方公理的土地上,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受各种文化、习俗以及自然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居,它们绚丽多姿,异彩纷呈。走进民居的奇妙世界,感受了一下那浪漫的旅行。中国民居具有古老而独特的魅力,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篇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而客家民居是中国南方山区的建筑奇葩,它那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众多中外学者、游客甚至美国的军事专家。营垒式的住宅及这样建造的原因和作用。作者用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等方法,具体生动地说明了营垒式住宅的建材、外观和整体布局等特点。紧接着写圆形围屋按八卦布局排列及其象征意义。最后写圆形围屋内部构造特点及体现出的民俗文化特征。

坪山新区的经济发展

2013年,坪山新区实现生产总值385.12亿元,占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7%,与2012年基本持平,增速位居深圳市各区第二。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0.5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72.4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2.0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2:72.0:27.8调整为0.2:70.7:29.1。 2014年新区实现生产总值423.99亿元,比2013年增长10.0%。第一产业增加值0.57亿元,同比2013年下降11.9%;第二产业增加值288.46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9.9%,其中工业比2013年增长10.9%,建筑业比2013年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134.96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0.3%,其中,房地产业比2013年增长8.6%,批发和零售业比2013年增长8.7%,金融业比2013年增长15.0%,住宿和餐饮业比2013年增长7.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比2013年增长13.8%,其他服务业比2013年增长11.7%。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0.2:70.7:29.1调整为0.1:68.0:31.8。 2015年,坪山新区全年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3.99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10.0%;固定资产投资214.19亿元,比2014年增长1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6.99亿元,比2014年增长1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06亿元,比2014年增长7.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88亿元,比2014年增长14.0%;两税收入54.55亿元,比2014年增长8.8%;外贸进出口总额172.26亿美元,比2014年增长11.1%。 截至2013年,坪山新区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3624万元,同比2012年下降4.9%。其中,种植业产值5988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4.7%;林业产值1万元,同比2012年下降93.9%;牧业产值7229万元,同比2012年下降10.1%;渔业产值157万元,同比2012年下降37.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50万元,同比2012年下降16.7%。 截至2014年,坪山新区全年农业总产值11199万元,同比2013年下降17.8%。其中,种植业产值5849万元,同比2013年下降2.3%;牧业产值5184万元,同比2013年下降28.3%;渔业产值166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5.9%。 截至2010年,坪山新区产值上亿元工业龙头企业多达52家,其中产值超5亿元企业有8家,超50亿元企业有3家。总投资43亿元的比亚迪汽车项目已经全面建成投产,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410%, 截至2013年,坪山新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52.69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2.1%,占深圳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12年的4.2%提高到4.3%,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坪山新区重工业总产值740.32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0.8%;轻工业总产值212.37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6.5%。重工业总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77.7%。国有和集体企业全年实现总产值2.72亿元,同比2012年下降11.2%;股份制企业总产值205.43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20.1%;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总产值738.00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0.0%;其他企业总产值6.54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22.5%。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最大,为77.5%,其次是股份制企业,占21.6%。全年新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8.95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4.2%,占深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0%,比2012年降低0.1个百分点。 截至2013年,坪山新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现价)941.60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2.2%,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4.3%,比2012年上升0.1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98.8%,比2012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459.34亿元,同比2012年下降8.2%。 截至2013年,坪山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3.70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3.0%;实现利润总额25.83亿元,同比2012年下降19.4%;实现应交增值税15.21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53.1%。实现主营业务成本757.56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2.0%。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3.1%,比2012年下降0.9个百分点。 截至2013年,坪山新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合计910.17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5%。总资产贡献率为16.5%,比2012年下降1.4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4.2次,比2012年同期提高0.1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负债合计571.08亿元,同比2012年下降0.1%。资产负债率62.7%,比2012年下降1个百分点。 截至2013年,坪山新区范围内有资质的建筑业独立核算企业11家。全年新签合同额8.94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98.7%。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83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40.5%,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07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2.4%;安装工程产值3.42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68.3%;其他产值0.34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250.3%。 截至2015年,坪山新区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家,总数达89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3家,较2009年增长4.6倍。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423.51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2.5%。其中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达60%。 截至2010年,坪山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3.6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21.5%。 截至2013年,坪山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23亿元,占深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1.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40.40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8.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3.83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5.7%。截至2015年,坪山新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5.6%。出口加工贸易加快调整升级,保税物流全年进出口总额达78.74亿美元,同比2014年增长87.87%,占进出口总额45.7%。 截至2013年,坪山新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03.81亿元,占深圳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8.2%,比2012年提高0.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0亿元;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79.38亿元;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124.53亿元。 截至2014年,坪山新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14.19亿元,同比增长10.6%(见图7),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7.9%,比上年降低0.3个百分点。 2014年社会投资172.54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2.6%,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80.6%,比2013年提高4.3个百分点;政府投资41.65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3.2%,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19.4%。 截至2013年,坪山新区全年全口径税收收入50.16亿元,占深圳市国地税收入比重1.3%。其中,国税收入31.85亿元;地税收入18.31亿元。 截至2014年,坪山新区全口径税收收入54.55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8.8%。其中,国税收入33.81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6.1%;地税收入20.74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3.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88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4.0%。其中,税收收入20.44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1.8%。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5.26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7.0%;营业税4.46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0.7%;企业所得税3.25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23.7%;个人所得税1.27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6.7%;城市维护建设税2.02亿元,同比2013年下降22.7%;房产税0.89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9.8%;印花税0.73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6.0%;城镇土地使用税0.38亿元,同比2013年下降28.5%;土地增值税0.82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37.3%;契税1.38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296.6%。 截至2013年,坪山新区全年新区财政总收入38.64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19亿元,占深圳市比重1.1%,比2012年提高0.1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19.45亿元。 截至2014年,坪山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20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30.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87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38.8%;公共安全支出2.25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2.6%;教育支出5.56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34.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44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33.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6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5.7%;医疗卫生支出1.97亿元,同比2013年下降55.3%;城乡社区事务4.12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26.3%;其他支出3.82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28.9%。

坪山新区属于深圳哪个区

  坪山新区作为功能区不属于深圳任何一区,它已从龙岗区分出,自成一区。坪山区,隶属于广东省深圳市,位于深圳市东北部,东靠惠州市大亚湾石化城,南连大鹏半岛,西邻盐田港,北面是龙岗区中心城。

  深圳,简称“深”,别称鹏城,是广东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深圳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广东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是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


深圳坪山属于哪个区

深圳坪山区。坪山区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东北部,北靠龙岗区,南连大鹏新区,东邻惠州市惠阳区,西接盐田区,总面积166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坪山区下辖6个街道,另设有1个工业区。坪山原属龙岗区管辖,2016年9月12日,国务院批准组建坪山区。2017年1月7日,坪山区举行揭牌仪式。坪山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地形主要为浅丘陵和盆地,深圳市五大河流之一的坪山河贯穿全境。马峦山瀑布是深圳市最大的天然瀑布群。地形地貌坪山区自然地形主要为浅丘陵和盆地,地势舒缓,建设条件良好。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中部东西走向为宽谷冲积台地和剥蚀平原,适于开发建设与耕作;西部为低山丘陵;南部为连片山地,属砂页岩和花岗岩红壤,适于发展林果。深圳市岩溶地质作用主要分布于龙岗、坪山、坪地和葵涌4个岩溶盆地地貌单元,成为岩溶塌陷多发区。坪山区范围内属于岩溶地质,分布石岩系石磴子组灰岩。该岩层为可溶性岩层,在长期的岩溶地质作用下,形成溶蚀洼地。石灰岩隐伏于溶蚀洼地松散堆积层下部,成为隐伏岩溶发育区,由于地下存在溶洞、暗河、土洞等,当地下水位变动时,易形成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易导致地面建筑物沉陷、变形、破坏等,对城市规划建设和土地利用造成严重影响。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坪山区

深圳人口的密度是多少?

深圳人口的密度是,每平方公里高达5963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1倍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市范围内,还有一大部分是山体,如果不是这个原因,深圳的人口密度将会更高。1、深圳的土地面积只有1997平方公里,同为一线城市,上海面积6300多平方公里,北京是16000多平方公里,广州是7400多平方公里。也就是说,深圳大致相当于北京的八分之一,上海、广州的三分之一。2、深圳的常住人口约为1350万,而实际管理人口则已经达到了2200万人左右!目前,深圳的商品房数量只有不到200万套,超过70%的深圳人至今仍住在城中村里。3、比上年末增加41.22万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494.78万人,增长8.8%,占常住人口比重36.8%;常住非户籍人口849.10万人,增长0.1%,占比重63.2%。4、作为一座年轻的城市,深圳育龄人数数量巨大,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出生率将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全市人口形势将更加复杂,集中表现为人口总量调控压力大、人口结构优化压力大、人口素质提升压力大、低生育水平稳定压力大等“四大压力”。5、深圳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毗邻香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3′至114°38′,北纬22°24′至22°52′之间。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相连,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辽阔海域连接南海及太平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深圳

深圳人口密度

深圳人口密度是7173人/每平分公里(2021年)。根据统计,深圳为全国人口密度冠军,每平方公里人数达到7173人。如果去掉深汕合作区,深圳本土面积仅为1997平方公里,仍是目前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市域面积最小的,本土地区人口密度进一步推高至8821人/平方公里。深圳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短冬,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家物流枢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中国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深圳世界之窗深圳是全球10大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主要旅游景点有世界之窗、欢乐谷、深圳红树林、东部华侨城、莲花山、笔架山、梧桐山、羊台山、凤凰山、大小梅沙、仙湖植物园、东门老街、大鹏湾、中英街、欢乐海岸、大鹏所城等。深圳世界之窗,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037号,于1994年6月18日建成开园,2001年9月28日,建成世界之窗环球舞台,其后展出多种节目表演,配套地铁1、2号线。深圳世界之窗占地48万平方米,由世界广场、亚洲区、大洋洲区、欧洲区、非洲区、美洲区、世界雕塑园、国际街八大区域构成。有按照比例建造的世界景点130多个十大动感刺激的娱乐参与项目、大型广场艺术晚会、景点异国风情表演、主题文化节庆活动。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深圳市

走进客家文化作文

  第一次到梅州,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那美味的客家菜、热情的客家人。梅州素有“世界客都”的称号,属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我国目前汉族客家人最集中的聚居地。

  没到梅州之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梅州时空上看到人们在讨论梅州有趣得的生活小事,深深吸引了我,后来经过了解,客家民系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民俗风情,神奇的迁徙历史,被誉称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生活中的古典”。

  走进梅州,发现哪里有很多古朴的客家民居,包括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土围楼、四角楼等,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围龙屋了。作为吃货的你,梅州的金柚、梅菜干、盐焗鸡、客家娘酒、酿豆腐、麦芽糖等,当然不能错过。

  除此之外,学两句客家山歌也是有必要的,因为客家山歌是梅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来传达客家男女情爱、劳动之乐。当然,你也可以去相关梅州网络查看更多的相关信息,让你更加了解梅州。


深圳在古代的时代是什么地方?

1、深圳最早的前身为宝安县,因境内有一山名曰宝山,山有宝,得宝者安,故而得名。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朝廷置辖地六县的东官郡,辖地大概为现今的深圳市、东莞市和香港等范围。郡治在宝安县(南头)。宝安县范围包括现深圳市、香港特别行政区、东莞市部分地区、番禺县南部、中山市等地区,这是在深圳地区设立郡、县级行政机构的开始,也是深圳城市历史的开端。2、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中国明朝政府扩建东莞守御千户基地,在宝安故地建“新安县”,并建县治于南头,辖地包括现今的深圳市及香港区域。3、1914年,广东省新安县因与河南省新安县同名,改回“宝安”县名。4、1979年1月,撤销宝安县,设立深圳市。“深圳”地名始见史籍于1410年(明永乐八年),于清朝初年建墟。当地方言俗称田野间的水沟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扩展资料:深圳原居民民风淳朴,保留了较多的民间习俗。1、渔民娶亲:南澳最具特色的风俗之一。当渔村女子成亲之日,新娘被众多渔家姐妹簇拥前行,身后有锣鼓乐队和几组舞龙舞狮队载歌载舞,紧随其后是一名男扮女装的渔民带领着一群头戴渔帽、手操船桨的渔家妇女列队而行,一路撑桨,迎亲到家。2、女子哭嫁:龙岗客家人很有特色的传统习俗。随着时代变迁,龙岗女子哭嫁习俗已不流行。3、客家围龙屋:一种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龙岗罗瑞合村“鹤湖新居”的罗氏、坪山办事处大万世居的曾氏、坑梓办事处龙田世居的黄氏和茂盛世居的何氏,他们历经几代修建的大规模围龙屋,见证了这些家族的兴衰 。4、大盆菜:深圳福田下沙和南头一带的习俗。深圳本土乡民,大凡遇到中国传统节日或嫁娶、祝寿、添丁、酬神、宗亲祭祖等活动,各方亲朋戚友团聚乡间,围着大盆菜饮酒庆贺。大盆菜多数以牛腩_萝卜角为菜底,往上铺叠的是菜胆、粉丝、猪肉、竹笋、腐竹、冬菇、卤鹅、烧鸭、炸鱼、白斩鸡等,一层一道菜,一菜一道味。5、妈祖诞庆:每年3月深圳沿海渔民和农民在天后庙举行的庆祝庙会,祭祀天后,求航海平安、渔业兴旺、五谷丰登。在祭祀后还举行文艺表演和贸易活动,体现了深圳人民对平安和幸福生活的渴望。6、坪山打醮:坪山客家人独特的传统习俗。每8年一次的打醮(集体祭奠神灵)地点聚在关帝庙前的广场上,祭典仪式由坪山圩的首脑主持,祭桌上摆满果脯酒馔,大香炉里插满檀香,乡民们在广场上连续嬉戏七天八夜。由于打醮习俗劳民伤财,于1943年被废除。7、凉帽遮羞:大鹏妇女的习俗。其凉帽是用竹条和布料做成的,把竹条分成竹篾,织成圆圈,中间穿孔,竹篾周围用布条缝挂。其他客家妇女的凉帽是用黑布条缝挂,而大鹏妇女的凉帽用蓝士林布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深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宝安区

深圳在古代是哪个国家

  深圳有着67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 ,新石器时代中期就有原住居民百越人等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深圳有1700多年的郡县史、600多年的南头城、大鹏城史和300多年的客家人开拓史,深圳的城市史已有1673年。

  夏、商、周年代,深圳是百越部族远征海洋的一个驻脚点,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区域的百姓,是百越部族的分支"南越部族"。

  秦帝国时期,即为广东地。秦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4年在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谪徙秦国人50万人开发。时属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秦代的中原文化,后为南越国地。

  汉朝时期深圳属于交州南海郡。西汉设郡前属越地、南粤地。

  元朝时期深圳隶属广州路,明代隶属广州府,深圳市的前身又曾名为新安县。

  明朝时期政府扩建东莞守御千户基地,建立新安县,并建县治于南头,辖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区域。

  清朝时期深圳隶属广肇罗道广州府。


龙岗历史

1993年1月1日正式建立的深圳市龙岗区,位于深圳市东北部,东临大亚湾、大鹏湾,南接深圳经济特区,西连宝安区,北靠惠州市、东莞市,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全区总面积940.9平方公里,总人口171.48万人(2001年5月29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其中本区户籍人口20.08万人,229281家庭户,辖平湖、布吉、横岗、龙岗、坪山、坪地、坑梓、葵涌、大鹏、南澳10镇。 除平湖镇是客家人与广府人杂居的地区外,其余9个镇都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 大鹏所城:“鹏城”的叫法就源於此 大鹏所城位於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雄踞於大鹏湾北岸。 当记者一行走进大鹏所城的时候,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充满明清风格的古建筑群——深圳又名“鹏城”,就是源於这座历经600多年风雨的所城。 “所城”是明代最基层的军事单位。 当时在深圳建有两个所城,一个是南头的“东莞守御千户所”,一个就是现在的大鹏所城,叫“大鹏守御千户所”。 大鹏所城是深圳保存较好的一座古城,占地11万平方米,东、西、南3个城门保存较好。 城内主要街道有南门街、东门街、正街等,还保存有参将府、守备署、火药局、左堂署、城隍庙等遗址和将军第、司马第、赵公祠、侯王庙、天后宫等古建筑。 记者沿著青石板路穿行於古街窄巷之中,两旁明清风格的民居错落有致,或小门小窗小院,青瓦盖顶,或大门大厅大堂,雕梁画栋,向世人展示著当日这座军事要塞的繁荣。 在明清两代,这里是岭南重要的海防军事要塞之一,在抗击倭寇和英葡殖民主义者的统治中起过重要作用。 这里也是将军辈出的地方。 清代著名的广东水师提督赖恩爵和福建水师提督刘起龙就曾经生活在这里。 他们的“将军第”依然完好地保留在古城之内。 在导游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始建於道光二年的广东水师提督赖恩爵的家——“振威将军第”。 道光十九年,赖将军率领中国水师官兵在香港九龙附近海面击退英国殖民者的入侵,取得了鸦片战争的首场胜利,这就是著名的“九龙海战”。 赖将军的这座清代府第式建筑群坐北朝南,三座三进三间结构,以恢弘的气势见证了赖家三代五将显赫的战功与声名。 虽然大鹏所城对深圳的特殊意义不言而喻,但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屈指可数的几个游人显出古城目前的尴尬境遇。 站在南门之上,原本守海镇边的军事要塞却连一丝海的影子也望不见,满眼只是城门外不足几米的地方建起的一栋栋民居。 城内还住有数千外来居民,随处可见的杂物、晾晒的衣裤让古香古色之中多了种种不和谐。 这不能不让人为这座古城的现状和将来担忧。 据工作人员介绍,大鹏所城已经列入深圳市城市建设规划,整体规划是以古城城址为中心,南到大鹏湾海岸线的103.7公顷的范围,包括城址以南的滨海区、以东的山体自然景观协调区、以西的居住建筑控制区和旅游服务区。 目前大鹏所城正向世界银行申请2000万元贷款进行保护开发,现在已经进入了专家评审阶段。 整套规划方案大约需要投资3亿左右,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龙岗区自然环境优越,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地势属低山丘陵滨海区,区内最高的山峰是位于大鹏半岛的七娘山,海拔867米。 气候特点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C,月均最高气温36.6°C,最低气温1.4°C,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降雨量1933毫米,年平均降雨140天,无霜期为335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气候润燥分明。 龙岗区依山傍海,海岸线长达133公里,沙滩、岛屿、礁石、海蚀崖、洞、桥、柱等海积海蚀地貌发育齐全,是广东省乃至全国海岸风光最优美的地段,素有“深圳明珠”与“东方小夏威夷”之称。 龙岗交通发达,区内有贯通东西走向的深惠公路、惠盐高速公路、盐坝高速公路等三条,区内村镇公路网已经建成,村村通汽车。 龙岗地区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清代以来,客家人为龙岗的经济和文化开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龙岗镇的历史沿革

清乾隆三年(1738年)建县时龙岗系海阳县,割入丰政都一同之下汤社、马图社属潮州府辖。民国时期,龙岗属第一区辖,抗日战争时期,并下汤、上林、附畲、白溪(现属黄金镇),四乡习紫汤乡。解放战争时期,马图称为毓秀乡。1949年5月25日丰顺县城(现丰良镇)解放,龙岗属丰北区人民政府领导。1950年3月撤消丰北区,同年6月龙岗改为丰顺县第四区公所。1952年10月第四区公所改为丰良区公所。1958年1月撤消丰顺县建制,龙岗并入丰良公社隶属揭阳县管辖。1961年1月恢复丰顺县,同年4月成立龙岗公社,1963年春龙岗公社划分:大华、松江、新华、上林、马图五个大队。1983年12月龙岗公社改为区公所,1987年撤区建镇。

上一篇:鼓楼医院北院

下一篇:桂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