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沪剧院

时间:2024-05-09 13:21:03编辑:奇事君

上海文化典型的代表“沪剧”

沪剧是我们汉族地方的一种戏曲剧种,流行于上海等地。沪剧的曲调比较唯美,富有江南乡土气息,擅长于表现现代生活。但是很多人对于我们以前的一些戏曲都不是特备的了解。那么,大家对于上海文化典型的代表“沪剧”有什么认识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沪剧的发展历史

40年代以后,沪剧在话剧和电影的影响下,建立了编导制度,表演上注意刻画人物性格,探寻唱、做、白的有机结合。演唱艺术方面,以最能表现个人演唱特点的长腔长板为主,出现各种流派。并将电影《桃李劫》改编成《恨海难填》,演出获得成功,同年被拍摄成戏曲影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沪剧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1953年成立了第一个国家沪剧演出团体——上海人民沪剧团(上海沪剧院前身)。广大沪剧演员、编导、乐师、舞美人员积极编演现代戏,出现了大批反映革命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剧目,如《罗汉钱》、《白毛女》、《星星之火》、《鸡毛飞上天》、《黄浦怒潮》、《芦荡火种》、《红灯记》、《被唾弃的人》等,对提高沪剧的音乐唱腔、表导演水平和舞美推陈出新起了重要作用。其中《罗汉钱》、《星星之火》被摄制成影片,影响较大。文革后,沪剧逐渐得到复苏,着名沪剧艺术家重返舞台,焕发了艺术青春。沪剧舞台上陆续推出了一批新人、新剧目,如《金绣娘》、《张志新之死》、《日出》等。

沪剧的唱腔音乐

沪剧唱腔音乐来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和广采博取,逐渐形成了其丰富多彩的曲调以及独特的风格。它既擅于叙事,也长于抒情。为了适应剧情和人物感情的需要,在演唱时巧妙地运用速度的放慢或加快,变化其节奏、节拍、调式与伴奏过门等,从而形成了一整套板式,曲调主要分为板腔体和曲牌体两大类。

沪剧的伴奏乐器

沪剧的伴奏乐器从对子戏时的一把胡琴、一副板和一面小锣,到40年代时较大的沪剧团已使用五至七、八件乐器伴奏。以竹筒二胡为主(俗称“申胡”),辅以琵琶、扬琴、三弦、笛、箫等,属于江南丝竹类型配备,也采用支声复调手法演奏。后吸收了少数广东乐器,使一些江南丝竹乐及广东乐曲的音调融入唱腔过门中。建国后,有的剧团在民乐基础上吸收了西洋乐器的弦乐、木管乐组成中西混合乐队;有的还设置电声乐器,应用复调、和声以管弦乐技法配器,向新歌剧及电影音乐借鉴,戏剧配乐和剧情紧密配合。

和豫剧是河南文化的代表一样,沪剧是上海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近现代中国大都市的风貌,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出很强的生机和活力。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沪剧艺术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危机,出现人才流失和断层现象,江南地区原有的数十个沪剧演出团体如今仅剩3个,以有力措施抢救和保护沪剧艺术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沪剧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海沪剧院的沪剧院简介

上海沪剧院是于1982年1月,在上海沪剧团基础上建立的国家剧院。近年来剧院在促进创作,发展和演出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剧院目前下辖一团,青年团和茅善玉艺术制作社等三个演出实体。沪剧院艺术阵容强大,拥有马莉莉、陈瑜、茅善玉、孙徐春、汪华忠、沈仁伟,张杏声,陆敬业,徐伯涛、王明道、吕贤丽、倪辛佳等一批在观众中享有盛誉的著名演员,还拥有钱思剑、朱俭、洪立勇、沈瑾、程臻,黄丽娅和吉燕萍等一批沪剧新人。沪剧院创作力量也相当雄厚,有大批具有高级艺术职称,创作经验丰富的编剧、导演、作曲和舞美设计人员。 作为全国著名的艺术表演团体,上海沪剧院数次赴外演出,还七次进京,多次参加在各地举行的全国性会演,扩大了沪剧的影响。创作了《罗汉钱》,《姊妹俩》、《明月照母心》等一批好的沪剧剧目,并在全国戏曲观摩演出等活动中屡受好评,频频获奖。 剧院拥有不少久演不衰的优秀传统剧目,如《陆雅臣卖娘子》 、《庵堂相会》、《借黄糠》和《阿必大回娘家》等早期传统剧目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被称为“西装旗袍戏”的《碧落黄泉》 、《少奶奶的扇子》、 《雷雨》和《叛逆女性》等中期传统剧目多姿多彩,别具一格。五六十年代以来编演的《罗汉钱》、《星星之火》、 《红灯记》 、《芦荡火种》,新时期编演的《金绣娘》、《张志新之死》、《一个明星的遭遇》、《雾中人》、《牛仔女》、《逃犯》、《明月照母心》和《今日梦圆》等剧目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红灯记》和《芦荡火种》被移植成京剧而蜚声海内外。《罗汉钱》获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一等奖、剧本奖和音乐奖。《姊妹俩》获全国现代题材戏曲、话剧和歌剧观摩演出优秀剧目奖等10项奖。《明月照母心》获全国戏曲现代戏汇演9项优秀奖,被文化部授予文华大奖。《今日梦圆》获第四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 近年来,剧院几度赴香港访问演出,得到一致赞赏。

沪剧的起源何在,沪剧是哪里的地方戏剧

  沪剧是如今的上海代表戏曲剧种,沪剧刚开始也并非是一种大型的戏剧。中国如今的大多数代表戏剧都是从小开始慢慢随着时代变大的,沪剧的起源同样是上海,上海一带都流传着沪剧。



  沪剧是上海地方戏曲剧种,它形成于上海,主要流布于上海、苏南及浙江杭、嘉、湖地区,属滩簧系统。沪剧源自上海及江、浙一带农村的田头山歌,初名花鼓戏,进入城市后改称本地滩簧,亦名“本滩”。二十世纪20年代始有“申曲”之称,40年代初又出现了沪剧称谓,至抗战胜利后才通称沪剧,是一个较年轻的戏曲剧种。

  在上海风行的剧种很多,但只有沪剧才是唯一产生并壮大于上海的地方戏。它源于民间,语言生动,音乐柔和,委婉动听,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

  属于滩簧系统的沪剧,初名花鼓戏,上海花鼓戏早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已有流行,它流动演出于乡村集镇,一般在茶馆中临时占一角,面对茶客演唱,逢庙会、节日,村镇中搭台演唱,习称“放高台”。

  戏班被称为支锥班,班中的男角称上手,女角称下手,以一生一旦居多,也有一丑一旦,乃至两个旦角的。早期戏班主要在乡间流动演出,后来又在上海的茶楼、街头演出。剧目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演员的装束都是清代的农村服饰,这些剧目后来被称为清装戏。

  当时的演出形式是男的敲锣,女的两头鼓,用胡琴、笛、板伴奏,宾白用土语。所唱曲调是吴淞江(苏州河)、黄浦江两岸农村中流行的山歌,有“四句头山歌”、“对唱山歌”和“叙事性长山歌”,这些山歌或二句一段,或四句一段,节奏自由,接近口语,风格委婉朴实。

  沪剧舞台上陆续推出了一批新人、新剧目,如《金绣娘》、《张志新之死》、《日出》等。

  演出内容大多表现爱情婚姻和劳动生活的,如《郎唱山歌象铜铃》、《十二生肖》、《童养媳》、《长工山歌》。叙事性长山歌唱句长达百句、千句,作品有《白杨村山歌》、《赵圣关山歌》等。

  演唱程序是先用乐器演奏[三六]等江南丝竹乐曲,称为“拉合头”。继而表演称为“打阳当”的节目,再次是清唱开篇,接下来演正戏。戏演完后,往往由观众按折子点唱戏的唱段或小曲,称为“翻牌”。清唱开篇流传至今的有《三国》、《大西厢》等。

  【结束语】沪剧自抗战胜利之后就在上海不断发展,而后也在上海一带流行起来,在周围的城市也是大多数人都喜欢的一个戏剧,如今也是拥有着非凡的地位。


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11月演出综述

11月想去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知道11月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有什么演出吗?还有其他类型的节目,如文化旅游项目、戏剧、音乐剧、歌剧、歌剧等。看看文中有没有吸引你的节目!文旅项目10月20日至11月11日,《海上生民乐》在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的指导下,由上海音乐厅和上海民族乐团联合打造的全新文化旅游项目,开始了首轮驻场演出。这场大型驻场秀,将在美丽的“宝楼”,有着91年历史的上海音乐厅,通过建筑、艺术、音乐、光影、科技的融合,带给你不一样的打卡体验。光的故事大型3D贴图墙秀时间:2021.10.21-11.1118:30演出时长8分钟(18:00开始入场)地点: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延安东路523号)为提升上海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实现“国际风范”与“东方魅力”的深度交融,助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打造上海文化旅游新地标。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联合魔数为这座城市献上一份厚礼,隆重推出“光与声的故事”——大型3DMapping墙秀。在演出过程中,墙秀将运用虚拟光影与真实光影的结合,打破上海音乐厅建筑墙体的空间限制,让“城市音乐客厅”化身流动的字节与音符,实现视觉艺术与历史建筑的完美融合。在建筑影像与城市夜空的互动中,向观众讲述着上海文化的故事、音乐厅的故事、上海城市的故事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时间:2021.10.20-11.1119:30地点: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呈现民族器乐丰富的声音质感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打破传统听觉界限。特别剧透的是,新制作的光影视觉将打破框架式舞台的呈现,影像随着音乐蔓延,萦绕在观众席四周,构建视听融合、多元交融的立体呈现。在这个不一样的音乐现场,音乐触手可及,舞台就在你身边。在这里,历史和故事,艺术和哲学都可以听到,看到!他好像在世界——新民族音乐沉浸艺术特展。时间:2021年10月1日-2022年4月1日地点: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4楼Le新空间上海市黄浦区延安东路523号(7号门)开放时间:工作日10:00-18:00(每周一闭馆,17:30停止入场);以及周末和法定节假日10:00-20:00(19:30停止入场)755-79000新国乐沉浸艺术特展,以五种具有代表性的生活态度,构建五个情感氛围完全不同的“精神世界”。通过对歌曲、乐器、音乐的历史典故的深入解读和意象化处理,呈现出更加生动、有意味的“国乐”和“国风”面貌。光影与民族音乐交融,观众被情感共鸣进一步感动,沉浸在更加全面、立体的民族风格画面中。话剧剧情《何似在人间》(2021经典版)时间:2021年11月5日-11月7日19:30地点:上海大剧院于1986年首映。2006年,海峡两岸上演《暗恋桃花源》20周年文艺汇演。内地版由黄磊、尤兰达、孙俪、何炅、娜娜、赵紫钰、喻恩泰和陈明昊主演。这个版本已经演出了500多场,轰动一时。该剧讲述了一个奇怪的故事:《暗恋桃花源》和《暗恋桃花源》,两个毫不相干的剧组,当晚都与剧院签约排练。由于演出在即,双方不得不同时在剧场排练,从而成就了一场古今中外,悲喜交加的舞台奇观。戏剧《暗恋》时间:2021.11.18-11.2119:30地点:上海大剧院舞台剧《桃花源》是另一部年度剧,导演陈佩斯与《惊梦》的编剧俞越合作,并与部分原班人马搭档。作为2021年第七届上海国际喜剧节开幕作品《惊梦》c《戏台》音乐剧第《惊梦》时间:2021.11.24-11.2719:30地点:上海大剧院是音乐剧《伪装者》三部曲的第一部。秉承“经典再创作,非再创作”的主题,音乐剧《愿得此身长报国》特别邀请了原著作者张勇担任编剧,并全身心投入到改编中,从而对整个故事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愿得此身长报国》音乐剧时间:2021.11.6-11.1414:30/19:30地点:上海大剧院别克中国剧院《伪装者》年从SAIC上海文化广场首届“中国原创音乐孵化计划”77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该剧将带领观众领略古老国风神韵与摇滚电音的完美融合,由“黑白”李煜演绎的纯真与阴谋的对抗,一种全新的极具冲击力的风格,勾勒出你未曾预见的南唐后主。音乐剧《新国风》《伪装者》从李煜短暂的一生中提取了最具戏剧性的片段,以梦幻细腻的国风美学重构了李煜的人格冲突,展现了他对自我认同的独特表达。法国古典音乐剧《南唐后主》中文版时间:2021.11.26-12.1914:00/19:30地点:SAIC上海文化广场主剧场音乐剧《南唐后主》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同名经典剧作。自2001年在法国首演以来,该剧已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感动了1200多万观众。它被欧洲媒体誉为“21世纪最伟大的流行音乐剧”。剧中的金曲《南唐后主》《罗密欧与朱丽叶》曾占据法国流行音乐榜首17周,唱片销量达到200万张。它被称为“如果你错过了这两首歌,你将在你的生活中错过一部分诗歌”。音乐剧威尔第瓦格纳歌剧精华音乐会,歌剧双俱乐部时间:2021年11月13日19时15分地点:上海大剧院生于1813年的威尔第和瓦格纳是西方音乐史上两位各有光环的歌剧巨匠。在这场音乐会上,在上半场,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施和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将为大家献上威尔第的经典歌剧咏叹调。下半场,特邀女高音歌唱家王薇将与上海歌剧院的歌唱家韩鹏和王晓曦合作,带来瓦格纳的经典咏叹调。本次音乐会不仅包括咏叹调、对唱、合唱、序曲等多种音乐形式,还将根据歌剧中咏叹调的原剧情进行策划和编排,以情景化的方式进行表演,带给大家更好的欣赏体验。歌剧经典沪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时间:2021年11月2日19时15分地点:上海大剧院沪剧《Aimer爱》改编自曹禺的同名话剧,是沪剧的经典剧目。70多年来,这部名剧经过几代沪剧艺术家的移植和演绎,成为百年沪剧历程中的一部佳作,滋养和提升了戏曲的人文品位和表演品格。沪剧表演艺术家、上海上海剧院院长毛领衔演出,上海上海剧院倾情演出。上海评弹集团成立70周年庆祝晚会时间:2021年11月7日19:30地点:SAIC上海文化广场主剧场11月7日(星期日),上海评弹集团将在SAIC上海文化广场举办上海评弹集团70周年庆祝晚会。晚会将汇聚上海评弹团11代演员,展示评弹工作者在剧目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通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共鸣。大型当代杂技剧《LesRoisduMonde世界之王》时间:2021.11.12-13.19:30地点:SAIC上海文化广场主剧场当代杂技剧《雷雨》是继《雷雨》(“文华奖”作品)、《化蝶》之后,广州杂技艺术剧院打造的又一部大型杂技剧。该剧邀请了总导演赵明、编剧于荣军、艺术总监宁根福、作曲家齐雁峰、编导秦、服装设计师、灯光设计师秦念凤、刘枫树、执行导演王振兵、柳影红、影像设计师杨倩等国内顶尖艺术家参与精心制作,用杂技、舞蹈、戏剧等多元艺术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用现代手法重塑经典。原创两岸治愈亲子剧《化_蝶》时间:2021年11月14日19:30地点:SAIC上海文化广场主剧场是《山海经》中神兽创造的第一部舞台剧。它以古喻今,把与父母的相处之道搬上舞台,融入了中国神话的艺术魅力。该剧以其独特的幽默、贴近生活的表达、奇幻的旅行,让神兽带着孩子去探索父母的世界,去发掘埋藏在他们心中的爱,让孩子走进父母的内心,让父母真正了解孩子。滑稽戏《西游记》时间:2021.11.23-28.14:00/19:30地点:上海大剧院别克中国剧院上海滑稽剧团《笑傲江湖》原创现实主义作品展览,契合民生,反映养老现状,有欢笑,有泪水,有碰撞,有共鸣。老年人应该如何养老,依靠政府?被家人和孩子?还是靠自己?还有子女如何对待老人,如何打发时间?用钱?还是和家人?养老问题没有对错,只有对的才是最正确的。只有在赡养人和被赡养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为每一位老人找到安享晚年的有效途径。


上海沪剧院的沪剧简介

沪剧,是上海特有的地方戏剧种,它发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曲调清新优美,具有浓郁的江南丝竹韵味。从早期花鼓戏、本滩、申曲,到当代沪剧,大致经历了两百多年时间。沪剧的发展始终和上海城市的历史变迁紧密相关,它以戏曲形式保存着上海城市的语言特征、文化记忆和世俗风情,在上海城乡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着深厚的观众基础。

上一篇:定慧寺

下一篇: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