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妈祖

时间:2024-05-05 21:39:45编辑:奇事君

妈祖是哪里的人

妈祖是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人,是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等等,是历、现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
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莆田湄洲岛,因救助海难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妈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民间信仰。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民间在出海前要先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妈祖神位供奉。妈祖是集无私、善良、亲切、慈爱、英勇等传统美德于一体的精神象征和女性代表。


妈祖是谁???

妈祖是民间林默娘的化身,林默娘为福建莆田湄洲林愿的第六个女儿,生于宋建隆元年,出生后不闻其啼哭,因而取名为林默,意为沉默的女子。默娘自小表现出神异的功能,她读书能过目能诵,且能理解其含义。

妈祖,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等等,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莆田湄洲岛,因救助海难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

妈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民间信仰。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妈祖文化体现了汉族海洋文化的一种特质。历史上宋代出使高丽、元代海运漕运、明代郑和下西洋、清代复台定台,这一切都体现海洋文化的特征。汉族民间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妈祖神位供奉。妈祖是集无私、善良、亲切、慈爱、英勇等传统美德于一体的精神象征和女性代表。


妈祖是哪里的人啊?

妈祖是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人。妈祖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等等,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莆田湄洲岛,因救助海难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妈祖的主要功绩:一是济师助战。济师助战表明了统治者收复失地、统一国土的愿望,为此感念妈祖的神功。二是助剿海盗。海盗猖獗,沿海渔民难有宁日,因此,清代朝廷非常重视剿除海盗,以安抚渔民。三是协助漕运、海运,祛除水患。妈祖生前以护航导流而受人景仰,其显圣助漕运、海运、祛除水患的记载相当多,同样体现了统治者对海上和平的期盼。四是册封琉球。对琉球的册封表现了清王朝对琉球的高度重视,也说明了当时两国的一段和平共处的历史,而这些都与妈祖的神功庇佑有关联。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妈祖

想问一下妈祖在哪里?

妈祖在福建省莆田市。岛上既有扣人心弦的湄屿潮音、湄洲祖庙、九宝澜黄金沙滩、小石林鹅尾怪石等风景名胜30多处,更有海内外妈祖信众信仰的妈祖祖庙,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期间,朝圣旅游盛况空前。妈祖简介林默娘的里中巫身份,是妈祖信仰的原始形态。妈祖信仰产生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之下,与海洋渔业生产及其海事活动密切相关。渔民因海难丧生者不可计数,所以希望有海上守护神庇佑安全。妈祖的巫女身份,正好适应了人们的希求。她的能言人间祸福,济困扶危、治病消灾顺应了人们的愿望,所以在她死后立庙祭祀。此后,她的一个个神迹才接踵而至,并将她塑造成一位完美的女神。所以民间对巫术的信仰是妈祖文化得以形成的思想基础。

妈祖庙在哪里

妈祖庙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妈祖庙建于北宋雍熙四年(987年),这个地方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妈祖文化在这里得以保留,也是全世界妈祖信众的朝圣中心,是妈祖遗址之地,是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在2006年5月25日,妈祖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世界各地妈祖庙有多处,而湄洲的妈祖庙是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比较有历史价值,这里建筑多为清代结构,妈祖庙建筑群前殿为中轴线布局,依地势而建,形成一条纵深300米落差的主庙道,山门到正殿由三二三台阶构成。湄洲妈祖庙的相关说明湄洲妈祖庙由两个建筑群组成,为西轴线和南轴线,西轴线建筑物有牌坊、长廊、山门、圣旨门、钟鼓楼、正殿、寝段、朝天阁、升天楼、佛殿、观音段、五帝庙、中军殿以及爱乡亭、龙凤亭、香客山庄、思乡山庄等大小建筑共36处,是一个巨大的庙宇。正殿,明永乐初(1403年)郑和奉旨遣官建造,原为朝天阁,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闽浙总督姚启圣获妈祖保佑建功而扩建祖庙时,把朝天阁重修并改为正殿,为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抬梁结构建筑。寝殿,占地面积238平方米,建于宋雍熙四年(987年)。明洪武七年(1374年)泉州卫指挥周坐重建,永乐初和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重修,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姚启圣和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施琅均以重修,民国年间再度在旧址重修。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额保存民国初重修时的墨书,沿用部分明、清石柱和柱础。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妈祖庙

妈祖祖庙在哪里?

妈祖庙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妈祖庙始建于北宋雍熙四年(987年),是中华妈祖文化的起源地,是世界妈祖信众的朝圣中心,是妈祖信俗“世遗”地,是海峡两岸交流基地。2006年5月25日,妈祖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湄洲妈祖祖庙是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现存建筑多为清代结构,妈祖庙建筑群以前殿为中轴线布局,依山势而建,形成了纵深300米、高差40余米的主庙道,从山门、仪门到正殿由323级台阶连缀两旁的各组建筑。湄洲妈祖祖庙包括:西轴线和南轴线两大建筑群,西轴线有牌坊、长廊、山门、圣旨门、钟鼓楼、正殿、寝殿、朝天阁、升天楼、佛殿、观音殿、五帝庙、中军殿以及爱乡亭、龙凤亭、香客山庄、思乡山庄等大小建筑36处。妈祖祖庙第一道进门,起建筑群大门作用。重檐单进五开间,高22米,宽35米,1992年重建,2013年底修建,正中嵌有著名书法家林加国书写的庙名“湄洲妈祖祖庙”。

妈祖庙在哪里妈祖庙湄洲岛

妈祖是我国沿海地带居民,特别是渔民较为信仰的一种神_,大家出海之前为了祈福平安都会祭拜妈祖,保佑出海平安,一切顺风顺水,逐渐成为当地极具影响力的民间信仰,下面给大家分享妈祖庙在什么地方。明清海禁,泉州港衰落,大批民众为了生计下南洋过台湾,妈祖信仰也随着商人和移民的足迹更为广泛地传播,在台湾,由泉州天后宫分灵而来的称“温陵妈”湄洲祖庙湄洲妈祖祖庙坐落在“妈祖信俗遗产地”莆田市湄洲岛。湄洲岛因形似娥眉而得名,面积14多平方公里。这里四季如春,绿树成荫,天蓝水净,空气清新。岛上景色秀丽,有号称“天下第一滩”的黄金沙滩九头尾,有“天然盆景”之绝的日纹坑,有鬼斧神工之妙的鹅尾山,还有如诉如歌的千古绝唱湄屿潮音妈祖简介妈祖本姓林,名默,人们称之为默娘,莆田县人妈祖像,她在人间只活了二十八个春秋,可她的名字,却被人们传诵了一千多年,传说她自出生至满月,不啼不哭,默默无闻。她从小习水性,识潮音,还会看星象;长大后“窥井得符”,能“化木附舟”,一次又一次救助海难,她曾经高举火把,把自家的屋舍,燃成熊熊火焰,给迷失的商船导航;她矢志不嫁,把救难扶困,当作终极的目标。公元九八七年九月初九,她在湄洲湾口救助遇难的船只时不幸捐躯,年仅28岁,她死后,仍魂系海天,每每风高浪急,樯桅摧折之际,她便会化成红衣女子,伫立云头,指引商旅舟楫,逢凶化吉。千百年来,人们为了缅怀这位勇敢善良的女性,到处立庙祭祀她,自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直至清代,共有14个皇帝先后对她敕封了36次,使她成了万众敬仰的“天上圣母”、“海上女神”。在妈祖庙附近,有“升天古迹”、“观澜”石、“妈祖镜”、“妈祖镜潮音洞”等景观,庙里还有重修碑记、御赐金玺、御赐匾额等文物。“升天古迹”摩崖题刻在妈祖庙寝殿后的一块巨大石壁之上,旁有一行小字:住持僧照乘和尚叩立世原洋。石壁上隐约可见千年前仅“落落数椽”的“神女祠”、“人”字形造型。伫立此处,举头西望,对岸贤良港隐约可见。相传,默娘就是在此附近的“石鼓”上坐化升天的。


妈祖庙在哪里妈祖庙湄洲岛

妈祖是我国沿海地带居民,特别是渔民较为信仰的一种神_,大家出海之前为了祈福平安都会祭拜妈祖,保佑出海平安,一切顺风顺水,逐渐成为当地极具影响力的民间信仰,下面给大家分享妈祖庙在什么地方。明清海禁,泉州港衰落,大批民众为了生计下南洋过台湾,妈祖信仰也随着商人和移民的足迹更为广泛地传播,在台湾,由泉州天后宫分灵而来的称“温陵妈”湄洲祖庙湄洲妈祖祖庙坐落在“妈祖信俗遗产地”莆田市湄洲岛。湄洲岛因形似娥眉而得名,面积14多平方公里。这里四季如春,绿树成荫,天蓝水净,空气清新。岛上景色秀丽,有号称“天下第一滩”的黄金沙滩九头尾,有“天然盆景”之绝的日纹坑,有鬼斧神工之妙的鹅尾山,还有如诉如歌的千古绝唱湄屿潮音妈祖简介妈祖本姓林,名默,人们称之为默娘,莆田县人妈祖像,她在人间只活了二十八个春秋,可她的名字,却被人们传诵了一千多年,传说她自出生至满月,不啼不哭,默默无闻。她从小习水性,识潮音,还会看星象;长大后“窥井得符”,能“化木附舟”,一次又一次救助海难,她曾经高举火把,把自家的屋舍,燃成熊熊火焰,给迷失的商船导航;她矢志不嫁,把救难扶困,当作终极的目标。公元九八七年九月初九,她在湄洲湾口救助遇难的船只时不幸捐躯,年仅28岁,她死后,仍魂系海天,每每风高浪急,樯桅摧折之际,她便会化成红衣女子,伫立云头,指引商旅舟楫,逢凶化吉。千百年来,人们为了缅怀这位勇敢善良的女性,到处立庙祭祀她,自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直至清代,共有14个皇帝先后对她敕封了36次,使她成了万众敬仰的“天上圣母”、“海上女神”。在妈祖庙附近,有“升天古迹”、“观澜”石、“妈祖镜”、“妈祖镜潮音洞”等景观,庙里还有重修碑记、御赐金玺、御赐匾额等文物。“升天古迹”摩崖题刻在妈祖庙寝殿后的一块巨大石壁之上,旁有一行小字:住持僧照乘和尚叩立世原洋。石壁上隐约可见千年前仅“落落数椽”的“神女祠”、“人”字形造型。伫立此处,举头西望,对岸贤良港隐约可见。相传,默娘就是在此附近的“石鼓”上坐化升天的。

妈祖的故事.

相传妈祖的真名为林默, 林默娘,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妈祖是福建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后裔。祖父林孚,官居福建总管。父林愿(惟殷),宋初官任都巡检。在她出生之前,父母已生过五个女儿,十分盼望再生一个儿子,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赐麟儿,可是这一胎又是一个女婴,父母大失所望。就在这个女婴将要出生前的那个傍晚,邻里乡亲看见流星化为一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晶莹夺目,照耀得岛屿上的岩石都发红了。所以,父母感到这个女婴必非等闲之女,也就特别疼爱。因为她出生至弥月间都不啼哭,便给她取名林默,父母又称她为林默娘,默娘。林默幼年时就比其他姐妹聪明颖悟,八岁从塾师启蒙读书,不但能过目成诵,而且能理解文字的义旨。长大后,她决心终生以行善济人为事,矢志不嫁,父母顺从她的意愿。她专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业,平素精研医理,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灾,人们都感颂她。她性情和顺,热心助人。只要能为乡亲排难解纷,她都乐意去做,还经常引导人们避凶趋吉。人们遇到困难,也都愿意跟她商量,请她帮助。生长在大海之滨的林默,还洞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湄洲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有少礁石,在这海域里遇难的渔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们传说她能“乘席渡海”。她还会预测天气变化,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所以又传说她能“预知休咎事”,称她为“神女”、“龙女”。   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是年仅二十八岁的林默与世长辞之日。这一天,湄洲岛上群众纷纷传说,他们看见湄峰山上有朵彩云冉冉升起,又恍惚听见空中有一阵阵悦耳的音乐。从此以后,航海的人又传说常见林默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渐地普遍供奉妈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顺利。妈祖一生在大海中奔驰,救急扶危,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渔舟商船;她立志不嫁慈悲为怀,专以行善济世为已任。 历代对妈祖的赐封根据史料,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都对妈祖多次褒封,封号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并列入国家祀典。 扩展资料妈祖,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等等,是历、现代 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妈祖,原名林默 ,宋建隆元年(960年) 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莆田湄洲岛 ,因救助海难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 九月初九逝世。目前,全世界45个国家和地区共有上万座从湄洲祖庙分灵的妈祖庙,有3亿多人信仰妈祖。 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有关机构授予妈祖“和平女神”称号。 2009年9月30日,妈祖信俗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妈祖

有谁知道妈祖的故事吗

从人到神:林默娘的传说

老家福建莆田,是海上女神妈祖的诞生地,同时也是在沿海地区广为流传的妈祖信仰的发祥地。记得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一家人总要一起渡船到湄洲岛上敬香祷告,祈求在生活和事业的顺利。在没有电视没有电影的小时候,到庙里去听老人讲妈祖的传说故事也一直是同龄人的一个极好的兴趣。

林默娘的传说
在历史上,妈祖是确有其人的。与关羽,岳飞一样,不是杜撰的偶像,而是从民间走出来并被神化了的历史人物。据《天妃显圣录》《敕封天后志》载:姓林,名默,也叫默娘,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福建莆田湄州湾的一个渔村,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去世,时年28岁。

妈祖从出生到去世,留下了许多动人美好的传说,这些传说在民间至今仍广为流传。如:

林默学医
古时候的一年秋天,莆田一带突然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瘟灾,传染之快如疾风扫落叶。一些巫婆神汉趁机搜刮民财,却不管百姓死活。看着大批的人被瘟疫夺去生命,林默心如刀绞。眼见巫婆兴妖作怪,敲诈百姓,林默怒火填膺。她立志学医,为民治病。谁知还没等她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母亲已病倒在床。
王氏对死无所畏惧,不放心的是二十出头的阿默还没许配人家。这一天,林惟悫巡海回来,刚到房中,王氏就泪涟涟地向丈夫说出了自己的心事。
王氏正对丈夫诉说,林默推门进来了。只见她两眼红肿,脸上还挂着泪痕。这模样可把父母给吓坏了,因为在他们心目中,阿默是个只会笑不会哭的姑娘,现在这般伤心,其中必有缘故。还没等父母发问,林默先开口了:“阿爸,我要学医,您帮我请个师傅吧!”王氏一听这话,顿时惊呆了:“阿默,你怎么又想起了这事?”
“阿妈,不是我突然想起来的,是百姓在呼唤我呀!您不见,这些天村里少了多少人,村外添了多少坟。刚才我眼睁睁看着刘阿嫂的儿子又咽了气。他才八岁呀!巫婆骗了他家十两白花花的银子,却不能保住这小小的生命。他那么可怜巴巴地瞅着我,用微弱的声音喊着我:“阿姑,救救我吧,你能下海救大船,就不能救救阿宝吗?阿姑,救救我吧!”可我……我无能为力呀!”林默说着,又忍不住哭了起来,哭得父母也跟着她扑簌扑簌掉眼泪。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王氏为女儿的婚事急得心似火焚,可觉得再劝她也是多此一举。所以只好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林惟悫对女儿急群众所急的行为坚决支持,当下答应,就是踏破铁鞋,也要为女儿寻找名师。
正在林家父女为无处寻师发愁的时候,贤良港突然来了一位背着背篓、采集中草药的老者。他蓬头垢面,骨瘦如柴,一步三哼哼,二步大喘气。不少人见了他都躲着走,林默却把老人请到家里,请他吃饭、喝茶。林默自幼乐施善事,慈悲为怀。她请老人到自己家做客,完全是出于同情之心,万没想到,这老者原来是一位隐居深山的名医良师。他家有五个儿子,都想借他的名声大发其财,又都不愿下苦功学到真本领为百姓服务。老人为此非常伤心,一气之下,远离家乡,隐居深山,以采集百草为乐。这几年,他自感体力不支,又觉一生医术无处传授死而有憾,心里非常苦恼。想收留一个品行端正、乐于助人的得意门生,又苦于人心难测,怕引狼入室。前几日,他听在山脚下停泊的船客们说,湄洲岛有个勤奋好学、乐善好施的林家小姐,为拯救百姓,立志学医,却苦于无人指点。他听了大为感动,为探听虚实,才装扮成一个肮脏古怪的病老头来岛上寻找徒弟。没想到,他一下就碰上了林默这个女弟子。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林家老少大为惊喜,林默更是激动万分,忙叩头拜师。
自此之后,老中医就住在林家教林默学医。满腹医经,幸遇知音,师傅授课如开闸放水。久盼良师,从天而降,徒弟听课如水遇海绵。讲得不厌,听的不烦。师徒二人非常默契。过了三天,老中医说:“好,你可以给人看病了。但懂医无药,等于胡闹。现在我教你识百种草药。”说着打开了他背来的那个大背篓,从里面拿出一捆捆草药,一一讲明每种药叫什么名字,治什么病症,生长在什么地方,什么季节采摘。最后又从背篓的底层拿出一个五寸多厚的红布包。他慢慢掀开,竟是一本手写的《医案千例》。老中医手抚书本说:“这是我一生积累的经验,也是我五个儿子想争夺的传家宝,送给你做参考吧!能让它伴你为百姓服务,老朽就死而无憾了。”
林默双手接过这本书,又紧紧搂在怀里,激动得一句话也没说,只是深深点了点头。
常言说,师傅领进门,深造在个人。老中医用四天时间就把自己的一辈子的医学知识灌输给了林默,她要全部吃透,需要付出多少心血就

神助漕舟破浪行
妈祖信仰到了元代得到迅速的传播。这除了我国航海事业发展的需要外,还与元代漕运改为海运有很大的关系。元朝在大都(北京)建都之后,大都便成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但还不是经济中心。京都军队、官民需要的粮食要依靠江南供应,每年要从南方用船运粮食三百六十万石。由于运河年久失修,河道阻塞,漕舟不通,粮食供不应求。自至元十九年(1282年)海运试航成功后,漕运由河运改为海运。但海路运粮风险是很大的,海上经常会遭到台风恶浪的袭击,海难时常发生。为保证南粮北调的漕运安全,只能求助于海神。这样,护国庇民的妈祖,就被人们作为漕运的保护神。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天妃妈祖神助漕运的故事。
据说,在元文宗天历三年(1330年)春天,朝廷漕运粮船780只,装满稻谷、玉米、小麦等,自江苏太平江路太仓刘家港开洋,要运往河北直沽(天津)。船队在中途突然遇到台风,浪拍海天,波撼星辰,桅樯飘荡;护卫漕运的数千人官兵,大惊失色,魂不附体,呼天抢地。押粮官束手无策,水手和兵士们都心慌意乱,恐怕会丧身大海,无法完成天子圣命。
当时祭祀妈祖已成为国家祭典之一。自兴化莆田,一直到河北直沽,沿海许多港口都有建立妈祖庙,海船上也普遍供奉妈祖神像及香火。民众信仰妈祖,官吏也信仰妈祖。因此,在这万分危急之际,押粮官也只好跪下恳求海神妈祖:“国家以漕运为重事,海漕以神力为司命,昔日漕运赖神匡扶,江海无风涛之虞,朝野有盈宁之庆。如今,我奉天子之命,运粮北上,今遇大风,祈求保佑漕运平安顺利,日后自当厚谢!”
押粮官许愿还没完,即刻,天上乌云掩霭,祥光闪耀,恍惚看见空中有朱衣拥翠盖,伫立船前。转眼之间,有火光照耀桅竿上头,晶莹如虹。船上的人又惊又喜,面面相觑。没多久,风平浪静。
此时,七百余艘飘流四散的粮船,正在准备集合。他们边整理篷索,边解缆向前推进,又听见空中有人在大声疾呼:“可向东南孤岛暂泊!”押粮官听见了,半信半疑,不敢不令回航。可是,水手们认为,这是妈祖在天上发令,就不约而同地撑船向东南孤岛靠拢。不管三七二十一,暂时要停泊在那里,以便修补和休整。
正当七百余艘粮船驶进东南孤岛南澳,全部抛下船 ,大海上狂飚马上发作,暴雨有推山倒峡之势,迅猛异常。船上的水手和士兵们互相安慰说:“若不是妈祖神灵指示,我等都在龟宫蛟窟了。”
第二天,雨过天晴,春光明媚,水道无虞。粮船顺利抵达直沽,把粮食交卸官府仓库,平安返航。
神助漕运,化险为夷。中书令奏请朝廷,天妃妈祖有“护运之功”,奉旨赐额曰:“灵慈”。并命翰林院拟就祭文,到沿海各地天妃宫致祭,还遣官驰传备礼专程到湄洲祖庙特祭。
另外,在《天后志》 及《天妃显圣录》等典籍中也记录着一些林默的传说。如:
祷雨济民: 相传妈祖二十一岁的时候,莆田地方出现大旱,全县百姓都说非妈祖不能救此灾害。于是,县尹亲往向妈祖求救,妈祖祈雨,并说壬子日申刻就会下大雨。到了那天,上午晴空无云,丝毫没有要下雨的征兆,申刻一到,突然乌云滚滚,大雨滂沱而下,久旱遇甘雨,大地恢复往日生机。
化草救商: 相传妈祖在世时,湄洲屿西边有个出入湄洲的要冲叫门夹(就是今天的文甲),有一次,一艘商船在附近海上遭到巨风袭击触礁,海水涌进船舱,即将沉没,村民见狂巨浪,不敢前去营救。在这紧急时刻,妈祖信手在脚下找了几根小草,扔进大海,小草变成一排大杉划到并附在即将沉没的商船上,商舟免遭沉没,船中人免难。
解除水患: 相传妈祖二十六岁时,那年上半年,阴雨连绵,福建与浙江两省倍受水灾之害。当时当地官员上奏朝廷,皇帝下旨就地祈雨,但祈求毫无改观。当地请求妈祖解害,妈祖道:灾害是人积恶所致,既然皇上有意为民解害,我更是应当祈天赦佑。于是焚香祷告,突然天开始起大风,并见云端有虬龙飞逝而去,天空晴朗了。那一年百姓还获得了好收成,人们感激妈祖,省官于是向朝廷为妈祖请功并准得到褒奖。
湄屿飞升: 宋太宗雍熙四年,妈祖时年二十八岁,重阳节的前一天,对家人说:"我心好清净,不愿居于凡尘世界。明天是重阳佳节,想去爬山登高。预先和你们告别。"家人都以为她要登高远眺,不知将要成仙。第二天早上,妈祖焚香诵经之后,告别诸姐,一人直上湄峰最高处,这时,湄峰顶上浓云重重,妈祖化作一道白光冲入天空,乘风而去。此后妈祖经常显灵显圣,护国佑民,救人危难,当地百姓感激她,在湄峰建起祠庙,虔诚供奉。据传祖庙后的摩崖"升天古迹"处就是妈祖飞天的地。
以上这些故事大同小异,主要是有关拯救海难,降伏妖怪,却病救人,除水患,祈雨造福于民等方面。有些故事虽近于神奇怪诞,但反映了妈祖一生孝悌忠信,以慈悲仁爱为怀,除恶扬善,济世救人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力量感动了人们,使得人们虔诚的奉妈祖为天上圣母,海上女神。

传说中妈祖形象
1.形美
民间故事中出现的妈祖的形象较之我国神话中的众女神来说,是较为端庄秀丽的,她不像西王母那样“豹尾虎齿,善啸蓬发”,也不是女娲那般人面蛇身,令人生畏,更不像麻姑人形鸟爪,使人望而却步。她身着红衣,系风雨披,“婉娈季女,全然窈窕仪型”(《天后志》)。她秀美崇高,和善可亲,是真善美的化身。
2.神美
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台湾往来,神迹尤著,土人呼神为妈祖。倘遇风浪危急,呼妈祖则神披发而来,其效立应,启呼天妃,则神必冠帔而至,恐稽时刻。”在妈祖的传说中,妈祖是以一种慈母般温和慈祥的形象出现的。这一种温和慈祥里,是一种勇于助人为人排解忧难的气质。也许也正是这一种内在的神韵之美,吸引了众多的虔诚之徒。
若要对妈祖的这一形象作一解读,我想妈祖的这一形象表现出一种人对自然力的积极征服的愿望,智慧和力量,它唤起了人们一种以自身奋斗改变和掌握自身命运的积极情绪。妈祖传说如“草蒲治病”,“化草救商”,“救父寻兄”,“乘席渡海”,“拯饥救灾”等等,几乎都贯穿着她所给人的一种自尊,自强,自救的强大信念,从而表现了人的创造活动,抗争精神,肯定了人的本质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人们所追求却又极难实现的。
中国的神话传说多以历史上真切真事为中心内容,可以说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心灵和愿望的直接抒写,世俗化很强,能给人以亲切感,给人以安慰和寄托,甚至给人以力量。有人说,神话既是科学蒙昧时代人类的某种思想迷信的反映,也是人们在同自然和命运搏斗中所产生的善良愿望和美好理想的象征。在这里,人们在不断的传说流传过程中,不断的赋予妈祖更多的力量,使之从一个有着特异能力的孩子变成了母仪天下的天上圣母,济世救人的海上女神。
渐变:由人到神
对妈祖的传说进行稍微的排序分析可以发现。在传说的流传过程中,妈祖的职能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妈祖起初是湄州屿的地方神,移居大陆以后成为海神。后来妈祖在沿海和岛屿居民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影响日益深远,妈祖的职司日益扩大,逐渐成为万能之神。
1、保护航海
在这里,妈祖是司职海上安危的使者。她用神奇的巫术,使遇难船舶转危为安。在民间的神话传说中妈祖一直是尽职的航海保护神。
2、布雨抗旱
在这里,妈祖司职勾通天地风雷的使者。遇到干旱,村民祭祀妈祖、祈求降雨、妈祖施法布雨;雨水多涝时,人们也向妈祖祈求天晴。
3、求子保婴
妈祖被沿海居民当成主宰一切的神灵,其中也包括生育崇拜方面的内容。不育妇女必前往宫内祭天妃,并且还要“拴娃娃”,祈求早生子女。信仰者常称妈祖是“天上圣母”,其含义不仅带有忠贞节孝的典范,而且还有生育女神的意义,因此有许多虔诚的信徒,一旦遇到疾疫也祈祷妈祖医治,认为妈祖有驱疫之术,能灵丹救人。
4、主宰战争胜负
传说妈祖神通广大,在战场上屡显神威,成为人们在战争中的一种精神依托。宋代福建沿海战乱频繁,为了达到取胜的目的,往往就求助于妈祖保佑。不过这种战神职司,基本是历代统治编造的,并且借助妈祖来镇压农民起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职能的不断扩展。有一个前提,是人们对妈祖的绝对的虔诚和信仰。另一方面,人们通过对妈祖的职能的扩展,使自己更多的希望有所寄托再加之统治者为实现自己的意志而进行的推崇。如此,经过了上千年,便出现了这般十全十美似乎万能的妈祖。

结语:
作为一位平常的民间女子,妈祖短暂的一生没做过惊天动地的壮举伟业,也未留下什么著作,更谈不上什么思想体系。但人们按自己的愿望和理想,为她编造了许多具体生动乃至于神奇的生平事迹,把她塑造成为一位聪慧灵悟、热爱劳动、慈悲博爱、扶危济困、见义勇为、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这反映了人们对一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价值观念与道德精神的肯定、赞赏与追求。这也是妈祖信仰与崇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得以如此久远而广阔地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正因为妈祖文化中蕴涵着这类价值观念与道德精神,所以历代都对其教化功能加以重视、加以发挥。如,宋代状元黄公度的诗句说:“传闻利泽至今在”,“已死犹能效国功”。又如,明成祖永乐皇帝题诗道:“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更有意思的是,几十年前台湾曾拍有一部关于妈祖的电影,故事情节和思想主题是宣扬古代的一个英雄女子。其推介词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妈祖是一个女孩子,她只不过活了二十九岁,既没有做过大官,更没有发过大财,她的短短一生的事迹,只是‘孝亲’与‘助人’两事,竟能博得后世如此的崇敬,在历史上多少政治风云人物,后世无人为其主祠崇敬,原因是政治上的表现往往与人民没有直接关系。妈祖的表现是普遍性的,群众性的,是与人民,尤其是以海为生的人,有直接密切的关系的,就社会教育观点来说,妈祖的事迹,实在是一种很好的有效的伦理教材,是更应当格外的重视的了”。


妈祖在哪里

妈祖在福建莆田湄洲岛。传说妈祖诞生在福建莆田湄洲岛,原名林默娘。妈祖,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上圣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妈等,这一信仰的主体据说是由真人真事演变而来的,考察妈祖的生平得知,这一信仰来自民间传说,首先是传说,然后是传说的历史化和神化,最后形成普遍的妈祖信仰。历代皇帝的尊崇和褒封,使妈祖由汉族民间神提升为官方的航海保护神,而且神格越来越高,传播的面越来越广,由莆田到泉州,再走向五湖四海,达到无人不知,无神能替代的程度。形象评价在中国民间信仰的众多神祗中,关帝,观音,妈祖是信众广泛的大神,它们的信仰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民间长盛不衰,并拥有广泛的信众,遍跨许多国家,其信仰崇拜的原因在于人避灾祈祷的功利实用目的和态度。它们在社会生活中可以给人们精神支柱,起安定社会的作用,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有助于祖国的完全统一和现代化。妈祖是集无私、善良、亲切、慈爱、英勇等传统美德于一体的精神象征和女性代表。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妈祖

湄洲岛妈祖庙的介绍

湄洲岛妈祖庙的介绍为妈祖庙,即“湄洲妈祖祖庙”,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始建于北宋雍熙四年(987年),是妈祖文化的起源地。湄洲妈祖祖庙包括西轴线和南轴线两大建筑群,西轴线有牌坊、长廊、山门、圣旨门、钟鼓楼、正殿、寝殿、朝天阁、升天楼佛殿、观音殿、五帝庙、中军殿以及爱乡亭、龙凤亭、香客山庄、思乡山庄等大小建筑36处。南轴线建筑群有寝殿、救封天后宫殿、庞房、献殿、钟鼓楼、山门、牌坊、天后广场、天后戏台等大型建筑。整个祖庙群殿阁纵横。妈祖祖庙第一道进门,起建筑群大门作用。重檐单进五开间,高22米,宽35米,1992年重建,2013年底修建,正中嵌有著名书法家林加国书写的庙名“湄洲妈祖祖庙”。大牌坊前左右两旁分置有两尊负碑质,由台湾张明敬赠,分别题刻“春草微忱永昭质”“湄洲妈祖灵通华夏”字样。湄洲岛妈祖庙的历史沿革:祖庙始建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后经各个朝代的不断扩建修,至清朝乾隆以后已颇具规模,成为有16座殿堂楼阁、99间斋房的雄伟建筑群。湄洲祖庙因其厚重的历史积淀及特有的文物价值。纯金妈祖圣象、翡翠妈祖圣象、红木妈祖圣象、红木妈祖圣象、砗磲妈祖圣象均为世界之最,已成为湄洲祖庙的新景观。

湄洲妈祖庙在哪?

妈祖庙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妈祖庙建于北宋雍熙四年(987年),这个地方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妈祖文化在这里得以保留,也是全世界妈祖信众的朝圣中心,是妈祖遗址之地,是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在2006年5月25日,妈祖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世界各地妈祖庙有多处,而湄洲的妈祖庙是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比较有历史价值,这里建筑多为清代结构,妈祖庙建筑群前殿为中轴线布局,依地势而建,形成一条纵深300米落差的主庙道,山门到正殿由三二三台阶构成。湄洲妈祖庙的相关说明湄洲妈祖庙由两个建筑群组成,为西轴线和南轴线,西轴线建筑物有牌坊、长廊、山门、圣旨门、钟鼓楼、正殿、寝段、朝天阁、升天楼、佛殿、观音段、五帝庙、中军殿以及爱乡亭、龙凤亭、香客山庄、思乡山庄等大小建筑共36处,是一个巨大的庙宇。正殿,明永乐初(1403年)郑和奉旨遣官建造,原为朝天阁,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闽浙总督姚启圣获妈祖保佑建功而扩建祖庙时,把朝天阁重修并改为正殿,为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抬梁结构建筑。寝殿,占地面积238平方米,建于宋雍熙四年(987年)。明洪武七年(1374年)泉州卫指挥周坐重建,永乐初和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重修,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姚启圣和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施琅均以重修,民国年间再度在旧址重修。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额保存民国初重修时的墨书,沿用部分明、清石柱和柱础。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妈祖庙

湄洲岛妈祖金身来历 你可以来这看

1、妈祖,原名林默娘,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诞生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相传妈祖扶危济困,救助海难,被尊为“海上女神”。

2、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2亿多名妈祖信众,台湾全岛有1000多万名妈祖信众。

3、妈祖金身,又称“巡天妈祖”,位于莆田市秀屿区湄洲妈祖祖庙内,湄洲妈祖祖庙寝殿神龛正中奉祀的妈祖是“妈祖金身”,“金身”不是用金铸造的,而是意味着妈祖其身“金贵”,其位“至尊”。


湄洲妈祖

湄洲妈祖

妈祖文化有一千年的历史了,风风雨雨,百媚千红。若非天后湄洲庙,相乐谁同一笑中。妈祖文化前期阶段,王公大臣文人武将往往把祭祀妈祖看作特权。如今,那个时代早已过去了。劳动人民作为社会的主人,已经可以自由地讲述文化感受,也可以愉快地表达文化欢乐。同时,由于生产力提高,新时代热衷妈祖文化活动的人,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深入人心,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前景一片光明,台湾海峡两岸,妈祖文化还会继续升温。

湄洲开造化,海外越精神。妈祖文化风生水起,千姿百态,已成为亮丽风景线,太有魅力了。乐此不疲的人,有增无减,大有人在。妈祖文化的内涵,平安,和平,谦受益,天道酬勤,正在不断地发扬光大。我试一试,搞一个小册子《湄洲妈祖》,心平气和,丰富多彩,试图以一种新颖的笔调,愉快的八股诵,透过表层的迷雾,表达出自己对于妈祖文化的认识和感悟。祈灵恭向湄洲西,神语亲承天后音。对于妈祖文化入门,这个小册子,读一读,听一听,会有一些有益的帮助。

妈祖文化像雾像雨又像风,似有似无,若隐若现,含蓄、朦胧。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人们所看到的,也许只是浮出海面的冰山的一角。对于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来说,了解、认识、把握和运用妈祖文化,并不太容易。原始的妈祖文化活动,包括有进香、许愿、归宁、点灯、出巡、散福、祭典、过炉、分灵、褒封、默祷等,心意须诚,礼仪须周。现代的妈祖文化活动,有了一些创新,富有时代色彩。海神登太室,永佑吾无穷。妈祖文化的大门向每个人敞开,可要想踏进妈祖文化的真善美的殿堂,还真得要有诚心,还要有一些时间方面的积累。

人间正道是沧桑。在阳光底下,吃苦受累,是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人人一本难念的经。当一天和尚,念一天经;扫一天地来,敲一天钟。佛理,亦妈祖文化。人人都可成佛,又不是人人都会成佛。妈祖文化,当然也是吃苦受累的文化。妈祖小故事,窥井得符,乘席渡海,铁马渡江,舫海寻兄……闪耀着浪漫主义的迷人光彩。故事之中,点点滴滴,都是妈祖心血和汗水的结晶。妈祖短暂的人生二十八年,日夜奔波,风雨无阻,吃苦受累,历尽沧桑。“默”的妈祖花,是辛劳的汗水浇灌出来的。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夜夫妻百日恩,这才是生活的不朽主题,才是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相比之下,妈祖文化是“第二位”的东西。中国的正统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儒家文化。孔孟之道如同日月之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应当尽力学习。妈祖文化像雾像雨又像风,了解一些,学而时习之,自然也有好处。像雾像雨又像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半生未得吾忘我,一默方知妙入神。从理论上讲,妈祖文化似乎无可表述,而在实际上,表述却是大量的,丰富的,波涛汹涌的。

许多妈祖文化典籍的作者,都是孔孟之徒。孔孟之道主张,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而看似矛盾的文化存在,却又和谐地存在着,并被奇迹地流传下来。这,妈祖文化的神奇处。清晨时刻,是妈祖文化许愿和默祷的最佳时刻,是人与神相互交通的最佳时刻,也是思考的时刻。向妈祖祈求,也就是对心灵祈求。妈祖住在每一个的心灵里。燃香凝思,自求多福,是妈祖文化入门的最佳捷径之一。自助,人助,神助。平安,首先要坚定地依靠自己。老天爷给一个人的双手和头脑,可不是光给人玩的。妈祖帮助自助者。天道酬勤。

妈祖文化认为,只要自己是正确的,那世界就一定是正确的。世界不会错,社会不会错,时代不会错,妈祖也不会错。如果错了,毛病肯定在自己身上。不怨天,不尤人,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这才是妈祖文化。妈祖文化,是不慌不忙的。从来没有过这样一个人,他敢说,他从来没有由于仓促不在意,导致手忙脚乱,而铸成错误。忙中出错是普遍的错误之一,也肯定是损失最为严重的错误。人生旅途迷雾重重,风风雨雨,要不慌不忙,三思而行。利用清晨的一刻钟,为一天作大体上的安排,有意义。不慌不忙,也是妈祖文化入门的捷径之一。

当然,千万不要以为,学习、生活和工作,就是长时间的思考。那些优柔寡断的人,浪费了太多的人生成就和生活乐趣。正如人类社会中的大部分事物一样,妈祖文化是简单的,妈祖文化中的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上一趟妈祖庙,烧一柱香。而且,世界上所有的妈祖庙,从灵应的角度看,完全一样。简单,有效,心诚则灵,也是妈祖文化入门的捷径之一。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妈祖庙,非常多。其中新加坡天福宫,澳门妈祖阁,天津天后娘娘庙等近百座妈祖庙,都相当有名气。莆田和台湾的妈祖庙,更古老,更地道。庙不在名,心诚则灵。最灵的那座妈祖庙,总是在离一个人最近的地方。


上一篇:渤大附中

下一篇:玻璃钢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