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政务

时间:2024-04-23 19:27:01编辑:奇事君

历史中的南国是哪里?

古时“南国”即南充国(现今四川南充市)
东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境内置巴郡,辖安汉(郡治)、阆中、西充国(充国更名)、南充国县(析充国县置)。建安六年改巴郡为巴西郡,郡治迁阆中,隶属未变。三国蜀汉、西晋、成汉时,郡县依旧。东晋时,阆中为北巴西郡郡治,辖西充国(郡治)、南充国、安汉、羔羊县(今仪陇境)。   
南朝宋时,巴西郡为僚人所聚,郡县迁绵阳市境内侨置,辖阆中(郡治)、安汉、西国(西充国改)、南国(南充国改)、羔羊县。南朝齐时,郡县建置依旧。南充安汉阁朱德故居唐代,隶山南西道,境内置3州,辖阆州(阆中郡)阆中(阆内改,州郡治)、思恭(今阆中境)等19县。
清代隶四川省,境内置川北道,辖保宁府阆中(道府治)、南部县,顺庆府南充(府治)、西充、营山、仪陇和蓬州(县级州)等2府1州6县。


云南省最穷的县是哪个县?

说到云南,可能大家对于这座的印象大都是其是一个充满少数民族风情的省份,但是不仅是这样,这里还是我国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其也是发现的中国以及亚洲最早的人类元谋人的居住地。云南位于我国西南的边陲,因此这里也是我国通往东南亚以及南亚的重要门户。近年来,这座城市的旅游业得到了非常不错的发展,但是这里的工业发展却不是很好,因此也导致于云南省的经济发展相比其他省份来说相对落后。但是你们知道在其境内最穷的三个县是哪里吗?今天小编就大家来一起了解一下,看一下有没有你们的家乡。第一个城市就是梁河县,其隶属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部,其与腾冲县、龙陵县、潞西、盈江县等地相邻,境内总面积约1159平方公里,人口有16万人左右。其实梁河县境内是有着丰富的资源的,不仅有很多地热温泉,还有李根源故居、先锋公园、龙窝温泉等众多的风光景色,但是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这里的旅游业也没有发展起来,使得如今梁河县只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所以这里的经济一直在云南省倒数,经济总值只有14.6亿元。第二个城市就是西盟佤族自治县,其隶属于云南省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西盟佤族自治县由于属于高山峡谷地带,因此这里的交通十分落后,以至于这里的工业难以得到发展,如今其并不能够形成一个完成的工业体系,但是其境内木依吉神谷景区、里坎瀑布、佤山榕树王等众多景点。但是虽然这里的生态环境很美,不过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都不超过10亿元,在去年其GDP也只有7.8亿元,是云南省最穷的县城之一。那么最后一个城市就是福贡县,其隶属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中部,其与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泸水市相邻,境内总面积约2756.44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10万人左右。福贡县境内有亚坪大瀑布、亚坪高山河源湿地等众多风景名胜,不过由于其位于怒江峡谷中,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落后,交通也不方便,因此其旅游业以及工业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农业,所以在去年其GDP也只有7.2亿元,是云南省最穷的一个县。那么根据目前的情况来说,这三个县就是云南省最穷的县之一,对此你们还有着怎样的看法呢?欢迎下方评论。

历史上有“大南国”这么个国家吗?

一楼说的只是其中之一,而且还不是正式国家。称“大南国”的正式国家是越南的阮氏王朝。968年,越南丁氏王朝建立,国号“大瞿越国”,1054年李氏王朝时改称“大越国”,1400年,胡氏王朝又改为“大虞国”,“大虞国”于1407来被明朝灭亡。1427年,该地区脱离明朝独立,复“大越国”,直到1802年阮氏王朝建立后称“大南国”。中国方面,之前一直都称其为“安南”,而不理会其国号变化,清朝时,阮朝方面提议用新名称“南越”,嘉庆皇帝考虑到用“南越”的话会跟秦朝末年在岭南建立的“南越国”搞混,于是转换位置称“越南”,意思是“南越之南方”。1884年,阮朝与法国签定《顺化条约》,沦为法国的保护国,1887年法属印度支那建立,“大南国”称呼虽然还在使用,但仅限于越南中部地区而已。1940年,日军进占法属印度支那,1945年排挤法国势力,扶植阮朝成立越南帝国,统治整个越南,不久,日本投降,越南爆发八月革命,推翻王朝统治,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下图为阮朝成泰皇帝阮福昭(1889年-1907年在位),成泰是年号,大南成泰相当于我们称大明洪武、大清乾隆。

两广省市名字的由来?

“两广”的“广”字的直接出处是宋代在岭南设置了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这就是广东和广西这“两广”的由来。

那么这个“广南”的“广”字又从何而来呢?三国时期,东吴将原来东汉的岭南交州一分为二,分别叫广州和交州。隋朝时为避杨广之讳而一度改名番州,但唐朝时又改回来叫广州。可见,从三国时起,“广”就已经成为这片地方的正式地名,宋不过时沿用旧称罢了。

那么东吴时代为何要把这片地方叫“广州”呢?原来,汉武帝灭掉雄据岭南的南越国后,设立了交州,而交州的治所就起名叫广信,取“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之意。所以后来东吴把交州一分为二时,才把一个叫广州,一个叫交州。

当年的广信就是今天广东的封开县,它一直是划分广东和广西的分界处。

所以,“广”成为地方,最原始的出处就是汉武帝显示威严的一个想法。 两广就是古老的省份之二。


两广省市名字的由来

“两广”的“广”字的直接出处是宋代在岭南设置了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这就是广东和广西这“两广”的由来。

那么这个“广南”的“广”字又从何而来呢?三国时期,东吴将原来东汉的岭南交州一分为二,分别叫广州和交州。隋朝时为避杨广之讳而一度改名番州,但唐朝时又改回来叫广州。可见,从三国时起,“广”就已经成为这片地方的正式地名,宋不过时沿用旧称罢了。

那么东吴时代为何要把这片地方叫“广州”呢?原来,汉武帝灭掉雄据岭南的南越国后,设立了交州,而交州的治所就起名叫广信,取“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之意。所以后来东吴把交州一分为二时,才把一个叫广州,一个叫交州。

当年的广信就是今天广东的封开县,它一直是划分广东和广西的分界处。

所以,“广”成为地方,最原始的出处就是汉武帝显示威严的一个想法。 两广就是古老的省份之二。


两广是指哪两个地方

两广是广东、广西两地名的合称,其又称两粤。两广之“广”字源于先秦古地名“广信”。两广以广信为分界,广信之东谓广东,广信之西谓广西。两广的范围曾是古代的百越之地,在先秦时期两广分属南越、西瓯、骆越等部族。先秦时中原人对长江以南沿海一带的部落,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或“诸越”、“百粤”。隋唐以后,“粤”字意义收窄,指岭南地区,或称“南粤”。直至近代,两广仍然称“两粤”。两广的文化同源从明朝开始,广东广西被独立划分为两个区域,但两地之间的文化差异,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相反桂东区域和广东西部区域文化一脉同源。河流在这中间的作用极大,河流不仅是交通载体,更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一般一条河流的上下游之间,文化之间的联系相当紧密,往来也十分频繁。作为珠江主要支流之一的西江就在两广之间作为文化的物质传递载体。至今梧州也被称为“小广州”,但其实梧州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粤语发源地。很多习俗以至于语言上都是互通的,更彰显了两广兄弟省身份。

两广是指哪两个地方

两广(又称两广地带),又称两粤,是广东、广西两地名的合称。
该合称始于明代宗景泰三年,名臣于谦奏请设两广总督,明宪宗成化六年成定制,治所设位处两广交界之梧州(今属广西),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迁肇庆。
两广的范围曾是古代的百越之地,先秦时期两广分属南越、西瓯、骆越等部族。先秦时中原人对长江以南沿海一带的部落,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或“诸越”、“百粤”。隋唐以后,“粤”字意义收窄,指岭南地区,或称“南粤”。直至近代,两广仍然称“两粤”。


西周到三国行政机构的演变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沿革演变,可分为分封、郡(州)县、道路、行省四个时期。
分封制始于夏,继行于商,西周发展为全面的层层分封。周初将王室子弟、功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地方行政区划为国、都、邑三级。国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都是周天子或诸侯分封给卿大夫的采地,邑是居民点。
郡县制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际,秦统一六国后废分封,将郡县制推行于全国。郡设郡守主行政,郡尉主军事,监御史隶属于御史中丞,是中央监临地方之官。万户以上的县置县令,不满万户者设县长。有县丞掌文书及仓狱,另有县尉主治安。县以下设乡、亭、里(村落)。里之长为里正,十里为一亭,亭置亭长,十亭为一乡。
汉初部分恢复分封制,实行郡国并行制。即将当时全国60个郡的39个郡分封给诸侯王,在诸侯王封国内实行国辖郡、郡辖县三级制。中央直辖的仅15个郡,实行郡县制。后由于地方势力过大,爆发“七国之乱”。平叛后,西汉朝廷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颁布“推恩令”。从此,诸侯王无力对抗中央,唯得衣食租税,郡国并行制名存实亡,实际已恢复秦的郡县制。
汉武帝为了更好地管理众多郡,设置13部刺史,将各郡分置于各部监察之下。东汉为镇压黄巾起义,不得不加重地方权力,改“部”为“州”,改刺史为州牧,全面掌管一州的行政、军事、民事大权,开启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时代。由于战争频繁,军事成为地方事务中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的州郡长官多由武官兼任,地方官员身兼军政两职的现象也非常普遍,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从此,州由中央监察区变为地方行政区,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政治制度,各州均置行政机构和长史、司马、东曹椽、诸校尉等官属僚佐。由于州牧、刺史手握重兵,并以此为割据资本,使中央集权陷于瓦解,导致三国鼎立割据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了限制地方势力的膨胀,防止“内轻外重”,不断分州析郡,至南北朝已有220州、999郡。秦朝设立郡县制作为地方的基本建制,在以后的2000多年里,县级组织相对稳定,县以上地方政权变化多多,先后经历了郡县制(秦汉),州制(魏晋南北朝),道路制(唐宋),行省制(元明清)。地方行政长官的称谓更是复杂多变,本人粗加整理,便于备查。
一、秦朝(郡县制)
秦统一后,除京师以外,将全国分为36郡,即:陇西、北地、上郡、汉中、蜀郡、巴郡、邯郸、巨鹿、太原、上党、雁门、代郡、云中、河东、东郡、砀郡、三川、颍川、南郡、黔中、南阳、长沙、楚郡、九江、泗水、薛郡、东海、会稽、齐郡、琅邪、广阳、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后又增设4郡:南海、桂林、九原和象郡。
京师长官称内史。
郡为地方最高一级政权,各郡设守、尉、监各1人。郡守主管行政及其他事务;郡尉(都尉)主管军事;郡监是中央派出的地方监察机构。
县为国家地方政权的基层组织,主官是县令或县长(“万户以上为令,不及万户为长”),县令以下设有县尉、县丞。县下有乡、里。
二、汉朝(郡县制)
(一)地方政权主体——郡县制。
汉初各郡主官称郡守,后改为太守,负责户口、耕地、财政、治安、学校、风俗等;太守以下设都尉,负责军事。
西汉时有县1587,东汉有县1180。县主官称县令,下设丞、尉。县以下有乡、亭、里。
(二)诸侯国
西汉分封诸侯国,形成郡国并行体制。诸侯国君称“王”,设有相、中尉、御史大夫等官职,可管辖郡县。
(三)州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设置13州,即冀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今北京附近)、并州(治所现太原)、益州(四川)、凉州(治所现武威)、青州(治所临淄)、交趾州(汉所番禺)、朔方州(治所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州设刺史;京都都地区设司隶州(治所洛阳)。
东汉时废朔方归入并州,改交趾为交州,刺史改为州牧。东汉中平五年(188年),“州”开始成为一级行政区实体。东汉末年,刺史大多演化成割据一方的诸侯。
三、三国时期(州制)
地方行政区分州、郡、县三级(至隋朝相同)。州为最高的行政区划单位。三国时共有州17(其中荆、扬各有二州),郡167,县1206。
曹魏置有司隶、豫、兖、青、徐、雍、凉、冀、并、幽、荆(汉荆州北部)、扬(汉扬州北部)12州,领郡101、县731。
孙吴占有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置有荆、扬、交、广4州,领郡44、县337。
蜀汉占有今四川和陕西汉中盆地,仅置益州一州,领郡22、县138。


夏商周以后我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趋势及影响

夏商周时代是中国国家机器的萌芽发展阶段,成立了所谓的中央政府机构,但地方的概念仅仅是作为宗主国势力控制所及范围的地区,而在中国存在着大量的方国或(诸侯国),它们政治上承认夏朝、商朝、周朝的宗主国地位,负有定期朝贡和拱卫王室的义务,但在各方国或(诸侯国)内,夏商周君主是不能介入各诸侯国内政的,他们存在很大的独立性,俨然一个半独立王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发展演进,伴随封建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一国中央政府的管辖下,先后出现县和郡地方行政机构,并形成以郡统县的格局,地方行政制度终于逐步发展成熟。崇尚法家的秦国统一六国后,首次实现了中国的大一统,全面推行郡县制。之后的西汉王朝依据当时历史条件逐步发展出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的地方行政格局,汉武帝设立十三刺史部,在东汉逐步发展为统御郡县的地方领导机构,由此形成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和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汉人政权基本沿袭汉朝即成体制,只不过南朝滥设州府,导致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制度形成虚设;北朝在少数民族政权管理下,北齐为解决地方上紧急重要的事情,曾出现过临时设立行台这一机构代表中央政府全权处理地方上政务。隋朝完成统一后,地方行政制度重新厘定为郡县或(州县)两级制度。唐朝基本沿袭隋朝地方行政体制,地方军事上,出现了招讨使、制置使等等军事任职,并在边疆设立节度使统管所在军区的军事、民政、财政、监察等方面职权,逐步成为后世所谓的“藩镇”。宋朝地方行政体制基本沿袭唐朝体制,在地方设立州县两级制度,并在州之上分管财政、监察和军事的主官,直接受命于中央政府,在南宋初期为整合地方资源应对金国进攻,曾设立统管一方的宣抚使、制置使、招讨使等职位,有时在此基础上,以宰相都督诸军事行政上直接统领宣抚使、制置使、招讨使等。之后沿长江沿岸遍设军区,以都统制管理一方军区部队。进入元朝,地方行政出现了一个大的回归。元朝在地方设立了行中书省机构,统辖路、府(州)及县等行政机构。明朝初期继承元的模式,以布政使统领一省之民政、财政,在州之上设立厅的行政机构,之后,逐步临时性设立巡抚统一职管一省民政军事。清朝以来,地方行政基本沿袭明朝的制度,只不过设立将总督和巡抚设为定制,总督侧重管理一至二省军事,巡抚侧重掌管一省的民政,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等成为巡抚和总督辅助官员。


《鞠咏为进士》全文翻译

《鞠咏为进士》 原文 : 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1释褐(he)2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礼,课3其职事甚急。鞠大失所望。于是不复冀其相知,而专修吏干矣。其后,王公入为参知政事,首以咏荐。人或问其故,答曰:「鞠咏之才,不患不达。所忧者气峻而骄4,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鞠闻之,始以王公为真相知也。 (选自北宋《东轩笔录》)   【 注释 】1擢第:科举考试及第。2释褐:除去平民的衣服,换上官服,即「作官」。3课:对官吏的定期考核。4气峻而骄:气盛而骄傲。


鞠咏为进士的译文/解释

《鞠咏为进士》译文:鞠咏参加考进士,他凭借文才得到王化基的赏识。等到王化基掌管杭州知府后,鞠咏被提拔进士及第,经考试授官为大理评事,掌管杭州仁和县。将要去做官,鞠咏先写了书信和所写的诗寄给王化基,来感谢平日曾经对他的栽培,并表达了现在自己也担任官吏,希望能够用文字书信交往同乐的意愿。等到鞠咏上任后,王化基对他一点儿不加礼遇,非常急切地考核他的公务。鞠咏非常失望。有人问他原因,他答道:“凭鞠咏的才能,不用担心将来不显达。担忧的是他恃才傲物、气盛为骄,我故意抑制他,来成就他的德行罢了。”鞠咏听说了这件事,才把王化基作为真正和自己相知的人。《鞠咏为进士》原文:鞠咏为进士作者:魏泰 朝代:宋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于是不复冀其相知,而专修吏干矣。其后,王公入为参知政事,首以咏荐。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鞠大失所望。人或问其故,答曰:“鞠咏之才,不患不达。所忧者气峻而骄,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鞠闻之,始以王公为真相知也。扩展资料:北宋人王化基与鞠咏诗师生兼朋友的关系,王化基赏识鞠咏的才华,但为了让他练达政务,戒骄戒傲,在公务上对他严加考核,在生活作风上对他严格要求,并在适当的时候提拔了他。王化基的做法体现了真正的友情所应该具有的正派、责任等优良品质。《鞠咏为进士》体现出王化基故意压制鞠咏是担心他恃才傲物,王化基对待下属的可贵之处主要是知人善任。鞠咏,字咏之,北宋开封人。父励,尚书膳部员外郎、广南转运使。咏十岁而孤,好学自立。举进士,试秘书省校书郎、知钱塘县,改著作郎、知山阴县。王化基宽厚有容,喜愠不形,僚佐有相凌慢者,辄优容之。在中书,不以荫补诸子官,然善教训,故其子王举正、王举直、王举善、王举元皆有所立。作者魏泰,北宋士人。字道辅,襄阳人。出身世族。姐魏氏是北宋著名女词人,封道国夫人;姐夫曾布官至丞相。从小好逞强行霸,尝于试院中殴打考官几死,因此不得录取。后博览群书,但不思仕进。名著有《临汉隐居集》二十卷、《临汉隐居诗话》一卷、《东轩笔录》十五卷,传于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鞠咏为进士

上一篇:白草洼

下一篇:珠江路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