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岭南道中作

时间:2023-06-20 11:51:52编辑:奇事君

《谪岭南道中作》是唐代诗人李德裕的作品。此诗以迁谪之人的敏感笔触描写了岭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山光景物、民俗风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谪岭南道中作的古诗相关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谪岭南道中作》原文

唐代: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谪岭南道中作》译文及注释

译文

岭南道中溪流纵横交错,地势迂回曲折,置身其间,茫然不知身在何处。沿途随处可见高大的乔木,绿树丛阴下,溪流显得格外幽深。我在旅途中提心吊胆,担心遇上毒雾,碰着蛇草;为了躲避沙虫,看见燕子衔泥也会急忙让开。这里的风俗很特别,五月即收稻米,三更公鸡就打鸣,每当涨潮,它还会按时啼叫,这时津吏就会通知乡民潮汛要来了。这一切让人一时难以适应,看着那鲜艳欲滴的红槿花,听着那树上越鸟的鸣叫,想到想起家乡,这谪居岁月何时是个尽头,想起这些真是肝肠寸断。

注释

⑴岭南:指五岭以南的地区,即今广东、广西等地。

⑵岭水争:指五岭一带山势高峻,水流湍急,支流岔路很多。

⑶桄榔:一种常绿乔木,叶为羽状复叶。蛮溪:泛指岭南的溪流。

⑷毒雾:古人常称南方有毒雾,人中了毒气会死去,大概是瘴气。

⑸沙虫:古人传说南方有一种叫沙虱的虫,色赤,进入人的皮肤能使人中毒死亡。

《谪岭南道中作》习题

1、试分析首联中“争”和“暗”字的妙处。(5分)

2、清人沈德潜认为颔联“一语双关”, 言在此而意在彼,请分析这种说法。(6分)

参考答案

1. “争”字,用了拟人手法(1分),点出了“路转迷”的原因,好像道路纡曲,使人迷失方向是“岭水”故意“争分”造成的。(2分)“暗”字,突出枕榔、椰树等常绿乔木的茂密,遮天蔽日,(1分)连溪流都为之阴暗(1分)。

2. 颔联表面写在谪贬途中处处提心吊胆的情况:害怕遇到毒雾,碰着蛇草;更担心那能使中毒致死的沙虫,连看见掉落的燕泥也要畏避(2分),有力地渲染了岭南地区的荒僻险恶(1分)。实际上诗人运用双关的写法,用这种险恶的自然环境比喻官场的凶险,,用“毒雾” “蛇草”等来喻指奸佞小人,从而表达对他们的憎恶和畏惧之情(“比喻”答“象征”也对,3分)

1 、首联中有两个字用得精妙,请找出来,加以分析。(5分)

2 、诗人无罪被贬岭南,其情感异常复杂,请简要分析作者在尾联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6分)

参考答案

1、①这两个字是“争”和“暗”(1分)。②“争”是竞争的意思。岭南重峦叠嶂,山溪奔腾湍急,形成不少的支流岔道。再加上山路盘旋,行人难辨东西而迷路。这里用一“争”字,不仅使动态景物描绘得更加生动,而且也点出了“路转迷”的原因好像是山和水在争路一样。(2分)③“暗”是昏暗的意思。“暗”字突出桄榔、椰树等常绿乔木的茂密,遮天蔽日,连溪流都为之阴暗。(2分)(答到其它字,酌情给分)

2 、尾联用了两种手法:①化用典故。②诗人被贬异地,听到越鸟在枝头啼叫,联想飞鸟尚不忘本的典故,表现自己的思乡之情。③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④诗人描绘了“红槿花”开,“越鸟”啼呜的景象,表现(反衬)出自己被贬南方后的思乡之情。(手法、分析、情感各1分。)

上一篇:红尾黑凤头鹦鹉

下一篇: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