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意思

时间:2023-06-20 07:30:09编辑:奇事君

摘自

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宣公二年》

节选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

翻译

士季叩头回答说:“一个人谁没有错,有了过错能够改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事情了。《诗》说:‘事情不难有个好开始,很少能有个好结果。’如果像这样,能够弥补过错的人就很少了。君王能够有好结果,那就是国家的保障了,岂只仅仅臣下们依靠它。

左传

《左传》这部史学著作的全名叫做《左氏春秋传》,被儒家弟子奉为“儒家十三经之一”。这部史学著作主要记述了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这二百五十四年当中的史实。这部史书的体裁为编年体,它的叙事非常的详细,对于现代研究春秋时期的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左传》当中对于叙事的方面,十分讲究谋篇布局,其中的文字也非常的翔实生动,特别是关于一些战争的描述,展现地十分生动、形象。因此,虽然《左传》是一部史书,它实际上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也具有着非常高的地位。

“知错能改”背后的故事

为了让“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的内涵更饱满些,我们来看看背后的故事。

据记载,在春秋时期,晋灵公虽身居高位,但是德不配位,他脾气不好,性格残忍,喜欢滥杀无辜。除了脾性不好之外,作为君主,他宠幸佞臣,生活奢侈,以重税压榨民众,以至百姓苦不堪言。

在晋灵公的无道统治下,危险渐渐萌芽,局势也颇为动荡。为了避免出现政变,晋灵公手下两位说得上话的大臣,即赵盾和士季冒死劝谏,希望晋灵公收敛一下自己的脾性,明白自己的过错。

当时,为了劝谏晋灵公,士季就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即“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但是晋灵公根本就听不进去,更要命的是,他不仅不听,还派人暗杀赵盾。

晋灵公这种不认错的态度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同时他的残暴已经伤透了民众的心。

于是,人们集结起来开始反抗他的暴政,最后,晋灵公死在了赵穿的刀下。

故事中,晋灵公身份尊贵,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与普通人比起来,算是“天之骄子”了。同时,人的脾性有急躁的,有温和的,他显然属于前者,性格特质本称不上善恶,但是他不仅没有意识到暴躁和贪婪是一种需要改正的坏习惯,还恣意妄为,我行我素,一错再错,最后自掘坟墓,让自己在“恶”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如果晋灵公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担起他尊贵身份背后的责任,或许他的结局就不一样了。

上一篇:塘下中学

下一篇:高考难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