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大桥长多少米?
武汉长江大桥长1670米。武汉长江大桥横跨于武汉市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我国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 武汉长江大桥建于1955年9月,1957年10月建成通车,全长1670米,正桥部分为1156米,两岸引桥共514米,正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钢木结构梁桥,上层为公路桥,路面宽达18米,可以并排行驶六辆汽车,两侧设有人行道;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正桥的两端建有桥头堡,各高35米。桥身共有八墩九孔,每孔跨度为128米。桥面两侧设铸有各种飞禽走兽的齐胸栏杆,桥下可通万吨巨轮,八个桥墩除第七墩外,其他都采用大型管柱钻孔法,为以后各地桥梁建设提供了经验。 武汉长江大桥有以下禁止事项:全天候禁止载货汽车、大型载客汽车(城市公交除外)、专项作业车、轮式专用机械车、特型机动车、挂车、摩托车、非机动车通行,准许自行车在长江大桥人行道内推行。每日7时至23时,中型(含)以下载客汽车按车牌尾号分单双日通行;同时,禁止当日日期对应车牌尾号的车辆通行。如:1日、11日、21日、31日,禁止车牌尾号为1的车辆通行;2日、12日、22日,禁止车牌尾号为2的车辆通行,以此类推。出租车每日21时至次日7时不受尾号限制通行。
武汉有多少座长江大桥?
武汉有11座长江大桥。从上游至下游,依次是军山大桥、沌口长江大桥、白沙洲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二桥、二七长江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青山大桥、阳逻大桥。一般来说,有主塔的桥的桥铭字都在主塔横梁处。长江大桥的位置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伊始即成为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武汉长江大桥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极大地促进了武汉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大桥将被长江分隔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为一体,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京广铁路,对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武汉长江大桥简介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伊始即成为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
武汉长江大桥是苏联援华156项工程之一,于1955年9月动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大桥为公路铁路两用桥,上层为公路(107国道),双向四车道,两侧有人行道;下层为复线铁路(京广铁路)。全桥总长1670米,其中正桥1156米,西北岸引桥303米,东南岸引桥211米。从基底至公路桥面高80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宽14.5米,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上层为公路桥,宽22.5米,其中:车行道18米,设4车道;车行道两边的人行道各2.25米。桥身为三联连续桥梁,每联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为128米,桥下可通万吨巨轮,8个桥墩除第7墩外,其它都采用“大型管柱钻孔法”,这是由中国首创的新型施工方法。
武汉长江大桥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极大地促进了武汉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大桥将被长江分隔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为一体,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京广铁路,对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56年6月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题写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正是对武汉长江大桥沟通中国南北交通这一重要作用的真实写照。作为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成就,大桥图案入选1962年4月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成为新中国国家建设的重要标志。
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2013年5月3日,武汉长江大桥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武汉位居中国腹地、长江中游,汉水由此汇入长江,拥有重要的地理位置优势,曾被孙中山誉为“内联九省、外通海洋”的大商埠。至清末时期,武昌为湖北省会,汉口为商埠,汉阳也发展了一定的工业基础。1906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而粤汉铁路也在修建当中,建桥跨越长江、汉水连接京汉、粤汉两路的构思即为各方所注。
据历史档案显示,在武汉建第一座长江大桥的设想最早由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用以沟通南北铁路。1912年5月,中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被北洋政府聘为粤汉铁路会办。詹天佑在进行粤汉铁路复勘定线的过程中,考虑到将来粤汉铁路与京汉铁路会跨江接轨,为此在规划武昌火车站(通湘门车站)时也预留与京汉铁路接轨出岔的位置。
经国务院批准后,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提前正式动工。武汉长江大桥全部工程除了大桥本身以外,还包括大量配套工程,包括汉水铁路桥、大桥联络线、由丹水池站经江岸西站至汉水铁路桥头的汉口迂回线(今京广铁路正线)、江岸站至江岸西站的联络线、江岸西编组站、汉西站、汉阳站等设施,其中汉水铁路桥和长江大桥正桥和引桥工程由铁道部武汉大桥局负责施工,其余铁路及跨线桥工程由铁道兵施工。
1957年3月16日,大桥桥墩工程全部竣工。长江大桥采用3联9孔的等跨间支梁进行安装,使用平衡悬臂拼装架设法,从武昌、汉阳两岸分别同时向江中同时推进,全部钢梁均由山海关、沈阳桥梁厂制造,钢材由鞍山钢铁提供;1957年5月4日,大桥钢梁顺利合拢,同日举行了庆祝大会。武汉长江大桥(连同配套工程)总投资预算1.72亿元人民币,实际只用了1.384亿元;大桥本身造价预算7250万元,实际只用了6581万元。
201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迎来60周岁生日。在这60年中,大桥历经7次较大洪水、77次轮船撞击考验。从最近一次的“体检报告”来看,全桥无变位下沉,桥墩可承受6万吨压力,可抵御10万立方米流量、5米流速的洪水,可抗8级以下地震和强力冲撞,24805吨钢梁、8个桥墩无一裂纹,无弯曲变形,百万颗铆钉没发现松动,全桥无重大病害。武汉长江大桥建桥时的设计寿命是100年,已经过去了60年,通过科学养护,大桥使用寿命或延长到150年。
武汉14座长江大桥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长江大桥,长江二桥,白沙洲长江大桥,阳逻长江大桥,军山长江大桥,天心洲长江大桥(在建),二七长江大桥(在建);江汉一桥(江汉桥),江汉二桥(知音桥),江汉三桥(月湖桥),江汉四桥(晴川桥),江汉五桥(长丰桥),江汉六桥(古田桥,在建)。长江大桥,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上仅指宜宾岷江口以下长江段上的桥梁,广义上则泛指长江干流上的所有桥梁。截至2019年11月,中国已在长江干流上建成各类长江大桥115座,按桥型分,有梁桥27座,斜拉桥57座,悬索桥22座,拱桥9座;按功能分,共有公铁两用桥9座,铁路桥9座,公轨两用桥4座,人行桥2座,管道桥1座,其余均为公路桥。新中国成立以前,长江上没有一座大桥,只能通过轮渡过江,交通十分不便。新中国成立以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了武汉长江大桥,苏联专家为大桥的设计与建造提供了大量的指导,它是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 ,连接了京汉铁路和武广铁路。1968年,第一座由中国独立自主建造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在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5年以来,随着建设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原均为国家拨款,建后不收过桥费;大量的高投入、高技术、大跨径的长江大桥如雨后春笋一样纷纷修建起来。通常把横跨长江及其较大支流具有较大工程性的桥梁统称为长江大桥。溯江长江干流而上的金沙江、通天河、沱沱河有已建成或在建的大桥共46座(由于金沙江以上河段的桥梁建设规模较小,资金需求量少,省、市、县级地方政府都可能有各自的建桥计划,难以准确统计,因此设计中或规划中但未正式开工的桥梁未计入)。因此,长江及其正源流金沙江、通天河、沱沱河上的大桥已达105座(含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