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政务

时间:2024-04-12 15:31:00编辑:奇事君

台湾是什么时候被日本给侵占了的啊?

台湾是在1895年4月被日本占领的。1894年(清光绪20年), 日本下关的「春帆楼」:甲午战争战后和谈处 中国与日本因为朝鲜主权问题而爆发甲午战争。次年3月20日,战况呈现败象的中国,派出李鸿章为和谈代表,并以全权大臣身份赴日本广岛与日本全权大臣议和。到达之后,李鸿章要求先停战,但谈判没有结果。最后清政府被迫于1895年4月17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清廷一方面承认朝鲜独立;另一方面也将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澎湖列岛割让予日本。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发表终战诏书,二战结束。台湾确定结束日据时期。扩展资料:台湾同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约几百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台湾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离。随着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世界进入海权时代,欧洲新兴的海权国家纷纷往亚洲拓展势力。郑成功是郑芝龙之子,1624年生于今日本长崎县平户市, 早年以厦门为根据地起兵抗清,被南明永历帝封为延平王。因进攻南京受挫,后回师厦门大修船舰,倾力筹划驱逐侵据台湾的荷兰人,收复国土。明郑政权末期与清政府处于军事对峙状态,逐步演变成地方割据政权。1683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水陆官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从铜山(今属福建漳州)向澎湖、台湾进发。清军向澎湖守军发起攻击,郑军溃败。郑克塽率众归顺清政府。至此台湾在清政府直接统治之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协定重新肯定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日本统治台湾多少年

台湾从1895年起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统治台湾长达50年。日本是一个太平洋西岸的岛国。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等国相望。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6月多梅雨,夏秋季多台风。3世纪中叶,其境内出现大和国。645年,日本向中国唐朝学习,进行大化改新。12世纪后期,天皇皇权旁落,进入幕府统治时代。19世纪50年代中期,黑船事件迫使日本放弃“锁国政策”,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侧地区冬季的降雪;6月、7月间连绵不断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陆或接近日本的台风。日本有记载的最高温度纪录是40.9℃,于2007年8月16日在崎玉县熊谷市和岐阜县多治见市测得。

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

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在近代中国的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在政治方面,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专制统治,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挑战,如内部封建势力的压迫、外部帝国主义势力的侵略等。在经济方面,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渐被工业文明所冲击,面临着来自工业化的挑战,如农村经济的衰落、城市化的加速等。在文化方面,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面临着如何传承和创新的挑战。总的来说,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状况是动荡不安的,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变革。


20世纪初中国的状况

20世纪初,受民主思想的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中央政府,不得不顺应历史潮流,采用西方的民主政治体制来维护其统治地位。这期间主要经历了晚清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它们形式上打着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的招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政治体制的进步,但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发展,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握实权,所以这种所谓的民主体制实际上只是地主阶级为扼制革命而采取的自救措施。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继续陷于苦难的深渊。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进一步加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大力宣传西方民主政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清政府为维护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不得不适应时代潮流,做出西学的姿态,“预备立宪”虽属骗局,但使责任内阁制得以确立。北洋军阀统治的前10年(1912-1919),控制北京政府的实权的军阀,往往打着民主政治的幌子,实行专制统治。这致使北京政府政体形式几经反复:封建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总统制)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内阁制) 总统制 君主立宪制 内阁制 君主立宪制 内阁制。这是造成中国近代北洋军阀最黑暗统治的重要因素之一。

20世纪初,面对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清政府一面加强专制,加强武力镇压;另一方面,导演一场“预备立宪”的丑剧,以图欺骗人民,抵制革命。1911年5月,在立宪派的强烈要求下,清政府设立责任内阁,但这一皇族内阁,名为立宪,实为专制。君主立宪徒具虚名。

1911年10月的武昌起义以及全国各省的纷纷独立,使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帝国主义抛弃支持清政府转而扶植具有一定实力且依附于帝国主义的袁世凯。袁世凯很快被推上具有实权内阁总理大臣的宝座,组织了责任内阁,取代皇族内阁,从而掌握了清王朝的全部统治大权。清王朝名存实亡。

1912年1月1日,南方革命党人成立了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民主共和政体。各省代表通过选举公推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通过了孙中山提出的各部部长、议长名单,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这种政体实则为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它的建立宣告了中国历史上自秦汉以来封建帝制时代的终结。

于此同时,坐镇北京的袁世凯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清政府中的地位。他在帝国主义支持和配合下,执行着一种左右开弓的两面作战的策略。一方面借南方革命势力逼清帝退位;一方面挟北方势力与南方讨价还价,以图由他夺取南北全部政权,统一中国。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逼清帝退位,确立共和政体。14日,孙中山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代替自己。15日,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选举袁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北政权即将合并。限制袁的权力,孙在辞职前提出了三项条件,企图以此使袁离开经营多年的北京老巢,置于南方革命党人的监督和法律的束缚之下。其中,如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政权组织形式采用内阁制。内阁直接向国会负责。”

《临时约法》使总统的大部分权力下放到内阁,即国家的行政大权不是在总统手中,而是在内阁总理手中。这使刚刚建立的总统制民主共和政体转变为议会制民主共和政体。这样,由议会产生的内阁实权的归属之争,就成为革命党人维护民主共和与袁走向专制独裁的政治斗争。

在第一届内阁的组成过程中,袁世凯以欺骗手段最终控制了首届内阁的实权。为此,资产阶级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等纷纷组成政治团体,都想争取议会中多数席位,掌握大权,以宋教仁为首的同盟会,幻想在袁世凯统治下实现同盟会的责任内阁制。1912年8月,他把中国同盟会改为国民党,以实现在国会大选中占多数席位,组织内阁限制袁世凯的独裁倾向,把中国政治纳入资产阶级政党政治轨道。

国民党以成立责任内阁为目标,成为权欲和野心极大的袁世凯走向独裁的一个重大障碍,引起袁世凯的忌恨。1912年年底至次年2月,在国会选举中,国民党在615个席位中获392席,占据绝对优势。这样由国民党为主来组织责任内阁即将实现,但袁世凯派人刺杀了宋教仁,由国民党组阁成为泡影。同年9月,袁世凯又玩弄权术,软硬兼施,控制国会。11月,下令解散国民党,取消国民党议员资格。1914年初又取消国会。3月份废《临时约法》为《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取消内阁制,实行总统制,扩大总统的权力。不久又撤消国务院,成立由他亲自任命的参政院。至此,责任内阁制、国会制等资产阶级革命所留下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已被破坏无遗。袁世凯“拥共和之名,行专制之实。”“中华民国”只剩下一块空招牌。

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袁世凯加快了复辟帝制的步伐,企图建立袁家王朝。他的政治顾问日本人贺长雄抛出《共和宪政持久论》,宣扬“中国应效仿日本,集权于袁世凯”。在袁世凯的统一指挥下,各省选出国民代表,举行国体投票,一致赞成“君主立宪”。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当上了君主立宪政体中的中华帝国的皇帝,并改明年(1916)为洪宪元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袁世凯加快了复辟的步伐,企图建立袁家王朝。他的政治顾问日本人贺长雄抛出《共和宪政持久论》,宣扬“中年,元旦正式登极。这时北京政府由民主共和政体转变为君主立宪政治体。袁世凯的权力不但没有受到宪法的限制,反而通过《中华民国约法》据有至高无上的特权。此时,袁世凯名为实行君主立宪,实则实行君主专制。

袁世凯对内复辟帝制,镇压人民运动,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和利益,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恢复民主共和制度,掀起了护国运动。袁世凯众叛亲离,不得不在3月22日取消帝制,恢复内阁制,由段祺瑞组织内阁。袁世凯仍想赖在总统的位置上,在举国上下一片反对和唾骂声中,绝望而死。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凭借军事实力,以在任国务总理和陆军总长的身份,直接控制了北京政府的实权,确立了责任内阁制。规定:“元首居于不负责任地位。”“国务总理领袖内阁成员,综揽政务,统一政策。”欲借责任内阁之名,行内阁总理独裁制之实。总统黎元洪又不甘心做傀儡。北京政府内部总统与内阁总理权力之争,逐步发展成为一场中国是否参加一战为焦点的轩然大波。“府院之争”的结果,黎元洪利用人民反段的要求,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但又无法控制当时的局势,请张勋出面调停。一心梦想重整清室的复辟狂张勋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领“辫子军”进入北京,驱赶了黎元洪,拥戴清废帝溥仪复辟帝制。张勋自封为内阁总理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独揽军政大权。

张勋的复辟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一致声讨。段祺瑞见利用张勋驱逐黎元洪的目的达到,即而宣布声讨张勋,十二天的复辟丑剧草草收场。民主共和政体再度被恢复。段祺瑞以“再造民国”的元勋自居,重任国务总理,黎元洪下台。冯国璋继任代总统。中央政府的实权仍操纵在段祺瑞的手中,但段祺瑞继任后,拒绝恢复已被袁世凯抛弃的国会和《临时约法》,企图实现皖系军阀的独裁统治和武力统一。

孙中山一直认为,国会和临时约法是中华民国的象征。他对段毁法横行的专制统治,进行了坚决斗争,毅然举起护法大旗,提出了“打倒假共和,建立真共和”的主张。但护法运动缺乏反帝反封内容,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没有唤起民众,只是依靠西南军阀反对中央军阀,结果在南北军阀的勾结和夹击下,恢复民主共和制度的愿望落空。此后,段祺瑞逐渐操纵国会选举,选举徐世昌为总统,将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势力,挤出中央政府。一战后,英美等帝国主义从战争中解脱出来,加强了对中国的争夺,反对日本独霸中国。由于美英与日本在华利益冲突,1919年2月,北京政府和西南政府进行的南北和谈没有结果。5月份谈判宣布破裂。中国仍处于军阀割据与混战之中,广大人民群众继续陷于苦难的深渊。

这些都是别人的资料,我找给你看看
我: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不平等条约签订:辛丑条约,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20世纪初,中国在列强的瓜分下达到最高潮,国内先进阶级为了国家的命运寻找出路,军阀在列强的支持下纷纷割据自立为王。战火纷飞


云南文山马关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相关信息?

  组织报名
  1、报名时限:2014年1月10日至2014年6月30日,具体招聘时间由各用人单位主管部门自行确定。详情可电话咨询各用人主管部门。
  2、报名方法。采取现场报名的方式,由各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在规定时间内组织人员到省内外各高等院校及各类人才供需洽谈会现场进行资格初审,资格初审合格的应聘人员填写报名表。
  应聘人员报名时需提供以下材料:本人身份证、学校相关推荐、自荐材料,本人近期免冠彩照。
  3、报名地点。另行通知。
  (二)招聘方式
  采取面试的方式进行。由招聘小组与招聘对象面谈,综合测评,双向选择,并根据应聘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学习成绩,综合测评确定招聘对象。面试总分为100分,成绩当场公布。面试主  要考评应试者的业务知识水平、沟通技巧、协调能力及仪表气质等方面。
  参考地址华图网校


请问2014年云南文山麻栗坡县事业单位考试报名时间

您好,
2014年云南文山麻栗坡县事业单位考试报名时间:
1.报名时间:2014年3月1日至5月30日,具体报名时间由主管部门自行确定。
  2.报名办法:采取现场报名的方式,由各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在规定时间内组织人员到省内外各高等院校及各类人才供需洽谈会进行现场资格初审,资格初审合格并有意向到我县就业的人员须签订《麻栗坡县事业单位紧缺岗位招聘就业意向协议书》,并填写报名表。
  3.报名时需提供的材料: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在校学习成绩表、自荐材料及近期免冠彩照6张和学校相关推荐材料。
资料来源:华图网校


武则天和慈禧太后哪个更厉害?

从文治武功,还有个人生活上来。武则天和慈禧太后谁厉害呢。我觉得是武则天比慈禧太后更厉害。武则天的政绩方面要比慈禧太后要强很多,当时武则天的大周朝吴比较兴盛的朝代,慈禧太后没赶上好时候,在清朝末期成了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
在个人生活上武则天和皇帝生了六个孩子。最终武则天还政于她的儿子还是做了她的则天皇后,死后与她的丈夫合葬,一起享受李氏王朝的供奉,说明这个女人很厉害。慈禧太后年轻的时候就守寡了,有一个儿子光绪,过于软弱并不成才。而且慈禧太后一生都比较孤单而还担着骂名。
武则天则在中国历史上有里程碑的作用吧,毕竟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而她为了得到皇位和地位而杀儿女,拭功臣,不过在政治上,重用狄仁杰等,确实称得上一代明君。
而慈禧,因为近代史的缘故,对他的骂名很多,但是,大厦之将倾,怎么可能让她一个人力挽狂澜呢,而正是因为男人的无能,才有机会让她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上,她不具有一个君主应有的高瞻远瞩和魄力,却错误地涉足了政治,所以她算不上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
另外,也没有谁厉不厉害之说,只有人品,性格,眼光的不同,先说武则天,武曌武媚娘十四岁进宫,做了才人,和太子有染,被发配之慈恩寺做了尼姑,后回到皇宫,并一步步掌握实权,690年称帝,卒于705年,还位给儿子李显,武则天再位十五年,下体恤百姓,改革科举,注重外侵,有容人之量,可以说,没有什么出色政绩,但也没有大错,只是任用来俊臣等是个败笔。
再说慈禧,满族人,叶赫那拉氏,1852年进宫,经过一系列的手段,掌握了实权,直到1905年死,慈禧被称为老佛爷,一生奢侈,面对外敌,一再退让,并签订各种辱国条约可以说,清政府内忧外患,摇摇欲坠,慈禧独断专行,脾气古怪。通过历史记在,可以说俩个人根本就不能比,一个为国为民,态度坚定,一个只图享乐,思想陈旧。一个是不惧挑战,努力安国的皇帝,一个是祸国殃民,丧权辱国的太后。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权利欲都特别强。


武则天和慈禧的区别是什么?

1、执政理念不同武则天她在治国上的理念是对的,一心想把国家治理好;慈禧以她自己的私欲为出发点的,并不是以国家的利益。2、任用人才不同武则天身边跟了那么多贤臣,比如狄仁杰、张柬之,武则天一直任用他们,从而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慈禧,任人唯亲,一切以满足自己的私欲为出发点,任用小人,宠信太监,反对变法,挪用海军的银子来给自己过寿,还害死了光绪皇帝。3、所处的年代不同:武则天(624年-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人称老佛爷,长时间垂帘听政,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1908年11月15日17点,慈禧于中南海仪鸾殿病逝,享年74岁。4、把持朝政的形式上不同慈禧太后仅仅是垂帘听政;武则天做了女皇。扩展资料:武则天是革命型女皇,从高宗去世后,她就摆出了革李唐江山的姿态(追尊武氏七庙),最终杀尽了李唐宗室(除了自己的孩子),真正的革了李唐的命建立武周。武则天天生就是一个政治家,善于察言观色,在太宗时期不是特别得宠,就转向了储君李治,后来李治当了皇帝,就把出家为尼的她又接进宫去,拜为昭仪。此后因为高宗体弱,武则天就借机一步步地干涉朝政、收买人心,在690年,以周代唐,当上了皇帝。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而慈禧和武则天完全不同,慈禧是掌权太后,她一生权力再大,都不能突破"暂时为爱新觉罗家族打理朝政的儿媳妇"的身份,无论她权力多大的时候,她都难以突破这个身份。

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耻辱

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南京条约 1842年8月 英国
主要内容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
影响
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
2.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3.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4.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5.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1844年 英国
主要内容
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拘留等特权

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1844年 美国和法国
主要内容
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

天津条约 1858年夏 俄美英法
主要内容
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增开沿海沿江是10处商口岸
3.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4.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5.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经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常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北京条约 1860年 俄国
主要内容
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对英法两国的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天津条与北京条约的共同影响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北京条约 1860年 俄国
至19世纪80年代 ,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马关条约 1895年4月 日本
主要内容
1.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
4.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
1.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再一步遭受受严重损失
2.此后帝国主义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向列强进行政治大借款
4.新通商口案的开辟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
5.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办厂,拓展了其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 1901年9月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主要内容
1.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2.赔偿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做抵押,中国的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
3.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届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地驻兵保护
4.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5.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和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
6.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响
这样的使馆界成为列强在中国都城的占领地
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
列强可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

下面列出了部分中国政府或大多数中国人认为是不平等的条约。

中俄蒙协约(民国4年(1915年)6月7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外蒙古,恰克图)
民四条约(二十一条)(民国4年(1915年)5月25日,中国与日本,签约地点:北京)
满洲里界约(1911年(宣统3年)12月20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满洲里)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光绪32年)4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年(光绪31年)12月22日,签约地点:北京)
辛丑条约(1901年(光绪27年)9月7日,签约地点:北京)
广州湾租界条约(时间:1899年(光绪25年)11月16日;签约地点:广州湾;中国与法国)
订租威海卫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7月1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6月9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国彼得堡签订了《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6日,北京;中国与德国)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6年(光绪22年)7月21日,签订于北京)
中俄密约(1896年(光绪22年)6月3日,莫斯科)
马关条约(1895年(光绪21年)4月17日,马关,与日本)
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0年(光绪16年)3月17日,印度加尔各答;补充修订:1893年12月5日,大吉岭)
中英烟台条约(1876年(光绪2年)烟台;中国与英国)
中日北京专条(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尔巴哈台)
中德通商条约(1861年(咸丰11年)9月2日,天津)
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1月14日,北京)
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5日,北京)
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4日,北京)
天津条约
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7日,天津)
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6日,天津)
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8日,天津)
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3日,天津)
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咸丰8年)5月28日,瑷珲)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丰4年)7月5日,上海)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丰元年)8月6日,伊犁)
黄埔条约(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与法国,黄埔)
望厦条约(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与美国,望厦)
虎门条约(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与英国,虎门)
南京条约(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与英国,南京)
1917年,德国和奥匈帝国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而被废除不平等条约。1917年苏联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事后未完全兑现,亦无退还条约中获得的领土)。1943年,美国和英国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意大利和日本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失去他们的特殊地位。1946年,法国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后,不承认以前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

中国日益的强盛表现在哪些方面?




为生命扣上“安全带”

安全生产是党和政府重点监管的领域之一,《安全生产法》出台、改革国家安全监管体制、违法违规行为被严惩等举措,受到广泛关注。但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煤矿等高危行业事故多发。按照安全生产中长期奋斗目标,到2007年,我国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将稳步好转,重点行业和领域事故多发状况将得到扭转,工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等指标将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

孩子上得起学

2004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3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年。但教育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7.2%,教育投依然严重不足。2006年,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将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性教育支增长将高于财政支出的增长,教师工资、生均公用经费等逐步增长,办学条件差、运转困难、教育乱收费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到2010 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将接近100%。

看病心里舒畅

过去的5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突破了靠政府单一发展的模式,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但医疗体制、机制还存在着诸多障碍,公立医疗机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严重,小病“大处方”、“滥检查”,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面将扩大到40%,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将得到进一步遏制;国家将落实必要的经费,支持乡卫生院和县医院的建设,为农民提供安全、廉价的基本医疗服务;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将为城市低收入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保障。

放心喝水吃肉

2005年,为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着力解决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国家关闭了15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小企业,实行工业污染源限期达标排放。2006 年,让百姓喝上洁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目标之一。国家已经明确,到“十一五”末期,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比“十五”末期降低20%左右,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共识。

支起“保护伞”

2005年前10个月,我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80万人,“十五”期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000万人的目标已提前实现。但我国已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今后几年里,每年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将达到1300万~1400万人。今后,企业不得集中将富余人员推向社会,国家也将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指标体系。“十一五”期间,将新增4500万个就业岗位。一些歧视性就业协议将被禁止。优化就业环境,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居者有其屋

2005年,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多部门联手出击调控房地产市场,市场秩序得到好转。但对普通百姓而言,商品房价格仍然“高高在上”。随着中央稳定住房价格政策的陆续实施,房地产市场将朝着遏制投资、控制投资、引导合理消费、稳定房价的预期目标方向发展,投机性购房行为将得到遏制,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将会得到更多关注,房价将在更大范围与百姓对接。

老有所养

统计显示,全国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险费19年增长119倍。但目前我国公共养老覆盖面只占总人口的15%,一部分退休人员生活窘迫,农村老人基本不享受社会保障。随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为重点,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将逐步扩大。国家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越来越多的人将过上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生活。

共享发展的成果

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目前占全国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的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其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2006年,政府将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和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入手,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让公共服务惠及农民;今后,新增财力将重点投向农村、农业和农民,而且增长幅度还会大大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举措,也将加快共同富裕的步伐。

农民工及时拿到工钱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地陆续掀起清欠农民工工资行动。截至2005年9月,全国累计清偿2003年以前竣工项目拖欠工程款1410亿元,占拖欠总额的75.82%。但漠视、侵害农民工利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务工环境仍待根本改观。2006年,让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钱,成为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国家有效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业主行为将会得到进一步规范,在建和新建项目拖欠工资的现象将得到遏制;农民进城务工的环境将更加宽松。

生活更有质量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平均出游率达到84.8%,文化产品也大大丰富。但和老百姓日益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文化服务网点还很不健全,一些景点高昂的票价依然让百姓“望景却步”。2006年,让普通百姓看得起风景,享受更有质量的生活,给政府留下了更多思考和努力的空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百姓将享受到日益完善的文化服务;在农村,影院、文化馆、图书馆等设施的普及,将把农民的传统日常生活概念大大拓展。


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平等条约一览表1842年8月 英国主要内容1.割给英国2.赔款2100万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要与英方商定影响1.中国沦为开端2.由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与人民大众的矛盾3.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4.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5.中国进入了时期五口通商章程和 1844年 英国主要内容从中攫取、片面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拘留等特权和 1844年 美国和法国主要内容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1858年夏 俄法主要内容1.外国进驻北京2.增开沿海沿江是10处商口岸3.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4.外国人可以到游历、通商、传教5.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经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常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俄国主要内容1.清政府承认有效2.增开天津为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4.对英法两国的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天津条与的共同影响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俄国至19世纪80年代 ,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的领土4月 日本主要内容1.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2.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日本轮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4.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免收内地税影响1.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再一步遭受受严重损失2.此后帝国主义争相在中国划分,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3.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向列强进行政治大借款4.新通商口案的开辟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5.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办厂,拓展了其对华的途径,严重阻碍了的发展6.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9月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主要内容1.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2.赔偿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做抵押,中国的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3.在北京设立“使馆界”,届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地驻兵保护4.拆毁北京至大沽的,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5.惩办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和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6.改总理为外务部,位居之上影响这样的使馆界成为列强在中国都城的占领地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列强可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下面列出了部分中国政府或大多数中国人认为是不平等的条约。中俄蒙协约(民国4年()6月7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民四条约()(民国4年()5月25日,中国与日本,签约地点:北京)((3年)12月20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满洲里)中英续订藏印条约((光绪32年)4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中日会议事宜正约((光绪31年)12月22日,签约地点:北京)((光绪27年)9月7日,签约地点:北京)条约(时间:1899年(光绪25年)11月16日;签约地点:;中国与法国)订租专条(时间:(光绪24年)7月1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时间:(光绪24年);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中俄旅大租地条约((光绪24年)3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国签订了《续订旅大租地条约》)中德胶澳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6日,北京;中国与德国)中日通商行船条约((光绪22年),签订于北京)((光绪22年)6月3日,莫斯科)((光绪21年)4月17日,马关,与日本)中英会议藏印条款((光绪16年)3月17日,印度;补充修订:12月5日,)中英烟台条约(1876年(光绪2年)烟台;中国与英国)中日北京专条((同治13年)10月31日)(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尔巴哈台)中德通商条约(1861年(11年)9月2日,天津)北京条约((10年),北京)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10年)10月25日,北京)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4日,北京)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7日,天津)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天津)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天津)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天津)中俄(1858年(咸丰8年)5月28日,瑷珲)上海英法美租地章程(1854年(咸丰4年),上海)中俄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丰元年),)(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与法国,黄埔)(1844年(道光24年),与美国,望厦)(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与英国,虎门)(1842年(道光22年),与英国,南京),德国和因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而被废除。苏联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事后未完全兑现,亦无退还条约中获得的领土)。,美国和英国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意大利和日本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失去他们的特殊地位。1946年,法国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后,不承认以前签订的所有 • 9.18被大多网友认为是国耻日!西周幽王,致使王宫被洗。三十万大军被困白登七日,靠贿赂冒顿的才得以残喘脱逃。西晋怀帝被匈奴俘虏,愍帝出降,西晋王朝终结。第一个被外族灭掉的王朝。甘当“”宋朝多次被金、元所败明朝,征服中国东南。除大陆部分被收复,其他岛屿被日本纳入到今日。明被所灭,“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近现代的种种耻辱事件,羞于启齿……!当代中国人的素质令外国人鄙夷,以至国外华人羞于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事件、排名第五 这可谓是中国第一次经受异族的大规模入侵,皇室南迁,中原人民惨遭荼炭,这也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南北对峙,其结果,导致从经春秋战国,再到秦汉,直到魏晋的中华上古文明终结。连民族成分都有了极大的改变。是文明进程的转折点。从一直到灭陈统一中国,这近三百多年,民族仇杀,,层出不穷,混乱不堪,其中的历史暴虐而又残忍。起初那些对汉族,极尽压迫侮辱之能事,现代我们骂人的话,比如“懒汉,”等等就是那个时代传下来的,原先在那些异民族心中所敬仰的“天汉”早已被“懒汉,”所取代。可谓耻辱。从而也导致了的起义。幸亏天不亡我中华,由于那时的华族的血气,英勇的抵抗,使异民族重新正视了我华族,从而才产生了,所谓的“汉化”。才有了、的改革。才开始了以华族文明为主的文化融合,在此之前,不知死了多少人。但鲜卑贵族相较之后的蒙古满清,毕竟,眼光长远。他们继承了中华的精髓,同时又保持了本民族的优点,同时又输入了佛教文明,创造了一种变革过的文明?d?d中华中古文明。可是,隋唐以后的中古文明继承了一部分的精髓,有许多的独特的东西,还是消失了。比多绚丽灿烂的,从而使我们现在看中的很多典故名词,。还有宝剑的制作方法和其所承载的“”也在隋唐慢慢失传了。因为打仗不用剑。而日本经过东汉直到的学习和吸收,渐渐发展,到现在便成了他们的“”了。而我们在现在只能通过隋唐之前的史实和虚构的武侠故事,来想像这种如梦如幻的武器了。排名第四 我一直有个疑问,书上说,是由于英法想获取在华更大的利益,而发动的战争。我也看了不少资料,上面也丝毫没有提及有关鸦片什么事,那么为什么要叫呢?首先,先看看,其实是一场贸易战争,是英国人为了取得通商的权力,也就是为了贸易平等,而不是为了交清政府赔鸦片钱,更不是为了合法的卖鸦片。说白了,鸦片只是一个由头。不是鸦片,也会为了其他的东西。而我们的历史书为了让我国更加充满,特地把此次战争叫作鸦片战争。而的目的相同,只是要求清政府开放的更深入,并给他们,既然有了一次鸦片战争,又目的相同,就叫其二次鸦片战争吧,又是上的胜利。因为乍听起来,就象两次为了公开贩毒而进行的战争。而它的起因是,由于后,清政府采取战术,违反合约,暗中阻止与欧洲的贸易,使英法的贸易不能开展下去,英法,又找了两个由头开战。从而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按说本应该,但咸丰皇帝受不了了,认为损害了天面,责成僧格伏击了在大沽口前来换约的英法。当场用大炮炸死了多名,这也是书上所说的大捷,又扣押了十几名前去交涉的使者,清廷认为只要抓住匪首,其余军队就会不战而降。就这样英法登了陆,直奔北京杀来,咸丰逃到了,而那些被扣押的使者活着的只剩下几人了,后来的事,便众所周知了,英法为了向清政府示威,火烧了。此战可谓奇耻大辱。有两方面:第一方面,可谓残忍凶暴至极,被屠杀的京师民众可谓,满清耗费数百年的民脂民膏建造起来的,万寿园(颐和园的前身)被一把火烧尽。而更为痛心的是储藏在两园之中,满清数代皇帝从民间搜刮得来的古董,历代瓷器,大多是极精品,我国现在流失海外的,很多就是圆明园的.还有数量极多的,从康熙直到咸丰,不惜工本,制造出来的工艺品.(说句实话,本人及其不喜欢清代的建筑和工艺品,尤其家具,装饰品,服装,做工虽及其考究,材料及贵重,但十分繁复俗气。而其中就是故宫,里面的建筑大多是清朝造的。可谓,根本不能与汉朝的大气,唐朝的雄浑,宋代的清雅,明代的简洁相比。)但毕竟都是。经此一烧,可谓中华文明的。第二方面:偷袭和扣押英法的做法,极其没有信义,使得我中华在外国人眼里成了没有信义的野蛮国家,之后打赢了也就算了,还不堪一击,最后被打趴下还得和谈,简直丢尽了脸面。所以二次鸦片战争,在很多方面都称得上耻辱,有所遭受到的耻辱,也有自己做出来的,当然英法也不是什么好人,但其,也有部分原因是受了偷袭和扣押公使的刺激。总而言之西方我国印象的急转直下就从这里开始。排名第三 甲午海战这不用说,是众所周知的奇耻大辱。可是让我胆寒的是,开战之前,日本举国上下,积极备战。上至皇室,节食,皇后卖首饰。下至平民百姓,捐卖身钱,士兵因为一天只吃两顿,他们自觉只吃一顿,拼命攒钱买。当时,明治的口号是能,他也能做到。这使我想到,在抗美援朝时,全国各界节衣缩食,用来购买飞机大炮,和书上的一个苹果的故事。经此一战,小帮日本迅速崛起,而老,加速没落。而对清廷的改良惨遭失败,一部分的国人觉醒,发现要救中国只有推翻清朝一法。后来,经过百日维新,,和对清廷所谓的“新政”绝望之时。终于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说句实话,本人是觉得改良比革命要好,循序渐进总比突如其来要来得稳定,和易于接受。但满清贵族的,狭隘短视,死抱着利益不放,实在是。辛亥革命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可谓最符合汤武革命的标准。再讲句题外话,我总觉得向中国周边的那些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在中国衰弱之时,会的侮辱侵略中国,而这些国家古代长期仰视中国,深入研究学习中国。而近代又受影响,中国对付起这些国家来相当棘手。比如,日本韩国越南印尼等等。还有个台湾地区。排名第二 ,中华文明从此绝嗣。剩下的只有四百年的文明,而当今再国人和外人眼里,中华文明就是文明。这固然拜的电影,众多的,和所赐。但我们与真正的中华文明断绝关系,却是从这里开始。诚然中华文明发展到明朝末期,是有问题的,而且问题很严重,明朝的灭亡就是例证。虽然有天意,比如连续十五年的干旱。导致中原遍地,颗粒无收。从而导致剿而不灭。但人祸也很致命。朱明历来的寡恩刻薄,的,南明的内斗。集权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是已到了变革的边缘,内部的改良改革,虽然还不成熟,还有很多是清初的反思,是受明亡刺激的,但已经初露端怡。如果注入象隋唐一样豪放的血液,那也不是不可以。但历史选择了最不好的结局。之流,只相当于,其结果肯定,必败无疑。但中国最多再分裂割据一次,还没有亡天下。南明偏安一方,最多只是又一个南北朝,又一个对峙。好歹也保住了中华文明。可满清入关完全凭的是运气。入关后,他们一方面极端自大,一方面又极端自卑。而自大与自卑是相辅相成的,从而经过一系列的血腥的措施,中华文明就断送在他们之手了。直到现在,产生了要看宋代之前的中国到日本,要看清代之前的中国到韩国,这种事情了。排名第一 之难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一页,当金兵攻入东京时,整个赵宋皇室除了一人以外全部被俘北上,而那个侥幸逃脱的皇子就是,而被俘北上的官僚及其家属更是,而他们大多都被变卖作了家奴,有些低级妓院的竟然是丞相的女儿。而文化方面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在时代是非常野蛮的,见人就杀,见物就抢。宋朝积累文化财富被焚毁洗劫一空,这也是中华文明的一。而这也是中国被西方赶超,乃至落后,摆下了。也是后来种种历史悲剧的起因。更为可悲的是,后来的明朝,并没有继承宋的辉煌文治成果,从而导致了,中华绝嗣。而日本也是在那个时期对由崇拜转向了反思,顺便提一句,象相扑,,插花,等等的很多文化艺术也是那时消失的。为生命扣上“”是党和政府重点监管的领域之一,《法》出台、改革监管体制、违法违规行为被严惩等举措,受到广泛关注。但我国形势依然严峻,煤矿等事故多发。按照安全生产中长期奋斗目标,到2007年,我国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将稳步好转,重点行业和领域事故多发状况将得到扭转,工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等指标将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孩子上得起学2004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3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年。但教育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7.2%,教育投依然严重不足。2006年,普及和巩固将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支增长将高于的增长,教师工资、生均公用经费等逐步增长,办学条件差、运转困难、教育乱收费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到2010 年,全国基本普及的人口将接近100%。看病心里舒畅过去的5年,我国事业突破了靠政府单一发展的模式,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但医疗体制、机制还存在着诸多障碍,公立医疗机构片面追求的倾向严重,小病“大处方”、“滥检查”,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2006年新型试点面将扩大到40%,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将得到进一步遏制;国家将落实必要的经费,支持乡卫生院医院的建设,为农民提供安全、廉价的基本医疗服务;发展,将为城市低收入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保障。放心喝水吃肉2005年,为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着力解决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特别是、等问题,国家关闭了15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小企业,实行工业限期达标排放。2006 年,让百姓喝上洁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目标之一。国家已经明确,到“十一五”末期,我国单位能源消耗要比“十五”末期降低20%左右,建设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共识。支起“”2005年前10个月,我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80万人,“十五”期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000万人的目标已提前实现。但我国已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今后几年里,每年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将达到1300万~1400万人。今后,企业不得集中将富余人员推向社会,国家也将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培训机构指标体系。“十一五”期间,将新增4500万个就业岗位。一些歧视性将被禁止。优化就业环境,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居者有其屋2005年,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多部门联手出击调控,市场秩序得到好转。但对普通百姓而言,商品房价格仍然“”。随着中央稳定住房价格政策的陆续实施,将朝着遏制投资、控制投资、引导合理消费、稳定房价的预期目标方向发展,投机性购房行为将得到遏制,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将会得到更多关注,房价将在更大范围与百姓对接。老有所养统计显示,全国19年增长119倍。但目前我国公共养老覆盖面只占总人口的15%,一部分退休人员生活窘迫,农村老人基本不享受社会保障。随着企业职工不断完善,以、城镇和参保工作为重点,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将逐步扩大。国家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越来越多的人将过上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生活。共享发展的成果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目前占全国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的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其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2006年,政府将从调整制度和国家结构入手,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让惠及农民;今后,新增财力将重点投向农村、农业和农民,而且增长幅度还会大大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崛起等战略举措,也将加快的步伐。农民工及时拿到工钱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地陆续掀起清欠行动。截至2005年9月,全国累计清偿2003年以前竣工项目拖欠工程款1410亿元,占拖欠总额的75.82%。但漠视、侵害农民工利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务工环境仍待根本改观。2006年,让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钱,成为各级政府的责任。随着国家有效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业主行为将会得到进一步规范,在建和新建项目拖欠工资的现象将得到遏制;农民进城务工的环境将更加宽松。生活更有质量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平均出游率达到84.8%,文化产品也大富。但和老百姓日益高涨的需求相比,文化服务网点还很不健全,一些景点高昂的票价依然让百姓“望景却步”。2006年,让普通百姓看得起风景,享受更有质量的生活,给政府留下了更多思考和努力的空间。随着的推进,百姓将享受到日益完善的文化服务;在农村,影院、、图书馆等设施的普及,将把农民的传统日常生活概念大大拓展。评论(8) | 给力134不给力522013-12-06最新采纳 等条约一览表 南京条约 1842年8月 英国 主要内容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 影响 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 2.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3... 展开全部 收起 热心网友|十九级 原问题: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伟大其他类似问题2009-12-14 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570


推行清末新政的原因

您好,有两个原因:
其一,屈服于列强的压力。
庚子动乱后,十一国公使和李鸿章在谈判中,坚持要惩办祸首。这个时候,日本、德国声言慈禧是元凶,必须惩办,但英国、俄国、美国认为不必惩办,应该维持现状。经过反复讨论,最终达成协议,将慈禧从祸首名单中剔除。但是有个前提,那就是要求慈禧改变原来的统治方法,接受西方教导,使清王朝融入西方的殖民体系。
其二,现实情况迫使慈禧不得不做出改变。
庚子动乱后给了慈禧很大的打击和启发,她感觉到再用原来的老办法很难维持统治,她认为中国积弱的原因是“习气太深、文法太密”。所谓的文法指的就是祖宗家法,而朝廷上下庸吏太多,人才太少。因此,必须要作出变革,才能使大清振作起来。【摘要】
推行清末新政的原因【提问】
您好,有两个原因:
其一,屈服于列强的压力。
庚子动乱后,十一国公使和李鸿章在谈判中,坚持要惩办祸首。这个时候,日本、德国声言慈禧是元凶,必须惩办,但英国、俄国、美国认为不必惩办,应该维持现状。经过反复讨论,最终达成协议,将慈禧从祸首名单中剔除。但是有个前提,那就是要求慈禧改变原来的统治方法,接受西方教导,使清王朝融入西方的殖民体系。
其二,现实情况迫使慈禧不得不做出改变。
庚子动乱后给了慈禧很大的打击和启发,她感觉到再用原来的老办法很难维持统治,她认为中国积弱的原因是“习气太深、文法太密”。所谓的文法指的就是祖宗家法,而朝廷上下庸吏太多,人才太少。因此,必须要作出变革,才能使大清振作起来。【回答】


清末新政涉及内容有

清末新政的内容:1、编练新军编练新军是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清政府对此投入了巨大财力,花费了很大力气。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8月29日,清政府下谕全国停止武科科举考试。9月11日命令各省仿北洋、两江筹建武备学堂。9月12日下谕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为了在全国推行编练新军计划,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九年12月4日设立练兵处,任庆亲王奕劻总理练兵事务,袁世凯为会办练兵大臣,铁良襄同办理。练兵处的实权为袁世凯所掌握。清政府还令各省设立督练公所,为各省领导编练新军的机构。2、倡导商业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接着,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如:《钦定大清商法》、《商会章程》、《铁路简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矿务章程》、《公司注册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这些章程规定,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这些章程和做法,都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3、教育改革清政府推行新政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9月4日,清政府命令各省城书院改成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各县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2月5日,颁布学堂科举奖励章程,规定学堂毕业生考试后可得进士、举人、贡生等出身。4、改革官制改革官制是清政府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包括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纳,对统治机构作了一些改变。

慈禧的有趣故事

慈禧是中国历史上除了武则天以外第二个执掌国家大权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定有过人之处,当然这过人之处有好有坏。比如她非常的要强,为了在皇帝面前争宠,她不惜一切的训练自己。当然她也有着极强的报复心理,在她得宠之后,她曾将此前“欺负”过她的妃子放入锅中煮,直到那人死在锅中为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因为慈禧的一只宠物猫曾被那个妃子投入热水中,慈禧痛失爱猫,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她的做法真的太过于心狠手辣了。不过,只有这样才能那样的后宫中有生存之地,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后来大权在握的一代女性。
1901年,清廷与八国联军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逃到西安的慈禧太后决定返回北京。路经河南时,她降旨要品尝河南特色菜。当地官员就让厨师献上了一道“四季丸子”,取其代表一年四季圆圆满满之意。“老佛爷”对这道菜十分满意,连声赞曰:“味道不错。”当地官员盼着慈禧一行能顺利路过,谁知却发生了意想不道的事情。
原来慈禧这一行随行数千人,车辆上千辆,从西安逃难而回,本来是丢人的事,她却要摆谱,沿途要老百姓搭彩棚、修道路,当地官员借此机会征粮收款,闹得民不聊生。更可气的是,慈禧车队路过时,还要“鸡入笼,狗上绳,牛羊入圈人禁行”。
一位厨师在做四季丸子时就解恨地说:“炸死这个祸国殃民的慈禧!”有人接茬说:“慈禧心狠手辣,就应叫她完止!”但当时咒骂“老佛爷”是灭族之罪呀。于是人们就用慈禧二字的谐音,把炸慈禧改叫“炸四喜”,把“慈禧完止”改叫“四喜丸子”。
如今,四喜丸子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根据自己的口味,在用料上有所变化。如加入海参丝或虾仁丝、荸荠丝等调匀再炸,汤内以青菜心垫底,味道更鲜,营养更丰富,四季皆可,老少咸宜。
至于“四喜”的含意,人们根据自己的心愿有几种说法。如过去有的说:“福、禄、寿、喜为四喜”,也有人说:“四喜是人生四件喜事:久旱逢甘雨,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如今有的说,富裕、健康、和睦、愉快是四喜,有的说实现四化是四喜。人们期盼幸福、吉祥,原来的含意已被忘却,而且其含意还在不断更新呢!


慈禧太后的历史小故事?

慈禧太后的后宫隐私——趣味历史小故事
西太后爱听戏,经常把戏班召进宫里。婆婆看戏,照例儿媳妇要陪同。谁曾想,身为婆婆的西太后,偏偏爱看淫戏,听淫剧,全是些通奸犯淫、男欢女爱之作。熟读诗书的儿媳妇阿鲁特皇后,每次都是弄得面红耳赤,实在看不下去就低下头。津津有味的西太后看着皇后,淡淡地说:这戏演得好,这么好看的戏,你怎么不看?皇后红着脸,小声地说:戏淫秽到这种地步,怎么看?西太后冷冷地看着她,不说话。皇后心中恐惧,低下了头。这时,进来的皇帝看到了这一切,也不说话,也低下了头。
   慈禧太后很早之前就与恭亲王奕相好,在她刚入宫做秀女时便与奕私通,经常趁别人不注意时偷情,甚至有人怀疑同治皇帝并非咸丰的亲生儿子,而是慈禧与奕的私生子。还有人认为:慈禧的情人是大臣荣禄,传说荣禄是慈禧的初恋情人,在慈禧年少时曾救她免于被恶少强奸,此后便一直保持暧昧关系,经常私通,荣禄也得到慈禧的重用,曾经参与确定载湉(即光绪帝)继承帝位的事情,在戊戌政变中协助慈禧废除戊戌变法,在八国联军侵华中则跟随慈禧太后逃至西安,成为与慈禧太后形影不离的侍臣。
在民间传说中,慈禧太后与大太监安德海、李莲英也有私染,由于太监没有生理能力,所以慈禧与他们交好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李莲英在这方面很善于迎合慈禧太后,所以得到她的万千宠爱,虽然这种宠爱带有心理变态的倾向。这些传闻绝大多数没有正史记载,因而真实性无法考证。其实即使是正史也不会记载,但所谓无风不起浪,民间的口耳相传往往具有现实的影子。慈禧太后26岁便开始守寡,处境可谓凄惨,年轻貌美的她必然耐不住寂寞,而去寻求发泄和满足的机会。当她垂帘听政,掌握国家大权的时候,更是可以为所欲为了,所以真的发生这些事情也是不足为怪的。


关于李鸿章的书

  1、《李鸿章传》,作者是梁启超。本书从李鸿章的早年,写到他参加镇压太平军、甲午海战,创办洋务运动,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一生,作者把李鸿章同古今中外要人霍光、诸葛亮,秦桧,曾国藩、张之洞等做了对比,指出李鸿章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能够忍辱负重,但是他没有长远的眼光,不知道为后世立百年大计,仅满足于修修补补。总之他的失败也就是晚清政府的失败,是晚清政府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民主政治的必然结局;

  2、《李鸿章传(修订本)》,作者苑书义,通过记述其在政治舞台上活动了半个多世纪,“坐镇北洋”、“汉臣中权势最巨”的生平,也透视了晚清政局与社会演变是中国大陆出版的第一部关于清末重臣李鸿章的学术性传记,受到学界重视;

  3、《李鸿章评传》,作者谢世诚,书采取“传”与“评”、“史”与“论”相结合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结构,全面研究了李鸿章的生平活动和思想。


关于李鸿章的书

1、《李鸿章传》,作者是梁启超。本书从李鸿章的早年,写到他参加镇压太平军、甲午海战,创办洋务运动,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一生,作者把李鸿章同古今中外要人霍光、诸葛亮,秦桧,曾国藩、张之洞等做了对比,指出李鸿章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能够忍辱负重,但是他没有长远的眼光,不知道为后世立百年大计,仅满足于修修补补。总之他的失败也就是晚清政府的失败,是晚清政府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民主政治的必然结局;

2、《李鸿章传(修订本)》,作者苑书义,通过记述其在政治舞台上活动了半个多世纪,“坐镇北洋”、“汉臣中权势最巨”的生平,也透视了晚清政局与社会演变是中国大陆出版的第一部关于清末重臣李鸿章的学术性传记,受到学界重视;

3、《李鸿章评传》,作者谢世诚,书采取“传”与“评”、“史”与“论”相结合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结构,全面研究了李鸿章的生平活动和思想。


朝鲜的李氏王朝是怎么灭亡的,为什么会灭亡?

朝鲜的李氏王朝是在日本的不断侵略下亡国,从1868年日本开始了走上不断外侵的道路,临近的朝鲜首当其冲,再到后来的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日本更加肆无忌惮的侵略朝鲜,最后战争一次次爆发,使得风雨飘摇的朝鲜帝国不堪一击,成为日本的战败国。朝鲜亡国从外部因素看,是因为临近的日本狼子野心,对其虎视眈眈,是造成灭国的最直接原因,而从内部来看,朝鲜本国有着根本的政治矛盾,比如阶级观念,嫡庶关系严重,庶族和底层阶级人士纷纷反抗压迫,造成朝鲜内乱。朝鲜半岛的李氏朝鲜大体而言是一个社会秩序比较稳定、政治制度比较稳定的一个朝鲜半岛上的王朝,同时也是整个朝鲜民族养成的关键时期,其中李氏朝鲜王朝相比于高丽王朝最为不同的变化相比为有这几点,第一点是废佛尊儒,第二点是中央集权,第三点是以文压武,第四点是竭诚事大,第五点是士族制度。

朝鲜李氏王朝是怎样建立的?

13世纪初,蒙古在中国北方兴起,他们先联合高丽消灭了契丹,随后又出兵攻占高丽,将其变成蒙古的一个行省。高丽国名存实亡。14世纪中叶,元朝统治日渐衰弱。1356年,高丽乘机遣军分东西两路进攻元朝,占领我国东北的一些地方。明朝建立后,便着手收复被朝鲜所占的土地。1388年派兵到辽东。高丽国王辛祸急派大将李成桂统兵前去应战。李成桂出身新罗贵族。他的父亲李子春为地方豪族,曾任双城总管府千户。1356年,高丽出兵进攻,李子春自知不敌,率部投降,被任命为东北面兵马使。1362年,李子春死,李成桂袭父职,在图们江、鸭绿江方面参与抵御女真族和蒙古残余势力入侵的军事行动,不久调京任职,后到南方抵御倭寇。1371年任知门下府事,参与政治活动。这次又被派往辽东前线。明军与朝鲜军接触不久,双方议和,划定边界。从此,鸭绿江和图们江开始成为中朝两国的边界。李成桂从鸭绿江威化岛回师开京后,发动政变,废国王辛祸,立辛昌为王。翌年又废辛昌,立恭让为王,自掌军政大权。1392年,李成桂再废恭让王,自即王位,次年改国号朝鲜,1394年迁都汉城,建立起李氏王朝。

上一篇:韶关学院地址

下一篇:马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