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图

时间:2024-04-09 22:19:57编辑:奇事君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内容如下:1、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2、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3、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4、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5、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6、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7、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8、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10、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11、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1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13、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14、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15、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16、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1、巧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发出强烈的射电,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耀斑和太阳风放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磁暴”现象。带电粒子流冲进地球大气,被地球磁场捕获,沿磁力线向地球两磁极运动,与稀薄的大气碰撞,产生极光。2、如何判断地球运动速度1、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南北纬60°的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任意纬度的线速度为该纬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处的线速度。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纬度都相等,均为15°/小时。3、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随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而不断变化。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最慢,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平均角速度为1°/日。3、日照图中图图转换过程中必须注意点。学习地理技巧:学习地理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基础,高中的地理和初中的地理关联是非常的大的,由于初中是不考的地理的,所以很多的同学不重视地理,都没有怎么学习,所以了高中我们必须要从基础知识开始,重视书本的内容,然后做题加以巩固。学习地理背诵地图是非常的重要的,地理80%的题都是和地图相关的,我们必须要熟记地图。我们要做到会看图、识图,看到地图就能知道它要讲的是哪些内容,我们从地图中找出相关的信息。我们在做题的时候涉及到地图的题一定要经常的翻看地图册,这样我们会把地图记忆的更加的深刻。

哪个省份高考难度最大

TOP1:江苏省。难度系数:地狱级。盛产学霸的江苏省,摘得高考难度“第一”的桂冠,想必大家感觉并不奇怪。江苏省的试卷多年来,一直都被考生、老师誉为“变态级”的,难度可想而知,这也是很多江苏考生所郁闷的地方。TOP2:浙江、湖南、湖北。难度系数:噩梦级。1、浙江:对于浙江,浙江是高考改革先行省,高考改革变化大,各种大小高考让人难以应对。2、湖南:湖南省是奥数大省,高考难度还是挺大的。3、湖北的高考是集齐了以上浙江、湖南两个省份高考的缺点了。TOP3:河南、安徽、广东、江西、山东、山西、四川、河河北难度系数:困难级。这8个省份都是高考大省,特别是今年接近百万级高考考生的河南省,真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虽然河南省高考人数是全国第一,但是它一本录取率和211大学的录取率却是全国倒数。这就导致了每年数以万计的考生复读,考生直呼:压力大。在这8个省份中,山东、安徽、四川、河北这4个省分数线都比较高,安徽省之前用的试卷和江苏省一样,难度大,每年的分数也是惨不忍睹的,录取率也不很高。TOP4:吉林、陕西、黑龙江、福建、重庆、内蒙古、贵州、甘肃、辽宁。难度系数:一般级。这9个省份在难度上是排在第四梯度,相比上面的高考人数大省,和下面的发达或偏远省份来说出于中等水平,高考难度中等,考生人数居中,试卷难度不是很大,高考录取率也高考录取率也是很高的。TOP5:北京、上海、天津、新疆、海南、宁夏、西藏、青海。难度系数:简单级。以上8个省份,要么是一线发达省份,要么是西部比较落后的省份。有一个公共特点就是有高考体制的优势,东部沿海省份教育资源丰富,高考相对轻松,对于西部省份则有国家教育政策扶持,高考难度小。

高考最难的省份

TOP1:江苏省难度系数:地狱级盛产学霸的江苏省,摘得高考难度“第一”的桂冠,想必大家感觉并不奇怪。江苏省的试卷多年来,一直都被考生、老师誉为“变态级”的,难度可想而知,这也是很多江苏考生所郁闷的地方。TOP2:浙江、湖南、湖北难度系数:噩梦级1、浙江:对于浙江,浙江是高考改革先行省,高考改革变化大,各种大小高考让人难以应对。2、湖南:湖南省是奥数大省,高考难度还是挺大的。3、湖北的高考是集齐了以上浙江、湖南两个省份高考的缺点了。TOP3:河南、安徽、广东、江西、山东、山西、四川、河河北难度系数:困难级这8个省份都是高考大省,特别是今年接近百万级高考考生的河南省,真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虽然河南省高考人数是全国第一,但是它一本录取率和211大学的录取率却是全国倒数。这就导致了每年数以万计的考生复读,考生直呼:压力大。在这8个省份中,山东、安徽、四川、河北这4个省分数线都比较高,安徽省之前用的试卷和江苏省一样,难度大,每年的分数也是惨不忍睹的,录取率也不很高。TOP4:吉林、陕西、黑龙江、福建、重庆、内蒙古、贵州、甘肃、辽宁难度系数:一般级这9个省份在难度上是排在第四梯度,相比上面的高考人数大省,和下面的发达或偏远省份来说出于中等水平,高考难度中等,考生人数居中,试卷难度不是很大,高考录取率也高考录取率也是很高的。TOP5:北京、上海、天津、新疆、海南、宁夏、西藏、青海难度系数:简单级以上8个省份,要么是一线发达省份,要么是西部比较落后的省份。有一个公共特点就是有高考体制的优势,东部沿海省份教育资源丰富,高考相对轻松,对于西部省份则有国家教育政策扶持,高考难度小。

高二地理关于地图常见问题的解答

   高中地理的地图常见问题的解答   地图:(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比例尺:也叫缩尺、图上距离公式略   (1)比例尺的大小: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2)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例如将1/1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例如将1/5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50000=1/66500,比例尺缩小。   (3)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4)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   (5)同一幅图上不同方向的比例尺相同。   2.地图上的方向   (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   (3)在没有任何标记的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等高线图的判读: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   (1)等高线原理   ①同线等高;②同一幅图上相邻的等高线高差相等;③所有的等高线最终闭合。   (2)判读规律:   ①数值大小: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②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表示陡崖。   ③形状特征: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地形。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④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山谷。   (2)地形剖面图绘制方法:地形剖面图是由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画法: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按下图的垂直标尺将各点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曲线,即得到该剖面线上的地形剖面图。    高中地理的学习的介绍   地理对于其他科目有着很好的辅助性,基本的地理知识是文科学习和做题的基础与纽带。历史、政治中的各类具体事件、案例如果有了地理方面知识的辅助,不仅增强了各科的相互联系、支持,更可以增进对于原本简单问题的深入理解。比如,中国经济的南移、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究其原因,和我国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密不可分。因此学好地理,往往可以一石三鸟,带动多门功课共同提高、携手进步。   地理是一门整体连贯性、延续性非常强的学科。举例来说,不能深刻把握热力环流的根本规律,就很难理解和阐述三圈环流这一重要的自然规律,更不可能全面而准确地解释地中海地区夏季干燥而冬季多雨这一相对反常现象的基本原因。而地理学科的知识点又比较杂乱,没有系统地梳理,很难做到不遗不漏,甚至会出现知识结构的严重断层,这也是在做占有大量分值的综合主观题目时多数学生难以答全所有得分点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对于打算在地理上取得理想分数的学生来说,正确并且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按照教师的指导,重新梳理知识系统,归纳其内部总体的深层规律,同时把握每一章节内容的本质核心。   对于地理试题的答题脉络与应试思路,不少同学感到一直都很棘手。地理考试前面的选择题部分,其所出题目的取材范围相当之广,甚至其中不少与课本知识出现较为严重的脱节。但万变不离其宗,经过综合分析与历年题目的纵向比较,我们一样都可以找到其规律所在。而后面的综合主观题部分,考生则往往不懂得正确、规范的答题思路、规律、步骤以及应对几种常见类型的综合主观题的应答侧重点。   而这些技巧性的问题,对于绝大多数的高中学生,基本难以依靠自身的有限经验来准确归纳、总结并形成完整的体系。而经过一定的培训,并通过多次训练之后,当学生再次面对这些昔日让人头疼欲裂的题目时,就会产生一种有的放矢,按图索骥的轻松与踏实,而不再是之前的盲人摸象了。由此切实充分地从整体、根本上提高综合主观题的得分。    高中地理复习的方法   1.聚合思维法   是指从不同来源,不同方向探索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方法。   如:我国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授通过长期对气温、气压、风向和湿度等气候要素的观察,并仔细观察冰的初冻、融化以及物候现象等,得出了我国近五千年以来的气候变化规律。   2.逆向思维法   这是以背道常规现象、由结论推原因或条件的思维方式。   如:近年来在青藏高原发现了岩溶地形,这一反常现象怎样解释?按青藏高原现在的自然条件,不能形成岩溶地貌。但如果反过来由果索因,从青藏高原的发展历史来探寻答案,则问题就解决了。   3.假设思维法   这种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假说。由于受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某些现象不能确切了解其产生和发展规律,往往借助猜测,作出假定说明。   如:魏格纳用这种方法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科学家们对地中海未来的情形提出了“消亡说”、“干涸说”、“扩展说”三种假设。   4.发散思维法   发散思维又叫扩散思维,是指当遇到一个问题,以解决这一问题为目标,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智力活动,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如:植树造林有什么作用?用发散思维就可回答为,森林提供木材,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等。   5.形象思维法   这种方法就是人们利用自然形象进行思维的方法。   如:在进行地图教学时,由于地图引起学生形象思维有三种因素:   一是空间关系,如地图的范围,经纬度等;   二是地理形象,如山脉、河流、岛屿等;   三是图例符号,如地图上的颜色、等高线、表示城市的圆圈等。   通过对地图的观察,会从三方面引起学生的形象思维活动,有利于形成大家对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想象,有利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联想思维法   这是从已知的地理概念出发,将有关其它地理概念彼此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联想有“纵比”和“横比”两种发散形式。纵比是从地理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比较。   如:地壳的演化史,可比较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生物的演化阶段的不同。横比是由此地理事物与彼地理事物进行比较。   如:马达加斯加岛的自然带与我国台湾自然带的比较。   7.类比思维法   类比思维是通过联想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把已经熟知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思维经验与所研究的地理现象、过程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似性,并用类似方法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如:讲到等深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时,老师只要提示同学们与等高线相对比,就可解决这些概念。   8.演绎思维法   这是由一般地理原理推断个别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的思维方法。   如:地中海式气候的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非洲大陆西南角属地中海式气候,所以这里必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9.归纳思维法   归纳思维是由一系列具体地理事实材料概括出一般地理原理,或者是由一些特殊地理事物推导出一般地理原理的思维方法。   如:我国北方的黄河,海河,辽河等河流,除了它们各自的特性之外,都具有含沙量大,水位变化大,冬季结冰等共同特点,这些特点加以归纳,即可得出中国北方河流水文的一般特征。   10.选言排除法   选言排除法是指为了找到正确答案,根据现有材料作出一系列的假定,然后通过验证,逐一排除那些站不住脚的假定,余下的一种就是正确答案。   如:世界地势最低的国家是:(1)芬兰(2)瑞士(3)冰岛(4)荷兰,本题用选言排除法,确定答案为(4)。

全国高考一卷省份有哪些

全国高考一卷省份如下:2023年的全国高考一卷省份包括北京、天津、山西、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等19个省份。以下将从高考一卷的背景、省份分布、试题类型和特点等方面对此进行详细介绍。一、高考一卷的背景高考一卷是为解决高考中文科难度过大而设立的一种试卷形式,也是高考在保证公平竞争的同时,实现多元评价的重要措施。高考一卷试题难度适中,注重生活实用性,涵盖面广泛,试卷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二、省份分布截至2023年,全国高考一卷已经在19个省份开考。其中,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4个直辖市和自治区都采用了高考一卷试题。东部沿海省份江苏、浙江、福建等也实行了高考一卷。在中部地区,山西、陕西、湖南等省份开始采用高考一卷。而在西部地区,四川、贵州、云南、青海等省份也逐渐跟进。三、试题类型和特点高考一卷的试题类型和内容相对比较接近现实生活,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一般而言,高考一卷主要分为语文和数学两个科目,试卷难度相对较低,但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和实用能力。此外,高考一卷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同时对学生的技能和创新能力也有一定考查。综合而言,高考一卷试题与高考二卷试题相比更具有开放性、启发性和多元性。拓展知识:高考一卷自2019年开始实施,在引起热议的同时,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高考一卷试题难度相对较低,但其考查范围非常广泛,尤其是在人文素质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考查更加凸显。高考一卷的实施,也向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教育公平、促进高质量教育发展等方向迈进。

全国高考各省考什么卷?

全国高考各省试卷分五类,分别是:全国乙卷、全国甲卷、新高考1卷(新课标1卷)、新高考Ⅱ卷(新课标Ⅱ卷)、自主命题。1.全国乙卷:原有的全国I、Ⅱ卷合并,称为全国乙卷,该试卷适 用于安徽、山西、陕西、江西、甘肃、河南、吉林、黑龙江、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2.全国甲卷:原有的全国Ⅲ卷不变,称为全国甲卷,该试卷适用于四川、贵州、云南、广西、西藏;3.新高考1卷(新课标1卷):适用于山东、湖北、江苏 河北、广东、湖南、福建;4. 新高考Ⅱ卷(新课标Ⅱ卷):该试卷适用于海南、辽宁、重庆;5. 自主命题:北京、天津、上海、浙江。考前复习的策略很重要临近考试,考前复习是巩固提高分数最后的机会,但不能盲目的去复习做题。首先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做题的手感,会做的题目不能因为大意和不细心而导致出错:其次不要专花时间去研究那些偏题、怪题,重心一定要放在常考的知识点上:最后课本的知识点乃重中之重,高考的试题万变不会离开课本,对课本知识点的巩固一定排在第一位。另外每天也可以抽出一段时间来写写考前日记,除了可以练习写作外还能达到放松身体以及激励自己的目的。高考期间饮食一定要注意很多家长为了孩子在高考期间能够发挥出好的成绩,刻意给孩子每天吃大鱼大肉,这样的方式是严重不可取的。高考期间的饮食一定要以清淡为主,保持和平时一样的饮食习惯即可,不要为了补充营养而刻意多吃,如果高考期间拉肚子了,后果会很严重。虽然高考期间饮食不要多吃,但也不能走极端而故意少吃,饭吃不饱身体就无法将大量的血液运输进大脑,这样同样会影响考生在高考期间的状态。

高考地理有哪些知识点?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巧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发出强烈的射电,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耀斑和太阳风放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磁暴”现象。带电粒子流冲进地球大气,被地球磁场捕获,沿磁力线向地球两磁极运动,与稀薄的大气碰撞,产生极光。   二、如何判断地球运动速度   1、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南北纬60°的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任意纬度的线速度为该纬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处的线速度。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纬度都相等,均为15°/小时。   3、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随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而不断变化。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最慢,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平均角速度为1°/日。   三、日照图中图图转换过程中必须注意点   日照图判读过程中,无论是局部图转换为整体图,还是组合图转换为常见图,转换时都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绘制转换新图时,一定要明确图上点、线、面的空间关系。归纳起来主要有:   (1)地轴、直射点的太阳光线一定通过地球球心。   (2)太阳光线所示的平面为黄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成23°26′的夹角。   (3)各纬线圈与赤道平行、与各经线相互垂直。   (4)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5)晨昏线与各纬线既可垂直,也可斜交;与极圈内的各纬线还可相切、相离(极圈上出现极昼或极夜);平分赤道(即赤道与晨昏线的两交点经度相差180°,即赤道昼夜平分);与各经线既可斜交,也可重合。   (6)晨昏线把相交的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根据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所跨经度)可确定该纬线的昼夜长短;如果与各纬线垂直,则晨昏线必定通过南北两个极点,且该日全球昼夜平分。   2、把握好时间点的转换。转换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   (1)赤道上昼夜始终平分,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置可以通过时间计算(6时、18时)或通过经度判读在新图中找到。   (2)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的确定,可以通过切点时间(12时、0时或24时)推算出经度,再通过直射点位置确定其纬度。   (3)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确定后,就可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但要注意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始终垂直。   (4)太阳直射点永远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的点永远位于极圈上及其以内。   四、等太阳高度线图判读技巧   1、等太阳高度线图是用等太阳高度线(由太阳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在全球或部分区域的分布状况,实质上可以看作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2、判读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主要内容:太阳直射点经度和纬度的判断、各地地方时的推算、各地太阳高度的推算和比较、昼夜长短变化及与图示时间相关的地理现象的判断等。   3、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应注意:   (1)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   (2)一般来说,等太阳高度线图中最大的圆圈就是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即晨昏线;图中所示的半球全部为昼半球。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在有数值标注的图上,如果其最大的圆圈并不表示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就不是晨昏线。这种局部图表示的只是昼半球中太阳高度比较大的一部分。   (3)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在太阳直射的纬线上(赤道除外),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   (4)当太阳直射赤道时,直射经线的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南)半球时,北(南)极点位于最北(南)点以南(北),北(南)极点与最北(南)点的距离为太阳直射的纬度度数,图上没有南(北)极点。   五、判读锋面气旋的四大思路   1、确定锋面位置: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锋线与槽线重合。在等压线图中,低压中心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的地方的连线就是槽线所在位置(一般有两条),也即锋面所在位置。   2、确定气旋前后方向:先在图中用一个箭头表示气流前进方向,箭头指向北逆南顺,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   3、判断锋面性质:气旋东部气流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高纬移动时,遇到来自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同样的,气旋西部气流来自高纬度地区,向低纬运动时遇到来自较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即“东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样。   4、判断雨区位置:雨区主要位于冷气团一侧,故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   六、判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三个突破口   1、各类岩石在地球内部经重熔再生都可以变成岩浆;   2、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   3、岩浆岩、沉积岩可以经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岩浆岩、变质岩可以经外力作用变成沉积岩,但沉积岩、变质岩不可能直接变成岩浆岩。   七、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的四大技巧   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八、何谓雪线及影响雪线的因素   1、雪线的含义:雪线实际上为一个地带。在高寒地区,由于气温低,降雪多,每年降雪量大于融雪量,因而形成终年积雪区。雪线既是终年积雪区的下界,也是固体降水量和消融量(包括蒸发消耗和融化量)相等的界线,故又将雪线称为固体降水的零平衡线。雪线是控制冰川发育和分布的重要界线,只有雪线以上的地区,才会形成多年积雪和冰川。如果在某一高度以上,周围视线以内有一半以上被积雪覆盖且终年不化,这个高度就称为雪线高度。   2、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气温:雪线高度与气温成正比,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降水:雪线高度与降水量成反比,降水量小,则雪线高度高;降水量大,则雪线高度低。如副热带地区降水少,雪线最高,为5000—6400米;赤道地区降水多,雪线高度一般为4400—4900米。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如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为4600米,北坡雪线则高达5800米   地貌:地形对雪线高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坡向、坡度等方面。如阳坡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阴坡则相反。地形陡峭的地方不易积雪,陡坡雪线较高,缓坡则相反   气候:气候变化直接影响雪线高度,气候变暖则雪线上升,气候变冷则雪线下降   注意:具体到某一山区,主要看气候(包含了气温、降水量等因素,非上表中的“气候”)与地貌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   九、地震震级和烈度巧区别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是描述地震程度的两个含义不同却又有联系的概念。震级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即一次地震震源释放多少能量。烈度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发生,不论在哪里观测,震级只能有一个,而烈度在各地是不一样的。   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有:   (1)震级: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   (2)震中距:其他条件相同时,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震中烈度最大。   (3)震源深浅:震源越浅,烈度越大。   (4)地质构造:地面有断层处,烈度比震中距相同的其他地区烈度大。   (5)地面建筑:危房或质量差、抗震性差的建筑物处烈度大。   (6)人口密度:人口、建筑物密集区比人口稀少、建筑物少的地区烈度大。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全

  高中地理对于很多学习文科的同学来说,是非常的难的,那么高三的考生应该如何备考呢?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地理知识点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全一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探究点一:大气的热力作用   大气的热力作用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温室效应,它们是一个连贯的能量转换过程,因此要运用综合图表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抓住主干,化繁为简。   例1(2011?连云港调研)2010年6月11日早,连云港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很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下图为城区海棠立交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回答⑴~⑶题。   ⑴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答案:⑴C⑵D⑶A   探究点二:热力环流的形成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可采用因果联系法学习。复习时抓住气温高低→上升或下沉→密度差异→气压高低→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这条线索,分析气温、密度和气压三者关系,层层推进、由因及果。   注意:①高低压的理解:所谓高低气压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而言。在垂直方向上,由于大气密度降低,气压逐渐降低。②等压面的凸向与气压高低的关系: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   探究点三:常见的热力环流   要学会解释生活中相关的问题、现象,并绘制相关的热力环流图。如: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的形成和特点,并能根据热力环流的成因(受热不均)绘制热力环流图。   1.山谷风:由于山谷与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热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种风称“谷风”;到夜晚,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底,风从山坡吹向山谷称“山风”。山风和谷风总称为山谷风。   2.海陆风: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在基本气流微弱时,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合称为海陆风。(学生自绘示意图)   3.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当大气环流微弱时,市区中心空气受热不断上升,四周郊区相对较冷的空气向城区辐合补充,而在城市热岛中心上升的空气又在一定高度向四周郊区辐散下沉以补偿郊区低空的空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局地环流,称为城市热岛环流,又叫城市风。城市上空气流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所以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   例2(2008年高考广东卷文科基础)下列对风向描述正确的是   ①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②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③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两极直接吹向赤道④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   A.①③B.①④C.②③C.②④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对热力环流原理的理解,只有对原理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本题正确的作答。   解析:晚上陆地由于热容量小,降温快,气温低,气压较高,而海洋降温慢,气温较高,气压低,所以风从陆地吹向海洋,②正确;赤道地区终年高温,气压低,极地地区终年寒冷,气压高,所以近地面风应由两极向赤道吹,即使没有地球白转也是这样,故③正确,选C。   答案:C   【变式训练】(2011届杭州市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山谷风是由于山地热力原因形成的。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比同高度自由大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成为谷风;夜间由于山坡上辐射冷却,使邻近地面的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变大,因而流入谷底,成为山风。据此回答⑴—⑵题。   减弱呼吸作用,有利于植物养分的积累,C正确;白天的谷风使坡面温度升高,夜晚的山风使坡面温度降低,故山谷风能扩大坡面温差,有利于作物的生长,D错误。   答案:⑴B⑵D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全二   气候界线   (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全三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内部的结构的研究:由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1)由于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地震波在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就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科学家正是利用了地震波的上述性质,通过对地震波的精确测量,“_了地球内部的结构。   (2)从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速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   (3)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在这个不连续面以下,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是奥地利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首先发现的,所以叫莫霍面。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深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这个不连续面是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最早研究的,所以叫古登堡面。   (4)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面,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所以地球的内部圈层是依据地震波传播的突然变化的两个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来划分的。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各外部圈层的概况比较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同步练习题】   (2012?莱芜期中)在不同媒介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探知地球内部结构的。阅读上述材料,完成1~2题。   1.根据地震波的探测,地球最外层平均厚度约100千米的范围是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层,称为岩石圈,其范围是指()   A.地壳B.地壳和软流层   C.地壳和上地幔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2.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正确叙述是()   A.划分地壳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面   B.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C.在莫霍面上,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   D.在莫霍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解析】第1题,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包括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第2题,根据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即可回答。   【答案】1.D2.D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全四   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方式主要是交通运输和通信   2.青藏铁路的起点和终点   青海省首府西宁经格尔木至拉萨,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沿线经过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保护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4.集装箱运输的好处是什么?   节约包装材料、简化包装手续、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货物完全、降低运输成本、改善运输劳动条件等   5.世界比较繁忙的航线哪四条   ①北大西洋航线;   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航线;   ③北美洲东岸各港口经巴拿马至北美洲西岸各港口的航线;   ④北太平洋航线   6.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业务的任务分别是什么?受哪些自然因素影响?   邮政通信主要利用交通工具和运输网络传达信函和包裹。受地形障碍、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电信通信业务主要是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等传递符号、文字、图像和语言等信息。受地形障碍、太阳活动等影响。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全五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纬度   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   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   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   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纬度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   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长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圆。   2、经度:   ⑴、经度的起点是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E);以西为西经(0°—180°W),所以东西经度数为180°。经度数从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⑵、180°经线:180°E和180°W重合的经线。   ⑶、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如:15°W位于东半球;165°E位于西半球。   五、经纬网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2、读经纬网图,能回答有关问题(举例说明)   ⑴、A 点的经纬度:30°W 40°N   B 点的经纬度:10°W 10°N   ⑵、从东西半球看:A 点位于西半球 B点位于东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A 点位于北半球 B点位于北半球。   ⑶、从低、中、高纬度来看:A 点在中纬度地区   B 点在低纬度地区。   ⑷、从地球五带来看:A 点在北温带 B 点在热带。   (A 地区有四季变化,B 地区有阳光直射。)   ⑸、A 点位于B 点的西北方向。   六、世界的海陆分布   1、海洋与陆地:海洋占71%,陆地占29%。   2、七大洲:   ⑴、识记七大洲的名称和基本轮廓(世界地理P 23 的图)。   ⑵、东半球的大洲:亚、欧、非、大洋洲;西半球的大洲:南、北美洲。   南极洲位于南极圈内,地跨东、西半球。   ⑶、面积和最小的大洲:亚洲、大洋洲;海拔和最低的大洲:南极洲、欧洲。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⑷、亚、欧两洲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亚、非两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3、四大洋:⑴、面积,最深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最浅的是北冰洋。   ⑵、大西洋呈“S”形,地跨南、北半球。   4、识记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全相关 文章 : 1.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大全 2. 最新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3. 最全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4.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5. 高考地理知识点冲刺复习大全 6.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7.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 8. 高考地理10种必背大题与9大知识点 9.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10.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高考地理有哪些必背的地图?

高中地理需要记忆的地图如下:1、经纬网,各大洲和各主要国家和各主要地形区的经纬网图,因为这些年高考都是只画经纬线出来让考生来做题的。2、世界地形图。注意各主要经纬线经过地形区的地形剖面图。3、世界气候分布图。4、世界海陆轮廓图,包括主要河流、湖泊、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分布图。5、世界洋流分布图。6、世界自然带分布图。7、板块构造图。8、世界各地主要城市及其气候类型。9、世界主要工业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分布图。10、中国各地形区的经纬度。

高考地理4种方法记忆地图

地理知识点 总结 了一篇又一篇,每次都是以不一样的视角去告诉学生,如果考试是这样考的,这样的知识点就必须要记住,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地理4种 方法 记忆地图,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地理4种方法记忆地图 1、阅图忆文,看文思图 掌握地图知识的落点应放在发现特征、理解概念、揭示规律、阐明成因上。如果片面阅图而不思文,知识显得支离破碎。反之死记课文,地理概念失去具体形象的支持,必然造成张冠李戴、桃李不分。尤其高中学生 抽象思维 发展很快,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写读图 说明文 ,提取说明要点,开展课后讨论活动,把课本知识活化于地图之中。 2、人为设图,图形赋意 为使图像内地理事物的相互区位关系更加明确,把地理事物依附在人为设计的几何框架之内。如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可在图上将无锡、苏州、宜兴、湖州围绕太湖连成一侧立的梯形;说明英国五大城市位置采用金线穿珠的办法,将利物浦、曼彻斯特、谢菲尔德、伯明翰、伦敦用反“S”形穿起来说明英国五大城市位置。又如:澳大利亚东南部悉尼等三城市构成“三星式”;裕溪口和芜湖构成“隔河连珠”。还可将图形作形象说明,例如用“Y”表示波罗的海的外形等。 在填图训练中,根据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大小图结合,按先读图,后简化,最后复原的程序练习。即:先看总图,再出示暗射图,在脑海中浮现和拼图;接着简化填绘、仿制,最后打开地图册验证复原。由于调动了各个感官协调动作,使地图知识记得住、记得牢。 3、丰富联想,词图对照 一味背图、填图是乏味的。应根据人和动物共有的反射机制,对信息源做恰当处理。采用多办法刺激,以获得运动记忆和情绪记忆的最佳效果。把抽象的地图符号化作具体物象激发联想,如柴达木盆地区域图有矿区,有铁路,编成“冷湖向东把鱼(鱼卡)打,打柴(大柴旦)南去锡山(锡铁山)下,挥汗(察尔汗)砍得格尔木,火车东运到茶卡”,一边看图一边诵词,很快就能记住这部分图。 4、要点精减,信号提示 对地图承载的信息要分析、加工、分化、改组;提高其精度;缩小范围,排除干扰 渠道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1)以示意图为基础,先易后难,如铁路采取干线为本,枢纽填准,变曲为直的办法,就易掌握。(2)用单色笔和多色彩笔勾画插图,然后再和地图册对照。这样先看“黑白”后看“彩电”,可起突出重点,互相弥补作用。(3)对难记内容进行强化,揭示区域图的关键点,如在图例练习课和快速查图比赛中可不停地揭示,如“水电站应画在水库的上游还是下游?”“基尔运河是在国界上通过吗?”“石太线的中点是哪个矿区?”“吴哥窟画面上有几个塔?”等等。(4)抓住文字特征,简化信号。如在学习朝鲜东部港口时,让学生边看图边吟诵“清津金(策)、咸兴兴(南)、无山(釜)山”,这样,省时省力又好记。 高中地理地图常见问题解答技巧 地图:(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比例尺:也叫缩尺、图上距离公式略 (1)比例尺的大小: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2)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例如将1/1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例如将1/5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50000=1/66500,比例尺缩小。 (3)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4)垂直比例尺 水平比例尺 (5)同一幅图上不同方向的比例尺相同。 2.地图上的方向 (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 (3)在没有任何标记的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等高线图的判读: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 (1)等高线原理 ①同线等高;②同一幅图上相邻的等高线高差相等;③所有的等高线最终闭合。 (2)判读规律: ①数值大小: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②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表示陡崖。 ③形状特征: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地形。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④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山谷。 (2)地形剖面图绘制方法:地形剖面图是由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画法: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按下图的垂直标尺将各点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曲线,即得到该剖面线上的地形剖面图。 怎么学好 高三地理 自然地理是有难度,学好自然地理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看地图,其实要看你兴趣的,我对地理尤其是地图从来都很感兴趣,所以天天拿着地图看,地图熟了,自然地理就通了。不过,近年来许多考试都淡化了对地理位置的考察,即使是这样,看得明白地图这一学习地理的 基本素养 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选择题可以用的。 平时多做一些文综的卷子,就是那些原题的或是各地联考的卷子,单做自然地理等难度大的题目,不会做看后面答案一般讲解都很详细,还是不明白就问高手或老师,记住一定要多做,有些东西即使你不明白,做的多了信息量就大了。 选择题一定不能栽跟头。一道选择题的分不低,两三道地理选择题够你一道数学压轴题了。这是最需要注意的。稍不留神你就陷进去了。平时看书要注意细节,这是选择题的突破点。同时,要加强对选择题的练习。 在答一些简答题时,要注意多角度。分别从气候,地形,水源,科技,政策等考虑。 多 反思 ,多感悟。有时要学会举一反三。考试题目的原型是离不开课本的。一定要把课本看透。同时,要多做一些关于图表类的题目。学会灵活应用。注意知识点之间的串联。一天要多做,不断增大自己的信息量,地图册也是增加信息量的主要途径,天天做一推自然地理题,有空多研究下地图册,多做多看多问,考试就不会有问题了! 高考地理4种方法记忆地图相关 文章 : ★ 高一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与记忆地图方法 ★ 地理记忆问题的四大好方法与十种思维 ★ 地理记忆方法有哪些,地理地图记忆方法 ★ 地理记忆方法有哪些,地理四字诀记忆法 ★ 快速记忆中国地图的方法 ★ 关于地理知识的快速记忆法 ★ 地理记忆方法有哪些,地名的八个记忆法 ★ 地理记忆方法有哪些,地理知识的记忆原则 ★ 初二会考地理复习策略与地图记忆方法 ★ 高二地理记忆好方法与思维

地理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指南

借高年级的地理书看好了
怎样学好地理 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学得扎实而灵活。 1、学会使用课本 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2、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 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视地理观察 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4、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5、要善于动脑 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①学什么?如黄河及其水文特征。 ②在哪里?如黄河流经的省区和流域范围。 ③为什么?如黄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样评价黄河对我国北部地区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⑤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如怎样使人类与黄河的关系协调起来,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于动手 经常用手写,动笔画,动手制作学具,这不仅使你心灵,还能使你手巧。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你将越学越爱学。



相信有不少人跟我一样,初中地理没有认真学好,只能到高中再从头来学。其实我觉得,学地理是非常有用的,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特别密切。学了地理之后,觉得自己长了不少知识。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地图上指出任何一个国家及著名的城市,可以辨别出不同国家的地理概况、风土人情,可以了解到各种自然现象的成因、特征,可以……这些对于懂地理的人来说都只是些皮毛。而对我这个曾经的“地理盲”却是格外新鲜有趣的。教我们地理的黄国华老师是个全能型的“才子”。上他的课总能给我们一种特别充实的感觉。我们不敢有丝毫的分心,生怕一不留神便让知识从耳边溜走。我们总是不停地听着、记着,一堂课下来,提纲上通常都是密密麻麻的笔记。我想,幸亏有这番“狂补”,要不这些基本的地理常识我们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学到呢!�

学地理最重要的是细心。就拿一张地图来说,上面的每一点信息都有可能成为考试内容,稍不留神错过一点的话很可能那张图就白读了。复习的时候最好是能腾出一块完整的时间系统地读。先读图。地图是地理的重头戏,有时甚至会比书本还重要。山川、河流、城市,把它们的地理位置记清楚。要争取第一遍时就记熟。因为记地图有一个特征,一旦记住了就不会轻易忘记,所以与其隔一段时间复习一次,还不如刚开始就认真地记好。通过平时的应用加深印象,省去复习的时间。�

再有就是看书。要理解地记忆。一般只要是你以前不懂的,看的时候印象就比较深。地理和政治、历史不同,常识性的东西更多些,因此记忆也不会太难。但是要记的东西也很多,要舍得花时间,自己想窍门,比如“谐音记忆法”或者“形象记忆”等等。在学自然地理时,理解的东西会多一些,因为这部分已经有点接近理科的东西了,但只要肯花时间多想一些问题,学起来也不会太难。人文地理方面,记忆要占比较大的成分,多背几遍,争取一遍比一遍用的时间少,每一遍都能发现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更细的东西。在高考前的那段时间里,主要是看提纲和卷子,要特别留意那些能与当前时事联系起来的内容。比如某个特定的地区,或者是环境污染这一类的问题等等。只要你钻进去了,就会发现地理其实是很有意思的。如果对它感兴趣了,还怕学不好吗?�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于考综合科的同学来说,不论是学“X”科中的哪一门,都不要孤立地学,要特别留意这几科中能互相联系的地方。例如拿到一道时事政治题,就可以想想,它发生在什么地方,与该地方的地理特征有联系吗?该事件是否有什么历史渊源?从政治角度可以如何分析,反映了什么哲理或政治经济学原理。养成这种思考的习惯,不久你就可以在这几科中来去自由了。不过这一切还是要建立在你已经掌握好单科知识的基础上,单科都没有掌握好,哪里还能谈什么联系呢?所以这也就更强调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平时就要注意把知识一步一步地吸收好,不要再幻想着到了考前再突击,那样的话有可能会摔得很惨。�

高考是一个长期的准备过程,仅有方法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要靠自己平时一点一滴辛苦努力与积累。高中是一片沃土,只要洒下辛勤的汗水,就必定有丰收的一天。从现在就开始准备吧,把你的脚步迈得坚实再坚实些,祝你“笑傲考场”!
-------------------------------------------------
怎样学好地理

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学得扎实而灵活。

1、学会使用课本 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2、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 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视地理观察 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4、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5、要善于动脑 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①学什么?如黄河及其水文特征。
②在哪里?如黄河流经的省区和流域范围。
③为什么?如黄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样评价黄河对我国北部地区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⑤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如怎样使人类与黄河的关系协调起来,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于动手 经常用手写,动笔画,动手制作学具,这不仅使你心灵,还能使你手巧。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你将越学越爱学。
相信有不少人跟我一样,初中地理没有认真学好,只能到高中再从头来学。其实我觉得,学地理是非常有用的,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特别密切。学了地理之后,觉得自己长了不少知识。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地图上指出任何一个国家及著名的城市,可以辨别出不同国家的地理概况、风土人情,可以了解到各种自然现象的成因、特征,可以……这些对于懂地理的人来说都只是些皮毛。而对我这个曾经的“地理盲”却是格外新鲜有趣的。教我们地理的黄国华老师是个全能型的“才子”。上他的课总能给我们一种特别充实的感觉。我们不敢有丝毫的分心,生怕一不留神便让知识从耳边溜走。我们总是不停地听着、记着,一堂课下来,提纲上通常都是密密麻麻的笔记。我想,幸亏有这番“狂补”,要不这些基本的地理常识我们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学到呢!�

学地理最重要的是细心。就拿一张地图来说,上面的每一点信息都有可能成为考试内容,稍不留神错过一点的话很可能那张图就白读了。复习的时候最好是能腾出一块完整的时间系统地读。先读图。地图是地理的重头戏,有时甚至会比书本还重要。山川、河流、城市,把它们的地理位置记清楚。要争取第一遍时就记熟。因为记地图有一个特征,一旦记住了就不会轻易忘记,所以与其隔一段时间复习一次,还不如刚开始就认真地记好。通过平时的应用加深印象,省去复习的时间。�

再有就是看书。要理解地记忆。一般只要是你以前不懂的,看的时候印象就比较深。地理和政治、历史不同,常识性的东西更多些,因此记忆也不会太难。但是要记的东西也很多,要舍得花时间,自己想窍门,比如“谐音记忆法”或者“形象记忆”等等。在学自然地理时,理解的东西会多一些,因为这部分已经有点接近理科的东西了,但只要肯花时间多想一些问题,学起来也不会太难。人文地理方面,记忆要占比较大的成分,多背几遍,争取一遍比一遍用的时间少,每一遍都能发现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更细的东西。在高考前的那段时间里,主要是看提纲和卷子,要特别留意那些能与当前时事联系起来的内容。比如某个特定的地区,或者是环境污染这一类的问题等等。只要你钻进去了,就会发现地理其实是很有意思的。如果对它感兴趣了,还怕学不好吗?�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于考综合科的同学来说,不论是学“X”科中的哪一门,都不要孤立地学,要特别留意这几科中能互相联系的地方。例如拿到一道时事政治题,就可以想想,它发生在什么地方,与该地方的地理特征有联系吗?该事件是否有什么历史渊源?从政治角度可以如何分析,反映了什么哲理或政治经济学原理。养成这种思考的习惯,不久你就可以在这几科中来去自由了。不过这一切还是要建立在你已经掌握好单科知识的基础上,单科都没有掌握好,哪里还能谈什么联系呢?所以这也就更强调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平时就要注意把知识一步一步地吸收好,不要再幻想着到了考前再突击,那样的话有可能会摔得很惨。�

高考是一个长期的准备过程,仅有方法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要靠自己平时一点一滴辛苦努力与积累。高中是一片沃土,只要洒下辛勤的汗水,就必定有丰收的一天。从现在就开始准备吧,把你的脚步迈得坚实再坚实些,祝你“笑傲考场”!��
最重要的是要感兴趣,了解地图很重要,多背,多算,多请教老师,多做题!







一般的学习方法之外,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对各类地图的应用
1、上课前一定要准备好地理课的基本工具,也是常用工具----------地图册。
2、一边听课一边把学习中出现的地理事物在地图上圈点下来。如:学到地中海沿岸是冬季多雨,那么,地中海在什么地方?一定要在地图上找到并落实下来。
3、动手绘制示意图 如西亚石油输出的路线,同学们可以在一张草纸上绘制出简单的、相对位置正确的示意图。这类图不要求绘制得多么精准,只要能说明问题就行。
4、复习时应以地图作为知识载体,常看地图,多读地图。
二、要善于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首先必须问“为什么?”这样便会养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例如: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那么,为什么乞拉朋齐会成为世界的雨极呢?结合地图,根据乞拉朋齐所处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这里有大量的地形雨,这样,气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联系起来了。
三、对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住要点、抓住关键。 对地理原理、要领的掌握,并不要求象物理、数学分式、定理那样精确,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要点便十分容易地理解并把它们掌握住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阳光、空气、水等都是自然资源”这一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我们应该抓住两个要点:第一,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工业产品。如,汽油,虽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但不是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它是工业产品。第二,是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没有利用价值的不是,如沙漠虽然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但目前,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也不是自然资源。这样就可以了。
学习地理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十分重要,但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对学好地理同样也十分重要。
希望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把地理课学好。


天水市初中毕业与升学,学业考试,中考地理生物冲刺测试卷多少元?

两种方法:
第一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只要你满足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毕业)就可以。
第二种:参加成教,成人继续教育学历有四种主要形式,分别是成人高考(学习形式有脱产,函授,夜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广播电视大学(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和远程教育(网络教育)。
四种教育形式各有特点,除成人高考以外,报考其他三种不需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在录取、课程设置、毕业年限、收费标准、学位授予、上课方式等各方面四种形式区别也较大,在校学习形式分脱产、业余(包括半脱产、夜大)、函授三种。


高中地理地图怎样看?

  高中的地图册,我是浙江省的,我们使用的是《中学地理复习地图册》。对于看地图,我介绍一种方法,作为参考。
  首先,高考地图的最基本要求:全球各地的著名山脉、河流以及各处地形。【用红笔或其他明显颜色的笔圈出】要记住的山脉等,当然不是要全部记住,但著名的山脉、河流、地形一定要记住。比方说,亚洲:乌拉尔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天山、祁连山、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勒拿河、湄公河、怒江、红河等,这些是最基本的,数目虽多,但看多了也容易记住。
  然后,要求高一点的,就是记熟全球经纬网,地图册上一般是各个地区分开,每一页表示不同的地区,【用篮笔加粗经纬网,加深记忆。】这一点上,很多同学做不好,但对于解题是十分重要的,比方说,一道有关北美的地理题,条件中有北美某地地形图,当然还有经纬网,这时,依据从前记住的地形、经纬网很容易就可以判断出图示所属的地区,这样,对于下面的问题,心里也有低了。
  一般【每天抽出15-30分钟时间看地图册】,把它当作一种休闲,在晚饭后,也许不想马上做作业,这时可以拿出一本地图册,慢慢看、慢慢记。记完一部分后,闭上眼镜,回忆一下:额...中国最北部的纬度是多少?西北与俄罗斯交界的是什么山脉?那里产什么矿呢?120度E经过那些地方呢?渤海、台湾海峡,还有呢?
  再后呢,可以拿出一张白纸,慢慢的描,就当一幅画,【描出世界的轮廓,回忆出各地的经纬网。】
  这些,基本可以解决地理的地图问题,加油噢!


如何打开自己的高中思维“地图”

  通俗地讲,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培育高品质的思维是我们最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所谓的思维导图就是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做好一下四点你就也可以打开自己的思维导图。  一、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反应速度和熟练程度,表现为思考问题时的快速灵活,善于迅速和准确地做出决定、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应注意:l、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能生巧。2、课堂听讲超前思维,抢在老师讲解之前进行思考,把课堂接受知识的过程变成思维训练的活动。3、定时作业,有意识地限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二、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和逻辑推理水平,表现为能深刻理解概念,分析问题周密,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应注意;  2、积极开展问题研究,按写小论文,养成深钻细研的习惯。  三、整体性思维  整体性思维,指善于抓住问题的各个方面,又不忽视其重要细节的思维品质。考虑问题,总是从整体出发,能够很好地处理整体与局部关系。培养思维的整体性应注意:  l、站在系统的高度学习知识,注重知识的整体结构,经常进行知识总结。  2.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挖掘共性,分离个性,在比较中学习新知识。  3、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在融会贯道中提炼知识,领悟其关键、核心和本质。四、创造性,指思维活动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奇异、求变,表现为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应注意:  l、加强学习的独立性,保持应有的好奇心。  2.增强问题意识,在课堂听讲和读书学习中,注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注重思维的发散,在解题练习中进行多解、多变。


上一篇:顺丰物流电话

下一篇:丽婴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