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模型中的关系模式至少是( )
关系模型中的关系模式至少是:第一范式(1NF)。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指用二维表的形式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几乎所有的关系模式都符合第一范式,但是具体的数据库设计里,表最好达到第三范式(不包含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第一范式(1NF):是指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同一列中不能有多个值,即实体中的某个属性不能有多个值或者不能有重复的属性。第二范式(2NF):是在第一范式(1NF)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满足第二范式(2NF)必须先满足第一范式(1NF)。第三范式(3NF):是第二范式(2NF)的一个子集必须先满足第二范式(2NF)。也就是说,第三范式(3NF)要求一个数据库表中不包含已在其它表中已包含的非主关键字信息。巴斯-科德范式(BCNF):Boyce-Codd Normal Form(巴斯-科德范式)第三范式(3NF)的一个子集,即满足巴斯-科德范式(BCNF)必须满足第三范式(3NF)。是在3NF基础上,任何非主属性不能对主键子集依赖(在3NF基础上消除对主码子集的依赖)。
什么是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有哪些特点?
关系模型:用二维表的形式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关系模型的特点:关系模型与非关系模型不同,它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基础上的。2.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无论实体或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关系表示。3.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4.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关系。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扩展资料:关系实际上就是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或内容。也就是说,关系模式是型,关系是它的值。关系模式是静态的、稳定的,而关系是动态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因为关系操作在不断地更新着数据库中的数据。但在实际当中,常常把关系模式和关系统称为关系,读者可以从上下文中加以区别。关系数据模型是以集合论中的关系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关系模型中无论是实体还是实体间的联系均由单一的结构类型——关系来表示。在实际的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也称表。一个关系数据库就是由若干个表组成。关系模型是指用二维表的形式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关系模型中,概念模式是关系模式的集合,外模式是关系子模式的集合,内模式是存储模式的集合。1.关系模式关系模式实际就是记录类型,包括:模式名、属性名、值域名及模式的主键。他不涉及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只是对数据特性的描述。2.关系子模式子模式是用户所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除了指出用户的数据外,还应指出模式和子模式之间的对应性。3. 存储模式关系存储时的基本组织方式是文件,元组是文件中的记录。由于关系模式有键,因此存储一个关系能用散列方法或索引方法实现。
关系模型的特点是什么
关系模型有如下优点 1. 数据结构简单 在关系模型中,数据模型是一些表格的框架,实体通过关系的属性(即表格的栏目)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通过这些表格中的公共属性(可以不同属性名,但必须同域)表示。结构非常简单,即使非专业人员也能一看就明白。 2. 查询与处理方便 在关系模型中,数据的操作较非关系模型方便,它的一次操作不只是一个元组,而可以是一个元组集合。特别在高级语言的条件语句配合下,一次可操作所有满足条件的记录。 3. 数据独立性很高 在关系模型中,用户对数据的操作可以不涉及数据的物理存储位置,而只须给出数据所在的表、属性等有关数据自身的特性即可,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4. 坚实的理论基础 与网状模型和层次模型不同,关系模型一开始便注重理论研究。在数据库领域专家的不懈努力下,关系系统的研究日趋完善,而且也促进了其它软件分支如软件工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