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贼先擒王

时间:2024-03-29 20:54:00编辑:奇事君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出自哪一首古诗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出自唐代诗人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全诗为: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译文:
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杀人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出自哪一首古诗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前出塞九首》。
诗人先写《出塞》九首,后又写《出塞》五首;加“前”、“后”以示区别。《前出塞》是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本篇原列第六首,是其中较有名的一篇。诗的前四句,很象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所以黄生说它“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两个“当”,两个“先”,妙语连珠,开人胸臆,提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强调部伍要强悍,士气要高昂,对敌有方略,智勇须并用。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数家珍,宛若总结战斗经验。然而从整篇看,它还不是作品的主旨所在,而只是下文的衬笔。后四句才道出赴边作战应有的终极目的。

前出塞九首
杜甫 〔唐代〕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余,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擒贼先擒王出自哪首古诗

擒贼先擒王出自杜甫的《前出塞九首》之一。“擒贼先擒王”出自杜甫的《前出塞九首》之一,这九首诗通过一个征夫的诉说反映其从军西北边疆的艰难历程和复杂感情。是杜甫在四十岁所创作的一系列军事题材的诗歌,当时还是唐朝的生长期,而杜甫却对当时的军事路线不太认同。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在26岁中进士,先后官至弘文馆校书郎,淮南节度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黄州、睦州刺史等职。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其为“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文章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诗歌代表作有:《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杜牧在家族中排行十三,因此根据唐人的习惯,被称为“杜十三”。杜牧政治才华出众,杜牧十几岁的时候,正值唐宪宗讨伐藩镇,振作国事。他在读书之余,关心军事,后来杜牧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特别是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

擒贼先擒王出自哪首古诗

擒贼先擒王出自《前出塞》这首古诗。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谚语,说明做什么事情都要抓住主要矛盾。作战中就是要选好突破口,正确确定主攻方向。语出唐代杜甫《前出塞》诗。意谓要想射倒人,必先射倒他骑的战马;要想逮住敌人,必先逮住敌人的首领。说明做什么事情都要抓住主要矛盾。作战中就是要选好突破口,正确确定主攻方向。擒贼先擒王的原因:因为在实战中,王如果被擒拿了,那么下面的人马就会出现树倒猢狲散的情况,一般,古代大规模战争中,都会采取有利机会,突破防线,进而朝着敌方主帅方向攻击。如果能够抓到敌方主帅,那么就会减少很多伤亡,同时也可以提前结束战争,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将敌人的首要人物控制好,其部下群龙无首不战自乱,己方才能大获全胜。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出自于谁的笔下?

杜甫的《前出塞》(其六)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古诗,但也是一首读起来感觉前后反差很大的诗。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军队整装备战,人人都摩拳擦掌,力争能够成为能够挽强弓用长箭的精兵强将。这句诗给人的感觉,士兵积极性很高,人人想着上阵杀敌立功,让人热血沸腾,很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感觉,将士们都做好了出征准备,要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不但描写了将士人人力争上阵杀敌的高涨热情,还表现出了杜甫对战争有很清晰的思路。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首先擒获或者杀死敌人主将,敌人自然就会溃败;擒贼先擒王已经成了后世作战的一个指导思想。不过马个头比较大,估计箭伤对马的杀伤力应该比不过对人的杀伤力,究竟能不能射人先射马,这值得商榷。总体来说,诗的前四句杜甫描述将士们战前准备,提出自己的作战纲领,给读者的感觉,杜甫是支持出征作战的,甚至恨不得自己也上阵杀敌。那后面是不是就应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或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了?但是后四句却转了个180度的大弯。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战士们都摩拳擦掌,做好了一场大战的准备了,你还指示了我们怎么去打仗,大军马上要出征了,你又来说不要多杀人,我们要和平,只要不让别人侵占我们国土就够了,没事去打别人是不对的。前面热血澎湃,后面又浇了盆冷水降降温。当然杜甫写《前出塞》组诗的时候,唐朝还没经历过安史之乱,国力还处在鼎盛时期,对外作战一般是主动出击。虽然频频战争能够彰显大唐的强大,但穷兵黩武会造成民不聊生,就像汉武帝时期,北攻匈奴,远征大宛,征服朝鲜,四处征战,到了汉武帝晚年,汉朝已经民不聊生,如果没有昭宣之治,西汉可能在汉武帝之后就不复存在。但是没有强大的武力也不行,西汉初年和唐朝初年,就是因为武力还不够强大,被迫采取了和亲和进贡的方式保持了暂时的和平。因此保持强大的武力是必要的,但是武力强大的目的是保持和平,止戈为武。

上一篇:临平职高

下一篇:耳机阻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