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论的标签论与越轨行为
标签论是解释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过程的理论。(其他解释越轨行为的社会学理论:迪尔凯姆的失范理论(Anomie),默顿的手段-目标论,冲突理论)20世纪30年代,坦南鲍姆首先提出了标签论的思想,他认为,冲突在导致各个违法者的产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犯罪实际上是由社区规定的。他认为罪犯形成的一个过程就是一个指明、规定、识别、区分、描述、显示以及形成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过程。后来,学者们分析了初次越轨与再次越轨,以说明社会反应的意义,并且认为,每个人都会发生一些不同程度的越轨,但大多数是偶然的,程度也不严重。如果这种越轨行为被其他人发现并公诸于众的话,他就会被贴上越轨者的标签,这时的他的处境就会发生很大变化,就可能从初次越轨变为再次越轨,由平常人变一个经常有越轨倾向的危险人物,越轨者就可以成为他的身份。如果重要人士不判定此行为为越轨,并对他进行教导,此人就可以不再出现上述行为。这一理论认为,越轨行为不在于行为本身,而是社会反应、他人定义的结果。正是他人给某一行为下定义、贴标签才使这一行为成为越轨,并引发了进一步的越轨行为。所以,越轨行为是被社会建构而成的。
标签理论
人终其一生都会不断发生大大小小的偏差行为,这些现象其实也是很正常的,毕竟我们是人不是神对吗?
这些行为称之为“原始偏差行为”,就算犯了过错,人不一定会就此走上犯罪之路,大多数人都仍然能够保有良好的行为举止,安分守己当个好公民。
然而,当一个人发生初级偏差行为后,却马上因为这样的行为被社会或旁人贴上负面标签,被贴上负面标签后,有些人也开始相信发生在他自我身上的标签(自我实现预言),进而来改变行为,以使自己的行为更加符合标签的描述。最后让自己成为犯下更严重的偏差行为,而完全被社会所贴的标签所制约,再也无力翻身。
有句俗话说,“小孩偷拔苗,长大偷牵牛。”许多时候,就是因为标签理论作祟的结果。
标签理论是指,人的表现跟行为,会受到别人为我们贴的标签所影响。
其实仔细想想就很容易明白,当别人认为我们很优秀的时候,我们会尽可能地表现得比原本更优秀的样子。
所以我们常说,父母不可以常骂小孩子没用,因为你骂小孩子没用,就等于替他贴上了一个标签,久了之后,孩子对自己非常没自信,于是就真得变得越来越没用。
标签理论还可能与另一个心理现象相互作用,那就是自证预言。
举例来说,当一个人一直被周遭的人认为没出息的时候,这个标签如果一直贴在他身上,久了之后,如果这个人真的认为自己没出息,因而变得越来越不努力,反而就印证了他内心对自己的看法。
也就是标签理论,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跟内心想法,而这个人受到标签的影响之后,如果也对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信以为真,他就会直接受到影响,并间接印证了别人跟自己的看法,自证预言也就成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