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代码都有什么危害?
分类: 电脑/网络 >> 反病毒
解析:
1.禁止使用电脑
现象描述:尽管网络流氓们用这一招的不多,但是一旦你中招了,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浏览了含有这种恶意代码的网页其后果是:"关闭系统"、"运行"、"注销"、注册表编辑器、DOS程序、运行任何程序被禁止,系统无法进入"实模式"、驱动器被隐藏。
2.格式化硬盘
现象描述:这类恶意代码的特征就是利用IE执行ActiveX的功能,让你无意中格式化自己的硬盘。只要你浏览了含有它的网页,浏览器就会弹出一个警告说"当前的页面含有不安全的ctiveX,可能会对你造成危害",问你是否执行。如果你选择"是"的话,硬盘就会被快速格式化,因为格式化时窗口是最小化的,你可能根本就没注意,等发现时已悔之晚矣。
3.下载运行木马程序
现象描述:在网页上浏览也会中木马?当然,由于IE5.0本身的漏洞,使这样的新式入侵手法成为可能,方法就是利用了微软的可以嵌入exe文件的eml文件的漏洞,将木马放在eml文件里,然后用一段恶意代码指向它。上网者浏览到该恶意网页,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下载了木马并执行,其间居然没有任何提示和警告!
4.
注册表的锁定
现象描述:有时浏览了恶意网页后系统被修改,想要用Regedit更改时,却发现系统提示你没有权限运行该程序,然后让你联系管理员。晕了!动了我的东西还不让改,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5.默认主页修改
现象描述:一些网站为了提高自己的访问量和做广告宣传,利用IE的漏洞,将访问者的IE不由分说地进行修改。一般改掉你的起始页和默认主页,为了不让你改回去,甚至将IE选项中的默认主页按钮变为失效的灰色。不愧是网络流氓的一惯做风。
6.篡改IE标题栏
现象描述:在系统默认状态下,由应用程序本身来提供标题栏的信息。但是,有些网络流氓为了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将串值"Windows Title"下的键值改为其网站名或更多的广告信息,从而达到改变IE标题栏的目的。非要别人看他的东西,而且是通过非法的修改手段,除了" *** "两个字,再没有其它形容词了。
7.篡改默认搜索引擎
现象描述:在IE浏览器的工具栏中有一个搜索引擎的工具按钮,可以实现网络搜索,被篡改后只要点击那个搜索工具按钮就会链接到网络注氓想要你去的网站。
8.IE右键修改
现象描述:有的网络流氓为了宣传的目的,将你的右键弹出的功能菜单进行了修改,并且加入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甚至为了禁止你下载,将IE窗口中单击右键的功能都屏蔽掉。
解决办法:安装杀毒软件和网络防火墙
常见的恶意代码有哪些?
红色代码、欢乐时光等,常见的恶意代码类型有:特洛伊木马、蠕虫、病毒、后门、Rootkit、僵尸程序、广告软件。恶意代码(maliciouscode)是对人为编写制造的计算机攻击程序的总称,它是以危害计算机和网络信息安全等不良意图为目的、未经授权便干扰或破坏计算机系统或网络功能的可执行的程序代码。其设计目的通常是肆意占用资源、泄漏信息、攻击应用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使用、破坏被感染计算机系统及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它具有可运行性、欺骗性、隐藏性、顽固性、非授权性和破坏性等特点,恶意代码的传播与执行,可对IT资产带来危险或不良后果,具有极大的危害性。红色代码、欢乐时光等,一般具有攻击性恶意的病毒、木马、蠕虫等,都可称为恶意代码。
以下哪些是恶意代码?
【答案】:D
“木马”程序与一般的病毒不同,它不会自我繁殖,也不感染其他文件,但是会向施种木马者提供本机信息,使施种者可以任意毁坏、窃取被种者的文件,甚至远程操控被种者的电脑。恶意代码是指故意编制或设置的、对网络或系统会产生威胁或潜在威胁的计算机代码。最常见的恶意代码有计算机病毒(简称病毒)、特洛伊木马(简称木马)、计算机蠕虫(简称蠕虫)、后门、逻辑炸弹等。
什么是恶意代码
恶意代码(Unwanted Code)是指没有作用却会带来危险的代码,一个最安全的定义是把所有不必要的代码都看作是恶意的,不必要代码比恶意代码具有更宽泛的含义,包括所有可能与某个组织安全策略相冲突的软件。
定义一:恶意代码又称恶意软件。这些软件也可称为广告软件(adware)、间谍软件(spyware)、恶意共享软件(malicious shareware)。是指在未明确提示用户或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在用户计算机或其他终端上安装运行,侵犯用户合法权益的软件。与病毒或蠕虫不同,这些软件很多不是小团体或者个人秘密地编写和散播,反而有很多知名企业和团体涉嫌此类软件。有时也称作流氓软件。
定义二:恶意代码是指故意编制或设置的、对网络或系统会产生威胁或潜在威胁的计算机代码。最常见的恶意代码有计算机病毒(简称病毒)、特洛伊木马(简称木马)、计算机蠕虫(简称蠕虫)、后门、逻辑炸弹等。
恶意代码的传播手法
恶意代码编写者一般利用三类手段来传播恶意代码:软件漏洞、用户本身或者两者的混合。有些恶意代码是自启动的蠕虫和嵌入脚本,本身就是软件,这类恶意代码对人的活动没有要求。一些像特洛伊木马、电子邮件蠕虫等恶意代码,利用受害者的心理操纵他们执行不安全的代码;还有一些是哄骗用户关闭保护措施来安装恶意代码。利用商品软件缺陷的恶意代码有Code Red 、KaK 和BubbleBoy。它们完全依赖商业软件产品的缺陷和弱点,比如溢出漏洞和可以在不适当的环境中执行任意代码。像没有打补丁的IIS软件就有输入缓冲区溢出方面的缺陷。利用Web 服务缺陷的攻击代码有Code Red、Nimda,Linux 和Solaris上的蠕虫也利用了远程计算机的缺陷。恶意代码编写者的一种典型手法是把恶意代码邮件伪装成其他恶意代码受害者的感染报警邮件,恶意代码受害者往往是Outlook地址簿中的用户或者是缓冲区中WEB页的用户,这样做可以最大可能的吸引受害者的注意力。一些恶意代码的作者还表现了高度的心理操纵能力,LoveLetter 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一般用户对来自陌生人的邮件附件越来越警惕,而恶意代码的作者也设计一些诱饵吸引受害者的兴趣。附件的使用正在和必将受到网关过滤程序的限制和阻断,恶意代码的编写者也会设法绕过网关过滤程序的检查。使用的手法可能包括采用模糊的文件类型,将公共的执行文件类型压缩成zip文件等等。对聊天室IRC(Internet Relay Chat)和即时消息IM(instant messaging)系统的攻击案例不断增加,其手法多为欺骗用户下载和执行自动的Agent软件,让远程系统用作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的攻击平台,或者使用后门程序和特洛伊木马程序控制之。
恶意代码的传播趋势
恶意代码的传播具有下面的趋势: 另外一个趋势是更多的恶意代码使用销售技术,其目的不仅在于利用受害者的邮箱实现最大数量的转发,更重要的是引起受害者的兴趣,让受害者进一步对恶意文件进行操作,并且使用网络探测、电子邮件脚本嵌入和其它不使用附件的技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恶意软件(malware)的制造者可能会将一些有名的攻击方法与新的漏洞结合起来,制造出下一代的WM/Concept, 下一代的Code Red, 下一代的 Nimda。对于防病毒软件的制造者,改变自己的方法去对付新的威胁则需要不少的时间。 此外,另外一类恶意代码是利用 和uuencode头的处理薄弱的缺陷,将恶意代码化装成安全数据类型,欺骗客户软件执行不适当的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