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目标

时间:2024-03-21 00:15:46编辑:奇事君

工作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上周和一个好朋友吃饭,聊到了职业发展规划,他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他就职于一家央企,很多高管晋升到集团副总级别之后,就会主动考虑换赛道或者下海,而非努力成为集团一把手,原因很简单,当了一把手,就会成为国资委直管的干部,收入大幅下降、权力受到监管、还要承担各种风险,性价比很低。以前和人聊地产行业的职业发展通道,也有一个很相似的观点,即城市公司总经理的是不是一个好的工作,有人将之奉为职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有人觉得,当副总的性价比其实比总经理还要高。姑且不论我等屌丝谈论这个话题是不是太膨胀了,就事论事,这些不同的观点,恰好引申出一个有趣的话题,如何评价一个工作的好坏,或许并没有标准的答案,关键在于你的评价体系是什么。那什么才是理想中的工作状态?分享我的三点感触吧,第一个是干和说的关系,第二个是忙和闲的关系,第三个是工作和生活的关系。 干和说这些年我一直奉行的做事理念是“行胜于言”,就像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多干、少说,多一些长期主义、少一些孔雀文化。这个过程中也有过一些动摇,身边越来越多的实干家,最后都混成了常驻基层的老专家、而PPT流派却一批批的扶摇直上、大谈各种主义和听不懂的黑话。 我也曾学着改变,让自己更世俗一些,学着去吹牛皮、学着去溜须拍马、学着用什么姿势跪的舒服,后来发现,我根本就不适合这个风格,强行改变只会让我更加痛苦。工作本来就很辛苦,如果还需要搭上自己的人格,那我们活得也太卑微了。人还是要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如果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那只能说明这份工作不适合自己。反思这个心理过程,其实最大的阻力并不在于能力,而在于意愿。老祖宗说“人各有志”,现代人讲“同心者同路”,志气相投才能携手并进、志向相悖只好分道扬镳,你笑他人太疯癫、他人笑你看不穿,各有各的路要走,没有绝对的对错。都挺好。忙和闲 工作不会有永远的忙,更不可能永远的闲,大多数的第一关,是如何正视“忙”,比如加班、应酬等,但这一关相对而言,容易攻克,窃以为真正难以克服的是第二关,如何正视“闲”。个人观点,首先要分析“闲”的原因,是否由个人因素导致的。很多时候,由于行业周期、公司战略、或者工种特征,会有比较明显的周期性,这种情况下,该忙的时候就要全力以赴,该闲的时候也要学会修身养性。但也有一些情况,是由于个人的职业发展或者工作状态等原因,就需要仔细审视了。如果一个人习惯了充实的工作状态,突然闲下来,而且发现别人依然很忙、只有自己不被需要,那种状态会非常折磨,必须得做出改变。无论忙还是闲,核心是看工作状态是否处于良性的循环,首先要确保大方向是对的,剩下的就是掌握好节奏,张弛有度,方得长远。 工作和生活 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我今年最大的感悟。 我曾经是一个所谓的“奋斗者”,工作越忙、我越兴奋、越有成就感,我也一度以这个标准去要求团队成员,但很快就被打脸了。曾经有一位校招生,资质很优秀,成长也很快,但工作一年后辞职了,去了一家事业单位,辞职原因是对公司文化的不认可,她说过一句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我为什么要当一位奋斗者?我就想过朝九晚五的生活”。她让我深刻意识到,人与人是不一样的,价值观不同、事业观不同,不是每个人都要为了口号而活,我们都有权利去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工作。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奉行工作大于生活的原则,也因此让家庭做出了很多牺牲。但随着父辈一天天衰老、小孩儿一天天长大,我才更加深刻的意识到,对于公司我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个体,但对于家庭我才是不可替代的一片天。 于我而言,工作很大的意义在于自我实现,而不仅是物质报酬或者社会地位。最能激发工作热情和战斗欲望的事情,都是于公,能创造价值,于私,能证明自己的,有意义的事儿,换言之,是为了内心的价值观而奋斗,而不仅仅是奖金或者荣誉。 但这些有意义的事情,往往又不是工作的常态,从这个角度,并不值得永远all in到工作中,基于一个健全的人格,其实应该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兼顾,虽然无法永远保持下去,但在局部的时间和阶段,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其实没有很复杂,一个单纯的办公环境,同事都是有趣的同龄人,大家一起愉快的工作就很好。还有有个关怀下属的领导,愿意倾听你的想法,及时给予你鼓励,让你有收获和成长。再就是公司福利待遇尚可,最起码让你自己心里平衡,付出和得到成正比。然后便是通勤时间不太长,晚上回家家里有热腾腾的饭菜等着里,饭后陪爸妈下楼遛狗,做好一天的工作总结后安然入睡。人生并不是所有时间都需要打鸡血般的奋斗,该冲的时候得冲,该停的时候也要停,因为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终极目标

人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对于一般的百姓祝他“长命百岁”,对于天子祝他“万寿无疆”,对于人民英雄是“永垂不朽”……祝人“长命”却加了个“百年”的限制,那是因为对于个体的生命来说一百年已经很长,而且活过百年的也是凤毛麟角,但个体的愿望仍然是“长命”;天子代表的是一个国家,所以祝他“万寿无疆”,但既然“无疆”了又何必加一个限制词“万寿”?究其因,国家的命虽然长,但经营万年的国家却只是一个美好的祝愿而已,所以对于一个代表群体的国家,人们的愿望仍然是“长命”。对于有机体的生命来说,人们的愿望是“长命”,但由于物理定律的限制,有机体的生命不可能无限长,所以人们加上了限制词:“百岁”、“万寿”。但对于人的精神,却希望的是“永垂不朽”,其实“永垂”就可以了,加上个“不朽”还是基于物理定律的限制,但人的希望值是“永恒”。

人或者人类的愿望还是尽量“延长寿命”,寿命延长到极至就是“永垂不朽”了。所以人类的终极目标其实是生命的永恒!

接下来分析一下人类实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首先,从哲学的观点来看真正“永恒”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按现代人的理解人类的终极目标仍然受到物理定律的限制。我们再来说“永恒”,永恒是个时间的概念,那么我们又如何理解“时间”?我们一度认为时间是无限的,象一条直线——无始无终。但后来,我们又发现,时间并不是一条无始无终的直线,时间是一条有始有终的曲线,按目前的理解,时间起于大爆炸前的“奇点”,终于何处目前并不确定,但也不会“永恒”,时间不是一条数学摡念的“射线”,根据爱氏理论,时间甚至都不是一条平直“线段”,而是一条弯曲的“曲线段”,甚至是一条“圆孤”,就象人们对直线的了解,真正无始无终的直线只是人们抽象出来的一种数学概念,在实际宇宙中这种无始无终的直线是找不到的,就象人们站在地球上认为地平面是平的,地平面就是一条直线,实际上沿着地平面这条“直线”一直走下去,却发现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视觉上坚信不疑的直线围着地球绕了一圈后变成了一条闭合的“曲线”。目前,我们对于宇宙空间的理解,宇宙就象一个不断膨胀的“气球”,如果沿“宇宙气球”的表面走一圈,理论上也会从终点回到起点,尽管“宇宙气球”在不断膨胀,表面曲线变成一条螺旋线,但还是一条闭合的曲线。所以从空间上来看找不到一条完美的无始无终的“直线”,所谓的直线,只存在数学概念里,在现实的宇宙中他也同样受到物理定律的限制。

那么时间呢?时间是否也象空间一样?时间真的是理解中的一条单向的“射线”——从大爆炸开始,射向无限?或者说宇宙膨胀时一个方向,宇宙收缩时又原路返回——时间成了一条有始有终的线段!只是这条线段足够长,凭人类的理解它就是一条直线!或许时间也象空间一样,貌似是一条直线,走着走着它就成了一条曲线,而且是一条闭合的曲线,那样的话,我们经过了不重复的路径,却回到了起点!

时间真的可以这么类比理解吗?爱因斯坦告诉过我们,时空是不分的,可以说没有空间就没有时间,离开空间谈时间是无意义的。爱因斯坦还告诉我们时空是可以弯曲的,那么时空弯曲到极至就成了一条闭合的曲线,甚至收缩成一个点,也许就是时空的起点“奇点”。

所以时间在小尺度上是一条单向的直线,但大尺度上是会弯曲的,更不是无始无终的直线,也许时间也象空间一样,甚至很有可能是一条闭合的曲线,如果时空不分家,如果宇宙不是无限,宇宙不是永恒,时间也没有永恒,时间不是一条直线,也不会是一条嘎然而止的线段。

大而言之,绝对的永恒是实现不了的。退而求其次,则是“与天地齐寿,与日月同光。”从宇宙概念说,“与地齐寿,与月同光”要远小于“与天齐寿,与日同光”,所以终极目标如果是与宇宙相齐的话,人类的终极目标可分步骤,先是与地月看齐,再实现与太阳系同寿命,最后实现统治宇宙的目标。也就是文明的分类。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物理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舍夫最先提出,将宇宙文明分为“I”“II”“III”类进行划分。即行星文明、恒星文明、星系文明。那时他还没有提出“IV”类文明的概念,但科技在发展,现在似乎到了宇宙级文明为终极文明。

尼古拉·卡尔达舍夫文明等级模型

I类文明,这类文明已经掌握了行星级别的能量,他们对能量的消耗可以被精确测量,他们可以利用到达他们星球的全部太阳能,相当于10^16瓦。拥有了这种行星能量,他们可以对天气进行控制和改变,可以在海洋或者近太空里建立城市,本星球上已经没有为了争夺能源而进行的战争,他们成了这颗行星真正的主人。

II类文明,随着文明的进步,能量的消耗也越来越大,他们居住的这颗行星上的所有能量即将耗尽,母恒星的演化也可能让这颗行星不再适宜居住。但他们已经掌握了更为先进的技术,可以利用母恒星的全部能量输出,大约为10^26瓦。他们已经可以到达自己太阳系内任何地方,并且已经尝试远航至其它恒星系统。

III类文明,这类文明已经耗尽了自己太阳系的全部能量,他们已经能够在自己的银河系内自由来去,并且能够在本星系内的广大地域进行殖民,他们有能力利用几十亿颗恒星的能量,大约相当于10^36瓦,已开始走出自己的星系去往其它遥远的星系探索。

IV类文明,这类文明尼古拉·卡尔达舍夫没有提出,也没有定义。现代物理学告诉我们,宇宙中充满了暗物质和暗能量,所有暗物质的总量,达到了构成宇宙中所有物质和能量总和的73%。IV类文明已能够利用整个宇宙空间中的能量,包括暗物质和暗能量。

尼古拉·卡尔达舍夫几十年前提出的这个理论,现在已得到了众多科学家的认同,并且相关的研究也在进行。据科学家粗略的估计,每一类文明之间的差异为惊人的100亿倍。先抛开IV类文明不说,III类文明掌握可利用的能量是II类文明的100亿倍,以此类推。科学家以现在地球人类产出和消耗的能量总和以及全球的经济规模为依据,计算出地球能量产出的总量将以每年2%至3%的增速在缓慢增长,按照这种速率,我们达到I类文明的地位,所需时间大致还要100多年至200年,达到II类文明则需要5000至10000年时间,达到III类文明,将需要10万至100万年!

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

那么,如今我们地球的文明到底发展到了哪一个阶段?又属于属于哪一类文明呢?就目前来看,地球上的能量产出主要还是依赖石油和煤炭,连太阳能还不能充分的利用。如果按照每一类文明能产出的能量总量来对比计算,我们今天的文明只能算是介于0类文明至I类文明之间。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为了对我们的文明等级进行准确地描述,将大尺度的文明等级又细分了一下,每两个等级之间又分为10级,即从0级开始,0.1级、0.2级、0.3级,以此类推。根据计算得出,地球人类目前能够产出的能量总量只有I类文明的千分之一,按照卡尔·萨根的类别细分,地球目前的文明还处于0.7类文明左右。

人类宏伟的目标早已呈现,似乎科技的发展也正印证着人类的目标将逐步实现!相信未来会有大量“黑科技”来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但是人类的目标依然是满足人自身的欲望,即“长寿”这一最根本的欲望。因为没有了人,再宏大的目标并没有意义。比方说,人造智能取代了生物人,生物人沦为看客,甚至只是智能人的宠物,那么即算文明再发展,实现了统治宇宙的目标又跟生物人有何关系,就象地球上人与猴子是近亲,人类发展了,猴子却衰败并灭绝了,在猴子眼中人类的文明与他又有何关系?非常不幸的是人类总结出来的规律告诉我们,现有的规律都不支持人类去实现这么伟大的目标:一是任何事物都有生命的终点;二是生命存在优胜劣汰的淘汰法则。第一条规律告诉我们,人类作为一个群体也是有生命周期的,曾经地球霸主恐龙也没有逃过这个规律,而且自然的进化是缓慢的,靠自身的自然进化来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也是不现实的。按照科技发展的推演,人类在一两百年将实现I级文明,几千年或万把年前实现ll级文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生物人进化的改变微乎其微。凡胎肉身又根本适应不了星际争霸。那么在第二条法则下,先进的智能生命将毫不客气地淘汰低能的生物人,毕竟他们无论从身体条件上还是智慧水平上优于生物人类太多。

接下来的话题就是人工智能与生物人的关系了,至于人工智能有多进步,会不会辗压生物人,恐怕连目前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毫不怀疑人工智能会超越人类!剩下考虑的事情似乎是在未来的智能人在辗压人类之前怎么样教育好他,让他听命于人类,不过不太乐观的是,我们虽然对人工智能的智能程度有很大信心,但对创造人工智能的创造者的目的和掌控能力缺乏信心。毕竟希特勒的母亲当时并没特意打造一个魔鬼般的人物,希特勒也并非一出生就是一个魔鬼!那么谁又把握得了人工智能不会脱离人类的掌控?况且人类中还有另存野心的天才人物,他们的欲望谁又控制得了?

帮助人类实现终极目标无疑只能靠人类的智慧,最好的手段就是科技,但是阻碍人类实现终极目标的也是科技,除了人工智能,其它的科技手段也同样有此利弊,比如说基因工程,如果说人工智能是从本质上改变人的属性,从碳基改成了硅基,那么基因工程就是从形式上改变了人的定义,比如无限地改变个体的特征,拼接各种附属的特性。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的特征、人类的属性都很有可能改变,到那时,对于人甚至生命的定义都将改变。那么另一种生命的终极目标又是什么?其实已经与人类毫不相关了。

很多时候人类的欲望控制着人类的行为,而欲望正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对于欲望人类从来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方面人类鼓励永不停息的探索;另一方面,人类又总在揭露人类往往毁在各种欲望的贪婪上。科学的发展也正好能满足大部分人的欲望,所以历来都为人类所重视和崇尚;但文学又往往揭露人们的各种贪婪,由于文学不能为大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所以并没有那么备受推祟,有时更会受到冷落,“百无一用是书生”。

科学脱颖而出之后,成了一枝独秀,其他学科要不被取代,如中医学、天文学、堪与学,甚至儒学;要不被渗透,如神学,甚至艺术中的绘画、音乐、文学都加上了科学的元素,整出立体画,结构画,电子音乐,科幻文学等。一切均需以科学的眼光评判,不科学或伪科学均被斥为迷信、落后和愚昧。所有的教育、经济、思想均被装上了科学的列车,开向一个确定的目标,列车里的人都兴高采烈,并且毫不怀疑会奔向既定的终点。列车是由无数顶尖的工程师们打造的,行驶的路线也是经过了科学家计算的,列车无比豪华,上了车的人也无比幸福,似乎只有列车外的动物有些迷惑,因为它们不懂科学,活该留在原始和愚昧的荒野里!毫无疑问列车是奔向永恒的幸福!

列车外也还有几位研究历史的考古学家,他们不是不相信科学,而是在研究科学的历史,为了搞清科学是怎么来的,所以没来得及追上列车。因为他们正在研究泰坦尼克号和波音787MAX,他们发现人类最尖端的科技从来都是用在军事上,那里有最新的技术最大的威力和最强的大脑,而且这些最高端的科技都是用来对付人类的,他们发现这里有点悖论,最好的科技是用来对付人的,到底谁是人类的敌人,不是说科技的敌人是愚昧,不是说发展科技是消灭贫穷和愚昧吗?怎么科技与科技交起火来了?

列车外还有几位穷酸了的文学家,他们也不是不想信科技,他们只是在研究科技到底能把人类的灵魂改变多少?他们发现欲望只有增加,却并不曾减少!况且鼓励的就是欲望,无止境的欲望才是科学的动力!无欲无求者不是懒就是笨,是颓废和消极。

没上列车的还有几位僧侣和神父,他们只相信神的召唤和他们内心的呼唤!


人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人类的终极目标是为了生命的延续,没有生命就没有未来,在生机勃勃的生命力面前,一切都不是对手。


有人说,你的位置决定了你的眼界,躺着看,身边的小沟壑也成了高山,站在地上,高楼大厦也仿佛不可逾越,如果跳出当下,站在星系里看,地球也不算什么。

关注小我的幸福,没有错,追求生活品质,让自己活得更好,是每个人的权利,但从人类的发展角度,小我微不足道,曾经存在的意义,不是过得有多美好,而是让别人记住了什么,留下了什么。留下我们的后代子孙在这个繁华世界里繁衍生存,重复我们经历的幸福生活,创造我们没能继续的未来,这才是生命的意义。


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文 | 柒筱胭 你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有人说是财富,有人说是名望,也有人说是权利,还有人说是成功。 我曾今以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是财富,因为我觉得有了财富我就可以住大房子,这样我就可以装一个阳光大书房,在我空闲时可以在书房里,懒懒地晒着太阳阅读,这种感觉非常令我陶醉。 但是我这样的想法稍加推理就可以看出,我的梦想体验是在阳光底下阅读,而这件事情就算现在没有大房子,没有大书房依然可以完成。可见,“财富”作为人生终极目标,在我的这个想法上根本站不住脚。 随着近年来自媒体大火,涌现了许多的网络红人,他们收获了流量,从而带来了财富。这引得有的人羡慕,有的人嫉妒,也有的人看到和别人差距这么大而深感焦虑。这些人要么以财富为目标,要么以名望为目标,可是他们显然生活的不快乐。 以前,我也总是从财富的角度出发,思考人生的意义,可是脑子里总是一团迷雾,心里也越来越焦虑。 那什么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呢?当我读了《幸福的方法》之后,茅塞顿开,原来我的思考出发点都错了。以幸福为出发点思考,一切问题都像拨云见月般明朗了。这本书告诉我们, 幸福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一个高于所有目标的总目标,而财富、名望、权利和成功都只是获取幸福的工具 。这本书致力于帮我们了解幸福的真相,把我们带到一个真实的世界,它告诉我们,幸福是一种可以通过练习培养的能力,学会这种能力可以让我们过的更幸福。 这本书的作者泰勒·本·沙哈尔是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他开设的“积极心理学”被哈佛学生推选为最受欢迎的课程,学生们评价这门课,“其奇妙之处在于,当学生们离开教室的时候,都迈着春天一样的脚步”。泰勒还受聘为多家著名跨国公司的心理咨询师和培训师,他的课程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被众多企业家和高管们誉为“摸得着的幸福”。 真的非常庆幸在疫情期间我读到了这本书,它以形象的比喻和智慧实用的练习,教会我在居家隔离的这段时间,时时刻刻体验着幸福的感觉,让深居的我也能从心里感受到大自然春天到来的美好。读完这本书之后,有三点,我觉得非常值得与大家分享、共勉。 关于幸福的概念,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有的认为欲望能得到满足就是幸福;有的觉得事业成功就是幸福;有的人说身体健康就是幸福;有的人说父母健在、子女双全、家庭和睦就是幸福。那究竟什么才是幸福? 获得成功的成就感是幸福吗?作者在16岁的时候,以为自己在以色列全国壁球赛中获得冠军,这种成就感可以让他获得幸福,但是那种成就感的喜悦没有持续多久,失落和空虚再次地填满了他的内心。作者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就感不是幸福。 幸福是没有痛苦和挫折吗? 真正的幸福不应该是绝对不掺杂不良的情绪,而是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 幸福不是阻止生活中各种苦难的发生,而是帮助我们积极地加以应对。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无可回避的痛苦,那个时刻我们很难关注自身的幸福,我们最好的选择是真实地体验那些负面情绪,并允许它们按自然规律自行转变。 有钱了就会幸福吗?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抑郁症患者的患病率也在加倍提高。我们熟知的明星张国荣、乔任梁和崔雪莉都因抑郁症而自杀。金钱带给我们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却没有带给我们更多的幸福。物质本身不能给我们的生命带来意义或精神财富。 幸福从来不是奢侈品,它是我们随时随地用心就可以感受到的。 书中,将不同的人生比作四种汉堡模型,享乐主义型、虚无主义型、忙碌奔波性和感悟幸福型。 第一种“享乐主义型”,只图享乐,没有目的和挑战,不再追求生命的意义,活在如同行尸走肉,生活将不再有幸福可言。第二种“虚无主义型”,代表沉迷于过去而放弃了现在和未来,他们被过去的阴影和痛苦包围,毫无幸福的感觉。第三种“忙碌奔波型”,就是小时候,大人们经常对我们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现在看来,这种理论完全抹杀了我们体验当下的快乐的可能。第四种“感悟幸福型”,是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挖掘为当下和未来带来幸福的行动,能享受当下的快了以及未来的幸福。 幸福的真谛在于快乐和意义,即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同时又可以体验当下的喜悦情绪 。能够持续的幸福感,需要我们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快乐地努力与奋斗。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地游逛,幸福是向山顶努力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幸福是没有终点的,我们可以让自己更幸福。 纵观我们整个人生,主要由学习、工作和亲密关系3部分组成,如果我们懂得如何发觉幸福,幸福将无处不在。 学习时,要摒弃脑海里先苦后甜的模式,不能只关注好成绩,而不去享受学习的快乐。我们应该以心流体验为前提,享受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 工作也可以让人更幸福。在这个疫情肆虐的春天,我们大概都体会到了,其实工作是一种特权,比宅在家里更快乐更有意义。我们把工作、努力与痛苦绑在一起的习惯,严重影响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获得幸福感。为了让我们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快乐,我们就得心态,把工作当成一种使命感,或者一种自我实现的途径,用自己的情感和热情去快乐地工作。 经营好亲密关系,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幸福感。关于如何打造亲密关系,泰勒在书中建议我们要做到三点。第一点,要爱这个人真正的核心价值,比如他的善良、真诚、努力等。第二点,牺牲不是美德,做选择时要以双方的幸福去衡量,而不是牺牲自己的核心价值。第三点,要理解你的伴侣,真正的去认识他的核心价值。做到这三点,才能使爱更好的成长,这样的亲密关系才能持续地为双方带来永不枯竭的幸福感。 1. 养成微小的好习惯 一年前,我因为孕期宝宝胎停而心情抑郁,内心焦虑,整夜失眠,整个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健康也每况愈下。后来我给自己制订了每天运动的目标,之后心态开始变得积极了,随之运动的习惯又带我解锁了我阅读的爱好,我焦虑、失眠的症状慢慢的也全都好了。后来我在一篇文献中看到,运动、阅读、艺术(包括绘画、戏剧、音乐等)也归为抑郁症的其他疗法之中。 想一想什么样的习惯能让你更幸福?你希望生活发生怎样的改变?比如每周运动3次,每天阅读,每周学一首歌,早睡早起等。选一个你喜欢的小习惯,坚持下去吧!就像托尼.施瓦茨说的, “微小的进步,好过野心勃勃却遭遇的失败......不要着急,成功自会像滚雪求一样越滚越大”。 2. 每天记下值得感恩的5件事 每晚入睡前写下5件值得你感恩的事情,可以是一顿美食,与好友的一次畅谈,收到的美好礼物等,有意思的事情都可以写下来。长期坚持下来,内心就会常常充满感恩,少了抱怨,会增添许多的幸福感。 3. 选择简单的生活方式 一些年轻人中间流行着“极简”生活的概念,还有一本书叫《断舍离》,倡导我们削减繁杂的物品,只留下生活必须品。这样的生活少了杂乱的物品,我们眼到之处,可以有更多的空间供我们遐想,幸福感也随之骤升。 4. 接纳自己,活在当下 对自己不满意、挑三拣四的人,很难有幸福感可言。所以,我们要想拥有幸福感,必须首先要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坏脾气,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过去,接纳自己的周围环境,原谅所有的一切不好的事情,专注感受当下的生活,活在当下。 读完《幸福的方法》这本书之后,我知晓了幸福是人生唯一的终极目标,是一切目标的终点。而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是由生活是点点滴滴的瞬间累计而成的。 要想时刻感受到幸福,我们首先要有一个自身价值观与爱好相结合的目标,然后活在当下,从现在开始,养成让我们更加幸福的习惯,善加利用有限的时间,拓展充实生命的可能性,去发掘幸福的潜力!

上一篇:如何生成目录

下一篇:apu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