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上说,对越自卫的反击战是指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越边境爆发的战争。广义是指1979年至1989年近十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20世纪70年代中叶,越南结束抗美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后,将中国视为“头号敌人”。中越关系急剧恶化,中国边境的和平、稳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1979年2月17日,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中国边防部队自卫反击侵犯中国领土的越南军队。3月16日全部撤回中国,完成作战任务。
1979年2月,数十万解放军跨越千山万水直奔南疆,严重打击越南。看到我们的局势越来越有利,我们几乎突破了越南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我们的军队并没有追求胜利,让敌人以亡国的姿态结束,而是坚持原则,直到现在。
不得不说,邓小平对越战的决定真的很聪明,也许当时很多人都不明白,几十年后才知道他的才华大略。
中越友好关系在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国际公认。两国之间有着深厚而紧密的联系,在类似的情况下建立了兄弟情谊。就连越南领导人胡志明也公开表示:“中国和越南不仅是一个友好的邻国,也是一个共同受苦的兄弟。”
当历史时针指向现代时,西方资本主义逐渐接近血盆,中国和越南不得不面对反侵略的共同命运。侵略者的爪子和牙齿不断地挥舞着,巨大的野心就像一个永动机,让强大的敌人鲁莽地闯入两国的大门。中国和越南人民在激烈的反抗斗争中相互支持,演绎了不怕困难、并肩作战的故事。
中国对越南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20世纪初,法国和日本签署了日法协议,为他们的和平相处搭建了一座桥梁,但对越南并不那么友好。
在法国的要求下,日本政府无情地驱逐了在日本和越南的学生,并扼杀了由越南爱国主义者潘佩珠领导的“东游”。越南已经成为法国的保护国20多年了,所谓的“保护”只是美化殖民统治。
战争影响
1979年,中国实现了预期的作战目标,打乱了苏联和越南的战略部署,摧毁了越南北部的工矿业,对保护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东南亚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这场战争,越南也变得疲惫不堪。经过十年的轮战,解放军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指挥人才,锻炼了军队的作战能力。在战争中,中国占据了大部分边界骑行点,推动了清末清政府和法国签署的边界,控制了中越边境地区的战略制高点,并于1999年通过了中越边境条约确认。
从1984年到1989年,有兰州军区47集团军、沈阳军区16集团军、23集团军、北京军区27集团军、38集团军、南京军区12集团军、第一集团军、广州军区42集团军、41集团军、济南军区67集团军、26集团军、20集团军、成都军区13集团军。
在此期间,中国陆军原军事作战部队和其他兵种的综合重组组成了军事集团军,加强了军队的综合作战能力。军事枪支装备由56半自动完全替换为81名枪支家族。到20世纪80年代末,恢复的军衔制度也在轮换战争中发挥了作用。经过长期的边境作战,中国已经掌握了边境地区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