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八阵的作者简介
张景岳(1563-1640),明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名介宾,字惠卿,号景岳,因其室名通一斋,故别号通一子。同时因为他善用熟地,有人又称他为“张熟地”。他是杰出的医学家,古代中医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时人称他为“医术中杰士”、“仲景以后,千古一人”,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张景岳早年推崇丹溪之学,景岳在多年丰富临床实践中,发现其弊端并逐渐摈弃朱氏学说。中年以后著书立说,著作首推《类经》,其编撰凡历岁者三旬,易稿者数四,方就其业。成书于天启四年(1624)。同年,景岳再编《类经图翼》和《类经附翼》,对《类经》一书中意义较深言不尽意之处,加图详解,再附翼说。其晚年集自己的学术思想,临床各科、方药针灸之大成,辑成《景岳全书》64卷。《景岳全书》内容丰富,囊括理论、本草、成方、临床各科疾病,是一部全面而系统的临床参考书,《新方八阵》便是其中的一部分。张氏晚年著《质疑录》,共45论,内容系针对金元各家学说进行探讨,并对早期发表的论述有所修正和补充。张景岳善辨八纲,探病求源,擅长温补,并在其医学著述和医疗实践中充分反映。治疗虚损颇为独到。反对苦寒滋阴,很好地纠正了寒凉时弊。他的阴阳学说、命门学说对丰富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他的重要著作《类经》是学习《内经》的较好参考书,《景岳全书》各科齐全,叙述条理,是一部很有价值的临床参考书。张景岳的学术成就无疑是巨大的,对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新方八阵的著作简介
《新方八阵》,医方著作,二卷(即《景岳全书》卷五十-五十一),明·张介宾撰。作者曾选辑古代医方,撰成《古方八阵》。但觉临床取用“犹有未尽”,故又以己意化裁制定新方186首,仍分为补、和、攻、散、寒、热、固、因八阵。书中首载各类制方总义,次分述各类附方、主治及其加减法。这些方剂均系作者根据临床实践创制的。既符合其八阵之法,又有实际效验。本书亦有单行本。《新方八阵》是《景岳全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积数十年临床经验,研究方剂的代表作,成书于崇祯十三年(公元1624年)。该书首创了八阵分类法,并创立了新方186首。张氏组方师古不泥,善于补阙创新;治疗上擅长补虚,并倡导阴阳两调,精气并补两法。对于虚实夹杂之证,主张以扶正为要;用药与配伍上,强调用药以精一为贵,运用灵活,加减有则,并善于配合药物的升降动静等以纠正病气之偏,立法精当,配伍严谨。这些特色不仅反映了张氏对方剂研究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启迪人们对待前人之方,既要掌握其制方之理,又要通晓其权宜之变。
新方八阵的内容简介
卷五十新方八略引 一补略补方之制, 补其虚也。二和略和方之制, 和其不和者也。三攻略攻方之制, 攻其实也, 凡攻气者攻其聚, 聚可散也。四散略用散者, 散表证也。五寒略寒方之制, 为清火也, 为除热也。六热略热方之制, 为除寒也。七固略固方之制, 固其泄也。八因略因方之制, 因其可因者也。卷五十一含补阵、和阵、攻阵、散阵、寒阵、热阵、固阵和因阵。 补阵 大补元煎一治男妇气血大坏, 精神失守危剧等证。此回天赞化, 救本培元第一要方。 左归饮二此壮水之剂也, 凡命门之阴衰阳胜者, 宜此方加减主之。 右归饮三此益火之剂也, 凡命门之阳衰阴胜者, 宜此方加减主之。 左归丸四治真阴肾水不足, 不能滋养营卫, 渐至衰弱, 或虚热往来, 自汗盗汗, 或神不守舍, 血不归原, 或虚损伤阴, 或遗淋不禁, 或气虚昏运, 或眼花耳聋, 或口燥舌干, 或腰酸腿软, 凡精髓内亏, 津液枯涸等证, 俱速宜壮水之主, 以培左肾之元阴, 而精血自充矣, 宜此方主之。 右归丸五治元阳不足, 或先天禀衰, 或劳伤过度, 以致命门火衰, 不能生土, 而为脾胃虚寒, 饮食少进, 或呕恶膨胀, 或番胃噎膈, 或怯寒畏冷, 或脐腹多痛, 或大便不实, 泻痢频作, 或小水自遗, 虚淋寒疝, 或寒侵溪谷而肢节痹痛, 或寒在下焦而水邪浮肿。 等方共二十九首。和阵 金水六君煎一治肺肾虚寒, 水泛为痰, 或年迈阴虚, 血气不足, 外受风寒, 欬嗽呕恶, 多痰喘急等证, 神效。 六安煎二治风寒欬嗽, 及非风初感, 痰滞气逆等证。 和胃二陈煎三治胃寒生痰, 恶心呕吐, 胸膈满闷嗳气。 苓术二陈煎四治痰饮水气停畜心下, 呕吐吞酸等证。 和胃饮五治寒湿伤脾, 霍乱吐泻, 及痰饮水气, 胃脘不清, 呕恶胀满腹痛等证。 等方共二十首。攻阵 吐法一此方可代瓜蒂, 三圣散之属。 凡邪实上焦, 或痰或食, 或气逆不通等证, 皆可以此法吐之。 赤金豆二亦名八仙丹。 治诸积不行。 凡血凝气滞, 疼痛肿胀, 虫积结聚症坚, 宜此主之。 太平丸三治胸腹疼痛胀满, 及食积气积血积, 气疝血疝, 邪实秘滞痛剧等证。 敦阜丸四治坚顽食积停滞肠胃, 痛剧不行等证。 猎虫丸五治诸虫积胀痛黄瘦等病。 百顺丸六治一切阳邪积滞。 等方共六首。散阵 一柴胡饮一一为水数, 从寒散也。 凡感四时不正之气, 或为发热, 或为寒热, 或因劳因怒, 或妇人热入血室, 或产后经后因冒风寒, 以致寒热如疟等证, 但外有邪而内兼火者, 须从凉散, 宜此主之。 二柴胡饮二二为火数, 从温散也。 凡遇四时外感, 或其人元气充实, 脏气素平无火, 或时逢寒胜之令, 本无内热等证者, 皆不宜妄用凉药, 以致寒滞不散, 则为害非浅, 宜此主之。 三柴胡饮三三为木数, 从肝经血分也。 凡人素禀阴分不足, 或肝经血少, 而偶感风寒者, 或感邪不深, 可兼补而散者, 或病后产后感冒, 有不得不从解散, 而血气虚弱不能外达者, 宜此主之。 四柴胡饮四四为金数, 从气分也。 凡人元气不足, 或忍饥劳倦, 而外感风寒, 或六脉紧数微细, 正不胜邪等证, 必须培助元气, 兼之解散, 庶可保全, 宜此主之。 五柴胡饮五五为土数, 从脾胃也。 脾土为五脏之本, 凡中气不足而外邪有不散者, 非此不可。 等方共十七首。寒阵 保阴煎一治男妇带浊遗淋, 色赤带血, 脉滑多热, 便血不止, 及血崩血淋, 或经期太早, 凡一切阴虚内热动血等证。 加减一阴煎二方在补阵九。 抽薪饮三治诸凡火炽盛而不宜补者。 徒薪饮四治三焦凡火, 一切内热, 渐觉而未甚者, 先宜清以此剂。 大分清饮五治积热闭结, 小水不利, 或致腰腿下部极痛, 或湿热下利, 黄疸, 溺血, 邪热畜血腹痛淋闭等证。 等方共二十首。热阵 四味回阳饮一治元阳虚脱, 危在顷刻者。 六味回阳饮二治阴阳将脱等证。 理阴煎三此理中汤之变方也。 凡脾肾中虚等证, 宜刚燥者, 当用理中, 六君之类; 宜温润者, 当用理阴, 大营之类。 欲知调补, 当先察此。 此方通治真阴虚弱, 胀满呕哕, 痰饮恶心, 吐泻腹痛, 妇人经迟血滞等证。 养中煎四治中气虚寒, 为呕为泄者。 温胃散五治中寒呕吐, 吞酸泄泻, 不思饮食, 及妇人脏寒呕恶, 胎气不安等证。 等方二十五首。固阵 秘元煎一治遗精带浊等病。 此方专主心脾。 固阴煎二治阴虚滑泄, 带浊淋遗, 及经水因虚不固等证。 菟丝煎三治心脾气弱, 凡遇思虑劳倦即苦遗精者, 宜此主之。 惜红煎四治妇人经血不固, 崩漏不止, 及肠风下血等证。 苓术菟丝丸五治脾肾虚损, 不能收摄, 以致梦遗精滑困倦等证。 等方共十首。因阵 逍遥饮一治妇人思郁过度, 致伤心脾冲任之源, 血气日枯, 渐至经脉不调者。 决津煎二治妇人血虚经滞, 不能流畅而痛极者, 当以水济水, 若江河一决而积垢皆去, 宜用此汤, 随证加减主之。 五物煎三治妇人血虚凝滞, 蓄积不行, 小腹痛急, 产难经滞, 及痘疮血虚寒滞等证, 神效。 调经饮四治妇人经脉阻滞, 气逆不调, 多痛而实者。 通瘀煎五治妇人气滞血积, 经脉不利, 痛极拒按, 及产后瘀血实痛, 并男妇血逆血厥等证。 等方共五十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