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t算法

时间:2024-03-17 02:10:45编辑:奇事君

FFT的算法

FFT是一种DFT的高效算法,称为快速傅立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它根据离散傅氏变换的奇、偶、虚、实等特性,对离散傅立叶变换的算法进行改进获得的。FFT算法可分为按时间抽取算法和按频率抽取算法,先简要介绍FFT的基本原理。从DFT运算开始,说明FFT的基本原理。DFT的运算为:式中 由这种方法计算DFT对于 的每个K值,需要进行4N次实数相乘和(4N-2)次相加,对于N个k值,共需4N*4N次实数相乘和(4N-2)(4N-2)次实数相加。改进DFT算法,减小它的运算量,利用DFT中 的周期性和对称性,使整个DFT的计算变成一系列迭代运算,可大幅度提高运算过程和运算量,这就是FFT的基本思想。FFT对傅氏变换的理论并没有新的发现,但是对于在计算机系统或者说数字系统中应用离散傅立叶变换,可以说是进了一大步。设x(n)为N项的复数序列,由DFT变换,任一X(m)的计算都需要N次复数乘法和N-1次复数加法,而一次复数乘法等于四次实数乘法和两次实数加法,一次复数加法等于两次实数加法,即使把一次复数乘法和一次复数加法定义成一次“运算”(四次实数乘法和四次实数加法),那么求出N项复数序列的X(m),即N点DFT变换大约就需要N^2次运算。当N=1024点甚至更多的时候,需要N2=1048576次运算,在FFT中,利用WN的周期性和对称性,把一个N项序列(设N=2k,k为正整数),分为两个N/2项的子序列,每个N/2点DFT变换需要(N/2)2次运算,再用N次运算把两个N/2点的DFT变换组合成一个N点的DFT变换。这样变换以后,总的运算次数就变成N+2*(N/2)^2=N+(N^2)/2。继续上面的例子,N=1024时,总的运算次数就变成了525312次,节省了大约50%的运算量。而如果我们将这种“一分为二”的思想不断进行下去,直到分成两两一组的DFT运算单元,那么N点的DFT变换就只需要Nlog2N次的运算,N在1024点时,运算量仅有10240次,是先前的直接算法的1%,点数越多,运算量的节约就越大,这就是FFT的优越性。

FFT的公式是什么和算法是怎样实现

二维FFT相当于对行和列分别进行一维FFT运算。具体的实现办法如下:
先对各行逐一进行一维FFT,然后再对变换后的新矩阵的各列逐一进行一维FFT。相应的伪代码如下所示:
for (int i=0; i<M; i++)
FFT_1D(ROW[i],N);
for (int j=0; j<N; j++)
FFT_1D(COL[j],M);
其中,ROW[i]表示矩阵的第i行。注意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记法,并不能完全照抄。还需要通过一些语句来生成各行的数据。同理,COL[i]是对矩阵的第i列的一种简单表示方法。
所以,关键是一维FFT算法的实现。下面讨论一维FFT的算法原理。

【1D-FFT的算法实现】
设序列h(n)长度为N,将其按下标的奇偶性分成两组,即he和ho序列,它们的长度都是N/2。这样,可以将h(n)的FFT计算公式改写如下 :

(A)
由于

所以,(A)式可以改写成下面的形式:

按照FFT的定义,上面的式子实际上是:

其中,k的取值范围是 0~N-1。
我们注意到He(k)和Ho(k)是N/2点的DFT,其周期是N/2。因此,H(k)DFT的前N/2点和后N/2点都可以用He(k)和Ho(k)来表示


一维实序列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傅里叶变换本身是复数运算,地球物理获取的数据大多数是实数,对于实数的变换原则上可直接套用复序列的FFT算法,但那样是把实数序列当作虚部为零的复数对待,显然需要存储虚部的零并进行无功的运算,既浪费了一倍的计算内存,又降低了约一半的运算速度。为了不浪费不可不设的虚部内存和必然出现的复数运算,可否将一个实序列分为两个子实序列,分别作为实部与虚部构成一个复数序列,然后用复序列的FFT算法求其频谱,对合成的复序列频谱进行分离和加工得到原实序列的频谱呢?答案是肯定的,实现这一过程思路就是实序列FFT算法的基本思想。1.实序列的傅里叶变换性质对于一个N个样本的实序列x(k),其频谱为X(j),用Xr(j)和Xi(j)表示X(j)的实部和虚部, 表示X(j)的共轭,则 证明:已知 则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基础上式两端取共轭,并注意到x(k)是实序列,则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基础这就是实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具有复共轭性。其同样具有周期性,即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基础2.一维实序列的FFT算法(1)同时计算两个实序列的FFT算法已知两个实序列h(k),g(k)(k=0,1,…,N-1),例如重磁异常平面数据中的两条剖面,或地震勘探中的两道地震记录,可以人为地构成一个复序列: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基础设h(k)的频谱为H(j)=Hr(j)+iHi(j)g(k)的频谱为G(j)=Gr(j)+iGi(j)y(k)的频谱为Y(j)=Yr(j)+i Yi(j)利用上节的复序列FFT算法,求得Y(j),即Yr(j)和Yi(j)已知,来寻找Hr(j),Hi(j),Gr(j),Gi(j)与Yr(j),Yi(j)之间的关系。对式(8-22)作傅里叶变换: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基础由于H(j),G(j)本身是复序列,所以不能仅从上式分离出H(j)和G(j)。应用Y(j)的周期性,容易得到Y(N-j)=H(-j)+iG(-j)上式取共轭: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基础由于h(k),g(k)为实序列,对上式右端应用复共轭定理,得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基础对式(8-23)展开,得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基础对式(8-24)展开,并应用共轭关系,得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基础把式(8-25)和式(8-26)与Y(j)=Yr(j)+iYi(j)进行对比,有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基础整理得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基础因此,对于两个实序列,通过构造一个复序列,应用复序列的FFT算法和式(8-28)的分离加工,即可得到两个实序列的频谱。(2)计算2 N个数据点的实序列FFT算法设有2N点的实序列u(k)(k=0,1,…,2N-1),首先按k的偶、奇分成两个子实序列,并构成复序列,即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基础通过调用复序列FFT算法,求得y(k)的频谱为Y(j)。另记h(k),g(k)的频谱为H(j)和G(j)。利用前面式(8-23)和式(8-24),容易求得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基础下面分析用H(j),G(j)形成u(k)频谱的问题。记u(k)(k=0,1,…,2 N-1)的频谱为V(j),分析V(j),H(j),G(j)之间的关系,根据定义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基础利用式(8-31)和式(8-34)可换算出u(k)的前N个频谱V(j)(j=0,1,…,N-1),还要设法求u(k)的后N个频谱V(N+j)(j=0,1,…,N-1)。利用实序列其频谱的复共轭和周期性:(1)H(N)=H(0),G(N)=G(0),WN1=-1,得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基础(2)由于u(k)(k=0,1,…,2N-1)是实序列,同样利用实序列其频谱的复共轭和周期性,用已求出的前N个频谱V(j)表示出后面的N-1个频谱V(N+j):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基础由于0<2N-j<N,所以可从V(j)(j=0,1,…,N-1)中选出V(2N-j)(j=N+1,N+2,…,2 N-1),并直接取其共轭 即可得到V(N+1)~V(2 N-1),从而完成整个实序列频谱的计算。总结以上叙述,一维实序列u(k)(k=0,1,…,2N-1)的FFT计算编程步骤如下:(1)按偶、奇拆分实序列u(k),并构造复序列: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基础(2)调用复序列的FFT计算y(k)的频谱Y(j)(j=0,1,…,N-1);(3)用下式计算形成h(k),g(k)的频谱H(j)和G(j);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基础(4)用下式换算实序列u(k)的频谱V(j)(j=0,1,…,2 N-1):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基础[例3]求实序列样本u(k)={1,2,1,1,3,2,1,2}(k=0,1,…,7)的频谱。解:按偶、奇拆分实序列u(k),按式(8-37)构造复序列c(j)(j=0,1,2,3),即c(0)=1+2i; c(1)=1+i; c(2)=3+2i; c(3)=1+2i。(1)调用复序列FFT求c(j)(j=0,1,2,3)的频谱Z(k)(k=0,1,2,3),得Z(0)=6+7i; Z(1)=-3; Z(2)=2+i; Z(3)=-1。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基础(3)运用公式(8-38)计算H(j),G(j):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基础(4)根据式(8-39)求出u(k)(k=0,1,…,7)的8个频谱V(j)(j=0,1,…,7):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基础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基础由上例可见,完成全部2 N个实序列频谱的计算只需做N次FFT计算,相比直接用复序列的FFT算法节省了约一半的计算量。

请用MATLAB、C语言或者其他语言编程实现8点序列的基2-DIT-FFT算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验证。

typedef struct

{

float real;

float img;

}COMPLEX;

void reverse(COMPLEX *X,COMPLEX *x,int N) /*输入数组名称和元素个数,实现倒序 */

{

int LH = N/2;

int j = LH;

int N1 = N-2;

int i;

for(i = 1; i <= N1; i++)

{

int k = LH;

X[i] = (i<j ? x[j] : x[i]);

/*

if(i < j)

{



comp T = a[j];

a[j] = a[i];

a[i] = T;

*/

}

while(j >= k)

{

j = j-k;

k = k/2;

}

j = j+k;

}

}

/*
函数功能:对指定长度的采样数据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并返回变换值, X = FFT(x)

入口参数:目标采样数据,保存变换值的指针,采样数据长度

出口参数:指向变换值的指针

注意事项:保存结果的空间是在函数外部申请,本函数不处理此内容

/*/

COMPLEX *FFT(COMPLEX *X,COMPLEX *x, unsigned N)

{

unsigned temp=N,L=0,M=0,LE=1,LE1=0,J=0,I=0,IP=0;

COMPLEX U={0,0},W={0,0},T={0,0};



while((temp>>=1)>0) /*获得阶码M*/

{

M++;

}

reverse(X,x,N);

for(L=0;L<M;L++)

{

LE=1<<L; /*LE=2^L,分组间隔*/

LE1 = LE>>1; /*LE1=LE/2,对偶跨距,实际也是一个分组中对偶点的对数*/

U.real = 1.0;

U.img = 1.0;

W.real = cos(PI / LE1);

W.img = sin(PI / LE1);



J = 0;

while(J<LE1)

{

I = J;

while(I < N)

{

IP = I + LE1;

ComMul(X + IP,&U,&T);

ComSub(X + I,&T,X + IP);

ComAdd(X + I,&T,X + I);

I += LE;

}

ComMul(&U,&W,&U);

J++;

}

}



return X;

}

FFT中有几个复数运算,自己实现,不想发给你,年轻人还是要自己动手做点东西。N为任意数,正常应该为2的幂次方。


上一篇:特种电源

下一篇:qq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