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篆书法作品有哪些?
1、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清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毛公鼎内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七字,记载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为国献策之事。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书法乃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2、散氏盘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有人认为作器者为夨,又称作夨人盘。传清乾隆初年于陕西凤翔出土。1935年《散氏盘》随清宫其它文物移交北平故宫博物院,抗战时曾南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散氏盘,其铭文结构奇古,线条圆润而凝炼,字迹草率字形扁平,体势欹侧,显得奇古生动,已开“草篆”之端。因取横势而重心偏低,故愈显朴厚。其“浇铸”感很强烈,表现了浓重的“金味”,因此在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3、虢季子白盘商周时期盛水器,晚清时期出土于宝鸡,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镇馆之宝。虢季子白盘被视为西周金文中的绝品。它的金文排列方式与字形处理方式显然有别于其他西周铭文,却与东周后期战国吴楚文存在着某种相近的格局。比如,它非常注意每一文字的单独性。线条讲究清丽流畅的感觉,而字形却注重疏密避让的追求,有些钱条刻意拉长,造成动荡的空间效果。造型的精练与细密,也使大家惊讶于西周金文中这样清丽秀逸的格调。篆书的特点:1、因形立意篆书书法欣赏的特点首先是因形立意。大篆的象形字很多,表现方法很多,大多属于因形立意,如马、羊、象等写法都是很多的,分布结构的法则还没有规律化,写一个人字,可以表现弯腰劳动,也可以表现成跪着的人。甲骨文字的部首形状及位置也是很散乱的,到了秦代统一文字后的小篆。文字经过整理,才比较趋于统一,但是还保留着很多因形立意的图形文字。2、体正势圆篆书书法欣赏的特点还有体正势圆。小篆形体要凭、要正,横画逼平、竖画必直,是严紧而又工整的书体形式。小篆从结构到运笔都是以圆为主,字的外轮廓,由于字的中心十字线拉长,如中,天。而形成很自然的椭圆形。
什么是大篆?
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
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
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大篆用笔的几个特点:
1、多圆笔。
2、笔致多曲,线条质感丰富。
3、线形复杂,随手万变。
“转”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达到:
1、以腕为轴心摇动笔杆作曲线的“摆转”
2、以手指捻管直接带动的“旋锋”;
3、以上两项结合的“转换锋”方式,包括“摆旋换锋”和“按转”用笔。
大篆:
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
。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或称“钟鼎文”)与籀文(金文之繁化),而当代汉字学家推算秦朝应尚有甲骨文,所以现在也包括其中。
大篆狭义则仅指籀文,由于小篆是以此为简化,因此古文记载的大篆通常指籀文。
由来:
早在六千多年前,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了象形(图画)文字。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
称为
"金文"或"钟鼎文",书法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春秋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上述的甲骨、金文、石鼓文,秦代称之为大篆。
大篆书书法作品欣赏
大篆书法非常的具有欣赏价值,古朴大气,非常的受人的喜爱。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大篆书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大篆书 书法作品欣赏 大篆书书法作品图片1 大篆书书法作品图片2 大篆书书法作品图片3 大篆书书法作品图片4 大篆与中国书法 大篆,是西周时期普遍采用的汉字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或称“钟鼎文”)与籀文(金文之繁化),而当代汉字学家推算秦朝应尚有甲骨文,所以现在也包括其中;狭义则仅指籀文,由于小篆是以此为简化,因此古文记载的大篆通常指籀文。 1、历史 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 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 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 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广义的大篆包括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这里的大篆指通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由于周平王东迁洛阳,秦占据了西周的故地,同时也继承了西周的文字,即是继承金文发展而来的。地域性,有的难以识别。 大篆,也称籀(zhòu)文。因其着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得名。《汉书·艺文志》:“《史籀》十五篇,周室王太史籀作大篆。”《说文》中保留了籀文225个,是许慎依据所见到的《史籀》九篇集入的,是我们今天研究大篆的主要资料。 大篆的真迹,一般认为是“石鼓文”。唐初在天兴县陈仓(今陕西宝鸡)南之畴原出土的径约三尺,上小下大,顶圆底平象馒头似的十个像鼓一样的石敦子。上面刻下的是秦献公十一年作的十首四言诗,是我国最早的刻石文字,经过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原刻的700多字,现存300多字。这十个石敦现存故宫。因内容记载畋猎之事,命名为“猎碣或雍邑刻石”,唐诗人韦应物认为石的形状象鼓,改名“石鼓文”,现作为大篆的代表。 石鼓文具有遒劲凝重的风格。字体结构整齐,笔画匀圆,并有横竖行笔,形体趋于方正。大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留西周后期文字的风格,只是略有改变,笔画更加工整匀称而已。笔势圆整。线条比金文均匀,线条化达到完成的程度,无明显的粗细不均的现象。形体结构比金文工整,开始摆脱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同一器物上几乎没有异体字。字体繁复,偏旁常有重叠,书写不便。 2、由来 早在六千多年前,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了象形(图画)文字。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 称为 "金文"或"钟鼎文",书法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春秋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上述的甲骨、金文、石鼓文,秦代称之为大篆。 3、 金文 金文 《史颂鼎》拓片大篆是西周时期普遍采用的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金文是铭刻在古代一切铜器上的文字,西周和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字体有些区别,出土的各种铜器上铭刻的文字并不通用,年代不同也有所变化。 籀文 籀文是古代秦国使用的文字,是小篆的前身,由于在春秋时秦人作的《史籀篇》中 收藏 有223个字,因此叫籀文,据说“籀”的意思是“诵读”。唐朝时出土的“石鼓文”据考证是秦襄公时所刻,和《史籀篇》中文字相同,是籀文的代表。 籀文是周朝晚期使用的文字,为显示国威,于是将原本的钟鼎文的文字,繁化而成为籀文,详见《史籀篇》。亦是小篆的前身,由于在周朝晚期史籀作的《史籀篇》中收藏有223个字,因此叫籀文,据说“籀”的意思是“诵读”。唐朝时出土的“石鼓文”据考证是周宣王打猎时所刻,推测和《史籀篇》中文字相似,是已知的最接近籀文的代表。 4、大小篆区别 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周宣王时,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为籀所作,故世称“籀文”。“籀文”乃据古文而作,是在古文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故其与古文或同或异。今文 大篆 对联 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之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其疆域广而国事多,文书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杂,不便应用;加之,原有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书不同文,写法各异,亦亟待统一。乃命臣工创新体文字。于是,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就大篆省改、简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笔致遒健之意而名之。小篆较之大篆,形体笔画均已省简,而字数日增,这是应时代的要求所致。从古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占有重要地位。(右图为大篆对联。释文:识异求同归于好,师心自用不为贤)。 5、大篆作品 《睡虎地秦简》 《睡虎地秦简》展现的书法美非常独到,温润、华贵、空灵,用笔干净利落,不用勾挑和牵丝,这让人联想到弘一超然物外的行楷书法。 《睡虎地秦简》是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城关睡虎地发掘的12座战国至秦代的墓葬中,编号为11的秦墓中发掘出来的。是秦代竹简墨书代表作,成书于战国晚期至秦统一时期。在墓中有陪葬的竹简1155枚(另有80枚残片),内容以法律、行政文书、日常书写为主。此简深埋地下几千年,所载内容未传世,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貌,具有极强的真实性,许多词汇后人未见。对此简进行词汇研究,可为汉语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材料。 秦王朝虽然用小篆统一了全国官方文字,但并没有消灭异体字,民间文字多姿多彩。中国文字在演进中,秦小篆上承大篆,下启汉隶,民间流行的书体属于自然演进的书体。 《睡虎地秦简》的书法可以归于自然演进的秦隶一类,也可归入秦篆。从字形可以看出此简文字中有相当数量的字形在减少了盘曲之后,同小篆的写法大同小异;在笔意上略带隶书意味,此简册中文字的横画,起笔重按、收笔轻提,已初具蚕头燕尾的笔意。 从简中可以看出其脱胎于秦篆,形体中仍保存有大量的母体痕迹,篆隶混杂,秦隶在破坏、肢解秦篆的书写方式中,欹斜相依,肥瘦相间,节奏鲜明平稳,笔画饱满生动,气势连贯,形成质朴而秀朗的书风,尽管仍留有大量的篆书圆笔中锋的笔法,但比《青川木牍》隶化的特征更为明显。汉代隶书中的掠笔、波挑,不同形态点的笔法等在简中都已出现,部分简上还有明显的连笔意识。与石刻文字相比,此简更直接体现了毛笔运动的丰富性。《云梦睡虎地秦简》是研究隶书 起源和发展 的重要资料。从《青川木牍》、《天水放马滩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之间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秦篆至古隶的演变过程。出于美的追求,《云梦睡虎地秦简》已经有了明显的波挑,在横向运动中,笔与笔之间牵带开始出现。亦常可以看到横画的倾斜,这种倾斜往往朝着一个方向,或左倾,或右倾,这是书写者生理动作的反映。 毛公鼎 毛公鼎铭文,指西周晚期青铜器物毛公鼎之铭文,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由作器人毛公得名。直耳,半球腹,矮短的兽蹄形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铭文32行499字,乃现存最长的铭文:完整的册命。共五段: 其一,此时局势不宁; 其二,宣王命毛公治理邦家内外; 其三,给毛公予宣示王命之专权,着重申明未经毛公同意之命令,毛公可预示臣工不予奉行; 其四,告诫勉励之词; 其五,赏赐与对扬。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国家图书馆藏有一张毛公鼎全形拓,出自清咸丰同治年间陈介祺或其门人之手,形态自然逼真,立体感强,是珍贵的全形拓作品,陈淮生旧藏,上有罗振玉大篆题端。 毛公鼎,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岐山县,全器通耳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口饰重环纹一道。内壁铭文32行,共497字,是迄今所知铭文最长的青铜器。其上铭文记载周宣王在位初期,欲振兴朝政,遂命毛公处理国家大小事务,又命毛公一族担任禁卫军,保卫王家之册命,并赏赐酒食、舆服、兵器等。语词文气与《尚书》等篇相类,是反映西周晚期历史的重要史料。自发现以来便是国之重器,受到各方势力的关注。咸丰二年(1852年),西安古董商人苏亿年辗转购得此器,载以入京。当时,陈介祺适逢供职在京,以重资购得,悄然运回山东潍县。因恐宝器惹来祸端,一直隐匿踪迹,秘不示人。宣统年间,毛公鼎藏于陈家渐为所知,端方以权势购得。此后,凡数易主。其间美国人辛普森欲以5万美元购 出国 境,受到国人阻挠。民国十四年(1925年),当时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叶恭绰秘密购得此器。抗日战争爆发后,宝器辗转于乱世,险陷日寇之手,一度南渡香港,最后复返上海,由沪上巨商陈永仁购得,并于1946年捐献给国民政府,由中央博物院保存。1948年,国民党退守台湾,毛公鼎也随之迁至台北,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散氏盘 “散氏盘”是西周厉王时的青铜器铭,在清朝乾隆初年出土于陕西凤翔,拓本有13行,共375字。在众多的青铜器铭文中,“散氏盘”是非常突出的代表。 下面讲有关大篆美的五个问题: 一、大篆书的名称由来及其特点; 二、大篆书的表现形式; 三、对书写内容的认识; 四、思想境界与艺术境界; 五、大篆创作中的甘苦及思考的几个问题。 一、大篆书的名称由来及其特点 说评书的艺人, 在形容古代文武全材的高手时, 说“双手能写梅花篆字”。此种篆书是何风貌, 双手如何去写? 语焉不详。我不懂得其高妙, 但可看出篆书在人们心目中的神秘地位。大篆书是中国书法之祖。有考古工作者在挖掘可能是夏朝的遗址中, 发现陶器上有一朱书“文”字, 与殷周时期的甲骨、金文造形一样, 可见,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距今有四千余年。由此算起, 夏商周(两周) 三代的陶器文、甲骨文(黾甲、兽骨)、金文(钟鼎文) , 以及石刻(如《石鼓文》) 都可归入大篆的范围, 也有称大篆为籀文的。秦始皇统一六国, 改革文字, 开创小篆书体。大篆多象形字, 活泼生动, 古趣盎然; 小篆庄严静穆, 有装饰美。 三、大篆书的表现形式 布局: 邓以蛰谓金文“满天星斗”, 如《散氏盘》。金文铸造于钟鼎等铜器上, 由于在器形上布字, 错落变化多。今日出版的字帖, 经过整理, 布局面目有改变。 小篆书布局多为板块状, 如《秦昭版》, 不复有大篆布局之情趣。 笔法: 大篆笔法多样, 小篆玉筋一种。 下面就结字、布局与笔法三方面作阐述。 1. 大篆结字之美体现了象形字的魅力。 2. 结字之美体现了动静变化, 造成不同意象。 直线有静感、安定感。曲线有动感、活泼感。 3. 夸张变形意趣多。 4. 实象与虚象。 古典书论有诸多记载, 阐述书法家在观察自然界和社会生活所得到的启示, 如何悟得了结字、笔法。如“飞鸟出林”、“担夫争道”、“屋漏痕”等等,说明抽象性很强的书法, 仍与现实生活有密切关系。我喜欢山泉, 常以“山泉”二字或“若饮山泉”作篆书。每书写时, 往往联想到自然中的山泉实象和齐白石的画《蛙声十里出山泉》的虚象韵味。 5. 书画同源说。 最早写字如画画, 但写字又非画画。书画同源用笔同法, 但写大篆书中的象形字绝不能当作画来描绘。如写“日”字, 如果造形为纯圆圈中加个圆点, 用笔无提按起伏、断续的变化, 则为死物矣。再如写“泉”字, 尽管有水出山涧的形象, 但其线与点都是按书法点线的路子写出来的。 6. 结字的参差错落。 汉字绝大部分是复体组合的, 即由两个三个单体字结合为一个字。复体结构字要求有错落变化, 不能呆板的凑合。书法结字的错落变化, 目的是为了形式美。结字的巧妙不同, 与书家的风格形成也有关系。大篆书的结字有很大的灵活性, 往往给人以出乎意外的美感享受。 吴昌硕写石鼓文, 两字结合, 一高一低, 较(石鼓) 原帖, 有化为倾斜之变, 故有自己的风格。 从大篆变为小篆(秦篆) , 结字趋于规范化, 拿《说文解字》与两周金文相比, 即可见其相异之点。古文字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 同一个字, 各国的写法不一样。中国历史博物馆曾有列表说明,如一“马”字, 各诸侯国有自己的写法, 尽管写法不一, 但都有马的形神。书法家__敏先生曾对我说, 战国时期的篆书体多种多样, 后来被秦始皇统一起来。从实用观点看, 统一的文字便于交流思想, 有其好处; 但从书法领域看问题, 战国时期的文字异貌纷呈, 是一种好的艺术现象。此言不差。作为观赏艺术的书法, 原不应该囿于一种模式。 我写大篆书, 不论甲骨、金文, 一概撷取美者, 吸收变化, 从来不划地为牢, 囚禁活泼的审美认识。 二、 章法布局 1. 虚实。 中国的哲学思想, 阴阳互补, 特别是老子的“虚室生白”意识, 对于中国书画创作影响特大, 可以说虚实之道无处不有, 无处不在。精通《周易》的黄宾虹先生, 在其又黑又密的 山水画 面上, 很注意留空白作通气点。实际上布虚就是布气。潘天寿对此有很好的分析。他说, 画上有了这些通气点, 画就亮起来, 气脉也贯能了。老子说的“虚室生白”, 是人人可以体会到的道理。房子如果没门没窗, 是个砖砌的实心物, 那怎么能有居住之用, 居室之美? 中国古代建筑, 无论是宫殿还是民宅, 都对窗户和门的设计十分考究。注重光的利用。就书画布局而言, 处理空白, 乃是一门奥妙无穷的学问。不善于掌握, 作书作画, 就要失败, 作品变得死气沉沉。 2. 动静。 以“日上扶桑”为例:“日”字外圈用若断若续的短线条与出, 似光焰运动状, 圈中一点, 亦作旋转状。“上”字, 是个指事字, 一般写作见, 此处为呼应“日”字和衬托动势,“上”字变形, 绕日而行。此结字得敦煌壁画飞天的启示。 “日”与“上”两字构成太空体意象, 这是动的部分。扶桑二字若地上的静静树林, 与上部的动对照。其余空间则是苍茫莫测的云海。 《十年磨一剑》。我曾见吴王剑 , 剑字作两条垂直长线, 我欣赏其变形之美, 将垂直长线改为飘然回转的弧形线, 在视角上幻为剑穗, 形成整幅字美的韵律感。书友见此帧, 说我人书俱老, 但有青春气息。所指青春气息, 即两条长弧线呈现出的活泼飘逸味。 “舞剑” 二字若横幅对写, 虽意有所连, 但形是分散的, 不如将舞者的手握于剑上, 置两字于竖长幅对角线上, 那样得势, 整幅动感强。 《舞剑》问世, 观赏者被“小人”(舞) 所吸引。纵然不解字意, 也喜其神形。中国书画、戏剧, 发展到明清出现主情说。此作为妇孺喜爱, 其原因主要是有意趣。清初画花鸟画的恽南田说, 画要“摄情”, 否则不如听蝉叫。 3. 量体裁衣。在不同书幅上布局, 要适应其载体。我们细心观看匾书名作如北京上外酱菜园“六必居”匾, 已出版的《中国20 世纪名人刻字大观》中的匾书, 有些章法不错。 4. 从书写内容出发, 寻找布局, 以呈现风格。如《杜牧李长吉歌诗序》, 是一篇以各种事的妙哈李贺诗风的瑰丽奇文。“牛鬼蛇神”, 即出于此序。我用细笔尖笔写此中堂, 以如云似烟的绵密的风神呈现之。 又如“凤”字下面的题跋, 是为衬托主体字“凤”而设计的, 行行字形成一个可供凤鸟落足的墩状物。曾见到古代的一幅行书, 行行字都倾斜, 好像风吹动一般。“歪嘴吹喇叭, 一溜斜气”, 此是作者特意设计的布局。 此外, 布局的疏密, 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