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全文

时间:2024-03-14 11:24:47编辑:奇事君

《实践论》作者

毛泽东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写成于1937年 7月。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思想,使中国革命在1931~1934年遭受极大的损失。《实践论》就是作者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而写的。这篇著作原是作者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讲授哲学时的讲义中的一部分。1951年收入《毛泽东选集》第 1卷。


《实践论》解析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如此之大呢?除去知识积累方面的区别,那就是在行动上的差距了。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就和每个人对于知识和自己已认知事物的实践程度,事实上,大多数人只是知道,并未有真正做到。这也就是成功的人和普通人之间的区别,道理懂了一大堆,但就是没有做到。

可见实践对于我们的事业、成长、人生,是非常的重要。

那么,实践为什么重要?它的作用和价值又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继续往下看。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就是说认识来源于实践。


在毛泽东《实践论》中讲“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这里有三个重点:第一、感性的。意思是受意识能动的驱使,体现了主观目的性。第二、对象性的。实践具有对象,这个对象也叫做“客体”,并且实践还具有改造客体的能力。第三、物质活动。也就是实践具有物质性活动。

那么这三个要素构成了实践,它的本质含义是: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比如,人们不断的研发,改变了从古至今的道路运输方式,改变了人们的居住环境等。所以,从这里不难看出,实践的主体只能是人。

了解了实践的本质,我们来看看实践的特征。实践具备三个基本的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首先,直接现实性是说实践具有将“脑中的”变成“现实性”的功能。比如说,最早人类没有飞机,于是就想啊想,最后有人终于把飞机造出来了。再比如,人类最早没有电话通信,于是就想啊想,最后电话也就造出来了。

其次,自觉能动性是说实践是受意识的指导,体现了主体的目的性。比如你要出差去某个地方,这是你的目的。然后冲着这个目的,你开始在网上订票。这就充分体现了主体的目的性。

最后,社会历史性是讲人们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活动,具有不同的实践内涵。比如抗日战争年代,人们就想着天下太平。现在到了和平年代,人们则会努力奔小康。

以上是对“实践的本质以及特征”的解析,只有当我们对实践的作用了解的越深,那么我们实践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实践论#


上一篇:u盘dos启动盘

下一篇:物化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