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变电流知识点及公式
交变电流知识点及公式分享:正弦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公式:e=Emsinωt=NBSωsinωtu=Umsinωti=Imsinωt交流电有效值的公式(上述均为有效值,只适用于正弦交变电流)周期(T)是交变电流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需的时间T=2π/ω频率(f)是交变电流1s内完成周期变化的次数f=1/T=ω/2π电容和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容抗公式:感抗公式:变压器部分公式总结原副线圈电压关系公式:U1:U2=n1:n2原副线圈电流关系公式:I1:I2=n2:n1功率关系公式:P1=P2,即U1I1=U2I21.电压瞬时值e=Emsinωt电流瞬时值i=Imsinωt;(ω=2πf)2.电动势峰值Em=nBSω=2BLv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m=Em/R总3.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m/(2)1/2;U=Um/(2)1/2;I=Im/(2)1/2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 U1/U2=n1/n2;I1/I2=n2/n2;P入=P出5.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损′=(P/U)2R;(P损: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输送电能的总功率,U:输送电压,R:输电线电阻);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单位:ω:角频率(rad/s);t:时间(s);n:线圈匝数;B:磁感强度(T);S:线圈的面积(m2);U输出)电压(V);I:电流强度(A);P:功率(W)。 注:(1)交变电流的变化频率与发电机中线圈的转动的频率相同即:ω电=ω线,f电=f线;(2)发电机中,线圈在中性面位置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为零,过中性面电流方向就改变;(3)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热效应定义的,没有特别说明的交流数值都指有效值;(4)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一定时,输出电压由输入电压决定,输入电流由输出电流决定,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当负载的消耗的功率增大时输入功率也增大,即P出决定P入;(5)其它相关内容:正弦交流电图象/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交变电流的定义
交流电即交变电流,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直流电则相反。电网公司一般使用交流电方式送电,但有高压直流电用于远距离大功率输电、海底电缆输电、非同步的交流系统之间的联络等。高压直流输电方式与高压交流输电方式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历史上仅仅由于技术的原因,才使得交流输电代替了直流输电.下面先就交流电和直流电的主要优缺点作出比较,从而说明它们各自在应用中的价值.交流电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发电和配电方面:利用建立在电磁感应原理基础上的交流发电机可以很经济方便地把机械能(水流能、风能……)、化学能(石油、天然气……)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交流电源和交流变电站与同功率的直流电源和直流换流站相比,造价大为低廉;交流电可以方便地通过变压器升压和降压,这给配送电能带来极大的方便.这是交流电与直流电相比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交流发电机构造简单,采用变压器改变电压等级相对容易,使用广泛。直流发电机结构复杂,造价高,电压改变也要通过晶闸管等电子设备,造价同样高,基础电网使用没那么广泛。
交变电流公式都有哪些 怎么用呢?求详细 有追加
1.电压瞬时值e=Emsinωt电流瞬时值i=Imsinωt;(ω=2πf)
2.电动势峰值Em=nBSω=2BLv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m=Em/R总
3.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m/(2)1/2;U=Um/(2)1/2;I=Im/(2)1/2
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
U1/U2=n1/n2;I1/I2=n2/n2;P入=P出
5.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损??=(P/U)2R;(P损??: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输送电能的总功率,U:输送电压,R:输电线电阻)〔见第二册P198〕;
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单位:ω:角频率(rad/s);t:时间(s);n:线圈匝数;B:磁感强度(T);S:线圈的面积(m2);U输出)电压(V);I:电流强度(A);P:功率(W)。
注:
(1)交变电流的变化频率与发电机中线圈的转动的频率相同即:ω电=ω线,f电=f线;
(2)发电机中,线圈在中性面位置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为零,过中性面电流方向就改变;
(3)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热效应定义的,没有特别说明的交流数值都指有效值;
(4)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一定时,输出电压由输入电压决定,输入电流由输出电流决定,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当负载的消耗的功率增大时输入功率也增大,即P出决定P入;
高二物理选修3-2电学部分
要使电容器C1,C2所带的电荷量都减小,即减少C1、C2两端电压。
电路分析:C1,C2可看成断路,R4没电流流过R4上电压为零,可看成短路,调R4没任何意义,可把R1+r看成电源电阻r',C2两端电压U2看成电源电压。简化后可知C1与R2并联U1=IR2,C2病联在R2R3两端.U2=E-I(R1+r)。可见:
R1增大,I减小,U1=IR2,U1减小,U2=I(R2+R3)。U2减小;Q1、Q2都减小。
R2减小,I增大,U1=E-I(R3+R1+r),故U1减小;U2=E-I(R1+r),U2减小;故Q1、Q2都减小
R3减小,I增大,U1=IR2,U1增大,U2=E-I(R1+r),U2减小;故Q1增大、Q2减小。
选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