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之月

时间:2023-06-16 13:58:27编辑:奇事君

2023春分由来的历史故事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20日-22日)交节,农历日期不固定,这时太阳到达黄经春分0°。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春分由来的历史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春分由来的历史故事

很久以前,有位帝王叫炎帝,因为看到自己的子民没有足够的粮食充饥,所以向上天祈求降予五谷种子,上天便派一只全身红色的丹雀把五谷种子送给炎帝。但是,人们种了五谷种子后,五谷苗却没有开花,更没有收获到粮食。炎帝问上天原因,上天回答说,因为太阳躲起来睡觉了,谷苗因为阳光不足而没法开花结果。炎帝问上天要怎么才能把太阳找出来?上天说,需要有一个人在春分这天,骑着五色鸟去蓬莱仙岛,便能找出太阳。

于是,炎帝便在春分这天,骑上五色鸟去了蓬莱仙岛。当炎帝来到蓬莱岛见到太阳时,便一把抱起了太阳,骑在了鸟背上飞回了家乡。他把太阳挂在了家乡的城头上,让太阳光普照在大地上,从此大地五谷丰登,万民安乐。而炎帝则被人们尊奉为太阳神。

人们为了纪念炎帝,会在每年的春分这天,祭拜太阳,以表达对炎帝的感激之情。

春分在古代叫什么

春分在古代叫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故春分也称“升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在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均进入了明媚的春天。这时节,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春分正当春季(立春至立夏)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我国四季划分的传统方法,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如春季以立春(斗指东北,后天八卦艮位)为始点,春分(斗指东)为中点,立夏(斗指东南)为终点。

西方四季划分是以“二分二至”作为四季的起始点,如春季以春分为起始点,以夏至为终止点。西方国家所处的纬度较高,离黄赤相交点较远,以“二分二至”作为四季的起始点比“四立”更能实际反映当地气候。西方这种以“二分二至”划分的四季比我国传统“四立”划分的四季分别迟了一个半月。

春分节气的古诗

1、《春分》

【唐】刘长卿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

2、《春分日》

【北宋】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3、《癸丑春分后雪》

【北宋】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上一篇:关于陪伴的作文

下一篇:六开头成语